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体型与结构布置
- 格式:pdf
- 大小:885.15 KB
- 文档页数:10
姓名:杨志康学号:111409020230班级:工程管理112班学院: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住宅建筑的平面布置及结构形式住宅的组成规律主要是由行为单元组成室,由室组成户。
根据家庭生活行为单元的不同,可以将户分为居住、辅助、交通、其他四大部分。
按空间使用功能来分,一套住宅可包括居室(起居室、卧室X厨房、卫生间、门厅或过道、贮藏间、阳台等不同的住宅建筑有着不同的平面布置以及结构形式。
下面将依次谈谈各类住宅建筑在进行设计时,平面布置及结构形式上的区别!根据住宅基本平面类型可将住宅建筑分为独立式住宅、联立(并列)式住宅、联排式住宅、单元式住宅、外廊式住宅、内廊式住宅、跃层式住宅等。
按照层数的不同,可将住宅建筑分为四类:低层住宅——1~3层;多层住宅——4~6层;中高层住宅——7~9层;高层住宅——10~30层。
1.低层住宅平面布置(1)基本特点1)能适应面积较大、标准较高的住宅,也能适应面积较小、标准较低的住宅。
因而既可以有独立式、联立(并列)式和联排式,也可以有单元式等平面布置类型。
2)平面布置紧凑,上下交通联系方便。
3)一般组织有院落,使室内外空间互相流通,扩大了生活空间,便于绿化,能创造更好的居住环境。
4)占地面积大,道路、管网以及其他市政设施投资较高。
(2)平面组合形式及其特点1)独院式(独立式卜建筑四面临空,平面组合灵活,采光通风好,干扰少,院子组织和使用方便,但占地面积大,建筑墙体多,市政设施投资较高。
2)双联式(联立式火将两个独院式住宅拼联在一起。
每户三面临空,平面组合较灵活,采光通风好,比独立式住宅节约一面山墙和一侧院子,能减少市政设施的投资。
3)联排式:将独院式住宅拼联至3户以上。
一般拼联不宜过多,否则交通迂回,干扰较大,通风也有影响;拼联也不宜过少,否则对节约用地不利。
2.多层住宅平面布置(1)基本特点1)从平面组合来说,多层住宅必须借助于公共楼梯(规范规定住宅6层以下不设电梯)以解决垂直交通,有时还需设置公共走廊解决水平交通。
高层建筑体型收进结构及其加强措施随着我国经济时代的发展与变化,建筑越来越趋向于高层发展,这就对建筑的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
体型收进结构在不规则建筑中的应用较多,并能够达到较好的抗震作用,对于建筑起到很好地保护作用。
基于此,本文就高层建筑体型收进结构及其加强措施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就建筑结构的强化起到借鉴作用。
标签:高层建筑;体型收进;竖向不规则结构0 前言近些年来,建筑行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进步,尤其在建筑层高方面,设计师一直期望能够突破瓶颈,促进其高度增加,同时提升建筑的稳定性与牢固性。
这就对建筑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只有不断对建筑结构予以优化,才能够真正保证建筑的可靠性。
体型收进结构目前在不规则高层建筑中应用较多,并达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尤其在抗震方面有突出表现,提升了建筑本身的稳定性。
为了更好地促进建筑体型收进结构的应用,防止因为体型收进结构的应用而引起的构件内力、位移不规则变化,探索其与侧向刚度不规则之间的关系,探索体型收进结构强化措施就显得非常重要。
1 结构体型收进与侧向刚度不规则关系侧向刚度主要反映的是建筑水平荷载情况下所能够抵抗的变形程度,其中水平荷载包括风荷载和水平地震力,这两种荷载对于建筑极容易造成危害。
依照正常的设计原则来说,其应当是建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依照自上而下的方式逐渐减小,侧向刚度和承载力要防止突变。
结构的竖向和水平布置需要更具合理性的刚度和承载力分布,要尤其防止因为刚度和承载力分部变化或者结构扭转而留下薄弱结构。
建筑侧向刚度不规则类型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目标层的侧向刚度与上一层相比,为上一层的70%,或者小于其上相邻三个楼层的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
刚度上下大小也被称为薄弱层。
第二类则是局部收进的水平面尺寸相比较相邻下一层来说,大于25%,但是顶层或者出屋面的小建筑可以不计算在内。
这样的建筑刚度则为上小下大类型,也被称为竖向体型收进。
第51卷第3期2021年2月上建筑结构Building StructureVol.51No.3Feb.2021DOI :10.19701/j.jzjg.2021.03.008作者简介:赵仕兴,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Email :316458931@qq.com ;通信作者:杨姝姮,硕士,工程师,Email :yangshuheng_92@163.com 。
