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roE的底座类零件NC加工仿真
- 格式:doc
- 大小:466.50 KB
- 文档页数:41
学士学位毕业论文(设计)利用Pro/E实现从设计到自动编程的NC加工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所在学院:专业:中国·大庆2009年6月摘要本文着重讲述Proe/NC的功能,以及Proe/NC模拟、加工的现状和应用,详细介绍模拟和加工的演示过程,经过计算机的模拟加工模拟加工,生成刀具路径,通过对刀具路径的计算,生成数控代码,并利用PCIN接口输出数控加工程序。
关键词:现状;应用;模拟;加工;代码的生成;PCIN接口。
.AbsractThe article important introduce function of two fire,which Proe/NC。
It detailed introduce Proe/NC’s Imitate、Process、Present Conitiongs、Apply。
Instead of using PCIN output order of CNC、code of NC and The Contract of Computer and CNC.Key words: Present Conitiongs;Apply;Imitate;Process;The Code Produced of CNC;The Contract of Computer and CNC。
目录摘要.................................................. I Absract ................................................ II 前言................................................. IV 1.ProE/NC的现状 . (1)1.1 ProE/NC的现状的介绍 (1)2.ProE/NC的应用 (2)2.1设定加工规划 (2)2.2设定加工参数 (2)2.3设置退刀高度 (2)2.4选择加工表面 (2)2.5进行NC加工 (3)2.6检测刀具路径 (3)2.7 ProE/NC的应用小结 (3)3.具体的研究方法以及模拟、加工的实际操作步骤 (4)3.1模拟功能简单介绍 (4)3.2相关参数的介绍 (4)3.2.1与体积加工的相关参数 (4)3.3模拟的具体操作步骤 (5)3.3.1对制造模型进行设置 (5)3.3.2进行机床的制造设置 (9)3.3.3对体积块加工进行设置 (14)3.4对加工功能的介绍 (18)3.5加工的实际操作 (21)3.5.1进行零件底面的粗加工 (21)3.5.2对零件底面进行局部加工(精加工) (24)3.5.3加工零件的内孔(25mm) (26)3.5.4加工零件内孔(60mm) (28)4.数控机床加工代码的生成 (29)5.计算机与数控机床间的通信的简单介绍 (32)结论 (33)参考文献 (34)致谢 (35)前言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CAD/CAM也正经历着二维平面设计向三维立体设计的发展。
河北科技职业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Pro/E碗的造型设计及数控仿真加工目录摘要 (II)关键词 (II)1Pro/E的设计 (1)1.1新建零件文件 (1)1.2创建旋转实体特征 (2)1.3创建倒圆角特征 (2)1.4保存副本生成igs形式文件 (3)2数控加工刀路编制 (6)2.1加工工艺 (3)2.2加工前准备 (5)2.3MasterCAM实体验证 (5)2.4 在线加工 (5)总结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1)摘要现代制造业所面对的是具有复杂型腔的高精度模具以及具有复杂型面产品的加工,它们都以三维型面为结构主体,整体结构主体紧凑,精度要求高,加工难度极大,用手工编程已经不能满足数控加工的需要,必须采用高效的CAD/CAM 软件,进行有效的数控铣削编程。
MastercamX2集绘图、三维实体、曲面设计、浮雕、数控编程、模拟加工等功能于一身的软件。
MastercamX2具有基于PC平台,支持中文环境,操作简便以及经济高效等特点,是中小企业的理想选择,在全球已得到广泛应用。
关键词:曲面设计;模拟加工;CAD/CAM;MasterCAM1 Pro/E的设计1.1新建零件文件打开Pro/E如图1-1-1,并在<文件>下选<工作目录>设置好建模时常用来放文件的工作目录,这样方便于工作和文件存放。
在工具箱上单击新建按钮,打开【新建】对话框,在【类型】分组框中选取【零件】选项,【在子类型】分组框中选取【实体】选项,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零件名称“wan-pro”,取消使用缺省模板,单击确定。
然后在【新文件选项】对话框中,选取其中的【mmns-part-solid】表示是建实体单位是毫米-牛-秒。
