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11.3《动能和势能》知识点巩固
- 格式:doc
- 大小:2.20 MB
- 文档页数:16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11.3《动能和势能》知识点巩固一、动能和势能1. 小孩从滑梯上端沿斜面匀速滑到底部,不变的是()A . 内能B . 重力势能C . 动能D . 机械能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人造地球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势能减小,动能增大B . 形变程度大的物体,弹性势能一定大C . 质量大的物体,重力势能一定大D . 同一物体运动越快,所具有的动能越大3. 甲、乙是两个相同的小球。
如图所示,在同一高度同时以大小相等的速度v将甲球竖直向下抛出,乙球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抛出瞬间,乙球的机械能大于甲球的机械能B . 落地前的运动中,甲球的动能转化成重力势能C . 落地前的运动中,乙球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少D . 落地前的运动中,甲球与乙球的机械能一直相等4. 图为一高山的等高线图,某登山运动员从A点到达B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运动员经过的路程是1000mB . 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增加C . 运动员受到的大气压增大D . 运动员的体重增加5. 如图所示是蹦极运动的简化示意图,弹性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住运动员,运动员从O点自由下落,到A点处弹性绳自然伸直。
B点是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与弹性绳对运动员拉力相等的点,C点是蹦极运动员到达的最低点(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从O点到C点运动员速度一直减小B . 从O点到C点运动员的机械能一直在增大C . 从O点到C点运动员的机械能一直不变D . 从O点到B点运动员的动能一直在增大6.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点,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可在A、C两点间来回摆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 小球在最低点B时动能最大,若在此点绳子突然断开,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B . 小球由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小C . 小球在C点时受力平衡D . 小球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对小球做功,细线的拉力对小球不做功7. “珍爱生命,远离危险!”学校严禁同学们玩耍极其危险的玩具“牙签弩”,如图4所示,射出的牙签能穿透易拉罐。
11.3动能和势能(知识解读)(解析版)•知识点1动能和势能的概念•知识点2动能和势能的大小•知识点3动能和势能的影响因素及应用•知识点4动能和势能的转化•知识点5动能和势能的影响因素实验探究•作业巩固训练1、动能(1)动能概念: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一切物体都具有动能。
(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物体的质量和速度。
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3)单位:焦耳(J)。
2、重力势能(1)重力势能概念: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
(2)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物体的质量和物体所处的高度。
物体的质量越大,所处的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3)单位:焦耳(J),重为1N 的物体(质量约为0.1kg),被举高1m 时所获得的能量,就是1J。
3、弹性势能(1)弹性势能概念: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2)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弹性形变程度。
同一物体在弹性形变范围内的弹性形变程度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知识点1(3)单位:焦耳(J)。
4、势能: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统称为势能。
【典例1-1】(2023秋•柳州期末)下列具有弹性势能的是()A.匀速行驶的汽车B.射出去的箭C.被拉弯的弓D.树上掉落的苹果【答案】C【解答】解:A、匀速行驶的汽车具有动能,故A不符合题意;B、射出去的箭具有动能和重力势能,故B不符合题意;C、被拉弯的弓具有弹性势能,故C符合题意;D、树上掉落的苹果具有重力势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典例1-2】(2023秋•辽阳期末)唐诗中有“黄河远上白云间”“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前一句生动形象地表明黄河储藏着大量的重力势能,后一句表明长江具有大量的动能。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从前一句中诗可看出黄河之水高高在上,由于有一定的高度而具有重力势能;后一诗句可看出长江之水在流动,由于运动而具有动能。
故答案为:重力势;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1章《功和机械能》第3节动能和势能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一、能的基本概念:1.能的定义: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2.符号:E;单位:焦耳(单位符号:J);例如:E=100J3.说明:(1)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量就越多。
(2)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也不一定要做功;(3)功就是能转化多少的量度;功代表了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一另种形式,因而功和能的单位也是相同的;功的单位是焦耳(J),能的单位也是焦耳(J)。
4.功和能的区分:(1)功:一种形式的能转化成另一种形式的能的多少,功是一个过程量;(2)能: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是一个状态量。