有关建筑结构平面规则性的若干问题讨论赵仕兴1,2,杨姝姮1,2,陈可3(1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610017;2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复杂结构设计研究中心,成都610017;3成都惟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成都610017)[摘要]建筑结构的规则性判断是抗震设计的前提,也是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内容。
建筑结构的规则性包括平面规则性和竖向规则性,对结构平面的确定、楼板不连续、楼板的有效宽度、凹凸不规则、组合平面、环形平面和口字形平面等结构规则性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说明,并指出平面规则性判断的本质是楼盖的平面刚度是否足够、分块楼板之间连接是否可靠有效。
[关键词]平面规则性判断;凹凸不规则;楼板有效宽度;组合平面中图分类号:TU31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48X (2021)03-0047-04[引用本文]赵仕兴,杨姝姮,陈可.有关建筑结构平面规则性的若干问题讨论[J ].建筑结构,2021,51(3):47-50.ZHAO Shixing ,YANG Shuheng ,CHEN Ke.Discussion on several issues concerning the plane regularity of structures [J ].Building Structure ,2021,51(3):47-50.Discussion on several issues concerning the plane regularity of structuresZHAO Shixing 1,2,YANG Shuheng 1,2,CHEN Ke 3(1Sichuan Provincial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Chengdu 610017,China ;2Complex Stru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Center ,Sichuan Provincial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Chengdu 610017,China ;3Sunway International Co.,Ltd.,Chengdu 610017,China )Abstract :The judgment of buildings regularity is the prerequisite of seismic design and also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seismic conceptual design.The regularity of buildings includes plane regularity and vertical regularity.This article is related to the structural regularity such as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structural plane ,the discontinuity of the floor ,the effective width of the floor ,irregular plane with concave and convex ,the composite plane ,the circular plane and the hollow plane were explained in detail and it was pointed out that the essence of plane regularity judgment was whether the in-plane stiffness of the slab was sufficient and whether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partial slabs was reliable and effective.Keywords :judgment of plane regularity ;irregular plane with concave and convex ;effective width of floor ;composite plane0前言历次大地震震害表明,体型规则的建筑震害相对较轻,能够更有效地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一节建筑与结构的关系一、建筑与结构(一)结构对建筑的制约结构受力学规律的支配,对建筑的多种多样要求,一般只能满足一部分,对建筑有很强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空间和形体大空间公共建筑的空间和外观形体,虽然出自于物质和精神功能的需要,但其构筑成形则受结构的制约,如空间的大小、高低、曲直及外观形体都与所用的结构形式有关。
