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继发性高血压筛查时机与治疗

继发性高血压筛查时机与治疗

继发性高血压筛查时机与治疗

目录

1. 继发性高血压定义和流行病学

2. 继发性高血压病因

3. 继发性高血压筛查时机与治疗

定义及流行病学

继发性高血压(secondary hypertension)

?是病因明确的高血压,当查出病因并有效去除或控制病因后,作为继发症状的高血压可被治愈或明显缓解。

继发性高血压在高血压人群中占5%-10%,但随着对高血压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以及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这比例正逐渐上升。

继发性高血压病因

继发性高血压病因

继发性高血压筛查

Who

A.全体高血压人群

B.

顽固性高

血压人群

所有高血压人群均应

进行简单的继发性高

血压筛查

如果高度怀疑SHT,

再进行特殊检查

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

初步排查

精确诊断

专科检查

病史体格检查一般实验室检查

临床试验专科实验室检查

确定治疗方案

可疑患者

1

2

3

病史

1

a)CKD家族史(多囊肾)

b)肾病、尿路感染、血尿、

滥用止痛剂(肾实质疾病)

c)药物/化学物质的摄入,

如口服避孕药、甘草、甘

草次酸、血管收缩滴鼻剂、

可卡因、安非他命、糖/

盐皮质激素、NSAID、

EPO、环孢素

d)反复发作出汗、头痛、焦

虑、心悸(嗜铬细胞瘤

e)发作性肌肉无力及抽搐

(醛固酮增多症)

f)甲状腺疾病症状

体格检查

?Cushing 综合征体征?神经纤维瘤病的皮肤改变(嗜铬细胞瘤)

?触诊肾脏肿大(多囊肾)。

?听诊腹部杂音(肾血管性高血压)。

?听诊心前区或胸部杂音(主动脉缩窄,主动脉疾病;上肢动脉疾病)

?上下肢血压差异(主动脉缩窄,主动脉疾病,下肢动脉疾病)

?左右臂血压差异(主动脉缩窄;锁骨下动脉狭窄)。

2

实验室检查

3

常规

?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空腹血糖

?TC 、LDL-C 、HDL-C 、TG

?血清钾,钠。?血清尿酸。

?血清肌酐(估测GFR )。?尿常规?微量白蛋白尿?12导

ECG

4

附加

?HbA 1C (FBG>5.6mM/L 或患糖尿病)

?定量蛋白尿(尿蛋白+)?尿钾、钠?自测血压和ABPM ?超声心动图。?Holter

?颈动脉超声

?外周动脉/腹部超声。?PWV ?ABI ?眼底检查

继发性高血压筛查重点人群

1.发病年龄<30岁且无高血压家族史;

2.血压增高的幅度大,常达高血压3级(>180/110mmHg);

3.血压难以控制,需要使用三种或以上降压药;

4.常用的五大类降压药物效果不佳;

5.血压波动大或阵发性高血压;

6.坚持服药情况下控制良好的血压突然明显升高;

7.双上肢血压不对称;

8.体检闻及血管杂音;

9.未服用或服用小剂量利尿剂即出现明显低血钾,排除进食差、

腹泻等诱因;

10.服用ACEI/ARB后出现肾功能的急剧恶化,血肌酐明显升高;

11.高血压伴有尿常规异常,如大量蛋白尿,多量红白细胞等;

12.急性心力衰竭或一过性肺水肿,尤其以晨起和夜间多见;

13.单侧肾萎缩。

卧立位血压、ABPM、PWV、ABI、肾/肾上腺/肾动脉B超、CT或MR

病史、体检、血/尿常规、血

生化、24h尿蛋白定量、24h

尿钾、ESR、UCG

卧立位血醛固酮、肾素、

血管紧张素;血CA、尿苄

肾上腺素、血皮质醇

常规检查

动态血压

四肢血压

影像学

激素类

化验

睡眠呼吸监测完善检查

继发性高血压专科筛查

肾动脉狭窄

肾血管性高血压的诊断线索(2条或以上)

年龄>55岁或<30岁,突发或恶化的高血压

腹部血管杂音

难治性高血压(对≥3种降压药物抵抗)

应用ACEI或ARB时,血浆肌酐水平上升≥30%

其他部位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尤其在吸烟或脂代谢紊乱的患者

反复发作的肺水肿伴有高血压骤升者

Angiographic Appearance of the Three Common Forms of Renal-Artery Stenosis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诊断线索

纤维肌性发育不良性肾动脉狭窄

2017年加拿大高血压指南提示高血压患者中纤维肌性发育不良(FMD)性肾动脉狭窄的诊断线索:

①年龄小于30岁的高血压患者,尤其非肥胖女性;

