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与饲料
- 格式:doc
- 大小:80.50 KB
- 文档页数:4
动物营养与饲料的十字相乘法动物营养与饲料的十字相乘法一、引言动物营养与饲料一直是养殖业中的关键问题。
动物的健康与生长与饲料的质量和营养密度密不可分。
然而,在实际生产中,如何科学合理地搭配饲料,使之达到最佳的营养效果,一直是养殖户们头疼的问题。
本文将从动物营养与饲料的十字相乘法角度,探讨了解动物营养与饲料,提高养殖效益的途径。
二、动物营养与饲料的基础知识1. 动物体内营养元素动物体内的营养元素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
这些元素是动物正常生长和生理代谢所必需的物质。
2. 饲料的分类与特点饲料主要分为粗饲料和浓缩饲料两大类。
粗饲料多为纤维素质较高的植物材料,如青贮料、干草等;浓缩饲料则是富含能量和蛋白质的植物或动物制品,如玉米、豆粕等。
3. 动物对饲料的需求不同种类的动物对饲料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它们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元素的需求量和比例都不尽相同。
三、动物营养与饲料的十字相乘法“十字相乘法”是指在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调节关系,根据动物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和原料的营养水平,通过科学合理地搭配,使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之间达到良好的比例和平衡,达到最佳的营养效果。
1. 蛋白质与能量的比例蛋白质与能量是动物体内两个重要的营养元素。
良好的蛋白质和能量比例可促进动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生产性能。
过高或过低的蛋白质和能量比例都会影响动物的健康状况。
2. 矿物质与维生素的配合比例矿物质和维生素是动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它们的配合比例直接影响着动物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水平。
3. 氨基酸的平衡配比不同的动物对氨基酸的需求有所不同,而且氨基酸之间也有相互促进和抑制的关系。
在饲料中的氨基酸平衡配比很重要,对动物的生长和生产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四、动物营养与饲料的实际应用与建议1. 科学合理地搭配饲料在生产过程中,养殖户要根据动物的种类、生长阶段、生理状态和饲料原料的营养水平等因素,科学合理地搭配饲料,保证其营养成分的平衡和充分。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第一章1名词解释:1饲料:正常情况下,凡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无毒无害、且能提供营养物质的所有物质均可称为饲料2粗蛋白质:指饲料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3粗纤维(CF):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粗纤维、角质。
4中性洗涤纤维(NDF):指饲料通过用中性洗涤剂浸泡后所提出的纤维。
5、养分:食物中的能够被有机体用以维持生命或生产产品的一切化学物质,即通常所称的营养物质或营养素、养分。
问答(1)、饲料中的总水分包括哪些?答:总水:(1)游离水(自由水、初水):存在于细胞之间,结合不紧密,容易挥发(2)结合水(吸附水、束缚水):与细胞内胶体物质紧密结合,难以挥发。
第二章1名词解释:1必需氨基酸:指动物体不能合成或能合成但合成量不能满足动物营养需要,必须从饲料中补充的的一类氨基酸2非必需氨基酸(非EAA):能合成能满足蛋白质的需要,不需要饲料供给的氨基酸3限制性氨基酸(LAA):不同生理状态,EAA特定要求,EAA之间一定比例关系,由于某氨基酸的缺乏,影响其它氨基酸的利用,缺乏的氨基酸称之4蛋白质互补效应:EAA种类、含量、限制的程度不同, 多种饲料混合AA取长补短的作用。
5AA平衡理论:若某种饲粮(料)的EAA的相互比例与动物的需要相比最接近。
6氨基酸拮抗作用:某种氨基酸含量过高导致另一种或几种氨基酸需要量提高。
7理想蛋白:AA间平衡最佳、利用效率最高问答1、简述氨基酸的营养生理作用?答:(1)合成蛋白质——Lys的作用几乎全在于此(2)分解供能(小肠可能不能降解Asp、Cys、Trp、His)(3)参与免疫调节过程——Thr、SAA、Gln、Val;(4)调节采食量——Trp 5-HT,(5)Thr 与生糖、维持和采食量调节(6) Leu 促进骨骼肌蛋白的合成(7)Gln 在仔猪肠道发育和供能中具有重要作用2生长猪、家禽、成年动物必需氨基酸有多少种,分别是那些?答:(1)生长猪:10种EAA---- 赖、蛋、色、苯丙、亮、异亮、缬、苏、组、精氨酸;(2)成年动物:8种---不包含组氨酸和精氨酸;(3)禽:13种-包含甘氨酸、胱氨酸、酪氨酸;3简述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异同点。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动物营养学是研究饲料对动物身体生长、发育和生产的影响以及
制定合理饲料配方的科学。
它的发展推动了畜牧业的进步和食品安全
的保障。
