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语对德语的作用与影响
- 格式:docx
- 大小:39.54 KB
- 文档页数:5
德语中的外来词研究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是不可避免的。
德语作为一门国际性语言,也积极地吸收了外来词汇。
本文将对外来词在德语中的发展历史、词义变化及使用情况进行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德语中外来词的相关知识。
一、德语中外来词的历史背景在德语中外来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时期,当时日耳曼语族与其他民族如拉丁语族、希腊语族、英语等进行了广泛的接触。
因此,在这一时期,大量的外来词开始进入德语。
例如,来自拉丁语的“Datum”(日期)和“Luxus”(奢华),来自英语的“E-Mail”(电子邮件)和“Selfie”(自拍)等。
二、德语中外来词的词义变化外来词在进入德语后,其词义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一定的变化。
一些外来词在德语中保留了其原始含义,如“Kursiv”(斜体)来自意大利语“corsivo”。
然而,大多数外来词在德语中发生了词义的变化,以更好地适应德语的语境。
一些外来词在德语中保留了其基本含义,但增加了新的衍生含义。
例如,来自英语的“Breakfast”(早餐)在德语中除了表示“早餐”外,还表示“在宾馆中提供的早餐”。
来自法语的“Bonjour”(你好)在德语中除了表示“你好”外,还表示“欢迎光临”等。
三、德语中外来词的使用情况外来词在德语中的使用非常普遍,它们涉及各个领域,如科技、文化、艺术等。
例如,来自英语的“Internet”(互联网)和“E-Mail”(电子邮件)在德语中非常常见,而来自法语的“Café”(咖啡馆)和意大利语的“Spaghetti”(意大利面)也深受德国人的喜爱。
外来词的使用还受到流行文化和国际交流的影响。
例如,随着近年来亚洲文化的流行,一些来自汉语的外来词如“Chinesisches”(中国式的)和“Sushi”(寿司)也成为了德语中的常用词汇。
此外,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来自不同国家的外来词也越来越多地被使用,如来自西班牙语的“Tequila”(龙舌兰酒)和来自日语的“Summer-Kay”(夏日祭)等。
拉丁语在哪些方面影响了德语德语作为一门历史悠久、丰富多样的语言,在其发展历程中受到了许多其他语言的影响,其中拉丁语的影响尤为显著。
拉丁语作为古罗马时期的通用语言,在欧洲文化和学术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对德语的词汇、语法、拼写和发音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词汇方面1、宗教与学术领域在宗教领域,由于基督教在欧洲的广泛传播,许多与宗教相关的拉丁语词汇被引入德语。
例如,“Messe”(弥撒)、“Priester”(牧师)、“Kreuz”(十字架)等。
在学术领域,拉丁语更是为德语提供了大量的专业术语。
比如,在医学方面,“Anatomie”(解剖学)、“Pathologie”(病理学);在法律领域,“Jurist”(法学家)、“Prozess”(诉讼);在哲学领域,“Metaphysik”(形而上学)、“Dialektik”(辩证法)等。
2、日常生活不仅在专业领域,拉丁语词汇在日常生活中也随处可见。
“Restaurant”(餐厅)、“Hotel”(酒店)、“Kamera”(相机)等词汇已经成为德语日常用语的一部分。
这些词汇的引入丰富了德语的表达,使德语能够更准确地描述现代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概念。
3、形容词和副词拉丁语的形容词和副词也对德语产生了影响。
例如,“primär”(首要的)、“sekundär”(次要的)、“optimal”(最佳的)等。
这些词汇的引入为德语的形容词和副词体系增添了更多的选择,使表达更加精确和多样化。
二、语法方面1、名词的变格德语名词的变格系统虽然具有自身的特点,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拉丁语的影响。
拉丁语名词有丰富的变格形式,通过词尾的变化来表示语法功能。
德语在发展过程中,虽然简化了名词变格的形式,但仍然保留了部分变格的特征。
例如,德语中的阳性、阴性和中性名词的定冠词和不定冠词的不同形式,以及一些名词在不同格中的词尾变化,都可以看到拉丁语的影子。
2、动词的时态和语态拉丁语动词的时态和语态系统对德语也有一定的影响。
当代德语中的中文外来词及其发展趋势作者:王攀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06期摘要:本文主要简单地介绍了当代德语中文外来词的内涵和特点,通过对当代德语中文外来词的发展进行分析,来探讨当代德语中文外来词的未来研究方向,以加强中德语言文化之间的交流,了解不同语言之间的火花碰撞,追溯中德文化交流的历史,从而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流,满足全球一体化形式下的交流需求。
关键词:当代德语;中文外来词;发展趋势;文化交流作者简介:王攀,男,1978年8月出生,汉族,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工商管理系助教,研究方向:德语。
[中图分类号]:H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6--02在全球一体化的形势下,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語言成为了其沟通的重要工具。
跨文化交流使得很多语言都受到了外来词的冲击而形成了一种新的语言。
近年来,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各国之间的交流逐渐增多,在国际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因而很多他国语言中也有着汉语的影响。
以当代德语为例,其约四十万左右的词汇中,有近四分之一都是外来词,而中文外来词的数量则逐步增多,活跃度大大提高。
