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2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 共10分)1.地震和火山喷发的原因是()。
A.地球内部温度太高B.地壳运动C.人类的活动2.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
A.山地B.高原C.峡谷D.平原3.关于地球内部的运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火山喷发和地震现象可知, 地球内部是运动的B.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C.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压力作用下冲出地面, 形成海啸4.()常常会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
A.地壳的运动B.流水C.降雨5.在《世界地图》上, 你看到的白色通常表示()。
A.平原B.冰川C.山地D.沙漠E.海洋二.填空题(共5题, 共18分)1.黄河入海口的沙州, 主要是由于河水的()作用形成的。
(填侵蚀、沉积)2.地震是由于()引起的, 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地幔、()三部分。
3.地球上()面积大, ()面积小。
(填陆地或海洋)4.地震对地表的改变是()(填“剧烈的”或“缓慢的”)。
5.长白山天池是由()原因形成的, 弯曲的岩层是由()原因形成的。
三.判断题(共5题, 共10分)1.风的力量可以使岩石发生改变。
()2.娄底有许多没有明显脉络且坡度和缓的低矮山丘, 像这样的地形叫做山地。
()3.盆地四周地势较高, 中间低平。
()4.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有地震、火山、风的作用、水的作用等。
()5.治理黄河泥沙沉积问题的最好方法是多植树造林。
()四.连线题(共1题, 共10分)1.连线题。
沙漠黄山奇石戈壁雅丹地貌风蚀蘑菇风的搬运作用风的磨蚀作用风的沉积作用五.简答题(共5题, 共30分)1.影响地表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列举五种)2.请你说一说土壤是如何被雨水侵蚀的。
3.发生地震你知道怎么保护自己?4.风是怎样改变地球表面的?请写一写你的看法。
5.火山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又会带来哪些益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D3.C4.A5.B二.填空题1.沉积2.地球的内部运动;地壳;地核3.海洋;陆地4.剧烈的5.火山喷发;地震三.判断题1.√2.×3.√4.√5.√四.连线题1.五.简答题1.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有地震、火山、风的作用、水的作用和人类的活动等。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 共10分)1.岩石弯曲变形的主要原因是()。
A.风的作用B.地壳运动C.雨的作用2.在探索植物对侵蚀的影响模拟实验中, 用水壶向两个小山丘喷水, 模拟的是()。
A.降雨B.河流C.植被3.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三个圈层, 最里层是()。
A.地壳B.地幔C.地核4.关于模拟实验“探究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只需记录降雨前后雨水的变化就可以了B.降雨时, 土壤和彩色的沙子被细流带动沿坡面向下移动C.实验后, 土壤和沙子会堆积在斜坡下部和坡脚处D.为了便于观察现象, 可以在土壤表面撒上带有颜色的沙子5.龙龙和华华交流分享暑假的旅游体验, 龙龙去了甘肃敦煌看到了美丽壮观的雅丹地貌, 华华去了长白山看到了蔚蓝广阔的天池, 关于以上两地的地形形成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雅丹地貌主要是因为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长白山天池主要是因为火山喷发形成的B.雅丹地貌主要是因为风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长白山天池主要是因为火山喷发形成的C.雅丹地貌主要是因为风的沉积作用形成的, 长白山天池主要是因为地震形成的二.填空题(共5题, 共14分)1.地球越到深处, 温度越(), 压力越()。
(填高、低、大、小)2.地震和火山喷发的主要原因是()。
3.植物能()雨水的侵蚀作用。
4.我国幅原辽阔, 有各种各样的地形, 比如内蒙古是(), 新疆是()。
5.我国东汉时期的大科学家()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自动测地震方位的仪器——候风地动仪。
三.判断题(共5题, 共10分)1.发生地震在室内无法及时撤离时, 根据“伏地、遮挡、手抓牢”的原则, 要赶紧钻到桌子下边或用靠垫捂住最脆弱的头部, 手牢牢抓住桌子腿。
()2.风的力量可以使岩石发生改变。
()3.盆地四周地势较高, 中间低平。
()4.火山喷发对人类没有任何好处。
