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教学法在“化工热力学”教学中的运用
- 格式:pdf
- 大小:271.85 KB
- 文档页数:4
山 东 化 工 收稿日期:2019-06-26作者简介:李黔蜀(1983—),重庆江津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化工安全课程教学及相关研究工作。
案例教学法在化工安全课程中的应用李黔蜀(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摘要:化工安全课程是化工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增强学生职业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案例教学法引入化工安全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探讨了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及注意事项,为化工安全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化工安全;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21X(2019)19-0204-01TheApplicationofCaseTeachingMethodinChemicalSafetyCourseLiQianshu(Yangling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Yangling 712100,China)Abstract:Chemicalsafetycourseisthebasiccourseofchemicalengineeringspecialty.Itplaysanimportantroleincultivatingstudents'safetyconsciousnessandenhancingtheirprofessionalquality.Inthispaper,caseteachingmethodisintroducedintotheclassroomteachingofchemicalsafetycourse,andtheimplementationprocessandmattersneedingattentionofcaseteachingmethodarediscussed,whichcanprovidereferencefortheconstructionofchemicalsafetycourse.Keywords:caseteachingmethod;chemicalsafety;transformationofeducation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美国商学院,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引入我国,被广泛应用于高等教育各专业课程的教学中[1]。
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课程教育研究2021年第40期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1]。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新时期加强高校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新举措、新方向,从根本上回应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2]。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工产品消费国和生产国,也是化工产品需求增量最大的国家[3]。
结合化工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化工行业和日常生活中的思政元素,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科学技术探索的基本素质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化工类专业课堂教学之中,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之中,为我国化工行业培养高质量的建设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可靠的接班人[3-4]。
《化工热力学》课程在化工类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承前启后、由基础到专业的桥梁作用,是化工类人才持续深造和研究开发必须打好的知识功底[5]。
本文以“偏摩尔性质及其计算”为例介绍《化工热力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一、《化工热力学》“课程思政”教学简介课程介绍:《化工热力学》主要讨论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在化工过程中的应用以及相关基础数据的确定方法,是化工过程研究、开发和设计的理论基础。
《化工热力学》是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化工类专业的主干课程;《化工热力学》既要解决化学问题,又要解决工程问题,其最根本的任务就是给出物质和能量的最大利用极限。
课程教学设计:以“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品德”为目标、以“知识讲解、案例分析、价值引领”为方法,以“育人有温度、润物细无声”为理念,开展教学工作。
课程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
掌握纯物质和混合物的p-V-T关系,H、S、G等热力学函数的计算方法,化工过程能量分析理论,相平衡原理等;②能力目标。
运用热力学原理对化工过程中各设备所消耗的能量进行分析和计算,以确定能量消耗的数量、分布及原因,为改进生产工艺、确保能量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掌握测量、关联与推算不同条件下物质的平衡性质,确定相平衡条件,计算平衡各相的组成,为蒸馏、吸收、萃取、无机盐分离、海湖井矿盐的开发等化工过程提供必要的平衡数据;③素质目标。
化工热力学应用实例热力学是化工领域中一门重要的理论,它可以用来了解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能量的变化,帮助化工工程师掌握在特定条件下反应的可能性并获取最佳结果。
本文将就化工热力学应用实例展开讨论,以便更好地帮助大家了解化工热力学。
化工热力学主要用于研究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的热力学参数,这些参数包括反应的热源、反应的热效应、反应的焓变和反应的活化能等。
例如,在汽油发动机发动时,机内发生的化学反应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把燃料加至点火室,混合物在萃取压缩过程中被加热;火花塞内形成的高温火焰能使空气发生化学反应;火焰可以将混合物燃烧完全,形成气体和水蒸气,并将热量释放到外界以把机械能转化为机械能等。
所以,这些反应的热力学参数被广泛应用于设计汽油发动机,使其可以均衡地运转,以提高汽车的行驶续航里程。
此外,化工热力学也广泛应用于制备化学品。
