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 格式:pdf
- 大小:939.50 KB
- 文档页数:5
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运用地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并能识记各级阶梯分界线的名称。
(2)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能确认几条重要的山脉走向和位置。
(3)了解中国的名山。
(4)学会分析我国地势的优越性。
2.能力目标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查阅分层设色地形图的技能及运用中国地形图的能力, 还要培养学生画图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山脉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同时激发学生为国家做贡献的奉献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以及地势对中国地理环境的影响2.引导学生分析地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古代诗人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歌,你们知道这样一句话吗?“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大家思考一下这些河流的流向,(向东),这种流向说明我国的地势有什么特点?所谓地势,是指地面高低起伏的总趋势;(西高东低)(二)【讲授新课】这是我们从经验上得出的结论,实际是如此吗?1.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幅地图上有很多种颜色,大家知道这种按不同的海拔着上不同颜色的地图叫什么地图?(分层设色地形图)根据颜色我们很容易看出,西面的海拔比东面的要高。
(西高东低)2.转折过渡:如何用图更好的表现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呢?下面我要给同学们介绍一种特殊的地图――地形剖面图。
【分析讲解】什么是剖面图呢?我们来举一个例子:假设在我的讲台上放着一个哈密瓜,竖着,沿哈密瓜中部切开,同学们将看到的形状,就是两个一半的哈密瓜,切口呈圆形,而不是我们平常所看到的椭圆形,这就是一个哈密瓜的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的原理也是如此。
只不过这一刀不是切在哈密瓜上,而是切在地形上。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沿北纬32度所做的剖面图,根据剖面图同学们能不能在纸上画一幅你看到的地势变化图?3.通过看图请同学们总结我国地势还有何特点?(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板书)第一节中国的地形(第一课时地势特点和主要山脉)一、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提问:根据地势的剖面图,请同学们思考我国地势分为几级阶梯,每一级阶梯的平均海拔高度大约是多少米?(板书)1.三级阶梯的分布概况4.(分组讨论)这样的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等有何影响?(板书) 2.地势分布特点对气候、河流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分析然后得出正确答案,尤其是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二)读“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找出我国主要山脉:【讲述】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有许多高大而绵长的山脉。
地理初二上人教新课标2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势和地势(第1课时)【学习目标】1、运用分层设色地势图,总结出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以及各级阶梯的要紧地势区,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
2、明白得我国的地势特点对其它自然地理要素及我国人民生产、生活的阻碍。
【学习重点】我国的地势特点,以及各级阶梯的分界线。
【学习难点】我国地势特点对其它自然地理要素及我国人民生产、生活的阻碍。
【学习过程】位置优越【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学法提示:采纳阅读课本内容与地图相结合的方法,注意如何样阅读各种地势图,学会依照地图总结地势特点,学会在地图上准确判定方向,总结在地图中记住各种地理事物的名称和位置的方法。
1、看中国地势图,明确不同颜色代表的海拔高度,依照颜色的分布总结我国地势的特点。
2、读课本P22页图2.1,观看我国的地势呈什么状分布。
3、读P22页图2.2,证实我国地势的特点,找出各级阶梯的分界线。
4、完成P23页活动1。
【合作探究】师生共同研讨解决:1、讨论完成P23页活动2。
2、讨论完成P23页活动3。
3、讨论完成P23页活动4。
双基训练一、选择题1、我国地势的特点是()A、东高西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B、南高北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C、西高东低,呈两级阶梯状分布D、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2、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地势类型要紧是()A、山地和高原B、山地和丘陵C、丘陵和平原D、高原和盆地3、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地势单元是()A华北平原B、柴达木盆地C、塔里木盆地D、青藏高原4、我国水能蕴藏量较大的地带一样为()A、阶梯内部B、两级阶梯交界处C、南方低山丘陵区D、平原河道上5、下列省级行政单位中,兼跨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是()A、山西B、湖北C、四川D、河北6、秦岭位于我国地势的()A、第一级阶梯B、第二级阶梯C、第三级阶梯D、以上都不对7、关于我国地势优越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使我国水能蕴藏量大B、有利于我国交通运输业的进展C、使我国耕地资源丰富D、使我国内陆地区降水丰富(2)综合应用下图是我国36ºN的地势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1)从图上能够看出,我国地势,大致呈级阶梯分布,在图上填写阶梯的名称。
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地形特点及山脉的分布。
2、掌握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3、通过读“中国地形的分布”图,了解我国地形分布的特点。
4、通过学习我国的壮丽山川,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进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1、我国地形分布特点。
2、读图总结分析我国山脉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三、教学准备山脉分布图四、教学课时2课件五、教学过程(情景荟萃)结合我们江阴的实际生活说一说,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地形?丘陵,山地(海拔大于3500米称高山,1000-3500中山,500-1000低山,所以一般大于500米起伏较大的地势我们称为山地,500米以下起伏较小的我们称丘陵。
)所以我们江阴的君山、黄山、盘龙山、长山、敔山湾的定山等几乎都为丘陵。
(提问)那我们中国的地形又有哪些呢?从视频中可以看出我国不仅有纵横交错的山脉,雄伟广袤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平原,还有群山环抱的盆地,以及起伏和缓的丘陵。
说明我国的地形类型多样。
(图释导学)我们所了解的地形,其实都分布在不同的山脉之间,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高大而绵长的山脉,犹如一条条卧伏的巨龙,纵横在中华大地上,把祖国江山装扮得雄伟壮丽、多姿多彩。
(结合P23图2.2和黑板上的分布图,自学)(提问)问题一:这些山脉的走向是怎么回事呢?问题二:我国又有哪些不同的走向的山脉呢?哪些山脉是省区界线?问题三:我国山脉和高原、盆地、丘陵之间的位置如何?(回答一)我国山脉走向为“迷”字形。