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值得研究和探索。
汉语对德语的影响,是语言体系不断变化和发展趋势下的必然现象,各国语言之间的交流和互补,是未来语言文化发展的趋势。
对当代德语中文外来词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有利于加强我国与德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时俱进。
一、当代德语中文外来词的内涵和特点(一)当代德语中文外来词的内涵所谓外来词,用中文通俗说法来说即是指舶来词,是从不同国家中传来的外族语言。
外来词不属于本国语言,而是在各国交流之间所产生的一种语言,并逐渐成为本国语言中的一部分。
外来词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虽然其并没有在本国语言体系中占据太多的比例,但是其作用和影响却十分大。
比如说,我国近来十分受欢迎的一种体育运动瑜伽,其实在汉语中之前并没有“瑜伽”这一名词,而它是引进于我国的舶来词。
品位·经典语言文字探究德语中“英语外来词”现象及影响○沈南洋(重庆外语外事学院,重庆 401120)【摘 要】 对于德语学习者而言,英语外来词是不可忽视的现象。
自20世纪以来英语便以势不可挡的姿势涌入德语,对德语的语音、构词及语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方面,它丰富了德语语言,带动了德语国家与英语国家文化上的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英语外来词的泛滥使用,既带来了语言上的混乱,也给德语学习者与使用者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对待语外来词应该遵循语言的发展规律,顺其自然,不过度干涉。
【关键词】 德语;……英语外来词;……构词;……德语化语言作为人类交往的工具,在其发展进程中不断地融合外来民族文化。
当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成分进行有益的吸收与利用时,便造就了其语言本身的包容性和多样性。
回顾德语的发展历程,外来语对其产生的影响体现在诸多方面,已成为德语中不可忽视的语言现象。
按照时间的前后顺序考量,最早涌入德语中的外来语为拉丁语,尤其是在卡尔大帝加冕之后,拉丁语在宗教的传播及僧侣文学与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承担了语言载体的功能。
因此一系列描述宗教仪式的拉丁语词进入德语。
例如,Kreuz(十字架)、Kloster(修道院)、Mönch(僧侣)等。
随着骑士阶层的壮大,法国的骑士文化受到追捧,法语一度成为德国宫廷贵族的通用语言。
到了十七至十八世纪,随着启蒙运动的开展与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法语对于德语的影响力达到历史之最。
在此背景下,德语自然而然的吸纳了较多的法语词汇。
例如Palast(宫殿)、Pavillion(亭子)、Republik(共和国)等。
到了19世纪初期,由于英国较早地完成了工业革命,带来了巨大的科技进步,也开启了英语大量涌入德语的时代。
据统计,外来词占德语总词汇比例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说在德语的40万词汇中约有10万词为外来词。
而在所有外来词中,英语外来词所占比例最高,主要原因是德语与英语同属于西日耳曼语族,两种语言具有亲缘关系,拥有大量共同使用的词汇,在构词法上也有诸多的相似。
德语词汇中的英语外来词现象分析作者:方奕扬来源:《山东青年》2017年第11期摘要: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动,使德语词汇中的英语外来词数量得到大幅度增加。
认知与掌握德语词汇中的英语外来词现象,对德语学习与应用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本文从德语中英语外来词发展历史入手,就现阶段德语词汇中英语外来词构成类型及其表现特征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德语;英语外来词;发展历史引言:语言作为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相互影响作用。
就德语发展历程来看,受外来语的影响较大,包括拉丁语、法语、英语、日语等。
由于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其所带来的影响力相对较大。
据有关统计显示,目前德语词汇中英语外来词数量已经超过7000个,占德语词汇量的6%左右。
因此,分析德语词汇中的英语外来词现象对提升德语学习效率,保证德育应用准确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德语中英语外来词发展历史德语在发展过程中受外来词影响较大,从德语发展历程来看,德语词汇英语外来词现象较为明显。
德语词汇中英语外来词最早出现于十四世纪,并被应用于船舶交通与商务贸易领域中,如Flange(旗帜)、Boot(小船)等等。
十七世纪英国民主革命不仅在政治、思想等方面对德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进一步将英语带入到德语体系中,增加了德语词汇中英语外来词数量,如Parlament(议院、议会)等政治词汇,而工业革命的爆发,则进一步加大了英语的影响力,在有关工业、贸易、媒体等领域的德育词汇中,英语外来词数量得到提升。
如Export (进出口)、Sport(运动)、Panner(摇床)、Tunnel(隧道)、Flub(俱乐部)等。
到二十世纪后期,德国在二次世界打仗后,受美国文化影响较深,并在此影响下德语吸纳了众多美式英语词汇,推动了英语词汇在德语国家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与此同时,英语词汇的借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德语语法结构、句子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在德语体系中将英语外来词称之为“英语借词”(Anglizismus),包括“英式英语”(Britizismen)与“美式英语”(Amerikanismen)两种。