动物营养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畜禽,而畜禽的营养需求根据年龄、体重、性别、品种、运动量、生产状态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通常的饲
料包括粗饲料和浓饲料。
粗饲料主要是指植物材料,如草料、干草、
青贮料等,含有较高的纤维素和低级碳水化合物,不易被动物消化吸收。
浓饲料则指含有相对较高的能量和蛋白质,如粮食、油料、豆粕等。
根据营养学原理,饲料的配方应考虑到动物的营养需求和不同饲
料的营养含量和消化率,合理搭配保证动物营养均衡,并符合经济效益。
动物营养学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通过科学地配制饲料和
管理饲养,可以提高畜禽的产量和质量,减少肥肉比例,使得肉类质
量更加优良。
同时,科学的饲养方法也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养殖
的效益和利润。
除了畜禽的营养需求外,饲料的品质和安全也是动物营养学十分
重要的方面。
饲料中含有不合适或者过多的成分可能对动物的健康产
生负面影响。
因此,饲料的质量和安全性评价也是动物营养学中的重
要研究内容。
合格的饲料应该符合国家的质量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测
和更新。
总体而言,动物营养学的研究对于畜牧业的发展和食品安全的保障都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应继续探索新的饲料原料、开发更加合理的配方方案,以提高畜禽养殖的效益,同时也关注饲料质量和食品安全,为人类提供更健康、优质的动物源性食品。
第一章动物营养原理一、名词解释(每词3分)1、动物营养: 指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利用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全过程,是一系列化学、物理和生理变化过程的总称。
2、营养物质: 动物为了生存、生长、繁衍后代,必须从外界摄取食物,动物的食物称为饲料。
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
3、总能:饲料中有机物质在完全燃烧时所释放出来的全部热能,它是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所含能量的总和。
4、消化能:动物摄入饲料的总能与粪能之差,即饲料可消化养分所含的能量。
5、净能:饲料消化能减去尿能及消化道气体能后剩余的能量。
净能是饲料的代谢能减去热增耗后的剩余能量,它是饲料中用于动物维持生命和生产产品的能量。
6、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高分子含氮有机物。
7、必需氨基酸: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的数量少、合成的速度慢,不能满足动物的营养需要,必须通过饲料提供的氨基酸。
8、非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是指可以在动物体内合成,无须靠饲料直接提供即可满足需要的氨基酸。
9、限制性氨基酸:某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低于动物的需要量,而且由于它们的不足限制了动物对其它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利用的氨基酸被称为限制性氨基酸,其中缺乏最严重的称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其余按相对缺乏的严重程度相应为第二、第三……限制性氨基酸。
10、理想蛋白质模式:可消化蛋白质中所含可利用氨基酸的比例与动物生长、生产所需要的氨基酸比例相一致的蛋白质,称为理想蛋白质。
它要求各种必需氨基酸以及供合成非必需氨基酸的氮源之间具有最佳比例。
11、必需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中,有几种不饱和脂肪酸,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饲料供给,或者通过体内特定的先体物质形成,对机体正常机能和健康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
12、常量矿物质元素:在动物体内含量在0.01% 以上的各种矿物质元素称为常量元素。
属于这类元素有钙、磷、钾、钠、镁、硫、氯7 种。
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的健康和生长状态与其摄入的营养和饲料密切相关。
合适的营养摄入和饲料配给对动物的生长、生殖、产量和健康状况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动物营养与饲料对动物生长和健康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常见的动物饲料和其配方要求。
动物的营养需求是在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品种和不同环境条件下都会发生变化的。
因此,科学合理地确定动物的饲料成分和摄入量是至关重要的。
动物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合理的营养摄入可以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改善毛色和健康状况。
