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人类改变地表
- 格式:docx
- 大小:14.06 KB
- 文档页数:1
《人类改变地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观察和调查了解并发现人类的哪些活动起到了改变地表的作用。
2、能将人类改造地表的各种活动进行分类。
3、能按照“对保护地表是否有利”的标准对人类影响地表的活动进行简单的分类、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从正反两方面看待人类改造地球的活动。
2、能对与自己持有不同看法的同学的观点进行正确地评价。
3、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不怕被别人给予否定。
科学知识:能有根据地举例说明人类哪些改造地表的活动是对人类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收集和整理的资料,召开辩论会来探究“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的问题。
教学准备:有关自然力量对地表改变作用的图片、视频资料、有关人类引起地表形态发生的活动图片、视频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课谈话:同学们,我们知道今天所看到的壮美的自然景观,高山、河流、平原等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根据前三课的研究、学习,你认为是哪些自然力量引起地表变化的?教师引导学生,某种地表形态的改变往往是由许多种自然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教师:除了自然力量,还有哪些力量能引起地表的变化?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人类改变地表。
二、新课教学1.复习前三课内容。
明确:引起地表缓慢变化的自然力量除流水、风、海浪和冰川外,还有湿度、生物的影响。
学生举例,并进行记录。
引导学生发现:某种地表形态的改变往往是由多种自然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2.同学们汇报所搜集的30年或更长时间当地环境是什么样的资料。
平整土地、修路架桥、毁林开荒、修造梯田、开挖水渠、拦河筑坝等。
说说人类的这些活动使地表发生了什么变化?3.将人类改变地表的活动进行分类。
(1)有利于保护地表的活动:(2)不利于保护地表的活动:交流分类结果。
三、辩论会1.提出问题某地由于人口增加,人均耕地数量减少,不足以维持当地的粮食供应。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人提出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的方案。
对这一方案,你的意见是什么?2.自由结组赞成围湖造田的为正方,反对围湖造田的为反方,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观点自由结组。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人类改变地表教学目标:1、能通过观察和调查发现人类的哪些活动起到了改变地表的作用;能将人类各种改造地表的活动进行分类;能设计一个清晰的方式整理辩论或研究的结果;能按照“对保护地表是否有利”的标准对人类影响地表的活动进行分类。
2、能从正反两方面看待人类改造地表的活动。
能客观公正地评价与自己持不同看法的同学的观点;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不怕被别人否定。
3、能有根据地痊愈说明人类哪些改造地表的活动是对人类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
4、能提出一些对小学生来说切实可行的保护地表的措施。
材料准备:有关自然力量对地表改变作用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课时安排:安排1课时完成。
教学过程:一、人类活动改变地表活动目标:1、能有计划地调查人类的哪些活动会引起地表形态发生变化。
2、能把调查的结果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
3、能根据本组和其他组的调查结果总结人类哪些活动能使地表发生变化。
4.能按照“对保护地表是否有利”的标准对人类影响地表的活动进行分类。
实施过程:1、三活动开始前要对本单元前三课的探究内容做一必要的梳理。
让学生明确引起地表缓慢变化的自然力量除流水、风、海浪和冰川外,还有温度、生物的影响等等。
在此阶段,让学生在教材的提示下,结合前一阶段的学习,尽可能多地列举一些实例。
让学生将想到的自然力量记录下来。
在学生举例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渐发现,某种地表形态的改变往往是由多种自然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2、在学生初步认识到各种自然力量地表的改变作用后,将话题转到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上来。
为了使学生的认识更为全面深刻,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周围的环境进行一些实地调查,向当地的老人请教。
3、组织学生活动时,先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与同学交流讨论。
说一说人类的活动使地表发生了什么变化。
4.在以上活动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将人类改变地表的活动进行分类。
在组织学生进行分类结果的交流过程中,注意发现学生的不同观点,根据学生意愿就某一个争议大的问题进行辨论,从而自然进入下一个活动。
87教育版■文/李英俊教材分析:在五年级上册“地表剧烈的变化”单元的学习中,已经利用多种方式,探究了由于地球内部物质、能量的不断作用与平衡所导致的地球表面的板块运动、造山运动以及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
本册书学生将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探究影响地表形状改变的诸多外力因素,以及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帮助学生认识到地表变化是各种力量作用的结果,是一个不断进行,永不停息的复杂过程。
同时激发学生探究地表变化奥秘的兴趣,意识到保护地表的重要性,适时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世界,欣赏自然美得科学精神和态度。
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通过五年级上学期相关内容以及本单元前几课的学习,对于改变地表的各种自然力量已有所了解,本课将帮助学生梳理和提升所学的知识和概念,同时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自然力量以外的人类活动给地表改变带来的影响。
设计理念:本节课主要围绕科学概念来组织教学,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出发,逐渐构成概念,亲历概念形成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学会探究的方法,培养探究的能力,促进科学思维发展。
