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子设计风格的演变
- 格式:ppt
- 大小:1.70 MB
- 文档页数:32
中国古代椅子文化的发展探讨椅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家具之一,其渊源及发展可以看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坐具形式的演变,在各个历史时期不同文化内涵之间相互交融,是一个累积并演变的过程,因此椅子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一、中国椅子发展史“椅”早也作“倚”,起源较早,但不是指供人坐用的椅子,是一种树木的名称,又名“山桐子”、“水冬瓜”,木材可做家具。
(一)椅子的雏形1. 夏商周椅子的风格古代人们最早的坐是“席地而坐”。
这个阶段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历经夏商周春秋战国。
其坐姿也不似现在那样轻松。
所谓“坐”即“跪”也,这种双膝着地,上身重量落在脚踵之上,在精神上是最大的自我约束,形式上也表示出最大的敬意。
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发明了席子。
“距今 7000 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出土的芦苇席,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席子实物。
”受原始社会技术水平的限制,房屋都比较简陋、低矮,室内空间狭小、昏暗。
为了避免潮湿与寒冷气候,人们将茅草、树叶、树皮或兽皮之类铺在地上,最古老的坐席由此而产生。
椅子的最初形态是大自然的直接反映。
在此阶段,坐具与卧具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别。
西周是礼仪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统治者根据席的优劣和装饰特点规定了严格的“五席”制度,《周礼·春官·司几筵》记载:“掌五几、五席之名物,辨其用,与其位。
”周朝礼制中,司几筵主管五种席垫的名称和品质,辨别用途以及陈设的位置,五席分别为莞席、藻席、次席、蒲席和熊席,在使用中常以席的多寡来体现等级差别。
席子成为日常生活表现礼节规制的象征,一般生活起居、接待宾从都要在室内布席,“席不正不坐”、“君赐食,必正席而尝之”等礼制由此而来。
渐渐地,坐具身上所承载的自然功能褪去,更多所赋予的属于文化内涵的东西呈现出来,并成为影响器物的因素。
2. 春秋战国风格春秋战国时期坐具的风格发生重大改变,兼顾使用功能与观赏功能。
春秋战国时期的坐具主要以席为主,同时还出现了另一种坐具——床,而且床的功能逐渐走向多样化,不仅用于睡眠,聚餐会友、办公议事等都在床上进行。
世界椅子发展历程世界椅子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在人类发展的初期阶段,椅子并不是一个常见的家居用品,人们习惯于坐在地上或坐在石头或木头上。
然而,随着文明的进步,椅子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家具,并经历了许多发展和演变。
在古代埃及,人们开始使用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椅子。
法老和贵族们通常坐在华丽的宝座上,这些宝座装饰着黄金、宝石和象牙等珍贵材料。
这些椅子是权力、地位和名望的象征,反映了古代埃及社会的等级制度。
在希腊和罗马时期,椅子的设计开始注重舒适度。
古希腊的斜面座椅和罗马的曲线座椅成为流行的款式,人们通过添加软垫和靠背来提高坐姿的舒适度。
这些椅子通常用于室内使用,如餐桌和客厅。
在中世纪欧洲,椅子成为贵族和富人的象征。
由于制造椅子的技术限制和材料供应的问题,椅子非常昂贵,只有富人才能拥有。
在这个时期,欧洲许多古堡和宫殿的座位被精心制作的椅子所占据。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椅子制造业开始大规模生产。
伴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椅子的设计和制造也得到了革新。
新材料如钢和塑料的使用,使得椅子更加轻便、坚固和经济。
20世纪初期,包括办公椅、折叠椅、摇椅和助力椅等各种新型椅子开始出现,以适应人们不同的需求和用途。
到了现代,椅子的设计趋向多样化和个性化。
设计师们开始关注舒适性、功能性和美观性,并融入了各种新颖的材料和先进的制造工艺。
