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 语言特色-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 格式:pptx
- 大小:155.64 KB
- 文档页数:23
专题跟踪训练(十三)
文言文阅读(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沈洙字弘道,吴兴武康人也。洙少方雅好学,不妄交游。治《三礼》《春秋左氏传》。精识强记,《五经》章句,诸子史书,问无不答。解巾..梁湘东王国左常侍,转中军宣城王限内参军。大同中,学者多涉猎文史,不为章句,而洙独积思经术,吴郡朱异、会稽贺琛甚嘉之。及高祖入辅,除国子博士..,与沈文阿同掌仪礼。
高祖受禅..,加员外散骑常侍。有司奏前宁远将军、建康令沈孝轨门生陈三儿牒称主人翁灵柩在周,主人弟息见在此者,为至月末除灵,内外即吉,为待主人还情礼申竟?以事咨洙,洙议曰:“礼有变正,又有从宜。《礼小记》云:‘久而不葬者,唯主丧者不除,其余以麻终月数者除丧则已。’”
世祖即位,迁通直散骑常侍,侍东宫读。梁代旧律,测囚之法,日一上,起自晡鼓..,尽于二更。及比部郎范泉删定律令,以旧法测立时久,非人所堪,分其刻数,日再上。都官尚书周弘正曰:“未知狱所测人,有几人款?几人不款?须前责取人名及数并其罪目,然后更集。凡小大之狱必应以情正言①依准五听②验其虚实岂可全恣考掠以判刑罪且测人时节本非古制近代已来方有此法起自晡鼓,迄于二更,岂是常人所能堪忍?”
洙议曰:“夜中测立,缓急易欺,兼用昼漏,于事为允。但漏刻赊促,今古不同,伏承命旨,刻同勒令,检一日之刻乃同,去夜测之昧,从昼漏之明,斟酌今古之间,参会二漏之义。庶罪人不以漏短而为捍,狱囚无以在夜而致诬,窃谓允合。”高宗曰:“沈长史议得中,宜更博议。”
洙以太建元年卒,时年五十二。
(选自《陈书·列传二十七》,有删改)
[注] ①正言:古代官职,负责向皇帝上书言事。②五听:指辞、色、气、耳、目五种审查案情的方法。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凡小大之狱/必应以情正/言依准五听/验其虚实/岂可全恣/考掠以判刑罪/且测人时节/本非古制/近代已来/方有此法/
B.凡小大之狱/必应以情/正言依准五听/验其虚实/岂可全恣考掠/以判刑罪/且测人时节/本非古制/近代已来/方有此法/
1 语言表达之得体
时间 _______ 班级 _______ 学号 _______ 得分_______
(时间:30 分值:45)
1.【2019届广东深圳罗湖区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检】下面是某节目组一则致歉声明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来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第二期节目因为剪辑失败.使得其中一个片段引起了观众的曲解.节目组已第一时间作了修正.并发表致歉声明.恳请广大观众的认可.也希望大众不要再对该片段进行散布。以后我们将不忘初心.严肃剪辑.认真审核.给广大观众带来优秀的节目。
【答案】①将“失败”改为“失误”;②将“曲解”改为“误解”;③将“认可”改为“谅解”;④将“散布”改为“传播”;⑤将“严肃”改为“严谨”。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考生语言表达得体、准确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懂得看对象.审尊卑长幼是否得体.改换谦敬词.做到敬谦词使用不错位;看场合.审是否合乎氛围.改逆情悖理的语句为顺情合理的语句;看感情.审褒贬词语是否误用.改换褒贬词语.该褒不贬.该贬不褒;看语体.审有不伦不类、文白夹杂现象.根据不同的听众、读者对象.该用口语改用口语.该用书面语该用书面语;看劝诫语.审有无人文关怀.改粗俗浅陋语为温情关怀语;看转述.审对象改换后.叙述角度、人称、时间和地点是否随之改变。第一处.“失败”指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失误”指的是出现差错。前者的程度更重.从后面“使得其中一片段引起观众的曲解”可知.应是出现差错.使用“失败”程度过重.改用“失误”。第二处.“曲解”.错误地解释客观事实或别人的原意(多指故意的).从语段来看.是节目剪辑失误引起观众的错误理解.故应改为“误解”。第三处“恳请广大观众的认可”.“认可”.指承认、许可.不合语境.从前面看.这是节目组的致歉.致歉的目的是希望得到观众的“谅解”.“谅解”意思是“了解实情后原谅或消除意见”。第四处.“也希望大众不要再对该片段进行散布”.“散布”.广泛传播.多含贬义.不合语境.应是希望大众不要“传播”。第五处.“严肃剪辑”.“严肃”.形容人的状态也可以形容气氛.从上文来看.节目剪辑的失误是不谨慎造成的.故应把“严肃”改为“严谨”。
语言表达之得体
考向 得体
1.讲高考
(1)考纲要求
得体,指恰当地使用语言,能符合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2)命题规律
语言得体是高考考查的热点,主要考查内容得体、目的得体、对象得体、手段得体、场合得体和语体得体,有客观选择题和主观表达题两种题型。
例1.【2018年高考新课标Ⅰ卷】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我校学生宿舍下水道时常堵住。后勤处认真调查了原因,发现管子陈旧,需要换掉。学校打算7月15日开始施工。施工期间正遇上暑假,为安全期间,请全体学生暑假期间不要在校住宿。望大家配合。
【答案】
示例:①“堵住”改为“堵塞”;②“管子”改为“管道”;③“换掉”改为“更换”;④“打算”改为“计划”;⑥“正遇上”改为“正值”。
【解析】
【精准分析】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得体的能力。语言表达要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一般来说,庄重场合, 用语要规范雅正,多用书面语。文艺语体有形象性,科学语体有准确性和严密性,政论语体有逻辑性和鼓动性,公文讲究格式化和简明性。所以做本体是注意启事语言的规范雅正,不能用口语。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
