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与恶性肿瘤
- 格式:pptx
- 大小:19.41 MB
- 文档页数:44
血液透析知识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
那么你对血液透析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血液透析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血液透析的原理溶质转运1、弥散:是HD时清除溶质的主要机制。
溶质依靠浓度梯度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此现象称为弥散。
溶质的弥散转运能源来自溶质的分子或微粒自身的不规则运动(布朗运动)。
2、对流:溶质伴随溶剂一起通过半透膜的移动,称为对流。
溶质和溶剂一起移动,是摩擦力作用的结果。
不受溶质分子量和其浓度梯度差的影响,跨膜的动力是膜两侧的静水压差,即所谓溶质牵引作用。
3、吸附:是通过正负电荷的相互作用或范德华力和透析膜表面的亲水性基团选择性吸附某些蛋白质、毒物及药物(如β2-微球蛋白、补体、炎性介质、内毒素等)。
所有透析膜表面均带负电荷,膜表面负电荷量决定了吸附带有异种电荷蛋白的量。
在血透过程中,血液中某些异常升高的蛋白质、毒物和药物等选择性地吸附于透析膜表面,使这些致病物质被清除,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水的转运1、超滤定义:液体在静水压力梯度或渗透压梯度作用下通过半透膜的运动称为超滤。
透析时,超滤是指水分从血液侧向透析液侧移动;反之,如果水分从透析液侧向血液侧移动,则称为反超滤。
2、影响超滤的因素(1) 净水压力梯度:主要来自透析液侧的负压,也可来自血液侧的正压。
(2) 渗透压梯度:水分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侧向高浓度侧移动,称为渗透。
其动力是渗透压梯度。
当两种溶液被半透膜隔开,且溶液中溶质的颗粒数量不等时,水分向溶质颗粒多的一侧流动,在水分流动的同时也牵引可以透过半透膜的溶质移动。
水分移动后,将使膜两侧的溶质浓度相等,渗透超滤也停止。
血透时,透析液与血浆基本等渗,因而超滤并不依赖渗透压梯度,而主要由静水压力梯度决定。
(3) 跨膜压力:是指血液侧正压和透析液侧负压的绝对值之和。
血液侧正压一般用静脉回路侧除泡器内的静脉压来表示。
(4) 超滤系数:是指在单位跨膜压下,水通过透析膜的流量,反映了透析器的水通过能力。
影响恶性肿瘤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效果的因素分
析
王群元;郭树锋;杨春艳
【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年(卷),期】2017(9)5
【摘要】目的分析恶性肿瘤合并急性肾衰竭的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64例恶性肿瘤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根据患者的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研究发现,年龄越小、未合并感染、贫血程度较轻的恶性肿瘤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治疗的预后较好,反之则效果较差,组间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合并急性肾衰竭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受患者年龄、感染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治疗中应注意对患者的高危因素进行控制,改善预后.
【总页数】2页(P108-109)
【作者】王群元;郭树锋;杨春艳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264 医院肾内科,山西太原 030000;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264 医院肾内科,山西太原 030000;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264 医院肾内科,山西太原 0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2
【相关文献】
1.整体护理配合在改善老年急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J], 李瑞花;吴敏慧;曾雪英;陈东
2.恶性肿瘤合并急性肾衰竭的血液透析治疗 [J], 阮吉;刘毅
3.恶性肿瘤合并急性肾衰竭的血液透析治疗 [J], 阮吉;刘毅
4.血液透析对急性肾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 [J], 武仁;王晶
5.认知、心理、行为针对性护理对HIV阳性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感染的影响 [J], 王雪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液透析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治疗一、透析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血液透析的适应症包括:①急性肾功能衰竭;②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③慢性肾功能衰竭;④肾移植前的肾功能衰竭或移植后排异反应使移植肾无功能者;⑤其他疾病(肝功能衰竭、精神分裂症、牛皮癣等)。
