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节流调速回路实验数据
- 格式:et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5
国开电大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报告—节流调速回路的装调接实验二:节流调速回路的装调接节流阀和调速阀是用来调节流量,以满足液压执行机构的工作速度要求。
为了使执行机构满足一定的工作性能要求,我们必须对这两种阀的性能有所了解。
实验目的:1.了解影响节流阀流量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前后压力差对流量的影响。
2.了解调速阀的性能。
实验项目:1.测定节流阀两端压力差与流量的关系,当节流阀开口不变时。
2.测定节流阀的最大调节范围。
3.测定调速阀两端压力差与流量的关系,当调速阀开口不变时。
实验台原理图:1-空气滤清器,2-泵,3、6-溢流阀,4、9、13-压力表,5-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12-调速阀,14-节流阀,17-二位三通电换向阀,18-电动机,19-流量计,20-量杯,21-液位温度计,22-过滤器,23-油箱实验步骤:1.熟悉实验台各元件的作用和工作原理,注意实验中的安全事项。
2.测定节流阀两端压力差与流量的关系,当节流阀开口不变时。
根据公式Q=Kf(△P)m,测量不同压力差下的流量,画出特性曲线。
3.测定节流阀的最大调节范围,通过调节溢流阀来改变节流阀的前后压差,在0.3~3.0MPa范围内调节。
用压力表测量各压力差下的流量大小。
4.测定调速阀两端压力差与流量的关系,当调速阀开口不变时。
记录节流阀前后压差及流量。
5.画出特性曲线,比较节流阀与调速阀的性能。
实验数据处理:记录节流阀各压力差下的流量大小,根据公式Q=Kf(△P)m,画出特性曲线。
比较节流阀与调速阀的性能。
注意:在实验中,要注意安全事项,熟悉实验台各元件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同时,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使文章更加清晰明了。
2.节流阀的特性曲线节流阀的特性曲线可以在对数坐标图上表示。
然而,由于实验数据测量较少且存在不准确的数据,因此绘制的图像并不是一条直线。
节流阀的特性曲线可以用对数坐标图表示。
但由于实验数据较少且存在误差,因此绘制的图形并不是一条直线。
节流阀调速阀控制回路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节流调速回路的理解。
2、了解节流调速回路速度负载特性。
二、实验内容:
1、液压缸负载不变,改变节流阀开口面积,测定进入油缸流量
2、测定进油节流调速回路速度负载特性。
三、实验装置:
实验系统自行设计
四、实验原理:
节流调速回路工作原理:调节节流阀开口面积大小来控制流入执行元件的流量,以调节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
当负载变化时,即使节流阀开口不变,由于节流阀前后压差改变,导致通过节流阀的流量改变,进而影响执行元件运动速度,测定进油节流调速回路速度负载特性。
五、实验步骤:
设计原理图(参考课本p148 图6-8,p153 图6-11)
1、启动泵,节流阀开到最大,调节溢流阀,使压力为P=2MPa。
2、扳动换向开关,使工作缸往复工作数次以排出缸内空气。
3、设定负载,F=200N,调节节流阀开度,测定进入油缸流量。
4、节流阀开口开度不变,改变负载(130N~260N),记录节流阀
前后压差和进入油缸流量。
5、将节流阀换为调速阀,改变负载,测量压差和流量。
实验数据记录
节流阀
调速阀
六、实验报告要求:
根据数据画出使用节流阀和调速阀的速度(流量)负载特性曲线。
七、思考题:
分析使用节流阀负载变化时为什么引起油缸速度变化?。
实验报告5:节流调速回路的装调实验报告本报告是对节流调速回路的装调实验的报告。
