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并肾衰竭行血液透析疗法临床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26.95 KB
- 文档页数:2
探讨血液透析替代疗法在慢性肾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替代疗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71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血液透析替代疗法治疗。
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657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35例慢性肾衰竭患者皆实施常规治疗,即应用碳酸钙,加强降压治疗,给予低磷饮食治疗等。
治疗组36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均于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液透析替代疗法治疗,36例患者均选择中心深静脉位置处留置针管,选择聚砜膜中空纤维透析器polyflux14l,滤膜通常选择an69磺化聚丙烯腈膜,同时选择ak95s型血液透析机(由瑞典金宝公司制造),灌流器主要选择炭灌流器炭肾yts-150型(由河北廊坊市爱尔血液净化器材厂制造),其具有一次性活性的特征[1]。
此外,需选择碳酸氢盐置换液作为本次治疗的置换液,置换液流量需控制在每小时3000-4000ml之内,血流量控制在每分钟200-250ml之间,先给予血液透析治疗,后实施血液灌流器治疗,时间控制在2h,出现饱和状态后可将灌流器撤掉,后需持续治疗24h以上,治疗期间需应用肝素。
13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均于治疗期间密切观察各种症状与体征,包括失眠、乏力、手足抽搐、记忆力减退、抑郁、昏迷、淡漠等。
同时需详细记录各项指标的化验情况,包括β2微球蛋白、血清尿素氮、c反应蛋白、肌酐等。
14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失眠、乏力、手足抽搐、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明显改善,化验指标有4项下降;②有效:失眠、乏力、手足抽搐、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有所改善,化验指标有2-3项下降;③无效:失眠、乏力、手足抽搐、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未有变化或加重,化验指标无下降趋势[2]。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定量资料均以均值±标准差(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肾衰竭的临床病例分析及治疗路径探讨概述:肾衰竭是一种极具临床挑战性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实际的临床病例,探讨肾衰竭的治疗路径,以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参考。
病例描述:患者X,男性,56岁,有高血压病史10年,3年前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患者近期发现疲倦、恶心、呕吐等症状加重,尿量减少并伴有血尿。
查体发现肾区叩痛明显,肾功能进一步下降。
分析: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体征,可以预判该患者当前处于急进性肾衰竭阶段。
急进性肾衰竭是指患者肾功能迅速恶化,伴有明显的尿量减少和血尿等症状,通常需要立即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治疗路径:1. 确定病因:在治疗之前,首先应明确引起肾衰竭的病因。
常见的病因包括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
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可以辅助确定具体的病因。
2. 控制基础疾病:尽管肾衰竭的根本原因有时无法逆转,但对于可控的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可以通过药物治疗、饮食控制等措施来稳定疾病的进展,减缓肾功效的衰竭速度。
3. 肾替代治疗:当肾功能严重衰竭,血肌酐水平升高,尽管有时尚未出现明显症状,也需要考虑肾替代治疗,包括肾脏移植、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等。
在该病例中,透析治疗是一个可行的选择,以减轻患者的症状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4. 针对症状治疗:肾衰竭患者常伴有多种症状,如贫血、高血压、电解质紊乱等。
在治疗路径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酌情给予纠正贫血的治疗、血压控制、电解质调节等,并注意合理用药以避免药物肾毒性。
5. 饮食与营养支持:营养不良在肾衰竭患者中很常见,特别是在透析治疗过程中。
因此,合理调整饮食结构、限制盐分和蛋白质摄入,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营养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结论:肾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疾病,治疗路径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因而定。
从本文所分析的病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明确病因、控制基础疾病、选择适当的肾替代治疗,以及针对症状进行治疗,都是有效的治疗路径。
多发性骨髓瘤病人合并肾衰竭行血液透析治疗期间皮下注射硼替佐米的护理王慧芳;金美珍;黄旖旎;顾琴琴;郑珠【摘要】[目的]总结多发性骨髓瘤病人合并肾衰竭行血液透析治疗期间皮下注射硼替佐米的护理。
[方法]对5例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衰竭病人在行血液透析治疗同时予硼替佐米皮下注射联合地塞米松化疗,合理安排给药时间,治疗期间重视心理护理、血液透析导管的护理、用药护理、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等。
