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节奏形态分析《德沃夏克的第七首幽默曲》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3
德沃夏克幽默曲钢琴曲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德沃夏克的幽默曲钢琴曲的背景。
这部作品是德沃夏克在19世纪末期创作的,当时欧洲正处于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音乐界也在不断涌现出各种新的作曲家和作品。
德沃夏克在这样的环境下,创作了一系列轻松愉快的音乐作品,其中就包括了幽默曲钢琴曲。
这部作品充满了幽默和活力,展现了德沃夏克丰富的创作才华和幽默感。
幽默曲钢琴曲的曲风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作品整体气氛轻松愉快,旋律优美动人,给人以欢快愉悦的感觉。
其次,曲中运用了一些幽默的乐音和技巧,如慢速运行的低音、高音琴键的快速连续按下等,使得整个作品充满了趣味性和幽默感。
再次,曲中的节奏变化丰富多彩,使得整个作品更富有活力和张力,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总的来说,幽默曲钢琴曲的曲风特点是轻松愉快、幽默趣味、节奏活泼。
在表现形式上,幽默曲钢琴曲采用了多种音乐形式和结构,使得作品更加丰富多样。
首先,作品整体分为多个乐章,每个乐章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主题,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音乐结构。
其次,作品中运用了丰富的音乐元素,如对位法、变奏曲、主题再现等,使得整个作品在音乐结构上更加严谨和丰富。
最后,作品中的旋律和伴奏相互配合,音乐的和谐感和层次感都得到了很好地展现。
总的来说,幽默曲钢琴曲在表现形式上丰富多样,音乐结构严谨,旋律和谐。
总的来说,德沃夏克的幽默曲钢琴曲是一部充满幽默和活力的音乐作品,曲风特点轻松愉快,表现形式丰富多样。
这部作品不仅展现了德沃夏克丰富的创作才华和幽默感,更给人们带来了愉悦和快乐。
德沃夏克的幽默曲钢琴曲无疑是他众多音乐作品中的一部经典之作,也是广大乐迷喜爱的音乐作品之一。
相信在今后的音乐演出中,幽默曲钢琴曲会继续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成为音乐界的经典之作。
幽默曲曲式分析报告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幽默曲是一种风格独特、诙谐幽默的流行音乐形式。
其曲风轻快活泼,歌词尽显机智幽默,深受广大听众的青睐。
本文旨在通过对幽默曲曲式的分析,揭示其独特之处,为后来的音乐创作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幽默曲的曲式分析
1. 前奏:幽默曲的前奏通常采用吉他、钢琴等乐器的演奏,旋律轻快明快,让人听了顿时心情愉悦。
2. 主歌:主歌部分是幽默曲的精华部分。
歌曲节奏明快,旋律曲调优美动听,合唱时又常常搭配新奇有趣的舞蹈。
歌词妙趣横生,常常用幽默的方式表达出对生活的感悟。
3. 间奏:幽默曲的间奏通常是一段短暂的乐器独奏,加强了整个曲子的表现力。
乐器独奏部分对演奏者的技术有较高要求,也是展示音乐家艺术才能的机会。
4. 副歌:幽默曲的副歌部分常常是主歌部分的变形,歌词意境更为深刻,让人回味无穷。
5. 流行乐段:幽默曲的流行乐段部分往往是以听众熟悉的流行
曲来串联整首舞曲,让听众能够更好地享受音乐的欢乐与感染力。
三、结论
幽默曲是具有独特魅力的音乐形式,其曲式风格既富有时代感,又能够表达出人们对于生活的积极态度。
其独特的曲式和歌词风格,不仅使幽默曲成为深受听众喜爱的音乐类型,更为后来创作
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创作灵感。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幽默曲
这一特色的音乐类型将越来越为人所熟知,出现更多的经典之作。
德沃夏克第七交响曲介绍德沃夏克的第七交响曲是他在1884年创作的作品,被认为是他最受欢迎和最重要的交响曲之一。
以下是这部交响曲的一些介绍和特点。
