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英礼仪文化禁忌比较与跨文化交际

中英礼仪文化禁忌比较与跨文化交际

中英礼仪文化禁忌比较与跨文化交际
中英礼仪文化禁忌比较与跨文化交际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Judy’s Double Character in Daddy-Long-Legs

2 汉语茶文化特色词的英译研究——以《茶经》和《续茶经》为例

3 埃德娜:一个孤独的女战士——解读凯特肖邦的《觉醒》

4 粤菜翻译之“信达雅”

5 拒绝话语跨空间映射的认知解读—以商务洽商为例

6 中英公益广告修辞手法和效果的对比研究

7 命运与性格--浅论《哈姆雷特》的悲剧因素

8 公示语汉英翻译的问题与对策

9 论色彩在《红字》中的运用与艺术效果

10 美国“寂静五十年代”的骚动——《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分析

11 浅谈《傲慢与偏见》中奥斯汀的婚姻观

12 由个性反映出爱—《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

13 《吉姆爷》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14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

15 论密西西比河对马克吐温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影响

16 英汉“悲伤”情感隐喻认知对比分析

17 性格趋向对英语口语习得的影响

18 女性哥特视角下的《蝴蝶梦》

19 Analysis on Paul Morel’s Life Passa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wrence’s Unconscious

20 华兹华斯诗歌的和谐观

21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22 时政漫画看美国社会

23 “I”and Rebecca--A Study on the Comparison of Two Female Characters in Rebecca

24 葛浩文英译《红高粱家族》的翻译策略研究

25 论英语奢侈品牌的文化及其翻译

26 从合作原则违反角度分析《破产姐妹》中的幽默话语

27 从模糊语分析广告语

28 从《简?爱》与《藻海无边》看女性话语权的缺失

29 身势语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30 从接受美学角度分析企业简介汉英翻译

31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32 试究中国古诗词英译中的常用技巧—以《发如雪》为例

33 浅析初中生英语写作问题及对策

34 英语交际中害羞心理产生的根源及其克服方法

35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英语禁忌语探析

36 现代英语情歌中的隐语研究

37 论英语演讲开场的决定性因素和相关策略

38 An Analysis of the Image of Prisons in A Tale of Two Cities

39 Comment on American Film-Television Culture Invasion

40 从国外汽车商标翻译看中国品牌国际化

41 面部表情和目视行为的跨文化研究

42 浅议英汉习语翻译中文化语境的制约作用

43 《永别了武器》悲剧特征的分析

44 浪漫和现实冲突下的宿命论思想——赏析欧·亨利的《命运之路》

45 从基督教教义分析《红字》中的罪恶与救赎

46 中外酒文化差异分析

47 论《最蓝的眼睛》中女主人公佩克拉的家庭关系

48 从弗洛伊德理论解析《呼啸山庄》

49 Cultural Elements in Chinese Film Subtitles and Their Translation Strategies

50 西餐命名在认知语言学中的调查与研究

51 Pragmatic Analysis of Dialogues in Hemingway’s “Hills Like White Elephants”—Violation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 and Observance of Politeness Principle

52

53 从目的论看《长腿叔叔》的中译

54 浅析《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的性格

55 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56 像鲁滨逊一样在逆境中创造精彩

57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美社交礼仪的对比研究

58 浅析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元素

59 霍桑在《红字》中对人的罪恶的探究

60 A Brief Comparison of Spring Festival and Christmas Day

61 论《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佛教禅宗因素

62 试析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翻译

63 从《儿子与情人》谈家庭失和与失衡

64 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的三中译本----各译作对原作忠实度的对比评析

65 An Interpretation of China Bo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t-colonialism

66 模糊语用交际策略在政治语言中的运用分析

67 合作教学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运用

68 《太阳照常升起》中的“女性化”研究

69 Pecola’s Blues--A Reading of The Bluest Eye

70 Analysis of Love Tragedy in The Apple Tree in Light of Realism

71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72 《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中的生与死

73 An Analysis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In Pride and Prejudice

74 Terror of the Soul-Analysis of Featu res in Poe’s Gothic Fictions

75 《恋爱中的女人》人物及其人物关系的象征分析

76 小说《飘》中斯嘉丽的人物性格分析

77 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情感投入的研究

78 身势语在演讲中的重要性和运用研究

79 A Probe into Charles Dickens’ Family Values Reflected in A Christmas Carol

80 论二十世纪后期西方服饰发展

81 论《弗兰肯斯坦》中怪物悲剧的必然性

82 A Comparison of the Dragon Culture in the East and the Sheep Culture in the West

83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企业简介汉英翻译

84 浅谈中西体态语的差异

85 从以目的为导向的翻译原则看委婉语的翻译

86 英语广告中的礼貌原则

87 Consistence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Gone with the Wind and Its Sequel Scarlett:A Study of the Protagonist Scarlett

88 On Dre iser’s View of Womanhood in Sister Carrie

89 浅析“苹果”广告中的文化因素

90 跨文化视角视阈下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研究

91 An Analysis of Hamlet’s Delay of Revenge in Hamlet

92 《喜福会》中的象征主义

93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94 从女性主义角度探讨《呼啸山庄》女主人公命运的悲剧性

95 An Analysis of the Female Characters in Moment in Peking

96 从礼貌原则探析酒店服务英语

97 女性人格的双重性——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比分析凯瑟琳和简爱

98 《红字》中人性的罪恶与光辉

99 由女性“奴性”潜意识解析玛利娅姆多舛命运

100 西方电影片名翻译的功能目的论分析

101 汉语中叠词的英译策略

102 Cultural Presupposition and Misreading in Translation

103 浅析爱伦·坡小说《黑猫》的写作艺术手法

104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05 美国电影中的大众文化价值观研究

106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Red 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

107 残酷的现实与审美愉悦——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崇高美

108 英汉“走类”动词短语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

109 中美商务谈判风格差异

110 The Study of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Native Language on Junior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111 The Archetype of the Ugly Duckling in The Secret Garden

112 从《丧钟为谁而鸣》看海明威的生死观

113 《人性的污点》中主要人物的悲剧命运与社会原因的分析

114 新闻英语模糊语的语用功能分析

115 《白雪公主》的后现代主义创作技巧

116 年代美国梦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折射

117 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景创设

118 爱默生超验主义对世纪美国人生观的影响——以《论自助》为例

119 论环境和社会制度对人的行为和品格的影响——以《雾都孤儿》中南希的形象分析为例120 Strategies of Trademark Translation from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121 论英语词汇中性别歧视现象及其产生的根源

