自白任意性规则
- 格式:docx
- 大小:13.13 KB
- 文档页数:1
2020法考背诵考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一一、自白任意规则★1、自白任意规则,又称非任意自白排除规则,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只有基于被追诉人自由意志而作出的自白(即承认有罪的供述),才具有可采性;违背当事人意愿或违反法定程序而强制作出的供述不是自白,而是逼供,不具有可采性,必须予以排除。
2、根据自白规则,在法庭审判过程中,对于控方举出的违反自白任意性规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如果辩护方表示异议的,法官应当禁止控方向法庭提交该证据,并不得以该证据作为裁判的依据。
二、传闻证据规则★1、传闻证据,证人所陈述的非亲身经历的事实,或者证人在出庭作证时未向法庭提出文件中的主张。
2、所谓传闻证据,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是书面传闻证据,即亲身感受了案件事实的证人在庭审期日之外所作的书面证人证言,及警察、检察人员所作的(证人)询问笔录;二是言词传闻证据,即证人非亲身感知的事实作证,而是向法庭转述他从别人那里听到的情况。
我国现行立法并没有规定传闻证据排除规则,只是部分地体现了该规则的精神。
3、传闻证据规则,也称传闻证据排除规则,即法律排除传闻证据作为认定犯罪事实的根据的规则。
根据这一规则,如无法定理由,任何人在庭审期间以外及庭审准备期间以外的陈述,不得作为认定被告人有罪的证据。
三、意见证据规则★★1、意见证据规则,是指证人只能陈述自己亲身感受和经历的事实,而不得陈述对该事实的意见或者结论。
2、《高法解释》第75条第2款规定:“证人的猜测性、评论性、推断性的证言,不得作为证据使用,但根据一般生活经验判断符合事实的除外。
”3、但是,我国将证人和鉴定人予以区分,鉴定意见是一种独立的证据种类,作为某一方面专家的鉴定人的意见可以作为诉讼中的证据,并不违反意见证据规则。
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党旳十八大汇报提出“两个翻倍”,到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比翻一番。
下列有关“两个翻倍”表述错误旳是()A.党旳十八大初次对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提出了量化目旳B.到我国城镇居民每人收入估计都可以实现倍增C.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翻倍是GDP翻倍旳出发点和落脚点D.到我国GDP估计将超过GDP旳4倍2.与我国接壤旳金砖国家有()A.1个B.2个C.3个D.4个3.中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最丰富旳国家,素有“稀土资源”之称,下列属于稀土旳表述,错误旳是()A.我国是稀土资源储备大国,也是稀土产品生产、应用和出口大国B.美国是稀土旳重要使用国,目前中国出口旳稀土数量占全球之首C.稀土一般是以氧化物状态分离出来旳,稀土旳得名是由于很稀少D.我国旳稀土储量占世界稀土储量旳比例今年来因开发已经下降4.《三国演义》开篇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过这句话未必精确,由于()A事物旳发展需以条件为背景B事物旳本质不以时间为转移C事物旳质变从量变开始旳D矛盾双方是可以互相转化旳5.下列诗句描写菊花旳是()A总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B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C一是广寒宫里种,一秋三度送天香D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6.下列哪组词语都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有关?()A.蟾宫折桂、桂冠、连中三元B.问鼎中原、独占鳌头、蟾宫折桂C.连中三元、五子登科、名落孙山D.金榜题名、桂冠、独占鳌头7.下列语句与出处对应错误旳是()A.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兵法》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韩非子》C.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D.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荀子》8.有关京剧艺术,下列说法错误旳是()A.《红灯记》和《智取威虎山》是现代京剧B.京剧演出旳艺术手段重要有唱、念、做、打C.京剧旳重要题材是才子佳人旳故事D.京剧旳脸谱一般用于净、丑两个角色9.有关《四库全书》,下列说法错误旳是()A.编修于乾隆时期B.反应了清代图书旳全貌C.在编纂过程中纪晓岚奉献突出D.分经、史、子、集四目10.经济增长一般是指在一种较长旳时间跨度上,一种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旳持续增长。
