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青春舞曲》(优课)教案
- 格式:pdf
- 大小:1.54 MB
- 文档页数:8
初中音乐青春舞曲教案【三篇】学唱歌曲《青春舞曲》,使学生能够把握歌曲的情绪、节奏,体会歌曲的旋律特点。
###小编整理了初中音乐青春舞曲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协助!青春舞曲教案一一、教学理念: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在音乐教学过程当中,把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体验美、感受美创造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
在《青春舞曲》一课的教学中,主要是感受、体验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合作,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水平、团结合作水平和创新水平。
在表现歌曲的多形式创作练习和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二、教学准备:钢琴、CD碟片、小型打击乐器(手鼓、串铃等)、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歌曲,并能用活泼、有弹性的声音演唱《青春舞曲》。
准确把握歌曲的情绪,体会歌曲的旋律特点。
四、过程与方法:1、尝试在聆听、模唱、讨论、创新中学习歌曲;通过音乐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培养学生节奏感和创造力,训练协调性,加深对歌曲风格的理解。
2、了解维吾尔族音乐特点,并可结合维吾尔族服装、乐器、舞蹈动作,体会音乐与舞蹈的结合。
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维吾尔族歌曲《青春舞曲》及其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喜欢并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懂得青春易逝的道理,要珍惜大好时光,努力学习。
六、教材分析:这是一首G大调、4/4拍、单乐段的歌曲,短小精练,一气呵成,旋律活泼流畅,节奏具有鲜明的舞蹈性。
感受体验维吾尔族民歌的风格特点,七、教学重、难点:1、重点:在听、唱、跳、等音乐活动中体验和表现歌曲的情绪。
并能用自然的声音准确地演唱《青春舞曲》。
2、难点:掌握维吾尔族民歌特点,能准确掌握歌曲节奏型,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水平及团结合作意识。
并激发学生对“青春”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以自己身上特有的民族特色来和学生实行讨论,抓住学生对少数民族的兴趣来导入新课。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非常高兴能和同学们一起度过开心的45分钟。
今天我们先来欣赏一段视频。
欣赏的同时思考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这个民族有什么特色?
1、介绍新疆的服饰,歌舞,特产、乐器等。
2、新疆的人们都能歌善舞,每逢喜庆、丰收时节,他们
都用歌舞来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
二、讲授新课: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维吾尔族的民歌《青春舞曲》,请同学们欣赏音乐,感受歌曲的风格是怎样的?(多媒体播放音乐《青春舞曲》学生聆听)
2、演唱之前我们先做发声练习。
3、再次欣赏一遍歌曲
介绍作者及作品加深体验:
作者简介:王洛宾
4、教师弹奏《青春舞曲》旋律,教唱歌谱感受音乐的欢快美感。
5、难点处理:
5、随电子琴完整演唱歌曲。
(注意难点部分的区别)
8、带感情完整演唱全曲。
(要求:唱出积极、乐观、欢快
的情绪)
9、复听歌曲:学生拍手打节拍、节奏。
三、巩固新课:
1、齐唱:
2、南、北排男女生pk
四、知识拓展
2、最后欣赏几首王洛宾的著名作品:
《达坂城的姑娘》学生可以随唱也可做节奏填充。
《掀起你的开头来》学生拍节奏。
《沂蒙山小调》可以拍手随唱
五、小结:1、学生总结本节课收获,
2,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我们既要热爱其他
民族的民歌,也要爱自己民族的民歌,五十
六个民族团结在一起,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青春舞曲》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三章《时代歌曲》中的《青春舞曲》。
本节课主要学习《青春舞曲》的歌词、旋律及节奏,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特点,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青春舞曲》的歌词、旋律及节奏,能熟练地演唱这首歌曲。
2.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高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3. 引导学生了解歌曲创作背景,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旋律跳跃。
教学重点:歌曲的歌词、旋律及节奏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
2.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青春期的故事,引出青春舞曲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a. 教师播放《青春舞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b. 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旋律跳跃。
c.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歌曲的歌词内容和表达的情感。
3. 歌曲学唱:a.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b. 学生跟唱,教师适时纠正演唱中的错误。
c.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交流演唱心得。