122 狄更斯《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123 经贸翻译中英汉词汇研究

124 英语阅读有效教学活动设计研究

125 试析《飘》中女主人公斯佳丽的传统意识

126 试论英语学习中的动机

127 从文化角度看品牌名称翻译

128 浅析虚词在英语写作中的重要性

129 谈《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女性主体意识

130 文化碰撞和融合——探讨少数裔文化在美国主流文化下的生存

131 词块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132 从自然主义角度解读《苔丝》的悲观主义

133 科技英语翻译中的词性转换研究

134 试比较《汤姆索亚历险记》与《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主人公性格异同点

135 从文体风格谈培根散文《论美》的翻译

136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137 温和的反叛者——论《小妇人》中的女性群像

138 A Tentative Comparison Between British and American Romanticism

139 Verification of Soft Term in Letter of Credit

140 Love and Death in The Awakening

141 Pronunciation Problems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142 新闻报道的倾向性分析——语言学视角

143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Yellow and Huang in English and Chinese 144 美国总统就职演说中隐喻的语用功能分析

145 从认知角度看隐喻在英语词汇习得中应用

146 图式理论分析中国网络流行词翻译

147 英汉“悲伤”情感隐喻认知对比分析

148 《宠儿》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149 试论商务英语与普通英语的异同——商务英语书面语的特点

150 A Tentative Approach To Contemporary American Romance Movies

151 从《野性的呼唤》浅析杰克伦敦的哲学思想及其哲学倾向

152 高中英语阅读技巧教学

153 简爱与林黛玉的形象比较分析

154 应酬语的中英文比较

155 运用超验主义解读《小妇人》中的女性形象

156 中英文姓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的对比研究

157 英语影视作品中字幕翻译的幽默转化策略——以老友记为例

158 《红字》中女权主义意识探析

159 《简爱》中的人文主义思想述评

160 A Research on University Students’ L Learning Motivation

161 On the Differences of Jocasta Complex in Sons and Lovers and Jin Suo Ji

162 礼貌原则在商务英语中的运用

163 “红”的中英对比及其翻译

164 英汉禁忌语的对比分析

165 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女主人公性格浅析

166 从接受美学角度分析企业简介汉英翻译

167 从文化角度看英汉习语翻译

168 礼貌原则在商贸信函中的应用

169 “美国梦”的再探讨—以《推销员之死》为例

170 《荒野的呼唤》中“巴克”的性格分析

171 中西方对鬼怪认识的差异

172 原罪与拯救:《小伙子布朗》与《好人难寻》比较

173 论广告英语的修辞特征及其翻译

174 旅游资料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

175 威廉?麦克佩斯?萨克雷《名利场》的道德研究

176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The Merchant of Ven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Society 177 维多利亚时期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178 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在《双城记》中的体现

179 论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中的言语幽默

180 情态人际意义的跨文化研究

181 从文化差异看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

182 论美国黑人地位的改变

183 You-attitude 在商务信函中的运用

184 中英礼仪文化禁忌比较与跨文化交际

185 浅析《库珀尔街》中英语过去时的翻译

186 An Analysis on the Tree Image on Sethe’s Back in Beloved

187 扼杀在萌芽中的期许—“一小时里故事”中的女权渴望

188 An Analysis of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Nature and Civilization in Wuthering Heigh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criticism

189 从合作性原则看品牌代言中广告语的使用

190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91 关于高中生英语阅读策略运用情况的调查

192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艺术魅力

193 从《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和《老人与海》看虚无主义中的抗争及其发展

194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调查

195 《长日入夜行》中玛丽的悲剧和反抗

196 从杨必翻译的《名利场》看文学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197 The Characters and Personality of American Slang

198 英汉诗歌中“月”意象的认知解读

199 商标词翻译的本土化

200 从西方讽刺剧看品特的威胁喜剧

各国饮食礼仪与禁忌

各国饮食礼仪差异 俄罗斯 俄罗斯人用餐时多用刀叉。他们忌讳用餐发出声响,并且不能用匙直接饮茶,或让其直立于杯中。通常,他们吃饭时只用盘子,而不用碗。参加俄罗斯人的宴请时,宜对其菜肴加以称道,并且尽量多吃一些,俄罗斯人将手放在喉部,一般表示已经吃饱。俄罗斯人热情好客,当主人递给你一杯伏特加酒时,出于礼貌是一定不能拒绝的,而且在敬酒时眼睛应该直视对方。饭菜中的酱汁或肉汁应该用面包蘸着吃干净。如果面包剩下的话,会被看作一件晦气和浪费的事。 加拿大 加拿大人偏爱甜食,喜欢白兰地、香槟酒等,忌食虾酱、鱼露、腐乳以及怪味、腥味的食物和动物内脏。在加拿大,赴宴时最好到花店买一束鲜花送给主人,以表达自己的谢意。在餐桌上,男女主宾一般分别坐在男女主人的右手边。饭前先用餐巾印一印嘴唇,以保持杯口干净。进餐时,左手拿叉,右手拿刀。只用叉时,可用右手拿。使用刀时,不要将刀刃向外。用过的刀叉要呈“八”字形分别放在盘子上,如果并排放在盘子上,则表示已经吃饱。吃东西时不要发出声音,不宜说话,不要当众用牙签剔牙,切忌把自己的餐具摆到他人的位置上。 美国 美国人饮食上忌食各种动物的五趾和内脏;不吃蒜;不吃过辣食品;不爱吃肥肉;不喜欢清蒸和红烩菜肴。美国人在用餐时的禁忌主要有以下六点:一、不允许进餐时发出声响;二、不允许替他人取菜;三、不允许吸烟;四、不允许向别人劝酒;五、不允许当众脱衣解带;六、不允许议论令人作呕之事。 日本 日本人一般不吃肥肉和猪内脏,也有人不吃羊肉和鸭子;招待客人忌讳将饭盛过满过多,也不可一勺就盛好一碗;不能把饭盛得过满或带尖。作为客人就餐时,忌讳只食用一碗就说够了,第二碗饭即使是象征性的,也应要求添饭,只吃一碗认为是象征无缘;忌讳用餐过程中整理自己的衣服或用手抚摸、整理头发,因为这是不卫生和不礼貌的举止;日本人使用筷子时忌把筷子放在碗碟上面。就餐时禁忌口含或舌添筷子,忌讳含着食物讲话或口里嚼着东西站起来,否则会被认为缺乏教养。在外国人看来,日本的餐桌礼仪是十分讲究的,但吃面条的时候似乎是个例外。日本人吃汤面时毫不掩饰声响,而且一定会发出响亮的吸溜声。游客最好也入乡随俗,以表示感谢主人的盛情款待。另外在吃米饭或喝汤时,一定要把碗端起来,让碗口冲着自己。 法国 在法国,如果饭菜还没尝就加调味品的话,厨师是会很不高兴的。而且,客人在吃饭前一定要关闭手机,以免就餐被打断。这里很少用点心盘来盛面包,所以直接把面包放在桌布上就可以。只有在你希望添酒时,再把杯子里的酒一饮而尽,否则最好剩一些。法国人用餐时,两手允许放在餐桌上,但却不许将两肘支在桌子上,在放下刀叉时,他们习惯于将其一半放在碟子上,一半放在餐桌上。 吃法国菜的礼节: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章节答案

