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疾病tia
- 格式:ppt
- 大小:699.00 KB
- 文档页数:32
脑梗死“前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引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属于脑血管疾病中的一种,临床称之为TIA,其也是一种脑缺血发作或小卒中。
患者短时间内出现脑血流量减少而引发脑功能障碍是此疾病的主要特点,每次发病的时间短暂,可以以秒或分钟来计算,大多患者发病不会超过24小时。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疾病发病急,但是症状也会快速消失,因此容易被忽视。
但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虽然无严重症状表现且发作后不会留下相关后遗症,但其造成的后果却非常严重,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会增加患脑梗塞的风险。
有关资料统计,此疾病患者主要集中在50-70岁中老年男性人群,大概有25-40%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5年内会发生脑梗塞。
因此,临床也将其作为脑梗塞等相关脑血管疾病的发病信号。
基于此,为进一步帮助大家认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相关知识,下面将对其做详细介绍:一、什么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患者颅内血管发生病变,进而导致出现一过性或短暂性、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临床也将其称为小卒中。
此疾病患者发病时症状通常只持续10~15分钟,大多数患者会在1小时左右恢复正常,极少数患者症状表现会超过24小时。
此疾病发作后并不会遗留神经功能缺损,CT或MRI检查中也并无责任病灶。
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发病机制有哪些?(一)血流动力学学说当患者存在动脉硬化或动脉炎等相关疾病时,颈内动脉系统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管会出现严重狭窄现象,此时极易出现血压波动异常,进而导致患者脑区出现一过性缺血症状。
(二)微栓子学说当患者出现微栓子阻塞小动脉时会导致脑组织出现缺血现象,一旦栓子发生破裂或溶解远端时,血流会即可恢复正常,此时一过性缺血症状会随之缓解。
但是,微栓子也多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其主要是因为动脉血管中的不稳定板块、附壁血栓等发生破碎脱落、瓣膜性或者非瓣膜性心源性栓子及胆固醇结晶,最终形成微栓子,其随着血液循环至脑组织供血区,最终引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的历史背景和新定义王纪佐单位: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科认为TIA是脑血管疾病中最有治疗价值的病种。
指出因习惯势力的影响,TIA的新名称很难能被广泛接受,所以更改名称不如更改定义和提高对TIA的正确认识更实际和重要。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指急性发作的短暂性、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或缺损,病因是由于供应该处脑组织(或视网膜)的血流暂时中断所致,传统的TIA定义,将神经系统局限症状发作时间限定为于24小时,然而,绝大多数TIA发作不超过1小时,超过1小时的TIA发作多出现脑组织的损害。
随着医学的进步,TIA观念不断更新,其旧的定义和名称的含义应改变,以利于指导临床上对患者的处理。
TIA不是良性疾病,它预示患者处于发生脑梗死、心肌梗死和其他血管意外的高度危险中,TIA后第一个月内发生脑梗死者4-8%;5年内增至24-29%;3月内为10.5%。
故应予积极处理,以减少发生脑梗死的机率。
频发性TIA更应以急诊处理。
历史背景历史上的名称20世纪50年代的文献[1~4]曾称为脑血管机能不全(cerebrovascular insufficiency)、可逆性动力学危象(reversible hemodynamic crises)、脑血管痉挛(Vasospasm)。
TIA“持续时间”的历史资料:1954年 Fisher C M提出TIA定义为“可能持续几分钟到几小时,最常见是几秒钟到5或10分钟”;1961年Fisher C M提出“TIA是指复发性脑功能障碍的单次或多次发作,每次发作不超过1小时,自发恢复不留任何后遗症”;1964年Acheson 和Hutchinson在“暂时性脑缺血的自然史观察”一文中提出“每次发作少于1小时”。
24小时框架的出现:1964年Marshall J在“TIA自然史”一文中首次提出“神经功能紊乱少于24小时”,但是其根据只是对75例观察的结果:30/75例少于1小时,38/75例>1小时(无CT时代)。
TIA的临床意义及其病因王纪佐单位: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科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中最有治疗价值和治疗效果最好的脑血管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ient Ichemic Attack ,TIA)的临床意义是:①TIA是脑梗死的预警信号,②TIA发作本身可增加脑对缺血的耐受性。
其病因主要为供应脑血循环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其他还可见于夹层动脉瘤、动脉炎、血液成分的异常、血流动力血学的改变及心脏介入和手术治疗的并发症。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管疾病临床意义病因TIA不是一般概念的疾病或脑血管疾病,其具有特定的临床意义。
按照传统定义诊断的TIA患者中有多少不符合新定义的诊断?A.约1/2B. 约1/4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中最有治疗价值和治疗效果最好的脑血管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 ,TIA)具有其特定的临床意义,深入了解其临床意义及病因对于指导TIA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TIA的临床意义TIA是脑梗死的预警信号TIA无论其发作次数的多少和持续时间的长短都预示患者处于发生脑梗死、心肌梗死和其他血管意外的高度危险中,应予积极处理,以减少发生脑梗死的机率。
TIA是缺血性脑血管病中,最有治疗价值和治疗效果最好的脑血管病。
以下研究资料可说明其危险性。
