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理工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一览表
- 格式:doc
- 大小:114.00 KB
- 文档页数:2
软件学院软件学院是经省教育厅批准,于2002年成立的我国首批软件学院,面向全国与校本部同批次招生(二本)。
学院坚持以双语为特色、软件为优势、创新为动力、改革求发展的办学理念,走国际化办学道路,具有硕士、本科、专科(高职)和国际合作等办学层次。
学院坐落在东华理工大学南昌校区,在校生2400余人,专任教师66人,其中外籍和留学归国教师19人。
学院实验设备先进,拥有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硬件、嵌入式系统、通信原理等24个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726万元。
并拥有3个校内实训中心,6个校外实习基地。
学院以软件工程、软件技术为主干学科。
其中,本科层次招生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和信息工程等3个专业;国际合作专科、IT高职等层次招生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3个专业。
在教学过程中,部分专业课程由外籍和归国留学教师采用英文教材实施英、汉双语教学;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将实践教学贯穿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在软件应用领域的操作技能。
我院就业形势良好,在跨国软件企业、国内大型软件企业建立了毕业生就业基地,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0%以上。
软件工程本科专业设计算机应用软件、网络应用软件、嵌入式系统软件3个理科专业方向和电子商务软件文科专业方向。
3个本科专业强调学历教育与国内外权威证书培训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合格学生不仅能获东华理工大学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还能获微软MCP、思科CCNA、国家软件水平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等专业证书。
IT专科专业按照高职层次招生,参照双学历中外合作班的教学模式,毕业时仅仅颁发东华理工大学高职毕业证书。
学院2007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招生,并在积极筹建软件工程硕士点。
同时,还与美国、爱尔兰、加拿大等国家的大学进行中外合作办学。
专业介绍080611软件工程(计算机应用方向)培养目标:以坚持改革开放、面向需求、质量第一为办学宗旨;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多层次、实用型、复合型、国际化软件人才为目标;立足培养具有较宽的计算机知识面、软件编程基础和信息处理技能的软件开发、工程设计和项目管理综合理论与技能,能够在国内外大中型企业、事业、科研单位、社会公益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应用软件研发、销售、维护和IT应用管理岗位工作的复合型、实用性软件工程高级技术人才和IT技术管理人才。
东华理工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学院专业介绍国防科学技术学院概况
国防科技学院是学校紧紧围绕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不断完善和优化学校原有国家管理专业和国防重点专业布局,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相关研究机构为平台,专门培养国防科技人才和推进国防军工科学研究而组建的新兴学院。
现设有核资源与测绘工程系、核工程技术系、核环境工程系、核化学工程系等4个系。
拥有11个国防军工本科专业,其中,5个国家管理专业,6个江西省本科品牌专业,4个国控专业;有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2个硕士点(其中江西省5个示范性硕士点),有4个专业合作培养博士生,教授56人、副教授58人。
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68人、硕士学位70余人。
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0余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5人,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20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
东华理工大学自考本专业
东华理工大学自考本专业(硕士本科)是学士学位自考(像此类学位,也可称做学士学位自考)本科领域中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并取得学士学位的学位自考本科领域。
本专业的知识主要来源于大学里的技能和学术培训,包括十门主要学科,涵盖了中国文学,古代和现代外国文学,比较文学,古典文学,当代文学,文艺评论,文学理论,文学创作,翻译,文学史等。
专业内容包括对中国文学及文学思想的重点研究,以及西方文学的入门与研究,包括学术研究,论文撰写,研究论文等,以及文学理论、技巧和评论,书法、翻译、视觉文化等,以及人文素质教育的重大课题的深入研究,努力挖掘中华文化的蕴藏。
本专业的目标是为学习者提供全面的文学文化教育,充实他们的文学素养,激发他们成为文学工作者、哲学家、思想家或文学社会贡献者的潜能,有效提升他们的学术水平,并为高校和社会发展添砖加瓦。
本专业的特色是,为各个细分领域提供了难得的文学文化知识,供学习者全面深入的学习,培养他们的思想分析能力、文学素养、沟通能力和文学实践能力;老师们以一流的专业技术,和特色的课程设置,精心打造学习者的文学见识并培养他们更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文学技能,进而利用文学能力来发掘潜在的思想素养。
本学位自考必须积极抓住机遇,建立清晰的视野和明确的目标,以自学的模式,坚实的课程和严谨的文学创作,通过不断的自我提升和锻炼,将学术专业性结合实践应用,实现高水准的文学文化管理与研究的实现。
东华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介绍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设有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环境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土木工程、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5个本科专业,水文学及水资源、地质工程、岩土工程和环境工程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部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与国防科工委共建学科2个,江西省品牌专业2个。
拥有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岩土工程研究所、环境工程研究所、IAEA亚太地区热水同位素数据中心和中低温地下热水国际培训中心、地下水模拟中心等机构及多个专业实验室。
长期以来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及日本、欧美等国著名院所具有长期的科技合作与交往。
该院师资队伍实力雄厚,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14人、副教授16人。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
该院十分注重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人才,现在校硕士研究生近40人,本科生千余人。