例如,在制造硝酸铵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热力学参数优化反应的条件,使得反应更加高效地发生。
首先,根据热力学参数预先设定反应的温度,可以有效提高反应的活化能,减少反应时间,从而提高反应效率和产物的质量。
其次,根据反应的热源和热效应,综合选择加热方式以加快反应进程,比如采用电加热、热泵、火焰等。
最后,根据反应的焓变参数设定反应立即停止,以避免反应偏离理想状态。
因此,正确地运用热力学参数,可以有效的帮助化工工程师掌握反应的运行状态,从而提高反应的效率和安全性。
此外,热力学也被广泛应用于新型技术的研制和生物制药领域。
例如,在研制新型燃料电池时,热力学参数可以用来优化反应系统的结构,提高燃料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从而推动燃料电池的发展。
此外,热力学也可以用来研究生物制药的制备反应,帮助降低反应条件下产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可以清楚地发现,热力学已经成为化工领域重要的理论,它主要用于分析物质发生反应时的热力学参数,以帮助化工工程师优化反应的条件、获得最佳结果和提高反应的安全性。
同时,热力学在新型技术的研制和生物制药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为技术进步和科研发展作出了贡献。
化工热力学应用实例化工热力学是通过研究物质的性质和物理状态变化,来分析能量改变的热原理学分支。
热物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并为实际的工程提供指导。
在工业应用中,它能为工程热学提供一些基本的理论依据,从而使技术更精确,更为实用。
本文就介绍几个关于化工热力学应用的实例。
首先介绍热机,它是利用热能和物质变化来改变能量形式的机器。
热机中存在着热力学物理系统,它可以提供动力,改变能量形式,使能量有效地使用。
例如,热汽机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热水机将热能转换为声能,而冷水机则可以将热能转化为冷能。
此外,热力学还可以应用于再热过程,通过热机,可以将低温的热能转换为高温的热能,利用热机的效率,可以更高效地获得热能。
其次介绍化工热力学在汽车动力学方面的应用。
汽车动力学是指外力驱动汽车运动的变化,它与热力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汽车动力学主要包括燃料的分解动力学和汽车发动机的控制过程,它们都需要化工热力学的知识。
例如,燃料的分解动力学是利用热量和质量的变化,来改变它们的物性状态,以及改变汽车发动机动力性能的过程,而汽车发动机控制过程,则是利用热力学的知识,来控制汽车发动机的运行。
最后介绍化工热力学在裂解过程中的应用。
裂解过程是指物质在高温下,利用热量进行分子分解或衍生,它可以拆分出更小的成分,形成新的结构,形成新的物质。
在裂解过程中,化工热力学的理论可以指导我们更有效地进行分解和衍生操作,从而提高成品的完整性和质量。
此外,热力学还可以应用于生物体的系统性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分析和控制热量的转换。
以上就是有关化工热力学应用实例的一些介绍,它们不仅可以在工业过程中提高效率和质量,还可以用于现代医学研究、农业生物工程等领域。
基于该原理,用于优化各种工业过程和生物系统,从而更高效地获得热量,并提高系统的动力性能和效率。
举例教学法在化工原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张智亮;计建炳【摘要】化工原理是化工及相关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课程具有内容多、概念抽象及工程性强等特点.为此,在化工原理课堂教学中应用了举例教学法,将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与课程内容结合起来,通过实例去讲解相关的概念或原理,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举例教学法对于提高化工原理的教学质量具有良好的作用.%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is a base course for the students who major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related specialty. It is focused on practicality and engineering,and so many concepts are involved. The approach of exemplification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was introduced. The practice showed that it could evoke students' interest and enable them to deepen their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The exemplification method had a good effect on improv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期刊名称】《广州化工》【年(卷),期】2018(046)008【总页数】2页(P138-139)【关键词】化工原理;举例教学法;教学质量【作者】张智亮;计建炳【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浙江杭州 310014;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浙江杭州 31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0化工原理是化工、材料、生物及制药等相关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
案例教学法在《化工过程分析与开发(研)》课程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从温州大学化工专业的教师科研的实践教学出发,从一个“实”字出发,针对如何把案例教学法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对在这三年中摸索的一些具体做法进行总结,愿为其他高校的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化工工程教育【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5-0014-01一案例教学法的由来及其发展《化工过程分析与开发》是我们面对应用化学专业一年级研究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
近三年,我们在该课程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受到了学生的好评和喜爱。
案例教学法并非新鲜事物,早期即被教育家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广泛使用。
约2500年前,中国的孔子和希腊的苏格拉底分别采用启发式和问题式教学法,可以被认为是案例法的雏形。
现代的案例教学法以哈佛大学为代表,最初应用于法学,后被推广到医学和管理学等学科领域。
