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飞机的三个常见问题
- 格式:docx
- 大小:17.85 KB
- 文档页数:4
航天飞行器落地时的原理
航天飞行器着陆的原理取决于具体的飞行器类型,下面是两个常见的航天飞行器着陆原理:
1. 重力依赖型着陆:
重力依赖型着陆是指依靠重力和大气阻力来减速并着陆的方法,常用于返回地球的航天飞行器,如航天飞机。
在着陆阶段,航天飞机通过改变机翼形状和偏航,控制进入大气层并降低速度。
然后,它会执行一系列复杂的机动动作,包括滑翔和弹跳,最终在地面或水面着陆。
2. 火箭推进型着陆:
火箭推进型着陆是指依靠火箭推力来减速并着陆的方法,常用于垂直着陆的航天飞行器,如回收可重复使用的火箭。
在着陆阶段,火箭发动机会被点燃并产生推力,使飞行器减速并控制下降速度。
通常,先进行主发动机的燃烧,然后根据需要,使用副发动机或脉冲发动机来调整下降速度和姿态。
最终,火箭会沿着垂直方向着陆在预定的着陆场地上。
无论是重力依赖型着陆还是火箭推进型着陆,都需要依靠精确的导航和控制系统进行精确的操纵,以确保飞行器安全着陆。
飞向太空的航程贾永曹智白瑞雪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但正是这8000米的距离,为中国后来的卫星上天开辟了通路,使中国在走出地球、奔向太空的漫漫远征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B.科学家们经过多次讨论,反复论证,对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途径逐渐形成了共识;从载人飞船起飞。
C.中国是嫦娥的故乡,火箭的发源地,是诞生了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的国度。
D.在举国欢庆东方红的时候,中国科学家们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提出一鼓作气载人飞天。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面对国际经济的区域性动荡,人民币有信心平稳发展;我们要齐心协力,一鼓作气....,来渡过眼前的这场危机。
B.信中,庞女士对她来南通采访时受到的无微不至....的热情服务表示感谢,并由衷地称赞了南通美丽的城市风景与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
C.“神舟十一号”成功发射,飞船与“天宫二号”的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是中国2016年举世瞩目....的大事。
D.精神的炼金术能使肉体的痛苦都变成快乐。
于是,烧了房子,有庆贺的人;一箪食,一瓢饮,有不改其乐的人;千灾百毒,有谈笑风生....的人。
3.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运载规划四战四捷活灵活现B.沉闷竖立直刺九霄转瞬即失C.震动跨进大漠深处谈笑风生D.落伍响彻发源地不可逾越4.下面五句话的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组成。
②“神舟”十号飞船是我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它是我国第五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
③飞船于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搭载三位航天员飞向太空,在轨飞行15天,并首次开展了我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
遗补缺”。
⑤它升空后将和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对接,并对其进行短暂的有人照管试验。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⑤③④C.②①⑤④③D.①⑤③②④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由钱学森等专家学者负责________的人造卫星发展规划草案,提出了分三步走的设想。
喷射飞航引言喷射飞航是一种用于飞行的推进器技术,它通过向后排放喷气产生的动力使飞行器推进。
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现代航空和航天工程中,为飞行器提供强大的推力和高速运动能力。
本文将探讨喷射飞航的工作原理、应用领域以及发展趋势。
工作原理喷射飞航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空气进入喷射器:飞行器周围的空气通过进气口进入喷射器。
2.空气加热与压缩:进入喷射器的空气经过压缩和加热,以增加其能量。
3.燃烧与推力产生:加热后的空气与燃料混合并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通过喷嘴向后喷射排放,产生推力。
4.推进力的反作用:根据牛顿第三定律,通过向后排放气体产生的推力将推动飞行器向前运动。
喷射飞航使用的燃料通常是石油系列的燃料,如煤油或喷气燃料。
在燃烧过程中,燃料与空气混合并点燃,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
这些气体通过喷射器的喷嘴向后喷射排放,产生推力。
喷嘴的形状和喷气的速度会影响喷射飞航的性能。
应用领域喷射飞航广泛应用于航空和航天领域,为飞行器提供推进力。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航空•喷气式飞机:现代喷气式飞机采用喷射飞航技术,通过喷气产生的推力推动飞机前进。
喷气式飞机比传统的螺旋桨飞机更快、更稳定,并能够携带更多的乘客和货物。
•喷气式直升机:与传统直升机不同,喷气式直升机通过喷射飞航技术提供推进力,使其能够在垂直起降的同时具备较高的速度和机动性能。
航天•火箭:火箭是最常见的喷射飞航应用之一。
它通过燃烧燃料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喷射排放,产生强大的推力以克服地球重力并进入太空。
•航天飞机:喷射飞航技术也广泛应用于航天飞机,使其能够在大气层内和太空中自由飞行。
航天飞机采用喷射飞航技术提供推进力和操控机动性能,可运送宇航员和货物到太空站,并进行太空科学研究和任务执行。