【例题1】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B.一个物体已做过的功越多,说明这个物体具有的能越多C.一个物体做了功,说明这个物体具有能D.用线悬挂着的小球,没有做功,所以没有能【变式练习1】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不做功时就不具有能B.物体能对其他物体做功,它就具有能C.物体具有能,肯定在做功D.物体具有机械能,它肯定在做功【例题2】下列关于功和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1J、1N•m都可以表示功的单位B.一个物体只有对其他物体做了功,这个物体才具有能量C.推出后的铅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没有力对铅球做功D.吊装码头上,只要货物受到的合力为0,它的机械能就不变【变式练习2】关于功和能的关系,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具有能的物体一定正在做功B.物体具有的能越大,它做的功就越多C.物体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越大D.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就越大二、动能:1.动能概念: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2.物体动能的大小影响因素:①物体的质量,②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1)当物体的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其动能越大,物体的速度越小其动能越小;(2)具有相同运动速度的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小动能越小。
动能和势能·知识点精解1.动能的概念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用Ek表示。
2.动能的量度公式(1)物体的动能等于它的质量跟它的速度平方的乘积。
(3)从上式可知动能为标量,单位由m、v决定为焦耳。
因为1[千克·米2/秒2]=1[千克·米/秒2][米]=1牛·米=1焦。
(4)物体的动能具有相对性,相对不同参考系物体动能不同,因而在同一问题中应选择同一参考系。
一般物体速度都是对地球的。
(5)动能的变化量又叫动能增量,指的是未动能与初动能之差。
ΔEk=少。
(6)物体的动能与动量均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系,但表示的意义不同。
动量表示运动效果,动能表示运动能量。
且动量为矢量,动能为标量。
它们之间的数值关系为P2=2mEk。
3.动能定理(1)动能定理内容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或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
这就是动能定理。
动能定理也可以说成:外力对物体做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物体克服外力做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减少。
(2)动能定理的表达式(3)关于动能定理的理解①动能定理的计算为标量式,不能分方向,v为相对同一参考系的速度。
②动能定理的研究对象是单一物体,或者可以看成单一物体的物体系。
若相互作用的物体系统由几个物体组成,则应按隔离法逐一对物体列动能定理方程。
③以上两式(1)式用的较少。
(1)式中要求求出F合,则应用矢量合成较复杂,力F都应为恒力方可求合力,且物体在整个过程中物体受力保持不变。
(2)式所要求的是物体所受各力做功的代数和,其中对力没做任何要求,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包括重力和弹力),既可以是变力也可以是恒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分段作用。
只要求出在作用过程中各力做功的多少正负即可。
这也正是动能定理的优越性所在。
④功和动能均为标量,但功有正负之分,在求未知功时,一般认为是正值。
若求得为正值,说明该力做正功,负值则为物体克服该力做功。
⑤应用动能定理时应注意动能定理的形式。
物理八年级下册动能和势能知识点物理八年级下册主要涉及动能和势能的知识点如下:1. 动能:动能是物体的运动状态所具有的能量。
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公式为 KE = 1/2 mv^2,其中KE表示动能,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2. 动能的转化: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它的动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例如势能、热能等。
同样地,其他形式的能量也可以转化为动能。
3. 动能定理:动能定理描述了物体受力作用下动能的变化情况。
动能定理的表达式为:ΔKE = W,其中ΔKE表示动能的变化量,W表示物体所受合力所做的功。
4. 势能: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势能可以分为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化学势能等不同形式。
5. 重力势能:当物体处于高处时,由于受重力的作用,具有一定的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为 PE = mgh,其中PE表示重力势能,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物体的高度。
6. 弹性势能:当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具有一定的弹性势能。
弹性势能的计算公式为PE = 1/2 kx^2,其中PE表示弹性势能,k表示弹性系数,x表示形变的长度。
7.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动能和势能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
例如,当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时,其重力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而在弹簧振动中,物体的动能和弹性势能不断地相互转化。
8.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指出,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换言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只能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能量守恒定律对于分析物体运动中能量的转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海口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11.3《动能和势能》知识点巩固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动能和势能 (共14题;共30分)1. (2分) (2018九上·扬州期末) 在扬城第一场雪降临的深夜,环卫工人们连夜洒盐化雪,防止雪水结冰给出行的人们带来不便。
