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家具的发展史以及各个时期的特点
- 格式:doc
- 大小:477.50 KB
- 文档页数:5
中式家具简史1⃣商、周两代时期:铜禁、铜俎,反映了我国早期家具的雏形。
俎的形象代表着后代的几、案、杌、桌的类型。
禁的形象代表着后代的箱、橱、柜的类型。
另据商代的甲骨文,我们可以看到那时床、几的形象。
周代又出现了曲几、屏风、衣架。
2⃣战国、秦汉、三国时期:木质家具制作水平,髹漆和彩绘的技术成熟,有的家具上出现精美的浮雕。
人们的生活方式为席地而坐,因此家具形制都很矮。
家具出现了新的品种和类型。
家具的卯榫在这一时期有较大发展。
屏风得到广泛的使用,汉代的床主要是卧具。
胡床是这时的新家具,轻便折叠,成为狩猎和战时的常用家具。
3⃣晋、南北朝时期:仍是席地而坐的生活活方式,但高型家具则已有萌芽。
床和榻的尺度有了加高,可折查叠移动的屏风出现。
也有了方凳、圆凳等新型家具的雏型。
4⃣隋唐五代时期:垂足而坐的方式逐渐成为普遍现象。
因而出现了高低型家具并存的局面。
家具的品种有了很大发展,种类繁多,如短几,长、短案,方、圆案,高、低桌,方、圆凳,靠背椅,扶手椅,藤墩,床,榻,巾架,衣架,箱,柜,橱等。
5⃣宋、辽、金时期:高型家具普及,垂足坐的生活方式代替了席地坐的生活方式。
室内布置均衡与对称两种格局并存。
矮型炕桌安放在榻上作为待客茶几,是一种新的布置方法。
这一时期家具造型更加秀气轻巧。
6⃣元代:家具在宋代家具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如出现了罗锅掌,霸王掌,高束腰等新做法。
也出现缩面桌的新品种,只是因为不适用,不美观,在元代时兴一阵,并没有流传下来。
7⃣明代:海运发达,东南亚一带的木材如黄花梨、紫檀、鸡翅木等输入我国以及我国自产的优质木材结合工匠的精湛技艺,创造出举世公认的明式家具的工艺艺术和浓厚的中国气派。
8⃣清代:早期家具基本上继承了明代风格,变化不大。
到乾隆年间,广泛吸收了多种工艺美术手法,再加上统治阶级的欣赏趣味,于是家具风格为之一变,为清代家具风格奠定了基础。
❗️注:素材来源于《明式家具研究》。
中国历代古典家具风格特点古代时期:古代中国家具主要是指先秦至汉朝时期的家具。
古代家具的主要特点是简朴、实用和注重实际功能。
古代中国的家具以木材为主要材料,常见的木材有楠木、柚木、红木等。
家具形式较为简单,多数为块状结构,没有太多的雕刻和装饰。
家具的功能性强,设计注重实用性,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
比如双木床、榻榻米、方几等,都是在古代时期比较流行的家具。
宋元时期:宋元时期是中国古典家具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家具设计开始趋于精细化和华丽化。
宋代家具以实木制作,常见的木材有紫檀木、花梨木等。
宋代的家具形式多样,如案台、柜子、椅子等。
家具的设计注重美学和艺术性,尤其是在雕刻和装饰方面。
家具表面常常雕刻有植物花纹、人物故事等,给人一种繁复、精美的感觉。
宋代家具的特点是精致、典雅,注重软装饰,给人一种优雅的感觉。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国古典家具发展的巅峰时期,也是中国家具设计的黄金时期。
在明清时期,家具的制作工艺更加精湛,设计更加复杂、雕刻更加精细。
这个时期的家具设计注重对称、平衡和比例的关系,更多的采用对称的对联雕刻和纹饰。
明清时期的家具材料广泛应用木材,如黄花梨木、紫檀木、鸡翅木等。
这些木材质地坚硬,色泽纹理美观,适合雕刻和装饰。
明清时期的家具多为独特的造型,如八仙桌、明式餐桌、红漆木椅等。
这些家具造型独特、线条流畅,表现出了古代中国人对生活的追求和品味。
除了上述几个时期,中国古代家具还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例如,中国古代家具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家具的造型和结构都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崇拜和追求。
家具的设计也注重人体工程学的原理,追求舒适和人体健康。
此外,中国古代家具还重视家具的质感和色彩,注重木材的纹理和质地,追求与自然相融合的色彩。
整体而言,中国历代古典家具风格特点丰富多样,展现了中国古代人的审美追求和智慧。
中国古典家具的发展史(概述)展开全文一、简述中国家具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在其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文化。
中国家具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是全世界的共同财富。
家具,通常指“桌椅板凳”之类,中国各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决定了中国家具发展的方向。
魏、晋时代人们习惯席地而坐,因此家具多为低矮型,室内以床为主,地面铺席;再后来出现屏、几、案等家具,床既是卧具也是坐具,在此基础上又衍生出榻等。
到商、周、秦、汉、魏各时期,没有太多变化,有凳、桌出现,但不是主流;直到汉代,胡床进入中原地带,到南北朝时期,高型坐具陆续出现,垂足而坐开始流行;到唐朝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革,人们开始坐高,双足悬起,高的桌、椅、凳等已被人所使用,中国垂足家具逐渐兴起,经五代十国至宋代垂足家具才定型,各种配合高坐的家具也应运而生,垂足家具完全取代席地家具,制作工艺也基本成熟;到了明清时期,中国家具达到鼎盛时期,对家具的生产、设计要求精益求精,真正将中国家具推向艺术顶峰。
中国历代家具的特质,在于它不仅仅通过各历史时期的演变,完善其服务于人类的使用价值,同时还凝聚出在其特定环境里形成的不同艺术风格。
在现存的明清家具中,比较集中的体现出精湛的工艺价值、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沉重的历史文化价值,这就使家具成为中华民族值得骄傲并珍视的文化遗产之一。
以下是摘自新浪网和中国连锁网的一些资料,本人又做了一些补充,原文是介绍各个时期的家具特点,及演变,我在原文艺工作者基础上加了文化与家具方面的联系及一些史资介绍(包括图片文字)另对各时期的各种家具做了配图。
主要是根据中国家具发展的几个典型阶段来论述:中国家具起源于夏朝,经历了不同时期、七个阶段的发展历程与变革:第一阶段——夏、商、周:中国早期家具的雏形阶段,开始第一个家具命名为“榻”;中国在商代进入青铜文明时期,在日常生活当中,祭祀活动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礼器也成为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器物,其中有部分器物可视为早期的家具,起到置物、储存等作用。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史古代家具主要以木材为材料,最早的家具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考古学家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发现了许多古代文明遗址,这些遗址中包含了用于活动和休息的木制家具。