1. TIA(或小中风)后发生中风的危险性,在发作后7天是10.2%,1个月是13.8%。
2.第一次TIA后,10%~20%的患者在其后90天出现中风,其中50%的患者中风的出现是发生在第一次TIA发作后24~28小时,中风发生率增高的危险性有高龄、糖尿病、发作超过10分钟,症状为无力和语言障碍。
3.TIA发作后的中风发作率:第7天是2.4%;第30天是4.9%,从首次TIA发作计算:第7天和第30天的发生率各自为8.6%和12.0%。
TIA发作可增加脑对缺血的耐受性心绞痛能增加心肌对缺血的耐受性和减轻其后心肌梗死的严重性已被证实。
tia检查方法
TIA检查主要包括以下方法:
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一般有以下检查:包括心电图、全血细胞计数、血电解质、肾功能及血糖和血脂测定。
2. 血管检查:包括CT血管成像(简称CTA)、核磁共振血管成像(简称M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简称DSA)等。
此外,也可行颈动脉血管超
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简称TCD)检查,以发现颅内外大血管病变。
易损
斑块的检查:包括颈部血管超声、血管内超声、高分辨MRI及TCD微栓子监测等。
3. 心脏评估:疑为性微栓子栓塞时,或>45岁患者颈部和脑血管检查及血
液学筛选未能明确病因者,应尽快进行心脏检查。
4. 监测项目:监测治疗前、后的出血时间、凝血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治疗后TIA发作的例数、发作停止时间。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TIA的检查方法,建议咨询神经内科医生获取帮助。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简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指因脑血管病变引起的短暂性、局限性脑功能缺失或视网膜功能障碍,临床症状一般持续10~20分钟,多在1小时内缓解,最长不超过24小时,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结构影像学(CT、MRI)检查无责任病灶。
凡临床症状持续超过1小时且神经影像学检查有明确病灶者不宜称为TIA。
TIA是脑卒中的高危因子,一次TIA发作后,脑卒中发生率一月内为4%~8%,一年内为12%~13%,5年内为24%~29%。
TIA频繁发作者48小时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几率可达50%。
中国TIA的人群患病率为每年180/10万,男:女约为3 :1。
TIA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由于TIA发作时间的限定尚有争议,TIA的发病率差异较大。
病因与发病机理TIA的发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心脏病、血液成分改变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等多种病因及多种途径有关。
一微血栓:颈内动脉和椎一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硬化狭窄处的附壁血栓、硬化斑块及其中的血液分解物、血小板聚集物等游离脱落后,阻塞了脑部动脉,当栓子碎裂或向远端移动时,缺血症状消失。
二脑血管痉挛:颈内动脉或椎一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硬化斑块使血管腔狭窄,该处产生血流旋涡流,当涡流加速时,刺激血管壁导致血管痉挛,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旋涡减速时,症状消失。
三脑血液动力学改变:颈动脉和椎一基底动脉系统闭塞或狭窄时,如病人突然发生一过性血压过低,由于脑血流量减少,而导致本病发作;血压回升后,症状消失。
本病多见于血压波动时易出现本病发作。
此外,心律不齐、房室传导阻滞、心肌损害亦可使脑局部血流量突然减少而发病。
四颈部动脉扭曲、过长、打结或椎动脉受颈椎骨增生骨刺压迫,当转头时即可引起本病发作。
本病的病因绝大多数是动脉粥样硬化,由以下几种触发因素而发病:1、微血栓:主动脉-颅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内容物及其发生溃疡时的附壁血栓凝块的碎屑,可散落在血流中成为微栓子,这种微栓子循血流进入视网膜或脑小动脉,可造成微栓塞,引起局部缺血症状。
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措施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一)一般护理1、休息与运动经常发作者防止重体力劳动、单独外出、适当休息,转头或仰头不宜过急,幅度不要过大,防止诱发TIA或跌倒2、饮食低盐、低脂、低糖、高蛋白、高维生、戒烟酒、忌辛辣食物、油炸、暴饮暴食(二)病情观察频繁TIA发作的患者注意每次发作持续、间隔的时间、发作时表现、(三)用药护理指导患者按医嘱正确服药,告知患者药物的作用与副作用阿司匹林宜饭后服用,以防胃肠道刺激盐酸睡氯匹定可逆性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四)心理护理告诉患者该病的相关知识,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积极治疗相关疾病,树立患者与疾病斗争的信心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一)一般护理1、休息与体位①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②清醒患者取平卧位③意识障碍取平卧头侧或侧卧位2、饮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低脂、易消化饮食、防止粗糙、平硬、刺激性食物3、生活护理偏瘫患者更衣先穿患侧再穿健侧;脱衣时先脱健侧再脱患侧(二)病情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变化(三)对症护理1、瘫痪的护理瘫痪肢体保持功能位、患者平放、维持手臂外展、肘关节稍屈曲;仰卧时肩关节高于肩水平,下肢腿托板托位,足底使踝关节呈90°避免足下垂,在舐尾部,足跟处骨突处放置气上肢肌力下降者不能自行翻开水或用热水瓶倒水,防止烫伤。
2、感觉障碍的护理用毛绒刺激触觉,用冷水刺激温觉,用针尖刺激痛觉3、语言训练有肢体康复训练时进行语言功能训练,早期加强非语言沟通诱发患者语言欲望,指导患者发音(四)心理护理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关心体贴患者,指导患者正确面对疾病,既要克服急躁心理和悲观情绪,又要防止过分依赖心理;鼓励患者积极自理,活动增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