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冀教版数学小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反比例》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2
选择题表示x和y成正比例关系的式子是()。
A.x+y=10B.x-y=10C.y=10x【答案】C【解析】根据正比例公式x÷y=k(一定),x和y成正比例关系。
A.x+y=10,和一定,不成比例;B. x-y=10,差一定,不成比例;C. y=10x,y÷x=10(一定),x和y成正比例关系。
故答案为:C选择题下列等式中,a与b(a、b均不为0)成反比例的是()A.2a=5bB.a×7=C.a×=1【答案】C【解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由此逐一解析即可解答.A,因为2a=5b,所以= (一定),所以a、b成正比例;B,因为a×7= ,所以=14(一定),所以a、b成正比例;C,因为a×=1,所以ab=3(一定),所以a、b成反比例;故选C选择题3:8=15:x,x=()A.30B.40C.50【答案】B【解析】3:8=15:x解:3x=15×83x÷3=15×8÷3x=40故选:B.在=中,a的值是()。
A.2B.4C.6D.8【答案】B【解析】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由此可求得a,进而选择正确答案。
解:3a=12a=4故答案为:B选择题一个长方形操场长120米,宽60米,画在练习本上,选取()的比例尺比较合适.A. 1:200B. 1:2000C. 1:10000D. 1:400000【答案】B【解析】实际距离和比例尺已知,依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即可求出操场的长和宽的图上距离,再与练习本的实际长度比较即可选出合适因为120米=12000厘米,60米=6000厘米,选项A,12000×=60厘米,6000厘米×=30(厘米),画在练习本上,尺寸过大,不符合实际情况,故不合适;选项B,12000×=6(厘米),6000÷=3(厘米),画在练习本上比较合适;选项C,12000×=1.2(厘米),6000×=0.6(厘米),画在练习本上太小,故不合适;选项D,12000×=0.03(厘米),6000×=0.015(厘米),画在练习本上太小,故不合适;故选:B.选择题科学课上,同学们做“平衡架”实验(如图,使用的钩码重量都相同)。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培优测试卷第三单元正比例反比例一、填空。
(每空1分,共26分)1.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2小时行驶了16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剩下的路程还要行驶3小时,剩下的路程为( )千米。
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 )和( )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一定时,这两种量成( )比例。
2.桌子的单价一定,总价随着( )的变化而变化,( )与( )成正比例。
3.佳佳带着10元钱去买早餐,她买早餐的种类和带的钱数( )(填“成”或“不成”)比例。
如果佳佳决定买油条,买油条的数量和所付的钱数成( )比例。
每根油条1.5元,佳佳带的钱最多能买( )根油条。
4.如果a:b=3:4,那么a和b成( )比例;如果x7=5y,那么x和y成( )比例。
5.a与b互为倒数,则a与b成( )比例。
6.已知yx=k(y不为0),当( )一定时,( )和( )成反比例。
7.工地上要运64吨石子,每天运的吨数和需要的天数如下表。
(1)表中相关联的两个量是( )和( )。
(2)每两个相对应的数的乘积都是( )。
(3)石子的总吨数=( )×( )。
(4)因为( )一定,所以每天运的吨数和需要的天数成( )比例。
8.下表中,当x和y成正比例时,▽=( );当x和y成反比例时,△=( )。
二、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6分)1.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比例,说明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 )一定。
A. 和或差B. 比值或乘积C. 和或乘积D. 差或比值2.下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长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长和宽成反比例B. 小明的身高和体重不成比例C. 梯形的面积一定,梯形的上底、下底之和与高成反比例D. 和一定,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成反比例3.成语“立竿见影”常解释为“竿立而影现,喻收效迅速”。
用数学的角度来看,这是应用比例知识中的( )。
A. 正比例B. 反比例C. 比例尺D. 不能确定4.左图是李明同学在电脑上下载一个文件的过程示意图,且已经用时2分钟。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正比例、反比例大部分同学在学过新知识之后,都觉得自己对这部分知识没有问题了,然而一做题就遇到专门多问题,为了幸免这种现象,编辑老师整理了这篇六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期望大伙儿练习!一、判定对错(1)路程一定,速度和时刻成正比例。
( )(2)一堆煤的总量不变,烧去的煤与剩下的煤成反比例。
( )(3)花生的出油率一定,花生的重量与榨出花生油的重量成正比例。
(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变,它的底与高成反比例。
( )二、选择题(1)长方形的_________________,它的长和面积成正比例。
A.周长一定B.宽一定C.面积一定(2)圆柱体体积一定,________________和高成反比例。
A.底面半径B.底面积C.表面积3、a÷b=c,当c一定时a和b( );当a一定时b和c( );当b一定时a和c( )。
A. 成正比例B. 成反比例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专门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因此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样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现在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三、应用题(1)工厂制作一种零件,现在每个零件所用的时刻由革新前的8分钟减少到3分钟,原先制造60个的时刻现在能生产多少个?(用比例方法解答)观看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打算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明白得的观看内容。
随机观看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味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小孩一边观看,一边提问,爱好专门浓。
我提供的观看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亮,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看,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正比例、反比例
2019年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正比例、
反比例
大部分同学在学过新知识之后,都觉得自己对这部分知识没有问题了,但是一做题就遇到很多问题,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编辑老师整理了这篇六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希望大家练习!
