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滤过82311知识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675.50 KB
- 文档页数:29
浅谈血液透析滤过技术及护理血液滤过的基本概念血液滤过通过对流清除尿毒素,因此它较血液透析更接近人体的生理功能。
其工作原理是模拟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在血液滤过时,血浆、水和溶质的转运与人体肾小球滤过相似,当血液被引入滤过器循环时,在滤过器膜内形成正压,而膜外又被施加一定的负压,形成的跨膜压,水分依赖跨膜压而被超滤。
当水通过膜大量移动时,会拖拉水中的溶质同时移动,这种伴有水流动的溶质转运(即“溶质性拖曳”现象)称为对流,凡小于滤过膜截留分子量(通常为4万~6万)的溶质均可随水分的超滤以对流的方式被清除。
1.血液透析滤过装置1.1血液透析滤过器血液透析滤过器是决定血液滤过治疗效果的关键,对滤过膜的要求与透析膜的要求不同,血液滤过膜应有大孔径、高通量,具有很高的超滤系数和水渗透性。
这种高通量的膜一般都是经改良的纤维素膜,为不对称结构,有支持层和滤过层,前者保持膜的机械稳定性,后者保证其良好的通透性,既有利于对流又能进行弥散,膜的超滤系数可达20 ml/(mmiig·h·m2),并具有以下特点:①生物相容性好,无毒性;②截留分子量通常<60×103;③不易吸附蛋白质;④理化性质稳定。
目前常用于血液滤过的滤过膜。
1.2置换液血液透析滤过时,由于大量血浆中的溶质和水被滤出,因此必须补充相当量的与正常细胞外液相似的置换液。
血液滤过中通常的超滤率为70~100 ml/min,置换液补充量每次需18~40 L。
输入速度如此快,因而对溶液的质量要求很高,必须保证其无细菌和致热原、成分可以变化、无有机物,且要求价格低廉。
因此,置换液质量是提高血液滤过疗效,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长期预后的重要环节。
2.血液透析滤过的并发症及护理2.1护理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是血液净化治疗中的一种特殊技术。
随着这种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治疗成本的逐渐下降,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已成为维持性透析患者一种标准的常规治疗模式,在常规透析的同时通常每周或每两周进行一次血液滤过或血液透析滤过。
血液透析护士知识点总结一、血液透析的基本原理血液透析是通过人工透析机将病人的血液抽出体外,经过滤、清洗和调节后再注入体内,以达到清除废物、调节电解质和液体平衡的目的。
血液透析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渗透性膜的选择:透析膜的渗透性决定了废物和多余液体从血液中被清除的效率,常用的透析膜有聚砜膜和纤维素膜。
2. 血液流路的设计:血液透析机中的血液流路设计应保证血液不会在透析过程中发生凝固、血栓和感染,并保证透析膜的有效利用。
3. 透析液的配制:透析液中的成分应与体内的电解质、酸碱平衡和液体平衡相符合,以保证在透析过程中达到理想的清洁效果。
4. 透析机的操作与维护:透析机的操作应熟练、准确,维护和保养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保证透析机的正常运转。
二、血液透析护理的基础知识1. 血液透析护理的目的和意义:血液透析护理的目的是清除体内废物和多余液体、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保证病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 血液透析适应症与禁忌症:透析治疗适用于慢性肾脏疾病晚期、急性肾功能衰竭和部分中毒事件,禁忌症包括出凝血功能障碍、心功能不全和无法建立透析通路等情况。
3. 血液透析适应病人的评估与准备:在血液透析治疗前,护士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包括体重、血压、心肺功能、血液透析适应症和禁忌症等,为手术准备提供必要的资料。
4. 血液透析手术操作的相关知识:透析治疗的前期手术准备、透析通路的建立、透析机的连接和操作等的相关知识。
5. 血液透析的并发症及处理:血液透析治疗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包括低血压、心律失常、肌肉痉挛、感染等,护士需要了解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为病人提供及时有效的护理。
三、血液透析护理的专业知识1. 血液透析透析机的操作:透析机的开机、停机、设置透析参数和监测血液循环等操作。
2. 血液透析透析液的配置:根据病人的特殊情况和医嘱,合理配置透析液的成分和浓度。
3. 血液透析时病人的监测与护理:包括血压、体温、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血液循环、透析膜通路、病人的心理护理等。
