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大二轮专题复习习题:专题六文言文阅读 专题跟踪训练13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8
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大二轮专题复习习题(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也。
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
父为郭氾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
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
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
举孝廉,除郎中。
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
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
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
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
迁广平太守。
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
魏明帝许焉。
曹爽辅政,引为司马。
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武帝践阼..,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
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
其为人所重如是。
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
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百亩。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专题组合练13 语用+文学类(时间:45分钟赋分:34分)一、语言运用(2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①在真语文课堂教学成果展示与研讨观摩暨真语文五周年活动开幕式上,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就真语文的核心理念谈了自己的一孔之见....,给在座的1 200多名语文教育工作者很多启示。
②盛夏来临,乌珠穆沁草甸草原帐篷点点,炊烟缭绕,牛羊漫野,牧歌悠悠,风情醉人。
我和她一起策马奔腾在这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尽情享受马放南山....的惬意。
③据包公文化园馆藏明代碑刻“宋包孝肃公新祠记”所载,因包公有功于民,古端州有官民祭包公的规例。
相沿成俗....,每年农历二月十五的“包公诞”就成为肇庆富有民俗特色的传统节庆活动。
④国务院机构改革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止步不前。
⑤长沙天心区一起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不期而遇....,一混凝土公司的混凝土储存罐发生垮塌,造成4名维修人员被埋。
事故发生后,天心区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⑥借鉴与模仿,致敬与抄袭,有时未必泾渭分明....。
但真正有抱负的创作者,往往是坚定的文化自信者,常以原创为己任。
A.①②⑤B.②③⑥C.③④⑥D.①⑤⑥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违法建筑是一颗影响我们肇庆形象的“毒瘤”;它直接动摇法治城市的社会根基,更严重侵蚀城市土地资源和发展空间。
B.孩子成长中难免会犯错,犯错后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正确的教育,受到社会过多负面因素,很容易误入歧途,陷入阴影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C.艾灸疗法能健身、防病、治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广泛使用艾灸法,能激发、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D.中国之所以被称为文明古国,经千年颠沛而魂魄不散,历万种灾厄而总能重生,是因为我们重视教育,我们尊师重道,早在我们的文化源起,已经将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立为我们这个文化的精神图腾。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当然,好的故事在结尾的地方一定要给读者或观众一把开悟的钥匙,要让读者或观众在故事结束的时候,有一点恍然大悟,有一点如梦方醒,这种好故事是成为好小说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