实验中,基于双回路供水柜的原理图,将节流阀和调速回路组成进行装配,考察节流调速回路的正常运行功能,设计并测量了各种参数(A、B、C、D、F、F1、F3)。
实验前,我们首先对装调的各个部件熟悉并进行了检查,确保各部件的质量、结构及其他参数正确可靠。
实验中,我们先是将节流阀装在排水柜内,然后连接调速回路(由F1、F2、F3等构成),并使用机械计量万用表测量了各个参数(A、B、C,D,F1,F3)的值。
实验的实施有助于我们分析和研究节流调速回路的运行特性,以及调节效果的变化。
在实验中,我们测量了由F1构成的回路的A、 B和C的参数值,得到结果如下:A=2.510V,B=0.785V,C=1.725V。
然后,我们测量了由F3构成的回路的D、F、F1和F3的参数值,得到结果如下:D=2.27V,F=1.17V,F1=0.756V,F3=1.41V。
最后,我们对节流阀位动作,观察阀门开启情况,工况曲线是否符合实际要求,以及出口压力的特性:阀门开启情况正常;工况曲线与理想状态接近;出口压力随外界环境温度、流量的变化而变化,与预期效果一致。
实验结束后,我们对节流调速回路进行了详细的检查,确保每一部件以及每一个阀门都正常工作,使总活塞动块尽可能安全、平稳、可靠、稳定。
另外,由于节流阀有自身的力学特性,这也值得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以确保节流调速回路的稳定、安全可靠性。
总的来说,本实验是为了考察节流调速回路的安全、可靠性的装调实验。
在实验中,我们测量了A、B、C、D、F1、F3等参数,并对节流阀位动作以及其他参数进行了测量和观察,得到了可靠和满意的结果,而且总体上,满足节流调速回路的安全、可靠性的要求。
实验三节流调速回路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节流阀三种调速回路的实验,得出他们的调速特性曲线,并分析比较他们的调速性能。
2.通过对节流阀和调速阀进口调速回路的对比实验,分析比较他们的性能差别。
二、实验装置液压系统原理图:三、实验内容:1.用节流阀的进油节流调速回路的调速性能2.用节流阀的回油节流调速回路的调速性能3.用节流阀的旁路节流调速回路的调速性能4.用调速阀的进油节流调速回路实验当节流阀的结构形式和液压缸的尺寸大小确定之后,液压缸活塞杆的速度V与节流阀的通流面积A,溢流阀的调定压力(泵的供油压力)及负载F有关。
调速回路中液压缸活塞杆的工作速度V与负载F之间的关系,称为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
实验中,对节流阀的通流面积A和溢流阀调定压力(泵的供油压力)P1调定之后,改变负载F的大小,同时测出相应的工作缸活塞杆的速度及有关压力值。
以速度V为纵坐标,以负载F为横坐标,按节流阀不同面积A T或不同的溢流阀调定压力,各调速回路可得各自的一组速度—负载特性曲线。
本实验采用液压缸对顶加地法,加在液压缸25的压力由溢流阀23调定,调节加载缸工作的压力,即可使调速回路获得不同的负载F。
液压缸活塞的工作速度V通过活塞杆的工作行程L与运动时间t来计算。
即:V=L/t(mm/s)四、实验步骤:实验前调整:(1)打开调速阀14,节流阀15、16,关闭节流阀17。
方向阀13、24保持中位,放松溢流阀。
(2)启动液压泵3和20,慢慢拧紧溢流阀4,看表P1,调定压力为3MPa左右。
同样拧紧溢流阀23,调表P7为1MPa左右,切换电磁阀13、14,使液压缸18、25往返几次,排出回路中的空气。
拟定负载压力:各种回路实验的负载压力拟定为0.6、0.9、1.2、1.5、1.8、2.1、2.4MPa。
液压泵3的供油压力由溢流阀4调定,拟定为3 MPa或2 MPa两种压力,节流阀的开口为大、中、小三种,这样有利于对比分析。
1.采用节流阀的进油节流调速回路(1)关闭调速阀14,节流阀17,将回油节流阀16全开,进油节流阀15调节到拟定的打开度上。
实验报告5:节流调速回路的装调
一、实验描述
通过对三种节流调速回路的组装和观察,加深对节流调速回路工作原理的理解,能对三种不同节流调速回路——进油路节流调速回路、回油路节流调速回路、旁油路节流调速回路进行性能比较与分析。
二、实验目标
(1)正确选取液压元件;
(2)准确进行元件的连接、回路的组建;
