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6课重点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1.18 MB
- 文档页数:23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七年级是我们开始学习历史知识的一个起点,同时也是了解这个世界发展的一个开始。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中国历史第一册第1课祖国境内的原始居民【知识要点】名称距今时间遗址地点体质特征工具用火获取食物社会组织思想意识元谋人17万年前云南元谋县猿形打制粗糙石器天然火采集狩猎原始人群北京人70—20万年前北京西周口店山洞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打制粗糙石器天然火保存火种采集狩猎原始人群山顶洞人3万年前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山洞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制骨针,装饰品人工取火采集狩猎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穿衣服懂得爱美,死后埋葬【难点解析】1、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雷电起火,堆积物高温起火。
2、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等内容我们都是怎样认识到的?通过考古学家考古,对远古人类遗址的残留物或骨化石进行鉴定、分析得到的。
【重点考点】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 人,距今约 (170)万年。
2、(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3、(山顶洞人) 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还会制作骨针。
4、(火) 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5、人类是由古代 (类人猿) 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6、简答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①.北京人的模样保留猿的某些特征,而山顶洞人则与现代人基本相同.②.北京人只会打制粗糙石器,山顶洞人则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③.北京人只能使用天然火,而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④.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山顶洞人则生活在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里。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知识要点】名称河姆渡原始农耕半坡原始农耕距今时间约7000年约5000-6000年遗址地址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生产工具磨制石器磨制石器农业种植水稻种植蔬菜、粟畜牧业养家畜饲养猪狗手工业会制陶器,简单玉器,原始乐器彩陶、纺线、织布、制衣生活方式定居,干栏式房屋定居,半地穴式房屋[难点解析]1、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步?河姆渡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上定居的生活,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还饲养了家畜,会制作陶器,并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历史七上1~19课每课知识点归纳1.第1课:人类社会的起源人类社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石器时代,当时人们主要以打猎和采集为生。
The origin of human society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ancient Stone Age, when people mainly lived by hunting and gathering.2.第2课:奴隶社会奴隶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奴隶制度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
The slave society is an important sta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the slavery system is one of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lave society.3.第3课: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封建制度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
Feudal society has a long history in China, and the feudal system is one of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feudal society.4.第4课: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是近现代社会的主要形式,资本主义经济为社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Capitalist society is the main form of modern society, and the capitalist economy has played a driving role in social development.5.第5课: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替代形式,其核心是公有制和计划经济。
Socialist society is an important alternative to capitalist society, and its core is public ownership and planned economy.6.第6课:古代的城市古代的城市多数由墙围城,城内有市场、衙门和寺庙等建筑。
七年级上册历史1到6课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历史1到6课知识点总结
1.第一课:人类社会的发展
-人类社会的起源:人类的进化历程、早期社会的组织形式
-农业革命的影响:人类从狩猎采集到农业生产的转变,农业带来的人口增长和社会分工的产生
-文明的发展:定居生活的形成、文字的出现、城市的兴起、国家的形成
2.第二课:古代中国文明
-三皇五帝时期:伏羲、神农、黄帝、炎帝、轩辕黄帝的传说,中华民族的起源
-夏、商、周时期:夏朝的建立、商朝的兴起、西周的崛起和东周的衰落,分封制度和封建制度的形成
3.第三课: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封建制度:分封制、诸侯国、封建领地的管理
-中央集权制度:秦朝的统一、秦始皇的治理、汉朝的建立、汉朝的政治、科举制度的出现
4.第四课:周代的科举制度
-周代的制度:宗法制度、分封制度、周礼、文武之道
-周代的科举制度:乡试、会试、殿试的内容和考试形式