2019高考语文二轮专项练习十三[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浙江专用)【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分)()A、回溯.(sù)联袂.(mèi)冠.心病(guān)自出机杼.(shū)B、精髓.(suǐ)缱绻.(quǎn)闷.葫芦(mēn)休戚.相关(qī)C、蕴藉.(jiè)熨.帖(yùn)应.声虫(yìng)矫.揉造作(jiǎo)D、嬗.变(shàn)渐.染(jiān)瞭.望哨(liào)栉.风沐雨(zhì)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青睐制高点墨守成规毋庸置疑B、震撼连锁店言简意赅声名雀起C、追溯名信片情有独钟察言观色D、磋商绊脚石一如即往礼尚往来3、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每次和好友小聚,海阔天空....地畅谈之后,他总觉得自己又有了新的力量,不再畏于独自在异乡闯荡。
B、有的时候在杭州一天跑好几个地方,显得特别忙,但都是办些鸡零狗碎....的事,夜里躺在床上我会问自己:今天干什么了?C、午后她就忙开了,做了一桌子的菜,但孩子们一个个打电话回来说没空,到了晚间,她一个人在餐桌边吃独食...。
D、美国《国防新闻》有关中国新战略导弹报道的大量内容主要源于台湾军方的说法,他们炒作此新闻不外乎是军中反华势力一贯的做法,也是在为进一步推动对台军售敲边鼓...。
4、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每天,全球有5.5亿用户操着75种不同的语言在Facebook上评价、浏览、分享,全部用户每月耗费在这个社交网站上的时间总计高达7000亿分钟。
B、据估计,日本地震和海啸可能造成大约1万左右人死亡,40万人无家可归,1669家企业遭受重创,日本这个世界第三大经济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C、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1973号决议决定,为了保护利比亚平民安全,除以人道主义救援目的和负责撤离外国侨民的飞机外,禁止所有飞机在利比亚领空飞行着陆。
(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也。
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
父为郭氾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
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
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
举孝廉,除郎中。
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
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
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
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
迁广平太守。
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
魏明帝许焉。
曹爽辅政,引为司马。
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武帝践阼..,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
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
其为人所重如是。
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
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百亩。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专题跟踪训练(十五)文言文阅读(三)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波罗观日记(清)王拯往读屈氏翁山《粤东新语》,中言波罗观日最奇,有云泰山、之罘观日皆以高,而波罗独以下。
扶胥之口,蕞然一小山,适当南海之冲.。
虎门诸山皆在其南,而东面皆大海。
极望渺漫,若与天际。
日出海中,能望见之,凌空若倒景。
然余至广州,即从人问,罕识之者。
或曰:“百余年间,海滨积淤为田,居民围之。