30500万至1000万左右,ro ße )统治时期(768-814),拉丁语13世纪上半叶这一段时期,德在语言14世纪,已经大约有2000A b e n te u e r (冒,T a n z (舞蹈),T u r n i e r (比赛)1625年,查理一世即位后,两个C 电厂 季雪晴德语饪、高雅的居住环境、新的社交方式以及当时法国宫廷的香艳生活,都给德语带来了许多新鲜词汇,其中一部分渐渐成为了德国人的常用词汇,如Mode, Taille, Robe, Krawatte, Weste, Palais, Salon, Kommode, Parkett, Bonbon, Filet, Kaffee, Tomate, Grillade, Dame, Kavalier, Visite, elegant, kokett, Toilette, Parfum, Puder, Perücke等。
另外,德语中的某些亲属称谓词,也常用法语来代替,以此来显示时尚,如德语中的Vater, Mutter, Oheim, Muhme, Vetter, Base 等用法语词汇Papa, Mama, Onkel, Tante, Cousin, Cousine来称呼。
18世纪,尤其是从1750年到1780年这30年中,在德国出版的书籍中,有10%是用法语写成的;法国著名学者伏尔泰(Voltaire, 1694-1778)曾在德国腓特烈二世(Friedrich II.)的皇宫里客住。
后来他在一篇文章里写道:“在这儿(指宫里)我像住在法国,人们在这里只说法语,德语是用来对士兵和马匹说的一种语言,只有在出门旅行时才需要德语。
”由此可见当时法语对德语上流社会的影响之大。
英语对德语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1640-1649),英语中一些有关航海、造船的词汇就进入了德语,如N a v i g a t io n(航海学、导航),L o g(航速仪),D o c k(船坞、船舶修造厂),C o c k p i t(驾驶仓)等。
英语外来词对德语的影响綦甲福(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四系,河南洛阳471003)摘 要:在德语的发展过程中,外来语对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0世纪以来,英语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语言,对其他语言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英语对德语的影响首先表现在词汇上,同时也影响到德语的拼写、发音、词法和语法体系。
大量的英语词涌入德语中,既丰富了德语词汇,又造成了一定的混乱。
因此,一些语言学家致力于纯洁德语的工作。
关键词:德语;外来词;英语中图分类号:H33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722X (2002)0620026205Influence of English Loan Words on G ermanQ I Jia 2fu(Department Four ,PLA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Luoyang ,Henan Prov.,471003,China )Abstract :Historically ,G erman has been greatly influenced by foreign cultures.English ,which has been the most influential force since the 20th century ,has made tremendous impact on many other languages ,including G erman.The influence of English can be found not only in G erman vocabulary ,but also in its spelling ,pronunciation ,morphology and grammar.A great many words in English have been borrowed into G erman ,which has enlarged G erman vocabulary and also engendered disorder.Many linguists are working hard to purify G erman.K ey w ords :G erman ;loan words ;English 语言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维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工具。
论述德语中的中文外来词及其发展趋势摘要:随着语言的发展,不同的语言之间也会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德语中也出现了不少中文外来词,本文将对德语中的中文外来词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研究。
关键词:德语;中文外来词;发展趋势1.德语中文外来词的含义在中文里,外来词就是本族语言体系中不存在的,而是借助其他语言中的词汇来表达一定的含义的词汇,并且随着使用频率和次数的增加,发展成为了本族语言中的一个部分。
外来词在语言整体中只占很小的比重,但是它的范围非常广泛,随着外来词越来越多的被人們使用,它在人们的沟通和交流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词汇不断涌入,为本族语言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随着中文的发展,中文在世界上的影响不断加强,中国和德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沟通也不断扩大,因此德语中也出现了许多中文外来词。
据统计,德语中的中文外来词大概有将近两百个,包括音译词如chan/tschan(禅)、chang(长);意译词如fruhlingsrolle(春卷)、papiertiger(纸老虎);混合词如以China(中国)而组成的中文外来词,有Chinakracher(鞭炮)、Chinakarpfen(中国鲤鱼)、Chinakohl(大白菜)、Chinaware(中国货:特指瓷器)等等,覆盖了很多领域,并且不断扩展。