②≥3种降压药物治疗下血压控制欠佳;

③难以解释的双肾不对称(相差大于1.5cm);

④腹部血管杂音;

⑤其他血管床FMD;

⑥一级亲属确诊FMD

大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

?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变,引起不同部位的狭窄或闭塞

?少数病人因炎症破坏动脉壁的中层而致动脉扩张或动脉瘤

?因病变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各异

大动脉炎分型

?1977年Lupi-Herrea等提出的分型简单实用,符合中国国情,目前仍广泛使用。

?根据病变部位分为

?Ⅰ型(头臂动脉型)

?Ⅱ型(胸、腹主动脉型)

?Ⅲ型(混合型)

?Ⅳ型(兼有肺动脉型)

诊断手段

肾动脉狭窄影像学检查手段

高血压鉴别诊断

当病人的体温升高时,我们常常选择坚持不懈地查明病因,但当病人血压升高时,我们却常常草率作出诊断(即原发性高血压),惯性思维导致许多继发性高血压误诊。继发性高血压是指可查到病因的高血压,是一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大多数继发性高血压临床上可治愈。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率约18.8%,全国患病人数约1.6亿,且不说部分继发性高血压临床表现无任何特征性、全国不同区域医疗技术水平的差别,就这么庞大的人群来说,对每位高血压患者进行详尽的继发性高血压筛查几乎不可能,故继发性高血压在整个高血压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无法准确统计。有特征性的继发性高血压较易识别,不易漏诊,不典型继发性高血压常易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 一、继发性高血压的范围 按其发生的系统不同分类见表1

二、继发性高血压的流行病学 与原发性高血压相比较,对继发性高血压患病率的报道较少,这是因为要想从为数众多的高血压人群中将继发性高血压准确、完全地筛选出来是困难的。但是,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继发性高血压的检出率会随之提高。2002年-2006年我院高血压科共收治高血压患者2337例,其中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占26%,混合性高血压(既有原发又

有继发)占13%。我们收治的继发性高血压比例较既往资料报道的(4.6%---10.9%)高,主要由高血压专科病房收治的顽固性高血压占多数,我们几乎对每一位高血压患者进行继发性高血压筛查。 三、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思路 (一)肾上腺疾患 1、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典型病例血压顽固性升高,低血钾、夜尿增多等,呈两高两低(高血压、高醛固酮、低血钾、低肾素)表现。糖皮质激素可依赖性原醛患者,身材矮小,发育并不正常。原醛早期患者或不典型病例可无任何临床表现特征性。 应做以下检查确定诊断: (1)基础及激发状态下分别测定血浆肾素活性(PRA)。ARR(血浆醛固酮浓度ng/dl/肾素活性ng/ml/h)比值:激发试验后ARR比值大于50为筛查原醛的依据,若ARR比值大于400可基本确诊。 (2)原醛的定位检查:CT及MRI显像检查,适用于腺瘤直径大于1cm者,薄层CT (1.2-2.5mm层厚有助于小腺瘤的检出)。腹部超声对体积大的腺瘤有一定意义。 (3)鉴别腺瘤及肾上腺皮质增生的特殊检查方法: 1)131I-6β甲基胆固醇核素显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2)立位及AngII试验; 3)其他如静点盐水试验。双侧肾上腺静脉取血查醛固酮等检查方法诊断价值很高,但由于操作难度较大,难以推广。 2、嗜铬细胞瘤(PHEO) 嗜铬细胞瘤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具有多样性、易变性和突发性,这给诊断带来很大困难,如我科收治的嗜铬细胞瘤,有一例膀胱嗜铬细胞瘤以排尿后出汗、心悸为主诉而就诊,腹主动脉旁嗜铬细胞瘤以腹痛为主诉而就诊。因嗜铬细胞瘤约90%为良性肿瘤,确诊后可被治愈,所以临床鉴别诊断意义重大,否则出现严重并发症或嗜铬细胞瘤危象时可导致患者死亡。有的患者会以血压升高为主诉就诊,血压可持续性升高,也可持续性升高阵发性进一步升高,或表现为阵发性血压升高,不发作时血压正常。典型的患者于血压升高的同时可伴有心悸、出汗、头晕、头痛等。有嗜铬细胞瘤特征时应做以下定性和定位检查。Lie等对Mayo临床中的尸检材料进行了总结,共发现54例嗜铬细胞瘤,其中只有13例生前确立诊断,其余41例生前并未诊断出来。 (1)血浆儿茶酚胺测定(CA测定)。 (2)尿香草酸苦杏仁酸(VMA)测定。 (3)酚妥拉明试验以及可乐定试验等。