【名师点睛】语言得体一般有两种,一是文体得体,即文章或话语要符合文体的要求,主要表现为要符合文体的特殊格式和语言要求,比如口语中一般不要用文言词语等。一是语体得体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场合,主要表现为用语的褒贬、谦敬词语运用等。
例2.【2018年高考新课标Ⅱ卷】下面是某报社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5分)
如果您是重大事件的参加者,事故现场的目击者,业界内幕的打探者,社会热点的关爱者……请与我报“社会深度”栏目联系。本栏目长期公开征询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等着您的支持。
1 语言得体
练前提醒
语言得体是指适度、恰当、得当。一是内容合宜,适当得体;二是目的明确,对象明确,得体合宜;三是场合得体,手段得体;四是语言表达得体,有分寸感。
针对具体的语言环境,要设身处地,融入语境,做到“五看”:
(1)看对象,辨尊卑长幼是否得体;改换谦辞敬辞,看是否错位。
(2)看场合,审是否符合氛围;改有悖常理的词语,看是否合乎情理。
(3)看感情,审褒贬误用;改换褒贬词语,看该褒还是该贬。
(4)看语体,审不伦不类,文白不得体;改用口语或书面语,看适合哪种语体。
(5)看劝诫语,审有无人文关怀;改粗俗语为文明语,看是否体现人情。
1.下面是小王给即将过生日的姑姑发的手机短信的一部分,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姑姑,明天是您三十岁寿辰,但我因学习特别忙,无法拨冗前往,十分垂念您;等有空闲,我会垂询您的时间,到您家去,到时您恭迎即可。顺颂安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寿辰”改为“生日”。②“拨冗”改为“抽时间”。③“垂念”改为“想念”。④“垂询”改为“询问”。⑤“恭迎”改为“在家等候”。(每点1分)
解析 “寿辰”,生日(一般用于老年人),三十岁生日用“寿辰”显然不合适。“拨冗”,客套话,指推开繁忙的事务,抽出时间,此处不能用于“我”。“垂念”,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关心挂念。此处称“我”“垂念”“姑姑”,不得体。“垂询”,敬辞,称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这里说“我”“垂询”“姑姑”,不合适。“恭迎”,指恭敬地迎接,这里说“姑姑”“恭迎”“我”,不得体。
2.下面是一封邀请函初稿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第四届“挑战杯”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计划于10月5日至10月7日在北京王府井大饭店召开。会议期间,组委会将拨冗举办论坛,并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忝列现场,就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家长共同探讨。
1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时间 _______ 班级 _______ 学号 _______ 得分_______
(时间:45 分值:45)
一、【2019届河北唐山高三摸底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5分)
乡土文化既是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又是人们乡土情感、亲和力和自豪感的凭借,更是永不过时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近年来,我国各地兴起了“乡土文化热”,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时尚文化,( ),在对乡土文化的追寻中,使人的心灵得到放松和净化,并获得文化的归属感;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春节庙会、清明祭祖、端午赛龙舟、重阳登高等传统民俗活动 ,展现了乡土文化旺盛顽强的生命力。乡村旅游大发展,传统村落成为人们 的旅游胜地,民俗体验、乡村写生等成为消费热点。美丽乡村建设蓬勃兴起,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景德镇陶瓷、淄博琉璃、潍坊风筝等乡土工艺品以及泰山皮影、日照农民画等乡土民间艺术纷纷走出国门,中国乡村文化正 地走向世界,挺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实践证明,中国乡土文化历经劫难而不亡, 而新生,我们完全有理由树立对乡土文化的自信,这是文化自信的核心构成,决定着文化自信的深度和广度。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B.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C.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D.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充满地域特色、文化底蕴深厚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1 情境微表达
练前提醒
情境微表达就是按照题干指令,用恰当的语言完成一次特定生活情景中完整的表达交流活动。它带有情境化、综合化的特点。答好这类题型,要做到“四合”:
1.合题,要符合主题要求。情境微表达都有一个主题要求,写作时必须围绕它、针对它,不能跑题,不能写些空泛、漫无边际的话语。落实到实际中,就是让“主题”内容或关键词语出现在答案中。
2.合语,要合乎语言表达要求。情境微表达都有一个(些)语言表达要求,这是该题型“语文味”之所在。或要求简明、连贯、得体,或要求准确、鲜明、生动,或要求使用一定的修辞方法,等等。这些要求分值较高,是硬性要求,写作时必须做到。
3.合境,要符合题干所规定的生活情境、语言环境。做到对象清楚,谁说(写)的,说(写)给谁听(读)的,该用什么样的称谓、措辞,都要一清二楚;目的要明确,写作目的是什么,让人一看就明白。
4.合格,要符合各种应用文体的格式和写作要求。情境微表达总是同一些日常应用文体结合在一起,如书信、启事、通知、请柬、留言条、邀请函、答谢辞、广播稿、宣传语、编者按等。虽然不少题目在应用文的格式上不大要求,但在语言上都有潜在要求,有的需要庄重的书面语(如通知、招聘书、请柬),有的需要生动活泼、富有激情的语言(如解说词、串联词、答谢辞),有的需要通俗易懂的口语(如留言条、广播稿)。
1.学校将举行“我最喜欢的一部经典名著”推荐活动,请从下列备选作品中任选一部进行推荐,并写出推荐理由。要求: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突出所选作品的特点,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50字左右。(6分)
备选作品:
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巴金《家》 雨果《巴黎圣母院》
巴尔扎克《高老头》 朱光潜《谈美》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1)我选:________(2分)
(2)推荐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专题20 语言运用之得体准确(测)
(时间:45分钟,分值:90分)
班级 学号 得分
1.【18届湖北省荆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查】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
A. 我对你格外垂青,是因为你身居卑位,却能屡吐高论,说来实属不易。
B. 李雪莲上访并不占理,王公道对她屡屡挡驾,反而亵渎了法律的尊严。
C. 十年前我们萍水相逢,未及倾诉衷肠就各奔东西,如今再会,真是久仰了。
D. 我斗胆向您提出心中的若干疑惑,其中不乏陋见,实属冒昧,见笑了。
【答案】D
2.【18届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高高三第一次联考】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
A. 新闻发言人说,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地区间的矛盾以和平方式加以解决,不能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的。
B. 赵老师参加工作刚一年,她对教学经验丰富的张老师说:“在教学上我有许多不懂之处,请您不吝赐教。”
C. 春熙路上一家手机经销店正在搞让利促销,我过去垂询了一下几款名牌智能手机的价格,发现并没有便宜多少。
D. 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我校食堂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文中提出了改进意见,并且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能力。题干要求选出“表达得体的一项”,A 项,新闻发言人应使用严肃庄重的书面语体,“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的”过于口语化;C 项,“垂询”,敬辞,不能用于自己;D 项,“责成”一般用于上级要求下级做某项工作,这里说学生会“责成”学校领导,不合适。故选B。
3.【18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10月月考】下列交际语言最为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 一位同学在讨论会上说:“像孙老师这样快要退休的老师仍在为培养我们而略尽绵薄之力,我们深感荣光。”
B. 一位同学在班上的学习方法交流会上说: “我殷切期望方法不当的同学调整心态,改进方法,取得佳绩。”
1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时间 _______ 班级 _______ 学号 _______ 得分_______
(时间:45 分值:45)
一、【2019届河北唐山高三摸底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5分)
乡土文化既是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又是人们乡土情感、亲和力和自豪感的凭借,更是永不过时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近年来,我国各地兴起了“乡土文化热”,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时尚文化,( ),在对乡土文化的追寻中,使人的心灵得到放松和净化,并获得文化的归属感;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春节庙会、清明祭祖、端午赛龙舟、重阳登高等传统民俗活动 ,展现了乡土文化旺盛顽强的生命力。乡村旅游大发展,传统村落成为人们 的旅游胜地,民俗体验、乡村写生等成为消费热点。