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师大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噪声和防治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84.38 KB
- 文档页数:2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8课生活中的噪声教案教学设计第18课《生活中噪声》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粤教科技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声音”的最后一课。
噪声是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现象,也是和我们生活、学习、工作密切相尖的。
本课的学习,不仅让学生去了解噪声的存在,还要认识到噪声离我们其实很近,矩道噪声是可以防控的。
最后,学生通过制作宣传海报的实践,真正参与到保护听力的活动中。
本课可以安排两个课时。
活动1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噪声及身边的噪声现象。
通过调查周围是否存在较大的噪声,是否采取了防治噪声的措施等,让学生体会噪声现象就在我们身边,并且认识到噪声是可以防控的。
活动2承接上一个活动中噪声的危害,进一步让学生了解与人体健康有矢的听力问题。
本活动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哪些因素会造成听力受损,知道保护听力的方法,并由此重视听力的保护。
最后通过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制作一份保护听力的海报。
本实践活动是通过制作宣传海报的方式,加深同学、家长等对保护听力的认识,并在生活中自觉地保护好自己的听力。
二、学情分析前面几节课对声音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一些跟声音有矢的科学概念。
本节课有尖噪声的现象在学生的生活中经常出现,但与之相矢的一些科学概念学生并不是十分的清晰,例如噪声强度、噪声的危害、噪声的防控等。
这些内容的学习需要结合前面所学的有矢知识,同时在实际的调査与访问及收集资料中学习相为的科学概念。
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调査身边的噪声的来源、噪声的强度、噪声的危害、有无防控措施等,难度不是特别大,应该可以顺利完成的。
对于保护听力的问题,学生一般不是特别重视。
那是因为他们并不了解到有些情况会造成听力永久损害。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于保护听力的重要性认识,应该会有一定的提升。
三、教学目标1 •能说出噪声的危害,知道噪声是可以防治的。
2粤教科技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2•通过观察和测量活动,了解身边的噪声现象O3•知道保护听力的方法,愿意在宣传听力保护方面做出努力。
一、教课目的:科学观点:过高或过强的声音会对我们的听力产生损害,保护听力就是要防止我们的耳朵听到过高或过强的声音并控制噪声。
过程与方法:经过阅读保护听力的资料,认识我们的听力常常遇到哪些损害,知道保护听力的做法。
等三、教课过程:1、导入: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我们要仔细珍爱。
如何让我们的耳朵不遇到损害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保护我们的听力》。
2、听两段录音,找同学谈一谈自己的感觉。
让人感觉舒畅的是乐音,而令人讨厌的就是噪音。
3、看图片,说一说生活中那些属于噪音。
增补:声音的单位是分贝,超出60分贝就会影响我们的听力。
4、说一说噪音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损害呢?5、想想,碰到噪音我们应当如何来保护我们的听力。
6、如何控制物体发声?:小组先议论,再找个别同学回答。
小组活动,做一个发生罐,使发生罐发作声音。
用手中的资料试一试,如何可以使发声罐的声音变小?小组合作,找出方法,小组长将实验结论填写到气泡图中。
小组报告。
在生活中有哪些场合需要我们控制音量?为何啊?我们应当在公共场合怎么做啊?我们生活有哪些方法可以减少这些噪声呢?安装消音器、建筑防备林、安装隔音墙、戴上耳塞等。
7、认识电子助听器。
8、拓展:保护听力的其余方法。
9、温馨提示:不可以长时间的使用便携式视频或音频播放器,这样有损听力。
四、当堂训练判断题。
(I)人只有老的时候,才有可能丧失听力.()长久生活在噪音的环境里,会影响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
( )(3)碰到过高或过强的声音时,我们可以用手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4)我们要防止长时间使用耳机收听广播和音乐。
()(5)物体发出的声音的大小是可以控制的.()(6)雷声是经过雨水的振动传到我们耳朵里的。
()(7)当我们潜到水里时,就不会听到水面上的声音了。
()五、课后延长:1、检查学校及周边听力致残状况。
2、采集更多耳聋危害的资料,联合爱耳卡向身旁的朋友宣传。
教案名称:探索声音的大小适用年级: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声音的定义和特性;2. 能够区分声音的大小;3. 能够了解噪音对身体的危害。
教学重点:1. 发出不同大小的声音;2. 区分不同大小的声音;3. 认识噪音的危害。
教学难点:1. 理解声音的周期性;2. 理解噪音对人体的危害。
