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下流淌的美——谈幼儿折纸技能的培养
- 格式:pdf
- 大小:38.57 KB
- 文档页数:1
在折纸活动中提高幼儿动手能力之研究折纸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常见的一种活动形式,也是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有效手段。
在这个活动中,幼儿通过对纸张进行剪切、折叠等操作以制作出各种小巧、美丽的作品,锻炼了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手指灵活性,提升了他们的细致性和耐心性,同时也是一种趣味性很强的娱乐活动。
本文将就如何在折纸活动中提高幼儿动手能力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一、折纸活动在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中的作用在折纸活动中,幼儿不但需要运用自己的双手进行一些操作,还需要有耐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尝试寻找正确的方法。
折纸活动不同于制作拼图等其他活动,它需要幼儿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寻找不同的方式用纸张进行折叠,从而达到制作出更加复杂的工艺品来的目的。
在折纸活动中,幼儿需要不断的折叠和转折纸张,这对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同时,折纸活动还能与幼儿的语言、听力、视觉、认知等方面进行有机运用,创造了一种生动、自由、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活动形式。
在这个过程中,主要不靠说话而是主要靠眼睛以及手指的指示,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积极性和期望。
二、如何准备折纸活动为提高幼儿动手能力,教师在准备折纸活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确定折纸活动的目标首先,需要教师们确立一个明确的活动目标,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以及掌握能力,对有关的折纸内容进行合理设计。
同时让孩子们体会到制作过程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爱好和兴趣。
2.准备优质材料幼儿折纸活动的材料十分重要。
教师们应该准备一些不会太厚的颜色鲜艳的纸张,纸张的大小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大小来选择,同时要确保纸张的材质足够柔软,不易撕烂。
这样可以很好地保证折纸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及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3.选择合适的折纸内容折纸活动中,教师们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选择不同的折纸内容。
对于初学者可以选择一些较为基础的折纸形式,随着孩子们不断熟练,适当提高活动的难度,加强对幼儿动手能力的锻炼。
幼儿园儿童手工折纸能力培养教学设计案例一、前言在幼儿园教学中,培养儿童的手工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手工折纸作为传统的手工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还能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就幼儿园儿童手工折纸能力培养教学设计进行探讨,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儿童的手工能力,提高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
2. 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3. 提升儿童的专注力和耐心,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
三、教学内容1. 材料准备:彩纸、剪刀、胶水等。
2. 教学内容:(1)基础折纸:如折纸飞机、折纸船、折纸动物等。
(2)进阶折纸:如折纸花、折纸小人、折纸建筑等。
(3)自主创作:鼓励儿童自由发挥想象,创作属于自己的折纸作品。
四、教学过程1. 示范教学:老师向孩子们展示折纸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并解释每一步的关键点。
2. 指导实践:让孩子们根据示范,动手操作,制作简单的折纸作品。
3. 分层指导:根据儿童的芳龄和能力,分层指导,引导不同层次的儿童制作不同难度的折纸作品。
4. 自主创作:在儿童掌握了基础折纸技巧后,鼓励他们自由发挥,进行折纸作品的创作。
五、教学评价1. 观察评价:通过观察儿童的折纸过程和成品,评价其动手能力、耐心和创造力。
2. 作品展示: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折纸作品,让他们学会欣赏和共享,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
3. 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儿童在整个折纸教学过程中的表现,给予综合评价,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提供参考。
六、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儿童的手工能力和创造力非常重要。
通过手工折纸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儿童的手部动作能力,还可以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其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我们应该充分重视手工折纸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地位,设计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教学内容,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促进其全面发展。
