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抽屉原理

抽屉原理

抽屉原理
抽屉原理

数学广角——抽屉原理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猜测、验证、观察、分析等数学活动,建立数学模型,发现规律。渗透“建模”思想。

3、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4、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兴趣,感受到数学文化及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抽屉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判断谁是被分的物体,谁是抽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故事引入:

2、师:老师任意点13位同学,就可以肯定,至少有2个同学的生日是在同一个月,你们

信吗?

生:(学生可能回答不一。)

3、验证:学生报——出生月份。

4、师: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就能解释这个现象了。下面我们就来研

究这类问题,我们先从简单的情况入手研究。

(设计意图: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出生月份谈起,产生认知冲突。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对问题的研究中。同时,渗透研究问题的方法、建模的数学思想)

二、新课

(一)抽屉原理(一)

1、课件出示:把4枝铅笔,放进3个文具盒里。

师:同学们看到这个信息会想到什么呢?

生:把4枝铅笔,放进3个文具盒里。可以怎么放?有几种方法?

师:你的想法不错,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实际放放看。(巡视,了解情况,个别辅导)(1)学生独立证明、说理

(2)组内交流看法

(3)小组学生汇报

生1:方法1)摆或画(4、0、0)(3、1、0)(2、2、0)(2、1、1)

(指一个小组的同学上台来边摆边说)

在那个盒子里,一定会出现“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生2:这样分,只分一次就能确定总有一个盒子至少有几枝笔了。师:同意吗?

众生:同意

5、师:那么,如果增加铅笔和铅笔盒的数量,又会怎样呢?

出示:5枝铅笔4个铅笔盒?5÷4=1……1 1+1=2 6枝铅笔5个铅笔盒?6÷5=1……1 1+1=2

7枝铅笔6个铅笔盒?7÷6=1……1 1+1=2

100枝铅笔99个铅笔盒?100÷99=1……1 1+1=2

师:问: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只要铅笔数比盒子数量多1,总有2枝铅笔放进了同一个铅笔盒。

生:也就是说用商+余数就可以知道盒子里有几枝铅笔了。

师:问:难道这个规律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存在吗?你们想一想,在实际情况中余数还会出现什么情况?(问题意识培养)

生:如果余数不是余1呢,余数是2、3、4……那怎么办?这个规律还存在吗?

师:是啊,如果余数不是1呢?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出示P70页做一做:7只鸽子飞回5个鸽舍,至少有几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为什么?

师:同学们猜猜?

生1:“总有一个鸽舍里至少要飞进3只鸽子”只要用5÷3=1……2,用“商+ 2”就可以了。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1:有。

师:那么到底是“商+1”还是“商+余数”呢?谁的结论对呢?

在小组里进行研究、讨论。交流、说理活动:

师:谁来说说。

生1:我们组通过讨论并且实际分了,结论是总有一个鸽舍里至少有2只鸽子,不是3只鸽子。

生2:剩下的2只鸽子可以飞进其中的一个鸽舍或分别飞进两个鸽舍。要保证“至少”就继续从“最不利的情况”考虑,余下的两只分别飞进两个鸽舍。达到“至少”有2只鸽子在同一个鸽舍里。

师:现在大家都明白了吧?那么怎样才能够确定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几个物体呢?

生:用分的物体的个数除以盒子数,再用所得的商加1,就会发现“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商+1)个物体”了。

师:回答的非常清楚。(出示课件)

师:如果把鸽子数和鸽舍的数量进一步增加呢?

8只鸽子飞回5个鸽舍,至少有?只鸽子要飞回同一个鸽舍?

13只鸽子飞回9个鸽舍,至少有?只鸽子要飞回同一个鸽舍?

100只鸽子飞回95个鸽舍,至少有?只鸽子要飞回同一个鸽舍?

(指名学生回答)

生:——只要鸽子数量是鸽舍数量的1倍多,总有一个鸽舍里至少飞进2只或2只以上的鸽子。——鸽子数÷鸽舍数 = 商……余数商+1

师总结:看来呀,余1时,是这个规律;那么,余2、余3时这个规律也同样存在。

8、师:问:为什么不用分解数、画图的方法一一列举,而用假设的方法来证明呢?——对比三种方法的适用性。

师:这三种方法有什么异同点?

生1:用枚举的方法很难解释,而用假设的方法就容易多了。

生2:因为用数的分解或者画图的方法来一一列举比较麻烦。

生3:用假设的方法来证明,也就是用最不利的方法来考虑,这样只分一次就能确定总有一个鸽舍里至少有几只鸽子了。

师:你回答得非常好,你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设计意图:渗透在研究问题、探索规律时,先从简单的情况开始研究的探究方法。证明过程中,展示了不同学生的证明方法,展示了不同学生的思维水平,使学生既互相学习、触类旁通,又建立“建模”思想,突出了学习方法。同时让学生理解“最不利”是什么意思,这一层,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正确认识抽屉原理一:把多于n个的物体放到n 个抽屉里,则至少有一个抽屉里有2个或2个以上的物体。)

(二)数学小知识:抽屉原理的由来。

师叙述:最先发现这些规律的人是谁呢?他就是德国数学家“狄里克雷”,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从这么平凡的事情中发现的规律,就把这个规律用他的名字命名,叫“狄里克雷原理”,又把它叫做“鸽巢原理”,还把它叫做“抽屉原理”。

(设计意图:介绍鸽巢原理、抽屉原理的由来,以增加数学文化的气息。同时教育学生学习数学家的观察生活的态度,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练习

(四)抽屉原理(二)

1、师:“狄里克雷”发现这个规律后,并没有停止对现象的研究,又发现了问题。现在你也想一想,还有没有值得我们继续研究的问题呢?(问题意识培养)

——如果鸽子数量或者盒子的数量更多一些呢?

2、出示P71页做一做:

8只鸽子飞回3个鸽舍,至少有3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里。为什么?

3、组内同学交流看法,之后汇报。

生1:8÷3=2……2 2+1=3

生2:答:如果每个鸽舍飞进2只鸽子,最多飞进6只鸽子,还剩下2只,分别放进2个鸽舍里,所以至少有3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里。

4、师:同学们学得非常好,那么如果

把5本书放进2个抽屉里,每个抽屉里有()本书?5÷2= 2……1, 2+1=3(本)

14本书放进4个抽屉里,每个抽屉里有()本书? 14÷4=3……2, 3+1=4(本)23本书放进4个抽屉里,每个抽屉里有()本书?23÷4=5……3 5+1=6(本)5、总结规律

师:如果继续增加书的本数和抽屉的数量,你发现规律了吗?

生:书的本数数除以抽屉数,那么总会有一个抽屉里放进比商多1本书。

师:之所以把这个规律称之为“原理”,是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许多能用这个原理解决的问题,研究出这个规律是非常有价值的。

师:老师上课时提出的生日问题,现在你能解释吗?