20世纪末形成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则在很大程度上为案例教学法提供了相应的理论支撑。
现代案例教学法的一个主要特征是突出学科特点和学生就业后从事工作的职业特性,以培养具备职业素养、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人才为导向,把教学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近十年来,随着对高等院校培养实用型工程技术人员要求的提出,特别是“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国内高等教育工作者对案例教学法在工科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
二有效实施案例教学法的方法主要从一个“实”字出发,针对如何把案例教学法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对这三年中摸索的一些具体做法进行总结。
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核心。
如何在完成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同时,形成丰富、高水平和具有实效性的案例群,对高校教师是一个挑战。
我们根据任课教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主要从三个方面寻找案例素材。
第一,来自于教材和传统工业的经典化工过程。
这些案例都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工艺往往比较成熟,适合用来引导学生入门。
分析化工案例分析及其在教学培训中的应用/h1 ----本站首页免费课件免费试题整册教案教育资讯计划总结英语角幼儿教育文书写作海量教案免费论文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语文科数学科英语科政治科物理科化学科地理科历史科生物科中考备战高考备战高考试题中考试题教学论文作文园地教学论文经济论文理工论文管理论文法律论文行政论文艺术论文医学论文文史论文农科论文英语论文课程改革教育法规教育管理家长频道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免费论文理工论文化学与化工论文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分析化工案例分析及其在教学培训中的应用论文关键词:化工案例;教学培训;分析应用论文摘要:化工案例是化工生产实践中的宝贵经验总结。
利用化工理论知识,对化工经典案例进行分析并应用于教学培训实践,对提高教学质量,树立学员的工程概念,提高学员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通过精心收集、整理的化工案例集,也是提高化工生产操作管理水平很好的参考资料。
案例分析是对案例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深人研究分析和挖掘发现,从中寻找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成分,并加以总结、提炼。
作为一种快捷、准确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在应用性学科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和要求越来越高,案例分析也逐渐成为专业技术学习和业务培训中的重要内容。
在化工理论知识的教学培训过程中,将化工案例进行分析、提炼并应用于教学培训,不仅对帮助学员熟悉掌握化工理论知识和典型设备,树立学员的工程概念、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提高学员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而且,对提高化工生产操作管理水平,避免类似事故发生也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笔者在多年的化工教学培训工作中,特别注重对化工案例的收集、整理,结合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和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对提高教学培训质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就案例选择、案例分析和在教学培训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归纳。
化工热力学课程中的能量利用问题由于世界性能源危机的存在,以及能源消费急剧增加,造成能源供应紧张,能源问题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突出问题。
对化工过程进行热力学分析,是热力学近几十年来最重要的进展。
而化学工业是耗能大户,其能量消耗约占总能耗的1/4,因此,搞好化工节能具有重要意义。
化工热力学作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学科基础理论课和必修课,对学生节能思想的建立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逐步树立工程观点,并能应用化工热力学理论解决化学工程中的实际能量利用问题。
但是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化工热力学的兴趣,培养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是本课程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以下是我们讲课过程中采取的一些措施。
1.理论联系实际,强化能力培养化工热力学课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属化工过程的能量分析。
在讲授时,首先根据热力学的基本定律,讲解给学生有关能量等级的概念,并逐步展开讲解不同的能量分析方法:能量衡算法,熵分析法和火用分析法,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能量分析方法的优缺点。
但对于学生而言,热力学的学习中仅限于做几道习题而已,学生印象既不深刻,也没有真正掌握分析方法。
非常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学校除了化工热力学课程之外,还专门设置了《能量利用过程原理》选修课程,作为热力学中能量利用部分的继续,重点讲解能量分析方法的具体应用。
为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我们以石油炼制工业具体的生产装置为例,如以催化裂化装置为例,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也已接触过这些具体的装置,催化裂化装置包括了再生器(加热炉),反应器,分馏塔,吸收稳定塔,换热器以及机泵等设备,这些包括了化学工程上的“三传一反”四类过程,因此催化裂化装置包括的设备类型比较全面,通过各设备的能量和火用的具体计算,最后按照用能分析三环节模型汇总计算结果,分析讨论装置的能量利用情况,并提出相应的节能措施,以提高装置的能量利用率。
同时可以给出不同催化裂化装置的能量数据,以便于比较分析,对比不同装置的用能特点,评价经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