教学准备:1. 教材“科学四年级上册”;2. 声音录音机、手机等录好不同大小的声音;3. 大声吹哨子等噪音制造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简单介绍“声音”是什么,我们身边有哪些声音,声音的大小如何区分。
二、讲授声音的产生与特性(10分钟)老师介绍声音的产生与特性。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传播的方式是波动,是一种周期性的现象。
声音有高低之分,高频率对应的是高音,低频率对应的是低音。
三、发出不同大小的声音(10分钟)老师示范,通过调整口型、声音大小等方式,让学生听到不同大小的声音。
同时用声音录音机或手机录下不同大小的声音,让学生辨认。
四、区分声音的大小(10分钟)老师出声音,在学生听到声音后,让他们说出声音的大小,并分辨声音的大小之间的差异。
五、了解噪音对身体的危害(10分钟)老师以噪音为例,介绍其对身体产生的危害。
噪音会影响人的听力、神经系统、心理和健康。
为了保护自己,需要减少会产生噪音的活动。
六、小结(5分钟)老师强调声音的特性,并让学生复习区分声音大小的方法。
七、操练(10分钟)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模仿老师的示范,互相交流学习并辨识声音大小。
八、成果展示(5分钟)让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展示出色的成果。
教学反思:该节课虽然重点在于学习声音的大小,但是通过对噪音的介绍,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关于健康保护的知识。
让学生通过模仿和交流的方式,更加深入地学习了声音的特性,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到科学知识的乐趣。
《保护我们的听力》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声音》第七课---保护我们的听力。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过高或过强的声音会对我们的听力产生伤害,保护听力就是要避免我们的耳朵听到过高或过强的声音并控制噪声。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索降低和控制发声罐的方法,了解并感知噪声的危害,知道保护听力的做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到保护听力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和在公共场所保持肃静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到保护听力的重要性【教学准备】录音准备(噪音和轻音乐)、发音罐、纸、布、棉花、沙、水等【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大家猜猜:东一片,西一片,隔座山头不见面.猜不着,你再听我说一边(打一人体器官)2、耳朵是我们的听取声音,获得信息的重要的听觉器官,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听力受到了伤害,我们的世界会变成怎样呢?用老师给的棉花塞住耳朵,静静地感受一下。
说说你的感受3、所以我们需要精心呵护我们的耳朵,保护好我们的听力,这个节课我们就一走来研究保护我们的听力(板书课题)二、研究噪音的危害1、师: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声音,我们的耳朵在不停地接收着这些声音信息。
让我们静静地听两段录音,听了之后你又有什么感受?(教师播放课间10分钟吵杂的声音和一段优美的轻音乐。
)2、师:刚才我们听了两种声音,请你来说说,把你听后的感受与大家分享分享。
3、师:正如同学说的,第一种声音听起来悦耳、舒服,我们称之为乐音(板书乐音);而第二种声音呢,嘈杂刺耳,令人不舒服,厌烦,我们就把这种类型的声音称为噪音(板书噪音)4、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声音属于噪音?如果我们长期处于这样的噪音坏境中,能说说会给我们的听力造成什么影响吗?5、小组讨论。
6、小组反馈。
(可能出现的噪音包括:交通运输、车辆鸣笛、工业噪音、建筑施工、社会噪音如音乐厅、高音喇叭、早市和人的大声说话等等。
会引起人神经紧张,心律不齐,血压升高、耳鸣、耳聋和听力损伤等。
国小自然教课活动设计教课 /设计者:领域自然与生活科技合用年级六上单元 2.声音与乐器教材根源主题2-4 噪音与防治教课节数2节,80分钟1.认识生活中常有的噪音。
教课目的2.认识音量大小的单位—分贝,以及噪音的定义。
3.知道噪音对人体的危害。
4.认识防治噪音的方法与防治噪音的重要性。
1-3-5-4愿意与同侪互相交流,共享活动的乐趣。
能力指标1-3-5-5聆听他人的报告,并做适合的回应。
6-3-1-1对他人的信息或报告提出合理的求证和怀疑。
7-3-0-2把学习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应用于生活中。
性别同等教育2-3-2、2-3-4、3-3-2重要议题生涯发展教育2-2-1、3-2-2环境教育 5-3-1活动流程时间教课评量(分钟 )资源活动一:认识噪音1.发问20课本口头讨1-1 生活入耳到的声音,都是好听的声音吗?听到不好听的声音,教用版论有什么感觉?电子教小组互˙ 自由发布。
比如:音量很大的声音不好听、人群齐集喧华的科书动表现声音不好听等。
不好听的声音会让人感觉不舒畅、没法专心、耳朵痛等。
1-2 生活中有哪些令人不舒畅的声音?˙ 住家周边:叫卖声、电视声、狗喊声、爆竹声、鸟喊声、吵架声、飞机的轰隆声、车辆的喇叭声、儿童的哭声等。
˙ 学校周边:上课的铃声、下课的喧华声、上课的说话或唱歌声、宣传车的广播声、工程的电钻声、扩音器的广播声、用麦克风的发言声等。
