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大姐的美丽兴安梦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3
我的父母是知青
王刚
【期刊名称】《中国农垦》
【年(卷),期】2007(000)006
【摘要】遥对夜空,看那点点繁星和那半轮月亮,听那秋风轻轻带走树上的落叶,那种感觉,是一种空灵。
【总页数】2页(P72-73)
【作者】王刚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兴安岭农场管理局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后知青时代的知青活动研究——以老知青张承永“二次下乡”为个案 [J], 王琳
2.从反思“知青运动”到反思“知青”价值——论张承志“知青反思”的独特性[J], 赵坤
3.永远的知青人——浅析知青小说中的"知青情结" [J], 何宁
4.我的知青父母 [J], 李莉;
5.知青视角:知青文学性灵之弦——新时期知青文学评价之三 [J], 李运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丽的家乡兴安盟小练笔
我的家乡在内蒙古兴安盟,这里有漂亮的成吉思汗庙,有漂亮的五角枫叶林,还有辽阔的代钦塔拉草原,只要你来到这里绝不会失望的。
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一草一木,是那样的可亲可敬,准会让你流连忘返。
春天,你来到漂亮的草原,放眼望去,好似无边无际的地毯,一片新绿。
清新的空气,散发出阵阵泥土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
夏天,你来到漂亮的草原,放眼望去,牛羊满山坡,好似绿色的地毯上绣上了漂亮的大白花,偶尔听到那老牛的叫声,恰似那火车的笛声在拉长。
秋天,你来到漂亮的草原,放眼望去,会看到那原始的五角枫叶林,满山红叶,一簇簇的枫叶树,好似一把把的火炬在燃烧。
冬天,你来到漂亮的草原,放眼望去,皑皑白雪覆盖着广阔的大草原,雪白的世界,它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以洁白无瑕的感觉,令人陶醉。
春夏秋冬,我的家乡好似一幅漂亮的画卷,是那么迷人,它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和幸福。
兴安盟景点
兴安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北部,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拥有许多令人惊叹的景点。
这里有壮观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探索。
兴安盟的自然风光是其最大的亮点之一。
这里有广袤的草原、壮观的山脉和清澈的湖泊。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是呼伦湖,它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湖之一。
呼伦湖的水清澈见底,湖畔的草原上有着各种野生动物,如鹿、狼、狐狸等。
此外,兴安盟还有许多其他的自然景点,如大兴安岭、阿尔山、呼伦贝尔草原等,都是值得一去的地方。
兴安盟还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其中最著名的文化遗产是达斡尔族的文化,这是兴安盟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
达斡尔族有着独特的语言、服饰和民俗,他们的传统文化在兴安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
此外,兴安盟还有许多其他的文化遗产,如清代的古建筑、传统的手工艺品等,都是值得一看的。
兴安盟还有独特的民俗风情。
这里的人们有着淳朴的生活方式和独特的民俗习惯。
他们喜欢唱歌、跳舞、赛马等,这些活动都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此外,兴安盟还有许多传统的节日,如达斡尔族的“那达慕”节、蒙古族的“红山祭”等,这些节日都是兴安盟的文
化瑰宝。
兴安盟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拥有许多令人惊叹的景点。
无论是自然风光、文化遗产还是民俗风情,都让人流连忘返。
如果你想要探索内蒙古的美丽,不妨来兴安盟看看吧!。
描写内蒙古兴安盟的作文
《我心中的内蒙古兴安盟》
哎呀呀,说起内蒙古兴安盟啊,那可真是个让我难忘的好地方呀!
