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乳中抗生素的检验
- 格式:ppt
- 大小:477.50 KB
- 文档页数:12
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几种常用检测方法1.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液相色谱是一种基于溶剂流动的液相色谱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分离能力强等特点。
在牛奶中检测抗生素残留时,首先将牛奶样品经过样品前处理,去除干扰物,然后使用适当的洗脱液将抗生素从固相萃取柱中洗脱出来,最后用高效液相色谱对抗生素进行分离和定量。
2.毛细管电泳法(CE):毛细管电泳法是一种基于电场作用下溶液中离子迁移速度的分析方法。
该方法具有高分离能力、快速分析速度等特点。
在牛奶中检测抗生素残留时,首先将牛奶样品进行前处理,然后通过毛细管电泳仪器进行分析。
该方法不仅可以同时检测多种抗生素,而且样品准备过程相对简单。
3.气相色谱法(GC):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基于色谱柱分离原理的分析方法,通过适当的蒸发和衍生反应可以将抗生素样品转换为易于气相色谱分析的衍生化物。
该方法具有高度选择性、高灵敏度等优点。
在牛奶中检测抗生素残留时,通常需要进行样品前处理。
首先将牛奶样品中的脂肪物质去除,然后使用适当的溶剂将抗生素从样品中提取出来,并通过气相色谱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4.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是一种基于抗原-抗体反应原理的免疫学方法。
在牛奶中检测抗生素残留时,首先利用适当的蛋白质工程技术制备特异性抗生素抗体,然后将牛奶样品中的抗生素与抗体结合,通过酶标记的二抗或亲和素染色法对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
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等特点。
5.高分辨质谱法(HRMS):高分辨质谱法是一种基于质荷比检测的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等优点。
在牛奶中检测抗生素残留时,首先将牛奶样品经过适当的前处理,然后通过质谱仪对抗生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该方法不仅可以同时检测多种抗生素,而且可以准确测定其残留量。
总结起来,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气相色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和高分辨质谱法等。
这些方法具有不同的优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
鲜乳中抗生素残留检验鲜乳中抗生素残留检验张志诚 060409123(常熟理工学院,苏州常熟,215500)摘要:利用TTC快速检测法对牛奶中抗生素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根据检测结果认为样品牛奶中不含青霉素G类抗生素。
关键词:牛奶;抗生素残留;TTC;青霉素GAbstract:The TTC method is used to detect the antibiotic residue in milk.According to testresults,there’s no Penicillin-G class antibiotic residue.Key words:milk; antibiotic residue; TTC method; Penicillin-G class antibiotic 育,引言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逐步关TTC不能还原,试验液为无色状态。
根据待注.长期饮用抗生素残留超标乳制品可能引测牛奶的着色情况判定是否有抗菌素存在。
起的菌群失调、产生耐药性。
该问题已引起该法简便、快速,无需特殊设备,2h~3 h消费者和乳品生产企业的高度重视。
虽然我可见报告。
检测各种抗生素所用的TTC法试国《生鲜牛乳收购标准》中并未对抗生素残验的灵敏度(最低检出量)分别为:青霉素留作出要求.。
但绝大部分乳品生产企业在 0.004U/mL,链霉素0.5 U/mL,庆大霉原料乳收购环节都已开展抗生素残留检测素0.4 U/mL,卡那霉素5 U/mL。
工作。
本文利用TTC法(嗜热链球菌抑制法)对牛奶中抗生素残留进行检测。
2.材料和方法1.原理TTC法,即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法(tripheye tetrazolium chloride),是目前我国食品卫生标准中规定的检查牛乳中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方法 (GB5409.85)。
样品经80℃杀菌后加入嗜热链球菌菌液。
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TTC( 2,3,5-氯化三苯四氮唑),若样品中不含抗菌素或其浓度低于检测限,试验菌繁殖,TTC被还原,试验溶液变成红色。
