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用)二轮复习专题课件: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二
- 格式:ppt
- 大小:1.26 MB
- 文档页数:17
小题组合保分练51(时间:20分钟满分:26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且一心把它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世界上就有了的家园。
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有足够的清醒来面对的诱惑。
A.顺应坚不可摧形形色色B.顺应牢不可破形形色色C.顺遂坚不可摧应有尽有D.顺遂牢不可破应有尽有解析:选B“顺应”是顺着某种趋势去适应;“顺遂”是事情合乎人愿,进展顺利。
从语境看,“天性”应与“顺应”搭配,与“顺遂人愿”无关。
“牢不可破”指坚固得不可破坏,形容事情或观念已固定,难以破除或改变;“坚不可摧”指极为坚固,不能摧毀。
语境中的“家园”不能用“坚不可摧”来修饰。
“形形色色”形容事物品类繁多,各式各样;“应有尽有”指应该有的全都有。
从语境看,“诱惑”不能用“应该有的”来修饰。
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改革的有序推进,社会保险双轨制下“待遇差”的矛盾将逐步得到化解,社会保险更好地将体现制度公平、规则公平。
B.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标志,就在于它能否适应社会发展所达到的水平,能否适应社会现实生活对法律制度的要求。
C.中国高铁不仅运营规模大,而且还具有系统技术全面、造价低、建设速度快,成为“中国速度”“中国制造”的新名片。
D.传统年俗的式微,不但让年味变得越来越淡,更重要的是附在这些年俗上的文化也随之湮灭了,延续了上千年的春节越来越不像春节了。
解析:选D A项,语序不当,把“社会保险更好地将体现制度公平、规则公平”改为“社会保险将更好地体现制度公平、规则公平”;B项,一面与两面对应不当;C项,成分残缺,可以在“建设速度快”后面加“的优势”。
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历史的车轮总是向前的,只要我们充满信心,前途就会一片光明。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卷(四)(对应学生用书第104页)(建议用时:20分钟)1.在下面一段文字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导学号:76934028】有了朋友,生命才显出它全部的价值;一个人活着是为了朋友;保持自己生命的完整,不受时间________,也是为了朋友。
友谊要像爱情一样才________人心,爱情要像友谊一样才________。
A.侵蚀温暖颠扑不破B.侵蚀温暖牢不可破C.侵袭温润牢不可破D.侵袭温润颠扑不破B[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侵蚀:逐渐侵害使变坏。
侵袭:侵入并袭击。
根据“生命的完整”,应选“侵蚀”。
温暖:暖和;使感到温暖。
温润:温和;温暖润湿;细润。
根据“人心”,应选动词“温暖”。
颠扑不破:无论怎样摔打都不会破裂,比喻永远不会被推翻(多指理论、道理)。
牢不可破:坚固得不可摧毁(多用于抽象事物)。
根据对象“爱情”“友谊”,应选“牢不可破”。
]2.下面是辛弃疾写的一首词,它的词牌名应是(3分)()当年得意如芳草。
日日春风好。
拔山力尽忽悲歌。
饮罢虞兮从此奈君何。
人间不识精诚苦。
贪看青青舞。
蓦然敛袂却亭亭。
怕是曲中犹带楚歌声。
A.菩萨蛮B.念奴娇C.虞美人D.西江月C[本题考查理解古代诗词体裁常识的能力。
选项所给的四个词牌名的作品均是教材中出现过的。
根据这首词的句数、字数及平仄押韵等情况,可以判断其词牌名是“虞美人”。
]3.依次填入下边一段话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乐观的人看见问题后面的机会,________。
机会从来不会主动敲响你的门,无论你等待多少年,________。
朝着既定目标前进,________。
①悲观的人则看见机会后面的问题②悲观的人只看见机会后面的问题③它只如一阵风拂面而过,需要你有反应能力和追随速度④需要你有反应能力和追随速度,它只如一阵风拂面而过⑤你就会发现机会的存在,充分发挥你的潜能⑥尽量发挥你的潜能,你就会发现机会的存在A.①④⑥B.②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⑥D[本题以排序题的形式考查语言的连贯。
