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肠结核、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比较鉴别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3
溃疡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对比研究阿娜尔古丽.阿布都热合曼;迪丽努尔【期刊名称】《中国医学装备》【年(卷),期】2014(000)011【摘要】目的:对比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与克罗恩病(CD)的病理形态学特点。
方法:将诊断为UC和CD的181例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实验室与临床资料,比较其镜下及组织学表现的不同。
结果:经过结肠镜下比较发现,病变部位、分布状态、纵行溃疡、环形溃疡、阿弗他溃疡、结节样增生、肠腔狭窄及鹅卵石征等项目在两组患者间的比较其差异显著,而其他类型则无差异。
两组患者的病理结果比较发现,炎症侵犯肌层、绒毛状结构增生、隐窝炎或脓肿、非干酪性肉芽肿、隐窝扭曲、杯状细胞减少以及潘氏细胞化生等项目组间差异显著。
结论:根据UC和CD的病理学特点,在诊断UC和CD时需要将内镜下和显微镜下结肠病变的特征进行综合分析,以便做出更为准确的诊断。
【总页数】3页(P72-74)【作者】阿娜尔古丽.阿布都热合曼;迪丽努尔【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北院病理科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北院病理科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4.62【相关文献】1.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分析 [J], 陈红莉;唐建光2.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分析 [J], 陈红莉;唐建光;3.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临床特点的比较分析 [J], 唐世玉4.溃疡性结肠炎与克罗恩病患者生存质量对比研究 [J], 魏裕涛;黄智斌;魏佳娜;陈延;郝宏伟5.浅析中医治疗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的用药特点 [J], 贾波;郭雄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肠结核与克罗恩病的临床、内镜及病理的对比研究目的对比分析肠结核与克罗恩病的临床、内镜及病理特征。
方法将我院2002年1月~2011年1月确诊的肠结核和克罗恩病患者作为入选对象,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肠结核23例,克罗恩病共116例,作为对比分析病例资料。
结果肠结核组发生发热及血便的比率与克罗恩病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肠结核的血沉明显高于克罗恩病(P<0.05)。
两组的Hb、ALB 及ANCA、ASCA及PPD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分别进行比较(P>0.05)。
肠结核的内镜表现主要为充血水肿、糜烂、节段性改变及肠腔狭窄比较多见。
克罗恩病内镜下表现主要为糜烂、充血水肿、节段性改变、裂隙状溃疡较多见。
两组在充血水肿、糜烂、节段性改变、假性息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的炎症和肉芽肿形成无统计学差异,干酪性肉芽肿仅见于肠结核,裂隙样溃疡、淋巴结肿大聚集仅见于克罗恩病。
肠结核并发肠腔狭窄并肠梗阻比率较高,而克罗恩病并发瘘管、上消化道出血较多(P<0.05)。
结论肠结核与克罗恩病二者在诊断上常出现误诊,临床医生应综合分析二者的临床发病特征,结合内镜及病理对其鉴别诊断进行综合分析,才能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intestinal tuberculosis and Crohn’s disease clinical,endoscopic and pathological features. Methods To selecet intestinal tuberculosis and Crohn’s disease as a selected object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2 to January 2011 diagnosis of,and to retrospective analyze the clinical data,including 23 cases of intestinal tuberculosis,116 Crohn’s disease cases in this study a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linical data. Results Intestinal tuberculosis group,fever and bloody stool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s compared with the rate of Crohn’s disease group(P<0.05). ESR was lower inCrohn’s disease group(P<0.05).Two groups of Hb,ALB,and ANCA,ASCA,and PPD’s laboratory