图1-1-11.2 创建实体特征1.2.1 创建旋转特征单击右工具箱上的旋转按钮,打开旋转设计图版,在图标板上单击【放置】按钮,打开参照面板,单击其中的【定义】按钮,打开【草绘】对话框,选择基准面top面作为草绘面,接受系统的默认参照设置后,单击【草绘】按钮,进入二维草绘模式。
摘要模具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使用极为广泛的工艺装备,采用模具生产零部件具有生产效率高、质量好、成本低、节省能源和原材料等一系列优点。
它已成为当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工艺发展方向。
现代工业品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具工业的发展水平。
模具的数控加工的主要是根据模具零件的结构和特点编写数控加工控制程序(NC代码),并将NC代码输入到数控系统中,经数控系统运算后,用运算的结果控制机床的执行部件按照相应的轨迹和速度运动,从而完成加工。
数控加工的重点是程序的编制,控制机床的所有操作指令和加工零件所必需的数据都要体现在数控加工程序中。
Pro/E软件中的Pro/NC模块用于实现数控加工功能,是Pro/E数控加工的专用模块,主要适用于铣削、车削、线切割、孔加工以及加工中心等机床。
利用Pro/NC模块可以根据Pro/MOLDESIGN模块和Pro/CASTING模块中的模具设计内容,直接生成数控加工程序,并能动态仿真模拟数控加工的全过程,使用户形象地了解模具制造时各种情况,并及时反映模具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方便用户修正设计方案。
本设计将使用Pro/E软件中的NC组件(NC Assembly)模块对参考模型进行加工编程设计。
关键词:CAD/CAM Pro/E 模具定模数控加工目录摘要 (1)第一章绪论 (3)1.1 数控编程技术的发展 (3)1.2 CAD/CAM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3)1.3 Pro/E简介 (4)1.4 设计分析及加工方案 (5)第二章平面加工 (7)2.1 建立加工文件 (7)2.2 建立制造模型 (8)2.3 制造设置 (10)2.4 创建NC序列 (13)2.5 后置处理 (16)第三章模具定模的体积加工 (18)3.1 建立加工文件 (18)3.2 建立加工模型 (18)3.3 制造设置 (19)3.4 创建NC序列 (20)3.5 后置处理 (21)第四章模具定模的轮廓加工 (23)4.1 建立加工文件 (23)4.2 建立加工模型 (23)4.3 制造设置 (24)4.4 创建NC序列 (25)4.5 后置处理 (25)第五章模具定模的挖槽加工 (26)5.1 建立加工文件 (26)5.2 建立加工模型 (26)5.3 制造设置 (26)5.4 创建NC序列 (27)5.5 后置处理 (27)第六章结论 (29)6.1 工作总结 (29)6.2 工作展望 (29)参考文献 (30)第一章绪论1.1 数控编程技术的发展数控编程是目前CAC/CAPP/CAM系统中最明显发挥效益的环节之一,其在实现设计加工自动化、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缩短产品研制周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Pro/E NC加工Pro/Engineer Wildfire 3.0功能非常强大,可分别针对各类机床及各种加工方式,自动生成适用于具体数控机床所需的数控程序。
11.1 NC加工模块介绍Pro/E提供了功能强大的辅助工具——Pro/E NC模块,使用户可利用Pro/E NC将产品的计算机几何模型(CAD)与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相结合,配合NC加工制造过程中所需要的各项加工参数及相应的毛坯、夹具、刀具、机床等,来编制产品的各种加工制造工艺和数控程序。
利用Pro/E NC进行加工操作设计后,刀具相对于加工坐标系运动而产生的刀位路径数据称为CL(Cutter Location)数据。
所得到的CL数据可以利用检测模块(Pro/E NC—CHECK)模拟刀具的运动过程,观察实际进行加工时的切削状况,预测误差及检查过切,据此可进一步修改加工操作设置,以减少废料的产生,避免加工错误,实现制造流程最佳化的目的。
产生的CL数据,可由后置处理模块(Pro/E NC—POST)进行数据的转换,得到适于实际加工的数控程序。
表11.1 Pro/E NC模块及其应用围。
表11.1 Pro/E NC模块及其应用围11.2 NC加工操作介面介绍11.2.1进入Pro/E NC加工制造模块1.启动Pro/E,单击菜单“文件”→“新建”或图标,系统显示新建对话框,如图11.1所示。
在类型选项组选中“制造”单选按钮,在“子类型”选项组选中“NC组件”单选按钮,输入加工文件的名称am1(系统默认为mfg0001.mfg),取消选定“使用缺省模板”复选框,单击“确定”按钮。
2.弹出新文件选项对话框,如图11.2所示。