[结果]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例,因病情进展放弃治疗1例,其中最早1例入院病人肾功能恢复接近正常脱离血液透析治疗;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外周神经病变、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乏力。
[结论]硼替佐米皮下注射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衰竭有较好疗效,严密观察不良反应并予及时处理,可保证病人顺利完成治疗,促进病人康复。
%Objective:To summarize the nursing of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bortezomib therapy during hemodi-alysis for multiple myeloma patients combined with renal failure.Methods:Five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 combined with renal failure were treated by subcutaneous bortezomibwith dexamethasone chemotherapy simultaneously during hemodialysis.To arrange the reasonable administration time and pay attention to psycho-logical care,hemodialysis catheter care,administration treatments,adverse drug reactions and other care.Re-sults:3 cases were complete remission,1 case was partial remission,and 1 case gave up treatment.The adverse reactions mainly included peripheral neuropathy,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s,bone marrow suppression,and fa-tigue.Conclusion:Bortezomib subcutaneous treatment has a good effect onmultiple myeloma patients combined with renal failure.Ensured a close observation and in time treatment of adverse reactions,the patients could complete the treatment and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successfully.【期刊名称】《全科护理》【年(卷),期】2015(000)028【总页数】3页(P2841-2843)【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肾衰竭;硼替佐米;皮下注射;护理【作者】王慧芳;金美珍;黄旖旎;顾琴琴;郑珠【作者单位】310003,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310003,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310003,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310003,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310003,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5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临床中常以骨髓中克隆性增生为主,从而引起骨骼的破坏和贫血以及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1]。
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透析治疗效果评估肾功能衰竭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对于肾功能衰竭患者,透析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重点讨论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透析治疗效果评估。
一、透析治疗简介透析治疗是通过人工方式将体内的废物、过剩的水分和电解质从血液中清除,以达到纠正体内生化代谢紊乱和排除体内毒素的目的。
透析治疗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是将患者的血液引流到透析机器中,经过滤器进行物质交换后再返回患者体内;腹膜透析则是通过在患者腹膜内注入透析液,利用腹膜进行物质交换。
二、透析治疗效果评估指标1. 溶质清除率:血液透析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清除体内废物,因此评估透析的效果常用溶质清除率来衡量。
溶质清除率是指透析治疗后血液中特定溶质浓度降低的百分比,可以通过测量透析液中和透析前后血液中的溶质浓度来计算。
2. 超滤率:透析过程中,通过超滤器移除过剩的水分。
超滤率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超滤器排除的水分量,用于评估透析过程中水分控制的效果。
3. 血液流速:血液流速是指透析过程中血液通过血管的速度。
血液流速较高有助于提高透析效果,但过高的血液流速也会引起并发症。
4. 平衡态Kt/V:平衡态Kt/V是一个综合指标,用于评估透析的效果,其中K表示溶质传递速率,t表示透析时间,V表示体积。
平衡态Kt/V值越高,表示溶质清除效果越好。
三、透析治疗效果的评估方法1. 临床症状评估:透析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是否有所改善是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水肿、贫血、疲劳等。
2. 生化指标评估:透析治疗后,可以通过测量血液生化指标来评估治疗效果。
常见的生化指标包括尿素氮、肌酐、血肌酐、尿酸等。
3. 影像学评估:透析治疗前后,可以通过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评估肾功能的变化。
这些检查可以定量评估透析前后肾脏的大小、皮质厚度等指标。
4. 心血管评估:肾功能衰竭患者常常伴随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