indexes were compared(P>0.05). Endoscopic findings of intestinal tuberculosis mainly congestion and edema,erosion,segmental changes,and lumen stenosis found more common. Crohn’s disease endoscopic manifestations were erosion,edema,segmental changes,and fissure-like ulcers are more common. The two groups,erosion,edema,segmental changes,pseudo polyps in comparison(P>0.05). Inflammation and granulomas in two groups had no differentiate(P>0.05). Caseous granuloma were only in ITB,Fissure-like ulcers,swollen lymph nodes were only in CD. Intestinal tuberculosis with higher rates of intestinal stenosis and obstruction,and Crohn’s disease complicated by fistula,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more(P<0.05). Conclusion Intestinal tuberculosis and Crohn’s disease often appear both in the diagnosis of misdiagnosis,the clinician should b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incidence of both clinical features,combined with the endoscopic and pathological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its comprehensive analysis,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diagnostic accuracy.[Key words] Intestinal tuberculosis;Crohn’s disease;Clinical manifestations;Endoscopy;Pathological features腸结核是结核杆菌侵犯肠道引起的慢性特异性感染,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漏诊、误诊、贻误治疗,因此临床多与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阑尾周围脓肿、回盲部肿瘤等进行鉴别诊断[1]。
克罗恩病的病理鉴别诊断发布时间:2021-11-02T05:44:43.575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23期作者:李腾仙杨茂[导读] 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肠道炎性肉芽性疾病,至今尚未明确发病原因,有学者认为可能与遗传、免疫及感染相关。
李腾仙杨茂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贵州贵阳 550001【摘要】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肠道炎性肉芽性疾病,至今尚未明确发病原因,有学者认为可能与遗传、免疫及感染相关。
该疾病会累及小肠和结肠,通常难以治愈,有较高的复发概率,现阶段临床中没有单独一个指标可以明确诊断出克罗恩病,需结合组织学、内经外观、外科表现、放射学、血清学及患者临床症状综合判断,且该疾病与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急性阑尾炎等多种疾病具有相似性,鉴别诊断尤为重要。
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克罗恩病的病例鉴别诊断,以供参考。
【关键词】克罗恩病;病理;鉴别诊断克罗恩病的病理学基础是肠道粘膜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其组织学特征具有多样性,其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肠系膜侧纵行溃疡,以及呈跳跃性、节段性分布的病变,在内镜下可以见到局灶或片状慢性炎症、局灶或片状隐窝结构、非干酪样肉芽肿、粘膜基底部浆细胞增多、幽门腺化生、淋巴滤泡增生等[1]。
目前临床诊断克罗恩病还缺乏最低形态学标准,故病理鉴别诊断对于临床综合诊断该疾病具有突出价值。
1.肠结核肠结核患者大多既往或当下有肠外结核病史,主要是由于巨噬细胞吞噬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巨噬细胞发生增生反应、聚集所形成的肉芽肿病变,其主要病理表现是干酪样肉芽肿,其位置多在粘膜下层,周围可见大量浸润细胞的炎症反应,部分还会伴有纤维化改变,因此,只要找到抗酸杆菌或是在显微镜下可见干酪样坏死便可确诊肠结核[2]。
肠结核在临床表现上很少会有腹腔脓肿、瘘管以及肛门周围病变,但克罗恩病会有。
克罗恩病的主要病理特征则是局灶性的慢性炎症与非干酪样肉芽肿,其肉芽肿一般较小,少且分散,临床大量病例分析发现,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病例能够在组织活检中见到肉芽肿,其数量与肠壁炎症、继发纤维组织增生三者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炎症分布也不以肉芽肿为中心。