生:13÷12=1……1 1+1=2(个)

师:你是把什么看成物体,把什么看成抽屉的?

生:我把12个月看成是抽屉,13个同学看成是被分的物体。

师:那么你还能举出一些能用抽屉原理解释的生活中的例子吗?

生1:比如“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任意划四次,至少有2次划出的手势是一样的。生2:从班上任意抽3个同学,至少有2个同学是同性别的。

因为:4÷3=1……1 1+1=2(个)

师:所以我们在用抽屉原理来解决问题时,往往要考虑把什么看成是分的物体,把什么看成是抽屉,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设计意图:研究的问题来源于生活,还要还原到生活中去。在教学的最后,请学生用这节课学的抽屉原理解释课始老师提出的生日问题,再让学生举一些能用抽屉原理解释的生活现象,以达到巩固应用的目的。)

三、巩固练习(说明“把谁当做分的数量,把谁当做抽屉”)

(一)、填空:

1、三只鸽子飞进两个鸽舍,总有一个鸽舍()只鸽子。

2、某校六年级有学生370人,其中六(1)班有男生26人,女生15人:

(1)六年级今年至少有()人的生日是在同一天。

(2)六(1)班中,至少有()名男生的生日在同一个月。

(3)六(1)班中,至少有()名女生的生日在同一个月。

3、有桃子、梨子、杏子三种水果各若干个混在一起,问一次至少取出()个,才能保证至少有2个是同一种水果。

四、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能从知识上、学习方法上、数学小知识上来总结吗?

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抽屉原理

商余数(商+1)

(板书:4÷3 = 1(枝)……1(枝)(总有一个文具盒至少有1+1 = 2枝铅笔)5÷2 = 2(本)……1(本)(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1 = 3本书)

7÷2 = 3(本)……1(本)(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3+1 = 4本书)

5÷3 = 1(本)……2(本)(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1+1 = 3本书)100÷8 = 12(本)……4(本)(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12+1= 13本书)K n÷n = k……余数 ( k+1)

7

五年级简单的抽屉原理练习题及答案【五篇】

【第一篇方格涂色】把一个长方形画成 3 行 9 列共 27 个小方格, 然后用红、蓝铅笔任意将每个小方格涂上红色或蓝色。
是否一定有两列小方格涂色的方式相同? 将 9 列小方格看成 9 件物品,每列小方格不同的涂色方式看成不 同的抽屉。 如果涂色方式少于 9 种,那么就可以得到肯定的答案。 涂色方式共有下面 8 种 9 件物品放入 8 个抽屉,必有一个抽屉的物品数不少于 2 件,即 一定有两列小方格涂色的方式相同。 【第二篇相同的四位数】用 1,2,3,4 这 4 个数字任意写出一 个 10000 位数,从这个 10000 位数中任意截取相邻的 4 个数字,可以 组成许许多多的四位数。 这些四位数中至少有多少个是相同的? 猛一看,谁是物品,谁是抽屉,都不清楚。 因为问题是求相邻的 4 个数字组成的四位数有多少个是相同的, 所以物品应是截取出的所有四位数,而将不同的四位数作为抽屉。 在 10000 位数中,共能截取出相邻的四位数 10000-3=9997 个, 即物品数是 9997 个。 用 1,2,3,4 这四种数字可以组成的不同四位数,根据乘法原 理有 4×4×4×4=256 种,这就是说有 256 个抽屉。 9997÷256=3913,所以这些四位数中,至少有 40 个是相同的。 【第三篇取数字】从 1,3,5,7,,47,49 这 25 个奇数中至少

任意取出多少个数,才能保证有两个数的和是 52。 首先要根据题意构造合适的抽屉。 在这 25 个奇数中,两两之和是 52 的有 12 种搭配 {3,49},{5,47},{7,45},{9,43}, {11,41},{13,39},{15,37},{17,35}, {19,33},{21,31},{23,29},{25,27}。 将这 12 种搭配看成 12 个抽屉,每个抽屉中有两个数,还剩下一
个数 1,单独作为一个抽屉。 这样就把 25 个奇数分别放在 13 个抽屉中了。 因为一共有 13 个抽屉,所以任意取出 14 个数,无论怎样取,至
少有一个抽屉被取出 2 个数,这两个数的和是 52。 所以本题的答案是取出 14 个数。 【第四篇班级人数】 把 125 本书分给五 2 班学生,如果其中至少有 1 人分到至少 4 本
书,那么,这个班最多有多少人? 这道题一下子不容易理解,我们将它变变形式。 因为是把书分给学生,所以学生是抽屉,书是物品。 本题可以变为 125 件物品放入若干个抽屉,无论怎样放,至少有
一个抽屉中放有 4 件物品,求最多有几个抽屉。 这个问题的条件与结论与抽屉原理 2 正好相反,所以反着用抽屉
原理 2 即可。 由 125÷4-1=412 知,125 件物品放入 41 个抽屉,至少有一个

小学奥数:抽屉原理(含答案)

教案 抽屉原理 1、概念解析 把3个苹果任意放到两个抽屉里,可以有哪些放置的方法呢?一个抽屉放一个,另一个抽屉放两个;或3个苹果放在某一个抽屉里.尽管放苹果的方式有所不同,但是总有一个共同的规律:至少有一个抽屉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苹果.如果把5个苹果任意放到4个抽屉里,放置的方法更多了,但仍有这样的结果.由此我们可以想到,只要苹果的个数多于抽屉的个数,就一定能保证至少有一个抽屉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苹果.道理很简单:如果每个抽屉里的苹果都不到两个(也就是至多有1个),那么所有抽屉里的苹果数的和就比总数少了.由此得到: 抽屉原理:把多于n个的苹果放进n个抽屉里,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苹果。 如果把苹果换成了鸽子,把抽屉换成了笼子,同样有类似的结论,所以有时也把抽屉原理叫做鸽笼原理.不要小看这个“原理”,利用它可以解决一些表面看来似乎很难的数学问题。 比如,我们从街上随便找来13人,就可以断定他们中至少有两个人属相(指鼠、牛、虎、兔、…等十二种生肖)相同.怎样证明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呢?只要利用抽屉原理就很容易把道理讲清楚.事实上,由于人数(13)比属相数(12)多,因此至少有两个人属相相同(在这里,把13人看成13个“苹果”,把12种属相看成12个“抽屉”)。 应用抽屉原理要注意识别“抽屉”和“苹果”,苹果的数目一定要大于抽屉的个数。 2、例题讲解 例1 有5个小朋友,每人都从装有许多黑白围棋子的布袋中任意摸出3枚棋子.请你证明,这5个人中至少有两个小朋友摸出的棋子的颜色的配组是一样的。 例2 一副扑克牌(去掉两张王牌),每人随意摸两张牌,至少有多少人才能保证他们当中一定有两人所摸两张牌的花色情况是相同的? 例3 从2、4、6、…、30这15个偶数中,任取9个数,证明其中一定有两个数之和是34。