()5.在三角洲地带沉积着大量的泥沙。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 共10分)1.在火山喷发模拟实验中, 番茄酱模拟的是()。
A.地壳B.岩浆C.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2.如图所示, 东非大裂谷被称为“地球上最大的疤痕”, 那么它形成于强烈的()A.火山喷发B.陨石撞击C.地震3.黄土高原地表有沟壑, 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人工挖掘B.流水侵蚀C.阳光照射4.在探索植物对侵蚀的影响模拟实验中, 用水壶向两个小山丘喷水, 模拟的是()。
A.降雨B.河流C.植被5.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
A.山地B.高原C.峡谷D.平原二.填空题(共5题, 共28分)1.地震是地球上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 大地震会使()、(), 严重危及人的()。
2.地球的结构可分成三部分, 由外到内依次是()、()和()三部分, 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内。
3.我国的西部多(), 东部多(), 地势()。
4.黄河入海口的沙州, 主要是由于河水的()作用形成的。
(填侵蚀、沉积)5.地震主要发生在(), 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比较(), 在软弱的岩石中传播比较()。
三.判断题(共5题, 共10分)1.地震的发生地表形态没有任何变化。
()2.地球上大部分是陆地, 海洋面积较小。
()3.生物和人类的活动不会对地球表面造成影响。
()4.石头很坚硬, 大风无法改变它的形状。
()5.地球内部的岩浆在不停地涌动。
()四.连线题(共1题, 共10分)1.连线题。
长白山天池地震(岩层受到挤压)黄土高原上的沟壑火山喷发形成黄河入海口的沙洲风的作用敦煌的雅丹地貌水(降雨)的作用弯曲的岩层水的作用(河水流速度减慢, 泥沙沉积)五.简答题(共5题, 共25分)1.沙漠的形成原因?2.在一些高山峻岭中的河流, 它们的河道往往很深。
它们的河道一开始就那么深吗?它们是怎样形成深深的河道的?3.地震是怎样形成的?4.地球的地形地貌的变化主要受到什么影响?5.地震发生时, 要怎么办?如何进行就地避震?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C3.B4.A5.D二.填空题1.房屋倒塌;道路毁坏;生命安全2.地壳;地幔;地核;地壳3.高山;平原;西高东低4.沉积5.地壳内;快;慢三.判断题1.×2.×3.×4.×5.√四.连线题1.五.简答题1.自然原因: 气候干燥、岩石风化成碎屑物外, 还有干枯的河流带下的大量泥沙、石子, 在地面缺乏植物覆盖的情况下, 一旦狂风刮起, 地面上的泥沙将大量卷扬飞起, 这些沙尘在风力减弱, 或遇到障碍时, 便大片堆积在干燥地区或地形比较低下的盆地内成为沙漠。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 共10分)1.地震大多发生在()。
A.陆地的城市中B.沙漠和荒野中C.海洋中D.地壳运动活跃的地带2.当大风卷起的沙子从岩石上刮过时, 可能发生的是()A.石块变大B.石块马上碎裂成沙粒C.表面被磨平3.观察世界地形图, 可以发现地球表面居住的陆地面积()。
A.比海洋面积小B.和海洋面积差不多C.比海洋面积大4.分层设色地形图上, 蓝色通常表示()。
A.盆地B.高原C.海洋5.沙子通常大量沉积在河道的()。
A.下游B.中游C.上游二.填空题(共5题, 共20分)1.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和()三大类。
2.风是由()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 风蚀地貌主要有()地貌、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风蚀洞等。
3.火山喷发是因为处于地球地壳下的岩石高温熔化成(), 由于地壳运动形成断裂带——火山通道;在极大()作用下, 岩浆会沿着火山通道从最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 喷涌而出形成火山喷发。
4.火山喷发后形成的地形地貌: ()、()、()等。
5.地壳在不断地运动, 地球内部的()在不停地涌动, 有时会通过地震和火山喷发让我们感受到。
三.判断题(共5题, 共10分)1.从我国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 我国的地势东高西低。
()2.地表有无植物覆盖不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3.水和风都会快速地改变地形地貌。
()4.火山喷发对地表的变化没有任何影响。
()5.火山喷发只会给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 没有任何好的作用。
()四.连线题(共1题, 共10分)1.选择下面的地形地貌与其形成原因。
五.简答题(共5题, 共25分)1.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有哪些?2.地震发生时我们该如何自救与互救?3.写出岩石变化的四个原因。
