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体型和结构总体布置
- 格式:ppt
- 大小:692.50 KB
- 文档页数:20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知识总结建筑设计的总体布局从全局观点出发综合考虑预想中建筑物室内室外空间的各种因素,作出总体安排,使建筑物内在功能要求与外界条件彼此协调,有机结合。
建筑群中的单体建筑设计应在总体构思的原则指导下进行,并受总体布局的制约。
因此,设计构思应遵循“由外到内”和“由内到外”的原则,先从总体布局着手。
根据外界条件,解决全局性的问题,然后进行单体建筑设计中各种空间的组合。
在这个过程中使单体建筑设计在体型、体量、层数、建筑形式、色彩、朝向、日照、交通等方面同总体布局及周围环境取得协调,并在单体建筑设计趋于成熟时,再行调整和确定总体布局。
在总体设计构想中,既必须考量采用功能、结构、经济和美观等内在因素,也必须考量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城市规划建议、周围环境、基地条件等外界因素。
例如建筑物的入口方位,内外交通的非政府方式、体型多寡大小的确认、建筑物各个部分的布局、建筑形象与周围环境的协同等一系列基本问题都必须考量外界因素。
通常先从体型著手,用来抒发设计者的构想。
体型确认后,再研究内部的平面空间组织。
研究体型就是为了化解内外因素之间的矛盾,化解功能和形式之间关系的问题。
比如设计一个博物馆,主要必须满足用户参观路线、光线和视线的建议,而以参观路线最为关键,应当以参观路线做为确认体型的一个内在依据,再根据外部条件使用最合适的体型。
建筑设计的环境构思建筑的体型、体量、形象、材料、色彩等都应当同周围环境协同。
建筑设计构思要把客观存在的“境”与主观构思的“意”融合起来。
一方面要分析环境对建筑可能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要分析设想中的建筑在自然环境中的地位。
因地制宜,结合地形的高低起伏,利用水面的宽窄曲折,把自然景色组织到建筑物的视野中。
如果建筑物处于自然风景区,应使建筑物同自然环境相协调。
例如中国驻联邦德国大使馆建于波恩的名胜古迹区中,基地地势起伏,古树参天,按波恩市政当局要求,不能砍一棵树。
为了保护环境,将五座四合院分散建在丛林之中,成为建筑与环境结合的良好范例。
高层建筑体型收进结构及其加强措施随着我国经济时代的发展与变化,建筑越来越趋向于高层发展,这就对建筑的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
体型收进结构在不规则建筑中的应用较多,并能够达到较好的抗震作用,对于建筑起到很好地保护作用。
基于此,本文就高层建筑体型收进结构及其加强措施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就建筑结构的强化起到借鉴作用。
标签:高层建筑;体型收进;竖向不规则结构0 前言近些年来,建筑行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进步,尤其在建筑层高方面,设计师一直期望能够突破瓶颈,促进其高度增加,同时提升建筑的稳定性与牢固性。
这就对建筑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只有不断对建筑结构予以优化,才能够真正保证建筑的可靠性。
体型收进结构目前在不规则高层建筑中应用较多,并达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尤其在抗震方面有突出表现,提升了建筑本身的稳定性。
为了更好地促进建筑体型收进结构的应用,防止因为体型收进结构的应用而引起的构件内力、位移不规则变化,探索其与侧向刚度不规则之间的关系,探索体型收进结构强化措施就显得非常重要。
1 结构体型收进与侧向刚度不规则关系侧向刚度主要反映的是建筑水平荷载情况下所能够抵抗的变形程度,其中水平荷载包括风荷载和水平地震力,这两种荷载对于建筑极容易造成危害。
依照正常的设计原则来说,其应当是建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依照自上而下的方式逐渐减小,侧向刚度和承载力要防止突变。
结构的竖向和水平布置需要更具合理性的刚度和承载力分布,要尤其防止因为刚度和承载力分部变化或者结构扭转而留下薄弱结构。
建筑侧向刚度不规则类型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目标层的侧向刚度与上一层相比,为上一层的70%,或者小于其上相邻三个楼层的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
刚度上下大小也被称为薄弱层。
第二类则是局部收进的水平面尺寸相比较相邻下一层来说,大于25%,但是顶层或者出屋面的小建筑可以不计算在内。
这样的建筑刚度则为上小下大类型,也被称为竖向体型收进。
主体工程建筑方案
一、设计说明
本工程位于市中心核心地带,是一栋多功能综合楼。
设计理念以
现代简约风格为主,结合建筑本身的功能和周边环境特点,力求打造
出既实用又美观的建筑。
二、建筑外观
整体建筑外观设计采用流畅的线条和简洁的外观,结合现代建筑
材料,打造出现代感十足的外观形象。
外墙主要采用白色、灰色和玻
璃材料,使建筑整体看起来干净、明亮而富有活力。
三、建筑结构
本建筑采用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相结合的方式,以确保建筑的稳
定性和安全性。
建筑高度为十层,总建筑面积约为20000平方米,可
容纳大量人员同时办公和活动。
四、室内空间布局
建筑内部采用开放式设计,充分利用空间并保持通透性。
不同功
能区域之间合理分隔,办公区、会议室、休息区等功能空间相对独立,同时又有必要的相互联系和衔接。
五、设施配套
本建筑配备了先进的设施设备,包括中央空调系统、智能化照明系统、消防系统等,以确保建筑内部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同时,还设有停车场、绿化带等辅助设施,为建筑居民和访客提供便利。
六、总结
综上所述,本建筑主体工程建筑方案设计合理,外观美观、结构稳固、内部功能完备,是一座集实用性、美观性和功能性于一体的现代综合楼。