抽屉原理公式及例题精编版

抽屉原理公式及例题“至少……才能保证(一定)…最不利原则 抽屉原则一:如果把(n+1)个物体放在n个抽屉里,那么必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放有2个物体。例:把4个物体放在3个抽屉里,也就是把4分解成三个整数的和,那么就有以下四种情况:抽屉原则二:如果把n个物体放在m个抽屉里,其中n>m,那么必有一个抽屉至少有: ①k=[n/m ]+1个物体:当n不能被m整除时。 ②k=n/m个物体:当n能被m整除时。 例1.木箱里装有红色球3个、黄色球5个、蓝色球7个,若蒙眼去摸,为保证取出的球中有两个球的颜色相同,则最少要取出多少个球? 解:把3种颜色看作3个抽屉,若要符合题意,则小球的数目必须大于3,故至少取出4个小球才能符合要求。 例2.一幅扑克牌有54张,最少要抽取几张牌,方能保证其中至少有2张牌有相同的点数?解:点数为1(A)、2、3、4、5、6、7、8、9、10、11(J)、12(Q)、13(K)的牌各取1张,再取大王、小王各1张,一共15张,这15张牌中,没有两张的点数相同。这样,如果任意再取1张的话,它的点数必为1~13中的一个,于是有2张点数相同。15+1=16 例3:从一副完整的扑克牌中,至少抽出()张牌,才能保证至少6张牌的花色相同?A.21 B.22 C.23 D.24 解:完整的扑克牌有54张,看成54个“苹果”,抽屉就是6个(黑桃、红桃、梅花、方块、大王、小王),为保证有6张花色一样,我们假设现在前4个“抽屉”里各放了5张,后两个“抽屉”里各放了1张,这时候再任意抽取1张牌,那么前4个“抽屉”里必然有1 个“抽屉”里有6张花色一样。答案选C. 例4:2013年国考:某单位组织4项培训A、B、C、D,要求每人参加且只参加两项,无论如何安排,都有5人参加培训完全相同,问该单位有多少人? 每人一共有6种参加方法(4个里面选2个)相当于6个抽屉,最差情况6种情况都有4个人选了,所以4*6=1=25 例5:有300名求职者参加高端人才专场招聘会,其中软件设计类、市场营销类、财务管理类和人力资源管理类分别有100、80、70和50人。问至少有多少人找到工作,才能保证一定有70名找到工作的人专业相同? 用最不利原则解题。四个专业相当于4个抽屉,该题要有70名找到工作的人专业相同,那最倒霉的情况是每个专业只有69个人找到工作,值得注意的是人力专业一共才50个人,因此软件、市场、财务各有69个人找到工作,人力50个人找到工作才是本题中最不利的情形,最后再加1,就必定使得某专业有70个人找到工作。即答案为69×3+50+1=258。 例6:调研人员在一次市场调查活动中收回了435份调查问卷,其中80%的调查问卷上填写了被调查者的手机号码。那么调研人员需要从这些调查问卷中随机抽多少份,才能保证一定能找到两个手机号码后两位相同的被调查者? 答:在435份调查问卷中,没有填写手机号码的为435×(1-80%)=87份。要找到两个手机号码后两位相同的被调查者,首先要确定手机号码后两位有几种不同的排列方式。因为每一位

小学抽屉原理

《数学广角—抽屉原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猜测、验证、观察、分析等数学活动,建立数学模型,发现规律。渗透“建模”思想。 3、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4、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兴趣,感受到数学文化及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理解“抽屉原理”,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学准备】 1、教学ppt课件 2、铅笔120支 (小棒代替) ,笔盒100个(杯子代替),每个小组3个杯子,5支小棒;扑克牌1副,凳子4把。 【教学流程】 一、问题引入。 师:在上课前,老师特别想和同学们做个游戏,谁愿来?老师准备了4把椅子,请5 位同学上来。

1.游戏要求:老师喊“准备”,你们5位同学围着椅子走动,等老师喊“开始”后请你们5个都坐在椅子上,每个人都必须坐下。 2.师:“准备”,“开始”,他们都坐好了吗?老师不用看就知道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着两名同学,是这样的吗?如果反复再做,还会是这样的结果吗? (游戏开始,让学生初步体验不管怎么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两个同学,使学生明确这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的一种现象。) 3、引入:看来,不管怎么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两个同学。你知道这是什么道理吗?这其中蕴含着一个有趣的数学原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原理。 4、明确学习目标与任务: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能想到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哪些知识吗?(学生表达想法) 课件出示学习目标与要求 1)、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实验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发现抽屉原理。 3)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 为了研究这个原理,我们做一组实验。 1、观察猜测 课件出示例1:把4支铅笔放进3个文具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文具盒至少放 进____支铅笔。 猜一猜: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文具盒至少放进 ____支铅笔。

抽屉原理的经典解题思路

抽屉原理的经典解题思路 抽屉原理在公务员考试中的数字运算部分时有出现。抽屉原理是用最朴素的思想解决组合数学问题的一个范例,我们可以从日常工作中的实例来体会抽屉原理的应用。抽屉原理的内容简明朴素,易于接受,它在数学问题中有重要的作用。许多有关存在性的证明都可用它来解决。 先来看抽屉原理的一般叙述: 抽屉原理(1):讲多于n件的物品任意放到n个抽屉中,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中的物品的件数不少于2。抽屉原理(1)可以进行推广,把无穷多个元素放入有限个集合里,则一定有一个集合里含有无穷多个元素。 抽屉原理(2):将多于件的物品任意放到抽屉中,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中的物品的件数不少m+1。也可以表述成如下语句:把m个物品任意放入n(n≤m)个抽屉中,则一定有一个抽屉中至多要有k件物品。其中k=〔m/n 〕,这里〔m/n 〕表示不大于m/n的最大整数,即m/n的整数部分。 掌握了抽屉原理解题的步骤就能思路清晰的对一些存在性问题、最小数目问题做出快速准确的解答。一般来讲,首先得分析题意,分清什么是“物品”,什么是“抽屉”,也就是什么作“物品”,什么可作“抽屉”。接着制造抽屉。这个是关键的一步,这一步就是如何设计抽屉。根据题目条件和结论,结合有关的数学知识,抓住最基本的数量关系,设计和确定解决问题所需的抽屉及其个数,为使用抽屉铺平道路。最后运用抽屉原理。观察题设条件,结合第二步,恰当应用各个原则或综合运用几个原则,以求问题之解决。 下面两个典型例题的解题过程充分展现了抽屉原理的解题过程,希望读者能有所体会。 例1:证明任取6个自然数,必有两个数的差是5的倍数。 证明:考虑每个自然数被5除所得的余数。即自然数可以作为物品,被5除所得余数可以作为抽屉。显然可知,任意一个自然数被5除所得的余数有5种情况:0,1,2,3,4。所以构造5个抽屉,每个抽屉中所装的物品就是被5除所得余数分别为0,1,2,3,4的自然数。运用抽屉原理,考虑“最坏” 的情况,先从每个抽屉中各取一个“物品”,共5个,则再取一个物品总能在先取的5个中找到和它出自于同一抽屉的“物品”,即它们被5除余数相同,所以它们的差能整除5。