第一章 1 【单选题】(10分) 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历史上有一条连接东西方文明古国的通道被称之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得名是由()提出的。 A. 张骞 B. 汉和帝 C. 汉武帝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2 【多选题】(10分) 广义上的“丝绸之路”除了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外,还包括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由()组成。 D. 北洋航线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3 【多选题】(10分) “丝绸之路”曾作为连接中西方的重要通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发挥的作用主要是指()。 B. 军事作用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4 【单选题】(10分) 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于()年粟特人将制造葡萄酒的技术传入中国。 B. 康熙九年 C. 崇祯十六年 D. 元和七年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5 【单选题】(10分) 汉武帝时期,()为开拓“丝绸之路”立下了汗马功劳,被誉为“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A. 卫青 B. 霍去病 D. 司马迁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6 【多选题】(10分) 鸠摩罗什把佛教从西方引入中国,将大量经书翻译成汉语,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与()和玄奘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 B. 鉴真 C. 法显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7 【单选题】(10分) ()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历时四年来到中国,与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了友谊。后由鲁斯蒂谦将其在中国见闻轶事整理并编着成游记,在欧洲广为流传,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A. 查理·马特 C. 利玛窦 D. 阿基米德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8 【多选题】(10分) 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巨大。中国历史上就曾修建过许多反映佛教文化的石窟,其中敦煌莫高窟与()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A. 固原须弥山石窟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9 【多选题】(10分) 利玛窦不仅将中国文化介绍到了西方,而且帮助中国人打开了视野,使中国人了解到了西方。正是由于他的到来,使中国人第一次接触到了()。 D. 西方哲学 正确答案是:A,B,C 查看答案解析 10 【多选题】(10分) “丝绸之路”加强了东西方的贸易往来。通过“丝绸之路”中国将()运输到东南亚、南亚、东非以及欧洲各国。

跨文化交际中中英禁忌研究文献综述

跨文化交际中中英禁忌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对禁忌的产生、类别、意义和功能,以及禁忌语与人类学和心理学的关系进行了深入 研究。随着社会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禁忌现象在西方受到更多社会语言学家和研究者的关注,其中有影响力的著作有D on’t Do It: A Dictionary of the Forbidden, Sociolinguistics 和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 由于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我国对禁忌现象的研究比西方较晚。1980年三联书店出版的《语言与社会生活》第一次涉及“塔布”, 1983年学林出版社出版的《社会语言学》专门论述了语言禁忌。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语言禁忌现象的研究兴趣浓厚,出版了多本论述禁忌语的专著。2005年,万建中在他的《中国民间禁忌风俗》一书中对禁忌的起源、本质、种类、功能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禁忌分别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第三章第二小节介绍了语言禁忌,他从不吉利词语的禁忌、破财词语的禁忌、猥亵词语禁忌以及对语言禁忌者的嘲笑四个方面入手,书中关于汉语语言禁忌的例子丰富,通俗易懂。这本著作为我们研究中英禁忌提供了一份详实的参考资料。 此外还有一些书籍主要着眼于跨文化知识及相关基础理论,这些书籍也是本文主要的参考资料。如胡文仲主编的《中英文化习俗比较》和邓炎昌、刘润清编著的《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他们分别对中英禁忌习俗,禁忌语以及委婉语进行了比较。在中英禁忌的对比研究中,不少学者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成果,如王君的“浅谈跨文化交际中中英禁忌语的差异”,作者认为英汉禁忌语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称谓、隐私观念、宗教和亵渎语几个方面。而后他又论述了产生这些禁忌语的原因,作者认为其中最主要的是民族文化的差异。而本文主要从跨文化的角度出发,把禁忌语的产生归因于宗教信仰、地位等级和自我心理联想,每一方面都做了详细的阐述,并且用实时性的例子论证了其原因。 总结 我国虽然已出版过多部关于禁忌语的著作,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但是对禁忌语的研究还不够完善,其中包括的问题有两点,一是在对禁忌语进行英

跨文化交际礼仪(方凡泉)

跨文化交际礼仪 ●(PPT Global)不同民族人际交往的本质是什么呢?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如果想做到顺利而有效,就需要双方遵守国际社会约定俗成的、为各国各民族共同遵守的礼仪规范,也就是国际惯例;同时也需要遵守依各国风俗习惯传承延续而形成的某些独特的礼仪习俗,也就是入乡随俗。遵守国际惯例并且入乡随俗,实质上是表示不同民族人际交往的相互尊重,目的是为了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够轻松愉快地沟通交往。 ●(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的模式有两套符号系统:一套是“语言符号系统”,另一套是“非语言符号系统”。语言符号系统又包含了两套规则,“语言规则”和“礼貌规则”。不掌握语言的词汇和语法规则,交际自然无从谈起,但仅仅掌握语言规则而不熟悉语言使用的礼貌规则,交际就会出现语言使用上的失误。礼貌规则具有普遍性,但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地方习俗性。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具有不同的礼貌规范。在一种文化语境中被认为是礼貌的话语,在另一种文化语境中可能会是不够礼貌的话,或者是过于礼貌的话。人们谈交际,通常总是想到语言。语言呢,当然是交际的重要手段、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媒介,但并不是唯一的媒介。除了语言这个重要工具,人们往往还使用非语言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传递各种信息。 ●(主讲内容)这一讲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我想跟大家探讨跨文化语言交际中涉及到的几个礼貌规则问题,主要是称呼介绍问题、委婉表达问题和入乡随俗问题。第二部分介绍一下,非语言交际中主要涉及到的服饰打扮、握手礼节、目光交流、手势表达和面部表情问题。这非语言交际部分是我今天要讲的重点。 ●(Geoffrey)第一部分:语言交际Verbal Communication 首先讲语言交际。英国语言学家利奇(Geoffrey Leech)针对英语交际的特点,提出了语言交际礼貌原则的六个准则:得体、慷慨、赞誉、谦逊、一致和同情准则。最重要的准则是哪一条呢?最重要的是第一条T act Maxim“得体准则”。说话要tactful, 意思指的是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增加对他人的益处。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尽量多说让别人感到舒服的话。在一些对外交往场合怎样说话才叫“得体”tactful呢?下面分析三个案例。 ●(案例一)一、称呼介绍问题