希望通过本方案的实施,能够为城市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办公和活动空间。
土木工程结构布置方案书一、总体设计要求1、建筑结构的布置要满足功能要求和美观要求,保证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2、要满足建筑使用的功能要求,包括空间布局合理、结构稳定、通风采光良好等。
3、要满足设计图纸要求,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支撑和柱子,保证空间的利用率。
4、考虑到建筑的周边环境和地形地貌等因素,布置结构要适应周围环境。
5、结构布置要考虑建筑的使用寿命,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和材料,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6、结构设计要符合国家有关建筑设计规范和标准,保证设计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7、要考虑建筑施工的可行性和实际情况,尽量简化结构的施工工艺,便于施工操作。
二、结构布置方案1、选址:根据项目的选址情况,选择合适的土地用于建筑。
根据土地的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选择合适的场地。
2、结构形式:根据建筑的功能性和美观性,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
可以考虑采用框架结构、桁架结构、拱形结构等形式,以满足建筑的承重和稳定要求。
3、结构材料:根据项目的需求和工程条件,选择合适的结构材料。
可以考虑采用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等材料,以满足建筑的承重和抗震要求。
4、结构布置:根据建筑的功能布置,合理布置结构,确保空间的利用率和通风采光。
在布置结构时,考虑到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设计合理的结构布置方案。
5、结构连接:在结构布置时,考虑结构之间的连接方式和节点处理,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设计中,充分考虑结构连接的可行性和施工操作。
6、结构分析:对结构布置方案进行分析和计算,评估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根据分析结果,对结构布置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满足设计要求。
7、施工工艺:考虑建筑施工的可行性和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施工工艺方案。
在结构布置时,充分考虑施工作业的便利性和安全性,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8、设计图纸:根据结构布置方案,制作详细的设计图纸和构造图纸,指导施工操作和现场施工。
设计图纸要符合国家有关建筑设计规范和标准,保证设计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1-3 结构总体布置的一般原则百度上找的资料(2006-01-29 10:32:45)转载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不仅要根据结构高度,还应根据是否抗震设防及设防烈度等因素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
当结构体系确定后,结构总体布置应当密切结合建筑设计进行,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造型和合理的传力路线。
因此,结构体系受力性能与技术经济指标能否做到先进合理,与结构布置密切相关。
理论与实践均表明,一个先进而合理的设计,不能仅依靠力学分析来解决。
因为对于较复杂的高层建筑,某些部位无法用解析方法精确计算;特别是在地震区,地震作用的影响因素很多,要求精确计算是不可能的。
因此,不能仅仅依赖于“计算设计”,还要正确运用“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是指对一些难以做出精确计算分析,或在某些规程中难以具体规定的问题,应该由设计人员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分析,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到比较合理地进行结构设计。
概念设计要求设计人员应具有多学科知识和实践经验,在设计中处处都要带着清晰的概念和正确的理解去处理理论和构造问题。
以下论述的诸方面均须用概念设计的方法加以正确处理。
一、结构平面布置高层建筑的开间、进深尺寸和选用的构件类型应符合建筑模数,以利于建筑工业化。
在一个独立的结构单元内,宜使结构平面形状和刚度均匀对称。
需要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其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平面宜简单、规则、对称、减少偏心;2.平面长度不宜过长,突出部分长度不宜过长,值宜满足教材表1-3的要求;3.不宜采用角部重叠的平面图形或细腰形平面图形。
二、结构竖向布置高层建筑中控制侧向位移常常成为结构设计的主要控制因素。
而且随着高度增加,倾覆力矩也相应迅速增大。
因此,高层建筑的高宽比不宜过大。
一般将高宽比控制在5~6以下,是指建筑物地面到檐口高度,是指建筑物平面的短方向总宽。
当设防烈度在8度以上时,限制应更严格一些。
高层建筑的竖向体型宜规则、均匀,避免有过大的外挑和内收,这些应遵循《高层规程》中的具体规定。
建筑工地布局方案
项目背景
本项目位于城市CBD区域,是一座40层的商业综合体建筑,
占地面积为5000平方米。
建筑设计已经完成,并获得了相关审批。
布局方案
工地规划
根据项目需求,建议将工地分为四个区域,分别是:
- 塔吊区:位于建筑东北角,占地面积为50平方米,用于安装
塔吊。
- 施工区:位于建筑西侧和南侧,共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
用于搭建脚手架、施工等。
- 堆料区:位于建筑北侧,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用于储存
建筑材料。
- 设备区:位于建筑中心,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用于放置施工设备。
进出口管理
工地进出口分别位于建筑东侧和南侧,建议设置以下措施:
- 进出口均需设置闸机,人员和车辆进出需进行登记,实行人脸识别和车牌识别管理。
- 进出口均需安装监控摄像头,对进出场人员和车辆进行24小时监控。
- 进出口的交通组织需交由专人负责,确保交通秩序和安全。
安全管理
工地安全环境是最优先保障的,因此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 安全教育:对工地所有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 安全设施:工地内需设置出口标志、疏散路线指示牌、灭火器等安全设施。
- 安全巡查:每天至少进行两次工地安全巡查,发现安全隐患要立即进行整改。
结论
以上是建筑工地布局方案的完整内容,希望能够对工地施工方案的制定有所帮助。
大连理工大学22春“建筑工程技术”《房屋建筑学》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我国对便于残疾人通行的坡道的坡度标准为不大于1/12,同时还规定与之相匹配的每段坡道的最大高度为()mm,最大坡段水平长度为()mm。
A.750,9000B.700,9000C.850,6000D.750,6000参考答案:A2.楼梯的扶手高度有一定的要求,尤其在幼托及小学校或儿童医院等使用对象主要为儿童的建筑物中,还需要在()m左右高度再设置一道扶手,以适应儿童的身高。
A.0.3B. 0.6C. 0.9D.1.0参考答案:B3.对于一些易于积水或需要经常冲洗的地方,如开敞的外廊、阳台以及浴厕、厨房等,地坪标高应稍低一些,以免溢水。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荷载的大小是结构设计的主要依据,也是结构选型的重要基础。
()A.正确B.错误5.当房间采用单侧采光时,通常窗户上沿离地的高度,应大于房间进深长度的()。
A.1/2B.1/3C.1/4D.1/5参考答案:A6.下列地面中,常用于高级宾馆、公共建筑的大厅,影剧院、体育馆的入口处的是()。
A.砖块地面B.陶瓷砖地面C.人造石板和天然石板地面D.木地面参考答案:C7.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有关规定及《中国地震烈度区规划图》的规定,地震烈度为()的地区均需进行抗震设计。
A.5度,6度,7度,8度B.6度,7度,8度,9度C.5度,6度,7度,8度,9度D.6度,7度,8度,9度,10度参考答案:B8.墙体根据结构受力情况不同,有承重墙和非承重墙之分,其中非承重墙一般包括()。
A.隔墙B.填充墙C.幕墙D.版筑墙参考答案:ABC下列关于楼板层的各种要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结构的安全B.在楼板层的设计中,各种设备管线的走向可以不作考虑C.对有水侵袭的楼板层,须具有防潮、防水的能力,以防水的渗漏D.楼板层应具备一定的隔空气传声和撞击传声的能力参考答案:B10.变形缝可分为伸缩缝、沉降缝和()。
1-3 结构总体布置的一般原则百度上找的资料(2006-01-29 10:32:45)转载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不仅要根据结构高度,还应根据是否抗震设防及设防烈度等因素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
当结构体系确定后,结构总体布置应当密切结合建筑设计进行,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造型和合理的传力路线。
因此,结构体系受力性能与技术经济指标能否做到先进合理,与结构布置密切相关。
理论与实践均表明,一个先进而合理的设计,不能仅依靠力学分析来解决。
因为对于较复杂的高层建筑,某些部位无法用解析方法精确计算;特别是在地震区,地震作用的影响因素很多,要求精确计算是不可能的。
因此,不能仅仅依赖于计算设计”,还要正确运用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是指对一些难以做出精确计算分析,或在某些规程中难以具体规定的问题,应该由设计人员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分析,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到比较合理地进行结构设计。
概念设计要求设计人员应具有多学科知识和实践经验,在设计中处处都要带着清晰的概念和正确的理解去处理理论和构造问题。
以下论述的诸方面均须用概念设计的方法加以正确处理。
一、结构平面布置高层建筑的开间、进深尺寸和选用的构件类型应符合建筑模数,以利于建筑工业化。
在一个独立的结构单元内,宜使结构平面形状和刚度均匀对称。
需要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其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平面宜简单、规则、对称、减少偏心;2.平面长度不宜过长,突出部分长度不宜过长,值宜满足教材表1-3的要求;3.不宜采用角部重叠的平面图形或细腰形平面图形。
二、结构竖向布置高层建筑中控制侧向位移常常成为结构设计的主要控制因素。
而且随着高度增加,倾覆力矩也相应迅速增大。
因此,高层建筑的高宽比不宜过大。
一般将高宽比控制在5〜6以下,是指建筑物地面到檐口高度,是指建筑物平面的短方向总宽。
当设防烈度在8度以上时,限制应更严格一些。