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喷射飞航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以下是喷射飞航技术的一些发展趋势:1.燃料效率的提高:为了减少对有限能源资源的依赖和降低环境影响,研究人员致力于提高喷射飞航的燃料效率。
宁波市暑期小学生科普知识参考答案宁波市暑期小学生科普知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行星是气态行星: a. 地球 b. 火星 c. 木星 d. 海王星答案:C2、下列哪个国家最先进入奥运会金牌榜前三: a. 中国 b. 美国 c. 俄罗斯 d. 德国答案:B3、下列哪个动物没有尾巴: a. 猫 b. 狗 c. 兔子 d. 马答案:A4、下列哪个国家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海岸线: a. 俄罗斯 b. 加拿大 c. 澳大利亚 d. 美国答案:B5、下列哪个星座不属于黄道十二宫: a. 双子座 b. 天秤座 c. 双鱼座 d. 处女座答案:C二、填空题1、地球的赤道半径为__________千米。
答案:6378.12、目前,人类已经发现__________颗行星。
答案:83、夏威夷州的火山数量占全美火山总数的__________%。
答案:274、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__________沙漠。
答案:撒哈拉5、企鹅主要生活在__________洲。
答案:南极洲三、判断题1、地球的自转周期为24小时。
正确答案是“正确”。
答案:正确。
2、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正确答案是“错误”。
答案:错误。
3、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卫星。
正确答案是“正确”。
答案:正确。
4、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
正确答案是“正确”。
答案:正确。
5、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浮游植物和藻类。
正确答案是“正确”。
答案:正确。
小学生新能源科普随着人类对地球资源的不断开采,能源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对于小学生来说,了解新能源的科学知识,不仅有助于拓展视野,还能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本文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小学生们介绍新能源的种类、特点和优势,以及相关的科技知识。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能源。
能源就是用来做功的天然资源,它包括化石能源、核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潮汐能等。
这些能源的来源各有不同,但它们都被地球上的自然力量所驱动,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动力。
飞行的原理和应用知识点1. 简介飞行是指物体在大气中通过空气动力学原理实现在空中的移动。
飞行已经成为现代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泛应用于民航、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飞行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的知识点。
2. 飞行原理飞行原理是指飞行器起飞、维持和改变飞行状态的科学原理。
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气动力学: 气动力学研究空气在物体表面上的作用力和物体在空气中运动的关系。
主要包括升力、阻力、势能和动能等概念。
•机翼设计: 机翼是飞行器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充当飞行中生成升力的关键组件。
机翼的形状、曲率、悬挂角度等参数对飞行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推进系统: 推进系统通过提供动力使飞行器前进。
常见的推进系统包括螺旋桨、喷气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等。
•操纵系统: 操纵系统是控制飞行器方向和姿态的关键部件。
它包括舵面、操纵杆、自动驾驶系统等。
3. 飞行器的种类和应用飞行器根据不同的功能和应用可以分为多个类别,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飞行器和其应用。
3.1 飞机飞机是一种主要依靠机翼产生升力并通过推进系统前进的飞行器。
根据用途和功能,飞机可以分为军用飞机和民用飞机两大类。
军用飞机包括战斗机、轰炸机、侦察机等,用于军事目的。
民用飞机用于民航运输、货运、救援和航空旅游等领域。
3.2 直升机直升机是一种通过旋转主旋翼产生升力并通过尾桨提供推进力的飞行器。
其特点是垂直起降能力和悬停能力。
直升机广泛应用于军事、民航、医疗救援等领域。
3.3 无人机无人机是一种不需要人操控的飞行器,通过遥控或自主导航系统进行飞行。
无人机在军事侦查、航空摄影、农业喷洒、气象观测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3.4 航天器航天器是指进入外层空间的飞行器,包括卫星、航天飞机、火箭等。
航天器常用于通信、气象监测、科学研究和太空探索等领域。
4. 飞行安全和应用技术飞行安全是飞行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为了保证飞行安全,飞行员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并遵守飞行规章制度。
同时,飞行器的设计、制造和维护也要符合相关标准。
航天科普知识航天是指人类探索宇宙的行动,包括了研究、设计、制造和运营宇宙航行器的技术和科学。
航天科学对于人类来说是一项重要的领域,它对我们了解宇宙的奥秘和推动科技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为你介绍一些航天科普知识,让我们一起踏上一段有趣的科学之旅吧!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航天的起源。