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

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高血压占所有高血压的80%,其确切原因还不清楚。而继发性高血压比较少见,大约占高血压的10%~20%,是指由于某些疾病引起的高血压。只要治愈了原发疾病,高血压也就会随之消失。因此,血压增高的病人首先要确定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高血压。那么,哪些情况易引起继发性高血压呢? 1.肾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为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它是由于肾脏血管或肾脏实质的病变引起的高血压。前者多为先天性,肾动脉狭窄是其主要病因,患者年龄较轻,血压增高显着,对各类降压药疗效差;后者主要因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糖尿病肾病、结缔组织病、多囊肾等引起,病人尿液检查时常可发现蛋白、白细胞或红细胞等异常。 2.内分泌性高血压:主要由肾上腺疾病引起,常见的有皮质醇增多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和嗜铬细胞瘤。皮质醇增多症病人常有向心性肥胖,四肢肌肉消瘦,面似满月,面红,腹部和大腿内侧出现紫纹,皮肤痤疮,体毛增多、增粗,女性月经失调和不同程度的男性化。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病人化验时会发现高血钠和低血钾,尿中钾含量增高,病人出现乏力、肌肉无力、间歇性麻痹和抽搐,夜尿多。嗜铬细胞瘤患者的血压为发作性或持续性增高,常见的三大主症为发作性的剧烈 c:\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 t头痛、出汗、心悸,其他症状包括面色苍白、恶心、腹痛、呼吸困难等。 3.妊娠性高血压:妊娠时机体发生一系列生理性变化,可使孕妇血压增高。胎儿娩出或中止妊娠后,病情自行好转。一般常发生在妊娠24周以后,早者可发生在妊娠20周时。主要表现有三大特征:水肿、高血压、蛋白尿。严重时发生抽搐或昏迷,危及母子生命。多发生于身体矮胖、贫血、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女性或气候骤然变冷时。 4.血管性高血压:引起血压增高的血管病变,常见有主动脉缩窄、大动脉炎和动脉粥样硬化等。主动脉缩窄病人的上肢血压明显升高,而下肢血压低,甚至无血压。大动脉炎多发于年轻女性,它常累及身体一侧的动脉,测血压时可发现两上肢血压明显不同,一侧异常升高,另一侧低甚至测不出。大动脉炎也可累及肾动脉,导致肾动脉狭窄。老年人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也可引起两上肢血压明显不同。 5.药物性高血压:有许多药物可引起血压升高,患者长期服用可以引起高血压,严重者可发生心、肾合并症,引起不良后果。有激素类药物,如可的松、强的松、丙酸睾丸素、苯丙酸诺龙等;避孕药;甘草类制剂;肾上腺素类药物,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拟肾上腺素药(如盐酸麻黄素),以及苯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其他药物如消炎痛、利他林、甲状腺素制剂、碳酸氢钠等。

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精编WORD版

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高血压占所有高血压的80%,其确切原因还不清楚。而继发性高血压比较少见,大约占高血压的10%~20%,是指由于某些疾病引起的高血压。只要治愈了原发疾病,高血压也就会随之消失。因此,血压增高的病人首先要确定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高血压。那么,哪些情况易引起继发性高血压呢? 1.肾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为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它是由于肾脏血管或肾脏实质的病变引起的高血压。前者多为先天性,肾动脉狭窄是其主要病因,患者年龄较轻,血压增高显着,对各类降压药疗效差;后者主要因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糖尿病肾病、结缔组织病、多囊肾等引起,病人尿液检查时常可发现蛋白、白细胞或红细胞等异常。 2.内分泌性高血压:主要由肾上腺疾病引起,常见的有皮质醇增多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和嗜铬细胞瘤。皮质醇增多症病人常有向心性肥胖,四肢肌肉消瘦,面似满月,面红,腹部和大腿内侧出现紫纹,皮肤痤疮,体毛增多、增粗,女性月经失调和不同程度的男性化。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病人化验时会发现高血钠和低血钾,尿中钾含量增高,病人出现乏力、肌肉无力、间歇性麻痹和抽搐,夜尿多。嗜铬细胞瘤患者的血压为发作性或持续性增高,常见的三大主症为发作性的剧烈头痛、出汗、心悸,其他症状包括面色苍白、恶心、腹痛、呼吸困难等。

