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脂类药物的作用、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精品文档38页
- 格式:ppt
- 大小:519.50 KB
- 文档页数:38
心绞痛患者应该如何正确使用硝酸酯类药物心绞痛,又称心绞痛症,是一种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胸痛症状。
硝酸酯类药物是常用的心绞痛治疗药物之一,通过扩张血管,提高冠状动脉血流,缓解症状。
然而,硝酸酯类药物的使用也有一定的注意事项。
本文将就心绞痛患者如何正确使用硝酸酯类药物进行探讨。
一、理解硝酸酯类药物的作用机制硝酸酯类药物主要通过释放一氧化氮来扩张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轻心肌缺血。
这些药物主要通过舌下含服或舌下含服喷雾剂的方式使用,以便快速吸收。
硝酸酯类药物的作用时间较短,一般在服用后5-10分钟内开始发挥作用,作用持续时间为30分钟至2小时。
二、正确使用硝酸酯类药物的方法1. 严格按照医生嘱咐的剂量和用药时间使用药物。
不要随意增加或减少剂量,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或疗效不佳。
2. 舌下含服片剂时,应遵循慢慢吸咽的原则,使药物逐渐释放于舌下。
忌嚼或吞食药片,以免影响药效。
3. 使用含服喷雾剂时,应当首先检查喷雾器的正常工作状态。
将喷嘴对准口腔内喷射,同时注视喷雾进入口腔的情况,以确保药物得以吸收。
4. 药物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胸痛的情况,应停止使用药物,并立即就医进行评估和处理。
三、注意事项和禁忌症1. 硝酸酯类药物具有明显的血管扩张作用,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引起头痛、面红、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若不适症状较重,应及时就医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改治疗方案。
2. 心绞痛患者合并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低血压、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硝酸酯类药物。
3. 使用硝酸酯类药物的同时,应避免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特别是硝酸酯类药物与磷酸酯酶-5抑制剂(如伟哥)的联用可能会产生严重的低血压反应,因此应当严禁同时使用。
四、药物保存和过期处理1. 硝酸酯类药物应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2. 使用药物时,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查看药品的有效期限。
过期药物应立即废弃,不能继续使用。
总结:心绞痛患者使用硝酸酯类药物是常见的治疗手段,可以有效缓解症状。
硝酸酯制剂使用注意事项硝酸酯制剂是一类常用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心绞痛、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
但是,使用硝酸酯制剂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下面将从多个角度详细介绍。
一、禁忌症1. 严重低血压:硝酸酯制剂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如果患者本身就存在低血压,使用硝酸酯制剂会使血压进一步下降,导致头晕、晕厥等不良反应。
2. 头部外伤:硝酸酯制剂可以扩张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增加颅内血流量。
如果患者存在头部外伤或颈椎损伤等情况,使用硝酸酯制剂可能会导致颈内动脉夹层或出血等严重后果。
3. 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力衰竭时,心肌已经处于严重缺氧状态。
此时使用硝酸酯制剂会使冠状动脉扩张、冠脉血流增加,导致心肌氧耗增加,加重心肌缺血缺氧。
4. 严重贫血:严重贫血患者红细胞数量较少,使用硝酸酯制剂会使血液更容易滞留在毛细血管中,导致组织缺氧。
二、用药注意事项1. 剂量:硝酸酯制剂的剂量应根据患者年龄、病情等因素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初始剂量应较小,逐渐增加至有效剂量。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患者的血压、心率等指标,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2. 用药时间:硝酸酯制剂一般在早上和中午使用效果更佳。