中英文化对比论文

英汉习俗文化对比(选修课) 题 目 __中西文化差异_______ 姓 名 周超 ________ 学 号 3090311120 _________ 专业班级 英语094 ________ 分 院 外国语分院 _____ 宁波理工学院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不同的文化背影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当的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障碍会导致的信息误解,有时善意的言谈会使对方尴尬无比,礼貌的举止会被误解为荒诞粗俗。 例如在言谈方面,在中国对别人的健康状况表示关心是有礼貌的表现,但是西方人就不是这么认为了。当我们向西方人表示关切地问候时,他们可能反而觉得很不高兴。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不需要任何人来指教。如果就某种小事给人以忠告,那显然是对其能力的怀疑,从而大大伤害其自尊心。另外中国人在饭桌上的热情好客经常被西方人误认不文明的行为。因为西方人认为客人吃多吃少完全由客人自己决定,用不着主人为他添酒加菜,而且他们认为饮食过量是极不体面的事情。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这些都给我们的日常生活交际带来不少困惑。 同样的一件事物,不同的文化背景,看法也大相径庭。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很强,血缘关系,亲情伦理,在脑中根深蒂固,父母、子女始终是一家人。哪怕成家立业,另立门户,和父母仍不分彼此,中国人把赡养父母,侍奉父母,看作是自己应尽的责任。然而西方人却不同,子女一到成年,就会离巢而飞,父母不再抚养他们,而子女一旦独立,对父母家的事也不再理会,更别说赡养父母或几代同堂了。美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简单:父母及未成年孩子,称之为核心家庭。子女一旦结婚,就得搬出去住,经济上也必须独立。父母不再有义务资助子女。这种做法给年青人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并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但同时也疏远了亲属之间的关系。中国人如果一大家子来购物,父母为小孩买东西天经地义,已成年子女为父母代付钱也是理所当然。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这样的家庭中,老人帮助照看小孩,儿孙们长大后帮助扶养老人,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密切了亲情关系。然而,这种生活方式不利于培养年青人的独立能力。老外却不同,父母、子女各自理财,互不搭界。现实中的美国,儿子可以是百万富翁,父母却照旧穷困潦倒,和中国人的“母以子贵”,“一人得道,合家升天”的中国传统实在天差地别。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还表现在很多方面。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相反,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是提倡谦虚。中国人反对王婆卖瓜式的自吹自擂,然而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自我否定却常常使西方人大为不满。在西方人看来,谦虚不仅否定了自己,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在自我中心与无私奉献方面,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他们认为自己应该为自己负责。在弱肉强食的社会,每个人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因此,每个人都必须自我奋斗,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他们也不习惯过问他人的事情,比较注重隐私。因此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在西方常常是令人难堪的事。因为接受帮助只能证明自己无能,而主动帮助别人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的私事。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是“我对他人,对社会是否有用”,个人的价值是在奉献中体现出来的。中国文化推崇一种高尚的情操——无私奉献。在中国,主动关心别人,给人以无微不至的体贴是一种美德,因此,中国人不论别人的大事小事,家事私事都愿主动关心,而这在西方会被视为“多管闲事”。 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无论贫富,人人都会尊重自己,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权利。同时,人人都能充分地尊重他人。很少人以自己显赫的家庭背景为荣,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 第一章单元测试 1、李希霍芬 2、东洋航线西洋航线南洋航线 3、贸易作用外交作用文化交流作用 4、贞观十四年 5、张骞 6、不空真谛 7、马可?波罗 8、天水麦积山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大同云冈石窟 9、西洋音乐西方油画机械钟表 10、瓷器茶叶丝绸 第二章单元测试 1、美国 2、牛仔鸡尾酒快餐 3、熊猫京剧长城 4、丝绸之路四大发明 5、语言饮食宗教 6、江南民居川西民居北京四合院书院建筑 7、巴洛克式建筑罗马式建筑哥特式建筑洛可可建筑 8、雕梁画柱飞檐斗拱亭台楼阁 9、伦敦圣保罗大教堂梵蒂冈圣保罗大教堂 10、洛可可式建筑 11、粤菜湘菜川菜鲁菜 12、勺子筷子盆子碗 13、红茶白茶黑茶绿茶 14、二锅头黄酒 15、豫剧黄梅戏京剧评剧 16、扬琴古琴 17、茶花女卡门图兰朵 18、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19、澳大利亚 20、BDCEA 第三章单元测试 1、全选 2、傅聪傅敏 3、Skype Twitter 4、文化背景年龄年龄 5、受众面广不受时空限制

7、叔侄关系 8、自然形成无需刻意建立恒久不变 9、宰相肚里能撑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退一步海阔天空 10、全选 11、面试出席婚礼谈判 12、全选 13、合理的 14、包容的精神 15、机智幽默 16、清晨晚10点半以后 17、于约定时间前去朋友家做客 临时起意邀请朋友过来用餐 朋友婚礼赠送礼金 18、主人为客人夹菜相互劝酒客套表示谦虚 19、注重个人隐私把家视为私人的空间 20、于约定时间后五到十分钟到达准时到达 第四章单元测试 1、情景语境文化语境 2、是否已婚收入财产 3、百年好合 4、外语能力语用能力文化背景知识 5、口语交际书面语交际 6、含蓄隐晦间接 7、表情空间沉默 8、低语境国家 9、日本墨西哥 10、老乡观念强邻里关系紧密战友关系紧密对家族观念强 11、参与模式 12、全选 13、互动频繁可以当面争执 14、. 健康婚姻年薪 15、全选 第五章单元测试 1、非语言交际 2、音量的大小语速的快慢语速的轻重 3、品牌标识交通标识 4、口头形式文字形式 5、言谈 6、商务政务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2019