1.格式和结构:德沃夏克的第七交响曲是分为四个乐章的传统交响曲。
乐曲以室内静音的音符开头,由快速的、充满活力的第一乐章引导,然后过渡到悠扬的慢板,接着是明亮活泼的舞曲以及充满热情的终曲。
2.民族特色:德沃夏克是捷克作曲家,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出捷克民族音乐的特点。
在第七交响曲中,他巧妙地融入了捷克民谣和舞曲的元素,使得乐曲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第三乐章,舞曲的独特旋律和节奏带有明显的民族风情,使得这部交响曲充满了乐趣和活力。
3.表现力和情感:第七交响曲以其丰富的情感表达而闻名。
第一乐章的充满活力和激情的主题传达着德沃夏克的独特音乐语言,而慢板乐章则展现了他对抒情旋律和深情内省的独到理解。
舞曲和终曲则带给听众欢快和欣快的心情,使得整个交响曲充满了乐观和积极的能量。
4.线索的转换:德沃夏克在第七交响曲中运用了一种特殊的构思技巧,即将一个乐曲中的主题引入下一个乐曲中,形成了一个连续的线索。
这种线索的转换增强了整个交响曲的统一性和连贯性,使得各个乐章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完整而有机的音乐体系。
5.独特的管弦乐编排:德沃夏克在第七交响曲中运用了丰富多样的管弦乐编排,尤其是创造性地使用了管乐器和铜管乐器。
他合理地运用这些乐器的颤音和鼓点效果,使得乐曲更具表现力和饱满的音色。
总的来说,德沃夏克的第七交响曲以其浓厚的民族特色、丰富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构思技巧,成为了他最受欢迎和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这部交响曲充满了活力和乐观的精神,无论是音乐家还是观众都能从中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能量。
德沃夏克幽默曲钢琴曲嘿,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特别有趣的钢琴曲——《德沃夏克幽默曲》。
说起这位德沃夏克,他可是捷克的音乐大师,他的作品充满了民族风情,而这《幽默曲》更是让人忍俊不禁。
记得有一次,我在音乐会上听这曲子,当时现场气氛超级活跃。
我坐在第二排,看着台上的钢琴家,他那认真又带点滑稽的表情,简直让人忍俊不禁。
他手指在琴键上跳跃,时而快速,时而缓慢,就像在讲故事一样,把整个音乐厅都带进了他的世界里。
曲子一开始,就让人感觉像是小丑在舞台上表演。
钢琴声轻快又活泼,就像小丑在跳跃,让人忍不住想笑。
我当时就想象,这个小丑是不是在跟观众开玩笑呢?他的动作滑稽又夸张,让人忍不住想笑。
接着,曲子突然变得严肃起来,就像小丑突然变得认真起来,开始讲述一个故事。
这时候,钢琴声变得深沉,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我闭上眼睛,仿佛能看见那个小丑在舞台上,用他的故事感动着观众。
然后,曲子又回到了轻松愉快的节奏,小丑又开始他的表演。
这时,钢琴家在台上挥洒自如,手指在琴键上飞舞,就像在跳舞一样。
我看着台上的他,心里暗暗佩服,这得有多大的功力才能把曲子演绎得这么生动有趣啊!曲子最后,小丑突然停下来,面带微笑,向观众鞠躬。
这时,整个音乐厅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大家都被这个幽默的小丑和这首有趣的曲子所吸引。
我觉得,《德沃夏克幽默曲》就像一个有趣的故事,让人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快乐和温馨。
这曲子就像生活中的小确幸,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丝乐趣。
总之,这《德沃夏克幽默曲》真的是太有趣了!如果你还没有听过,赶紧去听一听吧!相信我,你一定会爱上它的!嘿嘿,那咱们就聊到这里吧,下次再见!。
德沃夏克《幽默曲》音乐表现形式之比较作者:郭蕴来源:《丝绸之路》2010年第22期[摘要]德沃夏克是19世纪捷克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钢琴小品《幽默曲》因脍炙人口的旋律被广为流传。
本文以《幽默曲》为例,探讨在音乐本体(乐谱)不变的情况下,音乐表现形式与表现内容之间的关联。