血液透析的相对禁忌症包括:①病情极危重、低血压、休克者;②严重感染败血症者;③严重心肌功能不全或冠心病者;④大手术后3日内者;⑤严重出血倾向、脑出血及严重贫血者;⑥精神病不合作者;⑦恶性肿瘤患者。
一般患者需每周血液透析3次,每次4~5小时。
应尽早开始透析以利于纠正由于毒素蓄积过多导致的不可逆性脏器损伤及机体的代谢紊乱,当肌酐清除率下降为10~12mL/min时即应开始透析。
15~60岁患者透析效果好且安全,但由于透析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新透析设备的不断出现,70岁以上的患者亦可获得好疗效。
为保证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康复率,血透患者应保证每日摄入蛋白质1.0~1.2克/千克即146.3千焦/千克,同时应摄入足够的水溶性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以补充透析丢失量。
积极治疗:1.充分休息。
尿毒症病人应保证充足的休息和良好的营养,不要从事力所不及的活动。
2.避免有损肾脏的化学物质。
要避免含有镉、氯仿、乙烯乙二醇和四氯乙烯的用品和环境。
它们一般存在于杀虫剂、汽车尾气、涂料、建筑物和家用清洁剂中。
3.限制含镐量高的食物。
已经在一般家庭用品中发现一些化学元素与急性和慢性肾病有关联,只要仔细阅读产品的说明,多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以避免这些有害物质的。
4.限制摄入含镉量高的食物,如由动物肝和肾制成的食物、比目鱼、蚌类、扇贝、牡蚝以及在污泥中长成的蔬菜。
5.确保用来喷涂和工艺用涂料、染料、瓷器不含镉。
不要使用古董的烹调用具,因为这些器具上涂有含镉制成的色素。
6.勿抽烟,烟对肾脏有害无益。
7.采用低蛋白饮食。
对尿毒症患者应给予低蛋白饮食,正常成人每公斤体重需要蛋白量1—1.5克,尿毒症病人只能进食0.5克/公斤以下,以减少体内氮质代谢产物的生成和潴留。
70什么是血液透析崔建强血液透析简称为“血透”,也有很多其他通俗的说法,譬如“洗肾”“人工肾”,属于是一种血液净化技术。
血液透析的应用可以概括为:借助于半透膜的原理,经由弥散、对流,把机体当中那些有害的、多余的代谢废物和电解质清除到体外,实现对血液净化的作用,以此来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血液透析是可以替代一部分肾脏功能的,比如:①将有害于机体的代谢产物排泄出来;②确保水代谢的平衡;③确保机体内环境酸碱度、电解质的平衡。
一、血液透析的原理分析具体来说,透析是一种溶质经半透膜和另一溶质互换的这样一个过程。
半透膜是一张薄膜、其中布满了小孔,膜的孔隙大小被限定在了一个范畴当中,这样一来,膜两侧溶质当中的水与小分子溶质,便可以经由膜孔进行交换,从而排除掉像蛋白质等大分子溶质的交换可能。
弥散:所有溶质都是在浓度高处朝着浓度低处流动的,这种转运是靠着浓度梯度差完成的,这便是弥散。
而且是溶质清除的一个主要机制。
超滤:即对流,当液体受到压力梯度作用影响后,透过半透膜发生运动。
受到静水压、渗透压的影响,水会在此作用下通过半透膜,同时小分子溶质便会随之一起被清除掉,但是大分子溶质是不受影响的。
这是水分清除的一个主要机制。
二、哪些患者需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目前,血液透析技术主要用于下述情况:①急性肾衰竭、②慢性肾衰竭、③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④其他内科难治性疾病如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其中,于慢性肾衰竭当中的应用最为广泛。
尿毒症,即慢性肾衰竭,它是各种慢性、实质性疾病发展的最终结局,患者由于肾功能减退、代谢产物潴留,会出现全身性的系统症状,其中尤以酸碱平衡失调、水电解质紊乱最为显著。
患者血液透析的适应证:①存在有尿毒症的显著性临床表现、非透析治疗方法无效,尿素氮超过28.6 mmol/L、血肌酐超过707.2 μmol/L;②肾移植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造成移植肾功能不佳,需透析予以维持治疗;③支持早期透析的情况:肾衰竭进展速度快、全身状态发生显著恶化,存在有严重的消化道症状,无法进食、机体营养差。
血液透析基本标准
血液透析是一种通过机器帮助清除体内废物和多余液体的治疗方法,适用于患有慢性肾脏病或急性肾损伤导致肾功能衰竭的患者。
以下是血液透析的基本标准:
1. 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肾脏功能丧失或严重受损,无法有效清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液体。
2. 血液透析指征:血尿素氮(BUN)水平超过60mg/dL,肌酐(Cr)水平超过8mg/dL,或者尿素清除率小于10mL/min。
3. 透析频率:根据患者的肾功能状况,通常每周进行3次到7
次透析,每次透析时间为3至5小时。
4. 年龄限制:一般来说,血液透析适用于年龄在18岁到70岁之间的患者,但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出适当调整。
5.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血液透析需要建立一个可靠的血管通路,一般分为动静脉内瘘、动静脉外瘘和中央静脉导管三种方式。
6. 并发症和禁忌症:血液透析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和禁忌症,包括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不可逆性脑损伤、恶性肿瘤等,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评估。