本文内容详情如下: 1.1丝绸之路 1 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历史上有一条连接东西方文明古国的通道被称之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得名是由(D)提出的。 A、张骞 B、汉和帝 C、汉武帝 D、李希霍芬 2 “丝绸之路”曾作为连接中西方的重要通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发挥的作用主要是指(B)。 A、贸易作用 B、军事作用 C、外交作用 D、文化交流作用 3

“丝绸之路”加强了东西方的贸易往来。通过“丝绸之路”中国没将(B)运输到东南亚、南亚、东非以及欧洲各国。 A、瓷器 B、茶叶 C、香料 D、丝绸 4 古代丝绸之路不仅指陆上丝绸之路,还包括海上丝绸之路。对 5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人将四大发明传到欧洲;西方人将印度哲学、阿拉伯的历法和医术传入中国,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对 1.2东西方文化传播 1 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巨大。中国历史上就曾修建过许多反映佛教文化的石窟,其中下面那个不是敦煌莫高窟与(A)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A、固原须弥山石窟 B、天水麦积山石窟 C、洛阳龙门石窟

D、大同云冈石窟 2 希腊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的《方法论》手稿重写本经美国科学家研究终于在X射线下回复了原有内容。A A、对 B、错 3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大获成功,受到了汉武帝的称赞,被封为太中大夫。A A、对 B、错 4 马可?波罗著的《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所见所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后来这本书在欧洲非常畅销。错 5 公元3到13世纪,欧洲各国普遍使用羊皮纸书写文件,从14世纪起羊皮纸逐渐被中国的纸所取代,羊皮纸从此退出历史舞台。错

中英旅游文化差异

《客源国文化概论三级项目报告》——“中英旅游文化差异” 小组成员:边凯月 1314050410 杨鑫 1314050410 李亚慧1314050410 罗媛媛 1314050410 李凯凯 131405041041 指导教师:冯麟茜 2016-11-27

【摘要】 中英传统民族文化的差异,使中英旅游文化具有不同的特征。中国人喜好中庸之道,不爱过分张扬,甚至以自我贬抑作为处世经典,接人待物、举止言谈以谦虚为荣。而英国文化则倾向于开拓、好奇、竞争、冒险、坦率、独立、自信、勇于创新、注重个人主义等。我们可以从中可以探求境外旅游的发展策略。我国的旅游行业和相关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旅游文化的深度建设,不断丰富旅游文化的内涵,建立起一套既适应旅游全球化发展又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文化体系。 【关键词】中英;旅游文化;比较

目录 【摘要】 (2) 前言: (4) 一、中英社会人文的差异对比 (5) (1)姓氏对比 (5) (2)称谓对比 (5) (3)问候对比 (5) (4)教育差异 (6) (5)节日差异 (6) (6)宴客对比 (6) (7)家庭关系对比 (7) (8)个人和集体荣誉对比 (7) (9)隐私对比 (8) (10)婚姻对比 (8) (11)禁忌对比 (8) 二、中英旅游文化的差异与对比 (9) 1.旅游饮食观对比 (9) 2. 旅游审美观对比 (9) 3.旅游消费观对比 (10) 三、旅游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和对比 (10) 1.旅游方式和动机 (10) 2 关于导游服务 (11) 四、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前言: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不同的文化背影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当的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障碍会导致的信息误解,有时善意的言谈会使对方尴尬无比,礼貌的举止会被误解为荒诞粗俗。这学期学习了冯麟茜老师的客源国文化概论这门课,下面是我们小组学完这门课后,浅谈对中英文化差异的一些理解。 通过这篇项目报告,可以让人更好的了解中英之间的文化差异,也对去英国游玩提供了简单的素材。也能让中英之间更好的文化交流。 分工:李凯凯——Word文档编写 边凯月—— 罗媛媛—— 杨鑫—— 李亚慧——

英汉禁忌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English Taboos A successful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quires us to break through the cultural barriers. A good command of taboo culture will guides people speak and behave properly at a proper time, place and with a proper degree. Taboo phenomenon is not unique .Instead; it has long existed in all cultures and languages throughout the world. However, influenced by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ideologies and concepts of value, the content and forms of taboos are different. 禁忌语存在于任何国家和社会,具有客观性。然而在不同的语言中又有不同的禁忌表达方式,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 The origin and definition of linguistic taboo The term “taboo” was borrowed from Tonga, an island group in Polynesia, and its original meaning is “sacred” “untouchable”. When it came into English vocabulary, it became the synonym of taboo, which stands for prohibition or repression. It is specifically used to describe some special languages and behaviors. 分类: (1)宗教禁忌语: To some extent ,taboo topics have a tight association with Christianity. People in the ancient times held that some religious words or expressions had a mysterious and supernatural power, so names of god and devil such as Jesus, Christ, Joseph, heaven have to be completely avoided on many occasions. 英语国家大多信奉基督教,对有关神灵的语言God,devil,Christ等,除了在 严肃认真的谈话以外,不可以随便说出口,否则会被认为亵渎神灵,使说话人受到谴责。而汉民族没有一个统一的宗教信仰,宗教禁忌没有对全民族语言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 “…How would our Lord have been if Peter had rescued him in the Garden?”(Ernest H emingway,“A Farewell to Arm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2,129页)“our Lord”在这里指的是“Jesus Christ”,即耶稣。 Compared with religious verbal taboos in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there are similar taboos about God in Chinese as well. In the Chinese view of thinking, God enjoys such an absolutely high power that no one or other things have a capability to exceed. If a person wants to cite god as his witness while making his vows ,such phrases as "天" (sky)"上天作证", "对天发誓",or "上苍见证"will be chosen to express his feeling。在汉语中,即便谈到魔鬼也多直言不讳,如:“妖魔鬼怪”,“牛鬼蛇神”,“鬼东西”,“扮鬼脸”等。 另外,关于骂人的话,英语中的辱骂语都与宗教有关,比如:“Oh, God dammed”,“For Christ?s sake!”而汉语与宗教有关的固定的咒骂的话似乎很少,而大多与动物特别是与狗有关。例如:“狗东西”、“狼心狗肺”等。

