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服装结构制图教案:服装结构制图依据——人体体型与人体测量(全3课时)
- 格式:docx
- 大小:1.16 MB
- 文档页数:11
江苏省XY中等专业学校2022-2023-1教案江苏省XY中等专业学校2022-2023-1教案但并不是说凡弯弧部位都应缩小缝份,如驳领后领圈弯弧部位不必缩小缝份,因为后领圈有时不必分缝。
因此应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二)缝边处理与服装结构制图缝边即服装各边缘、止口部位,缝边的不同处理方法与服装结构制图有关。
具体表现在服装上的缝边有门襟止口、衣裙底摆、袖口、裤脚口、领上口、无领的领口、无袖的袖窿、裤或裙的腰口,以及袋盖、袋祥等部件的外口、边缘等。
这些部位、部件的边缘处理,有连折和另加之分。
各底摆、袖口、裤脚口虽然多为连折边,但也可另加贴边。
正衣挂面可连折也可另加,一般女装较常用连挂面(关门领式),男装则多为加挂面;袋盖及袋祥,如外口为直边则可分可连,但外形为圆头、尖角等曲线边缘的,则必须另加里布;无领式的领口及无袖式的袖窿圈,一般是另加贴边或翻边处理,但也有用滚条的处理方法。
缝边的里口边缘,也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如衣摆与挂面的里口既可包缝,也可折光或另加滚条;袖口、裤脚口及裙摆等也有多种处理方法。
由于处理方法不同,,所放的缝份也不同。
江苏省XY中等专业学校2022-2023-1教案左右。
此外,在服装的衣缝中,还有些衣缝连接褶、涧,也有的利用衣缝留袋口,连袋盖、带祥等,这些也都需要在服装结构制图中留出褶量、洞底或折边、口袋垫布等部位所需的量。
还有些部位的衣缝,因其特殊需要放缝大小有所不同,如西裤的后缝是分缝,但因腰口处要保持平服,所以在腰口处放2cm左右,在臀围处放1cm左右,在后傻门弯弧部位缝份过大,会使分缝发生困难,因此放缝应不足1cm(图1-57)。
但并不是说凡弯弧部位都应缩小缝份,如驳领后领圈弯弧部位不必缩小缝份,因为后领圈有时不必分缝。
因此应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二)缝边处理与服装结构制图缝边即服装各边缘、止口部位,缝边的不同处理方法与服装结构制图有关。
具体表现在服装上的缝边有门襟止口、衣裙底摆、袖口、裤脚口、领上口、无领的领口、无袖的袖窿、裤或裙的腰口,以及袋盖、袋祥等部件的外口、边缘等。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第三章服装与人体一、教学目标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本章节服装与人体的内容,了解服装是因人体而产生,并服务于人体,因此服装与人体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服装与人体体表形态、服装与人体活动规律、服装与人体比例及服装体型差异等知识。
作到能正确使用服装号型系列。
了解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服装材料的花色品种有了很大的改进与创新。
教学要求:1.了解人体构成,掌握人体构成的20个主要部位,并能准确画出。
2.掌握人体外形与服装结构的关系,人体的测量和服装成品的放松量。
3.掌握服装成品规格与服装号型系列。
4.了解服装款式、材料与缝制工艺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人体构成我们所讲的人体构成是指与服装密切相关的人体中点、线、面、体的构成。
一、人体主要部位的构成根据人体外形特征和关节活动特点,可将人体划分成20个部位,其具体划分如下:1头部、2颈部、3肩部、4胸部、5腰部、6腹部、7背部、8臀部、9肩端部、10上臂部、11肘部、12下臂部、13手腕部、14手部、15胯关节部、16大腿部、17膝部、18小腿部、19腿腕部、20足部。
其中,颈部、腰部、肩端部、肘部、手腕部、胯关节部、膝部、脚腕部等是人体的重要活动部位。
所有人体的弯、转、扭、伸、屈、抬、摆等各种动作都由这些部位的运动而形成。
而这些动作的运动幅度在一定条件下又将决定服装放松量的大小。
人体部位的划分将为服装部位划分和分界提供可靠的依据。
人体构成:即人体骨骼和肌肉。
骨骼是人体支架它决定了人体各部位的长短、宽窄以及肢体生长方向,而肌肉是附在骨骼上决定人体外观形态与人体活动。
图1------人体构成的20个主要部位所示二、人体外形与服装结构的关系人体外形与服装结构有着直接的关系。
研究人体外形与服装结构的关系的目的是为了使服装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体外形的需要。