美丽乡村建设蓬勃兴起,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景德镇陶瓷、淄博琉璃、潍坊风筝等乡土工艺品以及泰山皮影、日照农民画等乡土民间艺术纷纷走出国门,中国乡村文化正 地走向世界,挺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实践证明,中国乡土文化历经劫难而不亡, 而新生,我们完全有理由树立对乡土文化的自信,这是文化自信的核心构成,决定着文化自信的深度和广度。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B.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C.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D.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充满地域特色、文化底蕴深厚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一练高考
1.【2018年高考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戏曲既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这是业内的基本共识。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创新尝试未收到理想效果,有人就将创新和继承对立起来,认为戏曲不必创新。尤其是昆曲等戏曲艺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戏曲艺术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如果一直固守原有形态,只强调复制和模仿,戏曲恐怕早在数百年前就 了。突破前人、大胆创新,这是各个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艺术家的共性。诚如某戏剧评论家所言,没有一位
的京剧名伶是靠模仿或重复而成就自己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坚定的信念和博大的胸怀为京剧改革作出巨大贡献。他眼界开阔, ,除唱腔、表演技巧之外,还从化妆、灯光、服装、舞蹈、剧目创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可谓“剧剧有创新,剧剧有新腔”。尚小云、荀慧生、于连泉等人,也是因为具有超越前人的理想和切实的努力,不满足于停留在雷池之内 ,才能够在强大的保守情绪的笼罩下突破藩篱,从而成为新流派的创始人。当然,戏曲的创新必须以传承为基础,是传承中的创新,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依次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寿终正寝 名噪一时 兼容并蓄 照猫画虎
B.无疾而终 名垂青史 兼容并蓄 按图索骥
C.寿终正寝 名垂青史 博采众长 照猫画虎
D.无疾而终 名噪一时 博采众长 按图索骥
【答案】C
【解析】
【精准分析】本题考查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这道题用排除法,首先我们知道戏曲应该是在复制和模仿过程中不知不觉就结束了,“寿终正寝”是自然而然的不受影响的,最后灭亡。所以应该选择“无疾而终”,比喻事物未受外力干扰就自行消灭。“名垂青史”是长时间的影响,“名噪一时”是某个时期名声大。此处应该选择历史上一直有影响的艺术大家。“兼容并蓄”是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保存起来,“博采众长”是去采纳,在文段中通过“胸怀”“眼界开阔”“探索”,艺术大家的选择是采纳各个大家的优秀品质。“按图索骥”是守成规,“照猫画虎”是一味模仿,通过全文角度来看,是跳出模仿,不满足于模仿。因此选C
课案3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风格
随堂演练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注】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对语言风格的分析。考生须对杜甫诗歌的语言风格有所了解。杜甫后期主要生活在安史之乱中,形成了以沉郁顿挫为主的诗歌艺术风格。例如杜甫的《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中借江边萧瑟苍凉的秋景,写出了诗人晚年的不幸遭遇和深沉悲愤的心情。掌握了这些,再参看注释,当不难作出正确回答。
答案:这首诗的风格特征是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诗人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
2.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试赏析这首诗“清新明快”的语言风格。
解析:整首诗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诗的前两句是说在一个酷暑的傍晚,诗人来到荷池上渴望饱尝一阵轻风,用“细草摇头”来衬托自己的心情,在移情于景时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鲜活生动,富有情趣。后两句写正因为自己深感余热满怀,所以觉得荷花也害怕热气,到了傍晚还深深躲在荷叶底下不愿露面,用“荷花”的“深藏”来写出天气的炎热,化静为动。 答案:本诗写在一个酷暑的傍晚,诗人来到荷池上渴望得到凉爽,恰遇“细草摇头”,运用拟人手法,富有情趣。后两句写天气炎热得连荷花也躲在叶底不愿露面,化静为动,富有动态美。整首诗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基调活泼有趣,语言清新明快,写的是热,透露出的却是无限“清爽”之情。
假如对你有帮助,请下载使用!