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观察和调查发现人类的哪些活动起到了改变地表的作用;2.能将人类各种改造地表的活动进行分类;3.能设计一个清晰的方式整理辩论或研究的结果;4.能按照“对保护地表是否有利”的标准对人类影响地表的活动进行分类;二、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从正反两方面看待人类改造地球的活动;2.能客观公正地评价与自己持不同看法的同学的观点;3.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不怕被别人否定;三、科学知识:1.能有根据地举例说明人类那些改造地表的活动是对人类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2.能提出一些对小学生来说切实可行的保护地表的措施。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收集和整理资料、召开辩论会等方式来探究“人类活动队地表的影响”的问题。
教学难点:对保护地表是否有利标准的分析提出一些对小学生保护地表的措施。
教学准备:1.有关自然力量对地表改变作用的图片、视频资料;2.有关人类引起地表形态发生的活动图片、视频材料;3.PPT 课件。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下册人类改变地表1教案冀教版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观察和调查发现人类的哪些活动起到了改变地表的作用。
2.能将人类各种改造地表的活动进行分类3.能设计一个清晰的方式整理辩论或研究的结果。
4.能按照“对保护地表是否有利”的标准对人类影响地表的活动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从正反两方面看待人类改造地球的活动。
2.能客观公正地评价与自己持不同看法的同学的观点。
3.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不怕被别人否定。
科学知识:能有根据地举例说明人类那些改造地表的活动是对人类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
ST-SE:能提出一些对小学生来说切实可行的保护地表的措施。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收集和整理资料、召开辩论会等方式来探究“人类活动队地表的影响”的问题。
教学准备:有关自然力量对地表改变作用的图片、视频资料、有关人类引起地表形态发生的活动图片、视频材料。
教学过程:复习引入我们知道,今天我们看到的壮美的自然景观,高山、河流、平原等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根据前三课的研究,你认为是哪些自然力量引起地表变化的?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某种地表形态的改变往往是由许多种自然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除了自然力量,还有那些力量能引起地表的变化?科学探究一、人类活动改变地表对于人类的那些活动影响着地表的变化,我们已有所了解,把课下搜集的资料展示出来。
1.组内交流2.全班交流3.板书学生总结的人类改变地表的活动方式人类的这些活动使地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按着对保护地表是否有利把这些活动进行分类。
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地表不受破坏呢?二、辩论会1.提出问题某地由于人口增加,人均耕地数量减少,不足以维持当地的粮食供应。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人提出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的方案。
对这一方案,你的意见是什么?2.自由结组赞成围湖造田的为正方,反对围湖造田的为反方,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观点自由结组。
3.组内准备辩论材料提示学生在准备材料时要注意,观点是什么?围绕这些观点的理由都有哪些?怎样总结。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地表的变化》教学目标:1、学生学会查阅书刊及其它信息源,能对地表改变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2、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使学生意识到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3、让学生了解地球是在不断变化的,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教学重点:用科学的方法探究地表是在不断变化的以及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教学难点:认识地表变化对人类影响的双重性。
教学准备:教师与学生共同搜集自然力量和人为力量对地表影响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猜图导入同学们,上课前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猜图游戏,请同学们根据大屏幕上给出的图片来猜一下这是什么地方?看看哪个小组知道的最多?〖出示各种地貌图片〗学生猜图片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呢!其实地球上关于这样的地表形态还有很多,老师不知道你都到过哪些地方?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学生交流刚才我们一起介绍了这么多姿多彩的地表形态,那么这些地表形态一开始就是这样的吗?是的,地表是在不断变化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地表的变化。
(板书:地表的变化)二、合作探究1、提出问题,确定主题地表形态可以说是千姿百态的,关于地表里面藏着好多的问题等着我们去发现去研究,好好想一想,你最想研究什么呢?学生交流2、猜测地表变化原因前几课我们学习了火山、地震等相关知识,结合前几课我们学的知识,大胆猜想一下,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地表的变化?鼓励学生大胆想象3、对影响地表的因素进行分类刚才同学们对地表千姿百态的原因做了大胆的猜想,科学探究的过程首先就是从猜想开始的,这一点我们同学们刚才已经做到了,并且做得非常好。
同学们,我们如果能给影响地表的众多因素分一分类,你觉得该怎样分?学生试着分类,教师引导教师小结:像火山、地震这些因素我们称为自然力量;像京杭大运河、三峡工程这些因素我们称为人为力量。
今天我们就从自然力量和人为力量这两个主题入手来研究地表的成因可以吗?4、自选主题,小组合作探究,认识自然力量和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小组讨论选择研究的主题教师分发资料,以备学生参考研究自然力量的小组进行全班交流(针对学生的交流,教师适时播放关于火山、地震、风化、搬运、沉积、板块移动等的课件资料。
新2024秋季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地表的变化:6 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教案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列举并解释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几种主要影响。
