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南京市优质公开课课件 22古诗两首观书有感(修改)
- 格式:ppt
- 大小:1.18 MB
- 文档页数:24
《观书有感》说课设计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安塞腰鼓》。
一、说教材《观书有感》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第22课《古诗二首》中的一首古诗,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
它实写的是明丽清新的一派田园风光,实际上是借此现象告诉读者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哪怕已经学到了不少知识,但如果就此不再读书了,原有的知识就会慢慢枯竭、老化、思想就会僵化,只有不断学习,知识学问、思想观念才能不断地得到充实更新。
这首诗既是学生学习古文化的经典之作,又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热爱读书教育的好教材,这首诗显著的特点是用暗喻的方法来说明一个道理。
针对以上教材特点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自读自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意,能借助图画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抓主中心句(诗眼),体会诗歌所阐明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所阐明的道理。
三、说教法教学以“读”为本,让学生多读,反复品味,设计学生读书、自学、质疑、教师释疑的环节。
(这一教法的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习惯。
)四、说学法回忆学习古诗的一些学习方法和学习古诗应掌握的一些知识。
(意在激活学生的记忆信息为古诗的自学提供思路)并鼓励他们采取适合于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
突出教给学生一些方法,(例如:弄懂诗句的意思,串词成句,串句成篇。
让学生在反复的读的训练中学会体会诗的感情。
)就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学了。
五、说教学程序(一)、揭示课题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
自古以来,文人辈出,宋朝的时候,出了一位伟大学者,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名字叫朱熹。
(板书:朱熹)朱熹的思想很多成为明、清两朝的治国方针,他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因为他一生勤奋读书.(出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一个人,就要不断读书,不断学习,同时要不断实践,才能获得成功,才能对社会有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