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3
• 1594 •吉林医学2016年7月第37卷第7期诺使用率明显降低。
本研究采用手术结束前30 m m 静脉滴注 布托啡诺,符合阿片类药物按需给药原则,拮抗了瑞芬太尼激 活P 受体的作用,抑制瑞芬太尼所致的OIH 。
可能机制为布托 啡诺作用于阿片受体后,激活了 G 蛋白,抑制神经递质(谷氨 酸、P 物质等)的释放,抑制NMDA 受体激活,减少ca 2+内流,从 而抑制cAMP - PKA - CREB 信号转导通路[8]。
布托啡诺和帕 瑞昔布联合应用,既可作用于中枢的阿片受体,又可抑制PG 的 产生,减少外周痛觉感受器对伤害性刺激的敏感性,抑制脊髓 神经元兴奋性,有效地抑制术后痛觉过敏的发生,同时有镇静 的作用,提高患者舒适和满意率,有利于快速康复。
综上所述,术前30 mm 静脉滴注帕瑞昔布40 mg 联合手术 结束前30 min 静脉滴注布托啡诺10 p g/k g 能有效预防瑞芬太 尼麻醉术后痛觉过敏的发生,效果优于单一用药,值得推广。
4参考文献[1 ] D. Fletcher, V. Martinez. Opioid - induced hyperalgesia in patients after surgery :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a meta - analysis [J]. 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2014,112 (6) :991.[2] Lee C,Song YK,Lee JH,et al. The effects of intraoperative adenosine infusion on acute opioid tolerance and opioid induced hyperalgesia induced by remifentanil in adult patients undergoing tonsillectomy [ J ]. Korean J Pain,2011,24( 1) :7.利拉鲁肽治疗106例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林汉英,李晓莉,谢乃强(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广东肇庆526020)[摘要]目的:观察利拉鲁肽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五组干预治疗组,各30例,分别给予二甲双胍、格列齐特、那格列奈、甘精胰岛素、利拉鲁肽治疗。
另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六组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指标。
结果:利拉鲁肽组治疗后BMI、FBG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h PBG及HbA1c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G、TC及LDL-C有所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
利拉鲁肽组未出现严重低血糖反应。
结论:利拉鲁肽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iraglutide in type 2 diabetes.Method:Selected the author’s hospital treated 15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random divided into five groups of intervention in the treatment group,30 cases each,respectively,to give metformin and gliclazide,nateglinide,insulin,liraglutide treatment. Another 30 cases of healthy physical examination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1 year six groups mass index (BMI),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 h PBG),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triglycerides (TG),total cholesterol (TC),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 - C),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 - C),and other indicators.Result:The liraglutide group after treatment of BMI,FBG,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2 h PBG and HbA1c decreased obviously,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1),TG,TC and LDL-C fell,bu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P>0.05). The lalu peptide group of severe hypoglycemia.Conclusion:Liraglutide has better efficacy and safety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Key words]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Liraglutide;Glucagon-like peptide-1利拉魯肽(liraglutide)是一种新型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长效类似物,具有较长的半衰期,有降低血糖、减轻体重和促进β细胞再生等多种效应[1]。
观察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肝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分析在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肝功能异常患者时应用利拉鲁肽的疗效。
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0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肝功能异常患者78例,使用随机法进行平均分组,各39例。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则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利拉鲁肽,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血糖水平以及体重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82.05%明显高于对照组41.03%(P<0.05),治疗前,两组血糖水平以及体重改善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体重显著下降。