商代(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家具以青铜器和陶器为主。
在商代的古墓中发现了许多包括金石器、陶器和木制家具在内的贵族墓葬。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设计和工艺技术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各个国家的艺术家和工匠开始创造出独特的家具设计。
这些家具通常采用锯齿状或弧形线条,使用贵重的木材和玉器装饰。
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是中国家具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汉朝时期,家具的制作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开始出现更多的装饰元素,如雕刻和镶嵌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具的制作技术逐渐完善,并在唐代(618年-907年)达到了巅峰。
唐代的家具设计和工艺技术被认为是中国传统家具最高水平的代表。
五代十国时期(907年-960年)是中国家具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家具的制作技术进一步改进,并出现了更多的家具种类,如边柜、椅子、床等。
宋代(960年-1279年)是中国家具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宋代的家具以简洁的线条、典雅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
家具的材料和制作技术在这个时期有了更大的发展,特殊的拉丝和镶嵌技术进一步丰富了家具的设计。
明代(1368年-1644年)是中国家具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明朝的家具设计以红木为主,并开始出现更多的家具种类,如书桌、摇椅、座椅等。
明代的家具注重实用性和舒适性,同时保持了中国传统家具的优雅和典雅。
清代(1644年-1912年)是中国家具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
在清代,家具的制作技术进一步改进,并开始出现更多的家具种类,如榻、炕、藻、躺椅等。
清代的家具设计以紫檀木为主,注重精美的装饰和纹样。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史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
从古代文明到现代社会,中国传统家具代表了中国文化的长久传统和价值观念。
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史中国古代家具历史悠久,起源可以追溯至约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漫长的岁月里,中国家具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本文将从不同时期探讨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史。
一、夏商周时期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家具发展的初期阶段。
当时的家具以简陋的土木构造为主,多数由原木制成。
这一时期的家具主要用于寺庙、宫殿和贵族家庭,以供祭祀和陈设使用。
家具设计简单而朴实,注重实用性。
二、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家具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受到汉武帝征服各国,文化交流的影响,秦汉时期的家具逐渐融合了多种风格,形成多元化的特点。
此时期,家具的材料丰富多样,出现了对称和曲线形的特点,家具的结构和工艺技术也有了较大的提升。
三、唐宋时期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家具发展的鼎盛时期。
此时,家具的制作技艺达到了高峰,家具的样式更加丰富多样。
唐朝家具以华丽、大气的风格为主,注重工艺的精致和装饰的华美;而宋朝家具则更加注重实用性和木材的精选。
四、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家具发展的后期阶段。
这一时期的家具设计更加注重细节和形式美,家具使用的材料也更加讲究。
明朝家具注重木材的纹理与雕刻,形成了独特的明式家具风格;而清朝家具则更注重线条的流畅和装饰的繁复,形成了典雅华贵的清式家具风格。
五、现代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古代家具进入了现代时期。
当代家具设计更加注重实用性、舒适性和环保性。
在保留传统家具风格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设计的理念和技术,形成了独特的当代中式家具风格。
结语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史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每个时期都留下了独特的痕迹和风格。
从简陋的土木构造到精致的雕刻和纹饰,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对历史与文化的传承和体现。
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不少博物馆和收藏家的珍藏中,欣赏到那些历经岁月沧桑的古代家具的魅力和价值。
中式家具的发展史以及各个时期的特点,
以及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一中式家具的发展历史
中式古代家具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夏、商、周:中国早期家具的雏形阶段,开始第一个家具命名为“榻”。
第二阶段————春秋战国及两汉时期:比较低矮的家具诞生。
第三阶段———-魏、晋、南北朝:高形象家具的出现。
第四阶段————隋唐及五代:高形家具鼎盛时期,高矮家具并存发展。
第五阶段———-宋、元:高矮形家具较多、繁杂。
第六阶段————明:中国家具鼎盛时期(工具、工艺、材质的发展与成熟)
第七阶段——-—清:家具的衰退期,但明清家具是中国家具的最具影响力的代表.
