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护理
- 格式:docx
- 大小:11.03 KB
- 文档页数:2
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护理神经内科张慧2016.10.15吉兰巴雷综合征(GBS)又称格林巴利综合征,是以周围神经和神经根的脱髓鞘病变及小血管炎性细胞浸润为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性周围神经病,经典型的GBS称为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临床表现为急性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
临床表现:1、运动障碍: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四肢对称性无力,多从上下肢开始,逐渐向上发展,出现迟缓性瘫痪,多于数日至两周达到高峰。
病情危重者在1-2日内迅速加重,出现对称性迟缓性瘫痪,严重者可累及呼吸肌,出现呼吸肌麻痹,甚至死亡。
2、感觉障碍:肢体远端感觉异常或手套、袜子型感觉障碍3、脑神经损害:双侧周围性面瘫多见4、自主神经症状:多汗、皮肤潮红、手足肿胀5、神经反射异常:深反射减弱或消失6、并发症:肺部感染、窒息、心衰等常见护理问题:1、清理呼吸道无效2、肢体移动障碍3、皮肤完整性受损4、感知改变5、恐惧护理措施:1、保持室温18-22℃,湿度50-60%,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并注意保暖2、协助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且易消化的软食,多食水果蔬菜,补充足够的水分,延髓麻痹不能吞咽进食和气管切开,呼吸及辅助呼吸者应及时安置胃管,以保证机体足够的营养供给,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营养失调。
3、将肢体处于功能位,防止足下垂等后遗症4、2小时协助病人翻身一次,使用气垫床,以减少局部受压,保持床单位的干燥、整洁,多汗时及时擦洗、更换衣物,给予每天温水擦浴,促进机体血液循环。
5、经常给患者行知觉训练,如用纸、毛线等刺激浅感觉,温水刺激温度感,用针灸刺激痛觉等6、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必要时吸痰7、气道的护理:气管切开导管妥善固定,抬高床头30°,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湿化8、心理护理:本病起病急、进展快,患者常因呼吸费力而紧张,害怕呼吸停止和气管切开,恐惧死亡,护士因主动关心患者,耐心倾听患者的感受,告知病情经过、预后及气管切开和机械通气的重要性,使其情绪稳定,安心休息,增强治疗信心。
吉兰巴雷综合征病人护理常规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逐渐发生的对称性、弛缓性运动麻痹和感觉障碍。
对于吉兰巴雷综合征病人的护理,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提供全面、细致的护理服务。
以下是吉兰巴雷综合征病人护理的常规内容:1.病情监测: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包括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呼吸功能等。
记录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并记录病人的血气分析结果。
2.呼吸护理:GBS病人可能会出现呼吸肌无力,需要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检查呼吸机的运行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呼吸频率和氧饱和度,及时处理呼吸道分泌物,预防肺部感染。
3.饮食护理:GBS病人常常出现吞咽困难,需要进行营养支持。
护理人员需要确保病人摄入足够的营养,可以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定期进行进食评估,预防误吸。
4.体位护理:GBS病人容易发生压疮,需要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
护理人员可以采用尿布或泡沫垫等物品,减少受压部位的压力。
5.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由于病人长期卧床不动,容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人员需要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定期进行下肢按摩和活动,以预防血栓形成。
6.心理护理:GBS病人常常因运动功能受限,导致心理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护理人员需要给予病人情绪支持,鼓励病人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7.安全护理:GBS病人的运动功能受限,需要确保其安全。
护理人员需要提供安全设施,例如护栏、推车等,预防病人跌倒和意外伤害。
8.疼痛管理:GBS病人常常出现疼痛,护理人员可以给予疼痛缓解的药物和理疗等措施。
定期评估病人的疼痛程度,给予针对性的疼痛缓解服务。
总之,吉兰巴雷综合征病人的护理需要综合多学科的专业知识,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除了上述常规内容,还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以提高病人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护理人员还应密切与医生、家属的沟通合作,共同关注病人的病情变化和康复进展。
