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艺术的纪录理念与再度传播——以央视纪录片《京剧》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408.03 KB
- 文档页数:4
大班艺术活动《国粹——京剧》【摘要】大班艺术活动《国粹——京剧》是一次展示京剧艺术魅力的活动。
京剧是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表演风格。
这种艺术形式以唱、念、做、打为基本表现手段,融合了戏曲、音乐、舞蹈等元素,展现出精湛的表演技巧。
京剧的传统服饰如花脸、头面、盘子、袖箍等,也是其独特之处。
在京剧表演中,观众可以欣赏到名家演员的精彩演出,感受到传统艺术的魅力。
大班艺术活动《国粹——京剧》不仅有助于传承京剧艺术,还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一传统文化,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京剧的艺术价值和民族特色也使其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被珍惜和传承。
【关键词】大班艺术活动,《国粹——京剧》,介绍,艺术特点,表演形式,传统服饰,名家演出,意义,传承。
1. 引言1.1 大班艺术活动《国粹——京剧》大班艺术活动《国粹——京剧》是一项旨在推广和传承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活动,通过京剧艺术形式的展示和表演,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京剧这一优秀的传统艺术形式。
京剧作为中国四大戏曲剧种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被誉为中国国粹。
在大班艺术活动《国粹——京剧》中,观众不仅可以欣赏到高水平的京剧表演,还可以了解京剧的创作历史、发展演变以及其融合了戏曲、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特点。
通过这样一项有益的艺术活动,不仅可以传承和弘扬京剧这一传统文化,同时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和热爱中国传统艺术,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大班艺术活动《国粹——京剧》是文化传承与时代发展的结合,将京剧这一艺术瑰宝传播给更多的人,并在当代社会展现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2. 正文2.1 大班艺术活动介绍大班艺术活动是一种集体性的艺术表演形式,通常由一大群艺术爱好者组成,通过集体的努力和合作来完成一场精彩的演出。
大班艺术活动《国粹——京剧》正是其中之一,旨在向观众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之一——京剧艺术。
京剧是中国戏曲艺术中的一种重要流派,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和表演风格。
文化艺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案例研究文化艺术作为人类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既承载着历史与传承,又需要不断进行创新与发展。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案例,探讨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并展示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
一、京剧美学的传承与创新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京剧的传承不仅是对传统剧目、角色、唱腔等要素的传承,更是对京剧美学的延续。
然而,仅仅依靠传承无法使京剧融入现代社会,因此需要进行创新。
在京剧传承与创新的案例中,值得一提的是“京剧新生代”的表演形式。
他们在保持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的同时,融入了更多现代元素,如通过服装与化妆的创新,使角色更具现代感;通过舞台设计、灯光音响等技术手段,提升表演的观赏性;以及与流行音乐、舞蹈等元素的结合,使京剧艺术更加时尚与多样化。
这种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方式,使得京剧得以继承传统之美的同时,获得更广泛的受众和更好的发展。
二、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艺术创新的融合文化遗产是民族和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其保护与传承是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发展的基石。
然而,仅仅停留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层面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需要创新思维与方法。
一个成功的案例是敦煌艺术的保护与创新。
敦煌艺术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经历了沧桑巨变,但仍然具有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敦煌艺术,相关机构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了艺术品的复制与保护,使得敦煌艺术得以在各大博物馆中展示,也使得更多人有机会欣赏到这些珍贵的文化艺术品。
同时,现代艺术家也通过吸收敦煌艺术的元素,进行了创新性的创作。
他们将敦煌艺术融入到当代艺术的语境中,创造出独特而有创意的作品。
这种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艺术创新的融合使得敦煌艺术焕发出新的活力,同时也为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借鉴。
三、博物馆展览的传承与创新博物馆作为文化艺术的载体,对于文化传承与创新起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博物馆以展示文物为主,缺少互动与参与性,无法吸引年轻观众。
新时代教育趣探国粹之美,传承文化之根———以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为例文|高毅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文简称“新课标”)强调,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提升思想文化修养,建立文化自信,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
以新课标为指引,语文学科要通过综合性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引领学生实践探究,还要通过真实具体的探究情境为社会培养具备创新思维的幸福儿童。
语文教学要坚守本位,引领学生品味语言文字魅力,更要贴近生活,鼓励学生广泛学习趣味探究。