血液透析相关基础知识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方法,它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废物和过多的液体,维持体液平衡。
本文将介绍血液透析的相关基础知识,包括透析原理、透析机器、透析过程以及血管通路选择等内容。
一、透析原理血液透析通过透析器将患者的血液引入,然后通过透析膜进行物质交换。
透析膜是一种半透膜,能够让废物和过多的液体通过,而保留血液中的有益物质。
在透析过程中,透析液中的浓度和成分与患者血液中的废物相对应,从而实现物质交换。
这样,透析过程中废物和过多的液体就会通过透析膜被清除出体外,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二、透析机器透析机器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必备设备。
它由透析器、透析液循环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和监控系统等部分组成。
透析器是用于血液与透析液之间物质交换的关键部分,它通常由多种纤维材料组成。
透析液循环系统是用来制备和循环透析液的,透析液的成分和浓度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血液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引流、输液和回输等环节,它可以将患者的血液引入透析器进行治疗。
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血液循环和透析情况,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透析过程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需要接受一定的准备工作。
首先,医生会为患者选择合适的血管通路。
血管通路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入透析机器的通道,通常有动静脉瘘和静脉导管两种选择。
动静脉瘘是通过手术将动脉和静脉连接起来,通常在手臂上进行。
静脉导管是通过在患者的颈部或腹部插入导管,将其置入大血管中,以便进行治疗。
接下来,医生会将患者的血液引流入透析器中。
在透析器中,血液与透析液进行物质交换,废物和过多的液体被清除出体外。
同时,透析液中的有益物质也会进入患者的血液中,以确保体内的平衡。
最后,血液经过透析后会重新回输到患者体内。
整个过程通常持续几个小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患者在透析过程中需要保持相对固定的体位,以确保透析的顺利进行。
四、血管通路选择血管通路的选择对于透析治疗的成功非常重要,不同的血管通路有不同的适应症和并发症风险。
血液滤过的基本原理及护理
血液滤过(hemodialysis)是一种持续的、通过一种特殊的装置(dialyzer)来清除和更换血液中过多有害物质的治疗过程,是肾脏功能
无法达到正常要求时,为了恢复身体平衡而采用的技术。
血液滤过的基本原理:滤过过程是将血液置于两个密封的容器中,一
个容器中装满了盐水溶液(透析液),另一个容器则装满了患者的血液。
这两个容器之间有一个由细小孔隔开的膜,那些大分子的有害物质会通过
膜的过滤,从而被淘汰出去。
随后,通过安装在血液和透析液容器之间的
活性离子交换树脂,可以将血液弱酸离子的偏高的结果,重新移动到透析
液容器中。
血液滤过的护理:
1.定期监测血压和心跳:血液滤过是一种治疗方法,能够明显改变患
者的血液流动,以及血液中的化学成分和营养物质,因此,应定期监测患
者的血压情况及心跳。
此外,应检查患者头部、脖子和四肢的温度,以便
确定血液的流动是否正常。
2.正确使用药物:血液滤过前应使用药物,以预防感染及减少血压降
低的可能性。
3.正确处理透析液:血液滤过过程中使用的透析液必须仔细检查,以
确保它们在使用前和使用后的温度是一致的,以确保患者身体的温度稳定。
血液透析的科普知识
血液透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用于治疗肾脏疾病导致的血液中毒。
以下是关于血液透析的一些科普知识:
1. 血液透析是什么?
血液透析是一种利用机器将血液从体内抽出,通过人工滤网过滤掉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的液体,再把干净的血液输回体内的治疗方法。
2. 血液透析的原理是什么?
血液透析的原理是利用滤网过滤掉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的液体。
在透析机内,血液会通过一个滤网,废物和多余的液体会被过滤掉,而好的成分则会通过滤网输回体内。
3. 谁需要进行血液透析?
一般来说,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人是患有严重肾脏疾病的患者,因为肾脏无法有效地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液体。
4. 血液透析会有什么副作用?
血液透析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低血压、头痛、恶心等。
但这些副作用大多可以通过调整透析过程中的某些参数来避免或减轻。
5. 血液透析需要多久?