小题组合保分练1(时间:20分钟满分:26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外婆的过世带走了我对故乡的记忆,所以对于我儿时生活过的杭州城,便有了一种隐隐的隔膜和。
每次我回杭州探望父母,在嘈杂的街巷里,自己身上那种从遥远的异地带来的“生人味”,总使我觉得同这里的温馨和热闹。
A.猜疑喧嚣形同陌路B.猜疑喧闹格格不入C.猜忌喧闹形同陌路D.猜忌喧嚣格格不入解析:选B猜疑:起疑心;对人对事不放心。
猜忌:猜疑别人对自己不利而心怀不满。
根据前面的“隐隐的隔膜”可知,第一空应用“猜疑”。
喧嚣:声音杂乱;不清静。
喧闹:喧哗热闹。
根据语境,第二空应用“喧闹”。
格格不入:有抵触,不投合。
形同陌路:本来很熟悉的朋友或很亲密的恋人等,因为一些事情而不再联系或交往,如同陌生人一般。
根据语境,第三空应用“格格不入”。
2.下列三副对联分别送给小商店、饮食店、美发店,对应恰当的一项是()甲:东无西有通无有方与人便人称便乙:聚首一堂杨柳东风初识面垂丝万缕杏花春雨喜弹冠丙:五味烹调香千里三鲜蒸炸乐万家A.甲—饮食店乙—美发店丙—小商店B.甲—小商店乙—饮食店丙—美发店C.甲—小商店乙—美发店丙—饮食店D.甲—美发店乙—小商店丙—饮食店解析:选C根据“通无有”“与人便”“人称便”可判断出甲对应小商店。
“垂丝万缕”代指头发,据此可知乙对应美发店。
“烹调”“蒸炸”说的是烹饪方式,据此可知丙对应饮食店。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夸张手法的一项是()A.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B.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
C.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D.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解析:选A A项,没有使用修辞手法。
B项,写宫漏好像接通了大海似的,水永远滴不完,夜长得好像没有了期限,以海水的巨大容量来夸张长门的夜长。
C项,将“别意”与“东流水”相比,是夸张。
D项,乐曲如此美妙,是“只应天上有”的东西,是夸张。
2018届二轮复习语言运用训练(江苏)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父亲的影集为我们留下了丰富难忘的往事。
______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 ,却可以从照片的背景上体味到诸多往日的气息,追怀旧日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快乐?①这个享受是可以让一家人坐在一起共同分享的②在外地工作的哥哥们每年回家,大家都要把相片本拿出来从头到尾地翻看一遍③在我们家,这就是最大的精神享受④几乎每张照片都有着一个有趣的故事⑤亲戚们乃至邻居们到我家来玩也总爱讨要我家的相片本看⑥对于他们,纵然看到的大多是陌生的面孔A.②④⑤①③⑥B.②④⑤⑥③①C.④⑥②③⑤①D.④②③①⑤⑥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年轻的时候,读郑振铎先生译的泰戈尔的《新月集》,极其羡慕书中那个稚气甚至近于傻气的小男孩,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 :①思维和行为可亲可爱可信赖可容忍②尤其像《孩童之道》《偷睡眠者》《同情》《恶邮差》等③他是一个真正的孩子④不仅表现了孩子思维的幼稚天真⑤让人看到了一个孩子真实的精神世界⑥更凸显了孩子幼小心灵的爱心和善意A.③①②④⑥⑤B.③①④⑤②⑥C.⑤②④⑥①③D.⑤④⑥②①③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________________ 尽快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一个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在更大的范围内建立公众热爱科学、理解科学、接受科学的现代科普理念,培养和启蒙国民科学精神的因子。
①有关部门的一份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尚不到2%②从横向和总体上看,当前我国国民的科学素质不容乐观。
③这种竞争,最终又必然体现为国民科学素质的竞争。
④虽然从“天狗蚀日”的迷信,到今天凡有井水处皆争看日全食,我们的国民科学素养,已经有了一个质的提高。
提炼语意(时间:45分钟分值:51分)1.阅读下面的内容,对麦家的话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著名作家麦家说,平庸的人有一条命:性命。