高层建筑的竖向体型宜规则、均匀,避免有过大的外挑和内收,这些应遵循《高层规程》中的具体规定。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1总则1.0.1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建筑工程、防震减灾的法律法规并实行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使建筑经抗震设防后,减轻建筑的地震破坏,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制定本规范。
按本规范进行抗震设计的建筑,其基本的抗震设防目标是: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主体结构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设防地震影响时,可能发生损坏,但经一般性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使用功能或其他方面有专门要求的建筑,当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时,具有更具体或更高的抗震设防目标。
1.0.2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1.0.3本规范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7、8和9度地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以及隔震、消能减震设计。
建筑的抗震性能化设计,可采用本规范规定的基本方法。
抗震设防烈度大于9度地区的建筑及行业有特殊要求的工业建筑,其抗震设计应按有关专门规定执行。
注:本规范“6度、7度、8度、9度”即“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8度、9度”的简称。
1.0.4抗震设防烈度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颁发的文件(图件)确定。
1.0.5一般情况下,建筑的抗震设防烈度应采用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的地震基本烈度(本规范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所对应的烈度值)。
1.0.6建筑的抗震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抗震设防烈度seismic precautionary intensity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一般情况,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
2.1.2抗震设防标准seismic precautionary criterion衡量抗震设防要求高低的尺度,由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及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确定。
1、高层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布置,下列哪项符合规定?1.剪力墙宜双向布置,宜拉通对直,每个独立墙段的总高度与长度之比不应小于2,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不宜小于3;2.剪力墙应双向布置,宜拉通对直,每个独立墙段的总高度与长度之比不宜小于3,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不应小于2。
3.剪力墙应双向或多向布置,宜打通对直,每个独立墙段的总高度与长度之比不宜小于2,墙肢截面高度度之比不宜小于3;4.剪力墙应双向布置,宜拉通对直,每个独立墙段的总高度与长度之比不应小于3,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不宜小于2;2、在计算剪力墙的内力与位移时,为何不能随意将全部翼缘作为有效翼缘来计算?1.翼缘内应力非均匀分布,远离腹板的翼缘内应力线性衰减参考答案2.留有余地3.翼缘内应力非均匀分布,远离腹板的翼缘内应力变小4.翼缘内应力非均匀分布,远离腹板的翼缘内应力为零3、任何结构都为一个空间结构,但是对于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结构而言,大多数可以简化为( )结构1.立体2.平面3.空间4.简支4、用D值法分析多层多跨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时,对除底层柱底外的其余各层梁、柱节点的转角所作1.所有各层梁、柱节点的转角均为02.同一柱上、下节点转角不相等,且同层各柱的上节点转角或下节点转角分别也不相等3.同一柱上、下节点转角相等,且同层各柱上、下节点转角也相等4.同一柱上、下节点转角不相等,但同层各柱的上节点转角或下节点转角分别相等5、框架梁、柱节点区域的箍筋配置_____。
1.不能小于梁端加密区的箍筋配置2.不能小于柱端加密区的箍筋位置3.不能大于梁端加密区的箍筋配置4.不能大于柱端加密区箍筋配置6、下述_____不正确。
1. A. 反弯点法适用于高层建筑结构的内力计算2.分层计算法适用于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杆件内力3. D值法适用于高层建筑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4.反弯点法对多层多跨、梁柱线刚度比大于3 的结构内力计算比较精确7、下列叙述满足高层建筑规则结构要求的是()1.刚度、承载力、质量分布均匀、无突变2.抗扭刚度低3.质量分布不均匀4.结构有较多错层8、梁支座截面的最不利内力不包括:()1. B. 最大正弯矩2.最大负弯矩3.最大轴力4.最大剪力9、空气流动形成的风遇到建筑物时,就在建筑物表面产生压力或吸力,这种风力作用称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