航天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20世纪50年代,苏联和美国成为了航天科技领域的领导者,在这个时期,人类首次成功发射了人造卫星进入太空,并且进行了一系列的探测任务。
此后,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成功实现了载人航天,将宇航员送上了太空,同时也开启了人类进一步探索宇宙的大门。
然后我们来了解一下航天技术的分类。
航天技术可以分为载人航天和无人航天两大类。
载人航天即将宇航员送上太空,并确保他们的安全返回。
无人航天则是指在没有宇航员的情况下进行太空探索和科学研究。
无人航天器的任务包括了观测地球、探索其他星球、研究太阳系等。
这些航天器可以携带各种仪器和设备,从而帮助科学家获取宇宙的各种信息,进而推动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航天器的发射方式。
目前,常见的航天器发射方式有火箭发射和航天飞机两种。
火箭发射是最常见的方式,它通过燃烧燃料产生的巨大推力将航天器送入太空。
而航天飞机则是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它可以像飞机一样起飞、降落,并能进行多次太空任务。
航天飞机通常用于将宇航员送入太空,执行一些较为复杂的任务,并可携带大量的物资进行供给。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开始在太空中建立起了一些重要的设施,例如空间站。
空间站是位于太空中的人类居住和工作的基地,它可以让宇航员在太空中生活和工作一段时间。
空间站不仅能够进行各种科学实验和研究,还可以作为载人航天任务的中转站和天体观测的平台。
目前,国际空间站是最大,也是最为重要的空间站之一,它由多个国家合作建造和运营。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航天科技对人类社会和科技进步的影响。
航天技术为人类带来了许多好处,其中之一就是它为我们提供了更多了解宇宙的机会。
宇宙中的星际飞船探索外太空的工具宇宙世界广袤浩渺,自古以来就吸引着人类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宇宙的奥秘,人类不断研发出各种飞船作为工具,用以探索外太空的神秘领域。
本文将为您介绍几种常见的星际飞船及其在太空探索中的重要作用。
一、火箭火箭是现代航天技术的基石,也是人类进入太空的首选工具。
它由燃料、发动机以及控制系统等组成。
火箭发动机利用燃料的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向后排放,通过牛顿第三定律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向前飞行。
目前,强大而庞大的火箭如“长征”系列、“猎鹰”系列等已被广泛应用于太空探索。
火箭的主要任务是将载人或无人航天器送入太空中,使其进入预定轨道或前往目标行星。
火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的诞生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大门打开了。
二、航天飞机航天飞机是另一种常见的星际飞船,它具备了两种交通工具的功能:飞机和航天器。
航天飞机的特点是可重复使用,既可以飞进太空,又可以返回地球。
这使得科学家和宇航员能够在太空中进行更长时间的实验和研究。
航天飞机通常由火箭将其送入太空轨道,完成任务后再次进入大气层进行滑行和降落。
航天飞机在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和维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探测器探测器是用于无人探测任务的宇宙探测工具,它们被设计用来探索并收集太空中的各种数据。
探测器可以是轨道飞行器,用于观测、测绘和监测太空中的天体变化;也可以是陆地车或漫游车,用于对其他星球表面进行勘测和采样。
探测器携带各种科学仪器和探测设备,通过收集和传递数据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和解答宇宙中的问题。
著名的探测器包括“旅行者”号、“开普勒”号等,它们的发现和数据对于宇宙学和行星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四、空间望远镜空间望远镜是另一种重要的太空探索工具,它能够避开地球大气层的干扰,观测到更远、更精细的天体。
通过空间望远镜,科学家们可以观测到一些远离地球的星系、行星和恒星,以及来自宇宙深处的微弱辐射信号。
第43卷第2期航天返回与遥感2022年4月SPACECRAFT RECOVERY & REMOTE SENSING37航天器回收着陆系统总装多余物预防与控制赵玮1刘燕2(1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北京100094)(2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北京100076)摘要回收着陆系统在总装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多余物,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将导致系统故障,甚至失效,对航天器飞行任务造成严重后果。
因此,如何有效预防与控制多余物,始终是回收着陆系统总装工作面对的重要课题。
文章结合回收着陆系统总装的特点,对多余物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多余物造成的危害,在多余物预防与控制、多余物检查、多余物清除等方面,在继承传统经验方法的基础上,创新采用一些新的工艺方法、新的工艺装备、新的操作方法,使回收着陆系统总装多余物得到有效控制,确保产品装配品质。