[关键词]德沃夏克;《幽默曲》;音乐表现形式[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22-0074-02安东尼•德沃夏克(1841~1904)是19世纪捷克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是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在捷克历代音乐家中,他的声誉最高。
民族主义在19世纪的西方音乐史中,是一个重要的创造力来源,这一类型的国家多依靠德国浪漫主义音乐。
而1860年以后出现的民族主义多在那些原本缺乏强有力的艺术音乐传统,却又长期依靠他国音乐资源的国家产生。
在这些国家中,最突出是俄国与捷克。
捷克音乐家的代表人物则是斯美塔纳、德沃夏克与亚纳切克。
对捷克以外的国家而言,德沃夏克是最能被人接受的捷克作曲家之一。
之所以如此,原因很可能是德沃夏克除了作品最多以外,也是三者之中以“绝对音乐”或“纯音乐”形式创作最多的作曲家。
德沃夏克写了不少交响曲、弦乐四重奏、弦乐五重奏、带有钢琴的种种室内乐以及许多钢琴曲,其中《幽默曲》是最广为流传的钢琴小品。
这首钢琴《幽默曲》本是降G大调,因为用其他乐器演奏降G大调不如G大调方便,所以,人们习惯用G大调演奏这支曲子。
在音乐的表现形式上,通常有钢琴独奏、小提琴独奏以及被改编成的管弦乐、交响乐等形式。
音乐的本体是感情,感情的载体是音乐的本体结构。
音乐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在相同的音乐本体结构上,运用不同的乐器或演奏形式来进行二度创作的不同演绎,将带领我们进入决然不同的音乐境界。
一、钢琴独奏《幽默曲》的钢琴演奏版本比较轻松活泼,而弦乐演奏则更为大气,融入情感色彩更多,直接影响到音响效果。
若是用铜管演奏就完全背离了曲子的原意。
篇一:《美妙的音乐》参考教案《美妙的音乐》参考教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表演《一二三四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能用饱满、有力、较有弹性的声音演唱《一二三四歌》,知道这首歌的音乐体裁。
2、情感目标:喜欢演唱这首歌曲,乐于了解音乐与人的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愿意参加班级音乐会的活动。
3、能力发展目标:对这首歌进行编创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能用饱满、有力、较有弹性的声音演唱《一二三四歌》。
教学难点对这首歌进行编创活动。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本课曲目的音响资料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意图:这首歌曲是一首反映部队生活的群众歌曲,表现了解放军战士热爱祖国,热爱军营生活的高贵品质,旋律朗朗上口。
在教学设计中偏重对歌曲情绪的理解,用不同的表演形式来体会歌曲情绪。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新课教学导语: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广为流传的歌曲《一二三四歌》1、介绍作者:臧云飞,作曲家。
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作曲。
创作歌曲有《珠穆朗玛》、《当兵的人》、《一二三四歌》、《女兵》、《三百六十五个祝福》等军队歌曲。
2、听范唱,边听边想:你能听着歌曲,想想部队里的生活是怎样的吗?歌曲的情绪怎样?3、学生听,然后举手发言4、学习歌曲,再听歌曲,边听边在心里跟着歌曲哼一哼旋律5、很多同学都会唱这首歌曲,请大家跟着录音机轻声地演唱,老师纠正不对的地方6、指导:唱到高音的时候,请同学们用假声来演唱7、请大家跟着歌曲的伴奏,大声地用圆润地声音来演唱歌曲。
8、分小组,最多不超过八个人排练歌曲,要求:声音圆润,有不同的演唱形式,唱出歌曲的情绪,要求加上动作。