治疗组的ALT、AST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肝功能指标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治疗T2DM 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肝功能异常时应用利拉鲁肽能够让患者的脂肪肝显著好转、体重显著下降,使其血糖水平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2型糖尿病(T2DM);非酒精性脂肪肝肝功能异常;利拉鲁肽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icacy of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combined with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disease with liver dysfunction. Methods 78 patients with T2DM complicated with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ysfunction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0 to September 2020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39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treatment, while 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liraglutide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effect, blood glucose level and weight improvement of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82.05% in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41.03% in thecontrol group (P <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lood glucose level and weight improve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P >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blood glucose level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group (P < 0.05), and the weight of the treatment grou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levels of ALT and AST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T2DM complicated with nonalcoholicfatty liver dysfunction, the application of liraglutide can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fatty liver,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body weight, and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blood glucose level. It is worthy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Keywords]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abnormal liver function; Liraglutide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也就是T2DM合并NAFLD,这是现阶段临床上一种发病率极高的病症【1】,近些年以来,这种病症的发病率正在急剧增加,很多患者在发病时,症状表现会非常明显,如血糖、血压异常升高、肝脏功能严重受损等,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那么就能够让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的缓解。
利拉鲁肽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观察肥胖和2型糖尿病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健康问题,其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为了有效治疗这一疾病,许多医学研究人员努力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利拉鲁肽联合阿卡波糖作为治疗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新兴疗法备受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
一、研究背景肥胖引起的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类型,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已有数亿人患有2型糖尿病,同时肥胖也呈现着不断增长的趋势。
而且,肥胖对患者引起的健康问题不仅仅是2型糖尿病,肥胖还会引发一系列的合并症,如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等。
传统治疗方法对于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疗效并不十分理想,患者需要长期的管理和治疗。
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势在必行。
利拉鲁肽是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肽类药物,而阿卡波糖是一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两者结合使用能够有效的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的情况,从而降低血糖、降重并改善血脂代谢。
二、研究目的本次研究旨在观察利拉鲁肽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探索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三、研究对象本次研究选取了符合以下条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 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肥胖患者;2. 年龄在18-65岁之间;3. 尚未接受过利拉鲁肽和阿卡波糖治疗;4. 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四、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利拉鲁肽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和单独使用阿卡波糖治疗。
在治疗周期内,对两组患者进行系统观察和评估,包括血糖控制情况、体重变化、血脂变化、胰岛素敏感性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同时也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了严格的监测和记录。
五、研究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观察,我们发现利拉鲁肽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组的患者在血糖控制方面表现更加理想,血糖水平更加稳定,葡萄糖耐受性得到显著改善。
利拉鲁肽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利拉鲁肽和阿卡波糖是目前治疗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的常用药物。
本文旨在观察利拉鲁肽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1. 研究目的了解利拉鲁肽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估治疗后的血糖控制和体重变化情况。
2. 材料和方法选取5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接受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但疗效不佳的患者。
其中25例患者接受利拉鲁肽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25例患者接受单独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均采用利拉鲁肽+阿卡波糖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体重指标、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差异。
3.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血糖控制显著改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降糖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的体重也明显减轻,平均体重减少了5公斤以上,而对照组患者体重减轻幅度较小(P<0.05)。