我记得有一次去那里,哇塞,一踏上那片土地,我就感觉像是进入了一个特别的世界。
那天,我跟着当地的朋友去草原玩耍,那草原可真是一望无际,就像一块超级大的绿色大地毯。
我们骑着马,在草原上慢悠悠地晃荡,那感觉简直爽歪歪了。
朋友说要带我去看一个神奇的地方,我就满心好奇地跟着他走。
走了好久好久,眼前突然出现了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溪水潺潺地流着,还能看到水底的小石头和小鱼在游来游去呢。
朋友笑着说:“来,咱们跨过去。
”我看着那溪水,心里还有点小紧张,万一掉水里咋办呀。
但还是咬咬牙,跟着朋友跨过去了。
过了小溪,就看到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野花,那场面太美啦!我就像个小孩子一样,在花丛中跑来跑去,还摘了好多野花,拿在手里臭美地拍照。
在兴安盟的那几天,我真的感受到了那里独特的魅力,人们的热情好客,还有那让人陶醉的自然风光。
离开的时候,我真的好舍不得呀,心里想着以后一定要再来这个美丽的地方。
总之呢,内蒙古兴安盟就是这样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让人流连忘返呀!我在心里默默许愿,一定还要再去好好感受它的美好!。
探访兴安盟草原作文四百字六年级案例一:“美丽的兴安盟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百鸟儿唱,一湾碧水映晚霞,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撒。
”这是妈妈最喜欢的一首歌,我便知道,兴安盟草原是妈妈的最爱。
假如我会变,变,变!我就变成一片大草原,与泥土来一个亲密接触,与轻风在空中舞动,这是您最爱的风景,妈妈您会认识我吗?我要悄悄的生长,看着您开心。
当您在骑马时,双手紧紧抓住马背上的绳,害怕得弯下了腰。
其实您不要怕,我会像一张巨大的地毯一直在平地上保护着您。
当您吃过了晚饭,躺着我的身边看星光灿烂的天空,我会静静地陪伴着您,与您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
这时你会摸摸我的小脑瓜,说着:“这兴安盟草原真像我女儿一样乖巧呢!”妈妈您不知道,其实这就是我呢!当您准备休息了,我便要在您的四周像战士一样守护着你,就像您守护在我的身边一样。
危险时有我,欢乐时有我,安静时还有我,就这样,我时刻伴您左右。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的在那里匿笑,却不应一声。
我托风儿轻轻告诉您:“妈妈,我就在您的身边呀!”案例二:今年暑假,爸妈带着我去了兴安盟的大草原。
这是我第一次领略天近云低、广袤无垠的大草原风光。
兴安盟大草原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都一样美丽。
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万丈金光照耀着美丽的兴安盟大草原。
棉花般的云朵悠闲地飘荡在无边无际的天空,成群的牛羊在广阔无边的绿色“地毯”上觅食、玩耍,时而还有雄鹰从空中掠过,瞬间就可以将人带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歌境界。
晚上,透过民宿的玻璃窗,可以看到不远处牧民的蒙古包,就像一个个白色的“大馒头”,在夜色中非常显眼。
也许是海拔高的缘故,草原上的月亮好大呀!皎洁的月光均匀地洒在草原上,仿佛整个草原都被包裹在了安静的银辉里,一片恬静。
忽闪忽闪的星辰就像镶嵌在夜空的颗颗宝石,耀眼夺目。
这也是迄今我见过的最璀璨的星空。
当我们一家人都惊叹这里的美景时,蒙古包里有一位老人还特意告诉了我许多红军在草原的历史:19xx年6月至19xx年8月,红军经过了兴安盟境内的雪山、草地和沼泽,留下了“金色的鱼钩”和“七根火柴”等感人至深的故事。
走上高高的兴安岭——阿尔山森工公司打造森林旅游品牌乌晓梅
【期刊名称】《内蒙古林业》
【年(卷),期】2003(000)002
【总页数】2页(P37-38)
【作者】乌晓梅
【作者单位】内蒙古牙克石林海日报社0221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59.91
【相关文献】
1.走上高高的兴安岭 [J], 曹振平
2.内蒙古阿尔山依托大自然打造生态旅游品牌 [J], 柳文杰
3.走上高高的兴安岭 [J], 特古斯;刘婧;吕亚娟;姚飞;王英楠;高旭天
4.走上高高的大兴安岭 [J], 闫君
5.中国文联《走上高高的兴安岭》文艺家采风暨中国·大兴安岭第二届国际蓝莓节开幕式文艺演出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外,还经常研读《百年孤独》一类的文学经典,平日很少参加集体活动,有几分懦弱,四十有一,仍光棍儿一条,绰号为“宁缺勿滥”。