乳品中抗生素的检测方法引言:抗生素是一种用于治疗和预防疾病的药物,但在食品中的残留量超标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乳制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之一,因此对乳品中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乳品中抗生素检测方法。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常见的用于检测乳制品中抗生素残留的方法。
该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多种抗生素进行分离和定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样品:将待测乳制品样品样品加入适量的提取剂中,经过摇晃和离心等操作,获得样品提取液。
2.样品的制备:将样品提取液进行蒸发浓缩,得到浓缩样品。
3.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将浓缩样品溶解于适量的溶剂中,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器进行分离,获得不同抗生素的峰。
4.定量分析:通过标准曲线法,根据峰的面积或高度进行定量分析,得出样品中抗生素的浓度。
优点: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同时检测多种抗生素,具有较高的定量精度和分辨率。
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一种利用抗生素与酶标记物结合来检测乳制品中抗生素残留的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制备测定板:首先将具有抗生素特异性的抗体固定在微孔板上。
2.加样:将待测样品加入微孔板中,经过一定的反应时间,让样品中的抗生素与抗体结合。
3.洗涤:用洗涤缓冲液清洗微孔板,去除未结合的物质。
4.酶标记:加入酶标记抗体,使其与结合到微孔板上的抗生素形成复合物。
5.底物溶液:加入底物溶液,通过底物的催化反应,将其转变为有颜色的产物。
6.测定:通过酶标仪器测定样品中产生的颜色和强度,得出抗生素的浓度或者阳性相关性结果。
优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具有操作简便、快捷、敏感性高等优点,能够检测到低浓度的抗生素残留。
三、质谱法(MS)质谱法是一种通过对乳品样品中的物质进行化学分析的方法,它能够精确地分析样品中的抗生素成分。
该方法结合了质谱仪和色谱仪的特点,具体步骤如下:1.样品制备:将待测乳制品样品加入适量的提取剂中,经过摇晃和离心等操作,获得样品提取液。
实验三、鲜奶中抗菌素残留检验(TTC法)我国《食品卫生法》中规定,奶牛在应用抗菌素期间和停药后5天内的乳汁不得销售。
牛奶中抗菌素残留的最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奶牛患某些疾病如乳房炎时大量应用抗菌素治疗;二是为保证群体饲养奶牛的健康,饲养人员在饲料中广泛添加抗菌素。
牛奶中抗菌素残留不仅会引起某些特殊人群的过敏反应;而且由于人们长期间接吸收低剂量的抗菌素,可引起病原菌对多种抗菌素产生耐药性。
因此,检测牛乳中的抗菌素残留已成为一项急需开展的常规检验工作。
(一)原理乳中有抗菌素存在,则检样中虽加入菌液培养物,但因细菌的繁殖受到抑制而使指示剂TTC不还原,不显色。
与此相反,如果没有抗菌素存在,则加入菌液即行增殖,TTC被还原而显红色。
也就是说检样呈乳的原色时为阳性,呈红色为阴性。
(二)试剂与器材1.水浴锅2.100℃温度计3.灭菌吸管(10ml、1ml),灭菌试管(15mm×150mm)。
4.脱脂乳(经113℃灭菌20min)5.4% TTC (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水溶液,配制时先用95%乙醇溶解后,再用蒸馏水配成4% TTC浓度。
6.菌种:嗜热乳酸链球菌。
(三)操作步骤1.菌液制备将菌种移种脱脂乳,经36±1℃培养15h后,以灭菌脱脂乳1:1稀释待用。
2.取检样9ml,置无菌试管内,80℃水浴加热5min。
3.冷却至37℃以下,加菌液1ml后36±1℃水浴培养2h,加入TTC 0.3ml 指示剂,室温培养30min。
4.结果观察:乳中有抗菌素存在时,加入指示剂TTC后牛乳不显色,即抗菌素阳性;相反,如果没有抗菌素存在,则加入TTC后显红色,即抗菌素阴性。
抗菌素阳性者,再于水浴中培养30min第二次观察(见表26)。
表26 显色状态判断标准(GB 4789.27-94)显色状态判断未显色者阳性微红色者可疑桃红色~红色阴性。
乳品中抗生素的检测方法引言:乳制品是广大人群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之一、为保证乳制品的质量安全,检测乳制品中的抗生素成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乳品中抗生素的检测方法。
一、抗生素的简介抗生素是指一类可以抑制或杀灭细菌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药物治疗、动物饲料和农业生产当中。
但当抗生素滥用或者超量使用时,会对人体健康带来一定的风险。
二、检测乳品中抗生素的方法1.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乳品中抗生素的检测方法之一、它以色谱为基础,通过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分离样品中的化学成分。
该方法检测灵敏度高,测量结果可靠,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抗生素的检测领域。