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明显提高,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降低,说明观察组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
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没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良好。
4. 讨论利拉鲁肽和阿卡波糖在治疗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且联合应用可以相互增强治疗效果。
利拉鲁肽通过模拟胰岛素的分泌,能够有效控制血糖,同时也具有减少食欲、促进饱腹感的作用,有利于控制体重。
阿卡波糖能够抑制肠道中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减缓血糖升高,对于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有效控制血糖和体重是非常重要的。
利拉鲁肽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5. 结论利拉鲁肽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和体重情况,同时也能够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利拉鲁肽与二甲双胍联用治疗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所有病例均为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计110例,且所有患者年龄均超过60岁。
遵循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
对照组55例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55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利拉鲁肽治疗。
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空腹胰岛素(F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血糖水平、HOMA-IR降低显著,FINS升高显著(P<0.05)。
结论: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联合应用利拉鲁肽与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理想,患者血糖水平控制良好,胰岛素抵抗情况得到改善,且药物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利拉鲁肽;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临床效果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显著升高,其中2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由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岛素抵抗导致的[1]。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数量的增多,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也显著增加。
2型糖尿病是一种长期代谢性疾病,主要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的措施就是服用降糖药物[2]。
由于老年人生理机能逐渐衰退,合并症较多,且对药物的敏感性和耐受性较差,从而在选择药物治疗方面尤为重要[3]。
传统的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在降低血糖的同时往往导致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还可以由于血糖水平控制不佳导致低血糖反应的发生[4]。
本文观察了利拉鲁肽与二甲双胍联用治疗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计110例,且所有患者年龄均超过60岁,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排除1型糖尿病、合并严重并发症及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
遵循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
研究组55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9∶26,年龄平均数为(68.94±5.41)岁。
利拉鲁肽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利拉鲁肽是一种肠道内分泌素受体激动剂,可刺激胰岛素分泌和抑制葡萄糖生成,同时减缓胃肠蠕动,减少食欲。
阿卡波糖则是一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减缓肠道葡萄糖的消化和吸收,从而降低餐后血糖,减少胰岛素需求。
这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可以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本研究旨在观察利拉鲁肽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疗效。
1. 研究对象和方法本研究选取了8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他们均为门诊患者,年龄在35-65岁之间。
这些患者均符合肥胖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且在入组前3个月内未使用过利拉鲁肽和阿卡波糖。
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利拉鲁肽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实验组)和口服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接受了全面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包括血糖、血脂、体重、体质指数(BMI)等指标。
2. 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在饭后即刻胰岛素释放水平低下可使血糖失控而需限制总热量摄入。
阿卡波糖按药品说明书指导用药,口服,每次50mg, 每周3次,随早餐服用。
停药:常见粘膜浸渍性软糖能帮助缓解口腔粘膜干燥,口腔护理液可帮助缓解口腔粘膜干燥的症状。
针对重磅浸渍了处理,切记前戴手套。
3. 结果分析实验组患者经过12周的治疗后,血糖控制显著改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并且餐后2h C肽水平升高(P<0.01)。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体重和BMI均显著减轻(P<0.01),而对照组患者体重和BMI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
实验组患者血脂水平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下降(P<0.05)。
实验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也显著改善(P<0.01),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显著提高(P<0.01)。
4. 讨论利拉鲁肽和阿卡波糖的联合治疗在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利拉鲁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观察
刘飞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年(卷),期】2013(007)023