优秀的人有两条命:性命和生命。
卓越的人有三条命:性命、生命和使命,它们分别代表了生存、生活和责任。
A.平庸的人就是贪生怕死、明哲保身的人,活着如同死人。
B.人人都有“性命”,人生而平等,没有尊卑贵贱的区别。
C.有所敬畏,勇于担当,才能脱离平庸,走向优秀和卓越。
D.“性命”是人生的基础,没有性命也就没有优秀和卓越。
解析语段重在强调优秀和卓越两种人,强调人的生活和责任。
A项,贪生怕死理解错误;B项,与题意不符;D项,不符合麦家强调的重点。
答案 C2.对文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5月22日,莫言出席中拉人文交流研讨会发表演讲:“我不能说马尔克斯是当代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但自上世纪60年代至今,世界上的确没有一本书像《百年孤独》那样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莫言称,自己有一个与马尔克斯相见的幻想,“我甚至都想好了见到他时应该说的第一句话,到了后来因为他身体欠佳,这个幻想没有变成现实”“我当年想好的见到马尔克斯时要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先生,我在梦中曾经与你一起喝过咖啡,但哥伦比亚的咖啡里面,有点中国绿茶的味道”。
A.这是一个颇富趣味的场景假设,体现了莫言语言的幽默。
B.哥伦比亚的文化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
C.咖啡与绿茶,是莫言对两种文化关系的比喻,说明了它们的平等。
D.这句话意在说明中国文化与拉美文化的内在有一个天然的交互性。
解析C项,这里是借代,没有谈到“平等”。
答案 C3.下列古代诗句所蕴含的理趣与故事内容最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相传,古希腊有位国王做了一顶纯金王冠,便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假。
如何鉴别真假又不损坏原物?国王将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尝试过很多办法都失败了。
有一天他去洗澡,踏入浴盆,水往外溢。
他恍然大悟,终于找到了答案。
A.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图文转换(时间:45分钟分值:48分)1.对下面图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不同年龄段读者首选阅读方式和内容的对比(%)A.随着年龄的上升,选择纸质阅读方式的比例呈逐步上升趋势。
B.随着年龄的上升,选择电子阅读类读物的比例逐步下降。
C.随着年龄的上升,选择休闲娱乐类读物的比例逐步下降。
D.随着年龄的上升,选择文化经典类读物的比例呈逐步下降趋势。
解析D项,随着年龄的上升,选择文化经典类读物的比例呈逐步上升趋势。
答案 D2.阅读下面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关于家庭教育的部分调查结果,得出的结论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一)应对家长给予的压力时,男孩女孩的不同选择(二)调查家长对男孩的了解程度时,父母选择比例较高的三个选项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喜欢的老师”“孩子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课”;选择比例较低的选项是“孩子近期最大的愿望”“孩子不愿提的缺点或糗事”“孩子最崇拜的人”。
A.面对家长所给的压力,男孩倾向于忍耐和反抗。
B.家长应该更多地了解男孩的兴趣爱好、理想愿望等日常生活方面的情况和最真实的内心想法。
C.家长应该走进男孩的日常和内心,而不应该只关注男孩的学习情况。
D.面对家长所给的压力,男孩善于与人交流。
解析D项,面对家长所给的压力,男孩不善于与人交流。
答案 D3.(2017·江苏靖江市刘国钧中学高三第一次调研)下列对中国邮政为纪念“国际和平年”而发行的邮票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注】图案中的人,颜色各异。
A.邮票中的鸽子象征着世界和平,鸽子嘴中的橄榄枝将和平的主题衬托得更加鲜明。
B.邮票中的小人手拉手,象征着世界人民要团结起来,共同对抗战争,争取世界和平。
C.鸽子身上有着颜色各异的人,象征着世界上各种肤色的人都对和平充满向往。
D.邮票上有年份“1986”和“国际和平年”的字样,是指1986年为国际和平年。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