除了以上标准,血液透析的实施还需要考虑患者的全身状况、合并症和预期效果,因此,具体的透析方案和透析时长会因患
者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因此,如果您需要进行血液透析,请咨询您的主治医生以获取更准确的建议和指导。
在癌症晚期,肿瘤细胞会随着血液循环、淋巴循环等就进行广泛扩散、转移。
转移病灶会随着时间推移,持续生长,高度消耗机体营养物质,导致器官衰竭。
有不少多发转移的癌症晚期患者就合并有肾功能衰竭,这样的患者就不能仅是单纯的抗肿瘤治疗,还要针对并发症对症采取血液透析治疗。
可是,患者不免要问:癌症病人晚期能血透吗?血透是什么,癌症晚期可以血透吗?血液透析,简称血透,是在患者出现肾脏衰竭后,肾脏不能发挥正常排毒功能时,将血液导出使用透析机器机械过滤毒素,维持机体电解质、血液平衡的维持治疗手段。
那么,癌症晚期可以做血透吗?一般可以,血透也有严格的禁忌症范围,恶性肿瘤并不在其范畴内。
血透也不会影响患者的癌情进展,常规情况下,可以做血透。
但若是患者出现癌症脑转移出现颅内压增高,或是有肝硬化、心肌病变等禁忌症便不适合做血透。
其实,一旦癌症晚期患者到必须进行血透的境地,若是肾脏衰竭还是恶性肿瘤导致的,那么,这从侧面也反应出癌症患者的病情已经较为严重,这时候,在血透的同时,一定不可中断抗肿瘤治疗。
癌症晚期血透同时,不可忽略治疗癌症晚期的抗肿瘤治疗,中医有其相应的优势。
中医治疗可以根据患者的病症不同、分期不同、表现不同、并发症不同等,对症下方,利用中草药内服外敷,病变部位与经络穴位用药结合,全面调整癌症患者全身气血、阴阳、脏腑生理机能平衡,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还可以与手术、放疗、化疗综合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其毒副作用、减轻后遗症表现。
癌症患者经过中医药巩固治疗后,不仅体质、免疫机能得到巩固,还可以维持机体免疫功能与肿瘤对抗平衡,让免疫功能抑制癌细胞扩散,使病情趋于稳定,患者处于相对健康的状况,延长生存期。
不过,并非所有的中医治疗理念都可以帮助患者实现预防目标。
患者一定要接受正规肿瘤中医师规范、系统、个体化治疗。
而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袁希福院长正是这样一位富有临床治癌经验,对中医肿瘤治疗作用特点有深入研究,值得癌症患者选择的肿瘤中医师。
血液学中的血液疾病与血液透析血液学是研究血液及其相关疾病的科学领域,而血液疾病是指影响血液或造血系统功能的疾病,这些疾病可以通过血液透析来治疗。
本文将探讨血液学中的常见血液疾病,并解释血液透析的原理及其在治疗这些疾病中的应用。
一、贫血贫血是血液学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特征是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功能的异常。
贫血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营养不良、遗传性疾病或慢性疾病,如肾脏疾病和免疫性疾病等。
血液透析常被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疾病导致的贫血,通过透析机器帮助清除体内废物和过剩水分,并补充造血所需的红细胞。
二、白血病白血病是一类由骨髓异常增生引起的恶性肿瘤性疾病,其中白细胞数量异常增多。
由于白血病患者骨髓中异常白细胞的快速增殖,正常造血功能受到抑制。
血液透析并不能直接治疗白血病本身,但在需要放化疗以及骨髓移植时,血液透析可以帮助清除体内药物的代谢产物,降低治疗药物对肾脏的毒性,保护肾脏功能。
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由于血小板数量过少或功能异常导致的出血性疾病。
该病患者往往容易出现皮肤瘀斑、鼻衄、牙龈出血等症状。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常见原因包括免疫性疾病、骨髓异常和药物反应等。
血液透析不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在需要同时进行抗凝治疗的情况下,透析机器的操作可以确保减少血液透析过程中血小板损失的情况。
四、尿毒症尿毒症是指肾脏功能严重损害,无法排除体内代谢废物和水分,导致体内毒素堆积的一种疾病。
尿毒症患者常伴有贫血、电解质紊乱和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透析机器清除体内废物和水分,帮助维持体内化学物质平衡,减轻患者症状,并改善生活质量。
总结血液学中的血液疾病包括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尿毒症等。
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特别适用于尿毒症患者,可以帮助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和过剩水分,维持生理平衡。
尽管血液透析并不能直接治疗血液疾病本身,但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帮助保护肾脏功能,并减少治疗药物对肾脏的损害。
病例报告肾脂肪肉瘤转移血液透析治疗一例舒勇孙丹宁王勤李靖蒙明森康元上颜加强孙道冬刘元丰患者男,24岁,因上腹部隐痛伴恶心,发现左肾肿块10d 于20031025入院。
CT 检查为左肾肿瘤(18c m15c m ),于2003123行左肾及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20c m 14cm 10c m )表面有薄层包膜,重17kg 。
病理诊断:左肾上极圆细胞型脂肪肉瘤。
术后肾功能正常。
