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平面波法
- 格式:ppt
- 大小:517.50 KB
- 文档页数:13
管道中的声传播5.1 均匀的有限长管道设有一平面声波在一根有限长的、截面积均匀的管子中传播,管的截面积为S 。
如果管子末端有一任意声学负载,它的表面法向声阻抗为Z a ( 或法向声阻抗率为) ,( ) 。
由于管端有声负载,一部分声波要受到反射,一部分声波要被负载所吸收。
因此,管中的原始平面行波声场就要受到负载的影响。
5.1.1 有限长管道声场5.1.2 声负载吸声系数5.1.3 共振吸声结构5.1.1 有限长管道声场为了处理方便,我们把坐标原点取在管末端的负载处,如图( 5-1-1 ) 所示。
设入射波与反射波的形式分别为( 5( 5的产生是由管端的声学负载引起的,它同入射波之间( 5这里称为声压的反射系数 , 表示表示( 5-1-4 )其中( 5-1-5 )为总声压振幅,为引入的一个固定相位,它对声场的能量大小没有影响,这里就不予讨论。
分析( 5-1-5 ) 式可以发现,当时,总声压有极小值,当?时,总声压有极大值。
我们用G 来表示声压极大值与极小值的比值,称为驻波比,可得( 5-1-6 )或写成如下形式( 5,或。
这时管中只存在入射的平面波,驻波比。
如,,这时管中出现了纯粹的驻波 ( 我们曾经称它为定波 ) ,即驻波比。
对之间射系数或称吸声系数,参见(5 -1- 13 )式。
公式 (5-1-7) 就是声学中常采用的驻波管测量吸声材料反射系数与吸声系数方法的理论依据。
从 (5-1-5) 式我们还可以确定管中声压极小值的位置,由( 5-1-8 )这里x 前面引入一负号,是因为我们坐标原点取在管的末端,所以管中的任意位置 x 都是负值,而就对应( 5。
5.2 非均匀管道5.2.1 突变截面管道声传播5.2.2 旁支管道声传播5.2.1 突变截面管道声传播声波在两根不同截面的管中传播:假设声波从一根截面积为S 1 的管中传来,在该管的末端装着另一根截面积为S 2 的管子,如图 5-2-l 所示。
一般说,后面的S 2 管对前面的S l 管是一个声负载。
第5章 平面电磁波5.1基本内容概述本章讨论均匀平面波在无界空间传播的特性,主要内容为:均匀平面波在无界的理想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和导电媒质中的传播特性,电磁波的极化,均匀平面波在各向异性媒质中的传播、相速与群速。
5.1.1理想介质中的均匀平面波1.均匀平面波函数在正弦稳态的情况下,线性、各向同性的均匀媒质中的无源区域的波动方程为220k ∇+=E E对于沿z 轴方向传播的均匀平面波,E 仅是z 坐标的函数。
若取电场E 的方向为x 轴,即x x E =E e ,则波动方程简化为222d 0d x x E k E z+= 沿+z 轴方向传播的正向行波为()j jkz x m z E e e φ-=E e (5.1)与之相伴的磁场强度复矢量为()()z kz z ωμ=⨯H e E 1j jkz ym E e e φη-=e (5.2)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的瞬时值形式分别为(,)Re[()]cos()j t x m z t z e E t kz ωωφ==-+E E e (5.3)(,)Re[()]cos()j t m y Ez t z e t kz ωωφη==-+H H e (5.4)2.均匀平面波的传播参数 (1)周期2T πω=(s),表示时间相位相差2π的时间间隔。
(2)相位常数k =(rad/m ),表示波传播单位距离的相位变化。
(3)波长kπλ2=(m ),表示空间相位相差2π的两等相位面之间的距离。
(4)相速p v kω==m/s ),表示等相位面的移动速度。
(5)波阻抗(本征阻抗)x y E H η==Ω),描述均匀平面波的电场和磁场之间的大小及相位关系。
在真空中,37712000≈===πεμηη(Ω) 3.能量密度与能流密度在理想介质中,均匀平面波的电场能量密度等于磁场能量密度,即221122εμ=E H电磁能量密度可表示为22221122e m w w w εμεμ=+=+==E H E H (5.5)瞬时坡印廷矢量为21zη=⨯=S E H e E (5.6)平均坡印廷矢量为211Re 22av z η*⎡⎤=⨯=⎣⎦S E H e E (5.7) 4.沿任意方向传播的平面波对于任意方向n e 传播的均匀平面波,定义波矢量为n x x y y z z k k k k ==++k e e e e (5.8)则00()n jk j --==e r k r E r E e E e (5.9)()()1n η=⨯H r e E r (5.10)00n =e E (5.11)5.1.2电磁波的极化1.极化的概念波的极化表征在空间给定点上电场强度矢量的取向随时间变化的特性, 并用电场强度矢量的端点在空间描绘出的轨迹来描述。
声波在管道中的传播管道中的声传播5.1 均匀的有限长管道设有⼀平⾯声波在⼀根有限长的、截⾯积均匀的管⼦中传播,管的截⾯积为S 。
如果管⼦末端有⼀任意声学负载,它的表⾯法向声阻抗为Z a ( 或法向声阻抗率为) ,⼀船应是复数,由声阻R a 与声抗X a ( 或声阻率R s 与声抗率X s ) 组成,即 ( 或) 。
由于管端有声负载,⼀部分声波要受到反射,⼀部分声波要被负载所吸收。
因此,管中的原始平⾯⾏波声场就要受到负载的影响。
5.1.1 有限长管道声场5.1.2 声负载吸声系数5.1.3 共振吸声结构5.1.1 有限长管道声场为了处理⽅便,我们把坐标原点取在管末端的负载处,如图( 5-1-1 ) 所⽰。
设⼊射波与反射波的形式分别为( 5-1-1 )( 5-1-2 )图( 5-1-1 )反射波的产⽣是由管端的声学负载引起的,它同⼊射波之间不仅⼤⼩不同,⽽且还可能存在相位差,⼀般可表⽰为( 5-1-3 )这⾥称为声压的反射系数, 表⽰它的绝对值,表⽰反射波与⼊射波在界⾯处的相位差。
把( 5-1-1 ) 和(5-1-2) 两式相加就得到管中的总声压( 5-1-4 )其中( 5-1-5 )为总声压振幅,为引⼊的⼀个固定相位,它对声场的能量⼤⼩没有影响,这⾥就不予讨论。
分析( 5-1-5 ) 式可以发现,当时,总声压有极⼩值,当?时,总声压有极⼤值。
我们⽤G 来表⽰声压极⼤值与极⼩值的⽐值,称为驻波⽐,可得( 5-1-6 )或写成如下形式( 5-1-7 )假设末端的声负载是全吸声体,把⼊射声波全部吸掉,则有,或。
这时管中只存在⼊射的平⾯波,驻波⽐。
如果声负载是⼀刚性反射⾯,把⼊射声波全部反射,则,于是有,这时管中出现了纯粹的驻波( 我们曾经称它为定波) ,即驻波⽐。
对于⼀般负载驻波⽐G 介于之间。
( 5-1-7 ) 式把G 与反射系数??联系起来,这就启⽰我们,可以通过对驻波⽐的测量来确定声负载的声压反射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