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班哲学第五课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348.02 KB
- 文档页数:8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2.5.1《意识的本质》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意识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2.理解意识是人脑的特有机能3.理解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4.知道无论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5.理解为什么说“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 【知识梳理】 (一) 知识网络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劳动的产物,是社会的产物 物 物质器官 → 人脑 质 意识的本质 人脑特有的机能 决 (是什么) 两种信号系统 定 意识的反应对象 → 客观存在 意 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识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二)预习导读1、一切物质都具有的______ 是人类意识产生的_______,生物的______是人类意识产生的_________。
意识一开始就是____的产物,____的产物。
意识是__________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 的机能,人脑是意识产生的______。
3、意识是_________的反映。
不管是正确意识还是错误意识,都是__________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___和____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_______的结果。
4、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__________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____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_____的主观映像。
【学习过程】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观看短片《受惊吓时动物的表情》,回答:视频中的任何动物受惊吓时的表情有无共同点?这说明了什么?有,人的意识和动物的刺激反应及心理存在这一定的联系。
2.自然界中的反应形式有哪些?人的意识与这些反应有怎样的关系?岩石风化、铁的腐蚀,植物的趋光性和趋水性、动物的刺激反应、感觉等等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反应特性提供了物质基础,生命机体的刺激反应、感应和心理是人的意识产生的前提 3.场景一:黑猩猩经过人们的反复训练,它能打开水龙头,用水桶放水灭火。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第一框意识的本质【学习目标】1.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
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理解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2.通过对意识起源和本质原理的学习,逐步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具有正确认识意识现象.分析物质和意识的界限,把握两者之间辩证关系的能力。
3.牢固树立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坚定唯物主义的信仰。
【重点难点】意识的本质、物质决定意识原理、意识的产生过程。
【课前预习案】【知识梳理】(具体要求:详读教材,结合自学讲义,15分钟内速记重点原理,建议:理解记忆法;关键词记忆法;要点记忆法。
)一、意识的本质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人类意识的产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基础。
(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意识一开始是劳动的产物,劳动在意识的产生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产生,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温馨提示:物质世界≠物质,物质世界是指万事万物(物质具体形态)的总和,分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
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2)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温馨提示:人脑≠大脑思考:电脑能不能全面代替和超过人脑?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1)产生意识的厂房和机器——人脑。
(2)产生意识的原材料——客观存在。
温馨提示: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而形成意识。
无论是正确意识,还是错误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小结:什么是意识?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第五课第二框意识的作用导学案【课标要求】解析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掌握的事例,印证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
【考纲要求】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教学目标叙写】1.知道意识活动的特性,意识的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2.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分析说明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世界客观性的认识,初步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学习重难点】意识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预习案】【知识梳理】(要求:精读教材、勾画标注、记忆思考;方法:理解记忆法、关键词记忆法)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①意识活动具有和、主动创造性和。
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在行动之前还要有、和等。
不同于动物的的活动。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有的,并不局限于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
意识不仅能够反映而且能够。
②意识活动的和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
世界上只有,而没有。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作用。
人们在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和作用。
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又对生理活动有着能动的反作用。
③总之。
★思考:怎样全面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①内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从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实事”就是。
“是”就是即,“求”就是。
②要求: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不断以的精神研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要把和结合起来,把结合起来。
既要反对又要反对★补充:全面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⑴含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指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新授第一框意识的本质时间:2012年12月3日 28号教学案-------------------------------------------------------------------------------------------------------------------------- 【教学目标】了解意识的含义理解意识根源于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反映第一部分课前预习案预习要求:利用课前时间,完成下列学案内容,并熟记、理解本课重点知识,将难点和不易理解的内容用红笔标注并进行小组讨论,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填写在自主质疑部分。
小组长对预习情况进行检查。
【重点难点】意识的本质【基础知识自主探究】(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阅读课本P35正文第一自然段,划出并标记出:物质的反应特性对人类意识的作用。
2.意识是社会的产物阅读课本P35正文第二自然段,划出并标记出:劳动和社会交往对人的意识的作用。
(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1.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阅读课本P36正文第一自然段,划出并标记出:为什么只有人脑才是意识的生理基础?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阅读课本P36正文第二自然段,划出并标记出:1.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存在。
2.无论正确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教师寄语: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培养人格,人格影响命运!---------------------------------------------------------------------------------- 3.总结: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阅读课本P37正文第二自然段,划出并标记出:(1)从意识的起源看:(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3)从意识的内容看:【知识梳理】【自主质疑】第二部分课堂导学案2012年12月3日 28号教学案探究要求:1、教师抽查学生预习情况,并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高二年级5.1【意识的本质】学案【学习目标】1.识记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知道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2.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3.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2.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复习提问】1、什么是物质、运动、静止、规律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4、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的方法论【自学提要】阅读教材找出如下问题1.为什么说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为什么说意识是人脑的机能?3.为什么说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基础知识】一、意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2)意识产生的前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意识还是__________________的产物。