(3)掌握节流调速回路的工作原理;
(4)能够对三种节流调速回路的性能进行比较和分析。
三、实验分析
(1)进口节流调速回路中,经节流阀发热的油液进入液压缸,增大液压缸泄漏。
图1 进口节流调速回路
(2)回油节流调速回路中,回油路有背压力,活塞运动速度平稳。
经节流阀发热的油液排回油箱,对液压缸的泄漏、效率无影响。
图2 回油节流调速回路
(3)旁路节流调速回路中,承载能力随节流口通流面积的增大而减小,低速时承载能力差,调速范围小,速度稳定性受液压泵泄漏的影响,故速度稳定性不如前两种,回路只有节流功率损失,无溢流功率损失,回路效率高于前两种。
图3旁路节流调速回路
四、实验实施
(1)组装节流调速回路;
(2)全部打开溢流阀;
(3)旋紧节流阀;
(4)启动液压泵,调节溢流阀的手柄到一定位置,两个电磁换向阀交替通断电,观察液压缸的往返运动速度;
(4)节流阀调到一定位置(大、中、小),两个电磁换向阀交替通电,观察液压缸的往返速度的变化。
五、实验总结
液压基本回路是为了实现特定的功能而把某些液压元件和管道按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的油路结构。
在实验报告中简述液压基本回路——节流调速回路安装调试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进油节流调速回路实验报告本实验旨在通过对进油节流调速回路的实验研究,探究其原理、性能和特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和改进方向。
二、实验原理进油节流调速回路是一种常用的液压调速系统,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调节油液的流量,控制液压马达的转速,从而实现机械设备的调速功能。
其结构主要由电控调速器、节流阀、液压马达和传感器等组成,其中电控调速器通过控制节流阀的开度,调节液压马达的流量,实现对机械设备的调速控制。
三、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内容:1、进油节流调速回路的组成和原理介绍。
2、进油节流调速回路性能测试,包括转速、负载、流量等参数的测试。
3、进油节流调速回路的优缺点和改进方向探讨。
四、实验步骤1、搭建进油节流调速回路实验平台,包括电控调速器、节流阀、液压马达和传感器等组件。
2、进行转速测试,先将液压马达空载运转,记录其转速,并逐步增加负载,观察转速的变化。
3、进行负载测试,将液压马达加上一定负载,记录其扭矩和转速,并逐步增加负载,观察其扭矩和转速的变化。
4、进行流量测试,通过改变节流阀的开度,记录不同流量下液压马达的转速和扭矩。
五、实验结果1、转速测试结果表明,液压马达的转速随着负载的增加而下降,但其下降速度较慢,转速稳定性较好。
2、负载测试结果表明,液压马达的扭矩随着负载的增加而增加,但其增加速度较慢,扭矩稳定性较好。
3、流量测试结果表明,液压马达的转速和扭矩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其增加速度较慢,流量稳定性较好。
六、实验结论1、进油节流调速回路具有转速稳定性好、负载稳定性好、流量稳定性好等优点。
2、进油节流调速回路存在节流阀开度不易控制、调速精度不高等缺点。
3、进油节流调速回路可以通过改进节流阀结构、提高控制精度等方式进行改进。
七、实验启示进油节流调速回路是一种常用的液压调速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其优缺点以及改进方向,以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
同时,需要进行实验研究,探究其原理、性能和特点,为其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报告5:节流调速回路的装调实验报告液压与气压传动——节流调速回路的装调实验报告姓名:学号:得分:教师签名:一、实验目的1.分析比较采用不同流通面积的节流阀在进油节流调速回路中的速度负载特性;2.分析比较采用节流阀的进、回、旁三种调速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3.分析比较节流阀和调速阀的速度性能;4.通过亲自装拆,了解节流调速回路的组成及性能,绘制速度—负载特性曲线,并进行比较;5.通过该回路实验,加深理解Q=Ca△Pm关系,其中△p、m分别由什么决定,如何保证Q=const。