田日众,则淤日高,今波罗弥望多海田。
屈氏之云,盖当时则然,而今不复能尔矣。
”余虽疑之,而其言颇理道。
道光丁未三月将游惠州舟行经山下泊时夜既半明星灿然笼火登山东望有一线白客从而游者曰:“此非日出者耶?”众星皆沈,而天正墨。
俄一线下,金紫出数道,甚奇。
忽有白气若烟若云,状若车盖,冒一线而上者,渐上渐高,极天半。
而其下金紫散乱,色转微。
回视海旁,诸山已朦胧可辨,而波罗一山草木乃悉见。
盖日出海矣!独是日天微阴,日出后乃不见。
归舟,亭午始晴见归。
..方余之来,盖终疑或言而姑验之也,而所见若此。
然则屈氏之言未诬,而或言固臆为耶?天下事未尝身亲见之,而顾可执一说而据以为信也哉?山在南海神庙前,庙西百武有亭曰“浴日”者可游。
庙春秋有典祀,闻春祀时游人独众。
彼夫达官贵人奉令来行故事唯谨,固..不暇能深夜登山以得此奇;而游人盛时又仕女杂沓,乌知求有所谓浴日之胜,此其所以识者罕欤!惜余之来,犹未得值.清明之朝以尽睹,夫鸿蒙翕辟之奇,必更有异焉者。
虽自信其所见执以破惑之说,犹恐不足服之,而又乌责夫人之未来之或执一说而据以为信者哉?地曰波罗坑者,或言昔西洋夷官达奚司空始植波罗之树于此,故名。
达奚死,庙前今亦有祀云。
(有删改)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适当南海之冲.冲:要道B.亭午..始晴见归亭午:正午C.彼夫达官贵人奉令来行故事..唯谨故事:以往的事情D.犹未得值.清明之朝以尽睹值:遇到[解析]解答此题,考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如A项的“冲”,文中是“要道”的意思,C项的“故事”,文中是“先例,旧日的典章制度”的意思。
1.(2018·全国卷Ⅰ)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5分)我校学生宿舍下水道时常堵住。
后勤处认真调查了原因,发现管子陈旧,需要换掉。
学校打算7月15日开始施工。
施工期间正遇上暑假,为安全起见,请全体学生暑假期间不要在校住宿。
望大家配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得体的能力。
本题给出的是某校一则启事片段,应为书面语体。
“下水道时常堵住”“管子陈旧”“需要换掉”等几处语言表达口语化,应将“堵住”改为“堵塞”,“管子”改为“管道”,“换掉”改为“更换”,“打算”改为“计划”,“正遇上”改为“正值”。
[答案]①“堵住”改为“堵塞”;②“管子”改为“管道”;③“换掉”改为“更换”;④“打算”改为“计划”;⑤“正遇上”改为“正值”。
2.(2018·全国卷Ⅱ)下面是某报社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5分)如果您是重大事件的参加者,事故现场的目击者,业界内幕的打探者,社会热点的关爱者……请与我报“社会深度”栏目联系。
本栏目长期公开征询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等着您的支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得体的能力。
本题给出的是某报社一则启事片段,明确题目中“五处词语使用不当”的提示,注意从书面语的使用以及词语的搭配、得体、感情色彩等方面考虑。
本则启事中,“参加者”与“重大事件”搭配不当,应将“参加者”改为“亲历者”或“参与者”;“打探者”用语不庄重,应改为“知情者”;“关爱者”与“社会热点”搭配不当,应将“关爱者”改为“关注者”;“征询”与“线索”搭配不当,应将“征询”改为“征集”;“等着”用语口语化,应改为“期待”或“等待”。
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大题古代诗文阅读第10~13题文言文阅读素质大拔高本训练共32题,共152分,用时152分钟。
第一关本科上线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本题共4小题,19分) 导学号 00774097危稹,字逢吉,抚州临川人,淳熙十四年举进士。
时洪迈得稹文,为之赏激。
调南康军教授..__..。
调广东帐司,未上,服父..__..。
转运使杨万里按部,骤见叹奖,偕游庐山,相与酬倡丧,免,调临安府教授。
倪思荐之,且语人曰:“吾得此一士,可以报国矣。
”丁母忧,免,干办京西安抚司公事。
入为武学谕,改太学录。
明年,迁武学博士,又迁诸王宫教授。
稹谓以教名官,而实未尝教,请改创宗子学,立课试法如两学,从之。
嘉定九年,新学成,改充博士,其教养之规,稹所论建。
升著作郎兼屯田郎官。
稹始进对,请叙复军功之赏以立大信,抆拭功臣之罪以厉忠节,置局以立武事,遣使以省边防,厚赏以精间谍。
次论和、战、守利害,而请颛意于守。
柴中行去国,稹赋诗送之,迕宰相,出知潮州。
寻以通金华徐侨书论罢,提举千秋鸿禧观。
久之,知漳州。
漳俗视不葬亲为常,往往栖寄僧刹,稹命营高燥地为义冢三,约期责之葬,其无主名、若有主名而力弗给者,官为葬之,凡二千三百有奇,刻石以识。
郡有临漳台据溪山最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__郡有经、总制无名钱岁五千缗,厉民为甚,前守赵汝谠奏蠲五之二,稹疏于朝,悉罢之。
会常平使有言,稹不欲辩,即自请以归....__..。