晚上使用可能会影响睡眠质量,并导致早晨头痛等不良反应。
3. 药物相互作用:硝酸酯制剂与其他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
例如,硝酸甘油与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如伟哥)同时使用可能导致血压急剧下降。
因此,在使用硝酸酯制剂的同时,应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
三、不良反应1. 头痛:硝酸酯制剂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可能导致头痛。
一般来说,头痛会在用药后30分钟内消失。
2. 低血压:硝酸酯制剂可能导致血压下降。
如果患者本身就存在低血压,使用硝酸酯制剂会加重症状。
3. 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在使用硝酸酯制剂后会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这些反应一般是暂时的,停药后会自行消失。
4. 皮肤过敏:少数患者在使用硝酸酯制剂时会出现皮肤过敏反应,如红斑、荨麻疹等。
如果出现这些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处理。
规范使用硝酸酯类药物一、禁忌症:过敏、肥厚梗阻性心肌病、严重主动脉狭窄、低血压(SBP<90mmHg=,不与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联用(西地那非伟哥)二、硝酸酯类药物的作用1.小剂量时,主要舒张大的容量静脉,随剂量增加,大、中传输动脉扩张,结果:回心血量下降,心室容积下降,左心室灌注压、收缩压下降,心室壁张力下降(心肌需氧量的决定因素),心肌前负荷下降,心肌氧需求量(MVO2)↓↓2.大剂量时,则舒张外周阻力小动脉,心脏后负荷下降,心肌氧需求量进一步下降(MVO2)伴随的负效应- 反射性心动过速和心肌收缩力增加- 增加氧耗量3.只有极大剂量时才使微动脉扩张。
4.硝酸酯对冠脉循环的局部效应1)扩张心外膜大的传输动脉,预防或逆转冠状动脉收缩或痉挛2)舒张侧枝循环动脉,侧枝血流增加,改善缺血区域血供3)临床常用剂量范围内不扩张微动脉的血管效应,避免“冠脉4)窃血”三、硝酸酯发挥抗缺血作用的机理舒张冠脉血管,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促进血流向易于缺血的心内膜下分布,改善缺血区血供改善大动脉的顺应性改善LV 重塑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白细胞黏附于血管内皮降低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张力抗LDL脂蛋白的氧化作用四、硝酸酯类药物的分类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 NTG):二硝酸异山梨酯(isosorbide dinitrate, ISDN):消心痛,异舒吉单硝酸异山梨酯(isosorbide mononitrate, ISMN):依姆多鲁南欣康、长效心痛治、德脉宁、异乐啶戊四硝酯(pentaerythrityl tetranitrate, PET):已很少应用五、ISDN和5-ISMN的药代动力学区别ISDN 5-ISMN生物利用度20-25% 100%半衰期30-60 min 4-5 h活性代谢产物2-ISMN, 5-ISMN 无血浆水平低高六、常见硝酸酯类药物的药理学特性药物名称常用剂量(mg) 起效时间(min) 药效维持时间舌下含服NTG 0.3-0.6 2-5 20-30 min舌下含服ISDN 2.5-10.0 5-20 45-120 min口服ISDN 10 - 60 bid, tid 15-45 2-6 h口服ISDN-SR 80 -120 qd 60-90 10-14 h口服ISMN 20 bid 30-60 3-6 h口服ISMN-SR 60 -120 qd 60-90 10-14 hAHA/ACC的ACS 治疗指南急性期的抗缺血和抗心绞痛治疗硝酸酯药物的在急诊治疗时的I 类推荐:- 进行性缺血:舌下含服NTG: 0.4mg 5min 0.4mg 5min 0.4mg,共3次,然后评估静脉用药的必要性- 对进行性缺血、高血压和肺充血的病人予以NTG静脉治疗(胸痛不缓解、心功能不好)静滴从小剂量开始,起始剂量:5-10μg/min(非吸附性输液器);25μg/min(聚乙烯输液器)递增剂量:5-20μg /min(每3-5min递增一次)直至症状缓解或血压下降10%,血压高者将30%,症状缓解后12小时该口服防耐药,不宜静滴超过24-48小时。
正确使用硝酸酯类药物*导读:硝酸酯类药物是冠心病患者最常使用的药物之一,主要用于治疗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充血性心衰。