4.火山喷发会对环境产生什么影响?5.地球的地形地貌的变化主要受到什么影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C3.A4.C5.A二.填空题1.沉积岩;变质岩2.空气流动;雅丹3.岩浆;压力4.火山岩小山;火山岛;火山口湖5.岩浆三.判断题1.×2.×3.×4.×5.×四.连线题1.五.简答题1.地震、火山等可以使地球的局部表面在瞬间发生较大的改变。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 共10分)1.“滚滚长江东逝水”, 反映出我国地形的特点是()。
A.东高西低B.西高东低C.东西部差不多2.河流入海口的三角洲是由()形成的。
A.泥沙沉积B.海水冲刷C.风力侵蚀3.地震发生时, 正确的自救方法是()。
①乘电梯下楼②在高楼层, 就近躲在厚实的床、桌下③在平房里, 立即冲到空旷地④不盲目大声呼喊, 保存体力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4.地球内部结构中最薄的部分是()。
A.地壳B.地幔C.地核5.下列()组岩石是岩浆岩。
A.大理岩、板岩B.砾岩、砂岩、页岩C.玄武岩、浮石、花岗岩二.填空题(共5题, 共24分)1.地球越到深处, 温度越(), 压力越()。
(填高、低、大、小)2.组成地壳的岩石主要分()、()、()三种类型。
(填岩层、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3.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沉积岩和(), 其中沉积岩又有()、砂岩和()等。
4.2008年()月()日14时28分, 四川省发生了里氏8.0级强烈地震,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明显震感。
5.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填“地壳”“地慢”或“地核”)。
三.判断题(共5题, 共10分)1.海边的悬崖属于地貌的一种。
()2.地震和火山是地表物体运动引起的。
()3.火山喷发对地表的变化没有任何影响。
()4.地球内部的岩浆在不停地涌动。
()5.由于地壳的运动, 相互挤压会使岩层发生弯曲。
()四.连线题(共1题, 共20分)1.我会连线。
山地四周地势较高, 中间低平丘陵海拔500米以上, 蜿蜒起伏, 层峦叠嶂高原高低起伏, 坡度较缓, 由低矮山丘组成平原海拔1000米以上, 地形开阔, 边缘陡峭盆地海拔200米以下, 宽广平坦, 起伏很五.简答题(共5题, 共35分)1.当地震发生时, 你知道怎么保护自己吗?2.地震发生时我们该如何自救与互救?3.地球表面有哪些多样的地形?你能向大家介绍三种吗?你又想用怎样的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的环境呢?4.火山喷发对环境有哪些影响?5.(1)请你说一说土壤是如何被雨水侵蚀的。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 共10分)1.观察世界地形图, 下面对地球表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球的表面是广阔平坦, 没有起伏的B.地形图上的颜色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C.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2.下列()组岩石是岩浆岩。
A.大理岩、板岩B.砾岩、砂岩、页岩C.玄武岩、浮石、花岗岩3.可以使地形瞬间发生较大变化的是()。
A.岩石风化B.火山和地震C.雨水的冲刷4.下列有关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B.地震对地形变化没有影响C.发生地震时可以乘坐电梯逃离D.以上都对5.地球内部, 从外到内, 越到深处, 温度()。
A.越高B.越低C.没变化二.填空题(共5题, 共22分)1.地震主要发生在()层面, 而火山喷发则与()和()的运动有关。
2.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不间断循环。
雨水降落到地面会()土地。
3.沙漠是()型地貌, 戈壁是()型地貌。
4.由于地球表面地壳的运动形成了(), 而()是由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形成的, 它们对于人类都带来了巨大的()。
5.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形成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 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形成了()。
三.判断题(共5题, 共10分)1.水和风都会快速地改变地形地貌。
()2.从我国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 我国的地势东高西低。
()3.治理黄河泥沙沉积问题的最好方法是多植树造林。
()4.乾坤湾是河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凸岸有悬崖、地形严峻;凹岸平缓。
()5.地球内部在不断运动。