久之,提举崇禧观,与乡里耆艾七人为真率会。
卒,年七十四。
稹性至孝,父疾,愿损己算益亲年,疾寻愈。
真德秀登从班,举稹自代,没,又为铭其..墓.__..。
所著有《巽斋集》,诸经有讲义、集解,诸魏、晋、唐诗文皆有编,辑先贤奏议曰《玉府》、曰《药山》。
(选自《宋史·危稹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A.郡有临漳台据溪山/最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B.郡有临漳台/据溪山最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C.郡有临漳台/据溪山虽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D.郡有临漳台据溪山/最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解析]正确标点为:郡有临漳台,据溪山最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
(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也。
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
父为郭氾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
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
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
举孝廉,除郎中。
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
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
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
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
迁广平太守。
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
..魏明帝许焉。
曹爽辅政,引为司马。
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转镇东将军,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武帝践阼..进爵为侯。
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
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
其为人所重如是。
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
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百亩。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时间 _______班级_______学号_______得分_______(时间: 45分值:45)一、【2019 届河北唐山高三摸底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5分)乡土文化既是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又是人们乡土情感、亲和力和自豪感的凭借,更是永不过时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
近年来,我国各地兴起了“乡土文化热”,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时尚文化,(),在对乡土文化的追寻中,使人的心灵得到放松和净化,并获得文化的归属感;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春节庙会、清明祭祖、端午赛龙舟、重阳登高等传统民俗活动,展现了乡土文化旺盛顽强的生命力。
乡村旅游大发展,传统村落成为人们的旅游胜地,民俗体验、乡村写生等成为消费热点。
美丽乡村建设蓬勃兴起,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景德镇陶瓷、淄博琉璃、潍坊风筝等乡土工艺品以及泰山皮影、日照农民画等乡土民间艺术纷纷走出国门,中国乡村文化正地走向世界,挺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实践证明,中国乡土文化历经劫难而不亡,而新生,我们完全有理由树立对乡土文化的自信,这是文化自信的核心构成,决定着文化自信的深度和广度。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B.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C.