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营养不良类型与小儿贫血程度的关系的探析
- 格式:pdf
- 大小:2.20 MB
- 文档页数:1
婴幼儿营养学宝宝的饮食与贫血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婴幼儿营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良好的饮食对于婴幼儿的健康发育至关重要。
然而,贫血问题在婴幼儿中并不罕见,给他们的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本文将探讨婴幼儿的饮食与贫血问题,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饮食来预防和治疗贫血。
一、婴幼儿贫血的原因婴幼儿贫血是指体内缺乏正常数量或质量的红细胞,从而导致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下降。
造成贫血的原因有多种,包括遗传因素、营养不良、消化道吸收不良等。
在婴幼儿中,常见的贫血原因有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以及蛋白质缺乏等。
二、婴幼儿饮食的必要营养素1. 铁人体的血红蛋白需要铁来合成,而婴幼儿由于快速的生长发育,对铁的需求量相对较高。
含铁丰富的食物包括红肉、鸡蛋、绿叶蔬菜等。
为了更好地吸收铁,婴幼儿需要摄取足够的维生素C,可通过食用橙汁、西红柿等水果来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量。
2. 维生素B12维生素B12对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至关重要。
牛奶、鸡蛋、鱼类等食物富含维生素B12。
对于乳养婴儿,母亲的摄入也直接影响到婴儿的维生素B12水平。
蛋白质是构成组织和细胞的基础,对婴幼儿体内各种代谢过程至关重要。
母乳和婴儿配方奶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随着婴幼儿逐渐引入固体食物,家长应注重提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肉、鱼肉、奶制品等。
三、预防和治疗婴幼儿贫血的饮食策略1. 母乳喂养母乳是最适合婴幼儿的食物,除了提供丰富的营养素外,还可以免疫力和消化能力。
母乳中的铁和维生素B12能很好地满足婴幼儿的需求。
因此,如果条件允许,母乳喂养应持续到婴儿6个月或更长时间。
2. 引入辅食婴幼儿约在6个月开始逐渐引入辅食。
家长应选择富含铁、维生素B12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红肉、鱼类、蛋黄等。
同时,为了促进铁的吸收,可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辅食渐进式地增加,确保婴幼儿的营养均衡。
3. 补充维生素B12对于纯母乳喂养的婴儿或过早断奶的婴儿,应考虑补充维生素B12。
小儿佝偻病与贫血及营养不良之间的关系探析摘要】目的:探讨小儿佝偻病、贫血、营养不良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临床下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方法:总结儿童门诊各类疾病就诊比例,与佝偻病患病比较,分析0~3岁小儿佝偻病、贫血、营养不良患病状况。
结果:小儿佝偻病患病率为28.93%,其中合并贫血者占贫血总数的78.34%,合并营养不良占66.89%。
结论:小儿佝偻病、贫血、营养不良是儿保重点防治的疾病,应该受到临床的重视。
【关键词】小儿佝偻病;贫血;营养不良;【中图分类号】R1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2-0064-02儿童营养不良可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影响到儿童的体质和智力[1],也是影响我国的人口素质提高的原因之一[2]。
导致儿童营养不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喂养方法和营养结构,二是疾病等因素的影响。
佝偻病是儿童的常见病,病因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D而引起全身钙磷代谢失常,导致钙盐不能正常沉着于骨骼生长部位,最终形成骨骼畸形。
小儿佝偻病的发生有一段较长的过程,由于没有明显的症状,也不会危及生命,因此往往由于被忽视。
本研究探讨小儿佝偻病、贫血、营养不良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临床下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 1临床资料总结儿童门诊就诊进行体格检查的小儿共计6872人,其中男3862人,女3010 人,男女比1. 2∶1。
外来人员小儿为2837人,本地常住小儿3035人。
1. 2方法按“儿童体检表”项目,逐项询问出生史、喂养史、生长发育史等。
对其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等详细检查进行记录。
取耳垂微量血(30 Ll)进行BALP检测,同时测定血红蛋白,骨碱性磷酸酶试剂盒由北京协和医学科技开发公司提供。