二各个时期家具的特点
1)夏、商、周时期中式家具的特点:
造型古朴、用料粗壮,漆饰单纯,纹饰拙犷。
2)春秋战国及两汉时期家具的特点:
(1)大多数家具均较低矮。
(2)始见由低矮型向高型演时的端倪。
(3)出现软垫。
(4)制作家具的材料较为广泛。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具特点:
高形家具的出现使得家具的尺寸有了增高. 种类繁多。
4)隋唐及五代时期的家具特点:
它一改六朝前家具的面貌,形成流畅柔美,雍容华贵的唐式家具风格。
至五代时,家具造型崇尚简洁无华,朴实大方.这种朴素内在美取代了唐代家具刻意追求繁缛修饰的倾向,为宋式家具风格的形成树立了典范.隋唐五代时期,家具发展有两个主要特点:
(1)家具进一步向高型发展,表现在坐类家具品种增多和桌的出现。
家具高型化又对住室高度,器物尺寸、器物造型装饰产生一系列影响。
(2)家具向成套化发展,种类增多,并可按使用权用功能分类。
5)宋、元时期家具的特点:
1)家具结构以框架结构为基本形式;
2)宋代家具以造型淳朴纤秀、结构合理精细为主要特征。
3)宋代家具还重视外形尺寸和结构与人体的关系,工艺严谨,造型优美,使用方便。
6) 明代时期的家具特点:
种类齐全,款式繁多,而且用材考究,造型朴实大方,制作严谨准确,结构合理规范,逐
渐形成稳定,鲜明的明代家具风格。
1)造型优美,比例恰当,表
现了浓厚的中国气派。
2)结构科学,榫卯精绝,坚
固牢实,可以传代.
3)精于选材,重视木材自然
的纹理和色泽美.
4)金属配件讲究,雕刻、线
脚处理得当,起到衬托和
点睛
7)清代时期家具的特点:
1) 造型庄重,雕饰繁重,
体量宽大,气度宏伟,脱
离了宋、明以来家具秀丽
实用的淳朴气质,形成了
清代家具的风格.
2) 造型已趋向
笨重,并一味追求,富丽华
贵,由于繁缛的雕饰破坏
了造型的整体感,触感也不好
三中式家具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中式风格在设计上继承了唐代、明清时期家居理念的精华,将其中的经典元素提炼并加以丰富,没有刻板却不失庄重,注重品质但免去了不必要的苛刻,这些构成了中式风格的独特魅力.