血液透析的时间因人而异,一般需要在透析机上透析3-4小时,每周3次左右,但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总之,血液透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对于肾脏疾病患
者来说,它可以帮助他们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但在进行血液透析前,应该尽量了解其原理、副作用和注意事项,以便更好地应对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血液透析滤过一、定义及概述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是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的结合,具有两种治疗模式的优点,可通过弥散和对流两种机制清除溶质,在单位时间内比单独的血液透析或血液滤过清除更多的中小分子物质。
二、适应证及禁忌证(一)血液透析滤过适应证同血液滤过,下列情况更具优势:1.透析不充分。
2.透析相关的淀粉样变。
3.心血管功能不稳定。
4.神经系统并发症。
(二)血液透析滤过禁忌证同血液滤过,参照“第12章血液滤过”。
三、治疗前患者评估同血液透析,参照“第11章血液透析”。
四、治疗模式和处方(一)治疗模式包括前稀释置换法、后稀释置换法及混合稀释法。
(二)处方1.建议血流速度>250ml/min,透析液流速500~800ml/min,以清除适量的溶质。
2.置换液补充量根据滤器的超滤系数及血流速度,前稀释置换液量为血流量的50%~60%,建议HDF治疗4h前稀释置换量30~50L;后稀释置换液量为血流量的25%~30%,建议HDF治疗4h后稀释置换量18~25L。
为防止跨膜压报警,置换量的设定需根据超滤系数及血流速度进行调整。
五、血管通路同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参照“第9章血管通路的建立与管理”。
六、抗凝方法(一)治疗前患者凝血状态评估和抗凝药物的选择参照“第10章血液净化的抗凝治疗”。
(二)抗凝方案同血液滤过,参照“第12章血液滤过”。
(三)抗凝治疗的监测和并发症处理参照“第10章血液净化的抗凝治疗”。
七、血滤器选择血液透析滤过使用的透析器与血液滤过使用的透析器/滤器类似,为高通量透析器或血滤器 [超滤系数≥50ml/(h·mmHg)]。
八、置换液同血液滤过,参照“第12章血液滤过”。
九、操作程序及监测(一)物品准备血液透析滤过器、血液透析滤过管路、安全导管(补液装置)、穿刺针、无菌治疗巾、生理盐水、一次性使用冲洗管、消毒物品、止血带、一次性使用手套、透析液等。
(二)开机自检1.检查透析机电源线连接是否正常。
血液透析滤过技术及护理血液透析滤过技术是一种用于替代肾脏功能的治疗方法,通过人工滤去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维持体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下面是一些血液透析滤过技术及护理的相关内容:1. 血液透析滤过技术有两种常见的方法: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和间断性血液透析(IHD)。
CRRT是一种连续进行的治疗方法,适用于患有严重肾损伤的患者,而IHD是一种间歇进行的治疗方法,适用于肾功能不全但稳定的患者。
2. 血液透析滤过技术的核心设备包括透析机、血液泵、滤器和血液管路。
透析机用来控制治疗的时间和治疗参数,血液泵用来推动血液通过滤器,滤器则起到过滤废物和多余水分的作用,而血液管路则连接以上设备。
3. 对于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前,护理人员需要确保连通性的血管通路(如动脉导管或静脉导管)使用安全并进行适当的消毒。
还需要评估和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重和电解质水平等生理指标。
4. 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治疗器械,确保其正常运行。
对于CRRT患者,护理人员需要监测治疗过程中液体平衡、肾功能指标和电解质水平的变化,及时调整透析液的成分和流速。
5. 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期间需要定期监测体温、血压、呼吸情况和症状的变化,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各项指标。
护理人员还需要与患者沟通,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让患者了解治疗的目的和过程,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注意事项。
6. 对于治疗结束后的护理,护理人员需要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治疗相关的并发症,如低血压、感染和出血等,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还需要对患者进行适当的饮食和液体控制,以维持体液平衡和电解质稳定。
血液透析滤过技术及护理需要专业的护理人员进行操作和管理,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安全有效的治疗。
同时,护理过程中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全面的护理支持。
血液透析专业知识一、血液透析的定义及作用血液透析是一种通过人工方式帮助肾脏过滤血液中废物和多余的液体的治疗方法。
它的主要作用是替代出故障的肾脏,维持人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正常状态。
二、血液透析的适应症和禁忌症2.1 适应症1.慢性肾衰竭:透析可以帮助慢性肾衰竭患者排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液体,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2.急性肾损伤:急性肾损伤是一种暂时性的肾功能障碍,透析可以帮助恢复肾功能。
3.慢性肾病晚期:慢性肾病晚期患者的肾功能已经严重受损,透析可以延缓疾病进展。
4.尿毒症:透析是尿毒症患者最常用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清除体内积累的废物和毒素。
2.2 禁忌症1.严重的心脏病:透析过程中可能会对心脏造成一定的负担,因此严重的心脏病患者需要注意。
2.严重的感染:感染会对透析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造成不利影响,需在感染控制后再行透析。
3.恶性肿瘤:恶性肿瘤患者因为其本身病情较为严重,透析很难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4.不合作的患者:透析需要患者积极配合,不合作的患者不适合进行透析治疗。
三、血液透析的方式3.1 血液透析方式的分类血液透析方式可以分为间歇性透析和连续性透析两种。
3.2 间歇性血液透析间歇性血液透析是指每周3次或每隔两天进行一次的透析治疗,每次透析的时间通常为4-5小时。
这种方式适用于肾功能尚好,但已出现体液过多或有中度尿毒症的患者。
3.3 连续性血液透析连续性血液透析是指每天进行透析治疗,每次透析的时间较短,一般为2-3小时。
这种方式适用于肾功能较差,已出现严重尿毒症的患者。
四、血液透析过程4.1 血液透析机的原理血液透析机通过一系列的过滤和输液系统,将患者的血液引入透析器中,通过透析器中的半透膜,去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液体,然后将处理后的血液重新输回患者体内。
4.2 血液透析的步骤1.患者准备:包括测量患者的体征、记录体重并确定透析的时长。
2.穿刺:通过穿刺针将透析机的管道与患者的血管连接起来。
3.透析:透析过程中,血液在透析器中与透析液接触,经过滤净化后重新返回患者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