术后20d 开始局部放疗:Dt50Gy/25F /5W;术后第5个月发现肺部散在转移,行化疗(方案:长春新碱3g ,1次/d 、环磷酰胺600mg ,1次/d 、5氟尿嘧啶25m g 1~2次/d),共5个疗程;术后第30个月超声:右肝后叶(17c m 17c m )转移,胸部X 线片肺部转移加重(图1);术后35个月出现肾功能不全(B UN 126mmol/L ,Scr 462m ol/L)停止化疗;术后第41个月发展为尿毒症(B UN 294mm ol/L ,Scr 1261mol/L),肾性贫血(H b 57g /L)。
2007528开始颈内静脉置管维持性血液透析(HD 3次/周),2个月后因高热更换为右股静脉置管,3个月后又管腔阻塞,行左股静脉置管血液透析,于200815行自体右手动静脉内瘘术为透析通路。
反复透析后低热(不超过385),考虑肿瘤坏死吸收热。
200955肝转移瘤(229c m 163cm ),肺部转移加重(图1),自透析后患者拒绝任何手术及放化疗。
肝脏转移肿瘤进行性增大,2010311CT 平扫(图2)示肝脏转移瘤直径约30c m,达盆腔,肿瘤边缘钙化,压迫推移肝脏,肝功能基本正常,其肺部多发转移,肿瘤占据双肺90%以上,肺功能逐步减退。
血色素偏低(89g /L),呼吸急促(30次/m i n)、心率大于100次/m i n ,血压波动于(90~140)/(50~90)mm Hg ,以倍他乐克控制心率、血压,透析中常有低血压发生,补充液体后能坚持透析,透析中正常使用肝素量,偶有咯血,调整肝素用量或无肝素透析,能下床活动。
慢性肾衰竭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新发现肿瘤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总结慢性肾衰竭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新发现肿瘤的临床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慢性肾衰竭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合并新发现肿瘤的病例,对4例不同系统肿瘤患者的诊治经过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近5年维持性血透患者220例,合并新发现肿瘤4例。
确诊时的平均年龄74岁,累及系统有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
仅1例行手术处理,两例确诊肿瘤后存活1年以上。
结论:慢性肾衰竭维持血透患者新发现肿瘤多见于老年人,可累及多个系统,部分患者临床表现隐袭,病情进展缓慢,确诊时间较长,影响血透预后。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肿瘤透析预后心血管疾病和感染是导致终末期肾衰(esrd)患者死亡最主要的原因。
近年来发现esrd肾脏替代治疗患者肿瘤发生率增高,并也成为影响透析患者生存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回顾慢性肾衰竭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新发现肿瘤的临床诊治经过,进行总结分析,以期提高对维持血透患者并发肿瘤的重视,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资料与方法2007年7月~2012年6月收治esrd患者220例。
排除因多发性骨髓瘤或恶性肿瘤等引起梗阻性肾病导致esrd患者,或血透前已明确合并存在肿瘤,如心房黏液瘤、膀胱癌等。
研究方法:分析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新发现肿瘤的发生率、部位,从开始血透到相应症状体征出现的时间,从出现症状和体征到肿瘤确诊的时间,临床诊治特点。
肿瘤诊断依据病理学检查和(或)影像学检查。
统计学处理: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
结果近5年维持性血透患者220例,合并新发现肿瘤有4例。
从开始血透到相应症状体征出现的平均时间34个月,从出现症状和体征到肿瘤确诊的平均时间235天。
确诊时的平均年龄74岁,累及系统有泌尿道、消化道、神经系统、血液系统。
仅1例行手术处理,两例确诊肿瘤后存活1年以上。
例1:男,73岁,59年前因“右肾结核”行右肾切除术。
近30年自觉泡沫尿,16年前发现血压高达160/80mmhg,14年前浮肿,尿检示血尿蛋白尿,血肌酐达200μmol/l,自服中药。
DOI:10.19368/ki.2096-1782.2023.13.174CEA、CA19-9、CA125、AFP等指标检测对血透CKD伴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研究杨芬莲,罗家怡,王雨阳,魏晶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佛山528500[摘要]目的探析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19-9, CA19-9)、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125, CA125)、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 AFP)等指标对血透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 CKD)伴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检验科收治的86例血液透析CKD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无恶性肿瘤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伴有恶性肿瘤患者纳入观察组,每组43例。