营养不良或缺乏会导致动物生长缓慢、疾病易发等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在动物饲料方面,常见的饲料包括谷物、豆粕、鱼粉、玉米等。
这些饲料的配方是根据不同动物的需求来确定的,例如猪、鸡、牛等动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它们的饲料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动物饲料的配方要包含适当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微量元素,以满足动物的生长需求。
同时,饲料的质量也至关重要,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含量、消化率等都对动物的健康和生长有影响。
动物营养和饲料技术的不断进步,不仅可以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还可以减少养殖成本和环境污染。
因此,科学合理地确定动物的营养需求和饲料配方,使用高质量的饲料,对于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动物饲料生产企业也需要不断进行研究创新,生产更加适合动物需求的饲料,以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动物营养和饲料是影响动物生长和健康的重要因素。
科学合理地确定动物的营养需求和饲料配方,并使用高质量的饲料,可以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改善健康状况,降低养殖成本,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能够进一步完善动物营养和饲料技术,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动物营养与饲料标题:动物营养与饲料:保障动物健康生长的关键引言:动物营养与饲料作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动物的健康生长和产品质量。
本文将通过对动物营养需求和饲料种类、制备以及合理饲喂等方面进行探讨,为读者全面了解动物营养与饲料的重要性提供参考。
第一部分:动物营养需求动物的饲养需要根据其种类和生长阶段,合理配置营养成分。
不同动物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需求存在差异。
例如,禽类对蛋白质的需求相对较高,而反刍动物对纤维素的消化能力较强。
了解动物的特性和营养需求是保障动物健康生长的关键。
第二部分:饲料种类与制备饲料种类以及制备方法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主要的饲料种类包括精饲料和粗饲料。
精饲料指能提供动物所需主要营养物质的饲料,如谷物和豆粕等;而粗饲料则主要提供纤维素,例如青贮料和干草。
在制备饲料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饲料成分搭配、加工技术、添加剂等因素,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第三部分:合理饲喂与饲料管理合理饲喂是保障动物健康生长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饲料的定量和定时。
过量或不足的饲料供给都会对动物的生长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过量的饲料供给可能导致消化问题和肥胖,而饲料的不足则可能影响动物的健康状态和生产能力。
饲料管理方面,及时清理和更换饲喂器具、保持饮水设备清洁等措施也是确保动物健康的重要手段。
第四部分:饲料安全与环保饲料的安全性不仅关系动物的健康,也直接关系到人类的食品安全。
因此,在饲料制备过程中,必须注意原料的来源和质量,确保不使用过期、变质或含有有害物质的原料。
此外,饲料制备过程中的卫生状况也需要高度重视,以免发生交叉感染或污染。
同时,饲料的环保性也是一个重要考量因素,减少饲料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有助于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结论:动物营养与饲料是农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动物的健康生长和产品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
合理了解动物的营养需求,选择适宜的饲料种类并进行正确的制备和饲喂,注重饲料的安全和环保,是确保动物健康和最大化经济效益的关键。
第一章动物营养与饲料第一节动物所需营养物质动物生长、繁殖、维持生命活动和抗病力都需要消耗营养物质。
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能量、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水等。
一、能量饲料中能量物质主要有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
由于这三大类物质所含元素的比例不同,其总能含量也各不相同,脂肪含量最高,每克脂肪总能值为每克蛋白质的1.6倍,为每克碳水化合物的2.25倍。
动物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在能量的参与下才能进行。
二、水分水是动物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失去1/10的水分动物就会有死亡危险。