下面就人体各部位与服装相对应部位的关系分述如下:(一)颈部与衣领的关系人体颈部呈上细下粗、不规则的圆台状,上部和头骨相连。
第三节人体测量的部位与方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和掌握人体测量的部位与方法。
技能目标:使学生学会测量工具的使用,以及人体各部位的具体测量方法,培养学生对人体各部位的测量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创新能力。
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人体各部位的测量方法。
人体各部位。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讲授、指导(主导)内容学生学习、操作(主体)活动时间分配组织教学复习提问新授记录学生出缺席及课前准备情况。
人体体型与服装结构的关系是什么?通过复习导入新课。
第三节人体测量的部位与方法一、测量工具(1)软尺是测量人体的主要工具。
(2)腰节带测量腰节所用。
(3)人体测高仪二、测量方法(1)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测量,以防漏测或重复。
征求被测者的意见要求。
测量者要注意观察被测者的体型特点,并加以记录。
(2)被测者在测量时,服装厚薄要便于测量,保持自然站立,正常呼吸。
(3)测量时注意软尺松紧适宜,不松不紧。
(4)数据测量精确(净尺寸),根据款式在剪裁时适当加放放松量。
三、人体测量的部位1.垂直部位(1)身高(2)颈椎点高(3)颈椎点高(直线测量)(4)颈椎至膝弯长(5)颈椎至膝弯长(直线测量)(6)腰围高(7)腰至臀长(8)腿外侧长(9)膝高(10)坐姿颈椎点高(11)背腰长(12)前腰长师生问候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通过问答学生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教师提问学生观察回答教师结合电脑演示讲解学生看并记录学生观察教师指导教师强调应注意的问题学生记录(13)肩颈点至乳峰点长(14)上臂长(15)臂长(16)臂长(直线测量)(17)颈椎至腕长2.水平部位(18)头围(19)颈围(20)总肩宽(21)胸围(22)下胸围(23)乳距(24)腰围(25)臀围教师强调应注意的问题学生记录教师分组示范操作指导学生观察回答小结巩固练习1.测量方法。
2.人体测量的部位。
垂直部位水平部位人体测量有哪些主要的部位?总结所讲内容。
《服装结构制图》教案教师:余冬娥班级: 09服装班一1-3课时课题:服装结构制图的依据(人体体型和人体测量)目的:1、了解结构制图的依据,为以后的制图作准备。
2、简单了解本课程所学的内容。
重点:1、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2、了解结构制图的依据有哪些。
3、理解人体各部位的测量方法并能动手操作。
难点:1、激发学生兴趣。
2、人体测量。
方法:理论讲解与操作相结合。
准备:1、测量工具:皮尺、直尺、记录笔、腰节带。
2、临时测体对象。
课时安排:3课时过程:A、讲解本课程知识点与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B、讲授新课:一、服装结构制图的含义:是以人体体型、服装规格、服装款式、面料质地性能和工艺要求为依据。
运用服装制图的方法,在纸上(或直接在面料上)画出服装衣片和零部件的平面机构图,然后制作成样板或接着将面料裁成衣片。
二、结构制图的依据有哪些?1、人体。
(主要依据)所谓“量体裁衣”,精辟地概括了人体和服装的关系。
2、测量人体有关部位的长度、宽度、围度的规格数据。
(直接数据)注:人体运动规律则是作为服装放松的主要依据之一。
三、人体体型:可分人体比例和人体结构两个方面理解:(一)人体比例:测量单位:头正常人体:成年男性:7.5个头成年女性:7个头1—2岁: 4个头5—6岁: 5个头14—15岁:6个头16岁:接近成年人25岁:达到成年人身高(二)人体结构:为方便测量,可将人体的体表部位用假设的点、线、面表示。
1、点如:颈间点、肩端点、颈窝点、胸高点、等等。
2、线:如:颈围线、颈根围成、前中心线、胸围线、腰围线。
臀围线等等3、面:如:肩部、胸部、腰部、腹部、膝部、等等。
4、人体服装相对应的部位:在以后边制图边讲解,首先自己了解。
四、人体测量:人体测量是取得服装规格的主要来源之一。
(一)测体工具(常用)软尺:主要工具。
3、腰节带:围绕在腰节最细处,测量腰节所用工具。
(二)测体方法:(以女体为例讲解)测净体规格(仅穿内衣)。
