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动物营养年会课件:猪肠道健康与营养源的比较效应
- 格式:pdf
- 大小:2.47 MB
- 文档页数:86
影响仔猪肠道健康的因素:1.日粮抗营养因子日粮抗营养因子包括豆粕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凝集素、抗原蛋白、棉粕中的棉酚、植酸等等,其中豆粕中的抗原蛋白是造成仔猪肠道功能损伤的主要原因。
球蛋白和β-伴球蛋白是豆粕中两种最重要的抗原蛋白,前者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起上皮细胞通透性增加和黏膜水肿;后者引起肠道形态变化,表现为肠道绒毛萎缩、脱落。
2.病原微生物新生幼畜的胃肠道是无菌的,随后母源性和外部环境的微生物定植于肠道中,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微生态系统。
猪肠道内大约有14个属的400~600种微生物,数量达到1014个,是体细胞的10 倍。
仔猪断奶后,乳酸杆菌、福特氏乳酸菌和嗜酸乳酸杆菌的数量显著降低,其原因为需要复杂营养供应的乳酸菌受到了断奶后仔猪采食量下降的影响;另一方面,日粮组分的变化,如日粮中含有的抗营养因子,造成了肠道受损伤和炎症,增加了被外部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机会。
3.饲料加工调制断奶仔猪由采食母乳到采食饲料,经历一个巨大的转变,饲料加工处理方式不同,对仔猪肠道健康影响也不同,如原料熟化与否,颗粒料与粉料及固态料与液态料等。
从消化率的角度出发,谷物和植物性饲料(玉米、豆粕、大豆、小麦)至少需要50%以上的熟化处理,以保证对淀粉的糊化和对抗原的灭活效果。
经过熟化和制粒后,可以减少日粮抗营养因子、病原微生物等的数量,从而减少对肠道黏膜的过敏反应与损伤。
有报道不同料形对断奶仔猪消化生理的影响,与粉料相比,颗粒料可显著提高仔猪日采食量,提高内源酶的活性;与固态料相比,液体料可显著降低仔猪的腹泻,提高小肠绒毛的高度。
4.霉菌毒素霉菌毒素是产毒霉菌在粮食或饲料上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二次代谢产物,对动物肠道健康影响很大。
试验标明,镰刀霉菌毒素中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和玉米赤霉烯酮(ZEN)可造成新生仔猪肠上皮细胞氧化损伤,并抑制其增殖,导致细胞膜完整性受损,抑制消化酶的活性及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猪营养需要估计模型翻译秋红果QQ973293357(自己翻译,毕竟水平有限,不当之处海涵,请参阅专家翻译)引言(NRC,1998)已经很好地确定了不同类别猪的每天的营养需要,这些营养需要受生理状况、生产潜能和环境条件的影响。
NRC(1998)给出的三个数学模型对20kg-140kg 活体重(BW)的生长育肥猪、妊娠母猪、泌乳母猪的标准回肠可消化氨基酸(SID)、氮(N)、标准全消化道可消化(STTD)磷(P)和总钙(Ca)的需要进行了更新和调整。
在模型形成期间,以精确的预测和相关的实践使之易用性、透明化和简单化。
表观可消化氨基酸(AID)和表观全消化道可消化磷(ATTD)的需要可以各自由SID和STTD P 得出。
对于玉米豆粕型日粮,总日粮氨基酸和P的需要同样可以得出。
为促进模型的完整性,模型对BW20kg以下猪的维生素和矿物元素(而不仅仅Ca和P)的营养需要进行了经验估计。
把常规的饲料配方程序计算出的日粮营养含量和模型得出营养需要的估计进行正确的对比,从而使这些模型趋于完善。
从动物整体水平上看,这三种模型给出的营养和能量的生物利用是机械的、动态的、确定性的。
这些模型被认为是机械的是因为它们机械地体现了已知的影响营养需要的生物学原理。
这些生物学原理在第1章(蛋白)、2章(能量和氨基酸)、6(矿物元素)章做了概述。
然而,使用模型进行营养需要估计时,不可避免的含有了一些经验元素和经验实测值。
用户可以进行自定义时间段进行每一天的循环计算,累加的动物生产性能(生长、妊娠和泌乳)会自动的呈现出来。
一旦自动模拟被执行,用户可以仔细查看每一天的或多天的营养需要。
多天的营养需要可以简单地计算为每一天需要的平均值。
模型是是固定性的,因为这类家畜的营养需要估计没有明确体现家畜内的变异性。
但是,利用已经确立的单个动物的估计,通过调整吸收后的营养利用率,家畜之间的变异性可以在模型中明确地考虑(例如,Pomar Acids),第二章(蛋白质和氨基酸)已做了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