今天,竟也挎上箩筐加入了采蘑菇的队伍!“我说‘宁缺勿滥’,你一个爷们,咋和我们这些女人为伍去采蘑菇?”钟秋花见状调侃道。
“听说山上蘑菇多,我也凑凑热闹。
”陆大林有些脸红。
陆大林为啥有个“宁缺勿滥”的绰号?因为陆大林是一位爱情理想主义者,对爱情的理解有深度,更有高度。
陆大林居室墙壁上悬挂着三个有关“爱”的条幅:莎士比亚的“人生如花,而爱便是花蜜”;梵高的“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最能欣欣向荣”;卢梭的“真诚的爱情的结合是一切结合中最纯洁的”。
上大学时,有位姑娘苦苦追求陆大林,甚至咬破手指,写下带血的情书,可陆大林不为所动,同学都骂陆大林是铁石心肠的冷血动物。
参加工作后,陆大林通过他人介绍,不知和几个姑娘见过面,哪位姑娘都没有敲开他的心扉。
有人掰着手指统计过有十八个姑娘。
钟秋花向陆大林敲起警钟,“你陆大林找对象如此挑剔,小心成为铁光棍儿、老和尚”。
陆大林雷打不动,坚持真理,振振有词。
“《百年孤独》中的雷贝卡只有嫁给克雷斯皮,生活才有阳光;你让林黛玉嫁给焦大,林黛玉只有一头撞死。
我要寻找真爱,不能拔个萝卜就是菜,我宁缺勿滥!”“宁缺勿滥”成为陆大林的口头禅,也自然成为了他的绰号。
曾经给陆大林介绍过五个对象的钟秋花,伤心之余,更多的是愤愤然。
钟秋花评价陆大林,只用放大镜照别人,也不看自己几斤几两。
钟秋花从此见着陆大林都是满脸阶级斗争,懒得正眼看他。
对于今天陆大林上山采蘑菇这非凡的壮举,“满脸雀斑”心里真是犯了嘀咕。
钟秋花一脸神秘,眨动着因割双眼皮失误,留有硬伤的眼皮,小声对“满脸雀斑”说道:“这‘宁缺勿滥’看上了老姑娘刘桂娟,要尾随上山哩。
刘桂娟死活没看上他,陆大林那牙虽然拔掉了,但娘里娘气的,不爷们。
”刘桂娟虽然也是单身,可同陆大林有别。
陆大林是阅人无数,鸡蛋里挑骨头,没有谁能入围。
而刘桂娟有过真爱,爱得感天动地。
兴安盟阿尔山观赏感想兴安盟阿尔山观赏感想作为中国境内最北的山脉,大兴安岭是一个神秘而又美丽的地方。
而阿尔山则是大兴安岭中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
在这里,我不仅看到了壮丽的自然美景,还体验了当地独特的文化风情。
以下是我对兴安盟阿尔山旅游的全面感想。
第一部分:交通由于阿尔山位于内蒙古和黑龙江两省交界处,因此前往阿尔山的交通并不十分便利。
从北京出发,需要乘坐飞机或火车到达呼伦贝尔或牡丹江,然后再转乘汽车前往阿尔山。
虽然路途较为漫长,但沿途可以欣赏到大兴安岭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
第二部分:住宿在阿尔山旅游期间,我选择了当地民宿作为住宿选择。
这些民宿位于村庄中心区域附近,在房间内可以看到壮丽的大兴安岭景色。
此外,在当地民宿还可以品尝到正宗的蒙古族美食,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
第三部分:自然景观阿尔山的自然景观是我此次旅游中最为惊艳的部分。
在这里,我看到了壮丽的大兴安岭山峦、广袤的草原、湍急的河流以及清澈见底的湖泊。
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乌斯太湖和五彩林海。
乌斯太湖位于阿尔山核心景区内,湖水碧绿清澈,周围群山环绕,是一个非常适合拍照留念的地方。
而五彩林海则是大兴安岭中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这里有着丰富多彩、变化万千的森林生态系统。
第四部分:民俗文化除了自然景观外,阿尔山还有着独特而古老的民俗文化。
在村庄中心区域,我看到了当地牧民们骑着马匹穿行在草原上、放羊、打牛等场景。
此外,在当地还可以欣赏到蒙古族舞蹈表演和马术表演等文化活动。
这些活动不仅让我更加了解了当地的民俗文化,还让我深刻感受到大兴安岭的独特魅力。
第五部分:美食在阿尔山旅游期间,我品尝到了当地蒙古族的美食。
这些美食以肉类为主,口味较重,但非常具有特色。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烤全羊和奶茶。
烤全羊是蒙古族传统的烹饪方式,将整只羊放在火堆上烤制,外皮焦脆、内香嫩滑。
而奶茶则是蒙古族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品,浓郁香甜。
总结:通过此次旅游,我深刻感受到了大兴安岭的壮丽和阿尔山的神秘与美丽。
知青大姐的美丽兴安梦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
我是来自呼中镇的李春艳,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知青大姐的美丽兴安梦》。
“一抹绿,只有融入森林才不会孤单;一个共产党员,只有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才会受到拥戴。