时装画教案第二节人体结构画法先在A4纸上作练习,首先,确定画面中人体的位置人体不要画的过满,不要将人物画的过小,不要把屮心人物放在偏离画面屮心的位置上我们将人体概括为不同的几何体,以便我们进行观察和理解:头----- 椭圆形脖子一一圆柱形胸腔一一倒梯形靓部一一梯形四肢一一圆柱形关节处--- 圆形注意:我们将人体抽象,概括了,但我们对于人体比例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那就是一比例是一种共性的,是在大量个性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来的:同时它的个体特征又是不同的,是独有的,绝对的,因此每个人都有区别于别人的体态特征。
-在掌握了人体的基木比例、结构之后,可以进一步地将个体的特征表现出来,这不仅是一种自然的要求,也是艺术上的要求。
通过对这些图例的观察分析•使我们更清楚地理解了人体的结构和比例关系,同吋也掌握了一种概略性的人体表现形式.我们研究人体就是为了能够也出人体结构和比例关系。
如何画是至关重要的。
这就涉及到方法的问题.这其屮必须是经历两个阶段;-观察阶段,观察出范画的比例结构。
-绘画阶段,画出正确的比例结构,这两个阶段实际上都牵涉到一个观察方法的问题。
注意观察周围的世界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好的观察能力并非像有些人想的那样是与生俱来的。
它也需要, 经过后天的努力才能达到一定的水准•尤其作为一名服装设计师•我们只有通过, 不断地观察并发现问题.才能够想办法解决问题,从而在创作阶段进入到一个眼手合的佳境,因此除学者掌握一套自己的观察方法就显得至关重要。
随后,我们在绘画的实际操作工程屮会遇到两个基本问题:-画前如何画出人体的结构和构比例关系。
-画后如何发现也面屮还存在的问题。
基本概念1观察和绘也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比较的过程人体的比例由点、线、面构成点一肩点、胸高点、颈点、腰最小点、骨盆点、大转子点、膝盖点、脚踝点、腕关节点线一肩线、腰线、骨盆线、四肢的线面一头、胸廓、骨盆一.正确的服装人体绘画过程(1)纵向(长度)-在画面上确定好整个人体的高度以a、b点标记出顶端和底端部的位置,两点之间相距约为-从b向上约一个头长处确定C点(脚踝处)O-从a点到c点2间二等分得到d点(诙部最宽处)o-a点到d点之间艸等分,得到I, II, III三个等分点.从上至下I点处为下颌底线,I与II点之间的中点处是肩线e经过的地方II, III点的2/3为胸廓底线f所在的位置;III点到d点的1 / 3处为盆骨的顶端g从d点到c点之间二等分处为膝盖部位(2)横向(宽度)只画出九个头长的等距离是不够的长和宽共同作用才能构成整个人体的比例关系-头宽约为头长的2/3,-肩宽(e点)约小两个头宽:-参照肩宽可以定出下胸廓线(f点)的宽度。
《服装结构制图》教案教师:班级:一1-3课时课题:服装结构制图的依据(人体体型和人体测量)目的:1、了解结构制图的依据,为以后的制图作准备。
2、简单了解本课程所学的内容。
重点:1、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2、了解结构制图的依据有哪些。
3、理解人体各部位的测量方法并能动手操作。
难点:1、激发学生兴趣。
2、人体测量。
方法:理论讲解与操作相结合。
准备:1、测量工具:皮尺、直尺、记录笔、腰节带。
2、临时测体对象。
课时安排:3课时过程:A、讲解本课程知识点与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B、讲授新课:一、服装结构制图的含义:是以人体体型、服装规格、服装款式、面料质地性能和工艺要求为依据。
运用服装制图的方法,在纸上(或直接在面料上)画出服装衣片和零部件的平面机构图,然后制作成样板或接着将面料裁成衣片。
二、结构制图的依据有哪些?1、人体。
(主要依据)所谓“量体裁衣”,精辟地概括了人体和服装的关系。
2、测量人体有关部位的长度、宽度、围度的规格数据。
(直接数据)注:人体运动规律则是作为服装放松的主要依据之一。
三、人体体型:可分人体比例和人体结构两个方面理解:(一)人体比例:测量单位:头正常人体:成年男性:7.5个头成年女性:7个头1—2岁:4个头5—6岁:5个头14—15岁:6个头16岁:接近成年人25岁:达到成年人身高(二)人体结构:为方便测量,可将人体的体表部位用假设的点、线、面表示。
1、点如:颈间点、肩端点、颈窝点、胸高点、等等。
2、线:如:颈围线、颈根围成、前中心线、胸围线、腰围线。
臀围线等等3、面:如:肩部、胸部、腰部、腹部、膝部、等等。
4、人体服装相对应的部位:在以后边制图边讲解,首先自己了解。
四、人体测量:人体测量是取得服装规格的主要来源之一。