()四.连线题(共1题, 共8分)1.在进行“雨水对土地的侵蚀”的实验研究中, 下面的材料或操作分别模拟自然界的什么事物和现象?坡形土堆下雨喷水器喷水地面的径流泥浆流淌山坡上的沟壑凹凸不平的土堆土壤裸露的山坡五.简答题(共5题, 共25分)1.敦煌地区的地表特点是怎样形成的?2.在一些高山峻岭中的河流, 它们的河道往往很深。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列关于火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火山喷发是地壳运动的剧烈表现形式B.火山喷发对环境只有坏的影响C.火山喷出的岩浆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结构中的地幔2.在《世界地图》上,你看到的白色通常表示()。
A.平原B.冰川C.山地D.沙漠E.海洋3.我国的地形特点是()。
A.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多高原,西部多平原B.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多平面,西部多高原C.地势东高西低,东部多高原,西部多平原4.要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下列无关的措施()。
A.植树造林B.绘制地形图C.改坡地为梯田5.戈壁的特点是()。
A.地面上有一层厚厚的细沙B.地面被粗沙、砾石所覆盖C.长满水草,有很多鸟类二.填空题(共5题,共20分)1.流水对土地的()作用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发生了改变。
2.在地球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压力越()。
3.火山喷发是因为处于地球地壳下的岩石高温熔化成(),由于地壳运动形成断裂带——火山通道;在极大()作用下,岩浆会沿着火山通道从最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喷涌而出形成火山喷发。
4.火山喷发时产生的()会使土壤更加肥沃。
5.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沉积岩和(),其中沉积岩又有()、砂岩和()等。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发生地震在室内无法及时撤离时,根据“伏地、遮挡、手抓牢”的原则,要赶紧钻到桌子下边或用靠垫捂住最脆弱的头部,手牢牢抓住桌子腿。
()2.引起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热作用、流水作用、动植物作用等。
像这样由于受大气、动植物等作用的影响,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做风化。
()3.变质岩包括大理岩和页岩。
()4.火山喷发过一次后就再不会喷发了。
()5.地震的发生会使地表形态发生巨大的变化。
()四.连线题(共1题,共8分)1.将地形与其特点连接起来。
五.简答题(共5题,共30分)1.火山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又会带来哪些益处?2.说一说自己的家乡是什么地形。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 共10分)1.可以使地形瞬间发生较大变化的是()。
A.岩石风化B.火山和地震C.雨水的冲刷2.在模拟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时, 在小山丘的顶部撒上一些红色沙子是为了()。
A.使小山丘更美观B.增加小山丘的高度C.使实验现象更明显3.关于地球表面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不会造成地面隆起或出现裂缝B.地壳主要由沉积岩和变质岩两大类岩石组成C.人类的乱砍滥伐, 可能会造成水土流失现象D.海浪、风等外力作用不会改变地球的地形地貌4.要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 下列无关的措施()。
A.植树造林B.绘制地形图C.改坡地为梯田5.在火山喷发模拟实验中, 番茄酱模拟的是()。
A.地壳B.岩浆C.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二.填空题(共5题, 共12分)1.地震和火山喷发的主要原因是()。
2.下雨时, 随着雨量增大, 地面就有了()。
3.地球上()面积大, ()面积小。
(填陆地或海洋)4.运动后, 鹏鹏边看电视边吃早餐。
科普频道正在介绍地球内部结构, 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5.火山地热是一种()能源。
三.判断题(共5题, 共10分)1.地势宽广平坦的地方就是平原。
()2.在科普频道, 鹏鹏和小城看到了深圳地形图。
他们发现深圳东部大部分是丘陵, 西部大部分是平原, 所以深圳的地形是西低东高。
()3.侵蚀会改变土地的地形地貌, 但不影响我们的生活。
()4.地壳的结构很稳定, 几千年也不会发生改变。
()5.乾坤湾是河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凸岸有悬崖、地形严峻;凹岸平缓。
()四.连线题(共1题, 共8分)1.牵线搭桥, 我厉害。