一辆正在洒盐的卡车,匀速驶上桥顶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不变B .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C .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无法确定D . 动能和重力势能都无法确定2. (2分) (2020八下·越秀期末) 人造地球卫星在大气层外环绕地球运行,不受空气阻力,只有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因此机械能守恒,如图是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卫星在运动过程中一直保持匀速运动B . 卫星在近地点的动能比远地点的动能小C . 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它的势能増大,动能不变D . 卫星从近地点到远地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变大,机械能不变3. (2分) (2016八下·汽开区期末) 如图所示的是运动员在铅球比赛中的场景.铅球离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动能EK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最接近的是()A .B .C .D .4. (2分) (2017九上·鼓楼期末) 小明去商场购物,自动扶梯将他从一楼匀速送上二楼,在这个过程中,他的()A . 重力势能不变,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B . 重力势能不变,动能增大,机械能增大C . 重力势能增大,动能不变,机械能增大D . 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增大,机械能增大5. (2分)(2020·广州) 球竖直向上运动,并落回地面,这过程中先后经过M、S两点。
球在这两点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如图所示,则球在M点的()A . 速度比在S点的大B . 机械能大于在S点的C . 机械能等于在S点的D . 离地高度比在S点的低6. (2分)下列有关力、运动、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当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时,运动速度一定为零B . 当物体运动速度为零时,物体所受到的合力一定为零C . 当物体运动速度为零时,物体的动能一定为零D . 当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时,物体的动能一定为零7. (2分) (2017八下·新疆期末) 滑雪运动员从山坡上匀速滑下,则运动员的()A . 机械能增加B . 动能和势能都减小C . 动能不变,势能减小D . 机械能不变8. (2分)如图是小明在运动场上看到了一些场景,他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 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是用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来确定运动员快慢的B . 王浩同学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慢慢停下来,是因为足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C . 张彦在单杠上静止不动时,他对单杠的拉力和他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 . 李宁同学正在跳高,当他腾跃到最高点时,刚好处于平衡状态9. (3分) (2016九下·北京开学考) 小阳打排球,排球离开手后向上运动到一定高度又落回地面.不计空气阻力,关于排球离开手后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排球在上升过程中,小阳对排球做功B . 排球在下落过程中,排球的重力势能变小C . 排球在上升过程中,排球受到的力的方向竖直向下D . 排球在下落过程中,排球所受的重力做功越来越快10. (2分)(2018·铜仁) 我国自主研制的运20大飞机——“胖妞”,演习时,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并不断向地面投送物资,其动能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如图所示,小磁针的________端是北极(填“a” 或“b”)。
11. (2分) (2019九上·寮步镇月考) 不计空气阻力,如图所示的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它从A点向B点摆动的过程中,小球受到的拉力对小球________(选填“做功”或“不做功”),小球的动能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小球的机械能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2. (3分) (2016八下·潮南期末) 如图所示,小强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他两手向外拉开弹簧拉力器时,发现弹簧伸长了,不受力时,弹簧恢复到原样,弹簧的这种性质叫做________;拉力使弹簧伸长,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随着两手拉开的距离越大,小强就感到越费力.原因是________.13. (2分)一游客在乘缆车匀速上山的过程中,他的动能________ ,重力势能________ ,机械能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4. (2分) 2018年3月9日下午4时30分左右,在广东一小区,3个月大的女婴凡凡(化名)被楼上落下的苹果砸中,生命垂危。
高处的苹果具有较大的________,在掉下来的过程中这种能量转化为________,所以这种小小的苹果才会有这么大的破坏力,我们一定不要高空抛物!二、动能的大小变化、影响因素 (共3题;共11分)15. (3分)(2016·盐都模拟) 如图所示,甲图中(a)中的小球是木质的,(b)中的小球与图(a)中的小球体积相等,但是铁质的.请问:甲图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此实验中让小球从同高度滑下的目的是________,这个实验中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实验中木块移动的距离反映________,这种方法叫做________。
这个实验不用木块________(选填“可以”“不可以”)得出实验结论。
图乙中研究对象是________,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__。
爱动脑筋的小明认为乙图中用小车代替小球实验更好,理由是________,16. (3分) (2020八下·河津期末) 在研究物体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华猜想:A.物体的动能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B.物体的动能可能与物体的速度有关C.物体的动能可能与物体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小华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让小球从斜面上某一高度静止释放,撞击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实验过程如图甲、乙、丙、丁所示。
图中m1<m2、s1<s2、s1<s3、h1<h2 ,水平面上所用的木块是同一木块。
(1)小华在本次实验中是通过观察________来判断小球动能大小的。
(2)小华通过比较甲和乙得出的结论________。
(3)甲丙这两次实验中让不同质量的小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滚下,目的是________。
(4)你认为通过比较________两次实验,可以验证猜想C是________(正确、错误)。