有些建筑用大跨结构,多采用先进的空间结构,这样比较经济。
而空间结构是三维实体,它对建筑空间的围合与限定颇有个性特点。
有些建筑用大跨结构虽然只做顶界面-屋面。
但屋盖结构对建筑平面形状、空间体型以及外观形体也有很大影响,如圆顶、网壳、悬索、薄膜等结构对建筑的影响虽然各不相同,各有千秋,但都是巨大的;有些建筑用大跨结构既覆盖又围合其空间,结构形体往往就是建筑形体;这种情况下,结构对建筑的影响,更具有决定性意义。
2、界面和形象不同的结构形式对建筑界面(顶界面、侧界面)的建立都有独特的影响。
常常构成具有独特个性的立面或完整的建筑外观,对建筑形象的塑造有决定性的影响。
现代大空间公共建筑的顶界面一般很少采用吊灯,而是直接暴露结构,结构的构件的粗细、走向、网络图案及其韵律就成为建筑空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美学发挥着重要的空间造型作用。
3、形式美的表达建筑造型的比例、尺度、节奏、韵律、均衡、稳定等等形式美问题在大空间公共建筑中需要同结构形式揉合在一起综合处理。
虽然有时面的划分有较大的独立性,但它应该同网格的布置协调一致,正确反映出结构的受力和传承的特点,使建筑形态与结构形态吻合一致,否则会出现形式与结构的脱节,造成虚假。
建筑形式美的推敲应以结构形式为基础,以期达到建筑与结构的有机结合。
(二)建筑对结构的相互促进建筑与结构既有彼此制约的一面,也有相互促进的一面。
大空间公共建筑对结构最主要的要求就是形式多样化,为建筑创造提供得心应手的手段,这是建筑对结构的最大促进。
反之,当结构技术取得突破,就为建筑设计创造了更大的创作余地,促进建筑的发展。
高层建筑体型收进结构及其加强措施作者:赵倩倩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7年第17期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时代的发展与变化,建筑越来越趋向于高层发展,这就对建筑的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
体型收进结构在不规则建筑中的应用较多,并能够达到较好的抗震作用,对于建筑起到很好地保护作用。
基于此,本文就高层建筑体型收进结构及其加强措施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就建筑结构的强化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层建筑;体型收进;竖向不规则结构DOI:10.16640/ki.37-1222/t.2017.17.1000 前言近些年来,建筑行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进步,尤其在建筑层高方面,设计师一直期望能够突破瓶颈,促进其高度增加,同时提升建筑的稳定性与牢固性。
这就对建筑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只有不断对建筑结构予以优化,才能够真正保证建筑的可靠性。
体型收进结构目前在不规则高层建筑中应用较多,并达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尤其在抗震方面有突出表现,提升了建筑本身的稳定性。
为了更好地促进建筑体型收进结构的应用,防止因为体型收进结构的应用而引起的构件内力、位移不规则变化,探索其与侧向刚度不规则之间的关系,探索体型收进结构强化措施就显得非常重要。
1 结构体型收进与侧向刚度不规则关系侧向刚度主要反映的是建筑水平荷载情况下所能够抵抗的变形程度,其中水平荷载包括风荷载和水平地震力,这两种荷载对于建筑极容易造成危害。
依照正常的设计原则来说,其应当是建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依照自上而下的方式逐渐减小,侧向刚度和承载力要防止突变。
结构的竖向和水平布置需要更具合理性的刚度和承载力分布,要尤其防止因为刚度和承载力分部变化或者结构扭转而留下薄弱结构。
建筑侧向刚度不规则类型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目标层的侧向刚度与上一层相比,为上一层的70%,或者小于其上相邻三个楼层的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
刚度上下大小也被称为薄弱层。
第二类则是局部收进的水平面尺寸相比较相邻下一层来说,大于25%,但是顶层或者出屋面的小建筑可以不计算在内。