2.德语中文外来词的特点2.1德语中文外来词的渐进性在大约两个世纪之前,德语中几乎没有中文的外来词,在那时,德语中的外来词主要源自法语、英语和拉丁语。
近代以来,随着日本和德国的联系加强,德语里开始出现日语外来词,如Judo(柔道)、Sushi(寿司)等。
自现代以来,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不断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并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发展自身的经济和科技,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与德国在各个方面的联系也不断发展并加强,因此德语也开始出现了中文外来词,并且不断的扩展。
德语中的中文外来词是渐进性的进行发展的,语言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紧密结合的,与时俱进,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进行交流的不同需求而不断更新、补充和替换。
关于德语中英语外来词的构成及影响.doc 关于德语中英语外来词的构成及影响[论文关键词]外来语作用与影响构词[论文摘要]由于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德语中引入了许多英语外来词,对德语语言本身及其德语语言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这些英语外来词或完全借用,或根据德语的词法规格进行了改变。
本文对德语中英语外来词的构成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总结概括。
本文试图从构成和影响的角度分析现代德语中外来词的特点,总结其发展趋势和影响,以期为汉语和德语语言学习者及翻译工作者带来启示。
一、德语的外来词借用历史德语是德国和奥地利的官方语言,也是瑞士的四国官方语言之一。
它属于印欧语系下日耳曼语族下的西日耳曼语。
德国地理位置独特,作为欧洲的“中部之国”,其边界在历史上变化频繁。
由于多次的民族部落大迁移,也由于其政治上经常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所以,德语作为全德统一的语言的形成过程是相当曲折的。
12—16世纪,宗教改革使德语方言得到了普及发展,圣经德译本的出现为德语的统一起了重要作用,为标准德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现代德语标准音到19世纪才形成,1880年康拉德?杜登出版了他的德语全正体书写字典。
1901年经过改正后成为标准德语的唯一规则作品。
l9世纪前,德语主要受拉丁语、希腊语、意大利语和法语的影响,借人了大量军事、法律、饮食文化、艺术等领域的词汇。
l9世纪初,英国工业革命带来的科技发展,20世纪上半叶,美国在经济和科技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使德语中涌入了大量的英语词汇。
概括起来,德语中的外来语主要来自三大部分:1(来自罗曼语系、拉丁语系和斯拉夫的德语外来词。
来自罗曼语系的外来语包括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等。
在这些语言当中,德语受法语外来语的影响最大,对法语的吸收主要是骑士风尚文化方面的词汇。
随着德意贸易的往来,一些意大利词汇也在德语中生了根。
由于宗教的传播和僧侣文化的影响,早在5世纪前就有拉丁语进入德语领域,其中有关政治和宗教的词汇最多。
当代德语中中文外来词的使用现状与趋势作者:金瑶瑶黄玉庭郝艳玲胡嘉漫徐雅靖来源:《读书文摘(下半月)》2017年第11期摘要:自20世纪60年代中德两国建交以来,两国交流更加密切,其中一个显著表现就是德语词汇中中文外来词的出现。
本篇论文旨在通过对德语中的中文外来词来源和现状进行分析,了解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优势与特点,进一步观察两国物质文化差异,以期减小中德间的摩擦与矛盾、增进两国友好关系,增大两国各方面多元交流的可能性。
关键词:中文外来词;分类;趋势外来词是一种语言从别的语言借来的词汇①。
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各国在语言上也呈现互相交融的特点。
在外来词进入中文词汇的同时,中文外来词也不断涌入他国语言之中,包括德语中就出现了各类中文外来词。
从语言学习的角度看,对于德语学习者,了解德语中的中文外来词不仅能更好地帮助其加深对德语的认识,而且有利于提高中文母语者的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对于德语母语者,了解中国文化对其母语的影响,有利于增强其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从实践性上来看,中文外来词作为一种新兴的德语词汇,通过这方面的研究,能够加深了解中德之间文化和语言表达习惯上的差异,不断更新现有的语言结构也能使我们更加适应现代语言的发展趋势。
从中德两国关系发展的角度看,研究德语中的中文外来词有助了解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优势与特点,促进我们对两国文化差异的理解,減小中德之间的摩擦与矛盾,有效实现文化交流,增进两国友好关系,增加中德未来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多元化的可能性,增强中国在德国的影响力。
通过收集沪江德语、浙江大学学报与《杜登外来词大词典》中的德语外来词,我们进行了整理和归类。
德语中的中文外来词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一、与中国传统思想和历史文化相关的中文外来词这一类外来词多为音译和意译相结合,比如道教和儒教对应的德语词分别是Daoismus/Taoismus和Konfuzianismus。