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D.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充满地域特色、文化底蕴深厚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乡土文化的情结长期存在于人们心底B.作为一种情结,存在于人们心底C.人们让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情结D.人们把乡土文化作为一种情结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方兴未艾趋之若鹜从容不迫沧海桑田B.如火如荼纷至沓来踌躇满志饱经风雨C.轰轰烈烈接踵而至胸有成竹饱经沧桑D.方兴未艾心驰神往信心百倍饱经沧桑【答案】 17. B18. B19.C【解析】【 17 解】分析:辨析并修改病句。
1 专题跟踪训练(十三) 文言文阅读(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沈洙字弘道,吴兴武康人也。洙少方雅好学,不妄交游。治《三礼》《春秋左氏传》。精识强记,《五经》章句,诸子史书,问无不答。解巾..梁湘东王国左常侍,转中军宣城王限内参军。大同中,学者多涉猎文史,不为章句,而洙独积思经术,吴郡朱异、会稽贺琛甚嘉之。及高祖入辅,除国子博士..,与沈文阿同掌仪礼。 高祖受禅..,加员外散骑常侍。有司奏前宁远将军、建康令沈孝轨门生陈三儿牒称主人翁灵柩在周,主人弟息见在此者,为至月末除灵,内外即吉,为待主人还情礼申竟?以事咨洙,洙议曰:“礼有变正,又有从宜。《礼小记》云:‘久而不葬者,唯主丧者不除,其余以麻终月数者除丧则已。’” 世祖即位,迁通直散骑常侍,侍东宫读。梁代旧律,测囚之法,日一上,起自晡鼓..,尽于二更。及比部郎范泉删定律令,以旧法测立时久,非人所堪,分其刻数,日再上。都官尚书周弘正曰:“未知狱所测人,有几人款?几人不款?须前责取人名及数并其罪目,然后更集。凡小大之狱必应以情正言①依准五听②验其虚实岂可全恣考掠以判刑罪且测人时节本非古制近代已来方有此法起自晡鼓,迄于二更,岂是常人所能堪忍?” 洙议曰:“夜中测立,缓急易欺,兼用昼漏,于事为允。但漏刻赊促,今古不同,伏承命旨,刻同勒令,检一日之刻乃同,去夜测之昧,从昼漏之明,斟酌今古之间,参会二漏之义。庶罪人不以漏短而为捍,狱囚无以在夜而致诬,窃谓允合。”高宗曰:“沈长史议得中,宜更博议。” 洙以太建元年卒,时年五十二。 (选自《陈书·列传二十七》,有删改) [注] ①正言:古代官职,负责向皇帝上书言事。②五听:指辞、色、气、耳、目五种审查案情的方法。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2
A.凡小大之狱/必应以情正/言依准五听/验其虚实/岂可全恣/考掠以判刑罪/且测人时节/本非古制/近代已来/方有此法/ B.凡小大之狱/必应以情/正言依准五听/验其虚实/岂可全恣考掠/以判刑罪/且测人时节/本非古制/近代已来/方有此法/ C.凡小大之狱/必应以情/正言依准五听/验其虚实/岂可全恣/考掠以判刑/罪且测人时节/本非古制/近代已来/方有此法/ D.凡小大之狱必应/以情正言依/准五听验其虚实/岂可全恣考掠以判/刑罪且测人时节/本非古制/近代已来/方有此法/ [解析] 根据注释,“正言”是官职名,属于一个完整词语,不可断开,因此A项错误;“全恣”的宾语是“考掠”,不能断开,因此C项错误;“且”是况且之意,后面“测人时节”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因此“且”不能与前面“刑罪”相连,因此D项错误。 [答案] B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解巾,指古代读书人解去头巾,意思是出仕做官。因为古代读书人未出仕时头上一般戴方巾。 B.博士,学官名。始于战国,秦汉相承,西汉时为太常属官,汉文帝置一经博士,汉武帝置五经博士,晋置国子博士,唐设太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医博士等,后世沿置。 C.受禅,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即部落各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后代指新皇帝承受旧帝让给的帝位。 D.晡鼓,晡时击鼓,指晡时,相当于下午三时至五时,对应十二地支计时的酉时。 [解析] 相当于十二地支计时的申时,“酉时”指下午5点~7点。 [答案] D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沈洙年轻时性格大方文雅,喜好学习,不随意与人交往。研究《三礼》《春 3