4. 歌曲鉴赏:a.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b. 学生分享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5. 随堂练习:a. 教师出示一些有关青春的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内容创作歌词。
b.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大家共同评价。
b.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青春舞曲》2. 歌曲节奏:2/4拍3. 歌曲旋律:跳跃、欢快4. 歌曲主题:青春、梦想、奋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为《青春舞曲》创作一段歌词。
例:阳光洒在青涩的脸庞,梦想在心中悄然绽放。
勇敢向前,青春飞扬,奋斗的汗水洒满希望。
《青春舞曲》教学设计(精选9篇)《青春舞曲》教学设计(精选9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青春舞曲》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青春舞曲》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感受新缰歌曲的情绪及风格,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清晰的“文字吐字,明朗活泼的情绪演唱《青春舞曲》并北唱这首歌。
2、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青春舞曲》配伴奏,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3、了解王洛宾的概况,主要作品及新疆民歌整理创编的歌曲。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表现歌曲的音乐情绪和风格,提高表现能力。
难点:用打击乐器为《青春舞曲》配伴奏。
教具准备:电子琴、手鼓、铃鼓、录音机、新缰帽。
教学过程:一、用录音机播放新疆民族《我们新疆好地方》,感受歌词赋予的情绪的风格。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我们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风光,葡萄瓜果香又甜,煤铁金银遍地葳”优美的歌声向我们传递着新疆的神奇和美丽,新疆地域辽阔,特产资源十分丰富。
周恩来总理生前曾赞美新疆为祖国的“一块宝地”,你能谈一谈你所知道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吗?学生交收集到的材料(材料来源:八年级中国地理教科书)从以下几个方面加深对新疆的了解。
①新疆的地理位置、面积。
②新疆盛产的家作物。
③新疆蕴含的主要资源。
④新疆的民族风土人情及服饰特点。
(师生共同体验歌曲风格,掌握维吾尔族舞蹈的主要步伐。
)(录音机播放歌曲)教师戴着新疆帽随着音乐律动。
学生通过观看师的“微颤”、“绕腕”、“托帽式”、“移颈”等新疆舞的基本动作。
再一次感受新疆舞别具一格的独魅力。
三、学唱歌曲(1)师激情范唱(师边弹边唱,学生总结:歌曲情绪欢快、跳跃、充满青春活力的风格)(2)理解歌词的内涵播放录音机,请学生随歌曲歌词的节奏朗读,理解歌词内涵。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青春舞曲》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可爱的编辑为家人们找到的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青春舞曲》教案【优秀7篇】,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青春舞曲》七年级音乐下学期公开课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复习音符知识,掌握本曲当中较难的节奏;用圆润、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过程与方法:在欣赏、对比、体验、合作当中,快乐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建立起热爱歌舞、热爱新疆的价值观,并且感悟歌曲中的深刻寓意。
重点:能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欢快地演唱歌曲,准确掌握歌曲当中较难的节奏。
难点:准确演唱歌曲中较难的乐句,并且通过小组合作,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
新课导入:12 34 5? 54 32 1同学们好,老师您好!同学们,中国的民歌文化灿烂丰富,当我们唱起《茉莉花》,我们知道这是江苏民歌的代表,当我们唱起《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我们就来到了陕北,那么下面请同学们来欣赏一首歌舞视频,并猜测一下,这是哪个地方的民歌?欣赏视频片段:《掀起你的盖头来》然后回答问题:新疆新疆位于中国西北,那么关于新疆,同学们都有哪些了解呢?请大家举手分享一下。
看来同学们的知识储备很丰富,给大家点个赞!新疆物产丰富,有我们熟知的葡萄干、羊肉串,馕,哈密瓜,手抓饭等,新疆分布有多个民族,其中人口较多的是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的的小姑娘,称为“古丽”,意思是“美丽的花朵”,那老师要问问我们班的男孩子,我们班的'女生应该怎么称呼啊?“古丽~”对啦,他们都是较美的古丽,维吾尔族的男孩子,称为“巴郎”,意思是“勇敢的小伙子”,那我们班的男生,应该叫做“巴郎~”新疆的特色乐器有热瓦甫、手鼓、铃鼓等。
今天,就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去新疆做客吧!(8分钟)(播放青春舞曲视频)(2分钟)这首歌曲叫做青春舞曲,是一首维吾尔族民歌。
青春舞曲教案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青春舞曲》教案(精选9篇)《青春舞曲》是人教版音乐课本中的一首新疆民歌,它旋律优美流畅,节奏鲜明生动,并且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是一首非常富于教育意义的民族歌曲。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下面是作者勤劳的小编给家人们收集的9篇青春舞曲教案的相关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青春舞曲》教案篇一教材分析:《青春舞曲》这是一首维吾尔族民歌,歌曲中以“太阳”“花儿”“鸟儿”等大自然生态的变化为借喻和依托,抒发了维吾尔族青年赞美青春,珍惜青春年华的欢乐情绪。