五.简答题(共5题, 共25分)1.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有哪些?(请写出五种常见地形)。
2.火山喷发会给环境带来哪些影响?(写出2点即可)3.敦煌地区的地表特点是怎样形成的?4.科学家探索地球内部构造的方法。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地震对地表形状的改变是()。
A.短时剧烈的B.长期缓慢的C.无法确定2.发生地震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迅速跑到室外空地B.快速乘电梯下楼C.躲到室外的大树下3.()对地表的改变是剧烈的。
A.地震火山B.流水C.风4.下列有关火山喷发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A.火山喷发会烧毁森林、房屋,掩埋农田和城市,污染空气B.火山喷发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C.火山地热是一种会污染环境的能源5.下列哪一项的形成与水流的作用无关()。
A.黄土高原的沟壑B.入海口三角洲C.土壤沙化二.填空题(共5题,共28分)1.地震和火山喷发危害很大,都是由()引起的,它们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但火山喷发也有有利的一面,如()能提高土壤的肥力。
2.我国幅员辽阔,有各种各样的地形,比如低而宽广的()和四周高中间低的()。
3.长白山天池是由()形成的,黄河入海口的沙洲是()的作用形成的。
4.根据岩石的成因,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和()三大类。
5.通常,人们把地形分为()、()、()、()、()五种基本类型。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火山喷发飘在空中的灰尘,有时会让周围环境温度下降。
()2.火山喷发和地震都是地球释放能量的一种形式。
()3.一处岩石如果没有人为破坏是永远不会改变模样的。
()4.地球表面面积最大的是陆地。
()5.风化就是风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四.连线题(共1题,共6分)1.连线题。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五.简答题(共5题,共25分)1.从地形图上我们能发现什么?2.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怎样形成的。
3.如果发生地震,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4.火山喷发对环境有哪些影响?5.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A3.A4.C5.C二.填空题1.地壳运动;火山灰2.平原;盆地3.火山喷发;流水4.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5.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三.判断题1.√2.√3.×4.×5.×四.连线题1.五.简答题1.从地形图上我们能发现:①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陆地被海洋包围着。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组成地壳的岩石可以分为()。
A.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B.花岗岩、沉积岩、变质岩C.岩浆岩、大理岩、变质岩2.下列岩石中,属于岩浆岩的是()。
A.玄武岩B.砾岩C.砂岩3.我们的家乡地形属于()。
A.山地B.高原C.平原4.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鸡蛋,那么地壳相当于鸡蛋的()。
A.蛋壳B.蛋清C.蛋黄5.在王亚平阿姨的太空课堂上,我们看到一滴水在空中()。
A.完全分散消失B.变成一个水球C.还是一滴水浮在空中二.填空题(共5题,共22分)1.雅丹地貌主要是由风的()作用形成的。
2.火山喷发后形成的地形地貌:()、()、()等。
3.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沉积岩和()三大类。
4.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山体滑坡阻塞河道,形成()。
5.地球的结构可分成三部分,由外到内依次是()、()和()三部分,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内。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地球表面的地形一直没有变化过。
()2.火山喷发飘在空中的灰尘,有时会让周围环境温度下降。
()3.通过对我国地形图的观察和研究,我发现我国地势的特点是东低西高,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
()4.岩浆在高温高压下,会在地壳薄弱地带喷涌而出,形成火山喷发。
()5.火山喷发只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