二、实验原理实验台中的元件:1—空气滤清器,2—泵,3、6—溢流阀,4、9、13—压力表,5—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12—调速阀,14—节流阀,17—二位三通电换向阀,18—电动机,19—流量计,20—量杯,21—液位温度计,22—过滤器,23—油箱。
1.首先了解及熟悉实验台各元件的作用和工作原理,其次明确实验中注意事项,然后进行实验。
2.测定节流阀两端压力差与流量的关系。
节流阀的流量由阀形状及液体性质决定的系数、阀孔的流通面积、节流阀两端的压力表差值、节流孔形状决定的指数共同决定。
通过节流阀的流量和压力差的关系,在对数坐标上为一直线。
将测得的不同压力差下的流量在对数坐标上可以画出一直线,此直线的斜率就是节流阀的流量系数。
将节流阀14固定在某一开口不变。
通过调节溢流阀6来改变节流阀的前后压差,可在范围内调节。
用压力表9和13测定,测量出各压力差下的流量大小,即得特性曲线。
三、实验步骤1.分别测试采用节流阀的进、回、旁油路节流调速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2.测试采用调速阀的进油路节流调速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
主要实验步骤:1.按照实验回路的要求,取出所要用的液压元件,检查型号是否正确;2.检查完毕,性能完好的液压元件安装在实验台面板合理位置。
通过快换接头和液压软管按回路要求连接;3.根据计算机显示器界面中的电磁铁动作表输入框选择要求用鼠标“点接”电器控制的逻辑连接,通为“ON”,短为“OFF”。
液压气动多种回路实验报告液压气动多种回路实验报告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实验报告辅导有意见:实验名称气动多种回路实验机电工程学院系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班第实验小组作者学号同作者辅导员实验时间年月日成绩签名实验三气动多种回路实验一、实验目的及要求:自行设计气动回路,通过动手联接,掌握设计图联接成气动回路的方法。
了解气动回路的操作要求。
根据设计图联成的气动回路,要求能够实现动作,采用PLC 控制的,要求能实现自动循环动作。
二、实验装置:气动装拆实验台:1、气动元件的装拆板气动元件可通过香蕉插头快速拆装2、电路板快速拆装板本电路板是个拆装式多功能线路板,它的特点是版面上各元件都是单个独立的,使用者可根据自己所设计的要求,在电路板上通过香蕉插头任意组合各种回路。
由于板面上元件都焊接在电路板上,各元件间通过香蕉插头联结,所以接触可靠、调试及检查都及为方便。
节点处与PLC联结,例:孔X16对应PLC的X16,孔Y对应PLC的Y0。
快速拆装电路板香蕉插头三、气动元件:气缸1、CDM2B20-50型3个电缸1个2、L-CM2B20-50S型1个双向限流器2个3、L-CM2H20-200型1个ASFG系列汽缸限流器8个4、CDU20-50D型(带磁性开关)1个磁性开关4个5、ZCDUKD10-20D型(带磁性开关)1个真空吸盘(小)1个6、CCT40-100型2个延时阀VR2110型3个减压阀、电磁换向阀、气控换向阀、机械换向阀、手动换向阀、逻辑阀、快速排气阀、节流阀等等。
四、电器控制原理图:五、气动简介和用途:流体动力系统是通用压力油或压缩气体来传送和控制能量的一种系统。
在气动中,这种能源的介质通常就是空气,把大气中的空气的体积加以压缩,从而提高它的压力。
压缩空气主要是通过作用与活塞来作功。
这种能量可用于工业上许多方面,这里我们考虑于工业气动的范围。
正确使用气动控制,要求充分熟悉气动元件和确保气动元件使用到有效工作系统中元件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