歌曲具有维吾尔族舞蹈的音乐风格。
节奏鲜明,旋律优美,结构简洁,富于动感,意在引导学生于欢乐、健康中步入青春期。
教学年级:八年级授课:一课时课型:综合活动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能够对新疆维吾尔族音乐有初步的认识,了解维吾尔族音乐中常见的节奏特点。
过程与方法视图式、听唱式、导入式、表演式、即兴创造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唱歌曲《青春舞曲》体会歌曲情绪,引导学生深刻理解“青春”的含义。
2.根据维吾尔族音乐的特点编配打击乐伴奏,创编舞蹈动作,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青春舞曲》,掌握歌曲情绪及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创造力,体会作品“青春”的含义。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多媒体设备、钢琴、铃鼓、自制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一。
介绍新疆风土人情师:导入: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拥有各具特色灿烂的民族文化。
下面我们就欣赏一段歌舞,想一想它属于我国哪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你能从录像画面中获得了哪些信息?课件播放:教师播放录像《我们新疆好地方》。
生:竞相回答新疆的特产、建筑、乐器等。
设计意图:用多媒体课件代替了传统的讲授法,新颖独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了参与意识。
师:同学们,就让我们一起到美丽的新疆走走吧!课件播放一组简介新疆风土人情的风光片。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觉仿佛真的到新疆,于新疆维吾尔族的人们进行零距离接触。
教案名称:初中人教版音乐《青春舞曲》教学设计年级:八年级学科:音乐教材:《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并能够参与《青春舞曲》的演唱,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2. 培养学生对不同演唱形式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青春舞曲》,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配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会《青春舞曲》的歌词和旋律。
2. 了解并能够运用轮唱和齐唱的形式进行演唱。
教学难点:1. 掌握《青春舞曲》的节奏和音高。
2. 培养学生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青春舞曲》的伴奏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风格和节奏。
2. 引导学生注意音乐中出现的各种乐器,感受作品的轻快活泼的情绪。
二、新歌教学(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青春舞曲》的歌词和旋律,注意节奏和音高的准确性。
2. 分组进行练习,让学生尝试齐唱和轮唱的演唱形式。
三、实践活动(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打击乐器为《青春舞曲》伴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2. 学生分组进行演唱,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评价。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青春舞曲》的演唱形式和节奏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培养自信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感受《青春舞曲》的轻快活泼风格,让学生积极参与演唱和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团结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使他们在音乐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高意识,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初中音乐优质教案】《青春舞曲》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中音乐教材第七章第二节,内容为《青春舞曲》。
歌曲以赞美青春为主题,通过明快的旋律和活泼的节奏,表达出青春的活力和无畏精神。
详细内容包括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学习,以及歌曲背景和创作特点的介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青春舞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能够熟练演唱。
2.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青春的情感。
3. 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特点,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旋律和节奏的掌握,如高音区的演唱、切分音的把握等。
2. 教学重点:歌曲的情感表达,以及创作背景和特点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音乐课本、歌词单、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段青春洋溢的舞蹈视频,引导学生感受青春的活力,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青春舞曲》。
2. 新课内容学习:a. 介绍歌曲背景和创作特点。
b. 教唱歌曲旋律,注意高音区的演唱技巧。
c. 学习歌曲节奏,着重讲解切分音的掌握。
d. 逐句教唱歌词,引导学生正确表达歌曲情感。