(回答二) (分组归类整理)东西走向山脉:北——天山、阴山中列——昆仑山、秦岭南——南岭东北——西南走向:西——大兴安岭——太行山(山西、河北分界线)——巫山——雪峰山中——长白山——武夷山(江西、福建分界线)东——台湾山脉西北——东南:北——阿尔泰山中——祁连山东——台湾山脉南北走向:北——贺兰山南——横断山弧形山: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新疆和西藏以昆仑山为界,山西省和河北省以太行山脉为界,西藏和四川以横断山为界,内蒙古和黑龙江吉林以大兴安岭为界,陕西省和四川省以秦岭、河北和辽宁以燕山山脉的东部为界,青海和甘肃以祁连山为界。
科目地理年级八班级周次课题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的地形课时主备人辅备人备课组建议读图分析归纳我国地形特点,将地理空间分布的生收集、归纳资料,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为学生的学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供中国地形分布图和填结合,指导学生思考分析问题。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2.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和特点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各类地形图的技能。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影4.了解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范围以及主要的灾害性5.举例说明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6.了解我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以及长江和黄河的开发(二)过程与方法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和特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各类地形图的技能。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1、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以及地响。
2、中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对不同地形区应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分析地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培养学生树立因地制宜的观点。
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中国地形图挂图、板图。
教法提示教学过程二次备课札记第一课时课〕当我们了解了我国疆域和行政区划之后,下认识我们的祖国。
提问〕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国家的地理,请同学地理环境都包括哪些要素呢?回答〕地形、气候、河流、动植物等。
地形情况也是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内容之们就来学习。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形的第一个特点是从地势的角度描述的,所以地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换句话说也就是中国那边高,题。
提问〕这是一张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图上不表的海拔高度大约是多少,请同学们读图分析中高那边低?谈谈你是如何分析的。
由此你能得出请同学们各抒己见。
图、讨论、回答:西部棕黄色的区域代表海拔4000部浅黄色的区域代表海拔1000――2000米,东部代表海拔500米以下。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地势特征》教案●课题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地势特征(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教学目标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等资料,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2.学会分析地形地势对气候、东西航运、水电开发等方面的影响。
3.了解山区等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教学模式:学练演展评——自主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读图分析、互助讨论、对比分析、假设推理等方法。
●教具准备:地理助学、地形剖面模型,及有关挂图。
请同学们根据亚洲地形图介绍一下亚洲的地势特征。
衔接过渡:中国是亚洲的一部分,那中国的地势地展示演练约5分钟互助探究约8 分题,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
【展示演练】1、小组内成员展示独立自学成果:2、组织各小组展示团队合作成果:全班分成两大组、每组再分为3个小组。
一、地势西高东低A组:地势组1—3组研究我国地势。
【互助探究】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1)展示中国地形图和36°N附近地形剖面图:2、我国地势呈三级阶梯状(1)展示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图,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展示成果2】:4、再次各小组分专题集中展示学习成果并共同探讨老师提出的问题。
【读图分析】1、读图2-1-1分层设色地形图和中国沿北纬36°附近地形剖面图,完成23页读图题。
地势1组代表发言:通过两组观察得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的特点【即时训练】:抢答——比眼力:联想生活中楼道阶梯的形状:2、判断下列图中哪个能正确反映我国的地势特点()。
【读图分析】3、观察图2-1-2中国地形图结合课本文字,分析讨论每个阶梯上主要的地形和海拔,完成下列表格:地势2组代表发言:大致范围平均海拔主要地形类型第一阶梯第二阶梯第三阶梯据图分析能将抽象的地理事物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
了解地形剖面图的原理及功能。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的地形授课教师:谢丽琼【教学目标】1、读图指出中国主要山脉的准确位置,记住主要山脉的名称,判断主要山脉的走向。
2、读图指出中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准确位置,记住它们的名称,能描述它们的特点。
3、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查阅分层设色地形图的技能及运用中国地形图的能力, 还要培养学生画图的能力。
【教学重点】:1、我国五种走向山脉的名称。
2、我国有哪些高原、盆地、平原等主要地形区。
【教学难点】: 1、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
2、主要山脉及地形区的分布。
【教具准备】多媒体PPT课件,导学案【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播放一组“美丽中国”的图片,并配上音乐:由谭晶演唱的《我爱你,中国》,让学生在欣赏壮丽山河的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导入新课横向比较埃及、巴西、美国、中国四个国家的地形图,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我国地形复杂。
(二)展示目标1、学生齐读目标2、教师边板书边解读目标(三)知识过渡【山脉纵横交织】中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山脉纵横交织。
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怎样理解我国复杂山脉的分布呢?首先我们就要了解山脉的走向。
出示我国主要山脉分布图,解释山脉走向的含义:走向就是山脉延伸的方向。
向东西延伸的山脉为东西走向(横)向南北延伸的山脉为南北走向(竖)此外还有东北至西南走向(撇)和西北至东南走向(捺)(四)导学释疑看图找山——“我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活动一:填出我们国主要的山脉1、看图找山,请从我国纵横交织的山脉分布图上找出五种走向的山脉,完成下表:山脉的走向山脉的名称东西走向北列是()-()中列是()-();南列是()南北走向中部有()-(),在()山区也有分布。
东北—西南走向西列是()-()-()-(),中列是()-(),东列是()。
西北—东南走向西部有(),()。
弧形山脉有()。
可以用汉字的笔画来形象的记忆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
口诀:三横三撇两竖两捺一弧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