在模板中选中“mmns_mfg_nc”选项,单击“确定”按钮,进入Pro/E NC加工制造模块。
图11.1 “新建”对话框图11.2 “新文件选项”对话框11.2.2主窗口主窗口是进行NC加工操作设置及图型显示的区域,其中主要有文件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信息区、图形区及提示区等。
Proe-NC数控加工1简介Proe-NC数控加工(Proe-Numerical Control Machining)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控制的工具,在三维建模软件Proe中进行数控加工的过程。
它可以通过预先设置的程序指令,实现自动化的加工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制造精度。
本文档将介绍Proe-NC数控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并且演示如何使用Proe进行NC加工。
原理Proe-NC数控加工是一种自动化加工过程,通过计算机控制的方式,使机床进行自动化加工。
它的原理是通过设定的程序指令,将加工所需的三维模型转换为机床能识别的G代码指令集,然后再通过G代码指令集来控制机床的运动,完成加工过程。
Proe-NC数控加工的基本原理包括两个主要方面:1.程序编写:在Proe中进行模型的建立,将需要进行数控加工的模型转化为G代码指令集。
2.设备控制:通过G代码指令集来控制机床的运动,实现加工操作。
操作流程在进行Proe-NC数控加工之前,需要准备好以下工作:•安装Proe软件,并了解基本操作方法。
•使用Proe建模,构建需要进行数控加工的三维模型。
•了解NC加工的基本知识,包括各种加工工艺和刀具选择等。
Proe-NC数控加工的操作流程如下:1.打开Proe软件,并新建一个零件文件。
2.在零件文件中构建需要进行数控加工的三维模型。
3.对模型进行设计和修正,以满足加工需求。
4.设定加工参数,包括加工方式、刀具选择、转速等。
5.进行切削力分析,评估加工效果。
6.根据分析结果,对加工参数进行调整,优化加工效果。
7.生成G代码指令集,包括加工路径、切削速度等。
8.导出G代码文件,保存为NC程序文件。
9.将NC程序文件加载到机床的控制系统中。
10.启动机床,进行自动化数控加工。
实例演示为了更好地理解Proe-NC数控加工的操作流程,下面将通过一个实例进行演示。
1.打开Proe软件,并新建一个零件文件。
2.在零件文件中构建一个立方体模型。
利用!"#$%&’(&))"实现从三维设计到自动编程*+加工卫杰张潜马钢股份公司机械设备制造公司$%&’()*+),,%(简称$%&’()是美国$-.公司开发的./0’./1应用软件包(最新版本为$%&’()*+),,% !"""+),它集./0’./1功能为一体,是当今最先进、最成熟、应用也最广泛的三维参数化设计和2.制造自动化软件。
利用$%&’(可进行零件设计(包括钣金件、铸造件设计等)、图形绘制(可将三维图转换为工程图)、2.加工、产品装配、自动测量、应力分析等各种操作,其设计性能及开发效率明显优于其它同类软件。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机械、航空、汽车、电子、家电等领域的工业设计、造型设计与2.加工(尤其是模具设计与制造)。
目前,稍具规模的加工企业大都配备了加工中心等数控机床。
从产品设计到数控加工的一般程序为:首先由设计人员用/34&./0等软件设计二维工程图,然后由编程人员编制数控加工程序,最后由加工操作人员上机进行数控加工,即需要经过设计!编程!加工三个环节。
为保证零件成品的正确性,上述三个环节都不能出错。
如能减少编程这一中间环节,不仅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大大降低出错的可能性。
利用$%&’(进行工程设计即可实现这一目的。
用$%&’(完成三维造型设计并存储后,即可由三维设计图直接进入2.加工,软件可自动编制刀具路径而不需进行繁琐的人工编程。
下面对利用$%&’(实现从设计到2.加工的主要步骤作一介绍。
,刀具加工路径的编制(5)设置加工规划进入$%&’(后,首先新建一个制造文件(6+7,8 2,9,选1:)3;:<43%+)*);取出加工图形(1;*1&=7,8/>8 >,?@7,8A,;1&=,7)并打开(图5所示为需进行平面加工的零件图示例);然后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选用加工机床(1;*B,43C81:<D+)+)*8EC,%:4+&)8 0(6F2(E$(A):选定机床型号;"设置加工基准坐标系:生成加工程序需要以加工基准坐标系为依据,选定机床后,会自动显示1/.G.BHB菜单,可按菜单设置加工基准坐标系并执行;#设置加工方法:$%&’2.有十多种加工方法(1:<D+)+)*82.B,I3,)<,81:<D+)+)*)可供选择,出现1/.G/JK菜单后,可设置需要的加工方法。
