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采用节流阀的进油路节流调速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实验记录表格2
- 格式:doc
- 大小:129.50 KB
- 文档页数:2
设计【定量泵节流调速回路】的控制回路实验报告
实验时间:班级:姓名: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液压系统控制回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2、了解调速阀,节流阀两种元件的速度负载特性。
3、加深进口节流、出口节流调速回路认识。
二、实验内容:
设计【定量泵节流调速回路】的控制回路。
三、实验装置:
多功能液压教学实验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制造)。
实验台油路图如下:
图1
1、2分别为油泵,3、6为溢流阀,4、5为调速阀,7、8、9、10为阀门,
11为流量计,12为换向阀,13为液压缸,
A、B、C、D、E、F为出油口,P1、P2、P3、P4、P5为压力表。
图2
P6、7、8为压力表,14为工作油缸,15为加载油缸,16为单向节流阀,
17为单向调速阀,18为电磁换向阀,19为限位继电器。
液压泵的铭牌参数:电机铭牌参数:
型号: YB1---6.3 型号: Y90L-4
排量: 6.3ml/r 额定功率: 1.5KW
额定压力: 6.3MPa 额定电流: 3.7A
额定转速: 1450r/m 额定转速: 1400r/m
四、实验原理:(根据自己所设计的回路,编写该回路的实验原理。
)
五、实验步骤:(写出在总实验台上的开关阀门,接管等工作的顺序。
即实验步骤。
)
1、
2、
3、
六、实验设计图:
1 画出自己设计的回路简图。
2 在教师指导下在计算机上使用相应的软件检查自己设计的回路工作情况。
七、设计的思路及体会。
实验七 液压泵的特性实验一、实验准备知识预习思考题1.液压泵的功能和种类 2.液压泵的特性3.液压泵的动态特性和静态特性分别指的是什么?实验基础知识液压泵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它把驱动电机的机械能转换成输到系统中去的油液的压力能,供液压系统使用。
液压泵(液压马达)按其在单位时间内所能输出(所需输入)油液体积可否调节而分为定量泵(定量马达)和变量泵(变量马达)两类;按结构形成可以分为齿轮式、叶片式和柱塞式三大类。
液压泵或液压马达的工作压力是指泵(马达)实际工作时的压力。
对泵来说,工作压力是指它的输出压力;对马达来说,则是指它的输入压力。
液压泵(液压马达)的额定压力是指泵(马达)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按试验标准规定的连续运转的最高压力,超过此值就是过载。
液压泵(液压马达)的排量(用V 表示)是指泵(马达)轴每转一转,由其密封容腔几何尺寸变化所算得的排出(输入)液体体积,亦即在无泄漏的情况下,其轴转一转所能排出(所需输入)的液体体积。
液压泵(液压马达)的理论流量(用q t 表示)是指泵(马达)在单位时间内由其密封容腔几何尺寸变化计算而得的排出(输入)的液体体积。
泵(马达)的转速为n 时,泵(马达)的理论流量为 q t =Vn 。
实际上,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在能量转换过程中是有损失的.因此输出功率小于输入功率。
两者之间的差值即为功率损失,功率损失可以分为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两部分。
容积损失是因内泄漏、气穴和油液在高压下的压缩(主要是内泄漏)而造成的流量上的损失。
对液压泵来说,输出压力增大时,泵实际输出的流量q 减小。
设泵的流量损失为q t ,则泵的容积损失可用容积效率ην来表征。
ην =tt t t q q q q q q q 111-=-= 泵内机件间的泄漏油液的流态可以看作为层流,可以认为流量损失q 1和泵的输出压力P 成正比,即q 1 = k 1P式中,k 1为流量损失系数。
因此有ην =Vnpk 11- 上式表明:泵的输出压力愈高,系数愈大,或泵的排量愈小,转速愈低,则泵的容积效率也愈低。
实验三节流阀和调速阀性能实验节流阀及调速阀是用来调节流量,以达到液压执行机构工作速度的目的。
为了使执行机构满足一定的工作性能要求。
我们必须对这两种阀的性能有所了解。
一.实验目的1、了解影响节流阀流量的主要因素。
特别是前后压力差对流量的影响。
2、了解调速阀的性能。