以道教Daoismus/Taoismus为例:Dao/Tao是汉语“道”的音译,在德语中“主义”的词根是-ismus,两者结合构成了Daoismus/Taoismus,这是典型的音译与意译相结合。
外来文化的影响)))德语外来词的特征夏正标徐聪摘要:文章主要分析德语外来词的借用原因和途径,按照外来词的表现形式作不同的分类,对外来词进行词源学研究,还对外来词的借用手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德语;外来词;文化作者简介:复旦大学外文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上海200433中图分类号:H33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871(2002)02-0067-03一、外来词借用的原因和途径丰富词汇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借用其它语言的词。
完全不借用外来词的语言是不存在的。
当然,各种语言借词的数量不尽相同,数量多少取决于有关民族在其历史的各个阶段与其它的(尤其是相邻的)民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关系程度。
所以,一门语言中的外来词会引起人们对文化和历史的极大兴趣,因为这能说明其它的民族对借入词一方的民族的影响程度。
如果一门语言的借词数量非常多,可以断定,两个相关民族的关系非常密切。
产生外来词的原因应归结于两个民族成员的直接接触。
其中一部分外来词属于借入一方未知的事物,连同它们陌生的表达一起被接受,因为本国语中压根就没有这种概念。
处在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两个民族发生接触,多半是欠发达的民族接受发达民族的东西。
公元前二世纪,罗马人战胜希腊人,但经济和文化高度发达的希腊把它的奢侈品和文化产品,连同它的语言一起输入战胜国。
同样,日耳曼部族的法兰克人虽然征服了意大利北部的嘉丽族人和伦巴德族人,但是处在社会发展较高阶段的、被征服的罗马人使得日耳曼的胜利者罗马化了,并对他们进行语言同化。
在接受外来民族较高文化的过程中,借入的往往不是单个的词,而是某个领域的全部术语词。
例如在中世纪晚期,德意志宫廷骑士社会几乎接受了法国文化的全部词汇。
在政治、经济或文化方面,如果一个民族严重依赖另一个民族,即使依赖一方对某些事物有它自己的表达,或可以轻而易举地从自己的词库中造词,也往往喜欢使用被依赖方的语言。
例如17世纪和18世纪,表示亲属关系的名词Papa(爸爸)、Mama(妈妈)、Onkel(叔、伯、舅)、Tante(姨、姑),都是从法语借到德语中的,虽然德语中本来就有相应的名称。
德语中的外来语及其影响
吴佑曾
【期刊名称】《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3(000)002
【摘要】<正>语言是人们进行交往的工具.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各个民族利用自己的语言及对方民族的语言进行各种交往.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语言也得到了交流.一种语言在交流过程中吸收其他语言中对自己有益的成份来补充、丰富自己,从而得到更好地发展.德语属日尔曼语族,它和罗曼语族,拉丁语族及斯拉夫语族一起成为欧洲的四大语族.本文试图浅谈德语中来自其他欧洲语族的外来语,来自日尔曼本语族的外来语以及来自世界其他语言的外来语(主要是东方语言).另外专门谈了德语中来自汉语的外来语.然后谈谈外来语在德语中的使用方式.最后谈一下外来语的发展趋势.
【总页数】5页(P29-33)
【作者】吴佑曾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
【相关文献】
1.外来语在汉语中的使用及对汉语的影响 [J], 任君;赵雪爱
2.单音节外来语素在当代新词构造中的应用及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J], 李韵;杨文全
3.思维因素在德语作为三语写作中的影响 [J], 张丽娜
4.日语中的外来语对口语的影响 [J], 武明明
5.探究德语中“英语外来词”现象及影响 [J], 沈南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68从文化互动交融角度分析德语中的中文外来词李艳婷绵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摘要:中文词汇在德语外来词引用中日渐增多,且使用频次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两国文化交流与渗透。
从文化互动与交融的角度分析,德语引用中文外来词是对于我国文化的认可与包容。
文本从从文化互动交融角度,分析了德语中的中文外来词的文化表现机制,同时解析了德语中的中文外来词基础类型与文化导向作用,以便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文化互动;交融渗透;德语;中文外来词一、德语外来词文化互动概述德语外来词与其他语种类似,也是对于外来语言词汇的引用,是一种语言从别的语言借来的词汇。
德语外来词出现最早的便是拉丁语和希腊语,在语言文化的传播中,在马丁·路德对拉丁语《圣经》进行翻译时百年采用了较多的外来词汇。
后期现代德语在欧洲地区进行了更为广泛的文化交流与渗透,虽然保留了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的语言特征,但是对于法语、英语的外来词汇引用量明显增加。
当代德语的词汇量发展到四十万以上,其中约有将近十万的词汇量为外来词。
这样的外来词比例在各种语言文化中都是较为少见的,其中能够发现日耳曼民族文化中的包容心态,也能够反射出文化交际中互动机制本身的影响作用。
诸如《德语中的日语外来词词典》中介绍了德语在采用日语外来词汇时的借鉴方式,日式床垫“Futon”对于商业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支持作用,柔道“Judo”对于体育文化的疏导起到了展现效果,卡拉OK“Karaoke”对于娱乐文化具有突出作用,数独游戏Sudoku 在浅层交际语言中具有文化传播效力,寿司“Sushi”是对于饮食文化的形象塑造。
因此,在实践案例中也能够充分体现出,特定词汇代表了文化背景所呈现出的人文色彩,对于加强文化融合与渗透具有较高的支持作用。