不过,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缺点是需要进行复杂的样品准备和操作步骤,且检测过程耗时较长。
2.液质联用技术液质联用技术(LC-MS/MS)是目前应用较广的一种检测方法。
它将液相色谱法和质谱法结合起来,通过质谱仪对液相色谱分离出的化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液质联用技术的优点是准确、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并且能够同时检测多个抗生素成分,适用于同时检测多种抗生素的复杂样品。
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快速检测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酶和抗体之间具有高度特异性的结合反应来检测抗生素的存在。
该方法操作简便、迅速,且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可以在实验室和现场快速检测乳制品中的抗生素。
但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灵敏度上相对较低,不能满足一些特殊要求。
4.快速液相色谱法(RPLC)快速液相色谱法是传统液相色谱法的改进。
该方法通过改善液相色谱柱的设计和技术参数的优化,使得样品分离更快速、更高效、更稳定。
快速液相色谱法在抗生素的检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满足高通量和快速分析的需求,但其设备和耗材价格较高。
结论:综上所述,乳品中抗生素的检测方法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在灵敏度、准确性、操作复杂度、分析速度和设备成本等方面存在差异。
牛奶抗生素检测方法
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1.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MS):这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可以对牛奶中的抗生素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和分析。
2.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这种方法利用特定的抗体和牛奶中的抗生素结合,通过酶的作用来检测抗生素的残留量,具有高灵敏度和快速的特点。
3.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MS):这种方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通过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可以对牛奶中的抗生素进行准确的检测和分析。
4. 生物传感技术:这种技术利用生物传感器对牛奶中的抗生素进行检测,具有快速、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都需要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使用专业设备和技术进行检测,确保牛奶中的抗生素残留符合国家标准和食品安全要求。
抗生素检测方法
1、取100ml样品(称取62.5g乳粉定溶至500ml,溶解,从中取100ml 样品)于250ml三角烧瓶内,记录样品号。
2、加热杀菌
将样品放在电炉上加热煮沸1分钟。
3、冷却、接种
用硅胶塞封口,置于冷水浴中(注意不要使奶液流动触及封口塞),使奶温降至43℃,用天平称取3g发酵菌种(预制)加入盛有奶样的三角瓶内。
摇动三角瓶,使发酵菌种与奶液混合均匀。
4、恒温发酵
将该批奶样置于已恒温至43℃的培养箱中进行发酵。
5、观察
恒温培养3小时后即可观察奶样。
取出样品,摇动三角烧瓶,观察凝固状态,并测定滴定酸度。
如酸度≥50。
T,则表明样品质量良好,抗生素阴性;如酸度<50。
T,表明原料奶中有抗生素残留,抗生素阳性。
奶制品抗生素检测方法引言: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检测食品中的抗生素残留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其中,奶制品作为重要的食品之一,其抗生素残留问题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奶制品抗生素检测方法,包括微生物学方法、生物传感器方法和色谱法等,以期提高奶制品抗生素残留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微生物学方法1. Bacillus subtilis生物传感器法该方法主要是利用Bacillus subtilis感应菌株的响应来检测奶制品中抗生素的残留。
此感应菌株具有对多种抗生素具有特异性响应的特点,通过菌株呼吸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的生成量来检测抗生素的残留水平。
2.抑菌圈法抑菌圈法是通过将抗生素加入到含有抗生素敏感菌的培养基上,观察形成的抑菌圈的大小,从而判断抗生素的残留水平。
这是一种简单、快速、经济的奶制品抗生素检测方法。
二、生物传感器方法1.酶传感器法酶传感器法是以酶为敏感元件,通过测定酶催化底物的反应产物或底物消失的速度,来确定奶制品中抗生素的残留水平。