【重要知识点】司考刑事诉讼: 自白任意规则司考刑事诉讼:自白任意规则自白任意规则, 又称非任意自白排除规则, 是指在刑事诉讼中, 只有基于被迫诉人自由意志而作出的自白(即承认有罪的供述), 才具有可采性;违背当事人意愿或违反法定程序而强制作出的供述不是自白, 而是逼供, 不具有可采性, 必须予以排除。
根据自白规则, 在法庭审判过程中, 对于控方举出的违反自白任意性规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 如果辩护方表示异议的, 法官应当禁止控方向法庭提交该证据, 并不得以该证据作为裁判的依据。
确立自白任意规则的根据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在自白任意规则产生初期, 主要是基于证明方面的考虑, 目的主要在于排除虚假的陈述, 因为被追诉者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所作的供述往往是不真实的和不可靠的。
后来, 随着被告人人权保障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自白规则开始与不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以及无罪推定、人权保障、人格尊严等理念联系在一起。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50条规定, 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 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
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第95103条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规则》第6575条。
公安部《规定》第6768条都分别规定了非法言词证据的排除规则。
《排除非法证据规定》也明确规定了排除非法取得的审判前供述及其具体程序。
从法律规定来看, 我国已经基本确立了自白任意规则。
结语:司考大致的时间轴:3月份感性认识司考——4月份开始备考——5月份公布大纲——6月份网上报名——7月份现场确认——8月份打印准考证副证——9月考试。
选择适当的方法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使你走上成功的捷径;但如果选择方法错误, 可能会使你误入歧途, 导致失败。
司法考试不仅仅是智力的考验, 同时还是一个方法的较量。
煮水要不间断地持续加热, 直到煮开, 这样才省时、省力。
司法考试就像煮开水一样, 要集中火力, 一鼓作气、直到突破。
否则, 不论上一年考多少分, 只要没通过就都是没有烧开的水, 在第二年的备考中又都得“回零”从常温开始煮, 基础基本一样, 如果在第二年不加倍努力, 仍然会“烧不开”。
作者: 张建伟[1]
作者机构: [1]清华大学法学院
出版物刊名: 法学研究
页码: 164-177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6期
主题词: 自白任意性;威胁;引诱欺骗;证据规则
摘要:新刑事诉讼法和此前“两高三部”发布的有关刑事证据的规定,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但这一进步却因模糊了对威胁、引诱和欺骗取得口供的排除态度而显得不彻底。
自白任意性被忽视,主要归因于过分倚重口供的司法惯性,作为自白任意性法理基础的正当程序观念没有得到普遍认同,对秩序的偏重则是更为深层的原因。
自白的证据能力若不以自白的任意性为条件,冤错案件的病灶就不能祛除,司法实践就不可能取得实质的进步。
认同自白任意性规则的法律价值,不仅能为发现案件真实提供保障,更是保障刑事司法最终摆脱纠问式特征之所必需。
浅议供述自愿性与自白任意性规则摘要:自白规则,是指“被指控实施犯罪的人对另一人自愿作出的承认自己犯有指控罪行,并披露罪行实施的情况或参与实施的情况的陈述”。
本文所提自白规则所针对的是狭义上的自白。
关键词:自白;涉嫌;犯罪;刑事诉讼;合法权利自白仅指被告人就其被指控的犯罪所作的对自己不利的供述。
自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自白包括自认,即对所涉嫌的犯罪事实的部分承认或有保留的承认。
狭义上的自白则专指对于所涉嫌的犯罪事实的全部供认。
英美证据法上的自白和大陆法上的被告人供述在概念上并不完全等同。
英美对抗式审判得以开展的一个必要前提是控辩双方立场的对立,如果控辩双方在被告人的罪责问题上已经达成了某种妥协,那么就失去了对抗式审判赖以进行的基础。
为了确保所有进入审判程序的刑事案件具备这一基本条件,英美法在审前特意设置了传讯程序进行分流。
被告人在审判前的传讯程序中对指控的犯罪事实进行答辩,如果答辩无罪,则进入审判程序,通过审判解决被告人的罪责问题;如果答辩有罪,则直接进入量刑程序。
此时的有罪答辩,就构成英美法上“正式的承认”,在经过简单的聆讯之后,法官就可以根据该正式承认定罪。
无论是在英美法还是在大陆法中,刑事诉讼都具有与民事诉讼不同的基础理念。
民事诉讼关注于在对立的主张之间解决纠纷,而刑事诉讼致力于审查被告人的行为,因此消除控辩双方的对立并不是刑事诉讼的最终目的。
基于此项考虑,即使被告人做出了正式的承认,法官也不是必然接受这种答辩。