5.第五课:秦朝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秦朝的建立:秦始皇的统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出现、郡县制的实施
-思想文化:法家思想、焚书坑儒、统一的书写文字汉字、修筑万里长城
6.第六课:秦汉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农业:屯田制度、引黄灌溉、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
-手工业:冶铁、造纸、丝织等手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商业:货币的出现、道路的修建和运河的开凿、农民起义对商业的影响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历史1到6课的知识点总结。
这些知识点主要涉及人类社会的发展、古代中国文明、政治制度、科举制度以及秦汉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了解人类社会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科举制度的运作以及秦汉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文化成就。
七年级历史1 6课知识点七年级历史1-6课知识点七年级历史1-6课主要涵盖了人类文化的起源、青铜时期、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知识点。
以下是这几节课的主要知识点:一、人类文化的起源在这一部分中,我们了解到了人类文化的起源、原始社会的特点以及原始社会的经济形态。
其中,人类文化的起源指的是人类最初产生的文化形态,包括语言、美术、音乐、宗教、习俗等。
原始社会的特点是指原始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原始社会的经济形态是指原始社会的生产方式,包括狩猎、渔业、采集和农业等。
二、青铜时期青铜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是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的一个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我们学习了中国青铜文化的起源、青铜器的种类和发展、夏、商两代王朝的兴衰以及青铜器的文化内涵等。
三、商、周时期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中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涵盖了商周时期的历史知识点。
在这一时期中,我们学习了商朝的兴起、商朝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商朝的文化等知识点。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周朝的兴起、周朝的政治制度、周朝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四、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跨度长达400年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涵盖了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历史知识点。
在这一时期中,我们学习了春秋时期的国家分裂、封建制度的建立、列国之间的战争、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等方面的知识点。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战国时期的诸侯之间的争霸、实行各种变法以及兵家和墨家的思想等。
以上就是历史1-6课的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的历史演变过程,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特征。
这些都是我们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的重要基础。
1-6课知识点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1、元谋人:①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生活在距今约,在发现。
②元谋人已经会制造工具和了。
,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北京人:①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在年被发现。
他们生活在上,距今约。
②北京人还保持人猿的某些特征,他们的头骨,,,,,,比现代人小。
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行走,使用石器,处于旧石器时代。
③北京人生活的环境险恶,他们往往几十人生活在一起,过着。
④北京人已经会使用,还会保存火种。
这增强了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3、山顶洞人:①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顶的洞里生活,距今约。
②山顶洞人已具有的特征,仍使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技术,他们已会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过生活。
山顶洞人已用骨针缝制衣服,有了观念。
4、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1、原始农业的发展:①原始农业兴起于、、等流域,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
黄河流域是栽培的最早起源地。
②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的出现以及、的发展。
2、河姆渡原始居民:①在浙江省余姚市发现,生活在距今约,是原始农耕的代表。
②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石器,用耕地,种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③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着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他们已经挖掘水井,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典型代表:猪纹陶钵)、玉器和简单的。
会运用技术,懂得使用。
3、半坡原始居民:①在陕西西安半坡村发现,生活在距今约,普遍使用石器,是的代表。
②他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的国家。
③半坡原始居民住在的房子里,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典型代表:人面鱼纹彩陶盆)。
已经会从事简单的、。
第3课远古的传说1、传说距今约,黄河流域的和联合起来在一战中大败部落,从此,黄帝被推选为部落首领,经过长期发展,成为日后的。
黄帝被尊称为。
海内外的华人以自称。
2、相传发明创造——①炎帝:又称氏。
七年级上册历史1到6课的知识点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1.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哦。