(一)测体工具(常用)软尺:主要工具。
3、腰节带:围绕在腰节最细处,测量腰节所用工具。
(二)测体方法:(以女体为例讲解)测净体规格(仅穿内衣)。
规格即为净规格。
江苏省XY中等专业学校2022-2023-1教案
人体比例最简单、最方便的测量单位是头。
正常的成年男性约为7个半头高,成年女性约为7个头高。
(二)人体结构
人体结构各部位如图1-2所示。
按服装的构成需要,为方便人体测量,可将人体的体表部位分别用假设的点、线、面来表示。
二、人体外形与服装结构的关系
人体外形与服装结构有着直接的关系。
研究人体外形与服装结构关系的目的是为了使服装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体外形的需要。
人体各部位与服装的关系分析如下。
(一)颈部与衣领的关系
人体颈部呈上细下粗不规则的圆台状,上部和头部相连。
从侧面观察,颈部向前呈倾斜状如图1-9所示,下端的截面近似桃形,颈长相当于头长的1/3.男性颈部较粗,喉结位置偏低且外观明显;女性颈部较细,喉结位置偏高且平坦、不显露;老人颈部脂肪少,皮肤松弛;幼儿颈部细而短,喉结发育不完全,不显于外表。
(二)躯干与上装的关系
躯干包括肩、胸、背、腰、腹、臀部等。
1.肩部
肩端部呈球面状,前肩部呈双曲面状,肩部前倾,俯视整个肩部呈弓形。
男性肩部较宽而平,女性肩部较窄而斜且肩斜度大于男性(图
1-11);老年人和青年人相比肩薄而斜,儿童肩窄
江苏省XY中等专业学校2022-2023-1教案
任务实施:
记录学生出缺席及课前准备情况。
一、人体外形与服装结构的关系
1、前胸与后背的关系
胸与背是由一部分脊柱、胸骨与12对肋骨组成的胸廓。
胸廓的形状决定胸部的大小和宽窄。
男性胸廓宽而大,呈扁圆形。
前胸表面呈球面状,背部凹凸变化明显;女性胸廓较男性短小,也呈扁圆形,前胸表面乳胸隆起,乳胸部呈近似圆锥状,背部凹凸变化不明显;老人胸廓扁长,呈扁平形,背部较浑圆,脊柱弯曲度大于青
年。
胸与背的特征,决定了男性后腰节长大于前腰节长;女性由于乳胸隆起,一般后腰节长等于或短于前腰节长;儿童的背部特征使童装的后腰节
长等于或小于前腰节长。
2.腰部
腰部截面呈扁圆状,小于胸围和臀围,人体的侧腰部及后腰部呈双曲面状。
男性腰部较宽,腰部凹陷不太明显,侧腰部呈双曲面状;女性腰部窄于男性,腰部凹陷明显,侧腰部双曲面状强于男性;老人腰部凹陷,侧腰部双曲面状弱于青年;儿童腰部呈圆桶状,腹部较凸,腰节不明显。
腰部的凹陷状在服装结构上表现为上装的曲腰造型。
男女腰部的宽窄差异,决定了女装吸腰量要大于男装吸腰量.侧腰的双曲面状,决定了曲腰服装的腰节在侧缝处必须拔开。
(图1-18).
二、上肢与衣袖的关系
上肢由上臂、下臂和手3个部分组成(图1-19),上肢的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使手臂能够旋转和屈伸。
上肢的形状决定了衣袖的基本结构,当上肢弯曲时,上臂和下臂之间呈一定角度,反映在衣袖上则使后袖弯线外凸,前袖弯线内凹.一片袖收肘省,是为了适应手臂活动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符合手臂的形状.肩端和肩部三角肌的浑圆外形
形成了袖山弧线。
后袖山弧线与前袖山弧线不对称,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背部肩胛骨凸起形
成的。
手的不同体积,决定了男、女、童各式服
装袋口的宽窄。
袋口的高低位置则与手臂的长短
有关。
此外,手腕、手掌、手指也都是确定服装
袖长、袖口规格的依据。
江苏省XY中等专业学校2022-2023-1教案
有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使下肢能够蹲、坐和行走。
男性膝部较窄,凹凸明显,两大腿合并的内侧可见间隙;女性膝部较宽大,凹凸不明显,大腿脂肪发达,两大腿合并的内侧间隙不明显;老人关节肌肉萎缩,下肢较年轻时短;儿童关节部分外表浑圆,起伏不明显。
下肢的结构对裤子的形状产生直接影响。
二、人体测量
人体测量是取得服装规格(本书指约定的服装尺寸大小)的主要来源之一。
(一)测体工具(常用工具)
(1)软尺测体的主要工具,要求质地柔韧,刻度清晰,稳定不涨缩。
(2)腰节带围绕在腰节最细处,测量腰节所用的工具(可用软尺、布带或绳代替)。
(二)测体方法
测体一般是测量净体规格,即用软尺贴附于静态的人体体表(仅穿内衣)所测得的规格。
在净规格的基础上,按照人体活动需要加适当的放松量,并根据服装款式、穿着层次确定加多少放松量。
(三)测体部位
(1)身高由头骨顶点量至脚跟.
(2)衣长前衣长由右颈肩点通过胸部最高点,向下量至衣服所需长度;后衣长由后领圈中点向下
量至衣服所需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