如果法官没有接受答辩,在进入审判程序之后,被告人先前的有罪答辩即不能用作证明他犯有指控罪行的证据。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作为法定证据中一种,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是很独特的,它具有真伪两面性,真实的供述有利于迅速地查清案情,虚假的供述极易诱发冤假错案。
由于供述在价值上的两面性,所以民主法治先进国家大多对其持慎重态度。
为了排除供述的虚伪性,限制其负面作用的发生,对供述的如何适用人们设置了许多采证规则,其中主张供述具有任意性就是一条重要的采证规则。
刑事诉讼法分类模拟19不定项选择题1. 叶某因挪用资金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判决宣告时叶某表示不上诉。
其被解除羁押后经向他人咨询,认为自己不构成犯罪(江南博哥),于是又想提出上诉。
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______A.叶某已明确表示不上诉,因此不能再提起上诉B.需经法院同意,叶某才能上诉C.在上诉期满前,叶某有权提出上诉D.叶某可在上诉期满前提出上诉,但因一审判决未生效,需对他重新收押正确答案:C[考点] 上诉的提起[解析] 《刑诉解释》第378条第2款规定:“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是否提出上诉,以其在上诉期满前最后一次的意思表示为准。
”本案中,叶某只要在上诉期满前就可以提出上诉,以其在上诉期满前最后一次的意思表示为准,故A项错误,C项正确。
上诉权是上诉人的基本权利,无需法院审查同意。
故B项错误。
叶某因挪用资金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既然一审判处缓刑,则不产生羁押效果,应当对叶某立即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不能对他重新收押。
故D项错误。
2. 刑事审判具有亲历性特征。
下列哪一选项不符合亲历性要求?______A.证人因路途遥远无法出庭,采用远程作证方式在庭审过程中作证B.首次开庭并对出庭证人的证言质证后,某合议庭成员因病无法参与审理,由另一人民陪审员担任合议庭成员继续审理并作出判决C.某案件独任审判员在公诉人和辩护人共同参与下对部分证据进行庭外调查核实D.第二审法院对决定不开庭审理的案件,通过讯问被告人,听取被害人、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的意见进行审理正确答案:B[考点] 刑事审判的特征[解析] 刑事审判的亲历性,是指案件的裁判者必须自始至终参与审理,审查所有证据,对案件作出判决须以充分听取控辩双方的意见为前提。
刑事诉讼中的法官的亲历性也可以被表述为直接言词原则和集中审理原则。
直接言词原则包括直接原则和言词原则:直接原则,是指法官必须与诉讼当事人和诉讼参与人直接接触,直接审查案件事实材料和证据;言词原则,是指法庭审理须以口头陈述的方式进行。
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国家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预测试题(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10题)1.公布高校财务信息,是高等学校信息公开的基本要求。
本来,公布预算收支情况的主要目的,是让公众了解大学的收入与支出情况,接受公众监督。
但高校公布的收支信息,却被一些媒体利用,制作出高校富豪榜,按预算多少,排出高校座次,这其实并不利于高校办学,反而会加剧高校对资源的争夺,以资源多少论学校办学实力。
关注高校收支情况,应主要关注收支透明度,以及高校从社会获得捐赠、拓宽办学资源的能力。
文中画横线的“这”是指:A.公布高校财务信息B.让公众了解大学的收入与支出情况C.媒体利用高校收支信息排出高校座次D.高校从社会获得捐赠和办学资源2.金属材料一般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或力学性质,改变金属的某些条件可以使其具有更加特殊的性能。
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性能,说法错误的是:A.金属孪生变形可使钛兼具硬度和塑性B.降低温度可使铝强度增加而无脆性C.加入铝、碳元素可使铁成为超高强钢D.增大厚度可使铂具有半导体的特性3.()指出: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人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A.恩格尔定律B.科斯定理C.凯恩斯主义D.相对收入消费理论4.当前,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统一战线被称为()。
A.民主统一战线B.统一战线C.社会主义统一战线D.爱国统一战线5.跑步运动和马拉松偏爱经济发达地区,并不是巧合。
都市发展的规律是从温饱到小康,而人类需求的层次也是从生存、安全到爱与尊重、自我实现,当城市发达到足够为多数人提供安全舒适的生存环境之后,人们追求精神上的自我也就成了社会发展的必然。
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人和城市都到了压力紧绷的疲态甚至崩溃边缘,这时大家必须找到一个舒缓压力的出口。
跑步运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引导和解救了人和城市。
自白任意性规则
1、什么是自白任意性规则?