手拉手的小人,象征着世界人民对和平的期盼,“共同对抗战争”的解读有误。
专题四提炼语意第一节连续性文本提炼语意提炼语意是江苏卷特色鲜明的题型之一。
它主要有两种命题形式:一种是连续性文本提炼语意,一种是非连续性文本提炼语意(图文转换)。
连续性文本提炼语意,要求选出对所给材料主旨概括正确的项,或者与所给材料内容相符的项。
这一考点在2014年江苏省《考试说明》中首次提出,但之后两年并未涉及,2016年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今年也未涉及,但这并不代表以后不会出现。
因此,对此类题型还是要予以适当重视的。
三步思维破译提炼语意题密码【真题试做】(2016·江苏卷)某同学从自己所写的文章里选出以下三组,为每组文章拟一标题,编成集子。
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第一组:《看见〈看见〉》《书虫诞生记》《对话苏东坡》《家有书窝》第二组:《同桌的你》《伴我同行》《奔跑吧,兄弟》《没有麦田的守望者》第三组:《感悟青春》《我的“离经叛道”的话》《扪心自问》《当我发呆时我在想些什么》A.读万卷书寸草春晖我思我在B.悦读生活寸草春晖指点江山C.悦读生活那些花儿我思我在D.读万卷书那些花儿指点江山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仔细归纳各组文章名字所透露出的内容或情感的共同点。
第一组写的分别是读后感、自己爱读书、读苏轼有感和家中的书,都与读书有关,但表现了阅读的多面性和对阅读的喜爱,所以宜用“悦读生活”。
第二组写的分别是同桌、经历、同学、心情,同表现“报答父母恩情”无关,因此该用“那些花儿”。
第三组写的都是自己的思想和感悟,并不是写对时政的看法,因此该用“我思我在”。
答案 C[三步思维破译提炼语意题密码]紧抓三个环节助你破解两类题型一、拟写活动主题【典例1】某校文学社准备根据以下主题挑选学生习作,下列各组习作与主题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主题一:月是故乡明主题二:向青春举杯主题三:和平的钟声主题四:文化与传统A.《母亲的微笑》《青葱岁月》《我看辛德勒》《奇妙的昆虫》B.《温暖的布鞋》《成长的欢乐》《人生驿站》《肯德基印象》C.《游子折柳》《年轻的梦想》《华沙之跪》《秦腔古韵》D.《风华正茂》《原驰蜡象》《将军白发征夫泪》《北京的地坛》解析“折柳”寄寓思乡之情,与“月是故乡明”主题相符。
第二节非连续性文本提炼语意(图文转换)图文转换是一种非连续性文本提炼语意。
此类题型综合考查学生对漫画、图表、徽标和图片的分析能力,要求考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性的信息,然后进行总结、评价。
正因为它很好地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的精神,所以成为近年来高考的热点。
纵观近几年江苏省高考,它对图文转换的考查,主要采用客观题的形式。
明晰考向两步思维助你解答图文转换题[明晰考向]五类图表1.表格表格条理清晰,归纳性强,便于获取信息。
阅读表格时,需要注意观察表格横向与纵向的内容,将表格中类似的项目进行合并归纳和概括,反复比较,总结规律。
2.柱状图包括坐标式和直方式,用坐标表示两个或多个关系项,向阅读者介绍或展示某项情况。
阅读图表时,需要搞清坐标纵横轴关系,进而分析或比较。
3.曲线图曲线图以纵横两个坐标为主轴,将有关数据通过曲线在两个主轴上的变化反映出来。
阅读时需要根据曲线变化趋势,弄清所反映的内容。
4.饼式图饼式图能准确地反映出各种数据所占的百分比以及各个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根据扇形的大小确定各项所占百分比,然后将可以归类的项目合并。
5.流程图流程图将事物或某些概念连接起来,反映工作事项的活动流向顺序。
阅读时,需要把握这种结构关系和顺序,特别要弄懂箭头和连线所表达的意思。
三类图画1.徽标类徽标,即徽记、标志。
主要包括主题、文字、图形、图与文的结合和颜色等构图要素。
它不是一般的图标,往往“言简意赅”,高度凝练,蕴含着丰富的含义。
一般从写出构图要素、写出徽标寓意和探讨设计理念等角度命题。
解读徽标,一定要透过现象挖掘本质,这样才能真正把握其内涵。
2.漫画类漫画主要由标题、画面、寓意三部分组成,标题和画面是显性信息,而寓意则是隐性信息,所以解答此类题目要挖掘隐含的信息,把握其主题。
3.图片类图片主要是指绘画、摄影或剪纸等艺术性很强的作品。
因为具有艺术性,所以要尽可能把握其内涵。