2. 元谋人可厉害啦,他们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他们住在云南元谋县这个地方,已经能够制作工具了,这工具虽然简单,但也是人类进化的一大步呢,就像小孩刚学会走路,虽然走得不稳,但也是成长的开始。
3. 北京人就更有名啦。
他们生活在距今约70万 20万年,住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北京人的模样和现代人有点像,但又不完全一样,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比如说他们的额头比较低平,眉骨粗大。
北京人会使用打制石器,这石器就像是他们生活的小帮手,用来打猎、采集食物等。
而且他们已经会使用天然火啦,这火可有用了,能用来取暖、烧烤食物,还能驱赶野兽呢。
想象一下,一群北京人围着火堆,烤着打来的猎物,那画面是不是很有趣?他们还过着群居生活,因为单个人很难在那个时候生存下去,大家团结起来力量大嘛。
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
1.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了农耕生活。
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就是典型代表。
2. 半坡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距今约6000年。
他们住的房子很有特色,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为啥是这种房子呢?因为黄河流域冬天比较冷,这种房子一半在地下,保暖效果好。
他们的主要农作物是粟,就是小米哦。
半坡居民还会制作彩陶,那些彩陶上的图案可漂亮了,有各种各样的几何图案和动物图案,这可都是他们的艺术创作呢。
3. 河姆渡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距今约7000年。
他们住的是干栏式房屋,这种房子是用木桩架空建造的,为什么呢?因为长江流域比较潮湿,这样能防潮防虫。
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他们可是最早种植水稻的人之一呢。
而且河姆渡人还会制作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骨哨,生活很有情趣。
4. 原始农业的发展可重要了,它为古代文明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就好比盖房子要先打地基一样,有了充足的粮食,人们才能有精力去发展其他的东西,像文化、艺术之类的。
学习初中历史的方法:1、不管考试方式怎么变,你都要背书。
背完之后至少在这四个时间点巩固:①当天晚上睡觉之前;②第二天晚上;③一周后;④一个月后。
如果你不及时巩固,你就会惊喜的发现一个月后会发现你有超过70%的内容都忘了——而且是忘得一干二净。
2、只背书不做题,历史不可能得高分,尤其是材料题部分。
3、不断强化你的语文现代文阅读能力。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常识补充:“史前时期”是有确切历史记载之前的时期,初中历史课本里的“史前时期”是指从盘古开天地到夏朝建立。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元谋人中国最早的人类——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
发现于云南元谋。
元谋人已经会用火。
(天然火)★★★★★(常识补充: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
)二、北京人(北京直立人)1、时间:距今约70——20万年。
★★★★2、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3、北京人的特点:①能直立行走★;②会打制石器★★★★★;③会用火。
(天然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常识补充: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4、打制石器的时代被称为“旧石器时代”。
★★★5、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三、山顶洞人1、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2、山顶洞人的特点:①会磨光和钻孔(绝大多数工具仍然是打制的);②按照血缘关系群居;③会人工取火。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一、新石器时代的劳动工具:耒耜★★★★二、河姆渡人的生活1、代表:长江流域★★★★2、时间:距今约7000年;★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
★3、种植的农作物:水稻;★★★★4、工具:骨耜★★5、居住的房屋:干栏式建筑;★★★★★6、家畜:猪、狗、水牛。
★三、半坡人的生活1、代表:黄河流域★★★★2、时间:距今约6000年;★地点:陕西西安半坡村。
★3、种植的农作物:粟;★★★★4、居住的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5、手工艺:会制作彩陶★(人面鱼纹彩陶盆★★★)。
第一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地位: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遗址分布特点:分布广泛,集中在临江、临河等水源充足,土地肥沃,动植物资源丰富,气候温暖湿的地区元谋人地点: 云南元谋县时间: 距今约170万年考古依据:两颗门齿化石,粗糙的石器,碳屑和烧骨生产生活状况: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历史地位: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最早的人类化石形成:古生物遗骸或遗迹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时间被周围的沉淀物里的矿物质所渗入,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被称为化石。
作用: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
北京人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过程:1.最先于1921年被发现2.1929年,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同年发现用火遗迹3.此后又相继发掘大量的头盖骨化石、直立人化石、石器和动物化石距今年代:70万——20万年外形特征:1.头部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2.身材稍矮3.四肢与现代人相似生存环境:大片森林和水域,气候温暖湿润,动植物繁多工具:打制石器如:尖状器、刮削器、砍砸器石器用途:尖状器——用于割兽皮,挖取树木中的昆虫、低下根茎等。