3.妊娠性高血压:妊娠时机体发生一系列生理性变化,可使孕妇血压增高。胎儿娩出或中止妊娠后,病情自行好转。一般常发生在妊娠24周以后,早者可发生在妊娠20周时。主要表现有三大特征:水肿、高血压、蛋白尿。严重时发生抽搐或昏迷,危及母子生命。多发生于身体矮胖、贫血、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女性或气候骤然变冷时。 4.血管性高血压:引起血压增高的血管病变,常见有主动脉缩窄、大动脉炎和动脉粥样硬化等。主动脉缩窄病人的上肢血压明显升高,而下肢血压低,甚至无血压。大动脉炎多发于年轻女性,它常累及身体一侧的动脉,测血压时可发现两上肢血压明显不同,一侧异常升高,另一侧低甚至测不出。大动脉炎也可累及肾动脉,导致肾动脉狭窄。老年人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也可引起两上肢血压明显不同。 5.药物性高血压:有许多药物可引起血压升高,患者长期服用可以引起高血压,严重者可发生心、肾合并症,引起不良后果。有激素类药物,如可的松、强的松、丙酸睾丸素、苯丙酸诺龙等;避孕药;甘草类制剂;肾上腺素类药物,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拟肾上腺素药(如盐酸麻黄素),以及苯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其他药物如消炎痛、利他林、甲状腺素制剂、碳酸氢钠等。

继发性高血压临床路径

继发性高血压临床路径 (2017年版) 一、继发性高血压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高血压(ICD:10-I10xx02)或难治性高血压(ICD:10-I10xx1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14年修订版)》 (三)进入路径标准。 (1)发病年龄小于30岁应警惕继发性高血压可能; (2)血压升高的幅度大,通常≥180/110mmHg; (3)血压难以控制,使用三联降压药(包括利尿剂)观察1个月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SBP≥160mmHg和(或)DBP≥100mmHg,或动态血压平均血压SBP≥140mm Hg 和(或)DBP≥90 mm Hg; (4)常用的降压药物效果不佳; (5)血压波动幅度较大; (6)表现为阵发性高血压发作,尤其是伴有头痛、面色苍白、心悸和大汗者; (7)坚持服药血压控制良好基础上血压突然变得难以控制;

(8)两侧上肢血压不对称或下肢血压低于上肢者; (9)体格检查可闻及腹部肾动脉杂音; (10)自发性低钾血症,尤其是严重的顽固性低钾血症,且在排除利尿剂、腹泻、进食差等原因后常规补钾效果不佳;(11)服用ACEI/ARB后血清肌酐明显升高; (12)与左心功能不匹配的发作性肺水肿,尤其是夜间发作多见; (13)单侧肾脏萎缩或高血压并两肾大小不对称; (14)高血压伴有特殊体貌特征,如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痤疮等; (四)标准住院日。 10-14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分计日夜尿量 (2)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3)肝功能、肾功能、eGFR或肌酐清除率、电解质、血糖、血脂、甲状腺功能 (4)尿微量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 (5)低钾血症者:测24小时尿钾; (6)测四肢血压 (7)胸部正侧位X线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动态

继发性高血压诊疗常规

第二节继发性高血压诊疗常规 【定义】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约占所有高血压的5%。 【病因】为某些已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参见下文)。 【诊疗要点】 临床上凡遇到以下情况时,要进行全面详尽的筛选检查:①中、重度血压升高的年轻患者;②症状、体征或实验室检查有怀疑线索,例如肢体脉搏搏动不对称性减弱或缺失,腹部听到粗糙的血管杂音,近期有明显怕热、多汗、消瘦,血尿或明显蛋白尿等;③降压药联合治疗效果很差,或者治疗过程中血压曾经控制良好但近期内又明显升高;④急进性和恶性高血压患者。 (一)肾实质性高血压 包括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性肾病、慢性肾盂肾炎,多囊肾和肾移植后等多种肾脏病变引起的高血压,是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 肾实质性高血压必须严格限制钠盐摄人,每天<3g;使用降压药物联合治疗,通常需要3种或3种以上,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联合治疗方案中应包括ACEI或ARB,有利于减少尿蛋白,延缓肾功能恶化。 (二)肾血管性高血压 肾血管性高血压是单侧或双侧肾动脉主干或分支狭窄引起的高血压。常见病因有多发性大动脉炎,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和动脉粥样硬化,前两者主要见于青少年,后者见于老年人。 凡进展迅速或突然加重的高血压,均应怀疑本症。本症大多有舒张压中、重度升高,体检时在上腹部或背部肋脊角处可闻及血管杂音。大剂量快速静脉肾盂造影、多普勒超声有助于诊断,肾动脉造影、肾动脉CTA检查可明确诊断并提供具体狭窄部位。 治疗方法可根据病情和条件选择经皮肾动脉成形术,手术和药物治疗。 治疗的目的不仅为了降低血压,还在于保护肾功能。经皮肾动脉成形术较简便,对单侧非开口处局限性狭窄效果较好。手术治疗包括血运重建术,肾移植术和肾切除术,适用于不宜经皮肾动脉成形术患者。不适宜上述治疗的患者,可采用降压药物联合治疗。需要注意,双侧肾动脉狭窄、肾功能已受损或非狭窄侧肾功能较差患者禁忌使用ACEI或ARB。 (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本症是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肿瘤分泌过多醛固酮所致。临床上以长期高血压伴低血钾为特征,少数患者血钾正常。由于电解质代谢障碍,本症可有肌无力、周期性麻痹、烦渴、多尿等症状。血压大多为轻、中度升高,约1/3表现为顽固性高血压。实验室检查有低血钾、高血钠、代谢性碱中毒、血浆肾素活性降低、血浆及尿醛固酮增多。血浆醛固酮/血浆肾素活性比值增大有较高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超声、CT、MRI可确定病变性质和部位。 如果本症是肾上腺皮质腺瘤或癌肿所致,手术切除是最好的治疗方法。如果是肾上腺皮质增生,也可作肾上腺大部切除术,但效果相对较差,一般仍需使用降压药物治疗,选择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和长效钙拮抗药。 (四)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和体内其它部位嗜铬组织,肿瘤间歇或持续释放过多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与多巴胺。临床表现变化多端,典型的发作表现为阵发性血压升高伴心动过速、头痛、出汗、面色苍白。在发作期间可测定血或尿儿茶酚