此次调查由专门从事过儿保工作的资深医生组织实施和指导,调查按全国统一方案统一方法进行。
1.3诊断标准1.3.1佝偻病诊断标准根据l986 年卫生部制订的“婴儿佝偻病防治方案”结合俞淑敏修改意见进行诊断,符合佝偻病临床诊断,且BALP>200~300 U/L可诊断为佝偻病。
儿童营养不良和贫血现状及影响因素【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营养不良及贫血现状,就其影响因素展开分析。
方法:就我院2010年3月-2015年3月门诊收治的2304例儿童患者中564例疑似儿童营养不良患儿,就其临床资料和贫血检查现状展开分析,就引起儿童营养不良和贫血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儿童影响状况有显著改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儿童营养不良和贫血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牙齿数量、家庭层面因素、父母接受教育的程度、父母营养知识程度等因素。
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实施合理的营养不良、贫血改善措施,有效降低儿童营养不良情况。
结论:我国儿童营养不良和贫血状况逐渐好转,通过实施多种针对性措施,有效避免引起儿童营养不良和贫血的的危险因素,提高儿童生长发育质量。
【关键词】儿童;营养不良;贫血;影响因素营养不良是指不适当或不足饮食所造成的营养不足,因于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或过度损耗营养素所造成的营养不足,但也可能包含由于暴饮暴食或过度的摄入特定的营养素而造成的营养过剩。
我国儿童营养不良的情况较多,小儿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体重不增或减轻,皮下脂肪逐渐消失,一般顺序为腹、胸背、腰部,双上下肢,面颊部。
严重的还可能造成肌肉萎缩,运动功能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免疫力差、贫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儿的成长质量[1]。
造成营养不良和贫血的因素有很多,本次研究就我院收治的564例儿童营养不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调查,就引起儿童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就我院2010年3月-2015年3月门诊收治的2304例儿童患者中564例疑似儿童营养不良患者,患儿年龄均在2-5岁,平均(3.4±0.7)岁,其中男312例,女252例。
按照按轻重分为I 度轻型188例、II度重型204例、III度重型172例,所有患儿均排除有严重心脏功能不全,其他疾病引发的肌肉萎缩等症状。
1.2 方法收集564例患儿在我院门诊就诊的临床治疗,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儿童营养问题、贫血状况分析指标进行分析。
・44・临床医学《人人健康》Health For Everyone 2016年14期儿童的营养状况决定了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必须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有利于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与免疫力,减少疾病的产生。
有研究表明,儿童早期营养状况与其日后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劳动生产力存在密切关联,还可能引起身高不足,增加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为此,必须采取措施改善儿童的营养不良状况,促使其身体健康发育。
本文主要分析小儿营养不良类型与贫血程度间的关系,选取430例患儿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我院收治的430例营养不良伴有贫血患儿(2012年2月—2016年2月)为研究对象,女患儿190例,男患儿240例,年龄在2—7岁间,平均(5.32±1.15)岁。
根据儿童的贫血类型,将其分为三组,分别为目前营养不良组、过去营养不良组、持续营养不良组,患儿例数分别为145例、142例、143例。
在目前营养不良组中,女患儿65例,男患儿80例,平均(5.53±1.67)岁;在过去营养不良组中,女患儿61例,男患儿81例,平均(5.48±1.42)岁;在持续营养不良组中,女患儿64例,男患儿79例,平均(5.23±1.76)岁。
三组患儿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研究。
从三组患儿的一般资料上看,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选取患儿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患儿的营养不良类型与贫血程度:营养不良类型评估:目前营养不良:患儿年龄和体重不超过2SD ,身高达到正常范围;过去营养不良:患儿年龄和身高不超过2SD ,体重在正常范围;持续营养不良:患儿年龄别身高、年龄别体重均小于2SD 。