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基于Pro/E的鼠标造型设计、模具设计和NC加工系别:机械工程系年级专业:08数控《34》班姓名:学号:80109455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10年11月11日摘要利用PRO/E的三维建模功能,如参数化设计和特征功能、单一数据库、全相关性、基于特征的参数化造型、数据管理、装配管理、易于使用的特点和优势、构建出鼠标的造型。
我们知道自下而上设计方法是比较传统的方法,在自下而上设计中,先生成零件并将之插入装配体,然后根据设计要求配合零件。
可以采用自上而下的贯连式产品设计,自上而下设计法从装配体中开始设计工作。
由整体造型到每一部分的设计。
建模完成后利用PRO/E的模具和NC模块进行模具的设计和NC的加工。
最后生成G代码,做后置处理。
下面我做一下具体分析和介绍:关键词:鼠标、自上而下、建模、模具、NC加工目录第一章:绪论 (3)鼠标的介绍PROE的概述毕业设计概述第二章:零件建模 (9)鼠标上盖模型鼠标下盖模型鼠标装配模型第三章:模具设计 (20)鼠标上盖模具鼠标下盖模具第四章:NC加工 (29)上盖凸模的加工上盖凹模的加工下盖凸模的加工下盖凹模的加工第五章:总结 (44)参考文献: (45)第一章绪论1.1鼠标的介绍鼠标的英文原名是“Mouse”,这是一个很难以翻译的单词,很多人对于这个词有很多的理解,比如“滑鼠”、“电子鼠”等。
鼠标是一种移动光标和实现选择操作的计算机输入设备。
随着“所见即所得”的环境越来普及,使用鼠标的场合越来越多。
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当移动鼠标器时,它把移动距离及方向的信息转换成脉冲送到计算机,计算机再把脉冲转换成鼠标器光标的坐标数据,从而达到指示位置的目的。
1968年12月9日,全世界第一个鼠标诞生于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它的发明者是Douglas Engle Bart博士。
Engle Bart 博士设计鼠标的初衷就是为了使计算机的操作更加简便,来代替键盘那繁琐的指令。
毕业论文摘要数控技术及数控机床在当今机械制造业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效益,显示了其在国家基础工业现代化中的战略性作用,并已成为传统机械制造工业提升改造和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和标志。
数控技术及数控机床的广泛应用,给机械制造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种类和档次以及生产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掌握现代数控技术知识是现代机电类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
本文通过对自行设计的一简单底座零件结构分析,并对其进行编程、钻孔、铣削等数控加工,能较好地满足实际精度要求,提高加工质量和设计效率。
合适的工艺规程可以加工出符合精度要求的合格零件。
依据整体功能确定各部位的结构并进行设计造型。
从结构上分析零件,制定加工所需的工艺规程,从毛坯的确定到设计工艺路线,根据所需选择适当的机床、刀具、相应的夹具、加工程序的编制和零件的检验。
文中程序的编制采用MasterCAM自动编程与手动编程相结合的方法生成。
关键词:数控加工数控编程 Pro/E MasterCAM AutoCAD毕业论文1 绪论1)数控起源与发展1946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这表明人类创造了可增强和部分代替脑力劳动的工具。
它与人类在农业、工业社会中创造的那些只是增强体力劳动的工具相比,起了质的飞跃,为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奠定了基础。
6年后,即在1952年,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了机床上,在美国诞生了第一台数控机床。
从此,传统机床产生了质的变化。
近半个世纪以来,数控系统经历了两个阶段和六代的发展。
1.数控(NC)阶段(1952~1970年)早期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低,对当时的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影响还不大,但不能适应机床实时控制的要求。
人们不得不采用数字逻辑电路"搭"成一台机床专用计算机作为数控系统,被称为硬件连接数控(HARD-WIRED NC),简称为数控(NC)。
随着元器件的发展,这个阶段历经了三代,即1952年的第一代--电子管;1959年的第二代--晶体管;1965年的第三代--小规模集成电路。
2.计算机数控(CNC)阶段(1970年~现在)到1970年,通用小型计算机业已出现并成批生产。