1 专题17 语言运用之补写〔讲〕
讲目的
1理解高考语言运用补写句子类试题考纲要求及常见题型。
2.纯熟掌握高考语言运用补写句子类试题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
讲考点
※考点一: 填空式补写
【高考典例】
1.【2021年高考山东卷】某校举办青少年心理安康讲座,下面是主持人的一段开始白。请在横线处填写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接。要求使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不超过60个字。〔4分〕
人生难免会有不如意,心理安康的青少年面对坎坷时,往往乐观坚强,积极向上。安康的心理对我们有重要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如何拥有安康的心理呢?我们邀请了著名的心理学家王教授给大家谈谈这个问题,请鼓掌欢送。
【答案】例如一:它如春风,吹走我们脸上的愁云;如阳光,驱散我们心头的阴霾;如暖流,融化我们心里的坚冰。
例如二:它如亮堂的灯火,温暖寒冷的暗夜,驱散心头的迷雾,照亮回家的路途。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接、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才能层级为表达运用E。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才能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此题考察语言表达连接及修辞正确运用的才能。解答时,要注意原文语境及所填句子与上下文的衔接,也就是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性、保持感情的一致、语气的一致性,还要从空间开展、从对象的一致和事理开展的角度去考虑。另外此题还涉及到了比喻与排比的修辞,这两种修辞是我们较为熟悉的,平时复习过程中应当掌握了这两中修辞的特点,解答时难度不大。
2.【2021年高考新课标Ⅲ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好连接,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自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太空以来,除了载人航天飞行器会回收之外,其他上天的人造物体陆续被遗弃在太空中, ① 。太空垃圾已经威胁到人类的航天活动。比方厄瓜多尔的一颗卫星升空后不到一个月,就与太空中的火箭残骸相撞而报废。这种威胁不仅仅发生在太空,甚至地球上的人类也会
二十五 语用创新专练
(时间:60分钟 分值:72分)
1. 唐诗《春山夜月》的颔联“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展现了一幅优美的画面,历来为人所称道。请展开想象,加以描写,表现诗句的情景和意境。(不超过100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是一句唐诗名句,要求我们展开想象,加以描写,表现诗句的情景和意境。要表现出诗句的情景和意境,当然就离不开鉴赏了。在围绕诗句鉴赏的基础上,进行扩充是最好的办法。
答案 (示例)夜晚,山中升起一轮明月,诗人俯身捧起一汪清泉,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月亮也便到了手中。花香扑鼻,诗人不禁穿行花丛,尽情抚弄满枝的繁花,山花馥郁之气便沾满了衣襟。
2.以“窗外的河坝下”为开头写一段话。要求:表达一种凄凉哀伤意境,语言连贯得体,至少运用一种修辞,不少于60字。(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2
鉴赏语言特色
鉴赏散文的语言艺术,主要从分析文本全篇或某段的语言特色(风格)及表达效果这两个角度进行考查。一般而言,散文的语言要求准确、生动、形象、凝练,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不同类别的散文,其语言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2017·全国卷Ⅲ)阅读《我们的裁缝店》(文本见“精准提升2”“真题自测诊断”),完成后面的题目。
本文的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6分)
[我来答题]
[阅卷现场]