跨文化交际与礼仪的重要性

跨文化交际与礼仪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和接触日益频繁,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所谓的跨文化交际,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活动、相互交流的过程。而跨文化交际与普通交际的差别就在于一个“跨”字,即交际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然而,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习惯、习俗等的不同,交际者之间往往因不了解别国的风俗礼仪而产生误会甚至是冲突。因此,学习各国不同民族的文化礼仪、风俗习惯成为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而跨文化的交际需要双方适当的礼仪作为连接的桥梁。是否能够在交流活动中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最重要的一点是是否具备一定的跨文化礼仪知识。 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所谓“礼”,是教人尊敬与关心他人,使之合乎情理。所谓“节”是教人在言谈举止上要恰到其分,使之合乎事理。可见,小到人与人的交往,大到国家间的交往,都必须遵守社交礼仪规范,否则就会失礼失态。拥有长久历史的礼仪文化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财富,这对于跨文化的交际与礼仪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从文化、涉外秘书工作、送礼习俗、商务交谈等角度阐释跨文化交际与礼仪的重要性。 一、跨文化交际与礼仪在文化方面的重要性 文化是人们行动的指南,指导人们的一切行动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与礼仪中,文化是核心的部分。影响跨文化交际与礼仪的文化因素包括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宗教、价值观念、社会组织、风俗习惯、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社会制度等。了解各国文化中存在的不同的文化模式和交往规则可以帮助交际者认识到文化差异对交际的影响,提高对跨文化现象的敏感度。它也可以帮助交际者理解跨文化交际语境中交际对象的行为取向。 二、跨文化交际与礼仪在涉外秘书工作中的重要性 涉外秘书往往会与不同国家的人员进行交流,这对于他们来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由于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而产生的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比比皆是,作为秘书要处理好跨文化交际活动,避免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出现,促进跨文化交际活动

浅谈中英文在文化上的差异

浅谈中英文在文化上的差异中国与英语国家在文化上的差异体现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也体现在地域文化的差异,习俗文化的差异,姓名与称呼用语的差异,交际用语的差异,数字内涵,委婉语和对应词及其内涵方面。我从中选取几个方面来,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讨论来探讨中英文在文化上的差异性。 首先要讨论两国语言在文化上的差异就应该了解什么叫文化,以及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所谓文化就是一个群体的人们在其发展过程中引导其生活、保障其生存的全部内容的总和。我们每一个人,无论生长何地,都是各自特定文化与表达文化的语言的产物。鲁斯·本尼迪克特在《文化类型》中说道:“一个人从他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他周围的环境与风俗习惯就影响着他的经历和行为。等到他咿呀学语的时候,他已成为此文化熏陶的一个小生灵了。待到他长大成人,能够参与社会活动时,这一特定的文化习惯便成了他的习惯,其特有的观念也变成了他的观念,其禁忌也就变成了他的禁忌。”这高度概括了文化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 同时,语言与文化相依为命,不可能脱离另一方面而独立存在,语言反映文化特征并预示文化发展的方向,两者的关系可简单地比作内容与形式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 中英文在文化上的差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域文化的差异 地域文化主要指地理环境、自然环境方面的文化。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同民族在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上存在差异。有些事物在一种语言中为美,而在另一种语言中为丑;有些事物在一种语言中有丰富的内涵,而在另一种语言中毫无意义。地域文化上的差异又体现在: 1.中英文动物词文化的差异 在中国,龙被视为神物,集力量、智慧、运气、喜庆、威严、威武、权力于一身。封建时代的皇帝常把自己比做“龙”,中华民族也称自己为“龙的传人”,“龙的子孙”。而在英语中,dragon被看作“邪恶”、“恐怖”,甚至“战争”的代名词。《圣经》里多次提到的魔鬼撒旦就是一个与上帝作对的诱惑者和叛逆者的形象,它被称作the old Dragon。英国着名作家狄更斯在《艰难时世》中也以“Dragon”这个词来描述斯巴塞太太:……镇上的人们走来走去看见她坐在那儿,却把她看作这个银行的“毒龙”(Bank dragon)。 2.中英文植物词文化的差异 竹子这种植物与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关系,历代文人墨客赏竹、画竹、咏竹。郑板桥的竹画享誉世界,邵谒的名句“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深入人心,竹子逐渐成了中国人坚强不屈、高风亮节的性格的象征。但bamboo一词在英语里只不过是一种很普通的植物,没有任何外延意义。 二.习俗文化的差异

跨文化交际礼仪

第四节跨文化交际礼仪 一、打电话 二、待人接物 三、着装与赴约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跨文化交际时要涉及的一些礼仪。 一、打电话 1.预约 西方人有很强的时间观念,所以他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电话预约。 例如,你去订台、订宾馆、买机票、看医生、到朋友家拜访等等,一定要事先约好时间,几点几分。如果你到酒店或者餐厅,服务员一般会问你,“先生,请问您有预定吗?”所以,大家如果有机会到国外去留学、工作或者是旅游,一定要养成预约的习惯。如果没有得到主人的允许,不要擅自到别人家拜访,否则,这样做是很不礼貌的。 英国人很注重自己的隐私,如果不是关系特别好的朋友,一般他们不会邀请陌生人到家里去拜访。英语中有句习语“英国人的家是一座城堡。”如果你跟老师有问题要交流,也需要提前预约或者是在老师办公的时间,英语叫Office hour去拜访老师, 不可以随便到老师家里拜访。 另外,不要在清晨或者是晚上10点半以后给别人打电话,因为这样会让对方感到非常紧张,以为发生了什么重大事情。 2.邀请 西方人在邀请别人的时候,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发请柬第二,打电话第三,面对面邀请。 通常人们会提前一到两个月,至少也要提前一周的时间发出邀请。如果你是在这种场合邀请别人来吃饭,比如说大家已经坐好了,你才给朋友打电话,“喂,你在哪儿?我们在某某某酒楼吃饭,你过来吧。”那么这个人一定不会来。为什么?因为他觉得你不是特意请他的,你是临时才想到他的。这样做是极其不礼貌的。所以我们应该知道电话预约的习惯。如果你不能赴约,一定要提前打电话告诉对方因为什么事情不能赴约,要明确地告诉他,不要等到最后一天才打电话说,“对不起,我不能去。”这样也是很不礼貌的。 二、待人接物 1.宴请 中国人在请客时一般特别客气,主人或东道主通常会准备一大桌子的菜,有时候会请人到酒楼去吃饭,主人开场的第一句话会这么说,“哎呀,你看,我也不会做,随便凑合着吃吧,不成敬意。” 西方人一看,这么一桌子菜,这么丰盛,你还说没什么吃的,他会很不理解,感到很纳闷儿。另外,中国人特别客气,在吃饭的时候喜欢帮别人夹菜,如果客人遇到不喜欢或者不能吃的菜,又不好意思说,这样会令客人感到非常尴尬。 西方人在请客吃饭的时候,通常会加上这样一句话,我是特意为你准备的。他会加上“特意”两个字以表示他对客人的尊重。 另外,请客吃饭的时候,中国人的习惯是一定要提前到,有时候会帮主人打打下手,或者聊聊天。那么在西方,一定要准时赴约,不要提前到。为什么?因为主人在厨房做饭的时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2019尔雅答案100分