二、德语中的中文外来词的形成机制及文化交流促进作用在诠释德语中的中文外来词的形成机制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外来词”与“借词”的区别。
从学术研究角度,外来词并非严格意义的借词。
从文化互动交融角度分析德语中的中文外来词作者:李艳婷来源:《神州·中旬刊》2018年第07期摘要:中文词汇在德语外来词引用中日渐增多,且使用频次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两国文化交流与渗透。
从文化互动与交融的角度分析,德语引用中文外来词是对于我国文化的认可与包容。
文本从从文化互动交融角度,分析了德语中的中文外来词的文化表现机制,同时解析了德语中的中文外来词基础类型与文化导向作用,以便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文化互动;交融渗透;德语;中文外来词一、德语外来词文化互动概述德语外来词与其他语种类似,也是对于外来语言词汇的引用,是一种语言从别的语言借来的词汇。
德语外来词出现最早的便是拉丁语和希腊语,在语言文化的传播中,在马丁·路德对拉丁语《圣经》进行翻译时百年采用了较多的外来词汇。
后期现代德语在欧洲地区进行了更为广泛的文化交流与渗透,虽然保留了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的语言特征,但是对于法语、英语的外来词汇引用量明显增加。
当代德语的词汇量发展到四十万以上,其中约有将近十万的词汇量为外来词。
这样的外来词比例在各种语言文化中都是较为少见的,其中能够发现日耳曼民族文化中的包容心态,也能够反射出文化交际中互动机制本身的影响作用。
诸如《德语中的日语外来词词典》中介绍了德语在采用日语外来词汇时的借鉴方式,日式床垫“Futon”对于商业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支持作用,柔道“Judo”对于体育文化的疏导起到了展现效果,卡拉OK“Karaoke”对于娱乐文化具有突出作用,数独游戏Sudoku在浅层交际语言中具有文化传播效力,寿司“Sushi”是对于饮食文化的形象塑造。
因此,在实践案例中也能够充分体现出,特定词汇代表了文化背景所呈现出的人文色彩,对于加强文化融合与渗透具有较高的支持作用。
二、德语中的中文外来词的形成机制及文化交流促进作用在诠释德语中的中文外来词的形成机制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外来词”与“借词”的区别。
融合与冲击——浅谈德语中的外来词作者:唐雪来源:《文化产业》2014年第01期摘要: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强势国家不仅仅是对弱势国家的政治、经济上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在文化上也形成了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一种影响,其中一个非常明显的表现就是强势文化语言的词汇大量渗透进入弱势文化的语言,而出现大量外来词就是这种表现的最大特征。
德语作为欧洲最重要的语言之一,其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也同样是在与其他语言的融合和冲击中完成的,而追溯德语的发展,究竟有哪些外来词对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呢?德语主要是吸收了哪些语言的单词?强势文化如何对弱势文化产生影响?本文将对以上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强势文化德语概况外来词对德语的影响中图分类号:G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1-0099-02一、德语概况德语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的西日耳曼语,现为德国、奥地利的官方语言,也是瑞士的四种通用语言(德语、法语、拉丁罗曼语、意大利语)之一。
德语的形成可以追溯到马丁路德的《圣经》翻译。
全世界有1亿多人使用德语作为他们的母语,主要是在德国、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卢森堡等国家和地区。
德语分为高地德语(Hochdeutsch)和低地德语(Plattdeutsch)。
高地德语是现代德语的基础,而现代德语也采用了低地德语的某些发音规则,通用的书面语以高地德语为准。
二、德语外来词的形成现代德语的词汇量大概在500万到1000万左右,其中许多词汇是由德语词和外来词组成的。
现代德语的词汇从词源的角度去分析,大致可以分成三大类:即原德语词、德化的外来词和外来词。
原德语词是指源自古日耳曼语、在表达形式上与印欧语系其他语言的相应词有某种特点共同特点的德语词。
在后来漫长的语言发展中,德语吸收了大量其他民族的词语,其中一部分随时间的流逝,在发音、拼写、重音上逐渐符合德语的规范,一般人已经不能辨别出它们的出处,这类词被叫做德化的外来词。
德语中的外来词:流变与规范何 涛 现代德语的词汇从词源的角度去考察,可划分为三大类,即原德语词(E rbw o rt),德化的外来词(L ehnw o rt)和外来词(F rem dw o rt)。
原德语词是指源自古日尔曼语、在表达形式上与印欧语系其他语言的相应词有某种共同点的德语词。
例如V ater(父亲),古高地德语是fater,拉丁语是p ater,古印度语是p itár,亚美尼亚语是hayr。
在现代德语非派生的基本词汇中原德语词仅占四分之一。
1在漫长的语言发展过程中,德语吸收了大量其他民族的词语,其中的一部分随时间的磨合,在发音、拼写方法、词重音和词形的变化上逐渐符合德语的规范,除非语言专家,一般人已难以辨认它们的出处。
这部分词语被称为德化的外来词。
吸收进德语的其他民族的词语,还有一部分在发音、词重音和拼写上完全没有、或者只是部分符合了德语的规范,还没有演变成为德化的外来词。
这一部分词语被称之为外来词。
世界文化发展的历史表明,各民族的文化在大碰撞时,强势文化往往对弱势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
这种影响在语言上的表现就是强势文化的词语大量地渗透进弱势文化的词汇。
而外来词就是这种文化渗透的最充分的体现。