云鹊医继发性高血压筛查的时机与治疗

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思路 第1题: 关于继发性高血压的定义和流行病学,以下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继发性咼血压在咼血压人群中占比小于5%第2题: 以下对继发性高血压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正确答案:主动脉缩窄属于机械性血流障碍继发高血压 第3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内分泌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 正确答案:肾实质性高血压 第4题: 下列哪项继发性高血压属于遗传性疾病 正确答案: LiddIe综合征 第5题:

F列哪项不是继发性高血压需要重点筛查的人群特点 正确答案:血压增高的幅度大,常达高血压2级(>160/10OmmHg 第6题: 某高血压患者,男,56岁,测量知上肢血压为170/90 mmHg ,下肢血压为110/60 mmHg,该患者最有可能是哪种原因造成的继发性高血压? 正确答案:主动脉狭窄 第7题: 某高血压患者,女,61岁,实验室检查:血尿阳性,蛋白尿阳性,该患者最有可能是哪种原因造成的继发性高血压? 正确答案:肾实质性高血压 第8题: 继发性高血压筛查时的重要依据有 正确答案:以上都是 第5题: 某高血压患者,男,45岁,常有头痛、心悸、多汗,实验室检查显示低血钾,该患者最有可能是哪种原因造成的继发性高血压? 正确答案: 内分泌性疾病

第4题:

正确答案: 以上都是 第4题: F 列哪项不是继发性高血压需要重点筛查的人群特点 正确答案: 发病年龄<30岁且有咼血压家族史 第7题: 为保证患者入院后继发性高血压筛查的准确性,需要做到? 正确答案: 以上都是 继发性高血压筛查的时机与治疗 — 第二章 压的针对性筛查 试题分析: 第1题: 以下哪类高血压病人,不需要尽快做肾动脉狭窄针对性筛查? 正确答案:下肢血压明显低于上肢 第2题: 有关大动脉炎的流行病学特点,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欧美国家多发 第3题: 常见继发性高血

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步骤

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步骤 由于受到医疗检测水平及医师诊疗技术等多方面的限制,很多难治性高血压被误判为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是一项费时、费力、费钱的工作,临床医生应该在具备扎实的临床基础上认真分析患者的各项检查指标,从病史、体格检查、血尿常规、肾脏超声等最简单的信息中寻找继发性高血压的线索。结合临床经验,总结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应遵循以下步骤。 一. 收集临床基础资料 1. 问诊 内容包括: ①患者的高血压病程、严重程度及发展过程; ②药物治疗依从性; ③初次用药的反应(包括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④现服所有药物(包括中草药及非处方药物); ⑤合并的其他临床表现,例如:白天嗜睡、打鼾、阵发性血压升高、心 悸、大汗以及确切的外周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证据等,这些资料可 以引导医生排查难治性高血压的病因。 2. 体格检查 与患者会面及询问病史后,医生将会对患者有一个总体认识,查体要注重患者体型、面容、皮肤黏膜有无皮疹及水肿、口唇是否发绀、咽腔是否狭小、是否有血管杂音、肾区是否有叩痛及四肢脉搏血压是否对称等。 3.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安排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时临床医师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最无创、经济、合理的检查方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排查,具体如下。 (1)初级检查 此类检查虽然简单、经济、易行,但能给临床医师提供很多继发性高血压的重要信息,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尿素氮、肌酐、尿酸、血脂、血糖、血流变、血尿电解质、动态血压、双肾及肾血流超声、肾上腺CT等。 (2)次级检查 在初级检查有相应提示后可结合患者实际临床情况进一步追查继发性高 血压病因,次级检查可能在基层医院无法开展,需要转往上级医院或高血压专科进行筛查。 ①实验室检查常见包括:皮质醇节律、血浆肾素、醛固酮测定、血浆、尿液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测定、血清性激素测定等。 需要强调的是分析上述指标前,应该首先判断有无干扰因素:例如降压药类型、测定时间、体位、女性生理周期等;若有阳性线索,建议安排临床诊断试验进一步确诊。特别是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值作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初筛试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初筛试验阳性后可安排盐水负荷试验、卡托普利试验或氟氢考的松抑制试验进一步确诊。 ②多导睡眠图(PSC)是诊断睡眠呼吸紊乱疾患的一项重要手段:通过对患者睡眠时的脑电、心电、肌电等指标的收集,并监测患者鼻气流、胸廓及腹部随呼吸起伏情况,综合分析后计算出睡眠呼吸指数并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做出诊断及分度,及对中枢性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做出鉴别。此项检查可评估患者实际睡眠状态,及对血压的影响。