(5)如果实验中水平面绝对光滑。
实验________(能、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原因是________。
(6)实验后,同学们联想到在许多交通事故中,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有“超载”与“超速”,为了探究“超载”安全隐患,应选择________两次实验进行比较。
17. (5分) (2019九上·肇庆期中) 图甲是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碰到同一木块上.(A、B两球的质量相等,C球的质量最大)(1)在实验中我们是观察 ________ 来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的.根据我们所学,我们知道质量相同的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到水平面时候的________相等,因此由a、b两图可知道,动能的大小与________有关.(2)图甲对比a、c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3)图乙是研究“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以下问题:对比a、c实验可知道是钢物体的势能与 ________ 有关.对比由a、b两图可知道,势能的大小与 ________ 有关.三、势能的大小变化、影响因素 (共4题;共16分)18. (2分) (2018九上·新余月考) 我市为创建文明卫生城市,每天都安排洒水车清洁街道,匀速行驶的洒水车在下坡的过程中持续洒水,洒水车的动能_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9. (5分) (2016九下·官渡开学考) 某同学在体育活动中,从铅球下落陷入沙坑的深度情况猜想到:物体的重力势能可能与物体的质量、下落高度和运动路径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大小、形状相同的A、B、C、D四个铅球,其中A、C、D三球的质量为m,B求质量为2m,让A、B两球从距沙表明高H静止下落,C球从距沙表面高2H静止下落,D球从距沙表面高2H的光滑弯曲管道上端静止滑入,最后从管道下端竖直地落下(球在光滑管道中运动的能量损失不计).实验测得A、B两球陷入沙深度分别为h1和h2 , C、D两球陷入沙深度均为h3 ,且h1<h2<h3 .(1)本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法.(2)本实验中,铅球的重力势能大小是通过________来反映的;(3)比较A、B两球,发现B球陷入沙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结论:________;(4)比较A、C两球,发现C球陷入沙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结论:________;(5)比较C、D两球,发现两球运动的路径不同,但陷入沙深度相同,由此可得出结论: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运动的路径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20. (6分) (2020八下·山西期末) 某物理实验小组在探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时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所在的高度有关。
猜想三: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运动路径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他们准备了如下实验器材:花泥(易产生塑性形变)若干块,刻度尺一把,体积相同、质量为m的小球3个和质量为2m的小球一个。
所用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图乙中,小球在光滑管道中运动的能量损失不计)。
实验中均让小球从图中高度自由下落,待小球静止后,分别用刻度尺测出小球陷入花泥的深度。
请你根据图中实验情景完成下列内容:(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__来判断重力势能大小的;(2)比较A、B两球,由此可得出结论:________;(3)比较________两球,可得出结论:当物体的质量相同时,高度越高,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4)比较C、D两球,可得出结论: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运动的路径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5)小球下落陷入花泥前,将重力势能转化为________能。
21. (3分)(2017·碑林模拟) 某同学在体育活动中,从铅球下落陷入沙坑的深度情况猜想到:物体的重力势能可能与物体的质量、下落高度和运动路径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大小、形状相同的、、、四个铅球,其中、、三球的质量为,球质量为,让、两球从距沙表面高静止下落,球从距沙表面高静止下落,球从距沙表面高的光滑弯曲管道上端静止滑入,最后从管道下端竖直地落下(球在光滑管道中运动的能量损失不计).实验测得、两球陷入沙深度分别为和,、两球陷入沙深度为,且.(1)本实验中,铅球的重力势能大小是通过________来反映的.(2)比较、两球,发现球陷入沙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结论;当下落高度一定时,物体的________越大,重力势能越大.(3)比较、两球,发现球陷入沙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结论;当物体的质量相同时,________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4)比较、两球,发现两球运动的路径不同,但陷入沙深度相同,由此可得出结论: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运动的路径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5)小球在下落过程陷入沙面前,将重力势能转化为________能,小球陷入沙中到静止的过程中,又将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参考答案一、动能和势能 (共14题;共30分)答案:1-1、考点:解析:答案:2-1、考点:解析:答案:3-1、考点:解析:答案:4-1、考点:解析:答案:5-1、考点:解析:答案:6-1、考点:解析:答案:7-1、考点:解析:答案:8-1、考点:解析:答案:9-1、考点:解析:答案:10-1、考点:解析:答案:11-1、考点:解析:答案:12-1、考点:解析:答案:13-1、考点:解析:答案:14-1、考点:解析:二、动能的大小变化、影响因素 (共3题;共11分)答案:15-1、考点:解析:答案:16-1、答案:16-2、答案:16-3、答案:16-4、答案:16-5、答案:16-6、考点:解析:答案:17-1、答案:17-2、答案:17-3、考点:解析:三、势能的大小变化、影响因素 (共4题;共16分)答案:18-1、考点:解析:答案:19-1、答案:19-2、答案:19-3、答案:19-4、答案:19-5、考点:解析:答案:20-1、答案:20-2、答案:20-3、答案:20-4、答案:20-5、考点:解析:答案:21-1、答案:21-2、答案:21-3、答案:21-4、答案:21-5、考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