小学六年级简单的抽屉原理

一、抽屉原理定义 (1)举例 桌上有十个苹果,要把这十个苹果放到九个抽屉里,无论怎样放,有的抽屉可以放一个,有的可以放两个,有的可以放五个,但最终我们会发现至少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抽屉里面至少放两个苹果。 (2)定义 一般情况下,把n +1或多于n +1个苹果放到n 个抽屉里,其中必定至少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两个苹果。我们称这种现象为抽屉原理。 二、抽屉原理的解题方案 (一)、利用公式进行解题 苹果÷抽屉=商……余数 余数:(1)余数=1结论:至少有(商+1)个苹果在同一个抽屉里 (2)余数=x ()()11x n -,结论:至少有(商+1)个苹果在同一个抽屉 里 (3)余数=0,结论:至少有“商”个苹果在同一个抽屉里 例1.A 、3个苹果放到2个抽屉里,那么一定有1个抽屉里至少有2个苹果。 B 、5块手帕分给4个小朋友,那么一定有1个小朋友至少拿了( )块手帕。 C 、6只鸽子飞进5个鸽笼,那么一定有一个鸽笼至少飞进( )只鸽子。 例2、 三个小朋友在一起玩,请说明其中必有两个小朋友是同性别。 例 3. 三年一班有13名女生,她们的年龄都相同,请说明,至少有两个小朋友在一个相同的月份内出生。 例4. 任意三个整数中,总有两个整数的差是偶数。 例5. 有10个鸽笼,为保证每个鸽笼中最多住1只鸽子(可以不住鸽子),那么鸽子总数最多能有几只?请用抽屉原理加以说明。 例6. 某班有37个学生,最大的10岁,最小的8岁,问:是否一定有4个学生,他们是同年同月出生的?

例7、有红袜2双,白袜3双,黑袜4双,黄袜5双,(每双袜子包装在一起)若取出9双,证明其中必有黑袜或黄袜2双. 1.6只鸽子飞进了5个鸟巢,则总有一个鸟巢中至少有()只鸽子; 2.把三本书放进两个书架,则总有一个书架上至少放着()本书;

抽屉原理优秀教案

《数学广角——抽屉原理》 实验小学 潘聪聪

《数学广角——抽屉原理》 【教学内容】: 我说讲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抽屉原理》第一课时,也就是教材70-71页的例1和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猜测、验证、观察、分析等数学活动,建立数学模型,发现规律。渗透“建模”思想。 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兴趣,感受到数学文化及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 1、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 2、“总有”“至少”具体含义,以及为什么商+1而不是加余数。【教学难点】: 理解“抽屉原理”,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法和学法】: 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采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一定数量的笔、铅笔盒、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初步体验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做个游戏,老师这里准备了2张凳子,请3个同学上来,(找生)听清要求,老师说“请坐”时,每个同学必须都坐下,谁没坐下谁犯规,(师背对)听明白了吗?好“请坐!”告诉老师他们都坐下了吗?老师不用看,就知道一定有一张凳

子上至少坐了两名同学,对吗?假如请这3位同学再反复坐几次,老师还敢肯定地说:“不管怎么坐,总有一张凳子上至少坐2名同学,你们相信吗?其实这个游戏里面蕴藏着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学原理,想不想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来发现它? 【设计意图:在课前进行的游戏激趣,一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探究的愿望;二为今天的探究埋下伏笔。】 二、操作探究,发现规律 1、小组合作,初步感知。 师:下面我们先从简单的情况入手,请看大屏幕(出示例1:4只铅笔放入3个盒子中),有几种不同的放法?你能得到什么结论?下面我们小组合作(出示合作要求,请生读要求),看哪组动作最快? (1)、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交流,老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 师: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一下你们的研究成果?(找生展示,师板书:(3,1,0)(2,2,0)(4,0,0)(1,1,2)。 师:老师也是这样摆的,我们一起看一下(课件演示)观察这几种放法,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课件出示: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文具盒中至少有2枝铅笔)。 师:刚才我们把所有情况都一一列举出来,想一想不用一一列举,我们能不能只要一种情况,也能得到这个结论?(生答“平均分”的方法时,课件演示)每个盒子先放1枝,还剩几枝?(1枝)这1枝怎么摆?(放哪个里面都行)你有什么发现?(无论怎么放,总有1个盒子至少放2枝铅笔)。师:既然是平均分,能用算式表示吗?(生答,师板书:4÷3=1……1) 师:这里的4指的是什么?3呢?商1呢?余数1呢? 师:看来解决这个问题时,用平均分的方法比较简便。

用抽屉原理解决问题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多媒体教学课件 数学广角:用抽屉原理解决问题 使用范围: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72页 作者:高牡丹 单位:仙居县安洲小学 撰稿时间:2011年7月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抽屉原理,掌握抽屉原理的反向求法,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3.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倾听他人意见,了解他人思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用抽屉原理的逆向思维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抽屉原理的反向求法并能灵活地运用抽屉原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关于抽屉原理,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 小结:把一些物体放进几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物体个数÷抽屉个数“所得的商+1”个物体。 2、抽屉原理中的抽屉一定是指真正的抽屉吗?还可以指什么?

3.增加复习题:如:13人中至少有2个人的生肖是相同的,为什么? 二、学习例3 1.出示例题,分析题意: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红球和蓝球各4个。要想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至少要摸出几个球? (1)通读题目,你知道了什么?和咱们前两节课学的抽屉原理一样吗?怎么不一样? 小结比较结果:已经知道了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个物体,求至少要摸出几个球。这节课我们是根据抽屉原理来解决问题的。板书课题:用抽屉原理解决问题。 (2)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呢?是的,要先找到抽屉。抽屉是指什么?对啊,就是指红球和蓝球。 (3)有几个抽屉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预设1:4个,因为题目中说红球和蓝球各4个。 预设2:2个,因为就只有两种球,红球和蓝球。 师:到底谁的说法是对的呢?请大家先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反馈:红球4个,蓝球4个,有种颜色,所以应该是2个抽屉。 2.解决问题:要想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最少要摸出几个球? (1)如果把这句话说完整:在2个抽屉里,最少摸出几个球就能保证一定有2个同色的?请大家思考一下。 (2)反馈: 生1:2个,摸两个球都是红色的,或者摸两个球都是蓝色的。 生2:不行,摸2个万一一个红球一个蓝球呢?应该是3个。 生3:摸出5个球,肯定有2个是同色的。因为红球和蓝球各4个。 (3)到底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呢?请大家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只摸2个球肯定是不行的,因为可能是一个红球、一个蓝球。 (有可能但不能保证) 根据5÷2=2……1,可以知道,摸出5个球时至少有3个球同色。因此,摸出5个球是没有必要的。(能保证但不是最少的) 得出结论:要想摸出的球一定有两个同色的,只要摸出的球比颜色种数多1,也就是比2多1,因此是3次。