现以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京剧趣谈》为例,通过恰当任务的设计,引发学生审美期待,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以表演、品鉴、欣赏活动带领学生欣赏国粹之美,唱响传统文化传承新旋律。
一、课前趣学,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以新课标为指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要能直面学生学情,通过综合性学习任务的设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要着急向学生进行语言知识输出,而是要贴近学生的性格特点设计先导性学习任务,让学生能够发现学习乐趣,进行多元资料的广泛搜集。
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语言表达提供足够的空间,体现语文教学的真实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京剧趣谈》这节课为例,着眼于让学生了解京剧艺术,感受中华民族文化艺术风采,教师可以从“趣”入手设计课前导学活动,抓住学生的心理。
导学任务设计可以涵盖以下几方面:任务一:认真研读课文,试着通过《马鞭》,品味京剧道具之美。
任务二:结合后半部分《亮相》,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京剧表演之趣。
任务三:结合日常生活所见、网络等渠道,从多个角度探寻京剧之趣。
这些任务本身都不难,尤其是第三项任务,学生完成得非常精彩。
有学生借助网络搜集信息,获得京剧的剧照,了解了京剧的一些经典舞台角色,还有京剧的脸谱与服饰。
有学生寻找了一折自己最喜爱的京剧,并对其中一小段进行了模仿,直观感受京剧唱、念、做、打的魅力。
打开了——扇厚重的“京剧历史之门”作者:钮骠来源:《文化交流》2013年第09期前不久,央视播出了8集电视纪录片《京剧》,向广大观众展现和解读京剧艺术。
我作为一个从1948年开始学演京剧、至今已有65年的京剧人,当然倍加关注,殷切期待。
认真地看了首播之后,心情是欣喜的。
喜的是,央视以京剧为表现对象,精心拍摄出这样一部大型纪录片,这种做法在以往是从未有过的,并且将这宗国粹艺术向世界推介,其意义重大。
中国在经济上已然腾飞,成为强国,在文化上也亟待彰显中华文化的软实力。
我以为,京剧是中华文化极具代表性的重要内容,“走出去”当会增我华光。
纪录片《京剧》的推出,如评论所言,“从历史印记、时代视角、国际眼光、文化观照的层面,填补了对京剧的发展脉络、生态环境、审美特征、价值取向进行全景式记录和评判的空白”,怎能不让人欣喜称好呢?全片分为《定军山·溯源》《宇宙锋·呐喊》《借东风·传承》《大登殿·绽放》《生死恨·抗争》《凤还巢·坤伶》《荒山泪·江湖》和《群英会·新生》,以8部京剧经典剧目凝练成8个主题,探寻京剧百余年来的发展历程,诠释其恢弘的历史人文背景,通过影像将京剧艺术的魅力和张力凝结在细微之处,为广大电视观众打开了一扇厚重的“京剧历史之门”。
著名京剧演员袁慧琴表示,《京剧》基于史实进行人性的挖掘,给观众非常大的心灵冲击,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从播出后的各种反应也可以看出,无论是普通观众还是专业观众,都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此而言,这部纪录片为京剧的传播和普及做了一件好事。
《京剧》播出后引发了众多观众的热议甚至批评,这非常之好!说明还有那么多的人对京剧特别关注。
一些戏曲评论家对此客观地指出:“京剧引起主流媒体的关注,并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展现,这是近年来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起到了效果,如果是10年前、20年前播放这样的纪录片,观众可能就换台了。
标题:京剧艺术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洪流中,如何实现京剧艺术的有效传承与创新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首先,京剧的传承离不开对传统的尊重与坚守。
从一招一式的身段表演,到抑扬顿挫的唱腔念白,再到色彩斑斓的脸谱服饰,无一不是先辈们智慧的结晶,是京剧艺术的根基所在。
我们要通过教育普及、舞台演出等多种方式,让更多现代人接触并了解京剧,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从而激发起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敬畏。
其次,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京剧的创新与发展同样必不可少。
这包括对传统剧目的现代化改编,使之更贴近现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也包括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网络化等,打破时空限制,拓宽京剧的传播途径,吸引更多年轻观众的关注与参与。
同时,我们还可以借鉴其他艺术形式的优秀元素,丰富京剧的表现手法,使其在保持传统韵味的同时,展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综上所述,京剧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创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既要坚守传统,又要勇于突破。
只有这样,才能使京剧这一古老的国粹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让中国传统文化得以持续传承并发扬光大。
让我们共同见证京剧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独特风貌,让这份穿越时空的文化瑰宝,在世界文化的百花园中绽放异彩。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考试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第I 卷(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入答题卡内。
(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如果你是明朝一名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皇帝朱元璋,应去( )A.南京B.北京C.西安D.洛阳2.右图是我国古代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家机构设置示意图。
其变化反映了( )A.中央集权制度建立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C.地方行政机构精简D.丞相权力不断扩大3.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广西南宁某校七年级(2)班的李佳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明朝监察制度》《明代的锦衣卫和东西厂》《八股文观止》等书籍,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他选择的论文题目最有可能是 ( )A.《浅论明朝的文化政策》B.《叙说明朝的对外交往》C.《略谈明朝的君主专制》D.《简论闭关锁国政策》4.“在15世纪早期这段异乎寻常的历史中……明朝航海业以其杰出的技术和惊人的范围,明确证明了中国在世界航海业中的领先地位。