肠结核与克罗恩病的临床分析比较及鉴别诊断作者:谢永平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7期近年来,由于艾滋病的流行、人口流动性增加、生活方式逐渐西方化及内镜等诊断技术的提高和普及,结核病和克罗恩病(CD)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有增加趋势。
但临床上,肠结核和CD在症状、体征、内镜下表现及组织病理学方面都有很多相似之处,鉴别较困难。
现就肠结核和CD的临床特点及两者的鉴别诊断进行复习、归纳、总结,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
1.流行病学 WHO统计,2006年全世界共有20亿人感染结核病,170万患者死于结核病。
欧洲统计分析发现,在40万结核病人中,肠结核占1%。
CD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具有地区差异,亚太地区低于北美或欧洲。
2.一般情况有报道称肠结核多见于青壮年女性患者,CD亦多见于女性且多为白种人[1]。
但另有研究称肠结核和CD均多见于青年男性患者,男女比例分别为1.86:1和1.5:1[2]。
肠结核患者多为长期居住在结核病流行区或去流行区旅游者,居住环境简陋、落后、过于拥挤的低收入群体、嗜酒或静脉吸毒者,以及医院附近居民或医疗工作者[3],而CD患者多为居住在大城市、受过良好教育且生活较富裕的青年人[1]。
3.临床症状及体征肠结核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腹痛,疼痛部位不定,其他症状还有:慢性腹泻,发热、便秘、便血,肛门周围病变及关节酸痛等肠外症状,常合并不全肠梗阻、肠穿孔等。
病变最多见于回肠末端和盲肠,可累及从口腔到直肠整个消化道。
CD亦可累计整个消化道,多见于回肠末端和邻近结肠。
临床上以腹痛、腹泻、腹块、肠梗阻和瘘管形成为特点,可伴有发热、营养障碍等全身表现及关节、皮肤、眼、口腔黏膜、肝脏等肠外损害。
肠结核和CD可合并存在,相较正常人群,炎症性肠病患者更容易患肠结核。
4.实验室检查 PPD实验诊断结核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约70%-99.9%和64.2%-84%。
Quantiferon TB gold (QFT-G)重组抗原敏感性和特异性高达84.29%和96%,可用于诊断肺结核和肺外结核 [4]。
%0&RIVAS M A,VECINO E.Animal models and different therapies for treatment of retintis pigmentosa%].Histol k Histopathol, 2009,24(10)!295-1322.%1&SHANKS N,GREEK R,GREEK J.Are animal models predictive for humans%&•Philosophy,Ethics,and Humant in Med,2009, 4(1)!-20.%2&SRIDHAR A,OHLEMACHER S K,LANGER K B,et al Robust di f erentiationof mRNA-reprogrammedhumaninducedpluripo-tent stem cells toward a retinal lineage%].Stem Cells Transl Med,2016,5(4)!17-426.%3]CARNES M U,LIU Y P,ALLINGHAM R R,et al Discovery andfunctionalannotationofsix6variantsinprimaryopen-angle glaucoma%].PLoS Genetics,2014,10(5):el004372.TEOTIA P,HOOK M J V,WICHMAN C S,et al Modeling .综述.glaucoma!retinalganglionce l sgeneratedfrominducedpluripo-tentstemce l sofpatientswithsix6riska l eleshowdevelopmen-tal abnormalities%].Stem Cells,2017,35(11):2239-2252.%5]GHOSH F,ARN?R K.Transplantation of full-thickness retina intheno%malpo%cineeye%J].Retina200222(4)!478-486.%6]VENUGOPALAN P,WANG Y,NGUYEN T,et al Transplan-tedneuronsintegrateintoadultretinasandrespondtolight%J]1 NatureCommunicat2016,7!104721%37]WANG S,CHEN L,ZHANG P,et al1Transplantation of retinal progenitor cells from optic cup-like structures differentiated from humanembryonicstemce l sinvitroandinvivogenerationoDret-inalganglion-likece l s%J].Stem Ce l sDev201928(4)!258-267.(收稿日期:2020-06-07修回日期:2020-11-10)克罗恩病、肠结核及原发性肠道淋巴瘤的鉴别诊断研究进展陈虹燕】,杨丽'综述,凌贤龙1△审校(1.重庆北部宽仁医院消化内科,重庆401121;2.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重庆400037)[摘要]克罗恩病、肠结核及原发性肠道淋巴瘤是3类可以导致肠道溃疡的疾病,临床上鉴别诊断相当困难。