一、判断对错
(1)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正比例。
( )
(2)一堆煤的总量不变,烧去的煤与剩下的煤成反比例。
( )
(3)花生的出油率一定,花生的重量与榨出花生油的重量成正比例。
( )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变,它的底与高成反比例。
( )
二、选择题
(1)长方形的_________________,它的长和面积成正比例。
A.周长一定
B.宽一定
C.面积一定
(2)圆柱体体积一定,________________和高成反比例。
A.底面半径
B.底面积
C.表面积
3、a÷b=c,当c一定时a和b( );当a一定时b和c( );当b一定时a和c(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三、应用题。
2019年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正比例、
反比例
大部分同学在学过新知识之后,都觉得自己对这部分知识没有问题了,但是一做题就遇到很多问题,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编辑老师整理了这篇六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希望大家练习!
一、判断对错
(1)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正比例。
( )
(2)一堆煤的总量不变,烧去的煤与剩下的煤成反比例。
( )
(3)花生的出油率一定,花生的重量与榨出花生油的重量成正比例。
( )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变,它的底与高成反比例。
( )
二、选择题
(1)长方形的_________________,它的长和面积成正比例。
A.周长一定
B.宽一定
C.面积一定
(2)圆柱体体积一定,________________和高成反比例。
A.底面半径
B.底面积
C.表面积
3、a÷b=c,当c一定时a和b( );当a一定时b和c( );当b一定时a和c(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三、应用题
(1)工厂制作一种零件,现在每个零件所用的时间由革新前的8分钟减少到3分钟,原来制造60个的时间现在能生产多少个?(用比例方法解答)
(2)一个晒盐场用500千克海水可以晒15千克盐;照这样的计算,用100吨海水可以晒多少吨盐?(用比例方法解答) 以上就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正比例、反比例同步练习题一.选择题1.小洋家客厅长5米, 宽3.8米, 画在练习本上, 选用比例尺()较合适。
A. B. C.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A.0.6∶0.2和∶B.12∶0.3和20∶3.已知有比例 3∶9=1.3∶x , 则x的值是()。
A.6B.2.6C.3.9D.5.24.下面三组数中, 可以组成比例的是()。
A./、/、/和/B.0.05、0.3.0.4和0.6 C.8、/、/和12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明的身高和体重不成比例B.等底等高的圆锥和长方体, 圆锥的体积是长方体体积的三分之一C.在一个比例中, 交换两个外项的位置仍然是比例D.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则圆柱和圆锥一定等底等高二.判断题1.车轮的直径一定, 车轮的转数和车轮前进的距离成正比例。
()2.阳光下同时同地的杆高和影长成正比例。
()3.圆锥体体积一定, 底面积和高成反比例。
()4.2分米:1米=2:1。
()5.实际距离一定, 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成反比例。
()三.填空题1.男生占全班人数的/, 这个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
2.大小两个正方体棱长比是3:2, 那么表面积的比是(), 体积的比是()。
3.求比值。
=();化简比吨:25千克=()。
4.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之比是1:3:2, 该三角形中最小的一个角是()°, 这是一个()三角形。
5.一个面积48平方厘米的长方形, 长和宽的比是4:3, 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厘米, 宽是()厘米。
四.计算题1.求未知数x。
2.求未知数x。
五.作图题1.画一画: 自己画一个三角形, 把三角形的各条边按4:1放大,画出得到的三角形。
六.解答题1.下图是根据乐乐今天的早餐制作的统计图。
(1)乐乐今天的早餐是按怎样的比搭配的?如果乐乐今天早餐吃了50克鸡蛋, 则他早餐一共吃了多少克食物?(2)乐乐的妈妈按同样的比大约吃了420克早餐, 算算妈妈今天的早餐中各种食物大约分别吃了多少?2.幼儿园买回240个苹果, 按照大、中、小三个幼儿班的人数分配给各个班。
(新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反比例(四)
一、填空。
①两种()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如果这两种量中()的两数的()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
二、判断。
①铺地的总面积一定,每块砖的面积与需要的块数成正比例。
()
②班级学生的总人数一定,出勤率与缺勤率成正比例。
()
③小刚跳高的高度和他的身体成正比例。
()
④长方形周长一定,它的长和宽成反比例。
()
⑤圆的半径和它的面积成正比例。
()
三、下面各题中哪两种量成正比例?为什么?
(1)笔记本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
(2)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
(3)一袋大米的重量一定,吃了的和剩下的。
(4)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
(5)每天播种的公顷数一定,播种的总公顷数与播种的天数。
(6)一个加数一定,和与另一个加数。
四、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1. 修一条公路,总长124千米,前20天修了15.5千米。
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公路还要多少天?
想:照这样计算说明()定。
()和()成比例。
解法一:设修完这条路还要X天才完成。
解法二:设修完这条路一共要X天。
2.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50千米,6小时可以到达乙地,如果每小时行60千米,可提前几个小时到达?
解法一:设可提前x小时到达解法二:设提速后x小时到达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