抽屉原理及其简单应用

抽屉原理及其简单应用 一、知识要点 抽屉原理又称鸽巢原理,它是组合数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最先是由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明确地提出来的,因此,也称为狄利克雷原理。 把3个苹果放进2个抽屉里,一定有一个抽屉里放了2个或2个以上的苹果。这个人所皆知的常识就是抽屉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用它可以解决一些相当复杂甚至无从下手的问题。 原理1:把n+1个元素分成n类,不管怎么分,则一定有一类中有2个或2个以上的元素。原理2:把m个元素任意放入n(n≤m)个集合,则一定有一个集合至少要有k个元素。其中k=m/n(当n能整除m时)或k=〔m/n〕+1(当n不能整除m时),这里〔m/n〕表示不大于m/n的最大整数,即m/n的整数部分。 原理3:把无穷多个元素放入有限个集合里,则一定有一个集合里含有无穷多个元素。二、应用抽屉原理解题的步骤 第一步:分析题意。分清什么是“东西”,什么是“抽屉”,也就是什么作“东西”,什么可作“抽屉”。 第二步:制造抽屉。这个是关键的一步,这一步就是如何设计抽屉。根据题目条件和结论,结合有关的数学知识,抓住最基本的数量关系,设计和确定解决问题所需的抽屉及其个数,为使用抽屉铺平道路。 第三步:运用抽屉原理。观察题设条件,结合第二步,恰当应用各个原则或综合运用几个原则,以求问题之解决。 三、应用抽屉原理解题例举: 1.张叔叔参加飞镖比赛,投了5镖,成绩是41环。张叔叔至少有一镖不低于9环。为什么?(教科书P73 T2) 解答:这道题物体个数和抽屉都比较明显。成绩41环看作个数,5镖看作抽屉,列式为:41÷5=8……1 8+1=9 2.有9支球队进行比赛,已经赛了10场,那么总有一支球队至少赛了几场? 解答:有些题目物体的个数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根据问题至少赛了几场,那我们要知道已经赛过的总的场次。根据已经赛了10场,每场2支球队,总场次应该是20次。这就是物体的个数。9支球队可以看作抽屉。根据今天所教的知识(原理2)我们知道20÷9=2……2,2+1=3 3.有红、黄两种颜色在下面的长方形格子中随意涂色,每个格子涂一种颜色。青青发现无论怎样涂,至少有两列涂法完全相同。请你先试一试,再说明理由。(作业本P29 T4) 解答:根据至少有两列涂法完全相同。我们要知道总的列数。这道题已经知道物体的个数是5列。但抽屉的个数却掩藏起来,我们需要根据排列知识找出抽屉的个数。已知颜色有2种,在一列的排列组合中有这么4种情况。(红红、红黄、黄黄、黄红)所以可以做成4个抽屉。用算式5÷4=1……1,1+1=2就说明问题。 4.任意写出5个非零的自然数,我能找到两个数,让这两个数的差是4的倍数。(作业本P29 T5) 解答:这题已经告诉我们物体的个数是5。但什么做为抽屉?要做几个抽屉却需要我们去构建。根据条件4的倍数,我们知道一个数除以4没有余数那就是4的倍数,在这些数中除以4的过程中会出现这四种情况(整除、余数是1、2、3)那就可以根据这四种情况做成四个

简单抽屉原理

简单抽屉原理 把3 个苹果放进2个抽屉中,无论怎么放,一定能找到一个抽屉,里面至少有2

个苹果.这个现象,在数学中我们把它称作抽屉原理。 抽屉原理I 把一些苹果随意放入若干个抽屉,如果苹果个数多于抽屉个数,那么 一定能找到一个抽屉,里面至少有2 个苹果. 抽屉原理II 把m 个苹果放入n 个抽屉(m 大于n),结果有两种可能: (1)如果m ÷n没有余数,那么就一定有抽屉至少放了“m ÷n”个苹果; (2)如果m ÷n有余数,那么就一定有抽屉至少放了“m ÷n的商再加1” 个苹果. 例1 一个鱼缸里有4 个品种的鱼,每种鱼都有很多条.至少要捞出多少条鱼,才能保证其中有5 条相同品种的鱼? 练习1. 一个布袋里有7 种不同颜色的彩球,每种颜色的彩球都有很多,那么至少要拿出多少个彩球,才能保证其中有6 个相同颜色的彩球?

例2 一个布袋里有大小相同颜色不同的一些木球,其中红色的有10 个,黄色的有8 个,蓝色的有3 个,绿色的有1 个.现在闭着眼睛从中摸球,请问:(1)至少要取出多少个球,才能保证取出的球至少有三种颜色? (2)至少要取出多少个球,才能保证其中必有红球和黄球? 练习2. 爷爷给小明买了一盒糖,这些糖分为苹果味、桔子味和菠萝味三种口味,每种口味各30 颗.小明特别喜欢吃苹果味的,他闭着眼睛,至少需要摸出多少颗糖,才能保证一定能拿到1 颗苹果味的?至少需要摸出多少颗糖,才能保证能拿到两种口味的糖? 例3将1 只白袜子、2 只黑袜子、3 只红袜子、8 只黄袜子和9 只绿袜子放入一个布袋里.请问: (1)一次至少要摸出多少只袜子才能保证一定有颜色相同的两双袜子? (2)一次至少要摸出多少只袜子才能保证一定有颜色不同的两双袜子? (两只袜子颜色相同即为一双) 练习3. 袋子里白袜子、黑袜子、红袜子各10 只,现在闭着眼睛从袋子中摸袜子,请问: (1)至少要摸出多少只袜子才能保证一定有颜色相同的两双袜子? (2)至少要摸出多少只袜子才能保证一定有颜色不同的两双袜子?(两只袜子颜色相同即为一双)