克罗恩病的诊断与鉴别作者:暂无来源:《家庭医学(上半月)》 2021年第6期副主任医师安萍主任医师罗和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武汉 430000)克罗恩病是一种炎症性肠道疾病,以胃肠道任何部位的慢性炎症为特征,具有进行性和破坏性,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克罗恩病的诊断依赖于症状、放射学、内镜检查和组织学标准的结合,同时侵入性较小的生物标记物也正在开发当中。
内镜检查内镜检查是诊断克罗恩病的重要检查手段,消化道黏膜节段性炎症、纵行和锯齿状溃疡是典型的内镜表现。
节段性炎症表现为由正常组织区域分隔的炎症浸润黏膜。
内镜检查可以直接根据肠黏膜的表现评估克罗恩病的严重程度,尤其是末端回肠的溃疡等病变对于克罗恩病的初次诊断很重要。
因此,对疑似克罗恩病的患者应该进行内镜检查。
为了准确评估疾病活动程度,在克罗恩病患者第一次内镜检查中,即使黏膜内镜下显示无明显异常,也应对回肠末端和全结肠进行活检。
在早期克罗恩病中,病变表现为小但明显的溃疡,周边黏膜无明显异常;在中度克罗恩病中,较大溃疡形成,并可相互融合,受累肠段可形成鹅卵石样改变;而重度克罗恩病可表现为深纵溃疡。
黏膜愈合是克罗恩病的重要治疗目标,因此结肠镜检查在监测疾病活动性方面极为重要。
而对于空、回肠病变且结肠或末段回肠未累及的患者,结肠镜检查的价值极其有限,应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小肠镜或胶囊内镜的检查。
但对于存在肠道狭窄的患者,应避免胶囊内镜检查所致的胶囊嵌钝。
以外,由于克罗恩病可伴有上消化道受累,因此,患者也应进行胃镜检查,以排除或评估食管及胃相关黏膜的累及情况。
克罗恩病内镜严重程度指数(CDEIS)应用于20世纪80年代,其根据病变位置和类型对疾病程度进行分类,将病变描述为溃疡性狭窄、深溃疡和浅溃疡等,并对直肠、乙状结肠和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和回肠的病变位置进行分类。
评分范围从0到44,评分小于6被定义为内镜缓解,小于4被定义为完全的内镜缓解。
临床上使用广泛的则是Mayo评分,用以对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指病因不明的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 ss,UC)和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
炎症指征的基本特征是肿胀、红斑、黏液样或脓性渗出、轻度或重度上皮破坏、纤细或粗大颗粒状黏膜变形、假息肉形成、回缩和狭窄。
病因和发病机制:(1)环境因素。
(2)遗传因素。
(3)感染因素。
(4)免疫因素。
一、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又称克隆病、局限性肠炎、肉芽肿性回肠炎等。
是病因不明的胃肠道肉芽肿性炎症疾病,与溃疡性结肠炎同属炎症性肠病。
病变特点为节段性或跳跃式分布的溃疡性病变,可发生于胃肠道的任何部位,而以回盲部最常见,大约40%病例有结肠受累,血性腹泻的比例也最高。
1、临床特点:(1)起病隐晦,呈慢性过程,活动期与缓解期交替,患者常以腹痛、腹泻就诊。
(2)腹痛多位于右下腹或脐周,常为痉挛性阵痛伴腹鸣,进餐后加重,排便排气后可缓解。
(3)腹泻多呈糊状,脓血或黏液便少见。
(4)可在右下腹或脐周扪及较固定的肿块。
(5)部分患者可见肠瘘、肠梗阻、肛周瘘管等并发症。
2、内镜下特点:(1)病变主要位于右半结肠,以回盲部多见。
早期溃疡呈阿弗他样或裂隙状,病变呈跳跃式,病变之间的黏膜基本正常;(2)病程发展出现纵行溃疡。
溃疡不连续、形态不规则、大小不等,底深,多被厚苔或污苔,非对称样肠壁受累;(3)因为黏膜下层高度充血水肿而使黏膜隆起,呈鹅卵石样改变,卵石之间常为溃疡;(4)并发瘘管形成是进展期克罗恩病的一个特征性表现;(5)肠狭窄:典型者为末端回肠的管型狭窄,狭窄处肠壁弥漫性增厚,犹如消防水管;(6)急性期后多发炎性息肉和明显的瘢痕形成。
3、诊断要点:(1)克罗恩病的诊断需密切结合临床、内镜、影像学、组织活检所见进行综合分析,因本病无特征性,单纯依赖某一项检查容易造成误诊。
炎症性肠病专题:最新临床指南研究进展热心肠日报今天是第1073期日报。
JAMA临床指南解读:克罗恩病的诊断与治疗JAMA[IF:44.405]①用粪钙网蛋白来帮助区分炎症性肠病和肠易激综合征;②活动性克罗恩病(CD)患者不应使用口服美沙拉嗪治疗;③当患者抵抗皮质类固醇治疗或需要持续地类固醇治疗时,应使用抗TNF制剂(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赛妥珠单抗);④在没用过英夫利昔单抗和免疫调节剂(thiopurines)治疗的患者中,二者联合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其中一种;⑤对中重度活动性CD患者,应考虑联合免疫调节剂或单独使用抗整合素治疗(vedolizumab)来诱导缓解。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rohn Disease04-10, doi: 10.1001/jama.2019.3684【主编评语】美国胃肠病学会于2018年发布了最新版成人克罗恩病管理临床指南,《JAMA》近期发表了针对该指南的解读短文,推荐给相关临床医生。
(@李丹宜)美国胃肠病学会出品:成人溃疡性结肠炎最新临床指南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IF:10.231]①以达到粘膜愈合从而促进持续无类固醇缓解并防止住院和手术为治疗目的;②无法镜检时用粪钙网蛋白评估粘膜愈合情况,注意排查艰难梭菌感染,筛查和治疗患者的焦虑/抑郁;③基于病情的活动性、严重性、炎症程度、预后因素等,选择适当的疗法和药物,如:中度活动性患者可先行非系统性皮质类固醇治疗,中重度活动性患者可用抗TNF疗法、vedolizumab和托法替尼来诱导缓解;④根据结直肠癌综合风险因素和既往镜检结果,每1-3年进行结肠镜检。