分析两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肾功能指标,并记录不同CKD分期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
结果观察组的CEA、CA19-9、AFP、CA12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观察组的肾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CKD伴恶性肿瘤患者中,Ⅲ~Ⅴ期患者的CEA、CA19-9、AFP、CA125均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 0.05)。
结论以CEA、CA19-9、CA125、AFP等指标联合检验的方式对血透CKD伴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检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
[关键词]血液透析;慢性肾脏疾病;伴恶性肿瘤;血清肿瘤标志物;检验[中图分类号]R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782(2023)07(a)-0174-04Application Value of CEA, CA19-9, CA125, AFP and Other Indicators in the Detection of Hemodialysis CKD with Malignant TumorsYANG Fenlian, LUO Jiayi, WANG Yuyang, WEI Jing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Gaomi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Foshan, Guangdong Province, 5285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 carbohydrate antigen 19-9 (CA19-9), carbohydrate antigen 125 (CA125), alpha-fetoprotein (AFP) and other indicators in hemodialysis chronic kidney diseases (CKD) with malignant tumors. Methods A total of 86 hemodialysis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Gaomi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from June 2021 to December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Patients without malignant tu⁃mors were included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s were includ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levels of serum tumor markers and renal function index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and the levels of serum tumor markers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CKD stages were recorded. Results The CEA, CA19-9, AFP and CA125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renal function index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In patients with CKD and malig⁃nant tumors, CEA, CA19-9, AFP and CA125 in patients with stage Ⅲ-Ⅴ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pa⁃tients with stage Ⅰ-Ⅱ,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Combining CEA, CA19-9, CA125, AFP and other indicators to detect patients with hemodialysis CKD with malignant tumors has high applica⁃tion value and can provide effective basis for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Key words] Hemodialysis;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ccompanied by malignant tumor; Serum tumor markers; Inspect [作者简介] 杨芬莲(1986-),女,本科,主管检验技师,主要从事临床医学检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