1956-2006年共培养本科毕业生3400余人,一次性就业率达95%,毕业生主要去向是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交通、国防、市政、环保、水力、水电等企事业单位。
专业介绍080802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备从事水资源、水环境、岩土工程等方面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学和科研的能力,拥有以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为特色的应用型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水文地质学基础、水文学原理、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铀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学概论、水环境化学、水质分析实验、岩土力学、工程地质学基础、水文地质勘察、环境水文地质、岩土工程勘察。
该专业是国防科工委重点建设学科,江西省品牌专业,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与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所等著名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生。
081001环境工程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较全面地掌握环境工程、环境监测、环境规划与管理等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具备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英语语言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良好的人文素质和创新精神,能在政府、规划、设计、环保、工矿企业、科研、教学等部门从事规划管理、技术开发、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科学研究与教学等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学科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东华理工大学核工程与核技术学院专业介绍核工程与核技术学院核工程技术学院是东华理工大学所属具有核科学与技术特色,以服务国防和地方经济建设为宗旨,以数学物理为基础,以应用地球物理为品牌的学院。
学院强调工借理势、理势工发,注重人才基础教育,强调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院下设地球物理、物理、核工三个系,拥有基础物理教学和基础物理实验二个中心,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研究所、粒子与核物理研究所、辐射防护与工程研究中心和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研究所4个研究机构,其中基础物理实验中心为江西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院现设有勘查技术与工程、地球物理学、核工程与核技术、核技术(国控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应用物理、物理学(师范类)七个本科专业,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固体地球物理、核技术及应用、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四个硕士点。
其中勘查技术与工程为江西省品牌专业、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和核技术及应用为江西省重点学科,核技术及应用为江西省示范性硕士点。
学院现有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层次合理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2人,讲师13人,博士6人,硕士18人,江西省学科带头人5人;江西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6人。
该院建立了秦山核电等多个教学、实训基地,并与清华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大等著名高校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办学合作协议。
专业介绍070201物理学(师范类)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具备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具备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备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在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各类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及科技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物理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普通物理实验;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近代物理实验,计算物理学;电路基础,模拟电路技术,数字电路技术;教育学,心理学,物理教学论,中学物理实验研究;高级语言设计,多媒体技术,网页制作,视频教材制作等。
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介绍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现设有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物流管理五个本科专业(其中市场营销、会计学专业为江西省品牌专业)和企业管理、旅游管理两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在校研究生、本科生2700多人;设有企业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经济贸易4个系和江西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地质资源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拥有一个实验中心和一个期刊杂志200多种、藏书量5万余册的资料室,实验中心下设会计模拟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证券投资模拟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教学实验设施先进,为教学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操作平台。
全院现有教职工72人,其中硕士生导师12名,教授10名,副教授21名,并在政府、企业、学术界聘请了一批有影响的专家为兼职教授,现已建成了一支高水平、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且在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方面均取得了较大成果,尤其在市场营销、会计学等领域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近年来,全院教师主持并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48项,获省部级奖17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主、参编教材20多部,企业管理为江西省重点学科,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等课程为江西省高校优质课程。