如今,人们可以选择各种款式的椅子,古典的还是现代的,简约的还是豪华的,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喜好和需求。
此外,近年来,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广泛关注。
许多设计师开始使用可再生材料和环保工艺来制造椅子,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竹子和回收材料的使用在椅子制造中逐渐流行起来。
可以说,世界椅子的发展历程既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证明,也体现了人类对舒适和美观的追求。
从最初的简陋木凳到现代的多功能椅子,椅子不仅成为人们休息、工作和社交的场所,更是人类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中国现代人体工程学家具设计的启示与发展椅子为例一、概述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具设计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物质需求满足,而是更多地追求舒适、健康与美观的完美结合。
在这一背景卜.,人体工程学作为一门研究人体结构、功能以及人体与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其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中国作为家具制造大国,其家具设计行业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特别是在人体工程学家具设计领域,中国的设计师们不断探索创新,力求将人体工程学的原理融入到家具设计的每一个细出中。
椅子作为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更是体现了人体工程学的精髓。
1.人体工程学在家具设计中的重要性人体工程学在现代家具设计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在椅子这类H常接触频繁的家具设计中。
人体工程学的应用不仅关乎家具的实用性和舒适性,更直接关系到用户的健康和使用体验。
人体工程学为家具设计提供了精确的尺寸依据。
通过研究人体的尺寸和肢体活动范围,设计师能够确保家具适应不同身高、体型的人一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几个重要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承载着不同的设汁理念和审美追求。
在初期阶段,中国现代家具设计主要受到传统家具的影响,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
设计师们尝试将传统家具的精•髓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造出既符合现代生活方式,又富有传统韵味的家具作品。
这一时期的家具设计,往往采用木质材料,线条简洁流畅,造型古朴典雅.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际交流的熠多,中国现代家具设计开始逐渐融入国际潮流。
设计师们开始关注国际家具设计的前沿动态,引进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推动中国现代家具设计向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这一时期的家具设计,开始注重人体工程学的应用,追求舒适性和人性化的设计。
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现代家具设计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设计师们开始运用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创造出更加环保、智能和具有创新性的家具作品。
椅子的发展史——工设11 尚争妍导语:人类从远古的猿猴进化到如今,从爬行到直立行走,从席地而坐到到各种各不同“坐”的方式的出现。
椅子的发明与使用,起到了变革性的作用,从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成为了我们朝夕长相伴的用具。