考生答案 误区诊断
语言生动、华美,富有表现力;人物对话具有浓郁的地域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真实。 得分:2分
该考生虽答出了人物对话的地域性特征,但仍存在两大误区,一是技巧界定不准,本文的语言并不生动、华美,而是呈现出一种生活化、口语化;二是要点不全,本文的语言风格没有答出来,故扣4分。
鉴赏语言特色“3步骤”
[满分示范]
第一步:概括特点
题干中已指明“充满生活气息”的特色,这一步需要指出“充满生活气息”的具体表现,即语言生活化、口语化,亲切自然。
第二步:举例分析
①“回过神来”“口气往往会软下去”“时常过来瞅一瞅”,这些口语化的句子极富生
活气息,读来让人感觉亲切自然。
②“三只鸡嘛,换条裙子,够不够?”简短的语句,表现出小媳妇率真的性格特点。
③“要当当(唠叨、责怪)嘛!”一句体现了浓郁的地域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真实;“但是我们还是要了”“最后,我们先受不了了”,这些句子简洁明快,表达出裁缝们的善良。
④“‘滋——’地一家伙下去”场面感十足,明快风趣的语句大大提升了作品的可读性,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
第三步:规范作答
根据所给分值,考虑“第一步”有关“充满生活气息”的具体表现,可从三个角度由主到次来作答。
[尝试写满分答案]
[答案] ①语言生活化、口语化,亲切自然;②人物对话有地域特点,鲜活真实;③整体上形成了明快风趣的语言风格,率真不做作。
综合训练13 语言知识+语言表达+默写+散文阅读
(用时:40分钟)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生既会有灿烂的阳光,也会有凄冷的风雨。面对着生与死的抉择,怎样担当起生命难以承受之重?面对着逆境厄运的考验,怎样扼.(è)住命运的咽喉?
B.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chuán)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C.大大小小几何形的麦田将原野均匀分割,种粒的全部能量转化为陇间破土而出的禾苗,它们将在秋天成熟,连绵不绝,设下朴素的宴席——握住镰柄的农民融入麦芒闪耀的金光里,积年劳作使他们的掌心摩砺出粗厚的老茧.(jiǎn)。
D.该官员今后依旧职务在身,这类“黥刑伺候”式震摄,也足以让其以后在单位、在社会抬不起头来,难以承受那种被人在背后戳脊梁骨、讥讽哂.(shěn)笑的负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3题。
可是,人们却将精力消耗于一种错误的选择。相当一部分人旋即被翻入犁沟,化作膏沃的泥土。【甲】人们被一种徒有其表的命数——通常谓之“必需”——所奴役,因此聚敛财富,任凭蝼蚁咬啮,尘埃侵蚀,留待盗贼破门,挟裹而去。这种生活何其愚鲁,如果生而不觉其非,行将就木之时必会幡然悔悟。盲目地遵从一个愚顽的训诫,向身后丢着石头,而不管它们落到了何处。只是因为蒙昧愚鲁,大多数人,即便生活在这片相对自由的土地上,也被虚妄的焦虑和过度的劳役湮没..,双手因粗笨颤抖而无法采撷生命的华美果实。
【乙】卞氏本是倡女,(歌舞艺人)却可以在董卓威逼利诱的危难之时,拦住曹操将要四散的部下;在儿子曹丕被立为太子之后,也并没有喜形于色,忘乎所以....。【丙】曹操称赞她“怒不变容,喜不失节”。曹操杀死杨修后,为.杨修的父亲杨彪写了一封信,讲“不得不”的理由。夫唱妇随....,卞氏给杨彪的夫人写了一封信,动之以情。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
专题三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该考点是江苏高考语用部分历年考查的重点。命题上一般不采用单一的考查形式,而是最大限度地走向融合与开放,综合考查。题型新颖灵活,内容回归生活,材料突出“情境”因素。江苏卷此考点的考查多注重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综合训练,也须要借助记忆。最近几年该考点主要落脚于诗词运用、对联、排序连贯等题型上,2018年备考中可以予以重点关注。
两步思维 助你解答对联题
【真题试做】
(2017·江苏卷)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的一组是( )
①为闻庐岳多真隐 别有天地非人间 ②十年幕府悲秦月 一卷唐诗补蜀风