于是将它移植过来作为数控系统的核心部件,从此进入了计算机数控(CNC)阶段(把计算机前面应有的"通用"两个字省略了)。
到1971年,美国INTEL公司在世界上第一次将计算机的两个最核心的部件--运算器和控制器,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称之为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又可称为中央处理单元(简称CPU)。
到1974年微处理器被应用于数控系统。
这是因为小型计算机功能太强,控制一台机床能力有富裕(故当时曾用于控制多台机床,称之为群控),不如采用微处理器经济合理。
而且当时的小型机可靠性也不理想。
早期的微处理器速度和功能虽还不够高,但可以通过多处理器结构来解决。
由于微处理器是通用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故仍称为计算机数控。
到了1990年,PC机(个人计算机,国内习惯称微机)的性能已发展到很高毕业论文的阶段,可以满足作为数控系统核心部件的要求。
数控系统从此进入了基于PC 的阶段。
总之,计算机数控阶段也经历了三代。
即1970年的第四代--小型计算机;1974年的第五代--微处理器和1990年的第六代--基于PC(国外称为PC-BASED)。
还要指出的是,虽然国外早已改称为计算机数控(即CNC)了,而我国仍习惯称数控(NC)。
所以我们日常讲的"数控",实质上已是指"计算机数控"了。
2)国内数控机床量的现状近年来我国企业的数控机床占有率逐年上升,在大中企业已有较多的使用,在中小企业甚至个体企业中也普遍开始使用。
在这些数控机床中,除少量机床以FMS模式集成使用外,大都处于单机运行状态,并且相当部分处于使用效率不高,管理方式落后的状态。
2001年,我国机床工业产值已进入世界第5名,机床消费额在世界排名上升到第3位,达47.39亿美元,仅次于美国的53.67亿美元,消费额比上一年增长25%。
但由于国产数控机床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使我国机床的进口额呈逐年上升态势,2001年进口机床跃升至世界第2位,达24.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3%。
目前,中国机床工业厂多人众。
2000年,金切机床制造厂约358家(20.6万人),成形机床制造厂191家(约6.5万人),共计549家(27.1万人)。
其中生产数控金切机床的约150家,生产数控成形机床的约30家,共计约180家,占厂家总数的1/3。
2001年金切机床产量19.2万台内数控金切机床1.752万台,约占9%。
1.1 数控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生产过程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是将原材料转化为成品的全过程。
包括生产技术准备、毛坯制造、机械加工、热处理、装配、测试检验及涂装等过程,凡对加工对象的毕业论文尺寸、形状或性能产生一定变化的均为直接生产过程。
机械生产过程还包括工艺装备的制造、原材料的供应、工件的运输和储存、设备的维修及动力供应等。
不使加工对象发生变化的称为辅助生产过程。
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如毛坯制造、机械加工、热处理和装配等过程,均为工艺过程。
工艺过程是生产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直接改变毛坯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使成为合格的零件的过程成为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1.2数控加工工艺的主要内容1.2.1数控加工工艺的主要内容1)数控加工工艺分析的主要内容实践证明,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选择适合在数控机床上加工的零件,确定工序内容。
2)分析被加工零件图样,明确加工内容及技术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零件的加工方案,制定数控加工工艺路线,如工序的划分、加工顺序的安排、与传统加工工序的衔接等。
3)设计数控加工工序。
如工步的划分、零件的定位与夹具的选择、刀具的选择、切削用量的确定等。
4)调整数控加工工序的程序。
如对刀点、换刀点的选择、加工路线的确定、刀具的补偿。
5)分配数控加工中的容差。
6)处理数控机床上部分工艺指令。
1.2.2数控加工的工艺特点数控加工与通用机床加工相比较,许多方面遵循的原则基本一致。
但由于数控机床本身自动化程度高,控制方式不同,设备费用高,使数控加工工艺响应毕业论文形成了以下几个特点。
1)工艺的内容十分具体2)工艺设计非常严密3)注重加工的适应性1.3 数控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根据被加工工件的材料、轮廓形状、加工精度等选用例行的机床,制定加工方案,确定零件的加工顺序,各工序所用刀具,夹具和切削用量等。