在家里的客厅、学校的教室、行驶的汽车,休闲的广场和电影院,椅子都默默地服务着我们的生活,支撑与包容着我们的身体。
椅子与人们的生活及社会文化密切相关,纵观工业设计史,几乎每个时期、风格流派的设计师都会关注椅子这一产品,每个时期的风格,每个流派的设计特征,每个设计师的思想,都或多或少地体现在椅子上。
椅子设计基本上是每个工业设计师不管在工作还是学习上都经历过的案例,同时他们也为后人留下了经典的设计。
椅子设计风格的演变与技术发展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
新的材料、工艺、结构和技术环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时出现新设计的基础。
一件造型奇异,一改传统的家具的诞生总是伴随着一种新的科技、材料、构造的出现,从中可以看出,椅子的设计既吸取了当代新的生产技术和材料,闪现出时尚性、舒适性多样性,又不断地反映出民族性、风土性等自然特征。
在现代设计的历史里,椅子的变革与建筑技术的发展是同步的,椅子可以被看做是历史的镜子,以小见大。
正如乔治 尼尔森在1953年指出的:“没一个真正原创的理念,每一个设计的创新,每一种材料的应用,每一种家具技术的发明都可以在椅子上得到最鲜明地表达。
”工业革命前的椅子:(一)外国、从图片可以看出,埃及的椅子都有兽形腿,并且方向一致,已经有了斜撑的形状,表明埃及的设计师已经开始注意上了家具的舒适性。
埃及的椅子给后世椅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克里斯姆斯得靠以线条极其优美。
从力学和舒适角度上来说都是科学的,与早期希腊家具和埃及家具的僵硬的线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等级社会中,希腊座椅之所以能表现出如此优美单纯的形式,大概与他们在精神上追求解放有关。
欧洲中世纪的家具一方面粗制滥造,而另一方面由于不必在装饰细节上下功夫,制造者们一般都长于结构的逻辑性、经济性和创造性。
椅子设计史椅子作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居用品,其设计和演变历史悠久。
从最早的简陋木制凳子到如今的多样化、功能丰富的椅子,椅子的设计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中发展出各种风格和形式。
本文将为您介绍椅子设计史的一些重要节点和特点。
一、古代椅子设计在古代,椅子的设计主要以实用为主,多为木制或石制材料。
在古埃及时期,人们使用的是简单的木制凳子,形状简洁、直立,没有扶手和背部支撑。
而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椅子的设计更加注重舒适性和尊贵感。
古希腊的宫廷椅子采用了曲线造型和雕刻装饰,而古罗马的宫廷椅子则更加注重舒适度,加入了填充物和软垫。
二、中世纪椅子设计中世纪的椅子设计受到了宗教和封建制度的影响。
在教堂中,教士们使用的是带有高背和扶手的椅子,以显示尊贵和权威。
而在贵族的宫廷中,椅子的设计更加奢华豪华,常常用贵重的材料制作,并加入金属雕刻和宝石装饰。
三、文艺复兴时期椅子设计文艺复兴时期,椅子的设计开始注重人体工程学和艺术审美。
意大利的设计师们开始注重椅子的形状和比例,追求和谐的曲线和对称的构造。
著名的意大利设计师达·芬奇提出了“黄金分割法则”,将其应用于椅子的设计中,使得椅子更加美观和稳定。
四、现代椅子设计现代椅子设计以功能性和创新性为主导。
20世纪初,德国包豪斯学派提倡“形式追随功能”的设计理念,使椅子的设计更加注重实用和舒适。
著名的设计师马塞尔·布劳尔斯设计了经典的“威尔特椅”,其简洁的线条和弧度使得椅子既美观又舒适。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椅子的设计变得更加多样化和智能化。
人们开始使用新材料如塑料、金属和纤维等,使得椅子更加轻便和耐用。
同时,一些椅子还加入了智能感应装置和可调节功能,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
总结椅子作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居用品,其设计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中发展出各种风格和形式。
从古代的实用主义到现代的功能性和创新性,椅子的设计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
通过对椅子设计史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选择适合自己的椅子,并体验到不同设计风格所带来的舒适和美感。