<房屋建筑学>教案●参考教材<房屋建筑学>第三版.同济大学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6●授课时间:2005.9-12●授课班级:●正文:第一篇民用建筑设计第一章概论基本知识了解:1.房屋建筑学包含的内容:民用与工业建筑的构造与设计。
2.构造的含义:建筑的构件使用何种建筑材料、运用何种建筑做法(技术)做成,具有何种功效。
3.重点掌握的内容:民用建筑的构造。
4.学会的基本技能:能够认知和绘制建筑施工图。
第一节民用建筑的分类一、按使用性质分*:1.生产性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2.非生产性建筑:民用建筑二、民用建筑按使用性质分*:1.居住建筑;2.公共建筑第二节建筑设计的内容和过程一、建筑设计的内容: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二、建筑设计的过程和阶段:1.准备工作2.初步设计3.技术设计4.施工图设计第三节建筑设计的要求和依据一、建筑设计的要求:1.建筑功能的要求2.合理的技术3.经济效果4.建筑美观5.总体规划二、建筑设计的依据:1.人体尺度和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人均身高、常用尺寸2 .家具、设备的尺寸和使用他们的空间3. 自然环境的气候条件●风玫瑰图的认识*5.地形、地质条件和地震烈度地震烈度*:表示地面及房屋建筑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
6~9度的意义6.建筑模数和模数制模数:人为制定的一个标准,使建筑构件统一化,便于生产和安装。
基本模数:是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
1M=100mm扩大模数、分模数7.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建筑等级划分的一个标准)燃烧性能:构件的可燃度。
非、难、燃烧体耐火极限:构件从受火到失去作用的时间,单位h。
第二章建筑平面设计基本知识:1.平面图概念:1200mm平切向下看到的建筑构件组合关系2.房间分类:主要用房、辅助用房、交通联系空间。
第一节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一、使用房间(主要用房)的内容是指建筑的主要利用房间,如住宅的起居室、卧室;商场的营业厅等二、房间设计参考的条件:1.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1)房间的面积:家具或设备所占面积;人们活动需要的面积;房间内部的交通面积(2)房间的形状和尺寸:参考因素很多,如听觉、视觉;结构;美观等2.门窗在房间中的布置(1)门的宽度、数量和开启方式门的宽度由人流、家具、设备决定门的数量由防火规范限制门的开启方式由使用特点和门的用途决定(2)门的位置主要考虑交通路线的便捷和安全疏散的要求,其次考虑家具布置、风向等要求(3)窗的大小和位置:考虑室内采光、通风第二节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一、交通空间的内容:1.水平交通空间:走廊、过道2.垂直交通空间:楼梯、坡道、电梯3.交通联系枢纽:门厅、过厅二、交通空间的设计要求:1.简洁、方便、紧急疏散迅速2.一定的采光和通风3.力求节省面积,造型合理三、过道(走廊)1.宽度:人流通行宽度550~600mm,最小1100~1200mm(课本举例)2.长度:防火规范要求(表)四、楼梯和坡道1.宽度:由人流和防火要求决定2.形式:由使用要求决定——美观、空间大小等因素3.数量:楼层人数多少和建筑防火要求(课本举例)五、门厅、过厅和出入口1.门厅的作用:交通枢纽、公共服务2.门厅的面积:使用功能决定3.门厅的设计要点:导向性明确、简洁非交叉的交通流线第三节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一、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组合方式1.功能分区和它们的联系和分隔(1)根据任务书分析建筑的功能区有那些,以及它们的主次关系(2)根据标准资料图集的功能区关系确定各功能区的远近关系2.建筑平面组合的几种方式(1)组合方式:走廊式组合——一侧或两侧布置:教室、病房、宿舍、办公室、旅店等几条平行的走廊或天井式走廊:医院、教室、展厅等套间式组合——窜联的房间:住宅(部分)、展览馆、火车站等大厅式组合——大厅为中心:剧院、体育馆等(2)选用根据:地形图——与其它建筑的动静与防火关系和尺寸的限制;当地气候——体形的确定与选用3.房间的使用顺序和交通路线组织(1)各房间的使用性质决定其主次、内外、上下、远近关系(2)人流交通的安排遵从房间使用的过程二、建筑平面组合和结构布置的关系(1)混合结构:房间的开间和进深基本相同,上下楼层的各房间的大小基本相同(2)框架结构:柱网的尺寸制定应尽量统一,而且满足大部分房间的尺寸要求。
综合管廊抗震分析要点摘要:结合工程建设实际,按国家相关法规,对综合管廊抗震论证技术要点进行分析,为浅埋地下市政工程构筑物的抗震设计提供一种参考借鉴。
