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助读
关于背景
此诗是《游城南十六首》组诗的第三首, 作于元和十一年,此时作者已年近半百。此诗 估计是作者在晚春时候游城南时所见后感悟 而作,同时又是作者年龄已进入“晚春”时期, 正好又是在官场上不得志的时候。
朗读诗歌
1.提出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芳菲(fēi) 榆荚( jiá) 解( jiě) (2)读出节奏,注意停顿。(按音节停顿或按意义停顿) 2.方法指导:读出节奏,前提是读懂句子,理解句意,以“意义”划分停顿为主。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3.朗读诗歌 (1)生自由读。 (2)指名读。 (3)点评。 (4)齐读。齐背。
一、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
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祖籍河 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 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 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 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 文语言,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与 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 和“百代文宗”之名,唐宋八大家之 首。作品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二、疏通诗意
1.方法引领:结合诗后的主题,写作技巧的诠释,以小组为单位, 合作探究翻译全诗,画出疑难语句,师生共同解决。 2. 记住重点词语。
草树: 指草本和木本的各类花木,即花草树木。 不久归: 意为春天很快将要过去了。 斗: 竞争,比赛。 杨花: 指柳絮。 榆荚: 指榆钱。 才思: 才气,才华。 惟解: 只知道。 漫天: 遍布天空。
这首诗平中翻新,颇富奇趣,还在于诗中拟人化手 法的奇妙运用,糅人与花于一体。“草木”本属无情物, 竟然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 高下有无之分。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末二句尤 其耐人咀嚼,读者大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毫无羁 绊的大胆想象,使人思之无穷,味之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