浅谈抽屉原理问题解题技巧

浅谈抽屉原理问题解题技巧 令狐采学 桌上有十个苹果,要把这十个苹果放到九个抽屉里,无论怎样放,我们会发现至少会有一个抽屉里面放两个苹果[是“至少两个苹果”吧?]。这一现象就是我们所说的“抽屉原理”。抽屉原理的一般含义为:如果每个抽屉代表一个集合,每一个苹果就可以代表一个元素,假如有n+1或多于n+1个元素放到n个集合中去,其中必定至少有一个集合里有两个元素[这个定义是有问题的。苹果的问题还可以认为抽屉不能空,“多于N+1个元素在n个集合中必定有两个元素的集合”无论集合空不空肯定是不对的。应该也是“至少两个元素”]。它是组合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原理[这一段应该是百度百科里的内容。但是注意百科左边的图片里也是“至少有2个苹果”,下面的解析里的狄利克雷原则也是正确定义的。希望老师在引用的时候仔细分辨。]。抽屉原理看似简单,但它是近年来公考行测广大考生很容易丢分的部分。考生不能有效得分的主要原因:一是考生只是去背诵抽屉原理相关定理与公式;二是考生不能透彻理解应用“最不利原则”的思维角度。 目前,处理抽屉原理问题最基本和常用的方法是运用“最不利原则”,构造“最不利”“点最背”的情形。下面利用几道例题对抽屉原理问题的解法进行一下探讨。

一.基础题型 【例1】从一副完整的扑克牌中至少抽出()张牌才能保证至少6张牌的花色相同? A.21 B.22 C.23 D.24 解析:题目要求保证:6张牌的花色相同.考虑最不利情形:每种花色取5张,一共20张,然后抽出大小王共2张,总共22张,再抽取任意一张都能保证6张花色相同,共23张.因此,答案选C. 【例2】一副无“王”的扑克牌,至少抽取几张,方能使其中至少有两张牌具有相同的点数?() A.10 B.11 C.13 D.14 解析:题目要求:两张牌具有相同的点数.考虑最不利情形:从中任取一种花色的牌13张,每张牌点数都不同,再抽取任何一张点数都会重复,总共抽取14张。因此,答案选D. 【例3】调研人员在一次市场调查活动中收回了435份调查试卷,其中80%的调查问卷上填写了被调查者的手机号码.那么调研人员至少需要从这些调查表中随机抽出多少份,才能保证一定能找到两个手机号码后两位相同的被调查者?() A.101 B.175 C.188 D.200

行测抽屉原理

行测抽屉原理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抽屉原理 在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以及地方公务员考试中,抽屉问题都是重要考点。 当我们遇到“判别具有某种事物的性质有没有,至少有几个”这样的问题时,想到它——抽屉原理,这是你的一条“决胜”之路。 传统的解抽屉原理的方法是找两个关键词,“保证”和“最少”。 抽屉原理(1):讲多于n件的物品任意放到n个抽屉中,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中的物品的件数不少于2。抽屉原理(1)可以进行推广,把无穷多个元素放入有限个集合里,则一定有一个集合里含有无穷多个元素。 抽屉原理(2):将多于m×n件的物品任意放到n个抽屉中,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中的物品的件数不少m+1。也可以表述成如下语句:把m 个物品任意放入n(n≤m)个抽屉中,则一定有一个抽屉中至多要有k件物品。其中 k=〔m/n 〕,这里〔m/n 〕表示不大于m/n的最大整数,即m/n的整数部分。 例1:从1、2、3、…、12中,至少要选( )个数,才可以保证其中一定包括两个数的差是7? A. 7 B. 10 C. 9 D. 8 解析:在这12个数中,差是7的数有以下5对:(12,5)、(11,4)、(10,3)、(9,2)、(8,1)。另有两个数6、7肯定不能与其他数形成差为7的情况。由此构造7个抽屉,只要有2个数取自一个抽屉,那么他们的差就等于7。从这7个抽屉中能够取8个数,则必然有2个数取自同一个抽

屉。所以选择D选项。 例2:某班有37名同学,至少有几个同学在同一月过生日? 解析:根据抽屉原理,可以设3×12+1个物品,一共是12个抽屉,则至少有4个同学在同一个月过生日。 例3:一个小组共有13名同学,其中至少有2名同学同一个月过生日。为什么? 解析:每年里共有12个月,任何一个人的生日,一定在其中的某一个月。如果把这12个月看成12个“抽屉”,把13名同学的生日看成13只“苹果”,把13只苹果放进12个抽屉里,一定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2个苹果,也就是说,至少有2名同学在同一个月过生日。 例4:一个布袋中有35个同样大小的木球,其中白、黄、红三种颜色球各有10个,另外还有3个蓝色球、2个绿色球,试问一次至少取出多少个球,才能保证取出的球中至少有4个是同一颜色的球? 解析:从最“不利”的取出情况入手。 最不利的情况是首先取出的5个球中,有3个是蓝色球、2个绿色球。 接下来,把白、黄、红三色看作三个抽屉,由于这三种颜色球相等均超过4个,所以,根据抽屉原理2,只要取出的球数多于(4-1)×3=9个,即至少应取出10个球,就可以保证取出的球至少有4个是同一抽屉(同一颜色)里的球。 故总共至少应取出10+5=15个球,才能符合要求。

抽屉原理及其应用

抽屉原理及其应用 许莉娟 (数学科学学院,2003 ( 4)班,03213123号) [摘要]抽屉原理是数学中的重要原理,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各种形式的抽屉原理在高等数学和初等数学中经常被采用.本文着重从抽屉的构造方法阐述抽屉原理在高等数学和初等数学(竞赛题)中的应用,同时指岀了它在 应用领域中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抽屉原理高等数学初等数学 抽屉原理也称为鸽笼原理或鞋箱原理,它是组合数学中的一个最基本的原理.抽屉原 理主要用于证明某些存在性问题及必然性题目,如几何问题、涂色问题等?抽屉原理的简 单形式可以描述为:“如果把n ? 1个球或者更多的球放进n个抽屉,必有一个抽屉至少有两个球.”它的正确性十分明显,很容易被并不具备多少数学知识的人所接受,如果将其灵活地运用,则可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各种形式的抽屉原理在高等数学和初等数学中经常被采用,使用该原理的关键在于如何巧妙地构造抽屉,即如何找出合乎问题条件的分类原则,抽屉构造得好,可得出非常巧妙的结论,下面我们着重从抽屉的构造途径去介绍抽屉原理在高等数学和初等数学(竞赛题)中的应用,同时指出它在应用领域中的不足之处? 一、抽屉原理 陈景林、阎满富编著的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的《组合数学与图论》一书中对抽屉原理给出了比较具体的定义,概括起来主要有下面几种形式: 原理I把多于n个的元素按任一确定的方式分成n个集合,则一定有一个集合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素? 原理U把m个元素任意放到n(m ? n)个集合里,则至少有一个集合里至少有 k个元素,其中 当n能整除m时, 当n不能整除m时. 原理川把无穷个元素按任一确定的方式分成有穷个集合,则至少有一个集合中仍含无穷个

抽屉原理(一)