关键词:综合管廊;抗震;反应位移法随着城市经济综合实力的提升及对城市环境整治的严格要求,目前在国内许多大中城市都掀起了综合管廊建设的热潮。
作为重要的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综合管廊工程抗震设防类型划分为重点设防类。
按国家相关法规,综合管廊在设计阶段应组织专家进行抗震专项论证。
本文将通过分析综合管廊工程项目的抗震设防论证要点,对今后同类型市政地下工程抗震设计提供一点思路。
一、抗震设防目标及要求结构采用三个水准进行抗震设防,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二阶段抗震设计是对三水准抗震设计的具体事实,通过二阶段设计中的第一阶段对构件截面承载力验算和第二阶段对弹塑性变形验算,并与构造措施相结合,从而实现三水准设防的抗震要求。
二、主要设计原则(1)、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对应不同设防标准,不同的结构提出相应的结构性能目标;根据所选定的预期性能目标进行设计,使结构在不同设防水准相应的地震水平满足预期的抗震性能目标。
(2)、线位的选择避开不利地段。
三、地下结构的结构体系要求(1)结构的体型及结构布置应规则、对称,结构质量及刚度应均匀分布,避免突变。
(2)体型不规则的地下结构,结合使用功能要求合理设置变形缝,形成较规则的结构单元。
譬如端部井、通风口、投料口、引出口等节点单体自重与标准段不同在每个单体两侧设变形缝,将单体与标准段分开。
节段间按不大于30米间距设置变形缝。
(3)结构体系及结构构件具备良好的延性和变形能力。
(4)对重要的结构节点及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抗震能力。
结构构件及节点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1规定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
(5)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不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或差异显著的地基上。
建筑体型与立面设计习题答案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建筑体型与立面设计一、填空题1、建筑外部形象包括建筑体型和立面两部分。
2、形式美的根本是多样统一,即在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
3、根据均衡中心位置的不同,均衡可以分为对称的均衡和不对称的均衡。
二、选择题1、住宅建筑常采用 A 的尺度。
A.自然B.夸张C.亲切D.相似2、纪念性建筑或大型公共建筑常常采用 B 的尺度,以表示出庄严、雄伟的气氛。
A.自然B.夸张C.亲切D.相似3、建筑立面图常采用 D 反映建筑物真实大小。
A.门窗、细部、质感B.细部、轮廓C.门窗、细部D.门窗、细部、轮廓4、建筑物色彩必须与建筑物的 B 相互一致。
A.底色B.性质C.前景色D.虚实关系5、住宅建筑常常利用阳台与凹廊形成 B 的变化。
A.粗糙与细致B.虚实与凹凸C. 厚重与轻盈D. 简单与复杂6、立面的重点处理部位主要是指建筑的 C 。
A.主立面B.檐口部位C.主要出入口D. 复杂部位7、建筑中的 B 可作为尺度标准,建筑整体和局部,与它相比较,可获得一定的尺度感。
A.窗户、栏杆B.踏步、栏杆C.踏步、雨篷D. 窗户、檐口8、亲切尺度是将建筑的尺寸设计得 B 实际需要,使人感觉亲切、舒适。
A.等于B.小于C.大于D. 等于或小于9、根据建筑功能要求, A 常采用以虚为主的处理手法。
A.体育馆B.剧场C.纪念馆D. 博物馆10、立面处理采用水平线条的建筑物显得 C 。
A.雄伟庄严B.严肃庄严C.轻快舒展D. 挺拔高大三、名词解释1、尺度——指建筑物整体或局部给人感觉上的大小与其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
2、均衡——建筑体型的前后、左右之间保持平衡的一种美学特征,给人以安定、平衡和完整的感觉。
3、韵律——建筑中各要素有规律地重复出现或有秩序地变化,形成有节奏的感觉。
一,混合结构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优点:1.主要承重结构用砖砌2.房屋纵横墙体布置容易满足刚度要求3.砌体结构具有较好的耐火性和耐久性4.混凝土、钢材主要用于楼屋盖上,造价低缺点:(1)砖砌体强度低,层数受限制。
(2)自重大(占自重的40-60%)( 3)抗震性能差( 4)施工速度慢适用范围:一般用于五层以下的楼房,如住宅、宿舍、办公楼、医院等民用建筑以及中小型工业建筑。
混合结构一般不超过5层,在非抗震区有的也可做到7-8层,层数越多,承重的砖墙可能越厚,有效建筑面积会大大减少,不够经济。
二,混合结构的房屋墙体布置方案及其各自特点?1.横墙承重方案主要靠横墙支撑楼板,横墙是主要承重墙,纵墙主要起围护隔断和维持横墙的整体作用。