临床分析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分析血液透析是一种常用的治疗肾衰竭的方法,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是一个关键指标,对于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透析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进行详细分析。
血红蛋白(Hb)是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之一,其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
血液透析患者通常由于肾功能不全而无法排除体内的废物和过多的液体,因此需要通过透析治疗来代替肾脏的功能。
然而,透析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透析膜的血液接触会导致红细胞破裂和血小板减少,透析液中的溶质浓度和渗透压差异也会对患者的生理指标产生影响,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血红蛋白水平的异常变化。
首先,透析过程中红细胞破裂和血小板减少是导致血红蛋白水平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
透析膜的血液接触会引起机械刺激和化学刺激,进而导致红细胞膜的破裂,血红蛋白的溶解度增加,使得血红蛋白的水平下降。
此外,透析过程中由于血液接触到人工材料和透析器内壁,也会导致血小板的破裂和减少,进而影响血液的凝血功能,使得红细胞破损和溶解的现象更加明显。
其次,透析液中的溶质浓度和渗透压差异对患者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也有一定影响。
透析治疗中使用的透析液中的溶质浓度和渗透压通常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调整的,但是调整不当可能导致血液中溶质的快速转移,进而引起红细胞和血浆水分的改变,最终影响血红蛋白水平。
比如透析液中的渗透负荷过大,会导致血浆中的溶质被迅速清除,进而引起血红蛋白水平的下降。
除了透析过程本身的原因外,患者的营养状况也与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密切相关。
透析患者通常会存在一定的蛋白质丢失,尤其是在长期透析治疗中,蛋白质摄入不足和分解代谢过多会影响患者的营养状态。
蛋白质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基础,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障碍,从而引起血红蛋白水平的下降。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透析过程中红细胞破裂和血小板减少、透析液中的溶质浓度和渗透压差异以及患者的营养状况都可能导致血红蛋白水平的异常变化。
关于血液透析可行性分析引言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方法,通过通过人工透析膜将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水分清除出体外。
然而,血液透析并非适用于所有的患者,因此有必要进行血液透析可行性分析,以确定具体患者是否适合接受血液透析治疗。
方法血液透析可行性分析通常包括以下方面的评估:1. 患者病史:包括病因、病期、并发症等相关信息。
2. 体格检查:检查体格状况、水肿程度、血压、心肺功能等。
3. 实验室检查:包括肾功能指标、电解质水平、血常规、尿常规等。
病史评估在血液透析可行性分析中,患者的病史是一个重要的评估指标。
首先需要确定患者是否存在慢性肾衰竭,包括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血尿素氮和肌酐的升高等指标。
同时还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因,是否存在遗传性疾病、糖尿病等。
此外,还要考虑患者的病期,包括疾病的进展速度、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
体格检查评估体格检查是血液透析可行性分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检查患者的体格状况、水肿程度、血压、心肺功能等来评估患者是否适合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需要关注的是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水肿程度,以及是否存在严重的心脏和肺部疾病。
实验室检查评估实验室检查是血液透析可行性分析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通过检查肾功能指标、电解质水平、血常规、尿常规等来评估患者的血液透析可行性。
首先需要关注的是血肌酐和血尿素氮的水平,高水平提示严重的肾功能障碍。
同时还需要检查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评估患者的贫血程度。
结果与讨论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得出血液透析的可行性结论。
如果患者存在慢性肾衰竭、肾功能指标异常、营养状况差、心脏和肺部疾病等,那么血液透析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但如果患者的病情不符合血液透析的治疗指征,那么可能需要考虑其他治疗方法,如肾脏移植或保守治疗。
结论血液透析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方法,但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患者。
进行血液透析可行性分析是评估患者是否适合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重要步骤。
临床分析肾衰竭患者的血液透析方案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肾衰竭患者中。
然而,在制定适当的血液透析方案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生理状况、透析效果和透析相关并发症等因素。
本文将对肾衰竭患者的血液透析方案进行临床分析。
首先,血液透析方案的制定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个体化定制,因为每个患者的肾衰竭程度和病因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一般而言,肾衰竭患者的血液透析方案可以根据透析频率和透析时间的不同来进行分类。