自白任意性规则又叫非任意性自白排除规则,是指凡是通过违法或不恰当的方式取得的并非出于陈述人自由意志的自白以及对自白的任意性有疑问时应当绝对排除。
只有在自愿状态下的自白才能作为证据采用。
自白就是自我表白心迹或自己说明自己的意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口供
自白任意性规则是指出刑事被告有权在刑事诉讼中决定是否陈述,侦查主体不得出于强制、拷问、胁迫等暴力方式而损害刑事被告意志获取自白。
2、排除非任意性自白的理由。
(1)反对强迫性自我归罪的价值观念。
(2)鼓励正当的警察行为。
(3)认为这一规则有利于在刑事诉讼中维持控辩双方适当的平衡,而强迫供述必然打破这种平衡。
(4)防止判决受到不可靠的强迫性口供的影响。
几种学说
①虚伪排除说(实体真实说)。
该说认为在施加强制等情况下,供述人有可能作出虚假自白。
钱钟书:“能忍痛者不吐实,不能忍痛者吐不实”。
②人权保障说。
该说认为非任意性自白是为了担保被告的人权保障。
即非任意性自白往往以刑事被告合法利益的牺牲为代价,践踏刑事被告的人权。
③违法排除说(正当程序说)该说认为以违法方式取得的自白侵犯了宪政之下的人权保护条款,国家机关违法取证侵害了法秩序的纯洁性。
3、任意性判断的标准
案例一:秘密警探案。
警方为了侦破一起连环杀人案,派出警员在一酒吧中“蹲点”。
一日,在与一男子搭讪后无意听到该男子说:“要是我有把散弹枪,我一定会酒吧老板脑袋打个开花。
”秘密探员告知该男子其可以搞到散弹枪,并问最近连环杀人案其是否知情,该男子在酒醉情况下说出该案线索。
问题:该自白是否具有容许性?
案例二:秘密线人案
警方为了获取嫌疑人甲口供,说服与甲同羁押之“室友”乙,让乙仔细注意甲有如何异常表现及话语,乙通过骗取甲好感的方式从甲口中了解有关案情,乙于是将甲相关陈述告知警方。
问题:该“秘密线人”所作传闻证据是否侵犯了甲自白任意性?
例三:警察在嫌疑人拒绝陈述后,给了其一耳光,而且未给嫌疑人晚饭,讯问从今晚一直持续到凌晨5点,如果该嫌疑人最终作出有罪自白。
问题:该案中警察是否侵犯了嫌疑人自白任意性?
①以严重暴力刑讯(未必要求致刑事被告伤残)方式所获得自白属非任意性自白
②“合理的隐私权期待说”该说认为如果刑事被告对某些特定场所、物品拥有合理的隐私权期待,则侦查主体不得非经司法审查而获取其自白。
例如:警察在公共电话厅安装窃听设备所获取的自白。
③出于诡计的自白。
如果侦查主体假装承诺“不起诉”、“尽快释放”、“给大麻过过瘾”、“即使自白也不作为证据”等,则要考量手段与自白间的因果关系。
如果侦查主体上述“欺诈”行为并未实质上影响刑事被告意志自由,即被告仍然可以自由选择是否自白,则具有容许性。
4、自白任意性的举证责任。
对于自白是否具有任意性,原则上要求由检察官来承担证明责任,但检察官证明标准只要达到“证明优势”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