椅子的发展史椅子是我们朝夕相伴的用具,在家里的客厅、学校教室、赶路的汽车、休闲的广场和电影院,椅子都在默默地服务着我们的生活,支撑与包容着我们的身体。
在历史的长河里,或许椅子只是一朵朵浪花,但是感应着每一个美丽的涟漪。
椅子是人们的生活以及社会文化密切相关的,椅子设计风格演变与技术发展是不可分割的,是相辅相成的。
新的材料、工艺、结构和技术环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是出现新设计的基础。
一件造型奇异、一改传统的家具的诞生总是伴随着一项新的科学技术,一种新的材料,新的构造的出现,从中可以看出椅子的设计既吸取了当代新的生产技术和材料,闪现出时尚性、舒适性、多样性,又不断的反映出民族性、风土性等自然特征。
在现代设计的历史里,椅子的变革与建筑技术的发展是同步的,椅子以至于可以看作一面历史的镜子,以小见大。
正如乔治·尼尔森(George nelson)在1953年指出的:"每一个真正的原创的理念--每一个设计的创新,每一种新材料的应用,每一种家具技术的发明都可以在椅子上得到最鲜明的表达。
"18世纪的设计风格是非常矛盾的。
18世纪发生的英国产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机器文明。
正值手产业向产业社会转型,传统的设计不能满足新时代的需要,人们以各自的方式探索新的设计道路。
但是由于传统风格根深蒂固,起初人们总是要鉴戒甚至模仿习见的传统形式。
追求贵族阶级高贵地位的观念还占主导,产品需求还其中在装饰上面,极尽粉饰、繁缛、雕琢之能事,椅子的设计风格是优雅轻快、非对称曲线、华丽柔和以及营造沙龙式居住环境的"洛可可"(Rococo,意思为贝壳状岩石)风格,到了路易十五时期,这种女性化的"纯粹欣赏事物的美"的设计观念已经至高无上。
中国趣味的流行也是这个时期的特色。
英国乔治王朝时期,罗伯特·亚当设计的亚当式椅子恢复采用直线构成,圆柱槽腿或直线下溜脚常附有锄形;镶板喜用椭圆形,使用材料主要是红木。
论椅子设计中现代感的变迁武汉科技学院陈彩莲很多从事设计的人都在问,到底什么是时尚的、具有现代感的设计,怎样才能设计出受欢迎的作品。
王受之先生曾经说过,如果不了解设计的历史,特别是现代主义的发展史,想知道什么是最新的设计是不可能的。
设计是记载人类社会发展的符号和语言,包括物质生产领域和意识形态领域。
设计绝不是个人的奇思异想,它反映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本文以时间为序,在很大的空间跨度上例举几款椅子的设计,简要说明它的现代感体现。
1 中国的明式木椅明代家具(图1、2)的艺术特色,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即简、厚、精、雅。
简是指它造型洗练,不繁琐,不堆砌,落落大方。
厚是指它形象浑厚,具有庄穆、质朴的效果。
精是指它做工精细,一线一面,曲直转折,严谨准确,一丝不苟。
雅是指它风格曲雅,令人耐看,不落俗套,具有很高的艺术格调。
在制作工艺上,可以说明式家具已接近完美。
但我个人认为,在设计构想上,还没有突破早先床椅不分的界限。
整个造型方正敦厚,扶手和靠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可以说还是一张简化的“床”或“塌”。
2 18世纪后半叶的欧美风潮18世纪中叶后,人们开始厌倦矫饰的巴洛克和洛可可,掀起了一股新古典的热潮。
这是一种更为理性的方式,尽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繁杂装饰。
主要是从古希腊罗马以及遥远的中国吸取养料,并且开始使用纺织织物制作坐垫来增加舒适度。
2.1 谢拉顿设计的新古典家具新古典是指资本主义初期最先出现在文化上的一种思潮,在建筑和设计史上指18世纪60年代开始在欧美盛行的古典形式。
罗马庞贝遗址被发掘之后,人们发现古典艺术的质量远远胜过矫饰的巴洛克和洛可可,于是设计转而为一种更为理性的形式。
谢拉顿(George Sheraton,1751—1806)是当时新古典的家具大师。
他的椅子(图3、4)设计重点装饰放置于靠背之上,变化很多,但椅腿却很少有曲线装饰,表现出单纯的结构感。
图1 明代靠椅图2 明代圈椅图3 、4 谢拉顿设计的新古典家具2.2 切普代尔生产的椅子切普代尔有名的风格之一是出自中国的所谓“中国风”,切普代尔生产的椅子(图5、6)所有的靠背均不同。
椅子的发展和演变椅子是人类生活中重要的家具之一,它的发展和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
从最早的简陋木板凳到如今的多样化设计,椅子不仅仅是一种座具,更是人们对舒适、美观和功能性的追求。