抽屉原理 抽屉原理(1) 把多于n个的苹果放进n个抽屉里,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苹果。 1.游泳队有13名队员,教练说你们当中至少有两个人在同一个月过生日,为什 么? 2.某校的小学生年龄最小的6岁,最大的13岁,从这个学校中至少任选几位同学 就一定保证其中有两位同学的年龄相同? 3.布袋中装有红、黄、蓝三色小木棒若干根,至少摸出多少根,就一定保证有两 根小木棒的颜色相同? 4.布袋中装有红、黄、蓝三色小木棒若干根,每次取出两根,至少摸出多少次, 就一定保证有两次摸出的两根小木棒的颜色组合相同? 5.布袋中装有红、黄、蓝三色小木棒若干根,每人取出三根,至少需要多少人, 就一定保证有两人摸出的小木棒的颜色组合相同? 6.为了欢迎来宾,学校准备了红、黄、蓝三色小旗,每个同学两手各拿一面小旗 列队欢迎,试证明:任意8名同学中,至少有两人不但所拿小旗的颜色一样,而且左右顺序也相同。 7.体育器材室里有许多足球、排球和篮球,体育课学生来拿球。如果每人至少拿 1个球,至多拿2个球,至少来多少名学生,就能保证一定有两名学生所拿的球种类完全一样。 8.学校食堂中午有6种不同的菜和5种不同的主食。每人只能买一种菜和一种主 食,请你证明32名同学中,一定至少有两名学生所买的菜和主食是一样的。 9.证明:任取7个自然数,必有两个数的差是6的倍数。 10.从2、4、6、8……、24、26这13个偶数中,任取8个数,证明其中一定有两个数 之和是28。 11.求证:任意互异的8个整数中,一定存在6个整数A 、A2、A3、A4、A5、A6,使 1 得(A1-A2)×(A3-A4)×(A5-A6)恰是105的倍数。 12.从1到20这20个数中,任取11个数,必有两个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 数。

抽屉原理精华及习题(附答案)

第九讲 抽屉原理 一、 知识点: 1. 把27个苹果放进4个抽屉中,能否使每个抽屉中苹果数均小于等于6?那么至少有一 个抽屉中的苹果数大于等于几? 2. 把25个苹果放进5个抽屉中,能否使每个抽屉中苹果数均小于等于4?那么至少有一 个抽屉中的苹果数大于等于几? 上述两个结论你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规律:用苹果数除以抽屉数,若余数不为零,则“答案”为商加1,若余数为零,则“答 案”为商。 ★抽屉原则一: 把n 个以上的苹果放到n 个抽屉中,无论怎样放,一定能找到一个抽屉,它里面至少有两个苹果。 ★抽屉原则二: 把多于m ×n 个苹果放到n 个抽屉中,无论怎样放,一定能找到一个抽屉,它里面至少有(m +1)个苹果。 二、 基础知识训练(再蓝皮书) 1、 把98个苹果放到10个抽屉中, 无论怎么放, 我们一定能找到一个含苹果最多的抽屉,它里面至少含有 个苹果。 2、1000只鸽子飞进50个巢,无论怎么飞,我们一定能找到一个含鸽子最多的巢, 它里面至少含有 只鸽子。 3、从8个抽屉中拿出17个苹果,无论怎么拿。我们一定能找到一个拿苹果最多的 抽屉,从它里面至少拿出了 个苹果。 4、从 个抽屉中(填最大数)拿出25个苹果,才能保证一定能找到一个抽屉, 从它当中至少拿了7个苹果。 三、 思路与方法: 在抽屉原理问题,难在有些题目抽屉没有直接给出,要求我们自己根据题意去造抽屉,但我们也不要为此感到困难,往往在题目有一句关键的话,告诉我们抽屉的性质,我们可以根据此性质来构造抽屉即可。 训 练 题 1. 六(1)班有49名学生。数学王老师了解到在期中考试中该班英文成绩除3人外均在86 分以上后就说:“我可以断定,本班同学至少有4人成绩相同。”请问王老师说的对吗?为什么? 2. 从100,,3,2,1 这100个数中任意挑选出51个数来,证明在这51个数中,一定: (1)有2个数互质; (2)有两个数的差为50; 3. 圆周上有2000个点,在其上任意地标上1999,,2,1,0 (每一点只标一个数,不同的点

抽屉原理问题(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基础详解)

抽屉原理问题——基础学习 一、解答题 2、抽屉原理1例1:400人中至少有几个人的生日相同? 【解题关键点】将一年中的366天视为366个抽屉,400个人看作400个物体,由抽屉原理1可以得知:至少有两人的生日相同. 【结束】 3、抽屉原理1例2:五年级有47名学生参加一次数学竞赛,成绩都是整数,满分是100分。已知3名学生的成绩在60分以下,其余学生的成绩均在75~95分之间。问:至少有几名学生的成绩相同? 【答案】至少有3名学生的成绩是相同的。

【解题关键点】关键是构造合适的抽屉。既然是问“至少有几名学生的成绩相同”,说明应以成绩为抽屉,学生为物品。除3名成绩在60分以下的学生外,其余成绩均在75~95分之间,75~95共有21个不同分数,将这21个分数作为21个抽屉,把47-3=44(个)学生作为物品。 44÷21= 2……2, 根据抽屉原理2,至少有1个抽屉至少有3件物品,即这47名学生中至少有3名学生的成绩是相同的。 【结束】 5、抽屉原理2例1:某幼儿班有40名小朋友,现有各种玩具122件,把这些玩具全部分给小朋友,是否会有小朋友得到4件或4件以上的玩具? 【答案】至少会有一个小朋友得到4件或4件以上的玩具。 【解题关键点】将40名小朋友看成40个抽屉。今有玩具122件,122=3×40+2。应用抽屉原理2,取n=40,m=3,立即知道:至少有一个抽屉中放有4件或4件以上的玩具。也就是说,至少会有一个小朋友得到4件或4件以上的玩具。 【结束】 6、抽屉原理2例2:一个布袋中有40块相同的木块,其中编上号码1,2,3,4的各有10块。问:一次至少要取出多少木块,才能保证其中至少有3块号码相同的木块? 【答案】一次至少要取出9块木块,才能保证其中有3块号码相同的木块。 【解题关键点】将1,2,3,4四种号码看成4个抽屉。要保证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有3件物品,根据抽屉原理2,至少要有4×2+1=9(件)物品。所以一次至少要取出9块木块,才能保证其中有3块号码相同的木块。 【结束】 7、抽屉原理2例3:六年级有100名学生,他们都订阅甲、乙、丙三种杂志中的一种、二种或三种。问:至少有多少名学生订阅的杂志种类相同? 【答案】至少有15人所订阅的报刊种类是相同的。 【解题关键点】首先应当弄清订阅杂志的种类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况。 订一种杂志有:订甲、订乙、订丙3种情况;