例如,可以利用氨化酶催化酶法检测β-内酰胺类抗生素。
2.免疫传感器法免疫传感器法利用抗生素抗原和特异性抗体之间的结合反应来检测奶制品中抗生素的残留。
可以采用电化学、光学等方法来检测抗生素-抗体结合反应产生的信号差异。
三、色谱法1.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常用的奶制品抗生素检测方法之一、它通过在液相中将混合物分离,然后通过检测不同组分的保留时间、峰面积等参数来确定抗生素的残留水平。
2.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奶制品抗生素检测方法。
首先将奶制品中的抗生素以化学方法提取,然后通过气相色谱的分离和检测来确定抗生素的残留水平。
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优点。
结论:奶制品抗生素残留检测是食品安全中的重要环节,需要提高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微生物学方法、生物传感器方法和色谱法是常用的奶制品抗生素检测方法,它们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Livestock Breeding畜禽养殖生鲜乳中抗生素残留的检测要点分析刘笑(辽宁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辽宁省农产品及兽药饲料产品检验检测院),沈阳110036)中图分类号:S87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1-0084(2020)08-0083-01长期以来,生鲜乳都凭借其丰富营养价值备受人们喜爱,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水平的快速提升,市场对生鲜乳供应需求迅速增大,促进了我国奶牛养殖业规模化发展。
在此过程中,一旦生鲜乳中出现残留抗生素情况,则会难以保证食品安全,给人体正常机能造成破坏,十分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发育。
鉴于此,本文从实际出发,分析了生鲜乳中抗生素残留的检测要点,旨在通过检测技术的科学应用,保证生鲜乳质量,推动我国奶牛养殖业健康、持续进步发展。
1检测材料准备要点技术人员按照规范无菌操作标准在养殖户进行样品抽取,明确检测所需生鲜乳样品,科学保存与运输,保证样品能够满足检测需求。
样品送至实验室后,将MC培养基和嗜热乳酸链球菌准备好,同时准备标准对照牛乳、氯化三苯基四氮腔等试剂,一般情况下对照牛乳来源为质量检验监督部门进行提供,实验所需检测仪器包括灭菌试管、灭菌吸管、温度计(100T规格)、天平、恒温培养箱、水浴锅、温箱等。
掌握以上检测材料准备要点,能够给接下来的生鲜乳中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技术顺利应用打好铺垫基础,是检测技术水平和质量的基础保证,应引起重视,不可掉以轻心忽略准备事宜。
2掌握检测方法原理检测技术人员使用国标TTC(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标准汇编GB4789系列2010版,已根据卫生部2010年5月26日的勘误公告进行更新)检测法,依据实验检测要求掌握应用原理,在生鲜乳样品中放入菌种,科学培养菌种,观察菌种一定时间内的变化,接着加入TTC指示剂,此时样品发生颜色变化,根据不同颜色确定生鲜乳内各种抗生素的真实残留情况。
处于不增殖状态的生鲜乳菌种,并不会出现还原显色情况,处于增殖状态的生鲜乳菌种,可看见变成红色的变化。
3TTC法(1)TTC试验原理TTC是取作为指示剂用的2、3、5-Triphenyte-trazoliumchloride(氯化三苯基四氮唑)的头一个字母的缩写,其原理是如果乳中有抗生素存在,则在向试样中加入菌种(嗜热链球菌)培养时细菌不增殖。
此时,由于作为指示剂加入其中的TTC不还原,所以,仍呈无色状态。
相反,如果没有抗生素存在,则加入的试验菌即行增殖,TTC还原变成红色,试样也随之染成红色。
也就是说试样呈奶的原色时为阳性,染成红色时阴性。
(2)设备和材料水浴箱、温箱、1ml与10ml灭菌试管各2支、灭菌巧15x15mm试管3支,100℃温度计、蜡笔、试管架。
(3)培养基和试剂菌种嗜热乳链球菌、经113℃温度灭菌20min的脱脂乳。
TTC试剂;称取2,3,5一氯化三苯基四氮唑1g,溶于25ml灭菌蒸馏水中,装人褐色瓶在7℃以下冰箱暗处保存。
临用时用灭菌蒸馏水稀释至5倍。
(4)菌液制备将菌种移种脱脂乳,经36士1℃的温度培养15h后,以灭菌脱脂乳1:1的比例稀释待用。
(5)操作顺序注:每份检样作2份,另外再作阴性和阳性对照各1份,阳性对照常用无抗生素的乳8ml,加抗生素及菌液和TTC,阴性对照常用无抗生素乳8ml加菌液和TTC。
微生物检测法的缺点是时间相对较长,状态判断通过肉眼辨别易产生误差,灵敏度低,操作相对复杂。
其优点是费用低,一般实验室都能操作。
2.1氯化三苯四氮唑法(TTC试验)本法是往检样中先加人菌液和TTC指示剂(2,3,5一氯化三苯四氮哇),如检样中有抗生素存在,则会抑制细菌繁殖,TTC指示剂不被还原,不显色;如检样中无抗生素残留,则细菌大量繁殖,指示剂被还原而呈红色。
具体操作为:2.2.1菌液制备。
将嗜热乳酸链球菌接种人灭菌脱脂乳,置36℃士1℃培养箱中保温15h,再用灭菌脱脂乳以1:1比例稀释备用。
2.1.2操作步骤。
取乳样9ml放人试管中→置80℃水浴中保温5min→冷却至37℃以下→加人菌液lml→置36℃士1℃水浴中保温2h→加入4%TTC指示剂0.3ml→置36℃土1℃水浴中保温30min→观察牛乳颜色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