追溯到古代,最早的椅子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和古希腊时期。
这些椅子多数以石头、木头或铁制成,形状简单,没有背部和扶手。
它们主要用于权贵和贵族的座位,代表了社会地位和权力的象征。
随着时间的推移,椅子的设计逐渐演变。
在中世纪,椅子的制作材料开始多样化,木质椅子成为主流。
这些椅子通常由手工制作,采用雕花和装饰性的细节,展示了工匠的技艺和创造力。
同时,椅子的结构也得到了改进,加入了背部和扶手,使得坐在上面更加舒适。
到了18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椅子的制作材料和工艺发生了巨大变革。
椅子开始采用金属和弹簧结构,使得坐垫更加柔软和舒适。
同时,椅子的设计也更加注重美观和艺术性,成为装饰室内空间的重要元素。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经典的椅子设计,比如切斯特菲尔德椅、路易十五椅等,它们至今仍被广泛使用和模仿。
20世纪是椅子设计的一个革命性时期。
随着现代主义的兴起,椅子的设计开始追求简洁、功能性和实用性。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标志性的椅子设计,如包豪斯学派的威尔斯椅和康宁汉姆椅,以及勒·柯布西耶的桃花椅和扶手椅。
这些设计通过几何形状和材料的创新,打破了传统的设计观念,带来了全新的椅子风格。
进入21世纪,椅子的设计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舒适度的要求不断提高,椅子的功能性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一些椅子设计融入了智能技术,可以根据人体姿势和需求进行调节,提供更好的支撑和舒适度。
同时,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也被应用于椅子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推动了绿色椅子的出现。
总的来说,椅子的发展和演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缩影。
从简陋的凳子到现代的多功能椅子,椅子不仅仅是提供坐位的家具,更是人们对舒适和美感的追求。
随着科技和设计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的椅子设计会更加创新和多样化,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享受。
科普!中国椅子的发展史椅”椅子,是一种树木的名称,又名“山桐子”、“水冬瓜”,(一)椅子的雏形1. 夏商周椅子的风格古代人们最早的坐是“席地而坐”。
这个阶段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历经夏商周春秋战国。
其坐姿也不似现在那样轻松。
所谓“坐” 即“跪” 也,这种双膝着地,上身重量落在脚踵之上,在精神上是最大的自我约束,形式上也表示出最大的敬意。
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发明了席子。
“距今7000 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出土的芦苇席,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席子实物。
” 受原始社会技术水平的限制,房屋都比较简陋、低矮,室内空间狭小、昏暗。
为了避免潮湿与寒冷气候,人们将茅草、树叶、树皮或兽皮之类铺在地上,最古老的坐席由此而产生。
椅子的最初形态是大自然的直接反映。
在此阶段,坐具与卧具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别。
西周是礼仪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统治者根据席的优劣和装饰特点规定了严格的“五席” 制度,《周礼·春官·司几筵》记载:“掌五几、五席之名物,辨其用,与其位。
” 周朝礼制中,司几筵主管五种席垫的名称和品质,辨别用途以及陈设的位置,五席分别为莞席、藻席、次席、蒲席和熊席,在使用中常以席的多寡来体现等级差别。
席子成为日常生活表现礼节规制的象征,一般生活起居、接待宾从都要在室内布席,“席不正不坐”、“君赐食,必正席而尝之”等礼制由此而来。
渐渐地,坐具身上所承载的自然功能褪去,更多所赋予的属于文化内涵的东西呈现出来,并成为影响器物的因素。
2. 春秋战国风格春秋战国时期坐具的风格发生重大改变,兼顾使用功能与观赏功能。