高血压肾病病历书写

【病史采集】 1.高血压发病年龄、时间、缓急程度、持续时间、夜尿增多时间、蛋白尿程度、器官并发症(心、脑、肾、眼)。 2.有无恶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史。 3.有无服药物史、家族遗传史。 【体格检查】 包括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周围血管征、浮肿、贫血及营养状况,以及重要器官心、脑、肾等的检查。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测定,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血脂,肝肾功能等。 2.器械检查:双肾B超、胸片、心电图等。 3.特殊检查:如临床诊断困难,有条件者可作肾活检。 【诊断与鉴别诊断】 1.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 (1)必需的条件: 1)为原发性高血压。 2)出现蛋白尿之前已有5年以上的持续性高血压(程度一般>20.0/13.3kPa或 150/100mmHg)。 3)有持续性蛋白尿(一般为轻至中度)。

4)有视网膜动脉硬化或动脉硬化性视网膜改变。 5)除外各种原发性肾病及继发性肾病所致的高血压。 (2)参考的条件:略 2.病理诊断:如临床诊断发生困难,可作肾活检(有条件的医院)。 【治疗原则】 将血压满意控制到正常或接近正常(<20.0/13.3kPa或150/100mmHg),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将血压降到最理想程度(128/82.6mmHg)使器官并发症降到最小。 1.非药物治疗:劳逸结合、减肥、限盐、限酒、适当运动及体力活动,适用于轻型高血压(舒张压<90~104mmHg),以上治疗无效可选择药物治疗。 2.药物治疗:一线药物有五类(用其一、或联合用其二)。 (1)利尿剂; (2)β-受体阻滞剂; (3)钙离子拮抗剂;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 (5)α-受体阻滞剂。 总之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病程缓急及是否有器官并发症适当安排治疗方案。 3.还需要对高脂血症、糖尿病、高尿酸血症、肾功能不全及冠心病适当治疗。 4.中医中药治疗。 【疗效与出院标准】

云鹊医继发性高血压筛查的时机与治疗

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思路 第 1 题: 关于继发性高血压的定义和流行病学,以下错误的是正确答案 : 继发性高血压在高血压人群中占比小于5%第 2 题: 以下对继发性高血压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正确答案 : 主动脉缩窄属于机械性血流障碍继发高血压第 3 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内分泌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 正确答案 : 肾实质性高血压 第 4 题: 下列哪项继发性高血压属于遗传性疾病 正确答案 : Liddle综合征 第 5 题:

下列哪项不是继发性高血压需要重点筛查的人群特点 正确答案 : 血压增高的幅度大,常达高血压2级(>160/100mmHg) 第 6 题: 某高血压患者,男,56岁,测量知上肢血压为170/90 mmHg,下肢血压为110/60 mmHg,该患者最有可能是哪种原因造成的继发性高血压? 正确答案 : 主动脉狭窄 第 7 题: 某高血压患者,女,61岁,实验室检查:血尿阳性,蛋白尿阳性,该患者最有可能是哪种原因造成的继发性高血压? 正确答案 : 肾实质性高血压 第 8 题: 继发性高血压筛查时的重要依据有 正确答案 : 以上都是 第 5 题: 某高血压患者,男,45岁,常有头痛、心悸、多汗,实验室检查显示低血钾,该患者最有可能是哪种原因造成的继发性高血压?