关键词总装多余物预防与控制装配回收着陆中图分类号: V465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9-8518(2022)02-0037-08DOI: 10.3969/j.issn.1009-8518.2022.02.004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urplus Objects in the Final Assembly of the Spacecraft Recovery and Landing SystemZHAO Wei1 LIU Yan2(1 Beijing Institute of Space Mechanics & Electricity, Beijing 100094, China)(2 Beijing Aerospace Propulsion Institute, Beijing 100076, China)Abstract In the final assembly process of the recovery and landing system, it is inevitable to produce a variety of leftovers. If measures are not taken in time, it will lead to system fault or even failure, which will cause serious consequences to the spacecraft flight mission. Therefore, how to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leftovers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topic for the final assembly of the recovery landing system.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covery and landing system assembly, the more tailings are classified and analyzed the effects of the tailings, tailings in residu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spection and residue removal and so no. On the basis of inherit the traditional experience method, adopts some new methods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new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new operation method, the recovery and landing system assembly and tailing more effectively control and ensure product assembly quality.Keywords assembly surplu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ssemble; spacecraft recovery and landing收稿日期:2021-12-22引用格式:赵玮, 刘燕. 航天器回收着陆系统总装多余物预防与控制[J].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22, 43(2): 37-44.ZHAO Wei, LIU Ya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urplus Objects in the Final Assembly of the Spacecraft Recovery38航天返回与遥感2022年第43卷0 引言航天器生产研制过程中必然产生各种各样的多余物,在人类航天史上,因多余物造成的航天器故障不乏其例。
航天知识面试一、引言航天知识面试是应聘航天领域相关岗位时常见的面试环节。
在这个面试中,面试官通常会对应聘者的航天知识、技能以及对航天领域的理解进行考察。
因此,作为应聘者,我们有必要对航天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准备,以便在面试中能够有条理地回答问题。
本文将对航天知识面试中常见的问题进行总结和解答,包括航天器分类、航天器发射原理、航天器轨道及其应用、航天器制造流程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相信您能够在航天知识面试中脱颖而出。
二、航天器分类航天器按照用途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人造卫星、飞船和空间站。
人造卫星是由人类制造并运行的天体,用于进行地球观测、通信、导航、科学实验等任务。
飞船是用来运送宇航员和物资进入太空的载具,包括火箭和航天飞机。
空间站是位于太空中的人类居住和工作的设施,用于进行长期科学实验和宇航员训练。
三、航天器发射原理航天器的发射是指将航天器从地球表面送入太空的过程。
发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火箭发动机:火箭发动机是发射航天器的核心部件,它通过喷射高速燃气产生巨大的推力,将航天器推入太空。
2.燃料:火箭的燃料通常是液体燃料和固体燃料。
液体燃料具有高能量密度和可调控性,但存储和运输难度较大;固体燃料易于存储和运输,但无法停止燃烧。
3.发射场:发射航天器需要特定的发射场地,通常是位于远离人口密集地区的空旷地带。
发射场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安全保障措施,能够支持航天器的发射和回收。
四、航天器轨道及其应用航天器在太空中运行时,通常沿着特定的轨道进行运动。
航天器轨道的选择取决于任务需求和设计要求。
常见的航天器轨道包括:1.低地球轨道(LEO):位于地球表面上方约200-2000公里的轨道,用于通信、地球观测和科学实验等任务。
2.地球同步轨道(GEO):位于地球赤道上方约3.6万公里的轨道,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用于通信和气象卫星等任务。
3.极地轨道:位于地球北极或南极上空的轨道,用于地球观测和极地科学实验等任务。
航天飞机的三个常见问题
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以后,美国的其他3架航天飞机也停飞了。
在这期间,“国际空间站”与地面之间的运输任务由俄罗斯的宇宙飞船完成。
那么,载人飞船和航天飞机区别是什么?航天飞机与普通飞机有哪些不同?美国航天飞机与苏联航天飞机一样吗?