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是整个西方文明的摇篮。
公元前十世纪左右,当希腊人着手构建自己的国家时,欧洲大陆的北部还是一片蛮荒之地;公元纪元前后,当罗马人为“共和”还是“帝制”争得不可开交时,居住在莱茵河一带被罗马人称之为“长发高卢”的日尔曼人的祖先还处在氏族社会的阶段。
正是这种文明的落差,造成了日尔曼人对希腊、拉丁词的大量吸收。
在古高地德语时期(公元八世纪中叶至十一世纪中叶)之前,古日尔曼人的词汇中就已经借用了大约600个拉丁词2。
比如街道(StraΒe,拉丁文strāta)、商人(Kaufm ann,拉丁文caupo)、钱币(Münze,拉丁文m onēta)、围墙(M auer,拉丁文mūru s)、砖瓦(Ziegel,拉丁文tēgu la)、葡萄酒(W ein,拉丁文vīnum)等常用词就是那时从拉丁文中吸收、并逐渐演变而成的。
外来语对德语的作用与影响[论文关键词]外来语作用与影响构词[论文摘要]由于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德语中引入了许多英语外来词,对德语语言本身及其德语语言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这些英语外来词或完全借用,或根据德语的词法规格进行了改变。
本文对德语中英语外来词的构成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总结概括。
本文试图从构成和影响的角度分析现代德语中外来词的特点,总结其发展趋势和影响,以期为汉语和德语语言学习者及翻译工作者带来启示。
一、德语的外来词借用历史德语是德国和奥地利的官方语言,也是瑞士的四国官方语言之一。
它属于印欧语系下日耳曼语族下的西日耳曼语。
德国地理位置独特,作为欧洲的“中部之国”,其边界在历史上变化频繁。
由于多次的民族部落大迁移,也由于其政治上经常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所以,德语作为全德统一的语言的形成过程是相当曲折的。
12—16世纪,宗教改革使德语方言得到了普及发展,圣经德译本的出现为德语的统一起了重要作用,为标准德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现代德语标准音到19世纪才形成,1880年康拉德·杜登出版了他的德语全正体书写字典。
1901年经过改正后成为标准德语的唯一规则作品。
l9世纪前,德语主要受拉丁语、希腊语、意大利语和法语的影响,借人了大量军事、法律、饮食文化、艺术等领域的词汇。
l9世纪初,英国工业革命带来的科技发展,20世纪上半叶,美国在经济和科技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使德语中涌入了大量的英语词汇。
概括起来,德语中的外来语主要来自三大部分:1.来自罗曼语系、拉丁语系和斯拉夫的德语外来词。
来自罗曼语系的外来语包括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等。
在这些语言当中,德语受法语外来语的影响最大,对法语的吸收主要是骑士风尚文化方面的词汇。
随着德意贸易的往来,一些意大利词汇也在德语中生了根。
由于宗教的传播和僧侣文化的影响,早在5世纪前就有拉丁语进入德语领域,其中有关政治和宗教的词汇最多。
由于日耳曼民族强的大的政治、军事实力和扩张政策使相邻国家的斯拉夫语对德语的影响也略见一二,但词汇为数不多。
2.来自日耳曼语族的德语外来语。
日耳语族中包括,英语、荷兰语、丹麦语、瑞典语等,其中,英语对德语的影响最大。
德国的报刊,成了英语词汇的主要传递者。
本文主要讨论英语外来词对现代德语发展的影响。
3.来自世界其他语系的德语外来语,主要是东方语言。
二、德语中英语外来词的构成据称,法语和英语的相同词汇大概有3500个,而德语和英语相同和相似的词汇达到8000个。
英语词汇在德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日常生活中的大量出现已司空见惯。
一般说来,德语对英语的借用主要有四种:完全借用,即拼写和意思都相同;创新借用,即在借用的基础上加以创新;转移借用,也就是在借用的基础上转变形式;部分借,由两种不同语言的词汇组成。
1.完全借用。
德语借用英语词汇最主要的途径是完全借用。
这类词汇直接从英语语言中进入德语,拼写和意义都未发生变化。
如:Computer,Internet,E—mail,Song,Manager,Hobby,Shopping,EBook等。
2.创新借用。
通过这种方式借用的外来词,并非直接从英语中照抄过来,而是根据该词的英语含义,依照德语复合法构词原则,自己创造的新词。
这些词汇的构词语素都来自英语,进入德语后又按德语构词方式衍生出一些新词。
如:动词napower来自power,einscannen 来自scan;名词Chatter来自chat,Userin来自user,这些词是在外来词的基础上加上前缀或后缀派生而来的。
3.转移借用。
转移借用指一些英语词在进入德语后只保留其基本的形式,一些词法以及语法上的特征消失了。
如:Happy—End由happy-ending变化而来,lastnotleast由lastbutnotleast变化而来,boarding—card进入德语中变成Board—karte。
如:德语的动词不定式都以一en或者一n结尾,而英语则没有这个规则,所以一些英语动词进入德语时加上了德语动词词尾,以适应动词变位的需要,如checken(check),chatten(chat),stoppen(stop),joggen(jog),boomen(boom)等。
4.部分借用。
部分借用就是一个外来词的构词语素中部分照抄英语中的词,部分是意译成德语中相应的词汇。
如:Haarspray(德+英),Topverk?ufer,Visitenkarten(英+德),Buch-branche(德+英),Partnership(德+英),Weiterbil—dungsworkshop(德+英)等。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外来词都可以派生或复合出新词来,这里没有严格的规律可循,只能按照约定俗成或者大众用法,这就给德语的学习者和使用者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从这几种借词方式中可以看出,英语外来词一部分是完全照搬到德语词汇中来,一部分是经过改变吸收成德语词汇的一部分。