希望幼儿园教师们能够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手工折纸教学,为儿童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成长空间。
智慧在指尖绽放,快乐随纸张飞扬——大班幼儿折纸活动的实践与探索闵燕(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镇妙桥幼儿园江苏·苏州215600)摘要幼儿园的折纸教育是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折纸兴趣,探究欲望。
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尝试,探索,并发现问题,且通过互动来解决问题,享受活劝和成功的乐趣。
关键词智慧指尖折纸快乐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折纸活动作为我班的特色课,已经开展了三年。
一张纸经过折、翻、拉、剪成了一件件形象夸张、富有趣味的作品。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才智反映在她的手指尖上。
”折纸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手工艺术。
折纸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既可开发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和理解力,又可促进手部肌肉群的灵活性和大脑的发育。
1创设环境,让幼儿萌发动手愿望1.1材料激发兴趣《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折纸活动之前,我总会折好几个样品投放在各个游戏区。
给幼儿展现一个个奇妙的折纸造型,让幼儿惊喜并产生探索欲望。
瑞吉欧主张:“环境的设计变化必须按照孩子兴趣的变化而变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环境能及时地表现孩子的兴趣,那么孩子们在这样动态的环境中便会不断思考、享受探索的快乐和幸福。
”当幼儿对折纸有了一定认识以后就要自己动手去做了。
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材料,我会在美术区投放普通彩纸;幼儿喜欢的印花糖果纸、旧挂历、废报纸;作品步骤图,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折纸活动,这不仅能美化他们的作品,满足他们的需要,更有利于幼儿在探索中获得知识经验。
1.2环境营造情趣好的心情,等于成功的一半。
给幼儿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创作空间就很重要了。
不给他们施加各种压力,不想方设法的让幼儿去折你所想的东西。
解放他们的手、眼、脑、嘴,让他们用眼睛来随意观察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充分展开自己的想像,与同伴进行无拘无束的交流,并动手进行尝试探索。
折纸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估折纸技术是一种古老而又有趣的手工艺,它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帮助他们提高空间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幼儿教育中,折纸技术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折纸技术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幼儿时期是孩子们发展动手能力的关键时期,而折纸正是一种能够锻炼幼儿手指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的活动。
通过折纸,幼儿需要精细地控制手指的力度和角度,将纸张折叠成各种形状。
这种练习不仅能够增强幼儿的手指灵活性,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
其次,折纸技术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在折纸的过程中,幼儿需要根据自己的想象力来设计纸张的形状和折叠方式。
他们可以通过改变折叠的角度和弯曲的方式,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形状和图案。
这种自由的创造过程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折纸技术还可以帮助幼儿提高空间想象力。
在折纸的过程中,幼儿需要将平面的纸张折叠成三维的形状,这需要他们对空间的想象和理解。
通过不断地折叠和展开纸张,幼儿可以逐渐培养出对空间关系的敏感性和理解能力。
这对于幼儿在后续的学习中,如数学和几何的学习,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最后,折纸技术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耐心和专注力。
折纸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幼儿需要集中注意力,按照一定的步骤和顺序完成折叠过程。
这种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培养耐心和专注力,提高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自律性。
综上所述,折纸技术在幼儿教育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和良好的效果。
通过折纸,幼儿可以培养动手能力、创造力、空间想象力以及耐心和专注力。
因此,教师和家长可以在幼儿教育中积极引入折纸技术,通过这种有趣的活动,帮助幼儿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多方面能力。
幼儿折纸目标
幼儿折纸
折纸是一种有趣的手工艺活动,它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空间想象力和耐心,同时也提供了一种创造性的表达方式。
在折纸的过程中,幼儿可以学习到数学概念、几何形状、空间关系等知识。