•学生能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案例分析,学习如何分析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减少人类活动对地表负面影响的方法。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培养环保意识。
•使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对人类和地球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人类活动对地表的主要影响。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培养。
三、教学难点•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长期影响的复杂性。
•引导学生形成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四、教学资源•人类活动对地表影响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典型案例分析材料。
•环保主题的宣传海报或图片。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人类活动对地表的主要影响。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人类活动的影响。
•讨论法:组织小组讨论,探讨减少负面影响的方法。
六、教学过程1.教学导入•展示人类活动对地表影响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思考。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地表变化是怎么形成的吗?其中有哪些是人类活动引起的?1.新课学习•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10分钟)•讲解城市化、农业开发、矿产资源开采等人类活动如何影响地表。
•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案例分析(10分钟)•选取几个典型的案例(如河流污染、土地荒漠化等),分析人类活动是如何导致这些地表变化的。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变化对当地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小组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如何减少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负面影响?•小组内分享观点,形成共识。
•小组汇报(5分钟)•每组选出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和提出的建议。
•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1.整理•总结人类活动对地表的主要影响及其后果。
•强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从自身做起,为保护地球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人类改变地表》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通过观察和调查发现人类的哪些活动起到了改变地表的作用。
2.能将人类各种改造地表的活动进行分类,能设计一个清晰的方式整理辩论或研究的结果。
二、过程与方法1.能有根据地举例说明人类那些改造地表的活动是对人类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
2.能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保护地表的措施。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能从正反两方面看待人类改造地球的活动。
2.能客观公正地评价与自己持不同看法的同学的观点。
教学重点探究“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的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人类改变地表的活动。
教学方法讲授法、交谈法。
课前准备准备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课件、有关自然力量对地表改变作用的图片、有关人类引起地表形态发生的活动图片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知道,今天我们看到的壮美的自然景观,高山、河流、平原等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根据前三课的研究,你认为是哪些自然力量引起地表变化的?某种地表形态的改变往往是由许多种自然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除了自然力量,还有那些力量能引起地表的变化?(板书课题)二、新课学习1.科学探究。
师: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收集调查人类活动改变地表的事例了,你们收集到哪些事例?这些人类活动都使地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谁愿意给大家说一说。
学生汇报。
(板书:植树造林、建造房屋等)师:老师也收集到一些人类活动改变地表的相关图片资料,想与大家交流一下,好么?(挂图:人类活动改变地表的图片)师:这些人类活动都可以使地表发生变化。
那么,在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家乡,近几年,近几十年又发生了哪些变化?谁了解到了,说一说好么?学生汇报。
师:同学们的学习态度真令老师敬佩。
通过你们的调查,我们看,人类的许多活动都已经或正在使地表发生着变化。
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判断给这些人类活动分一分类,看看哪些活动是有利于保护地表的,哪些活动是不利于保护地表的?注意,一定要说清楚你的分类理由。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在小组内研究研究好么?学生小组讨论,填写记录单。
人类活动造成地表改变的典型事例
1. 挖矿呀,你想想看,人们为了获取各种矿石,那可是把大地挖得千疮百孔啊!就像在地球的皮肤上狠狠划下一道道伤口。
比如那些巨大的矿坑,不就是人类活动留下的“杰作”吗?
2. 建房子,大量的土地被占用,一片片森林被砍伐,这难道不是人类改变地表的典型吗?你看城市里那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不就是建立在对地表的改变之上嘛!
3. 修路啊,那一条条公路像蜘蛛网一样铺开,把原本完整的大地分割得支离破碎,这多明显呀!就如同在地球的表面强行划开了一道道口子。
4. 开垦农田,为了种粮食,大片大片的荒地被开垦,这对地表的改变可不小呢!这不就像是给地球换了一件“衣服”嘛。
5. 开采石油,那抽油机日夜不停地工作,让地表下变得空洞洞的,这不是人类干的好事吗?简直就像从地球身体里抽走了“血液”。
6. 围湖造田,好好的湖泊被填掉一部分去种田,这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多大呀!这不是硬生生地改变了地球的“容貌”嘛。
7. 垃圾填埋,那么多垃圾被埋在地下,堆成了小山,这对地表能没有影响吗?这简直就是在给地球制造“肿瘤”啊!