9、学生排练10、表演11、评价三、教学小结:师生再见教后记:歌曲典型的军营生活让学生很感兴趣,由于对军人的崇敬,在学习时也能感觉到作为军人的那种自豪之情,因为有了这种积极的情绪状态,所以学习的效率很高,在表演时学生也是兴趣盎然,效果很好。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聆听《致音乐》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熟悉歌曲《致音乐》旋律,知道作者舒伯特相关知识。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野蜂飞舞》和德沃夏克的《幽默曲》音乐对比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野蜂飞舞》和德沃夏克的《幽默曲》的音乐对比赏析,引导学生体会管弦乐器如何表达音乐主题,以及乐曲精妙的和声配置对曲调的衬托作用。
并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去感受音乐艺术之美,进而提高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审美鉴赏能力及音乐创新能力。
关键词:《野蜂飞舞》《幽默曲》对比赏析审美鉴赏一、《野蜂飞舞》、《幽默曲》作品简介《野蜂飞舞》最初是一首管弦乐曲,该曲是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贝奇,为其创作的歌剧《沙皇萨尔坦的故事》第3幕第1场中的一段插曲。
乐曲描述了被陷害而流落荒岛上的王子在天鹅公主的帮助下化作一只野蜂后,勇敢地越过海洋去报仇。
作品展现出作曲家极为精湛的音乐创作技巧,作品由灵巧且时断时续的弦乐伴奏,衬托单簧管忽高忽低的半音持续行进,又时而营造出音乐在同一音高盘旋的效果,最终整首乐曲惟妙惟肖地刻画出野蜂飞舞时的场景——时而急促、时而停滞、时而盘旋的嗡嗡声。
同时作品以幽默诙谐的音乐语言展达出王子在寻找父亲时激动而焦急的心理活动。
乐曲《野蜂飞舞》伴随着歌剧《沙皇萨尔坦的故事》的问世而受到世界音乐界的广泛追捧,此后,该曲被诸多音乐家改编为钢琴、小提琴、大提琴、手风琴等不同器乐曲,并以此展现音乐家高超的器乐演奏技巧。
钢琴曲《幽默曲》的作者是十九世纪初捷克伟大的音乐家安东尼.德沃夏克。
在这一时期,担任美国纽约音乐学院院长的德沃夏克,正醉心于研究充满悲怆、温柔、热情、虔诚、欢乐的黑人民间音乐,并从中汲取了许多创作主题。
在此背景下,德沃夏克于1894年回家乡度假,当置身于清新幽静的田园生活氛围时其心情极为舒畅,进而接连创作了八首轻松、愉悦、风趣的幽默曲,而作品也蕴含着作曲家对祖国家乡的深厚热爱之情。
十九世纪之后,幽默曲作为器乐独奏曲题材形式展现出恬淡、朴素、愉快的个性而被更多的人所喜爱。
通常幽默曲采用2/4拍或4/4拍活泼的节奏,使不同乐段的音乐表情变化极为丰富。
德沃夏克d小调第七号交响曲
摘要:
1.德沃夏克d 小调第七号交响曲的创作背景
2.作品的特点与结构
3.作品中的主题与变奏
4.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影响
5.总结
正文:
德沃夏克d 小调第七号交响曲,创作于1885 年,是捷克作曲家安东·德沃夏克的一部重要作品。
这部交响曲创作于他职业生涯的成熟期,体现了他独特的音乐风格和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这部交响曲共有四个乐章,分别是:
1.第一乐章:快板,d 小调,4/4 拍
2.第二乐章:稍慢的慢板,降B 大调,3/4 拍
3.第三乐章:优雅的小快板,d 小调,3/4 拍
4.第四乐章:终曲,快板,d 小调,2/4 拍
在这部作品中,德沃夏克充分发挥了d 小调的忧郁与神秘氛围。
同时,他在作品中巧妙地运用了捷克民间音乐的元素,使作品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在各个乐章中,德沃夏克通过不同的主题与变奏,展示了丰富的音乐情感和技巧。
德沃夏克d 小调第七号交响曲自问世以来,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喜爱。
它被认为是19 世纪交响乐的杰作之一,对后世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美国作曲家艾夫斯在其《第四号交响曲》中,就明显受到了德沃夏克这部作品的影响。
总的来说,德沃夏克d 小调第七号交响曲是一部具有深刻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的作品。