2.概括20课本口头讨2-1 声音超出法律管束的音量,或是会对身心产生不良成效的声习作论音,就称为噪音。
教用版小组互˙ 由于每一个人对声音的感觉不一样,所以不可以只以「好听」、「不电子教动表现好听」来定义噪音。
科书习作评2-2 声音的大小即音量,音量的单位为分贝。
量˙ 介绍分贝的观点,让学生对声音的响度产生详细化的连接。
再藉由议论各样声音音量的大小,理解生活中哪些声音是对人体有害的。
˙ 法律管束噪音是以音量(分贝)作为判断标准,并划分不一样场所与时段。
四年级科学教课方案科学第三册全册备课课时安排:单元课次周次教课内容课时备注一单元11科学家的工作1经历科学21学做科学 1132学做科学 21二单元42叶的构成1植物的叶53各种各种的叶2和茎64茎的构成174、5各种各种的茎25单元检测16十一放假三单元87正电和负电2电与生活98电池1108、9点亮小电珠2119导体和绝缘体110期中检测1四单元1210、 11磁铁的性质2磁与生活1311指南针11412电磁铁215做个磁控玩具选学13单元检测2五单元1613声音的产生1声与生活1714、 15声音的流传21815声音的变化119噪声与防治选学活动16单元检测120天坛里的声科学选学16、 17灵活318期末检测1教课仪器、资料一览表序号教课内容教课器械备注1科学家的工作图片、书本、计算机课件2学做科学 1图片、小球、线、橡皮泥、记录表等3学做科学 2水槽、温水、冷水、温度计、气温计、体温计4水到哪里去了水、布、计算机课件5给水加热酒精灯、水、烧杯、试管、铁价台、木夹等6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玻璃杯、玻璃片、温水的7云雾和雨玻璃杯、玻璃片、温水8声音的产生能发出声音的各种资料9声音的流传塑料杯、线、气球10美好的声音玻璃杯、玻璃棒、水等11恼人的声音计算机课件、录像片、图片12推力和拉力尺、纸13弹力橡皮筋、弹簧、注射器等14如何测定力的大小测力计、钩码15沉浮的奥密水槽、水、橡皮泥、测力计16大气的压力水槽、水、玻璃杯、硬纸片、塑料吸盘17摩擦力砂纸、木块、测力计18物体的热胀冷缩水瓶、热水、吸管、铜球、铁圈、酒精灯19勺柄是怎么热的玻璃杯、热水、勺、蜡烛、铁片、学具资料20温暖的房间计算机课件、图片21太阳如何向地球供计算机课件、图片、学具资料热22保平和散热计算机课件、图片、学具资料23天坛里的声科学录像、图片等一、对全册的课程的理解:科学课是以培育学生的科学修养为主旨,以反应自然界实质与联系的“科学主题” 为教课内容,以从课本中学习与从自然、社会、生活实践中学习相联合为教课门路,以受教育者亲身经历和体验的研究活动为主要的教课方式,作为课程组织的主要线索。
噪声与环保教案范文一、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1.了解噪声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3.掌握一些简单的环保措施;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问题引入)(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他们关注噪声对生活的影响)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如何减少噪声的产生呢?(学生思考,教师提供一些提示:降低音量、使用隔音设施等)3.学习与讨论(分组活动)学生分为小组进行讨论,在规定的时间内,讨论关于如何减少噪声的措施。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将讨论结果反馈给全班。
4.汇报讨论结果,并整合每个小组派出代表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并由教师进行整合,确定学生分享的环保措施。
5.学习环保措施(展示教学)教师通过PPT介绍一些常见的环保措施,如:减少机动车辆使用、注意低音量使用音响设备、合理设置家电等。
6.小组活动(应用环保措施)将学生重新分组,并要求他们现场演示如何使用环保措施减少噪声。
每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设计一个小场景,并演示出环保措施的作用。
7.总结(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在学生完成小组演示后,让每个小组代表总结所学内容,并向全班汇报。
8.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噪声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呼吁大家共同保护环境,减少噪声。
四、教学评价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可以进行如下的评价方式:1.学生的参与度;2.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演示中的表现;3.学生总结的准确性和完整性;4.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五、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交通工具;2.建筑工地;3.机器设备;4.音响设备。
环保措施:1.减少机动车使用;2.使用隔音设施;3.合理设置家电;4.注意低音量使用音响设备。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噪声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并了解如何减少噪声的产生。
小组讨论和演示的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还可以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