正确答案 : 内分泌性疾病 第 4 题: 下列哪项不是继发性高血压需要重点筛查的人群特点 正确答案 : 发病年龄<30岁且有高血压家族史 第 7 题: 为保证患者入院后继发性高血压筛查的准确性,需要做到? 正确答案 : 以上都是 继发性高血压筛查的时机与治疗 - 第二章常见继发性高血压的针对性筛 查 试题分析: 第 1 题: 以下哪类高血压病人,不需要尽快做肾动脉狭窄针对性筛查? 正确答案 : 下肢血压明显低于上肢 第 2 题: 有关大动脉炎的流行病学特点,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 欧美国家多发 第 3 题: 以下属于可疑肾动脉狭窄患者的无创性评估的是

【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疾病

【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疾病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 xx-5-22 王锡信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高血压占所有高血压的80%,其确切原因还不清楚。而继发性高血压比较少见,大约占高血压的10%~20%,是指由于某些疾病引起的高血压。只要治愈了原发疾病,高血压也就会随之消失。因此,血压增高的病人首先要确定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高血压。那么,哪些情况易引起继发性高血压呢? 1.肾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为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它是由于肾脏血管或肾脏实质的病变引起的高血压。前者多为先天性,肾动脉狭窄是其主要病因,患者年龄较轻,血压增高显着,对各类降压药疗效差;后者主要因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糖尿病肾病、结缔组织病、多囊肾等引起,病人尿液检查时常可发现蛋白、白细胞或红细胞等异常。 2.内分泌性高血压:主要由肾上腺疾病引起,常见的有皮质醇增多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和嗜铬细胞瘤。皮质醇增多症病人常有向心性肥胖,四肢肌肉消瘦,面似满月,面红,腹部和大腿内侧出现紫

纹,皮肤痤疮,体毛增多、增粗,女性月经失调和不同程度的男性化。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病人化验时会发现高血钠和低血钾,尿中钾含量增高,病人出现乏力、肌肉无力、间歇性麻痹和抽搐,夜尿多。嗜铬细胞瘤患者的血压为发作性或持续性增高,常见的三大主症为发作性的剧烈头痛、出汗、心悸,其他症状包括面色苍白、恶心、腹痛、呼吸困难等。 3.妊娠性高血压:妊娠时机体发生一系列生理性变化,可使孕妇血压增高。胎儿娩出或中止妊娠后,病情自行好转。一般常发生在妊娠24周以后,早者可发生在妊娠20周时。主要表现有三大特征:水肿、高血压、蛋白尿。严重时发生抽搐或昏迷,危及母子生命。多发生于身体矮胖、贫血、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女性或气候骤然变冷时。 4.血管性高血压:引起血压增高的血管病变,常见有主动脉缩窄、大动脉炎和动脉粥样硬化等。主动脉缩窄病人的上肢血压明显升高,而下肢血压低,甚至无血压。大动脉炎多发于年轻女性,它常累及身体一侧的动脉,测血压时可发现两上肢血压明显不同,一侧异常升高,另一侧低甚至测不出。大动脉炎也可累及肾动脉,导致肾动脉狭窄。老年人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也可引起两上肢血压明显不同。 5.药物性高血压:有许多药物可引起血压升高,患者长期服用可以引起高血压,严重者可发生心、肾合并症,引起不良后果。有激素