()四.连线题(共1题,共20分)1.将下列地形地貌与其主要成因连线。
五.简答题(共5题,共40分)1.请简单描述火山喷发的危害和好处。
2.什么叫风化?什么叫风化作用?3.组成地壳的岩石大致分为几个类型?它们分别是什么?4.在一些高山峻岭中的河流,它们的河道往往很深。
它们的河道一开始就那么深吗?它们是怎样形成深深的河道的?5.(1)从地形图上我们能发现什么?(2)说一说自己的家乡是什么地形。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A3.C4.A5.B二.填空题1.磨蚀2.火山岩小山;火山岛;火山口湖3.岩浆岩;变质岩4.堰塞湖5.地壳;地幔;地核;地壳三.判断题1.×2.√3.√4.√5.×四.连线题1.五.简答题1.好处:(1)增加土壤中有机物含量(更容易种植)(2)产生矿产资源(3)形成一些自然景观(如温泉)坏处:(1)增加形成酸雨的可能(喷发物中有二氧化硫)(2)火山灰会泯灭村庄,甚至城市(3)岩浆会引发火灾等(4)影响交通2.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风化。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测试题一、填空题。
1.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原、盆地等。
2.地球内部运动有时能让地形在瞬间发生较大的改变,就像________和________。
下图所示的现象可能是由________引起的。
3.导致岩石变化的原因有________的变化、________的作用、________的作用和动物的活动等。
4.土壤为生存在其中的生物体提供了________和________,也为人类提供了________的材料来源。
5.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________,从而使地形地貌发生________。
6.土地被侵蚀的程度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
7.小金奶奶家的花盆里放了很多的鹅卵石,它们是奶奶在附近的河床上捡来的。
这说明小金奶奶家最可能住在河的________游,这种形状的石头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________。
8.最大的土壤颗粒是________,其次是沙,比沙还小的是________,最小的土壤微粒是________。
二、判断题。
9.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10.越往地球内部,压力越大,温度却越低。
()11.地表的地形地貌在短时间内是不会变化的。
()12.把土块放入水中,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会看到有分层的现象产生。
()13.山上的岩石会慢慢碎裂,这是它受到风化作用的结果。
()14.土壤是小石子、沙、粉沙、黏土、腐殖质、矿物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15.自然界中,只有流水才对土地有侵蚀和沉积的作用。
()16.同一条河流里的鹅卵石,上游的岩石一般比下游的岩石更光滑。
()17.河流对土地的侵蚀,既给人们带来了灾害,也给人们带来了好处。
()18.养护植被、改造河道、水库蓄洪等措施都能有效预防我们的家园遭暴雨袭击时受到的灾害。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 共10分)1.长白山天池属于()。
A.河流B.火山口湖C.人工湖2.地震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的运动B.人类的活动C.陨石的撞击3.下列()组岩石是沉积岩。
①玄武岩②砂岩③页岩④花岗岩⑤板岩⑥砾岩⑦浮石⑧大理岩A.②③⑥B.②④⑧C.⑤⑥⑦4.如图所示, 东非大裂谷被称为“地球上最大的疤痕”, 那么它形成于强烈的()A.火山喷发B.陨石撞击C.地震5.地震是一种会带来巨大灾害的自然现象。
地震发生时,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如果在一楼, 迅速离开房间, 跑到空旷的地方B.如果来不及离开房间, 就躲藏在坚固的家具下C.地震发生时, 应该走楼梯逃生, 不应该坐电梯D.地震发生时, 快速跑到窗边, 打开窗户大声呼救二.填空题(共5题, 共18分)1.由于地球表面地壳的运动形成了(), 而()是由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形成的, 它们对于人类都带来了巨大的()。
2.2008年()月()日14时28分, 四川省发生了里氏8.0级强烈地震,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明显震感。
3.地球从()(填“表面到地心”或“地心到表面”)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4.在坡度()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容易被侵蚀。
5.石头长期在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等作用下, 逐渐破碎, 这就叫()。
碎后的岩石被风、水、冰或重力磨蚀、搬运的过程叫()。