因此,教师在进行幼儿折纸活动时,需确定明确的目标,以引导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一、培养动手能力:幼儿折纸需要细致的操作和精确的手指动作,通过折叠、弯曲纸张,可以锻炼幼儿的手指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简单的折纸任务,如折叠纸飞机、折纸船等,让幼儿反复练习,逐渐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二、培养空间想象力:幼儿折纸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折叠纸张,幼儿可以将二维的纸张变成有立体感的作品。
教师可以给予幼儿一些启发,如将纸折叠成立方体、金字塔等形状,引导他们想象纸张在空间中的变化。
三、提供创造性的表达方式:折纸活动给予幼儿表达自己创造力的机会。
在折纸过程中,幼儿可以尝试不同的折法、尺寸和颜色,以创造自己的作品。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创意和示范,同时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法和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潜力。
四、学习数学概念和几何形状:折纸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学习数学概念和几何形状。
在折纸的过程中,幼儿可以接触到各种形状,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这些形状的特征,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总之,幼儿折纸活动是一种有益的学习和发展方式。
通过折纸,幼儿可以培养动手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可以学习数学概念和几何形状。
教师在进行折纸活动时,应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确定明确的目标,以提供有效的引导和支持,使幼儿能够获得全面的发展。
指尖下流淌的美——谈幼儿折纸技能的培养摘要:在幼儿园,纸艺是最普遍的一种美术活动。
高效的折纸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儿童对折纸的兴趣,同时还能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所以,在幼儿园的教育过程中,折纸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文章就如何在幼儿园中开展有效的折纸教学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幼儿园;折纸;教学活动当前,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幼儿折纸教学活动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形式多种多样,形象生动,深受幼儿的喜爱。
该项目操作简单,形式多样,投入少,收益大,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儿童益智游戏。
折纸的教学也有很好的效果,它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一片薄纸,经过折、剪、翻、拉,在孩子的灵巧的双手下,就会变成一个个栩栩如生,栩栩如生的动物。
通过认识形状、大小、颜色、比例,促进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儿童的技术发展,这对儿童眼和手的准确性、协调性和空间方位的知觉性有很大的帮助。
一、拓展创作空间,促进儿童创作意识的发展在儿童纸艺术的制作过程中,我们把创造性的教学方法融入到儿童纸艺术的制作过程中,为儿童提供了创造的机会,使幼儿能够随心所欲地进行创作。
比如“创意纸杯”,就是一项让小朋友发挥自己的想像力,通过剪、贴、卷等技术,把纸杯做成各种不同的造型。
在活动开始的时候,老师可以向幼儿提问:“纸杯可以用来喝水,用你的小脑袋想想我们还能把纸杯变成什么?”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孩子都是动脑的。
有的小朋友用纸杯子做成美丽的太阳花,有的用纸杯子做成各种造型的洋娃娃,有的用纸杯子的边缘剪下很多条,做成狮子的鬃毛。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把纸杯用来做一些有创意的艺术品。
幼儿在做这些东西的时候,既可以锻炼自己的创造力,又可以让幼儿感受到“变废为宝”的快乐,从而增强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
所以,在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老师们要给幼儿一个可以自由地创造的氛围,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能包办一切,要多给幼儿一些指导、启发和鼓励,慢慢地将幼儿的独立性、创造性和动手动脑的好习惯培养起来,要做到灵活多变。
December 2016
读与写杂志
Read and Write Periodical
2016年12月
第13卷第12期
Vol.13
No.12
指尖下流淌的美
——
—谈幼儿折纸技能的培养周芙蓉
(江苏省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锦华幼儿园仁宝分园
江苏
昆山
215300)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279-01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才智反映在她的手指尖上。
”而纸艺活动便是一种“手指尖”上的艺术。
纸艺即以纸质材料为主要表现的艺术作品,它通过折、叠、翻、拉、剪、绘画等多种手段,做出各种生动有趣的物体造型。
纸艺活动的可变性极大地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发展了其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对空间的感知能力以及手眼相互协调的能力,以及一些非智力品质如有计划、有毅力、做事专一等。
然而,纸艺活动在幼儿园教育的开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足:纸艺在教学内容上,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和层次性,没有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模式;在指导层面上,教师往往更注重技能的灌输,从而轻视幼儿的主体意识和创造力的培养。