2.纵墙承重方案受力为板荷载传给梁,再由梁传给纵墙,纵墙是主要承重墙,横墙只承受小部分荷载,横墙的设置是为了满足房屋刚度和整体性的需要。
3.纵横墙承重同时承重方案横墙的布置随房间的开间需求而定,横墙间距比纵墙承重方案的小,所以房屋的横向刚度比纵墙承重方案有所提高。
4.内框架承重方案采用钢筋混泥土柱代替内承重墙,由于横墙较少,房屋的空间刚度较差。
以柱代替内承重墙在使用上可取得较大的空间,墙的带型基础和柱的单独基础在沉降量方面不一致。
三,框架结构的特点与优点?框架是由梁和柱刚性连接的骨架结构,钢筋混泥土框架设计时,要求结构上把节点造成刚接,框架结构的特点就在于“刚节点”。
优点:1.建筑平面布置灵活、易于设置较大房间、使用方便2.构件类型少,易于标准化、定型化;3.可以采用预制构件,也易于采用定型模板而做成现浇结构,有时还可采用现浇柱及预制梁板的半现浇半预制结构。
4.现浇结构的整体性好,抗震性能好,在地震区应优先采用。
四,框架的布置方案?1,主要承重框架横向布置 2,主要承重框架纵向布置 3,主要承重框架纵横两向布置。
五,框架结构中梁,板,柱的截面尺寸?横梁截面:梁高h=(1/8~1/12)梁宽b=(1/2~1/3)h。
建筑体型修改方案建筑体型修改方案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体型的选择和修改非常重要。
建筑体型的选取不仅影响建筑外观的美观度,还直接影响建筑的功能性和可持续性。
因此,正确选择和修改建筑体型对于实现建筑设计目标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建筑体型修改方案,并分析其优缺点。
首先,对于已有建筑而言,体型修改可能需要在保持现有结构稳定的前提下进行。
一种常见的体型修改方案是通过添加附属建筑物来改变建筑体量的外观。
例如,在一栋围绕中庭设计的建筑中,通过在中庭周围建筑物的不同位置添加几栋楼层较高的建筑物,可以改变整体建筑体量的外观,并创造出更多的空间和灵活性。
此外,利用材料和色彩的变化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体型修改方案。
通过在建筑表面使用不同颜色和材料的组合,可以改变建筑体型的外观,使其更加丰富多样。
例如,在一个以白色为主题的现代建筑中,通过在部分外墙涂上鲜艳的色彩,或者在部分立面使用金属材料,可以为建筑增添亮点,并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另一种常见的建筑体型修改方案是通过改变建筑的比例来实现。
建筑比例的改变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建筑物的高度、长度或厚度来实现。
通过增加高度,可以使建筑物更加显眼,增加建筑的威严感。
相反,减小建筑物的高度可以让建筑更加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通过改变建筑的长度和厚度,可以改变建筑物的比例感,使其更加协调和平衡。
在设计新的建筑时,可以选择更加创新和独特的体型来实现建筑的个性化和功能性。
例如,在一个高楼大厦中,设计一个不规则形状的外立面可以突出建筑的现代感和独特性。
此外,利用自然光线和通风的原理,在建筑体型的设计中加入凹凸的窗户和通风口,可以增加建筑物室内的自然光照和空气流通,提高建筑的舒适度和可持续性。
除了建筑外观的美观度和独特性,建筑体型的修改还需要考虑功能性和可持续性。
例如,对于一个大型综合体建筑而言,通过将不同功能的建筑分别布置在不同的层高和体积的建筑单元中,可以提高建筑的功能性和可操作性。
此外,在建筑体型的设计中,考虑到节能和环保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建筑形式和材料,可以降低建筑的能耗和环境影响。
图形。
1.建筑平面的对称性
建筑平面形状最好是双轴对称的,这是最理
想的,但有时也可能只能对一个轴对称,有时可
能是根本找不到对称轴,如图11-2-1所示。
2.质量布置的对称性
仅仅由于建筑平面布置的对称并不能保证结构不发生扭转。
在建筑平面对称和结构刚度均匀分布的情况下,若建筑物质量分布有较大偏心,当遇到地震作用时,地震惯性力的合力将会对结构抗侧
地与建筑质量中心偏离,该建筑已在一次地震中倒塌。
置时须十分小心。
情况。
11.2.3 周边作用
图11 -2 -7 为剪力墙布置不连续的几个例子。
图11 -
洞口错位布置。
很显然,对于上
述几种结构刚度
沿竖向有突变的
剪力墙结构,常
常会由于应力集
中而产生裂缝或
在材料力学中就知道,材料布置得离中心
越远,它所作用的力臂越大,从而产生的抵抗
矩就越大。
因此在梁的设计中,广泛地应用工
字形截面梁来代替矩形截面梁。
而在高层建筑
平面布置时,则应把具有较大抗侧刚度的剪力
墙、核心筒布置在建筑物周边。
在1972年尼加拉瓜地震中,美洲银行的成功也说明了多道防御的概念在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
美洲银行结
4 及表11 -3-3 所示。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