对于慢性透析患者而言,一周进行3次透析是常见的选择。
在此方案下,透析时间一般为4至5小时,透析频率和透析时间有助于清除患者体内堆积的毒素和废物,维持其血液中代谢物质的平衡。
然而,肾衰竭患者的透析方案不仅仅只是透析频率和透析时间的问题,还需要考虑透析方法和透析膜的选择。
目前,常见的透析方法包括传统血液透析、高通量透析和腹膜透析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透析方法可以有效改善透析效果和减少透析相关并发症。
另外,透析膜的选择也是关键因素之一。
透析膜的不同会影响透析的效果和患者的透析质量。
常见的透析膜包括低通量膜、高通量膜和蛋白结合性膜等。
根据患者的透析清除需求和肾衰竭的程度,选择适当的透析膜有助于提高透析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制定血液透析方案时,还应考虑患者的生理状况和基础疾病。
例如,老年患者、妊娠期患者和合并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在透析方案制定上需要更加慎重。
此外,还应注意患者的营养需求和电解质紊乱等问题,在透析过程中进行适当的调控和支持,以维持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
除了血液透析方案本身的制定,透析过程中的监测和评估也非常重要。
定期检测血液透析患者的体重、血常规、电解质、血脂、透析效果和透析并发症等指标,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此外,与其他医疗团队成员的密切合作与沟通,可以共同协商出更为合理和有效的血液透析方案。
综上所述,肾衰竭患者的血液透析方案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生理状况、透析效果和透析相关并发症等因素进行制定。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应用研究发布时间:2022-09-19T05:15:32.931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2期作者:李娜[导读] 目的探究并分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予以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临床疗效李娜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400023【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予以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取随机数表法,从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中随机抽样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为研究对象,并应用动态化随机分组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各35例,对照组应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应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
结果接受治疗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四项目瘙痒(FIIQ)评分、血清尿素水平(BUN)、血β2-微球蛋白含量以及尿酸水平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四项目瘙痒(FIIQ)评分、血清尿素水平(BUN)以及尿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观察组患者的血β2-微球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白细胞异常、厌食以及上消化道出血症状好转时间快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慢性肾衰竭患者予以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提高患者的肾功能,加快症状好转速度,并有效缓解患者的皮肚瘙痒症状,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可提高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频率。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效果慢性肾衰竭作为危害人体健康的临床综合征,会导致患者出现白细胞异常、厌食以及上消化道出血等临床症状[1]。
随着疾病发展,会累及全身系统无法正常运行,从而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2]。
据当前临床经验显示,血液透析治疗作为针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存在无法完全消除对患者体内体内残留的中分子及大分子毒素的缺点,因此需针对患者采取进一步临床治疗措施[3]。
肾衰竭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护理方式分析及研究
魏小玲
【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年(卷),期】2017(009)009
【摘要】目的研究肾衰竭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护理方法 .方法在我院收治的肾衰竭患者中选出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全部患者均给予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比对照组高,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33%vs.15.00%),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100.0%vs.90.0%),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用于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肾衰竭患者中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构建相互信任依赖的护患关系.