1.3 观察指标观察不同类型营养不良患儿的贫血程度,根据上述贫血程度标准进行评估,分为轻度贫血、中度贫血、重度贫血三个标准。
小儿佝偻病与贫血及营养不良之间的关系探析作者:陈小云来源:《健康之友·下半月》2020年第10期【摘要】目的:探析贫血及营养不良与小儿佝偻病之间的关系,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
方法:为了更好的了解贫血及营养鼻梁与小儿佝偻病的相关性,本研究选取我院60例小儿佝偻病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8年12月-2019年12月。
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将分析结果与相关检查结果,统一进行分析、整理,并详细记录相关数据,总结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其佝偻病的发生率,与此同时,分析贫血及营养鼻梁与小儿佝偻病的相关性。
结果:本次研究共有佝偻病患者60例,其中≤1岁的患者和1岁-4岁的患者分别有22例和38例,所占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36.67%(22/60)、63.33%(38/60),通过对所有患儿资料分析可知,患者儿中合并贫血及合并营养不良的分别有44例、36例,所占比例分别为(73.33%)、(60.0%)。
结论:通过本次研究表明,小儿佝偻病、贫血、营养不良,三者之间有着密切联系,需要临床加强防治,并通过有效的诊断和治疗,这对儿童疾病的防治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小儿佝偻病;贫血;营养不良;关系探析【中图分类号】R323.58 【文献识别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086-01引言:在小儿营养不良的临床病症中,佝偻病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
如果患者体内缺乏维生素D,或维生素D含量不足,就会发生代谢紊乱,其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磷代谢、钙代谢紊乱。
这种情况下,患儿的骨骼发育就会受到影响。
这也是佝偻病的主要引发原因。
该病在婴幼儿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
有相关研究表明,随着环境的变化,佝偻病的发生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部分小儿佝偻病患者进行分析,对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此探析贫血及营养不良与小儿佝偻病之间的关系,具体报告内容如下。
婴幼儿常见营养问题解析贫血维生素缺乏等婴幼儿常见营养问题解析:贫血、维生素缺乏等导言:营养是婴幼儿健康成长所必需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由于饮食习惯和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婴幼儿在获得充足营养方面更容易出现问题。
本文将重点解析婴幼儿常见的营养问题,包括贫血和维生素缺乏等,并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帮助家长更好地满足婴幼儿的营养需求。
一、贫血问题的解析与解决方案贫血是婴幼儿常见的营养问题之一,主要表现为血红蛋白水平过低或红细胞数量不足。
引起婴幼儿贫血的原因主要包括营养不良、缺铁、缺维生素B12和叶酸等。
1.1 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类型之一。
缺铁可以导致婴幼儿免疫力下降、学习能力受到影响,甚至影响智力发育。
解决方案:- 饮食补铁:蔬菜、肉类、鱼类等富含铁的食物是补充铁元素的良好来源。
同时,维持良好的消化功能,有助于铁的吸收。
- 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有助于提高铁的吸收效率。
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番茄等,可以提高铁的吸收率。
- 补充补铁食品:在确定缺铁性贫血的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补充含有铁的口服液或片剂。
1.2 缺维生素B12和叶酸性贫血缺维生素B12和叶酸也是导致婴幼儿贫血的常见原因。
这种贫血通常与婴幼儿母体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消化不良等因素有关。
解决方案:- 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医生可能会建议婴幼儿使用合适的口服液或片剂来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
同时,鼓励母体增加含有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如鸡蛋、奶类、豆类等。