毕业生一直以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受到社会各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专业介绍110202市场营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企业经营管理综合知识、市场营销、市场研究、消费行为分析、营销策划、网络营销、销售渠道管理、物流管理等系统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应用型经济管理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营销学、营销策划学、国际营销学、企业战略、现代物流管理学、电子商务概论、国际金融。
110203会计学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企业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学、经济法、税收实务、财务管理、审计学、成本会计学、高级会计、会计制度设计、西方经济学、管理会计、统计学。
东华大学7个一级学科简介《化学》一级学科简介一、学科概况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及分子以上层次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能以及相互转化的科学。
化学在自然科学中位居基础核心地位,是包括生命、材料、能源、环境科学等其它科学分支的重要科学基础。
当今化学学科发展的主要动向:1)深化对结构(包括分子结构和分子聚集体系等)与性能关系的认识,以所需性能为导向,设计、合成与组装目标化合物体系;2)深入研究化学反应机理,特别是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实现对化学微观过程的人工控制,发展新型催化剂调控反应,进而设计绿色的化学过程;3)发展合成、分析、表征、测试的实验和理论新方法,并依靠计算机技术使各种信息更加灵敏可靠;4)加强化学与物理、材料、生命、信息、能源、环境等科学的交叉与合作,促进互相渗透,共同发展。
二、学科范围1、无机化学(Inorganic Chemistry)无机化学是研究各种无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反应和应用的科学,是历史最悠久的化学分支学科。
随着化学及其它学科的发展以及实验手段的进步,特别是量子力学、谱学技术和新的合成方法在无机化学研究中的应用,使宏观性质和反应与微观结构相联系,无机化学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近年更进一步集中在纳米尺度和介观层次。
2、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分析化学是获得物质化学组成和结构信息的科学。
现代分析化学的目标是要获取包括物质结构、形态在内的全面信息,并解决诸如对微区、薄层、在线或在体和实时等特殊要求的测定及分析测试的自动化及智能化。
分析化学学科研究范围包括化学分析、光谱分析、电分析化学、色谱分析、波谱分析、生物化学分析、微纳结构分析及化学计量学等。
3、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制备、结构、性质、相互作用、应用以及有关理论的科学。
有机化学揭示构成物质世界的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有机分子中各原子间键合的本质以及它们相互转化的规律,并设计合成大量具有特定性质的有机分子。
东华大学8个本科专业、6个研究生层次学科领域加入“卓越
计划”
佚名
【期刊名称】《纺织服装教育》
【年(卷),期】2011(026)005
【摘要】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计划”)2011年学科专业名单,全国6l所第一批“卓越计划”学校的462个本科专业或试点班、293个研究生层次学科领域被批准加入“卓越计划”。
东华大学纺织工程、轻化工程、软件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工程、环境工程8个本科专业以及纺织工程、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材料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环境工程6个研究生层次学科领域被批准加入“卓越计划”。
【总页数】1页(P376-37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8.9
【相关文献】
1.结合就业市场需求的“三层次”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以东华理工大学《城乡规划图件制作与处理》课程为例
2.硕士层次卓越工程师培养企业学习环节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以东华理工大学为例
3.东华理工大学泛化学本科专业的新时代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4.数学类本科专业建模与计算人才的培养体系与实践——以东华理工大学为例
5.东华大学新增7个本科专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华理工大学文法与艺术学院专业介绍文法与艺术学院文法与艺术学院是在原中文系、政法系、艺术系的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成,并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部和临川文化研究所合署办公。
目前,学院涵盖文学、法学、管理三个一级学科,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文艺学3个硕士点,以及行政管理、法学、汉语言文学、广告学、音乐表演、音乐学和艺术设计7个本科专业。
学院拥有一支素质好、能力强、专业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全院教师120人中,拥有高级职称的有50多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48人,硕士生导师20多人。
还长期聘请了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专家学者为专职教师。
近年来,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省级科研项目60余项,出版专著20余部,发表论文400余篇,学术骨干教师先后赴美国、俄罗斯、韩国等国家进修、访问和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建立了广泛的国际学术联系。
学院教学设施齐全,教育教学资源丰富,拥有电脑图形设计、摄影、工业模型实验室,以及音乐厅、排练厅、模拟法庭、电子阅览室、图书资料室等,业余文化生活丰富、活跃。
学院在汤显祖实验剧团、江铃底盘股份有限公司、抚州日报社、抚州盛唐广告有限公司、抚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春宇律师事务所和井冈山等建有多个教学实习基地。
毕业专业基本功扎实,就业前程宽阔,社会适应能力强。
专业简介030101法学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强思想政治素质、懂法律、懂经济、懂外语的高层次、应用型、综合型的高级法律人才。
主要课程: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刑法、民法、经济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知识产权法、商法等。
050101汉语言文学(师范类)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