那么,如何引领孩子漫步折纸乐园,让孩子的智慧在手指间流淌,让小小纸片发挥大大光芒呢?结合教育实践,笔者从以下四个角度进行了阐述:
1从幼儿生活中挖掘主题,激发幼儿创造的欲望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
育”的观念相当明确,它要求教师紧贴社会实际,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挖掘教育素材。
在实际中,我们发现幼儿对于生活中熟悉的内容会积极主动探索、大胆创作。
例如:创意纸贴画“妈妈的头发”,活动内容来源于幼儿最熟悉的人———妈妈,在幼儿眼里妈妈永远是最美丽的。
我们利用母亲节这个契机,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利用许多的小方块大胆的表现妈妈的头发。
在活动的导入部分,幼儿能通过语言准确的描述出自己妈妈的发型,有的说我妈妈的头发是长长的,有的说我妈妈的头发是卷卷的,有的说我妈妈的头发是直的,还有的幼儿说要给妈妈设计一个新的发型……孩子们利用小方块贴出了妈妈不同的发型,有波浪线的头发、电话线的头发等等,并通过“美丽发型show ”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由于深入到幼儿生活中去挖掘他们关注的焦点,因此,在活动中大部分幼儿的情绪始终是快乐的、饱满的,其坚持性、求异性也随之得到了发展。
2拓宽幼儿创造的空间,激发幼儿的创造意识
在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中提到:“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
能启发解放幼儿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
”他说:“我们发现了幼儿有创造力,认识了幼儿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幼儿的创造力表现出来。
”我们把创造教育的研究渗透在幼儿纸艺的活动中,给幼儿更多的创造空间,让幼儿可以无拘无束地做他们想做的事。
例如:手工活动“创意纸杯”,鼓励幼儿能发挥想象,运用剪、贴、卷的技能在纸杯上制作出不同的造型。
在活动的一开始我就向幼儿抛出了问题:纸杯可以用来喝水,开动你们的小脑筋想一想,我们还可以把纸杯变成什么呢?幼儿在制作时,很多孩子开动脑筋,有的幼儿用纸杯做成了一朵朵美丽的太阳花,有的将纸杯做成了造型各异的纸杯娃娃,有的孩子沿着杯口剪出了许多长条,变成了狮子的鬃毛等等。
我们利用生活中的废
旧材料纸杯来进行创意美术活动,在幼儿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同时让幼儿体验到了变废为宝的乐趣,增强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因此,在活动中教师应为幼儿提供自由、创造的环境气氛,对幼儿要做到有耐心、不包办、多指导、多启发、多鼓励,逐步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创造性和动手动脑的好习惯,做到心灵手巧。
3巧用语言的魅力,帮助幼儿掌握折纸技能
生动形象的语言能有效诱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参与活
动的积极性,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同时,生动形象的语言还能让幼儿在学习操作的过程中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它主要包括故事性的语言、情境性的语言、游戏性的语言等等。
例如:在折纸活动“小别墅”中,除了用规范性的操作语言,如:对边折、对角折、四角朝中心折等,我们还根据每一步的折法用故事性的语言进行串联,如:这是小兔子的家(出示正方形纸),兔妈妈要出门采蘑菇去,让小兔子把门关关紧(两边向中心折)谁来也不开。
在幼儿操作过程中,当孩子没有压平折边时,笔者用情境性的语言说:“造房子时候要把砖头压得紧紧的才牢固,不然风一吹房子就倒了。
”……在之后的许多折纸活动中,笔者都会尝试用生动形象的故事性语言去化解重难点,并将折纸步骤用一个个小故事串联起来,久而久之,小朋友在折纸过程中也会创编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让折纸活动更加地有趣起来。
趣味性的语言符合幼儿的心理和语言发展的规律,可帮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
因而,教师在折纸活动中应多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以便牢牢抓住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帮助幼儿掌握和接受折纸要领。
4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自主参与
《指南》中提出:“应尊重幼儿游戏的权利,坚持以游戏为幼
儿园的基本活动形式。
”热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学会需要掌握的知识,更好发挥幼儿的潜能。
例如:纸艺活动“我喜欢吃的早餐”,活动从关注我们小朋友喜欢吃的早餐到关注小动物喜欢吃的东西。
通过创设故事情节,请幼儿根据经验猜测故事情节,用语言大胆表达。
由于动物是孩子熟悉感兴趣的,幼儿表现很积极,从而引发幼儿为小动物做早餐的兴趣,并尝试用撕纸的方法做早餐。
幼儿完成作品后结合儿歌游戏“给小动物送的早餐”,笔者让幼儿带上头饰,进行表演。
幼儿一边拿着自己的折纸作品,一边创编有趣的故事,声情并茂,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同时满足了幼儿的表演欲望。
与此同时,这样的游戏情境设置成为了幼儿折纸的动力,让幼儿自主快乐的投入到折纸活动中去。
游戏化的折纸活动使孩子们学会了用眼睛来观察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与伙伴们进行无拘无束的交流,并用自己的小手进行创造。
因此,在折纸活动中,我们应注重将教育活动游戏化,充分利用儿童对游戏的本能偏爱,以游戏的形式和方式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
279--
DOI:10.16071/51-1650/g4.2016.12.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