3. 实践环节:a. 分组练习,每组派代表演唱歌曲,其他同学评价、讨论。
b. 邀请个别同学上台展示,教师点评、指导。
4. 例题讲解:分析歌曲中的典型节奏和旋律,讲解其音乐表现手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自主练习歌曲中的难点部分,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青春舞曲》2. 内容:a. 歌曲背景和创作特点b. 旋律、节奏、歌词学习要点c. 音乐表现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尝试创作一首赞美青春的歌曲或舞蹈。
2. 答案:学生作品,要求旋律明快、节奏活泼,表达出青春的活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掌握情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等。
2. 拓展延伸:a. 邀请专业舞蹈老师,结合歌曲教授一段青春舞蹈。
《青春舞曲》音乐教案设计-初中音乐教案优秀8篇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青春舞曲》教案篇一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七年级音乐课的一首作品《青春舞曲》。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七年级音乐课的一首作品。
这首民歌是由有西部歌王之誉的著名作曲家王洛宾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从一个维吾尔族高级知识分子口中学得,并加以整理而成。
全曲是由五个乐句都是基本相同的节奏,同样的旋律重复而让人百唱不厌,只在第三乐句的旋律上稍许变化,就能给人以新鲜感。
最末两小节是乐段的扩充,在稍许变化的旋律中,用新疆维吾尔族乡土味的虚词衬字渲染,又回到主旋律中去结束全曲。
(二)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学唱歌曲使学生体验作品中轻快活泼的情绪。
能力目标:通过音乐活动,了解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增强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懂得青春易逝的道理,启发学生珍惜光阴。
(三)教学重点:体会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
(四)教学难点:感受歌曲的音乐表现形式,理解歌曲的欢快情绪,锻炼对新疆民族舞蹈动作的创编能力。
二、说学情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音乐的基础知识,但他们把握音乐的情绪和表现音乐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和提高。
对于我们所教的学生,都是乡镇的学生,他们从小就很少跟音乐接触,因此,对学习音乐的兴趣不够浓厚,还缺乏一定的主动性、积极性。
想要让学生很好而又迅速的掌握音乐知识,那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学生有了动力,就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说教法针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谈话法、讨论法、表演法等。
四、说学法从本课的教学目标出发,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如下学法:整体感知法、视听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实践法。
五、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一)情景导入引情激趣1.教师范唱新疆维吾尔族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
授课内容:综合课《青春舞曲》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学唱该曲,使学生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清晰的咬字吐字、明朗活泼的情绪演唱《青春舞曲》,并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该曲富于的哲理“青春易逝,时光宝贵”。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该节学习过程,让学生更好更有效的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通过现代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形象的学习音乐,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维吾尔族音乐,让学生了解维吾尔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情绪与风格特点的体验和实践2、教学难点:感受歌曲的音乐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创造力。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师范唱导入新课:(1)以听歌猜歌名的方式演唱新疆歌曲。
(2)首次欣赏(青春舞曲)领会歌曲情绪、节奏。
(3)了解“西部歌王”—王洛宾(生平简介及作品)(4)了解什么是舞曲?(5)歌曲简介:(《青春舞曲》是王洛宾根据维吾尔族民歌整理创编的歌曲。
这首歌为G 大调,4/4 拍。
)二、学唱歌曲(1)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节奏规律。
(2)根据节奏朗读歌词,练习节奏。
(字正腔圆)(3)学生轻声跟唱。
(要求:吐字清晰有弹性)(4)教唱、随琴连唱歌曲。
(5)歌曲的艺术处理,强调用欢快、跳跃,有弹性,富有朝气的声音演唱歌曲。
体会歌曲带来的生活哲理。
(6)了解歌曲创作手法:鱼咬尾。
三、知识拓展感受体验作品不同的表现形式。
舞蹈版、合唱版、通俗版等。
舞蹈版:民族性较强,肢体表演更加直观。
合唱版:专业性较强,声音丰满。
现代版:流行口味较浓,适合学生欣赏口味。
四、与学生互动师生一起编排合唱。
五、课堂小结同学们,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青春的脚步如行云流水,让我们抓住大好的青春时光,努力学习,朝着自己奋斗的目标前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