ACG Clinical Guideline Ulcerative Colitis in Adults03-01, doi: 10.14309/ajg.0000000000000152【主编评语】溃疡性结肠炎是炎症性肠病的一种。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最新版本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
完整的诊断应包括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及病因。
常将消化道出血以Treitz韧带为界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
出血部位及病因的诊断:小量出血与胃液混合,为咖啡色呕吐物;大量则呕吐鲜血,同时伴暗红色或柏油便。
根据便血判断出血部位,柏油便为上消化道出血或高位小肠出血,暗红常为低位小肠或右半结肠出血,鲜红色血便常为左半结肠出血,与大便不混或排便后滴血常为直肠或肛门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有:消化必溃疡、急性胃粘膜损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贲门粘膜撕裂征等。
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结肠癌、息肉、血管病、粘膜下肿物、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白塞病、缺血性肠病、淋巴瘤、放射性肠炎。
出血量的判断:消化道出血量微量为便潜血阳性,黑便为50-70ml,柏油便为200ml,呕血为250-300ml。
全身情况头晕、口渴、心慌等,出血量约>400ml出现周围循环衰竭,出血量>1000-1500ml称上消化道大出血。
24h后Hb下降1g约失血400ml。
活动性出血的判断:持续呕血或便血,积极补液输血后生命指征不稳定,Hb继续下降,肠鸣音亢进。
诊疗流程:一、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疗流程:强调行急诊胃镜检查(发病24h内行胃镜检查)同时行镜下治疗,活动出血而内镜检查阴性者行选择性血管造影。
1.一般急救措施积极补充血容量、输血。
2.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1)药物:生长抑素(包括XXX)250ug静注后250ug╱h 维持72;奥曲肽100ug静注后25ug╱h维持72h。
需要首剂。
2)生命体征平稳时可行急诊内镜下止血。
3)视肝功情况选择急诊手术。
4)必要时使用三腔二囊管压迫。
3.非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1)下鼻胃管;灌注止血药。
2)药物:H2RA、PPI、立止血。
3)内镜下止血。
4)保守治疗无效者急诊手术。
二、下消化道出血的诊疗流程:首先要排出上消化道出血,行胃镜检查,再行肠镜检查,有活动性出血>1.0ml╱min行血管造影加栓塞治疗。
消化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人食管引起烧心等症状,根据是否导致食管黏膜糜烂、溃疡,分为反流性食管炎RE 及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
2.什么是NERD。
(中)又称为内镜阴性的胃食管反流病或称非糜烂性反流病,即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内镜下无食管炎表现的情况。
3.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①食管症状a.典型症状:烧心和反流。
常在餐后1小时出现,卧位、弯腰或腹压增高时可加重,部分患者烧心和反流症状可在夜间入睡时发生。
b.非典型症状:胸骨后胸痛。
严重时可为剧烈刺痛,可放射到后背、胸部、肩部、颈部、耳后,有时酷似心绞痛,可伴有或不伴有烧心和反流。
吞咽困难或胸骨后异物感,多间歇性②食管外症状咽喉炎、慢性咳嗽、哮喘、瘾球症。
严重可吸人性肺炎、肺间质纤维化。
4.简单描述诊断反流性食管炎的辅助检查有哪些?(难)①胃镜及活组织病理检查:是诊断RE最准确的方法,并能判断RE的严重程度和有无并发症,可根据胃镜进行RE 分级(A-D)②24小时食管pH监测:应用便携式pH记录仪监测患者24h食管pH值,提供食管是否存在过度酸反流的客观证据。
③食管x线钡餐:对诊断RE敏感性不高,有助于排除食管癌等其他食管疾病。
④食管测压:可测定LES的压力、显示频繁的一过性LES松弛和评价食管体部的功能。
正常人静止时LES压力约2~4kPa(15~30mmHg),当静止时LES压力<0.8kPa(6mmHg),则提示LES功能不全,辅助诊断⑤食管滴酸试验:患者坐位,放置鼻胃管30~35cm处。
先滴入生理盐水,每分钟约10ml,15分钟。
如患者无特殊不适,换用0.1N盐酸,以同样滴速,滴注30分钟,在滴酸过程中出现胸骨后痛或烧灼感者为阳性反应。
①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②急性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③除H.pylori以外的急性感染性胃炎。
6.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中)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
可表现为中上腹不适、饱胀、钝痛、烧灼痛等,也可呈食欲不振、暖气、泛酸、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这些症状之有无及严重程度与慢性胃炎的内镜所见及组织病理学改变并无肯定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