砍砸器——用来砍伐木材和狩猎用的木棒刮削器——用于刮削木棒或兽皮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制作工具,使用工具生活情况: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社会组织:群居,共同生活,共同劳动用火:1.已经学会使用火 2.会长时间保存火种作用:烧烤:吃熟食,灭病菌、寄生虫,增强体质防寒:增强与大自然的适应力照明:扩大生活领域驱兽:增强自卫能力与大自然的抗争力改善生存条件,学会使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地位、意义历史——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对研究古人类进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世界——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科学——为人类的演化提供了可靠证据山顶洞人距今年代:约3万年外形特征: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地点: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工具:打制石器,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用火:人工取火生活情况:食物来源—采集、狩猎、捕鱼缝制衣服,交换生活用品,具有爱美意识,埋葬逝者社会组织:群居,共同劳动,共同生活会与其他族群交换生活用品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原始农业的发展中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的中下游原因:这些地区地势平坦宽阔、水源充足、土地肥沃,便于农业生产时间:1.两万年前,对野生植物开始管理2.一万年前,出现最早人工栽培的农作物南北差异:长江中下游(南)——稻北方地区——栗和黍地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稻、粟、黍的国家下面是第八页小字内容,画上知道即可:北京门头沟东胡林遗址、内蒙古赤峰兴隆洼遗址等都发现了早期栽培粟和黍的遗存。
七年级上册历史笔记第一课:史前时期1. 人类起源:非洲大草原2. 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3. 人类社会的发展:狩猎采集社会、农业社会的出现第二课:古代文明1. 三大文明古国: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古印度2. 文明的特征: 写字、城市、农业、手工业、商业、宗教3. 古代文明对世界的影响:法老的金字塔、苏美尔的楼阁、孔老夫子的思想第三课:古代近东文明1. 阿凡提与古代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2. 古代巴比伦、亚述、波斯帝国3. 古代近东文明的贡献:人类最早的法律——汉谟拉比法典第四课:古希腊文明1. 古希腊城邦:雅典、斯巴达2. 希腊的政治体制:民主政治的萌芽3. 希腊文化的影响:哲学、艺术、竞技运动第五课:古罗马文明1. 古罗马城邦的建立:罗马的传说2. 罗马的政治制度:共和制3. 古罗马的文化传播:法律、语言、建筑第六课:古印度文明1. 印度古代的社会制度:种姓制度2. 婆罗门教、佛教的创立及影响3. 印度文明对世界的影响:数字的发明、航海术的发达第七课:古埃及文明1. 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2. 古埃及的政治制度:法老的统治3. 古埃及的社会制度:奴隶制、农民、工匠第八课:古代我国文明1. 黄河流域的古代华夏文明2. 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封建制度的初步形成3. 我国古代文明的特点:文字、思想、科技第九课:中华五千年1. 我国古代的狩猎时期2. 我国古代的农耕时期3. 我国古代的手工业和商业第十课:周朝的覆灭1. 周朝的兴起2.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3. 周朝的覆灭:战国七雄的兴起第十一课:秦朝的统一1. 秦朝的建立2. 秦始皇的统一战争3. 秦朝的统一:统一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第十二课:秦始皇的坑兵1. 秦始皇的坑兵发现2. 秦始皇的统治政策3. 秦始皇统一币制、度量衡第十三课:汉朝的建立1. 汉高祖的建立2. 汉朝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3. 汉朝的文化:汉武帝的政治改革第十四课:汉武帝的改革1. 汉武帝的封禅之宝2. 汉武帝的郡县制度3. 经济、军事的变革第十五课:我国的探险活动1. 三圣之旅:张骞,班超,班固2. 东汉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3. 古代探险活动的成就第十六课:东汉的覆灭1. 东汉末年的政治斗争2. 黄巾之乱3. 东汉的覆灭与三国的兴起第十七课:三国的兴起1. 曹操的统一2. 三国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制度3. 三国时期的诗词第十八课:北魏文化1. 北魏天文历法2. 北魏隋唐科学的发展3. 北魏的崇拜佛教第十九课:我国的北方民族1. 草原的游牧民族2. 我国的北方游牧民族的政治制度3. 我国的北方民族对中原的影响以上是七年级上册历史的全部内容,由于历史知识的丰富与繁杂,需要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外的知识进行拓展,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的表面,要善于挖掘历史背后的文化内涵,从而全面了解历史,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和爱好。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1到6课在七年级历史课程中,同学们将学习许多有趣的历史知识。
本篇文章将介绍课程1到6中的重要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并提升历史素养。
第1课:人类文明的起源人类文明是从早期狩猎采集时代开始的。
在这个时期,人们靠采集植物和打猎来获取食物。
后来,他们发展出了农业,并开始建立村庄和城市。
这一阶段的重要人物包括早期人类,如直立人和尼安德特人,以及现代人类的祖先,如克罗马农人。
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使人类学会了如何生存并且发展了文化和技术。
第2课:古埃及文明古埃及文明发展于公元前3100年至公元前30年。
古埃及人建造了伟大的金字塔和其他神秘的建筑,他们创造了象形文字并且开发了一套复杂的宗教和神话。
埃及在这一时期的法律、工艺、文学和科学等领域均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第3课:古希腊文明古希腊文明始于公元前8世纪,结束于公元前6世纪。
希腊城邦的领袖,如阿波罗、雅典娜和赫拉是其重要人物。
这一时期的希腊文明为数学、科学、哲学、文学和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希腊文化在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第4课:古罗马文明古罗马文明始于公元前753年,结束于公元476年。
罗马帝国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政治和文化力量。
通过组织和战争,罗马人使罗马成为一个伟大的帝国。
罗马带来了许多创新,如建筑、工程和军队战术等。
罗马文明的遗产仍然是当今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文化成就之一。
第5课:古印度文明古印度文明始于公元前3300年,结束于公元前1850年。
这一时期的重要人物包括印度教创始人之一的吠舍、释迦牟尼佛和阿育王。
古印度文明创造了独特的艺术、宗教和哲学体系,比如印度教和佛教。
此外,古印度文明还涉及科学、数学和医学等领域。
第6课:中国古代文明中国古代文明始于公元前2100年至公元前256年间的商朝和周朝时期。
中国古代的创新包括发明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等,同时,他们也建立了许多伟大的建筑和壮丽的宫殿。
古代中国还创造出了文学、哲学和艺术等领域的杰作,如《论语》、《道德经》和中国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