继发性高血压筛查

一、继发性高血压是病因明确的高血压,在高血压人群中约占5-10%; 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策略应是由浅入深,分初筛和精细检查两步来进行。 二、要进行全面详尽的筛选检查的情况:1、中、重度血压升高的年轻患者;2、症状、体征或实验室检查有怀疑线索;3、降压药联合治疗效果很差,或者治疗过程中血压曾经控制良好但近期内又明显升高;4、急进性和恶性高血压患者。 三、内分泌性高血压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皮质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定义:原醛症是一种肾上腺疾病,是以高血压、伴有或不伴有低血钾、肌无力、多尿、碱血症、醛固酮水平过高和血浆肾素活性降低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症候群。最近的研究表明, 只有9%~17% 的患者存在低钾血症, 其中仅有50% 的腺瘤和17% 的增生患者血钾<3.5mmol/L 。 筛查对象(PA高危人群):1、持续性血压升高>150/100mmHg2、联用 3 种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后血压仍>140/90mmHg或需应用 4 种或更多的降压药物方能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3、高血压+ 低钾血症(自发性或利尿剂导致)4、高血压+ 肾上腺意外瘤5、高血压+ 睡眠呼吸暂停6、高血压+ 早发高血压家族史或早发脑血管意外(<40岁)7、所有PA患者合并高血压的一级亲属 ARR的检测条件?a?a药物:1、停用MR拮抗剂及明显影响ARR的药物洗脱至少4w如螺内酯、依布利酮、阿米洛利、氨苯蝶啶、排钾利尿剂、甘草制品(如confectionary licorice 甜甘草糖或chewing tobacco咀嚼烟叶)2、如果中断上述药物后测得的ARR不具有诊断性,且高血压可以被相对不影响结果的药物控制,则停用其它影响ARR的药物至少2w:Β阻滞剂、中枢α-2拮抗剂(如可乐定,α甲多巴)和NSAIDs、ACEI、ARB、肾素抑制剂、二氢吡啶类CCB、可用的降压药:缓释维拉帕米、肼苯哒嗪、哌唑嗪、多沙唑嗪、特拉唑嗪3、口服避孕药和激素替代治疗不变 初筛手段:1、血浆醛固酮肾素比值(aldosterone-to-renin ratio, ARR):晨起(坐、站、走)2h,坐位5~15min、不限盐、补足钾(4.0mmol/L以上;确证试验:口服盐负荷试验、生理盐水输注、试验氟氢可的松抑制试验、卡托普利抑制试验。 原醛症的筛查诊断流程 皮质醇增多症(Cushing’s syndrome ,CS) 定义:是由于多种病因继发性引起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肾上腺肿瘤自主性长期分泌过量皮质醇所产生的一组症候群。CS临床表现谱很广,当临床表现典型时,易被诊断,但轻症患者的诊断则有一定难度。 对以下人群进行库欣综合征的筛查:1、年轻患者出现骨质疏松、高血压等与年龄不相称的临床表现;2、具有库欣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且进行性加重,特别是有典型症状如肌病、多血质、紫纹、瘀斑和皮肤变薄的患者;3、体重增加而身高百分位下降,生长停滞的肥胖儿童;3、肾上腺意外瘤患者。 国际内分泌学会可疑CS 的筛查流程

第三篇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第三章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常见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和临床特征 常见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和临床特征如下,应认真询问检查: 一.肾病尿路感染、有血尿、蛋白尿、浮肿。典型的尿路感染有尿路刺激征、感染中毒症状、腰部不适等,结合尿液改变和尿液细菌学检查,诊断不难。尿路感染的定位诊断:(1)根据临床表现定位:上尿路感染常有发热、寒战、甚至出现毒血症症状,伴明显腰痛,输尿管点和(或)肋脊点压痛、肾区叩击痛等。而下尿路感染,常以膀胱刺激征为突出表现,一般少有发热、腰痛等。(2)根据实验室检查定位:出现下列情况提示上尿路感染:膀胱冲洗后尿路培养阳性;尿沉渣镜检有白细胞管型,并排除间质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疾病;尿渗透压降低。(3)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除反复发作尿路感染病史之外,尚需结合影像学及肾脏功能检查 a.肾外形凹凸不平,且双肾大小不等;b.静脉肾盂造影可见肾盂肾盏变形、缩窄;c.持续性肾小管功能损害。具备上述第a、b条的任何一项再加第c条可诊断慢性肾盂肾炎。 二.肾动脉狭窄家族史,腹部和腰部有血管杂音,可触及肾脏。 病因及病理生理:肾动脉狭窄常由动脉粥样硬化及纤维肌性发育不全引起,在我国及亚洲,还可由大动脉炎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病因,约占肾动脉狭窄病例的80%,主要见于老年,而后两种病因则主要见于青年人,女性居多。肾动脉狭窄常引起肾血管性高血压,这是由于肾缺血刺激肾素分泌,体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化,外周血管收缩,水钠潴留而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及大动脉炎所致肾动脉狭窄还能引起缺血性肾脏病,患侧肾脏缺血导致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及肾间质纤维化。 临床表现 肾血管性高血压的特点:血压正常者(特别是年轻女性)出现高血压即迅速进展;原有高血压的中、老年患者血压近期迅速恶化,舒张压明显升高。重症患者可出现恶性高血压(舒张压超过130mmHg,眼底呈高血压3或4期改变);不应用抗RAAS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R)拮抗剂(ARB),高血压常难以控制。此外,约15%的本病患者因血浆醛固酮增多可出现低钾血症。单侧肾动脉狭窄所致肾血管性高血压,若长久不能良好控制,还能引起对侧肾损害(高血压肾硬化症)。 诊断:初筛检查(B超、放射性核素检查),主要诊断手段(磁共振或螺旋CT血管造影、肾动脉血管造影)。 治疗方法可根据病情和条件选择经皮肾动脉成形术,手术和药物治疗。治疗的目的不仅为了降低血压,还在于保护肾功能。 三.嗜铬细胞瘤发作性头痛、心悸、多汗、血压增高和心率增快,体位性低血压。 嗜铬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这种瘤持续或间断地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引起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和多个器官功能及代谢紊乱。约10%为恶性肿瘤。本病以20~50岁最多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临床表现:以心血管症状为主,兼吸其他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