对于前者,由于德语与英语词汇构成规则和语法规则的不同,必然会对德语语言本身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德语中英语外来词的应用领域说到英语外来词对德语语言的影响,必然要先了解这些外来词集中应用的领域,以更好地了解这些应用所带来的影响范围。
德语中英语外来词涉及德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日常生活等各行各业,但主要集中应用的领域有1.日常生活领域。
如:Drei—Stenre—Restau—rants三星级餐厅,Top—Standort主要区位,Hot—Dry—Methode热干岩法,BoomtownHamburg欣欣向荣的汉堡,Intereity—Verbindungen城际交通,VIP—Lounges贵宾厅,CoolenHlatung冷酷的态度,BestAger享寿族,emotionsreich充满激情。
2.信息传媒领域。
如:Newsletter时事通讯,MediaComer媒体角,HighDeifnitionTelevision 高清晰电视,Audiodateien音频文件,Hiif—Qualit?高保真品质,TV—Shows电视秀,Filmstofe 电影素材。
3.艺术、娱乐、体育领域。
Designobjekte设计作品,DieVisualGlalery视觉画廊,Beach Partys 海滩聚会,Filmhaus电影之乡,Science—Fiction—Streifen科幻片,DieHollywoodgren好莱坞大腕,ChampionsLeague冠军联赛,Fan—Shop球迷商店。
4.科技文化领域。
如:Chip—Riese芯片巨头,EinHightech Wunder高科技奇迹,DasImmunsysterm免疫系统,Innovationskraft创新力,Literaturtempel文学殿堂,Muhikultur 多元文化,Graduiertenschulen研究生院。
5.政治经济领域。
EndunngFreedom持久和平,Imagebildung形象大使,Live—Blick实时观察,Politik—News政治新闻,MobileSummit移动峰会,EineBoombranche蓬勃发展的行业,Break-throughoftheYear年度突破,Boom经济的兴旺发展,WorldEnergyDilaogue世界能源对话,Solarin-dustrie太阳能工业,Jobmotor就业发动机。
英语外来词在如此多的领域中的存在,尤其是在新兴事物中表达上的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英语外来词对德语语言社会产生的影响。
四、英语外来词的影响英语外来词在德国人民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渗透必然对德语语言词汇和语言规范方面形成巨大的影响。
有些学者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也在发展,而且趋于简化,各民族语言的交流越来越多,趋于融合的发展趋势是无法抗拒的,因此英语外来词对德语语言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有些学者从l9世纪开始就倡导德语的纯化运动,他们希望用德语表达方式代替或者排除一些不必要的英语借词。
两方学者的观点充分说明的英语外来词对德语语言本身,以及对德语语言社会带来的影响。
1.对德语语言的影响。
首先,完全借用是英语外来词中重要的一部分,这类借词在意义和读音上直接来自于英语词汇,基本保留其英语特色,人们在使用中为了方便起见,不顾及德语原有的构词规范和读音规范,而德语与英语之间的构词规范和读音规范有着很大的区别,这就对德语原有的语言规范形成一定的冲击。
学习者在不明确到底哪个词汇是外来语的前提下,对于这样的混乱现象无法识别,这就为学习带来不小的难度。
其次,有些进入到德语词汇中的英语外来词对德语的语法和句法带来了挑战,如名词语法性上不明确的现象,专有名词第二格的表现方面等;再有,由于英语外来词读音的规则的差异也必然造成德语书写规则的变化。
这些因素都将给德语语言词汇,甚至是德语语言规范带来巨大的影响。
在这个过程中,要么是德语语言规范发生缓慢的改变,要么是这些外来词被逐渐同化、吸收到原有的德语语言体系中来,形成符合原语言规则的语言因素。
这两个趋势中,笔者认为前者的可能性较大。
2.对德语语言社会的影响。
英语外来词不仅丰富了德语的词汇,还对德语社会带来了影响。
外来词不仅直接体现了美国在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巨大先导作用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影响,而且也将这些影响直接带到了德语语言社会,加快了德语语言社会和世界最前沿文化的交流和共同发展。
另外,部分的英语外来词集中在科技领域,成为“世界通用词”,这些词汇成为最高效、最快速的交流方法,这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促进了科技和经济交流。
综上所述,英语外来词扩大了德语的词汇量,开拓了德语语言的新境界。
当然,英语外来词也给德语带来了一定的混乱,对德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给德语学习者与使用者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但是按照语言的发展规律看,这不仅有利于德语民族语言的丰富和发展,而且也促进了世界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其中是否应该接受这些外来词这一点,相关学者普遍认为:顺应语言发展的自然趋势,不做过度的干涉是语言学策略中对待外来语应该采取的明智态度。
经典英语谚语100句1.All rivers run into sea. 海纳百川。
2.Look before you leap. 三思而后行。
3.There are two sides to every question. 问题皆有两面。
4.Practice makes perfect. 熟能生巧。
5.Practice what you preach. 言行一致。
6.Pride will have a fall. 教者必败。
7.In prosperity think of adversity. 居安思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