二.实验项目节流阀开口不变时,测定节流阀两端压力差与流量的关系。
节流阀的最大调节范围。
调速阀开口不变时,测定调速阀两端压力差与流量关系。
三.实验台原理图:节流阀调速阀性能实验液压系统原理图空气滤清器,2—泵,3、6—溢流阀,4、9、13—压力表,5—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12—调速阀,14—节流阀,17—二位三通电换向阀,18—电动机,19—流量计,20—量杯,21—液位温度计,22—过滤器,23—油箱四.实验步骤及方法首先了解及熟悉实验台各元件的作用和工作原理,其次明确实验中注意事项,然后进行实验。
节流阀开口不变时,测定节流阀两端压力差与流量的关系。
节流阀的流量为:()m=∆Q Kf PK—由阀形状及液体性质决定的系数;f—阀孔的流通面积2cm;()∆—节流阀两端的压力表差值;Pm—节流孔形状决定的指数。
上式两端取对数,得:Q Kf m P=+∆lg lg()lg()通过节流阀的流量和压力差的关系,在对数坐标上为一直线(如图)。
将测得的不同压力差下的流量在对数坐标上可以画出一直线,此直线的斜率就是m。
将节流阀14固定在某一开口不变。
通过调节溢流阀6来改变节流阀的前后压差,可在0.3~3.0MPa范围内调节。
用压力表9和13测定。
测量出各压力差下的流量大小。
即得()=∆特性曲线。
Q f P五、实验报告1、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制出节流阀和调速阀的()=∆特性曲线,并比Q f P较两者的性能。
节流阀:截流前后会产生较大的压力差,受控流体的压力损失比较大调速阀:截流前后的压力损失较调速阀损失较小。
2、把节流阀的流量和压力差关系曲线改绘制在对数坐标上,并求出节流阀的流量公式。
实验一节流调速回路性能实验1实验目的通过对节流阀进口节流调速和出口节流调速两种调速回路的实验,得出它们的调速回路特性曲线,并分析比较它们的调速性能。
(速度-负载特性和功率性能)2实验装置RCYCS-B液压综合测试实验台,秒表。
3实验内容及原理节流调速回路是由定量泵、流量控制阀、溢流阀和执行元件等组成,它通过改变流量控制阀阀口的开度,即通流截面积来调节和控制流入或流出执行元件的流量,以调节其运动速度。
节流调速回路按照其流量控制阀安放位置的不同,分为进口节流调速、出口节流调速和旁路节流调速三种。
图1-1 进油节流调速回路原理图图1-2回油节流调速回路原理图在加载回路中,当压力油进入加载液压缸右腔时,由于加载液压缸活塞杆与调速回路工作液压缸的活塞杆将处于同心位置直接对顶,而且它们的缸筒都固定在工作台上,因此工作液压缸的活塞杆受到一个向左的作用力(负载F L),调节溢流阀Ⅱ可以改变F L的大小。
在调速回路中,工作液压缸的活塞杆的工作速度v与节流阀的通流面积α、溢流阀调定压力P1(定量泵供油压力)及负载F L有关。
而在一次工作过程中,α和P1都预先调定不再变化,此时活塞杆运动速度v只与负载F L有关。
v与F L之间的关系,称为节流调速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
α和P1确定之后,改变负载F L的大小,同时测出相应的工作液压缸活塞杆速度v,就可测得一条速度负载特性曲线。
4实验步骤a.根据液压原理图在实验台上将回路连接好。
b.按下定量泵启动按钮启动定量泵,调节溢流阀Ⅰ手柄,缓慢旋紧,通过观察压力表P1将定量泵的出口压力调节到3.5-4MPa。
c.按下变量泵启动按钮启动变量泵,调节溢流阀Ⅱ手柄,缓慢旋紧,通过观察压力表P3将变量泵的出口压力调节到0.5MPa。
d.按下按钮Y1和Y2 ,可分别伸出工作缸和加载缸,反复控制两个油缸前进或后退几次,观察缸杆的运动是否正常。
e.将工作缸退回,按下按钮Y2,将加载缸伸出顶到工作缸,在加载缸运行过程中,通过观察压力表P4,记录加载缸工作腔压力值。
中北大学液压传动实验报告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实验一 节流调速回路性能实验一、 实验目的节流调速回路由定量泵、流量控制阀和执行元件等组成。
节流调速回路按流量控制阀安放位置的不同,有进口节流、出口节流和旁路节流三种。
流量控制阀采用节流阀或调速阀时其性能各有特点。
因学时有限,只选作“采用节流阀的进口节流调速回路”和“采用调速阀的进口节流调速回路”两项内容。
通过对节流阀和调速阀进口节流调速回路的对比实验,分析比较它们的调速性能,即了解调速阀、节流阀的速度—负载特性。
二、 实验内容1.采用节流阀的进口节流调速回路的调速性能。
2.采用调速阀的进口节流调速回路的调速性能。
进口节流调速回路是将流量调速阀安装在执行元件的进油路上的。