。。。。。。。。。。。。。。。。。。。。。。。。。。。。。。。。。。。。。。。。。。。。。。。。。。。。。。。。。。。。。。。。。。。。。。。。。。。。。。。。。。。。。。。。。。。。。。。。。。。。。。。。。。。。。。。。。。。。。。。。。。。。。。。。。。。。。。。。。。。。。。。。。。。。。。。。。。 丝绸之路 1 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历史上有一条连接东西方文明古国的通道被称之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得名是由(D)提出的。 A、张骞 B、汉和帝 C、汉武帝 D、李希霍芬 2 “丝绸之路”曾作为连接中西方的重要通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发挥的作用主要是指(B)。 A、贸易作用 B、军事作用 C、外交作用 D、文化交流作用 3

“丝绸之路”加强了东西方的贸易往来。通过“丝绸之路”中国没将(B)运输到东南亚、南亚、东非以及欧洲各国。 A、瓷器 B、茶叶 C、香料 D、丝绸 4 古代丝绸之路不仅指陆上丝绸之路,还包括海上丝绸之路。对 5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人将四大发明传到欧洲;西方人将印度哲学、阿拉伯的历法和医术传入中国,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对 东西方文化传播 1 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巨大。中国历史上就曾修建过许多反映佛教文化的石窟,其中下面那个不是敦煌莫高窟与(A)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A、固原须弥山石窟 B、天水麦积山石窟 C、洛阳龙门石窟

D、大同云冈石窟 2 希腊着名数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的《方法论》手稿重写本经美国科学家研究终于在X射线下回复了原有内容。A A、对 B、错 3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大获成功,受到了汉武帝的称赞,被封为太中大夫。A A、对 B、错 4 马可波罗着的《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所见所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后来这本书在欧洲非常畅销。错 5 公元3到13世纪,欧洲各国普遍使用羊皮纸书写文件,从14世纪起羊皮纸逐渐被中国的纸所取代,羊皮纸从此退出历史舞台。错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英禁忌文化差异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英禁忌文化差异 2016-05-25 11:57:19 作者:7天论文网【大中小】浏览:8次评论:0条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发展与壮大,对外汉语教学的各个方面已经被学者们重视并进行研究,禁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由于地域差异,每个国家、民族都有其忌讳的语言、动作、行为、习惯等。对外汉语的教授对象以母语为英语的西方留学生居多,因此了解汉英禁忌文化的差异,对于顺利完成对外汉语的课堂教学是十分有帮助的。禁忌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都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禁忌作为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最初起源于人们对于未知力量的恐惧,以及人类在不断与大自然抗争过程中所取得的有限经验。不同文化背景发展下的不同民族,禁忌文化也各不相同,它体现的是不同地域的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和风俗习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禁忌语我们可以将其分为语言禁忌与非语言禁忌。 一、具有代表性的语言禁忌在日常交际中,语言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禁忌语更是组成语言的一个重要部分,出于某种原因,有些词语人们在交际中会尽可能的避免直接说出口,这些词语说出口或使人尴尬、或词语本身被认为是危险的、消极的、不祥的等等。 下面我们列举几种日常接触较多的语言禁忌。 ( 一) 称谓禁忌在中国封建社会,对于帝王、官员、圣人、师长等名字是需要避讳的,由此而延伸的对于上级、老师、长辈等也要避免直呼其名,更不可唤其乳名、外号等。这些称呼上的禁忌自古延伸2000 余年,直至辛亥革命之后,制度上的避讳虽被瓦解,但根深蒂固的遗俗却大多数都被沿用至今。在现实生活中,如果直呼长辈、老师或者领导的名讳,会被视为缺乏教养和没有礼貌。给孩子起名字时,父母也会避讳和长辈同字、同名、甚至谐音。中国人讲究尊祖敬宗,亲属之间的称呼也名目繁多、相当复杂,称呼即代表了错综复杂的宗族、血亲和辈分。如: 哥哥、姐姐、弟弟、侄儿、孙子、外公、叔叔、姨妈、堂兄等。 在大多数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的,无论年龄、资历、地位、阶层的差异,都可直呼其名。即便是对于长辈、老师也可直呼其名,而不必称“您”。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中,留学生询问老师问题直呼“你”也是其文化差异所致,而不是不敬重师长的行为。起名方面西方人也没有中国人的禁忌,他们甚至刻意给孩子起与某位长辈相同的名字来以示对这位长辈的尊敬。与纷繁复杂的汉语称谓不同,英语中称呼已经忽略了姻亲、血亲、长幼等关系,显得非常简单。例如,平辈中不论长幼,哥、弟都是brother、各种姻亲关系常用加in -law 表示,堂表也不细分,更不分长幼性别,只用cousin 即可。 ( 二) 灾病禁忌中西方都会把一些预示灾难的词语作为禁忌语,比如死亡、疾病、灾害等。尤其是中国人,对于“死亡”是格外的忌讳和恐惧,在日常交际中,为避免提及“死”字,人们经常找其他词语来代替,这些词已然在特定的人群中约定俗成,闻着都会心领神会。例如,在古代,帝王的死亡称“崩”、诸侯则为“薨”、大夫为“卒”、士称“不禄”,只有庶人才称“死”。