抽屉原理基本介绍

基本介绍 应用抽屉原理解题 抽屉原理的内容简明朴素,易于接受,它在数学问题中有重要的作用。许多有关存在性的证明都可用它来解决。 例1:同年出生的400人中至少有2个人的生日相同。 解:将一年中的365天视为365个抽屉,400个人看作400个物体,由抽屉原理1可以得知:至少有2人的生日相同. 400/365=1…35,1+1=2又如:我们从街上随便找来13人,就可断定他们中至少有两个人属相相同。 “从任意5双手套中任取6只,其中至少有2只恰为一双手套。” “从数1,2,...,10中任取6个数,其中至少有2个数为奇偶性不同。” 例2:幼儿园买来了不少白兔、熊猫、长颈鹿塑料玩具,每个小朋友任意选择两件,那么不管怎样挑选,在任意七个小朋友中总有两个彼此选的玩具都相同,试说明道理. 解:从三种玩具中挑选两件,搭配方式只能是下面六种:(兔、兔),(兔、熊猫),(兔、长颈鹿),(熊猫、熊猫),(熊猫、长颈鹿),(长颈鹿、长颈鹿)。把每种搭配方式看作一个抽屉,把7个小朋友看作物体,那么根据原理1,至少有两个物体要放进同一个抽屉里,也就是说,至少两人挑选玩具采用同一搭配方式,选的玩具相同. 上面数例论证的似乎都是“存在”、“总有”、“至少有”的问题,不错,这正是抽屉原则的主要作用.(需要说明的是,运用抽屉原则只是肯定了“存在”、“总有”、“至少有”,却不能确切地指出哪个抽屉里存在多少. 抽屉原理虽然简单,但应用却很广泛,它可以解答很多有趣的问题,其中有些问题还具有相当的难度。下面我们来研究有关的一些问题。 制造抽屉是运用原则的一大关键 例1 从2、4、6、…、30这15个偶数中,任取9个数,证明其中一定有两个数之和是34。 分析与解答我们用题目中的15个偶数制造8个抽屉: 此抽屉特点:凡是抽屉中有两个数的,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两个数的和是34。现从题目中的15个偶数中任取9个数,由抽屉原理(因为抽屉只有8个),必有两个数可以在同一个抽屉中(符合上述特点).由制造的抽屉的特点,这两个数的和是34。 例2:从1、2、3、4、…、19、20这20个自然数中,至少任选几个数,就可以保证其中一定包括两个数,它们的差是12。

抽屉原理优秀教案

讲课 教案 《数学广角——抽屉原理》 六年级下册 # # 镇中学 # # # 2015年4月17日

《数学广角——抽屉原理》【教学内容】: 我讲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抽屉原理》第一课时,也就是教材68页的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猜测、验证、观察、分析等数学活动,建立数学模型,发现规律,渗透“建模”思想。 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类比推理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情感与态度: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兴趣,感受到数学文化及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 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 【教学难点】: 理解“抽屉原理”,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法和学法】: 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采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扑克牌、一定数量的笔、笔筒、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初步体验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扑克牌吗? 生齐:玩过。 师:好,下面我们用扑克牌来玩个游戏。大家知道一副扑克牌有54张,如果去掉两张王牌,就剩52张,对吗? 生齐:对。 师:如果从这52张扑克牌中任意抽取5张,我敢肯定地说:“这5张扑克牌至少有2张是同一种花色的,你们相信吗? 部分生说:信。 部分生说:不信。 师:那我们就来验证一下。 师先请一位同学洗牌(把牌混合均匀),然后请5名同学各抽一张,验证至少有两张牌是同一种花色的。 师:如果再请五位同学来抽,我还敢这样肯定地说:抽取的这5张牌中至少有两张是同一花色的,你们相信吗? 生齐:相信。 师再找5位同学各抽一张,进一步验证至少有两张牌是同一种花色的。 师:其实这里面蕴藏着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学原理,大家想不想研究啊? 生齐:想。 进入主题。 【设计意图:在课前进行的游戏激趣,一是使教师和学生进行自然的沟通交流;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探究的愿望;三是为今天的探究埋

抽屉原理与排列组合.

抽屉原理 把4只苹果放到3个抽屉里去,共有3种放法,不论如何放,必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两个苹果。同样,把5只苹果放到4个抽屉里去,必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两个苹果。……更进一步,我们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把n+1只苹果放到n个抽屉里去,那么必定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两个苹果。这个结论,通常被称为抽屉原理。 利用抽屉原理,可以说明(证明)许多有趣的现象或结论。不过,抽屉原理不是拿来就能用的,关键是要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寻找“抽屉”,制造“抽屉”,弄清应当把什么看作“抽屉”,把什么看作“苹果”。 【例1】一个小组共有13名同学,其中至少有2名同学同一个月过生日。为什么? 【分析】每年里共有12个月,任何一个人的生日,一定在其中的某一个月。如果把这12个月看成12个“抽屉”,把13名同学的生日看成13只“苹果”,把13只苹果放进12个抽屉里,一定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2个苹果,也就是说,至少有2名同学在同一个月过生日。 【例2】任意4个自然数,其中至少有两个数的差是3的倍数。这是为什么? 【分析】首先我们要弄清这样一条规律:如果两个自然数除以3的余数相同,那么这两个自然数的差是3的倍数。而任何一个自然数被3除的余数,或者是0,或者是1,或者是2,根据这三种情况,可以把自然数分成3类,这3种类型就是我们要制造的3个“抽屉”。我们把4个数看作“苹果”,根据抽屉原理,必定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个数。换句话说,4个自然数分成3类,至少有两个是同一类。既然是同一类,那么这两个数被3除的余数就一定相同。所以,任意4个自然数,至少有2个自然数的差是3的倍数。 想一想,例2中4改为7,3改为6,结论成立吗? 【例3】有规格尺寸相同的5种颜色的袜子各15只混装在箱内,试问不论如何取,从箱中至少取出多少只就能保证有3双袜子(袜子无左、右之分)? 【分析】试想一下,从箱中取出6只、9只袜子,能配成3双袜子吗?回答是否定的。按5种颜色制作5个抽屉,根据抽屉原理1,只要取出6只袜子就总有一只抽屉里装2只,这2只就可配成一双。拿走这一双,尚剩4只,如果再补进2只又成6只,再根据抽屉原理1,又可配成一双拿走。如果再补进2只,又可取得第3双。所以,至少要取6+2+2=10只袜子,就一定会配成3双。 【例4】一个布袋中有35个同样大小的木球,其中白、黄、红三种颜色球各有10个,另外还有3个蓝色球、2个绿色球,试问一次至少取出多少个球,才能保证取出的球中至少有4个是同一颜色的球? 【分析】从最“不利”的取出情况入手。 最不利的情况是首先取出的5个球中,有3个是蓝色球、2个绿色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