- 促进消化吸收:保持良好的消化系统功能,有助于维生素B12和叶酸的吸收。
二、维生素缺乏问题的解析与解决方案婴幼儿由于食物选择有限、饮食习惯尚未完全形成,容易出现维生素缺乏问题。
常见的维生素缺乏问题主要包括维生素D缺乏和维生素C缺乏。
2.1 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对于婴幼儿骨骼生长发育至关重要,而日常的户外活动机会有限、遮阳措施多,导致婴幼儿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
婴幼儿营养与贫血的关系婴幼儿的健康发育对于家庭和社会来说都至关重要。
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婴幼儿的营养与贫血问题。
营养不良和贫血是婴幼儿健康问题的常见病,而这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婴幼儿营养与贫血的关系,并介绍一些预防和治疗贫血的方法。
1. 婴幼儿营养需求婴幼儿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营养的需求也较高。
在0-6个月阶段,母乳是最好的食物,因为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而在6个月后,婴儿可以逐渐添加辅食,如稀粥、果泥、蔬菜泥等,以满足婴儿日益增长的营养需求。
2. 营养不良与贫血的关系营养不良是指人体由于摄入或利用营养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
与贫血的关系在于,营养不良会导致体内多种营养物质的缺乏,如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等,进而导致造血功能紊乱,引发贫血。
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质量的下降,导致氧输送能力减弱。
婴幼儿贫血主要有营养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两种类型。
营养性贫血是由于多种营养物质缺乏所引起,而缺铁性贫血则是指体内缺乏铁元素造成的贫血。
这两种贫血类型与婴幼儿营养不良密切相关。
3. 预防和治疗贫血的方法为预防和治疗婴幼儿贫血,必须保证婴幼儿的营养充足和均衡。
(1)母乳喂养:母乳是最好的食物,含有丰富的铁、维生素和抗体等。
建议婴幼儿在出生后的前6个月内进行纯母乳喂养。
(2)添加辅食:随着婴幼儿的生长发育,6个月后可以逐渐添加辅食。
辅食应选择富含铁、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肉类、鱼类、豆类和绿叶蔬菜等。
(3)补充铁元素:对于存在贫血风险的婴幼儿,医生可能会建议适量补充铁元素。
通常情况下,铁剂会根据婴幼儿的具体情况进行配方和剂量。
(4)维生素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等维生素也对婴幼儿造血功能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添加富含这些维生素的食物或口服补充剂进行补充。
(5)定期体检:婴幼儿贫血常常是由于营养不良引起的,因此定期体检是预防和早期发现贫血的重要手段。
2-6岁幼儿园儿童贫血与营养现状分析摘要:目的:分析2-6岁幼儿园儿童贫血与营养现状。
方法:在库尔勒市7家托幼机构的2015年9月17日至2016年9月17日期间选取600名幼儿园儿童为实验对象,统计每位儿童日常膳食情况,并分析其合理性。
结果:分析统计结果,可发现14.17%的儿童存在贫血现象,且大部分是由膳食不合理所致,同时以农村儿童较为常见。
结论:2-6岁幼儿园儿童发生贫血的主要原因为营养状态不佳,对此需不断改善幼儿园膳食情况。
关键词:幼儿园;儿童;贫血;营养现状经研究统计,贫血发生率高达15%,严重影响我国公共卫生,而导致贫血发生的主要因素为营养问题。
若儿童并发贫血,不仅可导致学习效率低、思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还可影响生长发育,对此需加强临床调查,从而控制贫血发生率[1]。
本文旨在探索幼儿园儿童贫血与营养现状关系,具体可见下文描述。
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本次的探索对象为库尔勒市7家托幼机构,其中3家为城市托幼机构,4家为农村托幼机构,共600名儿童,儿童均在2015年9月17日至2016年9月17日期间选取。
儿童为2~6岁者,平均年龄为(4.85±0.48)岁,365例为男性儿童,235例为女性儿童。
1.2 方法体格检查:由具备医师资格证的儿科医师作为检查者,主要检查内容包括儿童臀围、胸围、体重、升高等。
且将本次所用数据精确至0.1厘米。
膳食调查:正常情况下2~6岁的儿童每日食物中,碳水化合物比占50%~60%;脂肪比占30%~35%;蛋白质比占12%~15%,且中餐占一日量的40%,早餐占一日量的30%,点心占一日量的10%。
根据儿童平衡膳食要求,2~6岁儿童每日需要食物数量、种类如下:水果50g、蔬菜300g、蛋50g、鱼肉50g、豆浆或牛乳250g、谷类270g。
本次调查的儿童均为幼儿园统一用餐者。
早中餐按照总能量的70%标准进行统计,且实施每月记录法,由专门人员对儿童一个月食物消耗量进行统计,且进行分析其膳食结构是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