最常用的硝酸酯类药物有:三硝基异山梨酯(硝酸甘油),二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和单硝酸异山梨酯(如长效异乐定、Imdur、德脉宁、鲁南欣康等)。
……这类药有多种剂型:可舌下含服、口服、喷雾、贴剂或静脉用药。
硝酸酯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是:扩张静脉和适当扩张中等动脉,使心脏的前负荷和后负荷减轻;扩张冠状动脉(包括狭窄处血管),同时扩张侧支血管,增加缺血区心肌的血流供应。
因此,硝酸酯类药物可减轻心脏的做功和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和心力衰竭症状。
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急性发作最常用的药物是硝酸甘油。
通常以舌下含服或舌下喷雾给药,起效快。
硝酸甘油也可用于预防心绞痛的发作。
因为许多患者知道能诱发其心绞痛发作的活动量,因此,活动前2~5分钟通过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防止症状的发生。
临床上也使用硝酸甘油软膏抗心绞痛,长期治疗一般采用12小时用药、12小时不用药的空白期治疗方案。
因为研究显示,硝酸甘油透皮贴剂虽然24小时血药浓度稳定,但是持续给药其部分治疗效果丧失,即对药物产生了耐药性。
通过采用12小时贴敷和12小时间歇期的给药方式,可防止或至少减轻耐药性的发生。
另外,在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硝酸甘油可在3~5分钟内扩张静脉,降低前负荷,紧急使用硝酸甘油效果非常好。
使用硝酸甘油时需注意:硝酸甘油含片一旦暴露于空气中会很快被降解,因此,应每3个月更换一次。
而硝酸甘油喷剂至少在3年内可保持稳定。
消心痛消心痛也可用于舌下含服治疗心绞痛的急性发作,但是起效比硝酸甘油制剂迟。
同样,舌下含服消心痛可用来预防心绞痛的发作,由于半衰期长,该药有效预防心绞痛发作可达1小时。
但是由于消心痛肝脏首过效应,其口服的生物利用度低,需加大用药量,并且血药浓度波动不稳定,因此在住院期间有时可采用静脉用药。
当短期给药时,消心痛可有效地治疗心绞痛。
硝酸酯类药物详解硝酸酯类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1•临床治疗三大适应证(1)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控制心肌缺血,或控制合并存在的高血压、心力衰竭,需持续静脉应用硝酸酯;下壁、右室心肌梗死时慎用硝酸酯。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易被忽视,需要临床医生加强关注和重视,早期及时干预以改善预后。
在CABG和冠脉造影PCI手术中的应用CABG围术期易发生心肌缺血及高血压,可使用静脉硝酸酯控制高血压, 缓解心肌缺血;PCI中冠状动脉注射硝酸酯:缓解术中的冠状动脉痉挛、缓解心肌缺血、鉴别冠状动脉狭窄的性质。
(2)心力衰竭急性心力衰竭心衰时静脉使用硝酸酯注意事项:硝普钠易引起「窃血现象」不宜用于冠心病、肝肾功能不全的心衰患者,可用于高血压伴心衰的患者;慎用硝酸酯:严重二尖瓣狭窄、肥厚梗阻性心肌病、限制性心肌病、心包填塞等心室充盈受限的疾病、中度主动脉瓣狭窄及右心衰为主的心衰发作。
慢性心力衰竭卩受体阻滞剂、ACEI/ARB及利尿剂等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对仍有明显充血性症状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可加用硝酸酯;硝酸酯可显著改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时反复发作的心肌缺血。
(3)高血压危象和围手术期高血压2.权威指南推荐2006 ESC稳定性心绞痛诊疗指南——卩受体阻滞剂不能耐受或者疗效较差时,尝试CCB或长效硝酸酯(I);2013 ESC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管理指南——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药物治疗:长效硝酸酯(n, a);2006 AHA/ACC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治疗指南一一长效硝酸酯制剂用于减彳氐匕、绞痛发作的频率和程度,并可増加运动耐量;2016/2012 ESC急慢性心衰指南——口服长效硝酸酯类药物可联合B受体阻滞剂等用于心绞痛持续发作的治疗(n,a);2014 CCS稳定性缺血性心脏病诊断和管理指南——当患者不能耐受或禁忌卩受体阻滞剂和/或长效CCB时,或经过上述药物充分治疗症状控制不满意时,建议加用长效硝酸酯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