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DNA的复制
- 格式:ppt
- 大小:1.74 MB
- 文档页数:25
第3节DNA的复制[学习目标] 1.运用假说—演绎法探究DNA的复制方式,概述DNA通过半保留的方式进行复制。
2.理解DNA的准确复制是遗传信息稳定传递的基础。
一、对DNA复制的推测及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1.对DNA复制的推测(1)半保留复制①提出者:______________。
②观点:DNA复制方式为____________。
③内容:DNA复制时,DNA双螺旋解开,互补的碱基之间的________断裂,解开的两条单链分别作为复制的模板,游离的____________根据____________原则,通过形成________,结合到作为模板的单链上。
④结果: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________。
(2)全保留复制:指DNA复制以DNA双链为模板,子代DNA的双链都是________的。
2.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1)实验方法:____________技术和____________技术。
(2)实验原理:只含15N的DNA密度____,只含14N的DNA密度____,一条链含14N、一条链含15N的双链DNA密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利用______技术可以在试管中区分含有不同N元素的DNA。
(3)探究DNA的复制方式①提出问题:DNA以什么方式复制?②作出假设:DNA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复制。
③演绎推理(预期实验结果)离心后应出现____条DNA带;a.重带(密度最大):两条链都为______标记的亲代双链DNA。
b.中带(密度居中):一条链为14N标记,另一条链为15N标记的子代双链DNA。
c.轻带(密度最小):两条链都为______标记的子代双链DNA。
④实验验证实验结果条带数量在试管中位置DNA含N情况亲代靠近试管底部15N/15N-DNA 第一代位置居中第二代一条带位置居中,一条带位置靠上⑤实验结论:DNA的复制是以__________的方式进行的。
《DNA的复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DNA 的复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DNA 的复制”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 2《遗传与进化》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以及DNA 的结构,这为学习 DNA 的复制奠定了基础。
DNA 的复制是遗传信息传递的关键环节,对于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在教材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深化和拓展,又为后续学习基因的表达等内容做好铺垫。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和思维能力。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 DNA 的结构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但对于 DNA 复制的过程和机制可能还存在一些困惑。
高二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来获取知识。
然而,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理解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时可能会遇到困难。
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 DNA 分子的复制过程、条件和特点。
(2)理解 DNA 复制的意义。
2、能力目标(1)通过对 DNA 复制过程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1)体验科学家探索科学的艰辛历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2)认同生命活动的物质性,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DNA 复制的过程。
(2)DNA 复制的条件和特点。
(1)DNA 复制的分子机制。
(2)半保留复制实验的分析。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 DNA 复制的动画、图片等,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