二、意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机能_______________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是产生意识的_________ ,_______是人脑的机能。
三、意识是__________________的反映1.意识的含义(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意识的本质是: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补充)2.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_________是本原的,__________是派生的,__________决定___________。
【探究释疑】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1)有了人脑,不一定就会产生意识。
人脑只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基础,要产生意识,除了要有人脑,还必须要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实践使客观存在作用于人脑。
高二级《生活与哲学》教学案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课前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35-41 (第五课)学习目标:1、意识的本质2、物质决定意识原理3、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特点、表现4、意识的能动性原理。
5、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6、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课堂主体参与一一^堂教学]一、意识的本质1、从起源上看,意识是_______ 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不仅是发展的产物,还是发展的产物。
2、从生理基础上看,意识是特有的机能。
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3、从内容上看,意识的内容来自于。
注意:意识的形式是的,内容是的.J■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______________ 的意识[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一一错误的意识证明:P37 是先于而存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意识。
材料分析:贝尔是法国的著名作家。
一次,法国一家报纸举办智力竞赛,题目是:“如果法国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情况只允许抢救一幅画,你会抢救哪一幅?”在成千上万的答案中,贝尔以最佳答案得了金奖。
他的答案是:“抢救离窗口最近的。
”因为,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一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一个。
请你依据所学《生活与哲学》知识,说明贝尔的答案好在哪儿?二、意识的作用P38表现在(一)人能够能动地世界。
(意识能动性的特点)1、意识活动具有___________ 」即2、意识活动具有和 o即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和(二)人能够能动地世界(意识的反作用)P40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作用:①正确的意识能够客观事物的发展;②的意识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2、意识活动依赖于活动,又对生理活动有着的反作用。
意识对于活动具有和作用«①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使人;②的精神会使人 o总之,意识具有能动性,它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注意:意识只有通过人的活动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不能直接作用于物质。
【归纳】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内容1】+【方法论】:物质意识;要求我们既要坚持,实事求是,使符合 _____________ 」2、【原理内容1】+【方法论】:意识对物质具有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客观事物的发展;的意识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主备人:陈雪莲审核人:高二政治备课组时间:最新考纲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起源;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2.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3.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本课概览一、物质决定意识1.意识的起源意识是__________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不仅是________长期发展的产物,更重要的还是______发展的产物。
2.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______的机能。
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提示纯粹的动物的心理不会自发地形成意识;“电脑思维”不同于“人脑思维”;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基础,区别于大脑。
3.意识的内容与形式意识是__________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______的。
提醒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正确的意识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错误的意识是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
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1.意识能动性的特点(1)意识活动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
(2)意识活动具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__________。
(3)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__________。
提醒意识能反映物质不等于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意识能反映物质强调意识的能动性;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强调物质的决定性。
高频考点一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核心突破1.物质决定意识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1)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还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生活与哲学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复习学案【重点知识梳理】一、物质决定意识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1)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2)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3.从意识的内容与形式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重点突破】1.正确理解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是对哲学基本问题中的“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的回答,即认为物质决定意识。
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因此,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除了表现在意识的起源和本质上,其次表现在意识的能动作用上。
意识能动作用的产生、能动作用的大小及其发挥程度,一刻也离不开物质的运动及其规律的制约。
易错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没有反作用提醒(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人脑中的反映,同时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作用。
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又要重视精神力量的作用,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2)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两种性质不同的作用,前者是基础、前提,后者受前者的制约。
2.正确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1)人脑虽然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但其不会自行产生意识,只有人脑与客观存在相结合才能产生意识,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
(2)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3)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
特别提示: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是客观的,但它的形式是主观的。