【总页数】2页(P258-259)
【作者】魏小玲
【作者单位】淮安市肿瘤医院/淮安市淮安医院血透室,江苏淮安223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3
【相关文献】
1.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肾衰竭合并高磷血症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研究 [J], 郑姗
2.延续性护理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护理效果 [J], 张琴
3.对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衰竭患者进行协同护理的效果研究 [J], 陈霞
4.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在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治疗中的效果对比 [J], 欧玉玲; 张培光
5.认知行为护理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肾功能及依从性的影响 [J], 张美莲;银翠云;王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慢性肾衰竭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新发现肿瘤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总结慢性肾衰竭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新发现肿瘤的临床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慢性肾衰竭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合并新发现肿瘤的病例,对4例不同系统肿瘤患者的诊治经过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近5年维持性血透患者220例,合并新发现肿瘤4例。
确诊时的平均年龄74岁,累及系统有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
仅1例行手术处理,两例确诊肿瘤后存活1年以上。
结论:慢性肾衰竭维持血透患者新发现肿瘤多见于老年人,可累及多个系统,部分患者临床表现隐袭,病情进展缓慢,确诊时间较长,影响血透预后。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肿瘤透析预后心血管疾病和感染是导致终末期肾衰(esrd)患者死亡最主要的原因。
近年来发现esrd肾脏替代治疗患者肿瘤发生率增高,并也成为影响透析患者生存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回顾慢性肾衰竭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新发现肿瘤的临床诊治经过,进行总结分析,以期提高对维持血透患者并发肿瘤的重视,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资料与方法2007年7月~2012年6月收治esrd患者220例。
排除因多发性骨髓瘤或恶性肿瘤等引起梗阻性肾病导致esrd患者,或血透前已明确合并存在肿瘤,如心房黏液瘤、膀胱癌等。
研究方法:分析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新发现肿瘤的发生率、部位,从开始血透到相应症状体征出现的时间,从出现症状和体征到肿瘤确诊的时间,临床诊治特点。
肿瘤诊断依据病理学检查和(或)影像学检查。
统计学处理: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
结果近5年维持性血透患者220例,合并新发现肿瘤有4例。
从开始血透到相应症状体征出现的平均时间34个月,从出现症状和体征到肿瘤确诊的平均时间235天。
确诊时的平均年龄74岁,累及系统有泌尿道、消化道、神经系统、血液系统。
仅1例行手术处理,两例确诊肿瘤后存活1年以上。
例1:男,73岁,59年前因“右肾结核”行右肾切除术。
近30年自觉泡沫尿,16年前发现血压高达160/80mmhg,14年前浮肿,尿检示血尿蛋白尿,血肌酐达200μmol/l,自服中药。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效果观察摘要:慢性肾衰竭(CRF)作为肾脏疾病的晚期阶段,其主要病因与糖尿病肾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等相关,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肾功能衰退、酸碱失衡、钙磷代谢紊乱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
CRF患者入院后临床常给予抗感染、电解质调节、酸碱平衡控制等常规治疗,同时联合应用血液透析作为治疗CRF的肾脏替代疗法,血液透析主要是利用半透膜原理对机体内的代谢产物、小分子毒素物质等进行有效清除,且可将机体内多余的水分清除,最终发挥净化血液的效果,但单一的血液透析治疗对清除血液中大、中分子毒素效果不明显,且若透析不充分,易导致患者出现难以控制的并发症,故需联合其他方式进行治疗。
血液灌流也属于净化血液的一种治疗方式,其主要是利用体外循环将血液中的有害致病毒物质进行清除,主要清除体内大、中分子毒素,同时对蛋白结合率较高的物质也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该方法吸附速度快、吸附容量大、机械强度高;但有研究显示,若单独使用血液灌流治疗,不能有效调节CRF患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治疗效果受限。
故需将血液透析与血流灌注联合治疗,以发挥各自治疗优势,更好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关键词: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慢性肾衰竭引言慢性肾衰竭(CRF)是肾内科较为严重的一种疾病,其属于各种慢性肾脏病持续进展的结果,临床主要表现为代谢产物潴留、肾功能减退等,因其病程较长,故可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临床上对于此类患者常给予血液透析(HD)治疗,HD是一种安全易行、应用广泛的血液净化方式之一,通过对患者血液中代谢的有害物质进行清除来达到治疗效果,但单一HD治疗,易导致机体出现低钙、高磷等不良现象,不利于患者预后。