”能证明以上观点的是( )A.麦哲伦船队实现环球航行B.郑成功收复台湾C.市舶司的设立D.郑和下西洋5.习近平曾强调,中华民族是英雄辈出的民族,新时代是成就英雄的时代。
全党全社会要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大力弘扬英雄精神,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下列表述与明朝抗倭英雄戚继光相关的是()A.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B.虎门一怒令硝烟,切恨西夷掠海沿C.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D.一代英雄抗金将,精忠报国不为名6.下列图片所示的我国古代重要成果反映出的共同信息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B.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加强C.农业科技著作十分丰富D.农业生产技术比较先进7.明朝长城的修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挖壕筑墙,省工省料,以一道或多道绵延伸展的墙体为干线,构建了多层次、纵深的防御体系。
申论热点:用京剧唱古风非遗传承的新路径今天,用京剧唱古风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传承方式,它把古典音乐中的古风融入到现代的音乐表演中,从而使古典音乐不断传承、发展、丰富。
此外,这种方式的出现也为传统音乐的保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且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古典音乐的魅力。
比如说,用京剧唱古风不仅能够将传统的古风音乐融入到现代的舞台表演中,使得古风音乐适应当代的口味,而且也为古典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如今,有许多京剧演员都在用他们独到的理解去演绎古风,他们不仅将古风唱得非常有活力,而且也能够恰到好处的表现出古风歌曲中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
除此之外,用京剧唱古风也为非遗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相比于传统的唱法,它能够更好的表达出古风美的内涵,更加有力的将古风的精神与传统文化氛围融合到一起,使得非遗传承能够更好的传播出去。
总之,用京剧唱古风不仅能够使古风音乐丰富多彩,而且也为传统音乐的保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也为非遗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是一条可行的新路径。
用京剧唱古风作为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助推古风音乐的发展,更能够促进全民族文化的传承。
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用京剧唱古风的推广和持续努力,以便能够将古风音乐的传承做到更加完整、可持续。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加大投入,建立完善的文化教育体制,开设各种类型的用京剧唱古风技能培训班,不仅可以促进相关人才的培养,而且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触到这种新的音乐表演方式。
此外,政府还可以给予人们合理的奖励,鼓励全民参与京剧唱古风的相关活动,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音乐传承的行列中来。
政府也可以给予相关优秀人才一定的经济支持,以便他们能够解决生活上的一些问题,更加专心的做好音乐传承工作。
总之,用京剧唱古风是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方式,也是非遗传承的新路径,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努力,为这种新的音乐表演方式的传承提供更大的支持,以便能够保留珍贵的传统文化。
其次,政府应该加强对古风音乐的推广和宣传,可以采用大型演出、上演一些特色文化剧目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古风音乐,同时也能够把古典音乐中浓浓的文化气息传递给更多的人。
申论热点:用京剧唱古风非遗传承的新路径,1200字
随着我国“文化创新”及“文化传承”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在
国内外的保护和传承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作为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戏曲正在不断发展和演变,以满足当代人民的多样化需求。
在实现“文化强国”的大背景下,用京剧唱古风,既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又是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路径。
首先,京剧唱古风有助于振兴中华传统文化。
一方面,此类文化传承将中国古风与中国传统戏曲相结合,重现中国古典文化的精神内涵,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进而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此类文化传承也有利于将古风推广到更多人群中,扩大古风的影响力,使古风回归千家万户,以传承古风之精髓,弘扬中华文明之光辉。
其次,用京剧唱古风也有助于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其独特性、古典性、精湛技艺等优势也被赋予了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
首先,通过结合古风,可以更好地表现古风的灵魂,更真实地反映古风的文化内涵。
其次,由京剧表演古风,还可以将古风文化更好地弘扬出去,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让更多人了解及欣赏古风文化,同时也也为礼仪文化传承积淀一定的社会效益。
归纳起来,用京剧唱古风是为振兴传统文化,弘扬古风而展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新路径,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经过艰苦的努力,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正在加快。
作为维护
和促进传统文化的新型合作,用京剧唱古风的努力必将带给更多的发展,从而为建设文化强国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