春秋战国时期的坐具主要以席为主,同时还出现了另一种坐具——床,而且床的功能逐渐走向多样化,不仅用于睡眠,聚餐会友、办公议事等都在床上进行。
并且这一时期商代就已出现的髹漆技术被运用到床、案类家具的装饰上,绚丽无比的色彩加上浪漫神奇的图案,使坐具充满着浓厚的艺术感。
同时,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开始摆脱神秘主义色彩,开始关注现实生活和人生哲理。
椅子的发展历程
椅子的发展历程始于古代,最早的椅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的埃及。
这些古老的椅子采用木料制成,并有靠背和扶手。
埃及人将椅子视为贵族的象征,因此它们的设计非常华丽。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椅子的设计变得更加舒适。
希腊的椅子通常是用大理石或青铜制成的,而罗马人则采用更丰富的装饰,如象牙和银贴花。
在这个时期,椅子成为贵族和统治者的标志。
到了中世纪,椅子的设计开始朝着更加实用和功能性的方向发展。
人们开始采用折叠椅和可调节高度的椅子,以便在不同场合使用。
这个时期的椅子结构较为简单,多数是用木材制成。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椅子的生产变得更加规模化和机械化。
著名的设计师们开始注重椅子的舒适性和美感,并提出了许多创新的设计理念。
20世纪初,德国设计师马尔塞尔·布劳尔提出了现代主义的概念,将椅子设计简化为简洁的几何形状。
他的设计理念影响了整个椅子设计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椅子的设计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设计师们开始尝试新的材料和结构,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椅子类型,如脚踏板椅、摇椅、办公椅等。
椅子不仅具有实际的功能,还成为了一种艺术品和装饰品。
今天,椅子的设计已经非常多样化,适应各种不同的需求和场
合。
从简约现代到复古风格,从家居到商业办公场所,椅子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
未来,椅子的设计将继续发展,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时尚潮流。
洛可可家具盛行于18世纪路易十五时代洛可可家具纤细、轻巧、华丽和繁琐的装饰性,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不对称,并以自然界的动物和植物形象作为装饰语言,叶子和花交错穿插在岩石和贝壳之间,外形轮廓不规则的形式遮住了传统的结构,熟悉的雕刻形式与令人耳目一新的图案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没有规则也不会间断,相对的均衡弥补了不对称在人视觉上的不稳定感。
而这些富于想象的成分在这种并不实用的结构基础上是极其成功的,镜台和蜗形腿、半圆狭台等家具的外轮廓都变得极其夸张,但橱柜、椅子和桌子的结构形式,都还是以矩形基座为基础的。
法国路易十五椅子弯曲线条框架体(靠背板顶部连接档上、座面下部前望板中间和卡布奥尔腿的膝部):雕刻花卉、叶饰图案椅背和座面:包衬或编藤形式包衬椅应用镀金、或油漆(大漆)和包金箔或打蜡处理所有椅子都有扶手垫制作材料:山毛榉、胡桃木或樱桃木曲线形靠背椅1、靠背一般不与曲面相连接2、靠背图案:盾形(十六)、椭圆形(十六)漩涡花形(十五)伯吉尔椅包衬扶手椅的一种形式,类似于现在的单人沙发扶手挺直向前并伸到与坐面相平的位置,座面松软并具有弹性长椅豪华布面包制,长度与三个扶手椅相似,一般有六至八条腿,靠背呈波浪形,左右扶手为开放式。
用途:沙龙和卧室必备品,为穿裙撑的女性提供马奎斯侯爵妇人椅:座面很宽很深,用途:舞会女士休息梳妆椅体积较小,靠背较低,且与扶手相连成为圆筒形,靠背头靠中间有月牙形凹陷托板。
书房用椅和其相似(路易十五喜爱)躺椅一般有两件或三件坐具组合使用,中间为一与椅子坐面等高的软凳,脚部靠背略低,可以方便的作为简易的床(蓬皮杜夫人最喜爱)英国洛可可时期“齐宾代尔式”座椅靠椅形式上根据安妮女王式椅子设计而成的,主要特色是椅座宽大、灵巧,才用方肩和螺纹刻饰。
靠背顶部为优美的弓形,椅背竖靠板长直接连结在椅座后端,采用透雕的丝带和涡旋装饰。
弯腿的膝部常采用莨苕叶或涡旋装饰,接以优美的球爪脚“梯形背椅”采用方形靠背和直腿,靠背采用四或五只透雕或刻饰的横板构成,,腿间设有撑板,其中以铺衬鞍形座者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