血液灌流(HP)是借助体外循环,将血液引入装有固态吸附剂的容器中,吸附清除人体外源性和内源性的毒物,最后将净化后的血液回输给患者,达到血液净化目的。
1概述血液透析(HD)是采用弥散和对流原理清除血液中代谢废物、有害物质和过多水分,是尿毒症病人最常用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
恶性肿瘤并肾衰竭行血液透析疗法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恶性肿瘤并发肾衰竭时血液透析疗法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
取43 例患有恶性肿瘤并发肾衰竭的患者与24 例没有肿瘤但肾衰竭的患者,然后
随机性的将43 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1 组,观察组23 例,对照1 组20 例,
肾衰竭没有肿瘤的24 例患者为对照2组,然后用血液透析法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患者的生存时间,透析并发症以及透析的疗效。
结果:观察组无论是
生存时间还是疗效上都明显的优于对照1 组,P﹤0.1;观察组与对照2 组的透析
疗法虽然一致,但是在透析中低血压与疼痛增加。
结论:恶性肿瘤并发肾衰竭用
血液透析的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人的疼痛,并对患者的生命有延长作用;
在透析中出现的低血压与疼痛应该给予及时处理。
关键词:恶性肿瘤;肾衰竭;血液透析【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056-01
一般情况下,晚期恶性肿瘤的患者最容易出现并发症,比如肝肾功能衰竭等,容易给化疗与手术带来困难,甚至会出现死亡。
用血液透析法治疗恶性肿瘤并发
肾衰竭不但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还能延长患者寿命。
现就我院在恶性肿瘤并发
肾衰竭使用血液透析疗法的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我院2013 年4 月~2014 年4 月的住院患者中,选取43 例患有恶性肿瘤并发肾衰竭的患者与肾衰竭无肿瘤患者24 例,随机性的
将43 例患有恶性肿瘤并发肾衰竭的患者分为观察组23 例,对照1 组20 例,肾
衰竭无肿瘤的患者为对照2 组。
其中,观察组有男性患者14 例,女性患者9 例,年龄在33~68 岁之间,平均年龄41.5±4.1 岁;对照1 组有男性患者10 例,女性
患者10 例,年龄27~72 岁,平均年龄43±5.3 岁;对照2 组有男性患者14 例,女
性患者10 例,年龄在19~61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2±4.8 岁。
从三组的年龄来看,差异不明显,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对照1 组使用正常疗法,对观察组与对照2 组使用血液透析疗法,所有患者的碳酸氢盐透析液流量为500ml/min,其血流量170~220ml/min,面积
是1.3m2,按4 个小时一次治疗,每周2~3 次,看患者治疗时的出血情况,用低
分子肝素抗凝或者肝素钠,如有必要,可以使用鱼精蛋白来中和。
然后总结并记
录两组的透析疗效与转归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1、3 统计学分析所有患者资料均使用SPSS19.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 检验。
2、结果对观察组与对照2 组分别使用血液透析疗法1~3 次后,患者的症状
有明显减轻现象,见表1,观察组与对照2 组血液透析后的症状减轻情况(x2)。
从表中得知,低血压与疼痛不适方面有着显著差异,P﹤0.05,其他方面都没
有显著差异。
3、讨论恶性肿瘤并发肾衰竭的严重后果会导致肾功能的不齐全。
从以上分
析可以看出,在肿瘤并发肾衰竭时,透析与不透析的结果有很大差异,所以,为
了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就需要进行血液透
析治疗。
血液透析疗法主要是通过弥散与对流的原理,把患者身体内部的毒物清除,
治疗较为可靠;而且能够较快的建立中心静脉插管,容易被患者及其家属接受;
还能快速纠正肾衰的症状与患者的生命体征。
肿瘤肾衰病人透析相比普通透析,
容易出现低血压现象,所以为了将透析的平稳性提高,在治疗时一律使用止疼药。
恶性肿瘤并肾衰竭的病情较为严重,如果不及时治疗,患者的生命就很难保证,化疗与手术更无从谈起;如果能以血液透析作为治疗恶性肿瘤并肾衰竭,不
但为患者提供了化疗与手术的机会,还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若能使化疗手术成功,还能延长患者生命。
但因为肿瘤原因,使得患者的身体情况较差,这就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全面考
虑可能出现的一些并发症,并对这些并发症给予及时的治疗,以免造成患者病情
的更加恶化。
参考文献[1] 刘丽.肿瘤相关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短期中心静脉导管封管方法
的探讨[J].临床护理杂志,2012,89(5):45-47.[2] 张晓光,王念诵.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4,
34(7):43-44.[3] 陈辉乐,金领辉.肾功能及血透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清肿瘤
标志物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3,75(1):85-87.作者简介:李婧波,女,黑龙江省肇东市,1983 年12 月,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肾脏病的
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