1载人飞船和航天飞机的区别
在载人航天器中,载人飞船和航天飞机主要负责“跑”运输,它们或在太空自由翱翔,或来往于地面和空间站之间,运送航天员和货物。
目前正在建造的“国际空间站”就是用它们作为运输工具,接送了一批又一批航天员、各种舱段和仪器设备以及补给用品。
所以这俩“兄弟”又称为天地往返运输器,即相当于太空交通车,可以说它们是载人航天的大动脉。
然而,载人飞船和航天飞机两者最显著的不同就是前者无“翅膀”,后者有“翅膀”,因而它们在功能上有很大不同,各有千秋。
由于载人飞船没有机翼,因而无升力或升力很小,只能以弹道式或半弹道式方法返回。
其结果是气动力过载和落地误差都较大,返回时采用在海面溅落或在荒原上径直着陆的方式。
这种着陆方式不仅对航天员的要求很高,需要长期训练才行,对航天员生命安全也有一定危险。
它也使飞船为一次性使用载人航天器。
不过,从另一方面讲,正是由于没有“翅膀”,所以飞船的结构相对简单,无需复杂的空气动力控制面,也没有着陆机构及相关装置,从而可靠性和安全性较高。
例如,苏联/俄罗斯自1971年联盟11号返回失事以后,历经联盟、联盟T、联盟TM和联盟TMA 4代,至今已使用了30多年,约80艘飞船上过天,从未出现过灾难性事故。
有很大机翼的航天飞机在再入大气层时可获得足够的升力,控制升力的大小和方向就能调节纵向距离和横向距离,使航天飞机准确地降落在跑道上,能部分重复使用。
它的过载也小得多,即从起飞到返回地面的整个过程中,加速和减速都很缓慢,大大降低了对航天员的身体要求,可把稍加训练的科学家、工程师、医生和教师等送上太空。
但是,航天飞机外型极其复杂,而且要携带可重复使用的发动机,所以载人飞船无论在技术上和成本方面都比航天飞机简单和小得多,容易突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并且很适于长期停靠在空间站上用作救生艇。
若用昂贵的航天飞机作救生艇长期停留在空间站上,使用效率太低,还大大增加空间站姿态控制和保持轨道高度方面的费用。
然而,航天飞机可以运送7人外加将近30吨的货物到近地轨道上去,既能独自飞行10~20多天,又可满足大型空间站的需求。
在这方面载人飞船只能俯首称臣,因为它最多能运送3人外加几百千克的货物在太空独自飞行数天到10
天左右,为中小型空间站提供服务,若仅用它作为大型空间站的运输工具则显得力不从心。
在美国航天飞机停飞阶段,“国际空间站”的建造也随之停止了,因为飞船不能运送空间站的大型部件。
2003年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
美国航宇局要求研制一种名叫“轨道空间飞机”的载人航天器,它能将至少4名乘员送往“国际空间站”。
但美国航宇局既没有规定该运输器是有翼的还是无翼的,是水平着陆的还是垂直着陆的,也没有规定是一次性使用的还是多次使用的。
所以,有的专家认为它目前不应该叫“轨道空间飞机”,宜改名为“轨道空间飞行器”。
2航天飞机与普通飞机的不同
由于目前的航天飞机是垂直起飞、水平着陆的,所以它在发射时与普通飞机完全不同,而在返回时则基本类似,但一般要借助降落伞减速。
虽然航天飞机在外形和返回的方式上与一般的航空飞机很相似,但它们之间有许多不同,前者要复杂得多。
例如,它在大气层外飞行,使用火箭发动机,所以氧化剂也要自身携带;航天飞机返回时要再入大气层,因而防热技术非常复杂……
链接:航天飞机是第一次把航天与航空技术高度有机结合起来的创举。
它由起飞到入轨的上升阶段运用了火箭垂直起飞技术;在太空轨道飞行段运用了航天器技术;在再入大气层的滑翔飞行和水平着陆段运用了航空飞机技术。
航天飞机的循环工作程序包括地面准备工作、飞行和回收3方面,具体过程是这样的。
先在肯尼迪航天中心或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装配大厅把航天飞机呈垂直状
态装配在可移动的发射台上,再运到发射塔架旁的导流槽上方。
航天飞机经测试检查合格后,开始加注推进剂。
发射时,轨道器的3个主发动机先点火,然后2个固体火箭助推器点火。
航天飞机垂直起飞,按预定的飞行程序上升。
2分钟后,固体火箭助推器关机并分离,此时飞行高度约为45千米。
固体火箭助推器分离后靠降落伞悬吊落在海面上,由回收船回收,供下次再用。
3台主发动机继续推进轨道器和外贮箱的结合体。
起飞后8分钟,主发动机关机,外贮箱与轨道器分离,此时高度约109千米,速度约7470米/秒。