【摘要】目的应用利拉鲁肽治疗肥胖T2DM患者,观察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应用二甲双胍或二甲双胍+胰岛素血糖仍控制不佳的肥胖T2DM患者,加用利拉鲁肽0.6~1.2 mg/d,观察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FPG、2hPG、HBA1c、BMI、C肽的变化.观察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患者上述指标均比治疗前有所下降,C肽水平有所恢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应用胰岛素的患者胰岛素用量均有不同程度减少,部分患者停用胰岛素.部分患者出现一过性恶心症状.无严重低血糖发生.结论胰岛功能轻度受损的肥胖T2DM患者应用利拉鲁肽治疗不仅可以良好的控制血糖、减少血糖的波动、减少胰岛素用量,而且能够改善患者BMI.
【总页数】2页(P16-17)
【作者】刘飞
【作者单位】110000,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利拉鲁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引起的身体成分改变与血浆心脏利钠肽浓度变化有关等 [J],
2.利拉鲁肽简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方案的临床观察 [J], 黄蓉;黄建青;陈彤
3.利拉鲁肽治疗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J], 陈晓正;钟义春;李珍梅;刘艳丽;何健敏;林慧卿
4.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J], 林百润;何美艳;王静
5.利拉鲁肽治疗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并肾脏疾病的临床观察 [J], 王欣;雷琳;卢彩平;刘晨曦;任巧华;吴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红
来源:《中外医疗》2012年第28期
[摘要]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对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收集11例不同病程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原治疗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0.6mg qd 皮下注射,1周后改为1.2 mg qd皮下注射。
血糖达标值定为:FBG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利拉鲁肽;胰岛功能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2)10(a)-0101-02
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慢性疾病,主要病因是胰岛素抵抗并伴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葡萄糖蛋白质以及脂代谢紊乱综合征。
传统降糖药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但在治疗过程中面临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性减退、体重增加、低血糖事件等挑战,不能满足糖尿病全面管理的要求。
本文收集2011年11月—2012年1月门诊就诊的11例不同病程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原治疗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治疗,在降糖、降压、降体重等方面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WHO1999年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病程在1~6年血糖控制不佳,愿意使用利拉鲁肽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41~60岁,中位年龄 52.4岁,BMI 24~28 kg/m2,不伴有心、脑、肾、肝功能异常,无胰腺炎,无甲状腺癌及甲状腺癌家族史,非妊娠期。
3例伴有高血压。
口服双胍、磺脲类及拜糖平治疗者4例,胰岛素联合拜糖平、二甲双胍治疗者3例,基础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者3例,胰岛素类似物-门冬30治疗者1例。
所有患者口服药物均用至说明书所示最大量,胰岛素及类似物用量超过体重的70%;空腹血糖(FBG)均>8.5 mmol/L,餐后2 h血糖(PBG)在9.7~14.9 mmol/L,HbA1c>8.5%。
1.2 方法
记录血压、体重,查空腹、餐后2 h血糖、肝肾功能及血脂,查甲状腺彩超。
在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0.6 mg 1次/d皮下注射,1周后加量至1.2 mg,1次/d皮下注射,严密观察药物副作用,发生副作用时将利拉鲁肽用量减少至0.2 mg/d,耐受后再加量至正常用量。
每满1周随访1次,采用贝朗血糖仪(葡萄糖氧化酶法)行末梢血糖监测(早空腹、三餐后2 h、晚睡前),记录监测结果,同时监测血压及体重。
3个月后测HbA1c、血脂、肝肾功能,行甲状腺彩超检查。
血糖达标值定为:FBG
2 结果
有3例患者初始用药时出现恶心腹泻,其中2例患者经调整利拉鲁肽用量后症状消失没影响治疗;1例患者因腹泻重不能耐受而停用此药,其曾因同样原因不能耐受二甲双胍及拜糖平而单用门冬30治疗。
1周后有4例患者减药,1个月后共有7例患者减药,3个月后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达标者4例(口服药物组3例,基础胰岛素组1例);减掉一种口服药达标者3例(口服药物组1例,基础胰岛素组2例);减少胰岛素用量达标者1例;余2例血糖下降但未达标。
血糖达标者HbA1c
3 讨论
利拉鲁肽是一种人GLP-1长效类似物,与天然GLP-1有97%的同源性[1],GLP-1是“在营养物摄入刺激下,由远端小肠和结肠内的L细胞分泌的一种肠促胰素[2]”,解决了以往降糖药物的很多问题,诸如:①其降糖功效是通过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实现,随生理环境的血糖水平发生变化,即只有在血糖水平升高时才会发挥作用,而血糖浓度低于4.5 mmol/L时不会促进胰岛素的分泌[3],所以能有效地避免低血糖的发生;②可以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和合成;③既能延缓胃排空,控制餐后血糖浓度,还可以降低食欲,有助于减轻患者体重;④降低患者的收缩压.本研究显示:利拉鲁肽有很好的降糖作用,降餐后血糖幅度大于空腹血糖;对病程短口服药继发失效者作用显著。
本研究中有2例患者治疗3个月后已停用利拉鲁肽,现服二甲双胍血糖控制理想,印证了利拉鲁肽对胰岛功能的改善作用,且说明此作用非药物依赖。
降体重、降血压、降血脂、极少出现低血糖反应、有效改善胰岛细胞功能,利拉鲁肽解决了传统治疗2型糖尿病面临的问题,为患者带来新的曙光[5]。
本研究样本量少,时间短,经验有限,还有待于大型临床研究及实践,进一步验证其长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胡仁明,李洪超.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类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复合终点评价[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0(8):303-305.
[2] 杨文英.GLP-1与2型糖尿病[J].中国医学论坛报,2009-11-5(10).
[3] Vilsboll T, Zdravkovic M,Le-Thi T,et al.Liraglutide,a long-acting human glucagon-like peptide-1analog,givenasmonotherapy,significantly improves glycemic control and lowers body weight without risk of hypoglycemia in patients with type 2diabetes[J].Diabetes Care,2007,30:1608-1610.
[4] Nauck M,Frid A,Hermansen K,et al.Efficacy and placebo,all in combination with metformin,In type 2 diabetes:the LEAD(liraglutide effet and action in diabetes)-
2study[J].Diabetes CARE,2009,32:84-90.
[5] 杨文英.2型糖尿病治疗的新选择:基于肠促胰素作用机制的降糖药[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1(2):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