由于水和空气一样在自然界非常丰富,其重要性易被忽略。
1.水在动物体内的分布水约占动物体重的70%左右,在动物的组织和器官中分布是不相等的,血液中最多,含80%左右,肌肉含水量72%〜78% 左右。
2.水在动物体内的功能(1)水是动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动物体内水分大部分与蛋白质结合形成胶体,使组织、细胞具有一定的形态、硬度和弹性。
(2)水是一种理想的溶剂体内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转运和代谢废物排出都必须溶于水中后才能进行。
(3)水是化学反应的介质水参与体内很多的生物化学反应,如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等。
(4)调节体温由于水的比热大,导热性好,蒸发值高,所以水能储备能量,迅速传导热能和蒸发、散失热能,有利于恒温动物体温的调节。
(5)润滑作用动物体内关节囊、体腔内和各器官间的组织液中的水,可以减少关节和器官间的摩擦,起到润滑作用。
3、水的来源和排出动物体内水的来源主要是饮水。
饮水多少与动物种类、饲料类型、环境温度等有关。
水经肠黏膜吸收进入血液,然后输运到身体各组织器官。
动物体内水的排出主要通过排尿、排粪,其次是肺脏和皮肤蒸发。
泌乳也是动物水排出的重要途径。
牛乳平均含水量高达87%。
如牛每形成1千克乳,需要4〜5千克水。
充分满足奶牛饮水,可增加产乳量。
1枚60克重的鸡蛋含水42克以上。
蛋鸡缺水时,产蛋率明显下降。
三、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一类数量庞大的物质总称。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简介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是研究动物的营养需求和确定合理饲料的科学。
它关注动物身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包括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饲料配方来满足这些需求。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增加动物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动物营养的要素动物营养的要素包括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它们是动物体内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能量能量是动物体内各种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在动物体内可以提供热能和机械能。
动物从饲料中获得能量主要来自于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饲料中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在动物体内被代谢成为能量,用于维持机体生命活动和生长发育。
蛋白质是动物体内构成组织和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动物体内代谢所必需的物质。
在动物体内,蛋白质主要用于构成骨骼肌、内脏器官和皮肤等组织,还参与体内许多酶的构成,促进代谢反应的进行。
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动物体内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微量物质。
维生素在动物体内起着调节代谢的作用,参与各种生理反应和维持机体健康。
矿物质则是动物体内的无机元素,对于骨骼、牙齿、血液和体液的形成和调节、肌肉收缩、神经传导等都起着重要作用。
饲料的分类饲料根据其来源和类型可分为天然饲料和人工饲料。
天然饲料天然饲料主要来源于农田、草原、森林和水域等自然环境中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它们包括青饲料、干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青饲料是指采收后含有水分的植物,主要包括牧草、饲料玉米、饲料豆、青贮饲料等。
在动物饲养中,青饲料作为一种优质的饲料,具有高营养价值和好口感。
在农业生产中,青饲料也可以通过干燥或发酵等方式保存起来。
干饲料干饲料是指在采收后,通过干燥、杀菌等处理方法去除水分的植物和动物,主要包括饲料粉、饲料颗粒、饲料块等。
干饲料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便于储存、运输和使用的优势。
饲料添加剂饲料添加剂是指向饲料中添加的一些物质,用于改善饲料的品质和功能,提高动物的生长和健康。
动物营养与饲料简介一、动物营养学的概念 (1)二、饲料养分组成 (1)三、饲料养分的消化、吸收和代谢 (6)四、饲料原料及其加工 (7)五、配合饲料 (10)一、动物营养学的概念动物营养是指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利用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全过程,是一系列化学、物理及生理变化过程的总称。
动物营养学是研究和阐明动物摄入、利用营养物质过程与生命活动的关系的科学。
通过研究营养物质对生命活动的影响,揭示动物利用营养物质的量变质变规律,为动物生产提供理论根据和饲养指南。