外贮箱分离后在坠入大气层时烧毁。
轨道机动系统发动机点火,用小推力把轨道器精确地送入预定的近地轨道。
轨道参数随任务的不同而异,通常高度在185~1100千米之间,轨道倾角在28.5°~105°之间。
轨道器可在近地轨道上运行3~30天,执行各种航天任务。
飞行中,在航天飞机指令长的左边有一个旋转式手控制器,指令长可用此控制器控制航天飞机的姿态,并能用来命令喷射器点火,以保持轨道器的正确航向。
再入大气后则用来控制航天飞机的副翼与升降舵。
驾驶航天员位置也有一个旋转式手控制器,功能与指令长的一样。
返回时轨道机动系统发动机点火,使轨道器减速,脱离卫星轨道再入大气层。
进入大气层后按大攻角姿态飞行以增加气动阻力,进行减速和控制气动加热。
飞行攻角随飞行速度下降而逐渐减小,最后进入亚音速滑翔飞行状态,在导航系统引导下寻找机场和着陆。
着陆速度约为340~365千米/小时,需要的跑道长度为3000米。
轨道器着陆后,首先要进行安全处理,然后维修和测试检查,以备下
次飞行使用。
在起飞之后到飞行262秒之前,如发现轨道器不能入轨或没有必要继续飞行,轨道器可按应急返回程序紧急飞回发射场区的机场着陆。
3美国与苏联航天飞机的差异
天地往返运输能力不足是苏联和平号空间站存在的一个致命弱点,光用一次性使用的飞船难以承担百吨级空间站的运输要求。
为此,苏联曾考虑在和平号扩建之后用可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作为其运输系统,因为其往返能力可达30吨(而飞船只可运2吨多货物或2~3人和350千克货物)。
1988年11月15日苏联第1架不载人航天飞机暴风雪号由能源号运载火箭
发射成功,经过3小时绕地飞行2圈后,航天飞机安全返航。
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外形与美国航天飞机酷似,而且它们在尺寸、内部分系统及其布局、防热系统等方面也都差不多。
对此,苏联的解释是,外形相同是由于空气动力要求的结果,况且科学无国界。
它们之间的最大区别是苏联暴风雪号航天飞机本身没装备主发动机,因而只是航天器,不是运输器,需借助能源号火箭才能送上太空。
这样做既有利,也有弊,因为没有主发动机,所以暴风雪号可携带更多的有效载荷,但发射它的能源号是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故主发动机不能重复使用,这似乎不太经济。
当然,能源号火箭还可以发射别的航天器,因而用途广。
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上虽没有主发动机,但由于安装了2台小型发动机,所以着陆时如果第一次着陆失败,还可以拉起来进行再次着陆,安全系数较高。
美国航天飞机只能靠无动力滑翔着陆。
鉴于美国挑战者号惨痛事故,苏联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增设了逃逸系统并决定先进行无人飞行。
而美国与其反之。
美苏航天飞机均装有机械臂,不过美国的机械臂可回收轨道上的卫星和释放卫星进入空间,苏联的则不行,因为其机械臂仅能用于把和平号空间站的1个对接口上的专用实验舱移到另一个对接口上。
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一开始就设有与空间站对接装置,原计划在第2次飞行时就与和平号空间站对接。
而在 1995年以前,美国无空间站,故其航天飞机没有安装对接装置,在此期间均是独自飞行执行各种任务。
后来,为了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对接,才增设了对接装置。
美国航天飞机的着陆速度为213~226千米/小时(使用减速伞);苏联航天飞机的着陆速度为310~340 千米/小时,不难看出,在此方面美国优于苏联。
但美国只有卡纳维拉尔角的一座发射台能发射航天飞机,而苏联在拜科努尔建有3座能发射航天飞机的发射台,即当一座发射台出现故障时并不影响航天飞机的发射。
尽管美苏航天飞机各有千秋,但美国航天飞机早就投入实用,而苏联航天飞机只进行一次无人试验飞行,后因苏联解体和俄罗斯经济实力下降等多方面原因于1993年被取消。
(文/庞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