【真题试做】(2017·江苏卷)下列诗句中,与右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Array ()A.小梅香里黄莺啭,垂柳阴中白马嘶。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专题三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该考点是江苏高考语用部分历年考查的重点。
命题上一般不采用单一的考查形式,而是最大限度地走向融合与开放,综合考查。
题型新颖灵活,内容回归生活,材料突出“情境”因素。
江苏卷此考点的考查多注重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综合训练,也须要借助记忆。
最近几年该考点主要落脚于诗词运用、对联、排序连贯等题型上,2018年备考中可以予以重点关注。
两步思维助你解答对联题【真题试做】(2017·江苏卷)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的一组是()①为闻庐岳多真隐别有天地非人间②十年幕府悲秦月一卷唐诗补蜀风③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④秋天一鹄先生骨春水群鸥野老心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题干中要求“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的对联,那么对适用对象提出要求。
“为闻庐岳多真隐别有天地非人间”写的是桃花源;“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写的是李白。
答案 D[两步思维助你解答对联题]审清题干,解读信息题干信息下列对联、一组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我的解读选项所给的四副对联有四种组合,其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对联内容必须和杜甫草堂有关研究对联,对应专场对联为闻庐岳多真隐别有天地非人间十年幕府悲秦月一卷唐诗补蜀风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秋天一鹄先生骨春水群鸥野老心释义是劳鸣勋题桃花源的对联。
“真隐”是真“十年幕府悲秦月”正是杜甫对十李白蔑视权贵,常常借酒发狂,故意要杜甫号少陵野老,在他的《野老》里就自称为的隐士;“别有天地非人间”是说此地远离人间纷扰。
年幕府生活中看到朝廷昏庸,国家混乱,民生疾苦而疾首痛心,哀婉叹息的总结;“一卷唐诗补蜀风”指出诗人希冀用一卷《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抒发胸臆,企求以“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来实现“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愿望。
专题四 图文转换解构真题 引领规范类型一 框架图类[2016·全国卷Ⅱ]下面是某校团委“中国梦演讲赛”工作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路梳理1.明确考点 辨别要求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
要求把构思框架写成一段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的话。
不超过85个字。
2.研读试题细致分析本题题干明确指出,这是某校团委“中国梦演讲赛”工作的初步构思框架,认真观察构思可知,该演讲的时间拟定于5月4日,比赛分组织工作和宣传工作两部分。
其中组织工作分规模计划和场地两项内容;宣传工作分“海报”“组稿”和“报道”三项内容。
分清这些后,按照由上往下的顺序逐层介绍。
依次表述即可得出答案。
3.组织语言做出答案“中国梦演讲赛”拟于5月4日举行,赛事需要组织和宣传。
组织工作需要联系报告厅,选拔20名参赛者,最后评出6个奖项;宣传工作包括出海报、组稿,并在学校网站和校报报道。
失分剖析设问方式下面是关于……的框架图,请把这个框架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个字。
答题思路1.看题目要求,明确陈述对象。
2.把握框架图中概念间的关系,看清流程发展趋势和行为走向。
3.判断几个概念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其间的关系(因果、条件、递进、并列、转折、承接)。
4.选定过渡词语或关联词连缀文字。
核心要点流程图将事物或某些概念连接起来,反映工作事项的活动流向顺序。
阅读时,需要把握这种结构关系和顺序,特别要弄懂箭头和连线所表达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