动物营养学的原理、方法和技术不仅是经营养殖业成败的关键,而且与人类的生活、健康关系密切。
动物营养学是现代动物生产和人类生活、健康必不可少的直接应用科学原理和方法指导实践的一门学科。
二、饲料养分组成饲料:能提供饲养动物所需养分,保证动物健康、促进生长和生产,且在合理使用下不发生有害作用的可食物质。
养分: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简称养分。
养分的种类: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水(一)水分各种饲料均含有水分,其含量差异很大,最高可达95%以上,最低可低于5% 。
水分含量越多的饲料,干物质含量越少,营养浓度越低,相对而言,营养价值也越低。
同一种饲料植物,收割期不同,部位不同,水分含量也不一样。
幼嫩时含水较多,成熟后水分含量减少;枝叶中水分较多,茎杆中水分较少。
青绿多汁饲料和各类鲜糟渣饲料中水分含量多不利于饲料的贮存和运输,一般保存饲料的水分以不高于14%为宜。
(二)粗蛋白质(Crude Protein,缩写CP)粗蛋白质是常规饲料分析中用以估计饲料、动物组织或动物排泄物中一切含氮物质的指标,它包括了真蛋白质和非蛋白质含氮物(Non-protein Nitrogen,缩写NPN)两部分。
NPN包括游离氨基酸、硝酸盐、氨等。
…常规饲料分析测定粗蛋白质用凯氏定氮法,通常,蛋白质中含氮量为16%。
蛋白质的组成组成单位:氨基酸,缩写为AA。
动物营养与饲料
第一章畜禽营养基础
第二章饲料及其加工利用
第三章营养需要与饲料配合
第四章饲料的常规分析
第五章饲料厂的审批、建设与管理
畜禽营养基础
第一节动物与植物的组成成分
教学目标:
1、理解动植物体化学组成的异同
2、掌握组成动植物体的化学成分
教学重点:
1、动植物体的化学组成
2、动植物体化学组成的异同
教学难点:
动植物体化学组成的异同
教学方法:
启发法、导入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动植物体的营养物质元素组成:
(一)动植物体的化学组成按它们在动植物体内含量的多少分类:
1、常量元素:含量大于或等于0.01%者称为常量元素。
2、微量元素:含量小于0.01%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
(二)动植物体的营养物质组成及其影响因素
不同植物的化学成分(%)
动物体内的化学成分(%)
不同收获期的苜蓿养分含量(%)
植物体和动物体成分比较(%)
分析表可知,碳水化合物在植物性饲料中含量高,约占物质的70%左右,而动物体中糖分含量极少,只占体重的1%以下;植物性饲料中,含水量在5%-95%之间变化,而动物体的含水量一般为体重的1/2-2/3;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除肥育动物变动明显外,一般健康的成年动物都相似,但植物性饲料则不然。
二、动植物体的化学成分蛋白质
饲料概略分析法
水分维生素
有机物脂肪
组成动植物体的化合物无氮浸出物
糖类
干物质
粗纤维
灰分(矿物质)
(一)动物体的化学成分特点
(1)水分:动物体内水分含量随年龄的增加而大幅率降低。
(2)有机物质:脂肪和蛋白质是动物体内两种重要的有机物质。
动物体内碳水化合物含量极少。
蛋白质是构成动物体各组织器重要的组成成分。
动物体内各种酶、抗体、内外分泌物、色素以及对动物有机体起消化、代谢、保护作用的一些特殊物质多为蛋白质。
动物体内的蛋白质是由各种氨基酸按一定排列顺序构成的真蛋白质。
(3)灰分(矿物质)
钙、磷占:65%-75%。
90%以上的钙、约80%的磷和70%的镁,分布在动物骨骼和牙齿中,其余钙、磷、镁则分布于软组织和体液中。
(4)动物活体成分的估计
动物活体成分构成规律:
动物总体重=水分重+脂肪重+脱脂干物质重。
水分与脂肪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二)植物体的化学成分特点
植物体水分及其水分含量随植物从幼龄至老熟逐渐减少,碳水化合物是植物的主要组成成分。
碳水化合物分为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
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构成物质,在植物茎秆中含量较高。
动物体内蛋白质含量较高,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
(四)动植物体组成成分的比较
(1)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植物体的结构物质和贮备物质。
动物体内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却少于1%,主要为糖原和葡萄糖。
结构性多糖主要分布于根茎叶和种皮中,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果胶等,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物质。
(2)蛋白质:蛋白质是动物体的结构物质。
构成动植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相同。
用饲料常规分析法获得的饲料粗蛋白质还含有部分非蛋白质性的含氮物,称NPN。
(3)脂类:脂类是动物体的贮备物质。
动物体内的脂类主要是结构性的复合脂类,如磷脂、糖脂、鞘脂、脂蛋白质和贮存的简单脂类等。
(4)、水分:
(5)、矿物质:
教学小结:
作业:
1、名词解释
营养物质粗蛋白常量元素微量元素2、叙述动植物体化学组成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