一、机床的合理选用。
(1)要保证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加工出合格的产品。
(2)有利于提高生产率。
(3)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
二、数控国加工零件工艺性分析。
(1)零件加工零件工艺性分析。
(2)零件各加工部位的结构工艺性应符合数控加工的特点。
三、加工方法的选择与加工方案的确定。
(1)加工方法的选择原则是保证加工表面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
(2)加工方案确定的原则零件比较精密的最终加工,常常是通过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逐步达到的。
四、工序与工步的划分。
五、零件的安装与夹具的选择。
六、刀具的选择与切削用量的确定。
七、对刀点与换刀点的确定。
八、加工路线的确定。
数控加工工艺过程是由一个或若干个顺序排列的工序组成,而工序又可分为安装、工位、工步和行程。
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序。
工步与行程工步是指在加工表面(或装配时的连接表面)、切削用量(主要是进给量f 和速度v)和加工工具不变的条件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称为工步。
一个工序可以包括几个工步,也可以只有一个工步。
安装与工位工件在加工之前,在机床或夹具上先占剧一个正确的位置(定位),然后在予以加紧的过程称为装夹。
工件在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内容称为安毕业论文装。
为了完成一定的工序内容,一次装夹后,工件与夹具或设备的可动部分一起相对刀具或设备的固定不分所占据的每一个位置称为工位。
1.4 数控编程的种类及常用代码手工编程和计算机辅助编程(CAM)本零件加工用后者。
常用G代码:G00 快速点定位G01 直线插补G02 顺圆弧插补G03 逆圆弧插补G04 暂停G40 半径补偿取消G41 半径补偿(左)G42 半径补偿(右)G90 绝对尺寸G91 增量尺寸G98 每分钟进给G99 每转进给常用M指令:M00 程序停止M01 计划停止M02 程序结束M03 主轴顺时针旋转M04 主轴逆时针旋转M05 主轴停止M06 换刀M07 M08 切削液开M09 切削液关M30 程序结束并返回毕业论文常用F、S、T指令:进给功能指令F主轴功能指令S刀具功能代码T1.5数控加工程序基本结构程序说明O1212 程序开始N10 G00 G92 X0 Y0 Z0; 程序段1N20 G42 G01 X-30 Y30 F150; 程序段2N30 G02 X40 R30; 程序段3N40G00 G40 X0 Y0; 程序段4N50 M02;程序结束或者M301.6数控机床的分类数控机床的品种和规格繁多,分类方法不一。
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1.7刀具的选择刀具的选择和切削用量的确定是数控加工工艺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影响数控机床的加工效率,而且直接影响加工质量。
CAD/CAM技术的发展,使得在数控加工中直接利用CAD的设计数据成为可能,特别是微机与数控机床的联接,使得设计、工艺规划及编程的整个过程全部在计算机上完成,一般不需要输出专毕业论文门的工艺文件。
现在,许多CAD/CAM软件包都提供自动编程功能,这些软件一般是在编程界面中提示工艺规划的有关问题,比如,刀具选择、加工路径规划、切削用量设定等,编程人员只要设置了有关的参数,就可以自动生成NC程序并传输至数控机床完成加工。
因此,数控加工中的刀具选择和切削用量确定是在人机交互状态下完成的,这与普通机床加工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也要求编程人员必须掌握刀具选择和切削用量确定的基本原则,在编程时充分考虑数控加工的特点。
本文对数控编程中必须面对的刀具选择和切削用量确定问题进行了探讨,给出了若干原则和建议,并对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1.7.1数控加工常用刀具的种类及特点数控加工刀具必须适应数控机床高速、高效和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一般应包括通用刀具、通用连接刀柄及少量专用刀柄。
刀柄要联接刀具并装在机床动力头上,因此已逐渐标准化和系列化。
数控刀具的分类有多种方法。
根据刀具结构可分为:①整体式;②镶嵌式,采用焊接或机夹式连接,机夹式又可分为不转位和可转位两种;③特殊型式,如复合式刀具,减震式刀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