三.判断题(共5题, 共10分)1.科学家在考察河流时发现, 在河流的中游河床上能找到大大小小的卵石, 而在河流下游的河床上堆满的都是细沙。
()2.我国地形地貌多种多样。
()3.火山喷发只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对人类别无好处。
()4.在地表的变化过程中, 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5.地震是地球外部力量改变地形地貌的一种表现。
()四.连线题(共1题, 共10分)1.根据地形的海拔连线。
高原丘陵山地平原盆地五.简答题(共5题, 共25分)1.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怎样形成的。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列岩石中,属于岩浆岩的是()。
A.玄武岩B.砾岩C.砂岩2.长白山天池形成的原因是()。
A.火山喷发B.地震C.风的作用3.在火山喷发模拟实验中,番茄酱模拟的是()。
A.地壳B.岩浆C.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4.下列岩石属于变质岩的是()。
A.花岗岩B.砂岩C.大理岩5.我国的地形特点是()。
A.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多高原,西部多平原B.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多平面,西部多高原C.地势东高西低,东部多高原,西部多平原二.填空题(共5题,共22分)1.()、()都是变质岩。
2.组成地壳的岩石主要分()、()、()三种类型。
(填岩层、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3.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冷却凝固后形成的岩石被称为岩浆岩,如()、()等。
4.由于地球表面地壳的运动形成了(),而()是由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形成的,它们对于人类都带来了巨大的()。
5.黄河入海口的沙州,主要是由于河水的()作用形成的。
(填侵蚀、沉积)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主要是雨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2.沉积岩是地壳岩石的一个种类。
()3.地震发生时应保持镇定,采取正确的避震和逃生方法。
()4.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5.常见的陆地地形有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等。
()四.连线题(共1题,共20分)1.将下列地形地貌与其主要成因连线。
五.简答题(共1题,共5分)1.假如发生地震,我们应该怎么办?六.综合题(共3题,共38分)1.根据“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模拟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实验认识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研究降雨的侵蚀作用。
实验材料:泥土、有颜色的沙子、报纸、小桶、自制喷壶、塑料盒、水。
实验步骤:①塑料盒底下铺报纸,在塑料盒里动手制作一个小山丘模型。
在土壤表面撒上带有颜色的沙子,记录土壤样子。
②用喷壶中的水喷洒小山丘的顶部,观察“雨水”对小山丘的影响。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等第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 分)
1、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
中国的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2、地球的表面是(岩石)和(土壤)。
3、由于受(大气)、(水)、(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4、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运动有关。
5、土壤的成分中,(腐殖质)和(盐分)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腐殖质)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
6、将烧热的岩石立即放入冷水中,反复几次,岩石可能会(风化)。
7、风化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
8、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9、下雨是一种经常发生的(天气)现象。
10、(黏土)和(细沙)容易被雨水冲走,是因为它们比较轻。
11、由于流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地表会形成许多(溪流)和(沟壑),它们汇集在一起又会成为大的河流。