意识体现了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1.意识能动性的特点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特别提示:学习意识的能动性时要克服以下几个错误观点:①把“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等同于“人的认识在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②把“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等同于“处于特定历史时期的人们可以将一切客观事物认识穷尽”;③把“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等同于“人的意识能够直接使客观世界发生改变。
”【重点突破】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同时,意识又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
这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要正确认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和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之间的关系。
物质的决定作用是前提,是第一性的;意识的反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是第二性的;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决定物质,否则就是唯心主义。
三、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只有认识了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否则,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2)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但要做到这件事,决不是轻而易举的,规律是事物和现象内在的本质联系,它看不到也摸不着,人们要想掌握客观规律就必须下一番功夫。
(3)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易错点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是相互制约的关系提醒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不是相互制约的关系。
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的制约,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客观规律为前提。
二者不可分割,也不能并列,更不能颠倒。
片面强调规律的客观性而否定主观能动性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思想;夸大主观能动性而否认客观规律的制约性是唯心主义思想。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哲学依据: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2)含义:就是指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3)具体要求: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③反对错误观点: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4)意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特别提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除了三点具体要求外,还必须从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实际出发,必须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主观主义。
【重点突破】1.比较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和主观能动性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区别内涵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具有的积极主动自觉的反映又叫自觉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和活动表现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能动的反映和能动的反作用“想”、“做”、“精神状态”范围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联系意识的反作用包含于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第二方面。
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反作用包含于主观能动性,是主观能动性的表现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含义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就是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原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规律客观性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侧重侧重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反对主观主义侧重于按客观规律办事,反对违背客观规律办事侧重于在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反对“一刀切”角度从唯物论角度指出了正确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渠道和途径从辩证法角度指出了正确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渠道和途径联系①都突出强调了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去认识事物的不同性质。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表现【高频考点突破】考点一物质决定意识1、2012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为了向公众展示近年来的环保成就并提高其环保意识,宁夏回族自治区举办了一系列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
下列关于意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意识是与物质同时产生的B.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意识是先于物质而产生的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2、【变式探究】近来,网上流行“让物价飞,让房价飞,让油价飞,就不让你工资飞;让学费飞,让作业飞,让考试飞,就不让你能力飞;让子弹飞,让股民飞,就不让你股市飞。
该飞的不飞,不该飞的满天飞。
”从哲学上看,这一事实说明( )。
A.意识是本原的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D.物质并不总是决定意识考点二意识的能动作用3、“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郑板桥的这句话表明意识活动具有( )。
A.主动创造性B.客观实在性C.生动形象性D.主观随意性4、【变式探究】2012年10月19日,为充分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教育引导大学生修身立德、刻苦学习、报效祖国,吉林省全国道德模范高校巡讲启动仪式暨首场报告会在吉林大学举行,全国道德模范张爽、张宝艳、修保、丁树达为同学们作了精彩的报告。
之所以要发挥道德模范榜样的作用”是因为( )。
A.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B.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C.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考点三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5、2012年10月17日,银川市燃气办消息,去年发生在银川市金凤区淮阳村食府的液化气爆燃事故,经调查,认定原因是淮阳村食府违规使用液化气所致。
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违背规律会受到惩罚,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②人类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造世界③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是相互制约的④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经典考题精析】6、(2013·大纲全国卷)“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郑板桥这首《画竹诗》形象地描述了他画竹从“冗繁”到“清瘦”、从忠实描摹到表现竹子独特精神的艺术升华过程。
这表明艺术创作()①是对对象的再现与创造相统一的过程②是把艺术观念转变为现实艺术作品的根本途径③具有与物质生产实践同样的规律与特点④是按照创作者的意图改造对象世界的观念活动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7、(2013·广东卷)以前人们认为,材料的强度和韧性这两种属性不可兼得。
但某工程团队利用“电纺”技术,开发出细小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并通过小喷嘴喷射出去,做成的材料既轻又薄,不仅更坚固,而且更具韧性。
该团队之所以成功,是因为()A.深化了理论认识,推动事物质变 B.立足于实践探索,改变实践手段C.发挥了意识的目的性,突破条件创造联系D.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消除事物之间的矛盾8、(2013·江苏卷)有研究表明,“江南style”之所以受到很多人的喜欢并风靡世界,原因之一是与一种叫做耳朵虫的大脑神经运动有关。
耳朵虫是一种认知瘙痒,“江南style”中那种不断重复的旋律会激发人脑某个部位的非常规反应,使人不断注意这些音乐。
这表明()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B.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C.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D.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9、(2013·安徽卷)为破解当前家庭经营中存在的“低、小、散”难题,推动传统农业升级,党和政府强调要发挥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的作用。
这表明认识是()①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②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③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④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0、(2013·山东卷)身体每况愈下的病人看着窗外的一棵树,树叶在秋风中一片一片地掉落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