秋左氏传》,精通知识,记忆力强。 B.沈洙认为礼可以根据形势进行变通,对久不下葬的情况,除了主持丧葬的人丧服不脱除,其余的人都可以脱除丧服,不应该无限期穿下去。 C.关于旧时法律规定对囚犯每次使用刑罚的时间,都官尚书周弘正认为应该根据罪犯的人名及数目并加上其所犯罪行的名目,然后再集中审议。 D.沈洙认为夜间昏暗,测立上刑时间不准确,应该改用白天时滴入计时的漏壶,而且漏壶刻制长短不一,建议统一刻度,这样比较公允。 [解析] “其余的人都可以脱除丧服”错误,原文说“其余以麻终月数者除丧则已”,意思是“其余的人只要穿麻衣满一个月再脱除丧服就可以了”。 [答案] B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同中,学者多涉猎文史,不为章句,而洙独积思经术,吴郡朱异、会稽贺琛甚嘉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及比部郎范泉删定律令,以旧法测立时久,非人所堪,分其刻数,日再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关键词:(1)“涉猎”“积思”“嘉”。(2)“及”“堪”“数”“再”。 [答案] (1)大同年间,学者大多粗略浏览文史,不研究分析古书章节句读,而沈洙独自深入思考经学,吴郡的朱异和会稽的贺琛十分赞赏他。 (2)等到比部郎范泉删除修订法令,认为旧法测立时间太长,不是常人所能忍受的,建议将刻度分开计算,每日两次上刑。 [参考译文] 沈洙字弘道,吴兴郡武康人。沈洙年轻时为人大方文雅而喜好学习,不随意与人交往。研究《三礼》《春秋左氏传》。精通知识,记忆力强,《五经》里的章节句子,诸子史书,问无不答。后来出仕做梁朝湘东王国的左常侍,随后转任中军宣城 4
王限内参军。大同年间,学者大多粗略浏览文史,不研究分析古书章节句读,而沈洙独自深入思考经学,吴郡的朱异和会稽的贺琛十分赞赏他。等到高祖入朝辅政,沈洙被任命为国子博士,与沈文阿一同掌管仪礼。 高祖即位后,沈洙被加封为员外散骑常侍。有官吏上奏,前宁远将军、建康令沈孝轨的门生陈三儿用书简札称主人的灵柩在周,主人弟子都在此的,是到月末除去灵位,内外亲戚都穿上吉祥的服装,还是等主人灵柩回归将礼仪补全?他们向沈洙咨询这件事,沈洙与人商量后说:“礼可以根据形势进行变通,还可以听从时俗要求。《礼小记》说:‘对死后长久无法下葬的情况,除了主持丧葬的人丧服不脱除,其余的人只要穿麻衣满一个月再脱除丧服就可以了。’” 世祖即位,沈洙升任通直散骑常侍,教太子读书。按照梁代旧的法律,使用测囚的办法是,每天上一次刑,开始于下午三时到五时,结束于夜里九时到十一时。等到比部郎范泉删除修订法令,认为旧法测立时间太长,不是常人所能忍受的,建议将刻度分开计算,每日两次上刑。都官尚书周弘正说:“不知狱中所测的人,有几人招供?几人不招供?必须事前根据罪犯的人名及数目并加上其所犯罪行的名目,然后再集中审议。凡是大小案件,一定要按照情理判定,正言官依照辞、色、气、耳、目五听之法来审案,验证其虚实,怎么能全靠拷问鞭打,来判定罪刑。况且测立囚犯的忍受时间,本来不是古制,近代以来,才有此种方法。起始于下午三时到五时,结束于夜里九时到十一时,难道是常人所能忍受的?” 沈洙商议说:“夜间测立上刑时间,快和慢容易有误差,应兼用白天时滴水计时的漏壶,对事情比较公允。但是漏壶刻制有长短之分,古时候和现在不同,我恳请接受圣上旨意,统一刻度强制命令,这样一天的检测时间就会相同,去除夜间检测的昏昧,遵从白天漏壶计时的明了,斟酌今古之间漏壶刻制的差异,参考两种刻漏的特点。这样罪犯不会因为时间短而坚持不承认自己的罪行,囚犯不会因为在夜间审问就遭受诬陷,我私下里希望圣上同意。”高宗说:“沈长史的意见正中我的心意,应该更加广泛讨论。” 沈洙在太建元年去世,时年五十二岁。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5
杨泰之字叔正,眉州青神人。少刻志于学,卧不设榻几十岁。庆元元年类试,调泸川尉,易什邡,再调绵州学教授..、罗江丞。吴猎谕蜀,泰之贻书曰:“使吴曦为乱,而士大夫不从,必有不敢为;既乱,而士大夫能抗,曦犹有所惮。夫乱,曦之为也;乱所以成,士大夫之为也。”改知严道县,摄通判嘉定。白厓寨将王壎引蛮寇利店,刑狱使者置壎于法,又罥纟圭余人当坐死。泰之访知夷都实迩利店,夷都蛮称乱,不需引导,固请释之,不听,乃去官。宣抚使安丙荐之曰:“蜀中名儒杨虞仲之子当逆臣之变勉有位者毋动言不用拂衣而去使得尺寸之柄必能见危致命”召泰之赴都堂审察,以亲老辞。差知广安军,未上,丁父忧。免丧..,知富顺监。去官,以禄禀数千缗予邻里,以千缗为义庄..。知普州,以安居、安岳二县受祸尤惨,泰之力白丙尽蠲其赋。丙复荐于朝,召赴行在,固辞。知果州。踦零钱病民,泰之以一年经费储其赢为诸邑对减,上尚书省,按为定式。民歌之曰:“前张后杨,惠我无疆。”张谓张义,实自发其端,而泰之踵行之。理宗即位,趣入对,言:“陛下以直言求人,而以直言罪之,使天下以言为戒。臣恐言路既梗,士气益消,循循默默,浸成衰世之风,为国者何便于此?”上奇其对,以为工部..郎中。其后言事者相继,无所避忌,自泰之发之。诏直宝谟阁、知重庆府。为书以别丞相曰:“宰相职事,无大于用人有道,去自私之心,恢容人之度,审取舍之择而已。”至官,俗用大变。主管千秋鸿禧观,卒。 (选自《宋史·杨泰之传》,有删改)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蜀中名儒杨虞仲之子/当逆臣之变/勉有位者毋动言/不用/拂衣而去/使得尺寸之柄/必能见危致命/ B.蜀中名儒杨虞仲之子当逆/臣之变/勉有位者毋动/言不用/拂衣而去/使得尺寸之柄/必能见危致命/ C.蜀中名儒杨虞仲之子/当逆臣之变/勉有位者毋动/言不用/拂衣而去/使得尺寸之柄/必能见危致命/ D.蜀中名儒杨虞仲之子当逆/臣之变/勉有位者毋动言/不用/拂衣而去/使得尺寸之柄/必能见危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