吉兰-巴雷综合征病人护理惯例之杨若古兰创作概述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病又称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炎(AIDP)或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即吉兰-巴雷综合征.次要损害多数脊神经根和四周神经,也常累及脑神经,病理改变是四周神经组织中小血管四周淋巴细胞浸润与巨噬细胞浸润和神经纤维的脱髓鞘,严沉痾例可出现继发轴突变性.医治准绳1.本病为单相性本身免疫性疾病,急性期可利用免疫按捺剂.无严重感染、血液病、心律失常等禁忌症的急性期患者可用血浆置换,发病两周后医治无效.2.血浆置换和静脉IgG不必联合利用.联合利用其实不增效. 3.急性期应给予充足B族维生素、维生素C、辅酶Q10和高热量易消化饮食,对吞咽困难者及早鼻饲饮食.4.本病次要死亡缘由之一是呼吸机麻痹.坚持呼吸道通畅,有呼吸衰竭和气道分泌物过多者应及早气管切开,须要时用呼吸机.5.卧床期间加强护理,患肢处于功能位,初期进行康复,防止肢体痉挛、畸形.可用物理、针灸医治.护理措施1.急性期护理:(1)坚持情绪波动.(2)卧床歇息,瘫痪肢体坚持良肢位.(3)中重度吞咽困难者给予鼻饲,防止误吸.(4)坚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无效咳嗽,须要时吸痰.(5)气管切开患者做好气管切开护理.(6)勤翻身,出汗多者及时擦洗,预防压疮发生.(7)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肌力、肌张力、感觉的变更,监测氧饱和度.(8)与患者及家属共同拟定肢体功能锻炼计划,协助和督促患者进行康复锻炼.2.心思撑持.3.腰穿的护理.4.经常使用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和处理:(1)皮质类固醇激素:罕见副感化有消化道溃疡出血、骨质疏松、低血钾、高血糖、高血压、口腔霉菌感染.(2)免疫球蛋白:开始滴注速度为1.0ml/min(约20滴/分),持续15分钟后无头痛、心慌、恶心等不良反应,可逐步加快速度,最快滴注速度不超出3.0ml/min(约60滴/分).5.并发症的护理:留意观察各种并发症的初期表示,及时发现并通知大夫.罕见并发症包含:呼吸衰竭、肺部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等.6.抢救设备及抢救药物处于备用形态.健康教育1.饮食指点:(1)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钾丰富的饮食,如新颖蔬菜水果.(2)饮食清淡、易消化,忌食过咸、辛辣剌激性食品.(3)吞咽困难、进食呛咳者不成强行进食,可予鼻饲.戒烟酒,不喝浓茶、咖啡.2.康复指点:(1)初期进行肢体自动或自动活动,同时结合针灸、理疗、推拿和步态练习,活动要按部就班,不克不及急于求成.(2)鼓励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练习,须要时给协助. 3.日常生活指点:(1)按时用药,并留意药物副感化.(2)指点患者准确做深呼吸及无效咳嗽,坚持呼吸道通畅.(3)坚持床单位干燥、整洁,定时翻身,预防发生压疮.(4)感觉妨碍者禁用热水袋,防止烫伤.(5)患者外出时需有人陪伴,以防不测,并防受凉感冒. 4.心思指点:及早识别和处理焦虑症和抑郁症,鼓励患者介入力所能及的社交活动.2013年4月修订。
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护理
神经内科张慧吉兰巴雷综合征(GBS)又称格林巴利综合征,是以周围神经和神经根的脱髓鞘病变及小血管炎性细胞浸润为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性周围神经病,经典型的GBS称为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临床表现为急性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
临床表现:
1、运动障碍: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四肢对称性无力,多从上下肢开始,逐渐向上发展,出现迟缓性瘫痪,多于数日至两周达到高峰。
病情危重者在1-2日内迅速加重,出现对称性迟缓性瘫痪,严重者可累及呼吸肌,出现呼吸肌麻痹,甚至死亡。
2、感觉障碍:肢体远端感觉异常或手套、袜子型感觉障碍
3、脑神经损害:双侧周围性面瘫多见
4、自主神经症状:多汗、皮肤潮红、手足肿胀
5、神经反射异常:深反射减弱或消失
6、并发症:肺部感染、窒息、心衰等
常见护理问题:
1、清理呼吸道无效
2、肢体移动障碍
3、皮肤完整性受损
4、感知改变
5、恐惧
护理措施:
1、保持室温18-22℃,湿度50-60%,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并注意保暖
2、协助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且易消化的软食,多食水果蔬菜,
补充足够的水分,延髓麻痹不能吞咽进食和气管切开,呼吸及辅助呼吸者应及时安置胃管,以保证机体足够的营养供给,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营养失调。
3、将肢体处于功能位,防止足下垂等后遗症
4、2小时协助病人翻身一次,使用气垫床,以减少局部受压,保持床单位
的干燥、整洁,多汗时及时擦洗、更换衣物,给予每天温水擦浴,促进机体血液循环。
5、经常给患者行知觉训练,如用纸、毛线等刺激浅感觉,温水刺激温度感,
用针灸刺激痛觉等
6、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必要时吸痰
7、气道的护理:气管切开导管妥善固定,抬高床头30°,保持呼吸道通畅,
加强湿化
8、心理护理:本病起病急、进展快,患者常因呼吸费力而紧张,害怕呼吸
停止和气管切开,恐惧死亡,护士因主动关心患者,耐心倾听患者的感受,告知病情经过、预后及气管切开和机械通气的重要性,使其情绪稳定,安心休息,增强治疗信心。
康复指导:
一般护理指导:保持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加强营养,增强体质和机体抵抗能力,避免淋雨、受凉、疲劳和创伤,防止复发。
运动指导:加强肢体运动锻炼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肢体被动和主动运动均应保持关节的最大活动度,运动锻炼过程中应有家人陪同,防止跌倒、受伤,恢复过程长,需要数周或数月,家属应理解和关心患者,督促患者坚持迅动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