跨文化交际商务礼仪.doc

跨文化交际商务礼仪 跨文化是对于与本民族文化有差异或冲突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等有充分正确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以包容的态度予以接受与适应,那么你们知道跨文化的商务交际礼仪吗?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跨文化商务交际礼仪,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跨文化商务交际礼仪 一、强调独立性、崇尚个性 作为一个建国只有几百年的国家,美国在建国之初,百废待兴之际,必须鼓励个人独立创造的精神。与此同时,在建设新大陆的过程中,每个公民都必须发挥其最大用处,尊重并吸收其他人的优秀成果,坚信自我,尊重他人的文化成为新大陆的共同原则。此原则深入美利坚民族的民心,并以各种形式得到了充分发挥,由此形成了美国人民的特殊性格:相信自己,自己就是最好的,独一无二的,并把依靠自己作为人生信条。 二、鼓励创新 美国在建国之初几乎是一片文化荒原,而闯入这片文化荒原的,是一群勇于挑战欧战传统制度束缚的极富有自由主义精神的人。正是在这种初期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带动下,这种冒险而崇尚自由的精神成为了美利坚人民发展的精神支柱。目前来看,美国人民在生活的很多地方都有数不清的这种精神存在。这种精神存在于他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密切不可分割。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种结论,那就是美国人民对创新精神是非常看重的。众所周知,美国的历史很短,比不是很多悠久的文明国家,更不用说和四

大文明古国了。但是,就是因为这样,美国人民受到的束缚和条条框框也很少,具体的表现就是美国人非常能够接受新生的事物和新生的科技。对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创新是必不可少的。对于,这一点美国人的认同度非常高,这也是他们所提倡和崇尚的性格。 三、自由、平等的精神 美利坚是一个崇尚自由的民族。美利坚历史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封建秩序从来没有在那里存在过,在美利坚民族的形成过程中,许多从欧洲大陆来的移民把资产阶级自由思想带到了那里。新大陆崇尚自由的氛围以及大自然的艰苦环境陶冶了美利坚民族的特性:热爱自由、珍惜自由、崇尚自由。在美国,民主自由的环境为平等开辟了道路。美国人相信这样的格言:"万物生而平等",也就是说,他们认为每个人生来就是平等的。因此他们不迷信权威,而更崇拜白手起家的成功者。 与美国人交际商务礼仪 一、见面礼仪:美国人与客人见面时,一般都以握手为礼。他们习惯手要握得紧,眼要正视对方,微弓身。两人为异性时,要待女性先伸出手后,男性再伸手相握;两人为同性,通常地位高的伸手给地位低的,主人伸手给客人。亲吻礼是仅限于在彼此关系很熟的情况下的一种礼节。正式社交场合,美国人通常是先介绍,再握手;在非正式场合,或者初次见面礼较简单,笑一笑,打个招呼,说声"hello"或"hi"即可;美国不用行政职务如局长,经理,校长等头衔来称呼别人直呼其名,这是亲切友好的表示。 与美国人交际时还禁忌离得太近,因为美国人十分讲究"个人空间

中英数字文化差异

中英数字文化差异 摘要:数字是人类语言文化的一个特殊领域。数字本来是一种计算符号,但不同的民族赋予了数字特殊的涵义,使数字蒙上了神秘的文化色彩。对比分析中英民族对数字的文化感知,有助于我们了解数字隐含的民族文化心理、宗教信仰以及深刻的民族的哲学思想等文化差异,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数字;文化差异;禁忌 Abstract:Numbers constitute a special aspect in human language and culture. Numbers are originally the signs for calculating, but they have different connotations under different cultures. The symbolic meanings make the numbers not only mysterious but culturally unique.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reflections of the numbers can help us to know the differences in such respects as the psychology, religion and philosophy. Therefore, we can communicate with the English-speaker well. Key words:numbers;culture differences;taboo 一、引言 数字是语言中表示数量或顺序的词类。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数字文化,由于受民族心理、宗教信仰、语言崇拜和审美观念等文化差异的影响,原本平凡的数字被赋予了各种神秘的褒贬吉凶和象征意义,从而形成各自独特的数字禁忌文化。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中西方数字,虽然有共同的发展规律,但同时由于受各民族文化传统,宗教信抑,语言崇拜,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也是很显然的,各民族赎予其数字的文化内涵也不尽相同。因此,研究中英数字文化不仅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中英两个民族的文化心理,而且更能充分发挥它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有益作用。 二、中英语言文化中对数字的喜好 数字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数字崇拜和数字禁忌。远古时期,人们出于对自然现象的迷茫和恐惧,本来不具有任何神秘色彩的语言符号的数字被赋予了各种超人的威力,随着迷信的盛行、宗教的发展,在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对某些数字逐渐产生了喜爱、崇拜之情,对另一些数字则怀有厌恶、恐惧之感,对某些数字的崇信和禁忌是世界各

浅谈中英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浅谈中英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中英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与日俱增。中英两国由于在地域、发展历史等存在许多不同,因此在文化方面也有许多差异。文章将探讨一下中英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中英交际;文化差异;地域文化;风俗文化;问候话题 一、概述中英交际中存在文化差异 19世纪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Taylor)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一个比较经典的定义:“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交际,作为一种活动,是人们运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传递信息的过程。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中英两国之间的文化交际日益频繁。了解中英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对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能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英国人的言行,在交际过程中,充分了解对方,尊重对方的习俗,有助于交际畅通并有效地进行,以取得最佳的交际效果。由于中英两国各自不同的生存环境、民族历史、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社会习俗、道德伦理、宗教信仰等等,所以中英两国人在交际中存在着许多的文化差异。 二、中英在地域上的文化差异 地域文化指的是由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文化。地域文化的产生与人们生活和劳动的环境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在用词汇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时,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lv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 在中国,自古以来便有“南面为主,北面为朝”,南为尊北为卑的传统,人们经常说“从南到北,南来北往”,“南”的方位在说法上常常置前。而在英国文化中却恰恰相反。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东风”象征“春天”、“温暖”,它吹绿了中华大地,使万物复苏,故有“东风报春”之说,所以中国人偏爱东风。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属于北温带,海洋性气候,英国的“东风”则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象征“寒冷”、“令人不愉快”,所以英国人讨厌“东风”。不过英国人喜欢“西风”,它给英伦三岛送去春天,故有“西风报春”之说。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就写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正是对春的讴歌。在诗的最后,诗人名传千古的佳句表达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坚定信念:Oh,the west wind,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啊,西风,假如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夏天常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可爱”、“温和”、“美好”相连。莎士比亚曾在他的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 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使得不同民族在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上存在着差异。有些事物在一种语言文化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且能引起美好的联想,而在另一种语言文化里却平淡无奇,毫无文化意义。比如,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耕牛是勤劳的象征,人们常把那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人比喻为具有老黄牛精神。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