”这是上杭知青、呼中区关心下一代委员会主任严丽君下乡50年来对人生价值的深切感悟。
今年68岁的严丽君,是呼中区的一名退休老干部,现任区关工委副主任,一名上杭老知青。
她50年如一日扎根边疆,无私奉献,以对边疆工作的热爱,对山区百姓的留恋、对弱势群体的爱心,用毕生的精力努力实现着她的故乡梦,知青梦,美丽兴安梦。
1967年,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到边远山村去,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在这号角声中,在亲人送别的泪水和祝福声中,她离开了美丽的西子湖畔,来到了兴安之巅森林腹地的林海雪原--呼中林业局。
杭州和大兴安岭,一个是繁华大都市,一个被称为“高寒禁区”,两地的差别,没有让她退却。
她给乡亲们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这孩子不娇气、脏活累活抢着干。
虽然是一名女同志,但她却毅然决然地加入了林区最为艰苦的采伐作业组,和男同胞们一道走进林深树茂的大山深处,成为一名光荣的伐木工人。
克服了零下50℃严寒的侵袭;漆黑夜晚大森林的恐惧;没膝大雪的跋涉;化冰取水的艰辛;窝窝头、白菜汤的难以下咽;大会战的披星戴月、汗雨合流……采下棵棵栋梁之材,随着“顺山倒”的喊声一声连一声,“哗”、“哗”的树倒声不断,一棵棵大树躺倒在森林里,运往祖国的四面八方,支援着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然而,大兴安岭在为国家建设输送大量木材的同时,也付出了惨痛的生态代价。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大兴安岭林业生产出现了资源危困,可采资源逐年减少。
国家适时对大兴安岭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林业企业由木材生产转向营林管护。
这期间,严丽君已是我区的一名副处级领导。
在企业面临转型,大批林业职工面临转岗的困境时刻,在“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激烈大讨论下,她多次走到生产一线工人中去,向大家讲解当前林业企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国家政策,引导有识之士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从事种、养、采、加、服,等第三产业。
现如今有大批能干事有作为的转岗职工,在种养殖黑木耳食用菌产业上走出了一条自我发展的道路。
在缺乏资金和技术的养殖初期,她协调有关部门积极为业户贷款五百余万元,同时也拿出自己积攒的30万元帮扶了10户困难转产工人,她的乐于助人已是家喻户晓。
有一次她在路上碰到了一位养殖户妇女,她俩只是一面之交,妇女无奈的表示向她借点钱。
因为没有流动资金,有一部分木耳下不了地。
严丽君的确不认识这位妇女。
当时她想这人是碰到难题了,应该帮她一把,于是从儿女那里拿了一万块钱,借给了这位妇女,当年这个贫困妇女的木耳喜获丰收,她的善举,挽救了一个濒临绝境的家庭。
在关工委工作,经常碰到一些单亲家庭的孩子。
她和她的团队每年想办法为她们提供救济,有一位妇女领着一个孩子过日子,自己没工作,丈夫死后拉下不少债务,真是举步维艰,她们把这个孩子作为重点救济对象,通过她们工作,每年有不少单位帮助他,高中毕业了,虽然考分很高,但也没上大学。
她们做他母亲工作,鼓励他上大学,学费困难大家凑,几过去了,孩子毕业了、工作了,这样帮助一个孩子完成学业,给一个家庭带来了多大的幸福。
她是南方人,现在在呼中只有她一人没回去,南方在这里工作的知青总会遇到一些问题。
需要有人帮他们解决,她是义不容辞的,她把自己的电话号码放到知青网上,大到帮他们找回十几年前的户口、
工作证,小到找老邻居、老同志的电话,她很开心。
去年上海有一位知青找她,要给曾在碧水工作的因救落水儿童牺牲的袁志刚出一份生前及牺牲的报告,她去碧水派出所办理此事,因为91年碧水涨大水,户籍材料很大部分没有了,她又通过好多渠道把这事办好了,把证明寄回去了。
而如今,严丽君已到了花甲之年,仍然在关心下一代工作岗位奉献余热。
这个年纪本应回上海安享晚年,上海的亲人房子都帮助解决了,却被她放弃了。
气得她嫂子连声说:“傻子、真是个傻子。
”因为她舍不得呼中这片热土,舍不得这里的人们、舍不得这里的大森林…在大兴安岭一呆就是50年,她用坚持、爱心奉献和乐于助人,守望着林区人民,传递着兴安正能量,赢得了呼中人民的尊敬和爱戴,亲切地称她为知青大姐。
路虽远,行则必致。
她的经历像一首歌,深沉而悠远,她的精神似一本书,内容丰富、哲理深刻,雄伟的大白山,镌刻着她经历过的蹉跎岁月;奔腾的呼玛河,流淌着她的青春之歌;中国好人榜,记录着她的感人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