德沃夏克——《幽默曲》赏析《德沃夏克——〈幽默曲〉赏析》德沃夏克的《幽默曲》啊,那可真是一首超级特别的曲子呢。
我第一次听到它的时候,就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奇妙的世界。
你知道吗,这曲子一开始就像一阵轻轻的风,“嗖”地一下就吹到你耳朵边上了。
它的旋律就像是一个调皮的小精灵,在音符的森林里蹦蹦跳跳的。
有时候呢,这个旋律又像是一个小懒虫,慢悠悠地晃悠着,就像早上不想起床的我一样。
我觉得《幽默曲》里有好多不同的情绪呢。
有时候它听起来特别欢快,就像是一群小朋友在草地上玩耍,你追我赶的,笑声都要从音符里跑出来了。
也许德沃夏克写这一段的时候,是看到了什么特别好玩的事情吧。
比如说,我有一次看到邻居家的小狗追着自己的尾巴转圈,那模样可搞笑了,就和这曲子里欢快的部分有点像呢。
可是呢,这曲子有时候又有点淡淡的忧伤。
就像乌云遮住了太阳,那感觉有点灰蒙蒙的。
我想啊,也许德沃夏克在创作的时候,想起了一些过去的事情,可能是和朋友分别了,或者是看到了什么让人有点伤感的场景。
我自己就有这样的经历,我有一个很好的小伙伴,他后来搬家去了别的城市,我当时就特别难过,就像这曲子里那种忧伤的感觉。
这曲子的节奏也很有趣。
它有时候快得像小兔子在逃命似的,“哒哒哒”地跳个不停。
有时候又慢得像乌龟在爬,一步一步的,让人感觉特别悠闲。
我就在想,德沃夏克是怎么想出这么多变的节奏的呢?他是不是有一个魔法棒,能把不同的节奏都变到曲子里来呀?在乐器的演奏上呢,那更是绝了。
当钢琴弹奏这首曲子的时候,就像是一个魔术师在表演。
琴键被按下去的时候,就像一个个小精灵从琴里面飞出来了。
小提琴拉这首曲子的时候,又像是一个歌唱家在诉说着故事,那声音悠扬得很,就像一条丝带在风中飘来飘去。
我曾经看过一场音乐会,有个小提琴家演奏《幽默曲》,他闭着眼睛,身体随着音乐晃动,那投入的样子,就好像他和曲子融为了一体,我当时就想,这曲子肯定有很大的魔力吧。
我觉得《幽默曲》还有一个很神奇的地方,就是不管你在什么心情下听它,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德沃夏克《幽默曲》赏析
初一(9)班孙涵钰“幽默曲”是十九世纪以后逐渐兴起的一种音乐体裁,多采用2/4或4/4拍子,以各个段落的表情极富变化为特征。
是一种富于幽默风趣或表现恬淡朴素、明朗愉快的小型器乐曲,表情变化鲜明,且富于歌唱性。
不少作曲家都写过这样的作品,最脍炙人口的恐怕是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钢琴独奏曲《八首幽默曲》了。
1894年夏,德沃夏克从美国回到祖国度假,心情舒畅,写下这组钢琴小品。
其中的第七首尤为动人,后被改编为大提琴、小提琴、单簧管等乐器独奏曲,特别是克莱斯勒改编的小提琴独奏曲流传最广,就是我们常听的这首《幽默曲》。
这是一首泥土的颂歌,生命的颂歌,表现的正是土生万物、生生不息的自然景象。
泥土是万物之母,她孕育着生命,支撑着生命,供养着生命,最后又收容着生命。
你听第一段,节奏轻盈活泼,旋律时断时续,忽强忽弱,正是初春时节,潜伏地下的种子开始萌动,拥挤着冲破泥土,一点一点探出嫩黄的幼芽,充满着生机、喜悦和希望;第二段旋律极其优美,行板如歌,植物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蓬勃生长,充分舒展,放眼一片碧绿,呼吸满腔芬芳;第三段,秋天到了,丰收的季节,果实累累,稻谷金黄,一根弦忙不过来,得用双弦并奏,才能表现出那热烈的情绪。
植物完成了一个周期,渐渐进入休眠,回归泥土。
接着周而复始,第二个春天来临,新的一代种子又开始萌动生长,生生不息,新陈代谢,生命之树常青。
这就是大自然的规律,生命的规律,在德沃夏克的音乐中得到了完美的表现。
音乐之树也是常青的啊。
通过节奏形态分析《德沃夏克的第七首幽默曲》
摘要: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幽默曲(Op.101-7)作于1894年。
钢琴曲。
原为其钢琴曲集《八首幽默曲》的第七首。
后被改编为管弦乐曲、大提琴曲、单簧管曲、口琴曲、声乐曲等。
该文主要通过节奏量化的方式对它做出分析和总结。
希望对于德沃夏克的幽默曲的研究能够有所借鉴。
关键词:节奏音型音长装饰音演奏
一、通过节奏量化的方法分析此曲
首先本曲为优雅的稍缓板,降G大调,2/4拍子。
全曲采用复三部曲式
A(aba’)B(c)A(a’b),
乐曲的曲式结构去如下:
第二,这首乐曲共用了7种不同的节奏单位:
总体上看,这首曲子的最小值为三十二分音符,它在A段和A’段中出现次数较多,常用值为十六分音符,它贯穿于整首乐曲,最大值是二分音符出现在第四小节第一拍,并且是一个乐句的结尾。
从全曲来看,二分音符总共出现了5次,而且每次都位于一个乐句的结尾。
次大值为四分音符,在全曲中共出现了3次,一次是在(A)段中a段的结尾,第二和第三次分别出现在(A)的b段和(A’)的b段的中间(12和52小节)的低音声部的第一拍。
其中(A)和(A’)出现最多的是三十二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
(B)段以十六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为主。
二、装饰音的节奏
“C.R.E.巴赫曾经说过;其实,关于装饰音的用途是绝对有必要的:它们互相之间连接并使音乐更加活泼,同时引发重音与强音;它们使音乐愉悦并唤醒我
们的心灵,还能提高表情;使一首乐曲变得哀伤或快乐。
它们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会给予帮助。
无论再美的旋律,如果没有了装饰音,也会变得空洞无表情,使最清楚的内容变得含糊不清。
”
装饰音是音乐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装饰音是用以装饰旋律的辅助音,又称花音。
装饰音通常都很短小,在记谱上用小音符或特殊记号表示,常见的装饰音有倚音、波音、震音、颤音、回间、滑音等等。
这首乐曲主要用的是倚音和滑音,装饰音的节奏。
弹奏手法基本分为两大类:1、弹在拍子上,也可以说弹在拍子内、拍子里、拍子中。
意思是装饰音的第一个音准弹在拍点上。
这就意味着装饰音占用了被装饰的基本音的时值,而基本音则要推移到拍点之后出现。
2、弹在拍子前。
意思是拍点之前弹出装饰音,把拍点留给基本音。
这就意味着装饰音占用的是基本音的前一拍的一点时值。
这首乐曲中出现了很多的装饰音和琶音,使得乐曲更加的活泼和轻盈。
弹奏时要把节奏的律动感表现出来。
三、乐曲的音型组合
一首作品的音型组合模式的运用可以影响整首乐曲的风格及情绪的变化,而音型组合的种类多样,运用的次数以及每次出现的位置又各不同,所以分析一首曲子的音型模式对于分析它的节奏来说就显的尤为重要了。
我们知道,一般,前长后短型长音在前分量较重,有稳定感,短音在后力量分散较不稳定,有向后进行的要求,假若我们用气筒打气,用长短型的节奏,第一次用劲,后面闪动两下,准备力量,就会有一种推动力一样。
这种节奏在慢速度下则会产生宽广、平稳、自然流畅的感情,倘若加快一倍,就形成了这样的节奏,它动力性更强,节奏明快爽朗。
德沃夏克的《幽默曲》也正是大量运用这种节奏产生一种跳跃、幽默的效果。
全曲所用的音型模式是较多样的,主要是顺分、逆分、等分、附点、顺分附点等几种类型,它们不仅能从每个小节、每个声部看出,而且不受小节限制再观察的结果也是这样。
四、教学提示
这首音乐小品虽没有高深的技法,但是表现力极强。
德沃夏克本人一直坚持着这样的原则“音乐应该是简单朴实、真挚悦人而能被人能接受的,最重要的是
要能写出心灵深处的感情与语言。
”
首先,这首乐曲是降G大调并以附点节奏为主,所以在演奏上多以黑键为主,大拇指在黑键上弹的次数较多,所以在演奏时教师要注意教授学生学会手掌接近黑键练习。
如第一小节中的右手部分第二拍到第三拍出现穿指,第三小节第一拍右手的倚音也是一指等等。
其次,德沃夏克的这首舞曲是比较抒情优雅的,整首乐曲以连音为主,在演奏上除了要注意音符的连接自然,更要有音乐线条方向的进行感。
也就需要弹奏时多运用手腕的带动及放松。
最后,左手以音程的跳跃进行为主,因此,弹奏时要保持手腕的放松,以配合右手的连贯性进行。
同时左手的上行进行配合了右手的线条的及进上行,所以在演奏时右手与左手的渐强渐弱要达到声音的平衡。
五、结语
德沃夏克的这首幽默曲虽然不长,但是节奏变化多样,不同的节奏运用极大影响着音乐的情绪,学习和分析它的音型模式及节奏律动的特点对于学好和理解这首乐曲是具有十分积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彭志敏,音乐分析基础教程[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2]高为杰,陈丹布,曲式分析基础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引自C.P.E.论键盘乐器演奏艺术[M].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