当流量阀的结构形式和液压缸的尺寸确定以后,液压缸活塞杆的工作速度v 与流量阀的通流面积A 、溢流阀的调定压力及负载F 有关。
每次按不同数值调定节流阀、溢流阀开度(A),选定溢流阀2的压力)(14-P ,调节溢流阀11的压力)P (112-以改变负载F 的大小,同时测出相应的工作缸活塞杆的运动时间t ,根据活塞运动行程和运行时间求出运行速度v 。
根据测得的数据及计算后的数据,作出各自的速度——负载曲线。
实验方案:(1)工作缸活塞杆的速度v :用刻度尺测量行程l ,用秒表测量时间t 。
)/(s cm t lv =(2)负载F :采用液压缸加载。
本实验装置采用加载液压缸与工作液压缸的活塞杆处于同心位置直接对顶的加载方案。
调节加载缸工作腔的油压大小,即可使调速回路获得不同的负载值。
(3)各处压力值:由压力表读出。
(4)油温:观测温度计。
三、实验装置的液压系统原理图(见附图) 四、实验步骤1. 采用节流阀的进口节流调速回路1) 加载系统的调整:节流阀10全闭,启动泵18,调节溢流阀11,压力调至5kgf/cm 2,通过电磁换向阀17切换,使加载缸活塞往复运动,排除系统内空气,然后使活塞杆处于退回位置。
《液压气动技术》实验报告分校名称:松江学生班级: 10秋学生学号: 108071282学生姓名:高亦超上海远程教育集团上海电视大学信息与工程系2010.12实验一:节流调速性能试验实验目的:1.分析、比较采用节流阀的进油路调速回路中,节流阀具有不同通流面积时的速度负载特性;2.分析、比较采用节流阀的进、回、旁三种调速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3.分析、比较节流阀、调速阀的调速性能。
实验内容:1、采用节流阀的进油路调速回路2、采用节流阀的回油路调速回路3、采用节流阀的旁油路调速回路4、采用调速阀的进油路调速回路实验要求:1、根据要求完成节流调速回路的调试2、以上4个实验任选两个完成实验报告一、进油路节流调速回路性能实验1、实验步骤:1,全部打开溢流阀B,并将电磁阀B置于中位,启动液压泵B;2,调节溢流阀B的旋钮,使压力等于0.5;3,转换电磁阀B的控制旋钮,使电磁阀B左右切换,排回路中的空气;4,使活塞杆B处于退回位置;5,全部打开溢流阀A,适当调节节流阀,并将电磁阀A置于中位,启动泵A;6,调节溢流阀A的旋钮,使压力等于0.5;7,转换电磁阀A的控制旋钮,使电磁阀A左右切换,排回路中的空气;8,使活塞杆A处于退回位置;9,用溢流阀A调节工作缸的工作压力等于4;10,调节节流阀的通流截面积a,使工作缸的活塞运动速度等于(大口:90mm/S, 中口:60mm/S, 小口:30mm/S)2,进行测试:1,工作缸活塞杆处于退回位置,加载缸活塞杆向前伸出,两活塞杆对顶;1、用溢流阀B调节加载缸的工作压力,分别测出工作缸的活塞运动速度V,负载Fl应加到工作缸活塞不运动为止。
节流阀的通流截面积a的选择:2、负载FL= PB2×A1的选择:PB2--0.5、1.0、1.5、2.0、2.5、3.0、3.5(MPa)(A=π/4×D2,D=50mm)3、PA3—4.0(MPa)3,关闭电源方可退出本实验.4, 实验数据及结论1234567 PB(MPA)0.5 1.0 1.5 2.0 2.5 3.0 3.5 FL(N)981.251962.52943.7539254906.255887.56868.75S=200mmt(S)V(mm/s)a1t 6.677.197.698.6710.5012.2615.37 v29.527.826.023.119.016.3113.0 a2t 3.52 3.73 3.99 4.50 5.45 6.378.62 v56.853.650.144.436.731.4823.2a3t 2.61 2.77 3.06 3.55 3.97 4.59 6.49 v76.772.265.456.350.443.630.8二、回油路节流调速回路性能实验1,实验步骤:1,全部打开溢流阀B,并将电磁阀B置于中位,启动液压泵B;2,调节溢流阀B的旋钮,使压力等于0.5;3,转换电磁阀B的控制旋钮,使电磁阀B左右切换,排回路中的空气;4,使活塞杆B处于退回位置;5,全部打开溢流阀A,适当调节节流阀,并将电磁阀A置于中位,启动泵A;6,调节溢流阀A的旋钮,使压力等于0.5;7,转换电磁阀A的控制旋钮,使电磁阀A左右切换,排回路中的空气;8,使活塞杆A处于退回位置;9,用溢流阀A调节工作缸的工作压力等于4;10,调节节流阀的通流截面积a,使工作缸的活塞运动速度适中(60mm/S,)2,进行测试:2,工作缸活塞杆处于退回位置,加载缸活塞杆向前伸出,两活塞杆对顶;4、用溢流阀B调节加载缸的工作压力,分别测出工作缸的活塞运动速度V,负载应加到工作缸活塞不运动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