12、在进行沉积实验时,我们发现了(重)的物体先沉积。
13、(风化)作用和(生物)作用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14、为了保护我们家园,应想办法尽可能地减少土地(侵蚀)。
二、选择题(每空1分共15分)
1、新疆的吐鲁番是个( C )。
A、高山 B、平原 C、盆地
2、地势低平而宽广是( B )地形特点。
A、山地 B、平原 C、盆地 D、高原
3、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来越( A ),压力越来越(C)。
A、高
B、低
C、大
4、地壳主要是由(A )构成的。
A、岩石
B、水
C、空气
D、二氧化碳
5、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 B )。
A、侵蚀
B、风化
C、沉积
6、根据颗粒的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从小到大分为( C )。
A、沙粉沙沙砾黏土
B、沙砾沙粉沙黏土
C、黏土粉沙沙沙砾
7、( C ),就会使土地被侵蚀越厉害。
A、坡度大,有植物覆盖,降雨量小
B、坡度小,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大
C、坡度大,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大
8、由于河流的沉积作用,地势平坦的平原一般在大河的( C )流域形成。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9、深圳地形主要以坡度较缓的低矮山岳为主,这种地形属于什么地形?( C )。
A、平原
B、盆地
C、丘陵
10、我们的土壤妈妈的作者是( B )。
A、牛顿
B、高士其
C、赫歇耳
11、从地形图上可以知道,我国( B)多高山,(A)多平原。
A、东部 B、西部2、由于流水对土地有( C )作用,地表便形成了许多溪流和沟壑。
A、风化
B、沉积
C、侵蚀
12、许多科学家认为,大陆板块之间的( B )会形成断裂谷。
A、碰撞
B、相互拉张
13、岩石受到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最终会变成( A )A、土壤 B、腐殖质
14、在做沉积实验时,我发现(A )
A、重的颗粒先沉积
B、轻的颗粒先沉积
15、( C ),就会使土地被侵蚀越厉害。
A、坡度大,有植物覆盖,降雨量小
B、坡度小,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大
C、坡度大,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大
三、判断题(每空2分共11分)
1、(√)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地球表面的地形在不断地变化。
2、(√)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3、(×)山上的岩石布满了裂缝,是它受到沉积作用的结果。
4、(√)有人说: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
5、( ×)雨水对土壤的侵蚀是从雨水在地面上流动时开始的。
6、(√)暴雨时径流浑浊,说明里面含有大量的泥沙。
7、( ×)上游河床一般会堆积许多鹅卵石和细沙。
8、(√)河流也是流水侵蚀土地而形成的。
9、(√)人类自身的活动在改变地表的形态,我们要尽量减少土地遭受侵蚀。
10(×)微风的力量很小,对土地没有侵蚀作用。
11、(×)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出来都是很猛烈的。
四、实验探究题(29分)
1. 研究的题目:土地上有无植物覆盖对侵蚀的影响。
9分
研究的题目:土地上有无植物覆盖对侵蚀的影响。
我们的推测:有植物覆盖,土地被侵蚀的程度小;无植物覆盖,土地被侵蚀的程度大。
实验方法:用对比实验,一组有植物覆盖,另一组无植物覆盖。
实验器材:饮料瓶有植物生长的土无植物生长的土有孔的水槽水接水容器等
不同的条件:有无植物覆盖
相同不变的条件:土地坡度的大小降雨量的大小、土壤结构相同
实验步骤:分别在有植物覆盖和无植物覆盖的土地上降同样大小的雨,观察两组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实验结论:有植物覆盖,土地被侵蚀的程度小;无植物覆盖,土地被侵蚀的程度大。
2、你是怎样验证“温度对岩石有破坏作用”这个猜想的?请你简单地写出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10分
实验材料:酒精灯、镊子、水槽、石块、护目镜
实验步骤:1、用镊子夹住石块在酒精灯上加热。
2、把加热后的石块立即放入冷水3、反复几次。
4、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实验现象:石块裂成小块。
实验结论:冷热气温变化能使岩石风化。
3、请你用简单的图示表示岩石风化过程。
岩石风化使岩石碎裂继续风化变成小石子和沙
加分:1、你是怎样通过实验知道土壤中有空气的?请简单地写出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
答:把土壤放入水中,观察发现水中有气泡冒出来,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