8. 过度放牧,让草地变得光秃秃的,这不就是人类活动导致的嘛!就好像把地球的“头发”给薅光了。
9. 开采天然气,那大规模的开采活动,不也是在改变着地表吗?这跟给地球动“手术”有啥区别!
10. 建造水坝,拦住了河流,改变了水流,对地表的影响可是实实在在的呀!这不是强行给地球的“血管”改道嘛。
总之,人类活动对地表的改变那可真是数不胜数,而且很多都对地球造成了不小的伤害啊!我们真的该好好反思一下,怎么才能更好地与地球相处了。
小学科学《地表的变化》教学设计25篇第一篇:小学科学《地表的变化》教学设计2《地表的变化》教学设计课前准备1、教师、学生搜集自然力量和人为力量对地表影响的图片、文字和视频资料;2、每组准备一套:带铁圈的铁架台、酒精灯、烧杯、水、两块掰开的泡沫。
教与学的目标1.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面对地表改变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2.喜欢大胆想象;意识到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3.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青藏高原图片,(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趣的是登山队员多次在青藏高原的喜马拉雅山主峰上发现海洋古生物化石(展示图片);2、展示非洲板块和拉丁美洲版块图片。
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想法?让学生猜想、交流并汇报。
3、地球表面是不断变化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地表的变化》。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关于地表的变化,大家想研究哪些问题?学生讨论汇报。
(为什么地表会发生变化?什么力量让地表发生变化?地表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我们这里的地表发生过变化吗?)2、为什么地表会发生变化?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现有知识,先猜一猜。
学生回答(地震、火山、风化、搬运、堆积等)。
3、上面同学们说的既有自然力量对地表的影响,也有人为力量对地表的影响。
到底是不是这样呢?以小组为单位,先充分交流你们课前搜集的资料,看一看自然力量对地表的影响。
小组讨论交流并汇报。
4、做实验也是我们研究科学的好方法。
设计什么样的实验呢?板块运动模拟实验:在盛有水的烧杯内放两块紧靠的泡沫,用酒精灯加热烧杯,泡沫块逐渐分开。
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生汇报实验方案。
生做实验。
5、教师展示资料:(火山、地震、泥石流、石蘑菇等)小结:自然力量如板块移动、火山、地震、风化等都能对地表、地貌造成很大的影响。
6、人类活动对地表有哪些影响呢?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乱砍乱伐、过度放牧对地表的影响)。
教师展示图片:(三峡工程、三北防护林、开山修路等)小结:人类活动在不断的改变着地表形态,而且影响越来越大。
科目:科学题目:16人类改变地表课时:2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调查发现人类的哪些活动提到了改变地表的作用。
2.能将人类各种改造地表的活动进行分类。
3.能从正反两方面看待人类改造地球的活动。
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通过收集和整理资料,召开辩论会等方式来探究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的问题。
三、自主学习。
1.今天我们看到的壮丽的自然景观,(、、)
等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2.除了自然力量,地球上的()也以独特的方式缓慢地改变着地表。
人类各种活动
对地表的变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有的()保护地表有的()保护地表。
3.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使得土地变得贫瘠,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四、合作探究
1. 地球表面是怎样变化的?是哪些自然力量引起地表变化的?
2. 除了自然力量,还有哪些力量能引起地表的变化?
3.地球上的生物也以独特的方式缓慢地改变着地表人类各种活动对地表的变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调查周围的环境,说一说人类的哪些活动在改变地表。
4. 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地表我受破坏呢?
五、拓展延伸。
1. 某地由于人口增加人均耕地数量减少。
不足以维持当地的粮食供应,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人提出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的方案。
你同意这种方案吗?为什么?
2. 沙尘暴是怎样形成?它有哪些危害?我们应该怎样预防沙尘暴?
六、课堂检测。
选择题。
1. 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保护地表的是?()
A.毁林开荒。
B. 围湖造田。
C. 退耕还草。
2.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是?( )
A. 3月11日。
B. 6月17日。
C. 7月16日。
D. 8月17日。
3. 目前全球已有( ) 以上的陆地表面受到荒漠化的影响。
A. 20%
B. 30%
C. 40%
D. 50%
选择题。
1. 人类的建筑会改变地表。
( )
2. 我国的三峡建设改变了地表。
()
3. 只有自然力量才能改变地表。
()
4. 我们应该保护地表不受破坏。
()
5. 我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