③狂到世人皆欲杀 醉来天子不能呼 ④秋天一鹄先生骨 春水群鸥野老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题干中要求“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的对联,那么对适用对象提出要求。“为闻庐岳多真隐 别有天地非人间”写的是桃花源;“狂到世人皆欲杀 醉来天子不能呼”写的是李白。
答案 D
[两步思维 助你解答对联题]
审清题干,解读信息 题干
信息 下列对联、一组 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
我的
解读 选项所给的四副对联有四种组合,其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对联内容必须和杜甫草堂有关
研究对联,对应专场 对联 为闻庐岳多真隐
别有天地非人间 十年幕府悲秦月
一卷唐诗补蜀风 狂到世人皆欲杀
醉来天子不能呼 秋天一鹄先生骨
春水群鸥野老心
释义 是劳鸣勋题桃花源的对联。“真隐”是真“十年幕府悲秦月”正是杜甫对十李白蔑视权贵,常常借酒发狂,故意要杜甫号少陵野老,在他的《野老》里就自称为的隐士;“别有天地非人间”是说此地远离人间纷扰。 年幕府生活中看到朝廷昏庸,国家混乱,民生疾苦而疾首痛心,哀婉叹息的总结;“一卷唐诗补蜀风”指出诗人希冀用一卷《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抒发胸臆,企求以“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来实现“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愿望。 杨贵妃磨墨、高力士脱靴,羞辱当朝权贵。这就得罪了世人眼中的“太岁”,所以“世人”(指杨、高一伙)皆欲杀他。 皇帝突然心血来潮,招李白入宫作诗。而他正与朋友在酒楼喝酒,且醉得一塌糊涂。这就是“醉来天子不能呼”的故事。 “野老”。杜甫在自己的诗里也用“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来形容自己,这是“群鸥”的意思。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7:语言文字综合选择题(附解析)
[考情报告] 2018-2019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语言文字综合选择题考点分析一览表
年份 题型 考查内容 特点
2018年全国三张卷 三道选择题 成语、连贯、病句 2018年开始,成语、词语、病句、连贯合并在一个语段阅读中考查,注重学生对语境的感知,这是考试情境化的体现。 2019年全国三张卷 三道选择题 成语、词语、病句、连贯
[技能突破]
三道题目在同一个语段中考查,学生要注重整体语境的感知,在通读语段后再着手做题。
语句连贯题要注意关联词搭配,逻辑关系,注意话题一致性、语感一致性、氛围一致性等前后文语境。病句题要注意三点:1.注意句子主干。句子主干上易出现的病点是偷换主语、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句式杂糅等。2.注意修饰成分。修饰成分方面易出现的病点是多层定语或状语的语序不当、搭配不当、重复多余。3.注意否定词语。成语、词语题方面,考生平时要加强成语、词语积累与语感培养。
经典例题 精题集训 (45分钟) 知识与技能的梳理 考向预测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下称《哪吒》)炒热了冷寂的暑期档,成为了全网吹爆的“国漫之光”。《哪吒》的成功,除了精良的制作,关键还是胜在“新瓶装旧酒”。它将______的传统神话故事进行了创造性改编,让观众喜欢上了这个画着“烟熏妆”的丑哪吒。
中国神话传说,一直是国产动漫取之不尽的巨大素材库。那些神话故事,历经千年而流传不衰,是超越时空、经得起考验的经典,而动漫,是最适合表现神话故事的艺术形式,可以使它直观地体现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和奇幻瑰丽的场景。从这个角度看,或许不是动漫选择了神话,而是神话需要动漫。
源于道教神仙谱系、“封神榜”传说的《哪吒》的成功,让人看到了另一种可能:中国动漫或许不需要______,而是在千百年一次次讲述的基础上,打造具有中国文化内核的“封神宇宙”。当然,构建一个“封神宇宙”,必将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因为( )。这不但要有对原著的情怀式“守护”,而且要有_______的创新性“再造”。但唯其艰难,才更显出其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