特别是中式风格改变了传统家具“好看不好用,舒心不舒身”的弊端,加之在不同户型的居室中布置更加灵活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一、中式家具
过去中式家具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不舒适的,似乎更适宜陈设,与家中的装饰不协调,装饰手法也不多,显得有些老套.并且,由于现代人与古人在观念、生活习惯以及对家具的使用方法上都有不少的差异,因此很多人都会认为中式家具并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
如古人因重礼而要求端坐,而现在人们追求的是更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安逸舒适;所以,现代中式家具的设计是将人体工程学的原理融入传统造型中,充分考虑现代人生活的实际需要,并汇聚了中外家具中的一些时尚潮流的元素。
完全能满足人们对于舒适的追求。
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精华沉淀,体现在明清家具的风格各异,独领风骚,民族化的家具,尤其是经过科学、合理改良的传统产品,配合室内装饰设计的思潮,散发出无穷的韵味。
每一件中式的家具都是有生命的,虽然或许只是整个空间的一个细节,但放在任何位置都可以决定这个地方的气质。
二、中式家具装饰性在现代室内设计的运用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喜欢在现代风格的装饰中搭配一两件中式家具,既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又为房间增添了几分古色古香,家中不要摆放过多的中式元素装饰品。
不要将家里各个地方都摆上中式家具或装饰品,这样不仅起不到新鲜元素的作用,反而使居住者生活时感到压抑。
记住,“点缀”即可.比如
(一)中式案几.现代的楼梯造型可以配上中式的案桌,通体弧形铁艺装饰手法,既增强了空间的通透感,又使上下空间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给人一种统一且玲珑剔透的视觉美感;配饰上可以用古典中式案桌和精致的木雕画、墙上的名贵字画、中式图案的块毯相搭配。
(二)自然屏风。
实木地板和实木吊顶,让空间充满自然的气息,用中式屏风点缀,既达到分区的作用,又让古典情怀和整体装修协调统一,令人回味良久。
目前市场上的屏风等分为两种,一种是具有艺术价值年代久远的珍品,这种价格比较昂贵,一般用于收藏。
另一种是经过改良或者模仿古代成品的屏风,这种在材料上也要使用老木头,因为新木头会发酸,不适于雕刻使用,
属于“老木新作”,用在家居装饰中比较适合,价位一般人也能接受,样式大小可根据室内空间要求随意改变。
(三)中式宫灯。
在卧室的床头放两盏中式的宫灯,无论是古典风格还是现代风格的居室,都会令人觉得很有韵味,尤其是搭配在现代风格的床具边,更是豪华与古典的柔媚结合。
三、室内设计中蕴含的中式家具的设计理念
中国古人对居住环境的研究和追求,其精雕细琢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他们的一些室内设计理念,和如今最流行的简约主义很有一些不谋而合之处。
从设计上来说,这些时尚外观在形式上、材质上均有体现,很多简约和时尚的元素都被注入到了中式家具。
西方设计师在设计时大量引入中式元素,对中式家具产生了西式主义的革新,而中国设计师在延续中式风格的设计理念上借用了西方的抽象图案、偏于西式风情的流畅线条也改变了传统中式家具的面目。
从材质来说,现在的绝大多数古典家具早已不是明清时代的老家具,而是仿古的老木新做,木材主要采用榆木和杨木,适合造型。
在养护和价格方面都较古典家具更容易亲近现代居室。
而把老木材或者老素材和现代材料相搭而成的中式家具也蔚然成风,比如把玻璃搭在榆木门板上制成的中式餐桌就受到了不少年轻人的青睐。
而类似联邦、华鹤等现代中式家具较之古典老家具的改良更为突出地引用了西方的简洁元素,仅在神韵上还有古典中式的影子.
就搭配来说,将中国传统元素和现代设计“自由搭配”,用一两件中式家具点睛,文化兼容、古为今用,成为现代家居设计和装饰的一种新思路,而把古典家具创新使用不但扩宽了老家具的适用范围,更引导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审美风格。
这种浓浓现代味、淡淡中国风的家具风格和家居布置将会给我们的家增色不少。
中式古典主义的特色是将繁复的家具凝练得更为含蓄精雅,为硬而直的线条配上温婉雅致的软性装饰,将古典美注入简洁实用的现代设计,使得家具装饰更有灵性,使得古典的美丽穿透岁月,在我们的身边活色生香。
中式古典风格在色调上,以红、黑、黄等最具中国传统的招牌色营造家居氛围,再衬以中
国结、字画、青花瓷瓶、(下转171页)(上接168页)铜饰、屏风等传统元素.建材往往取材于自然,如木材、石头,尤其是木材,从古至今便是中式风格朴实的象征。
以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为设计元素,去掉多余雕刻,新中式古典家具的华丽、优雅是时下最流行的国际潮流之一。
文化元素的巧妙运用,让您的家居兼具现代文艺气息和古典文化神韵。
四、中式家具与室内设计完美结合
作为设计师,如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将传统的中国家具完美的融入进室内设计当中去试一门必修的课题。
将现代元素导入其中,结合实用主义和功能主义,形成具有特色的现代中式设计。
传统的中式设计,由于主要运用对称均衡的手法,四平八稳,中规中距,色彩上多采用朴素稳重的颜色,材质上主要运用木材和石材,总体上显得过于陈旧沉闷.所以需要有所突破,在布局上对称均衡中寻求变化,丰富其空间变化;在色彩上增加亮色,以画龙点睛,带来活泼生气,凭添音乐的跳跃感;在材质上可以运用现代材质,采用对比手法,如使用玻璃和不锈钢灯与岩石、实木等材质的对比,则能增强现代感又不失整体中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