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理在现代工笔花鸟画背景中的运用
- 格式:pdf
- 大小:86.73 KB
- 文档页数:1
试析当代工笔画中的肌理之美当代工笔画是中国画发展的新潮流,它继承传统工笔画的精髓,同时又融入了现代艺术的元素,形成了独具个性和时代特色的艺术形式。
在这种艺术形式中,肌理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它不仅可以为作品增添美感和艺术韵味,还可以丰富作品的内涵和表达。
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纹理和质感,是艺术作品中具有触感和立体感的一种形式。
在当代工笔画中,由于笔墨的运用和纸张材质的选择不同,肌理的表现方式也不尽相同。
有些作品通过精细的线条描绘,使观者产生真实物体的触摸感;有些作品则通过浓郁的墨色和纸张的质感,呈现出物体的质感和立体感;还有一些作品则通过笔墨的层次叠加和运用不同画笔的特点,创造出独特的肌理效果。
肌理的美在于它能够给人以触感和立体感,使观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当代工笔画中,肌理的表现不仅是对物体外观的描绘,更是对物体内在本质的探索和表达。
艺术家通过线条的交错、颜色的变化和笔墨的运用,让观者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的质感、质地和纹理,从而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肌理的美还在于它能够丰富作品的内涵和表达。
当代工笔画的艺术家们常常通过对肌理的塑造和表现,表达自己对生活、自然和人文的理解和情感。
他们利用丰富的肌理效果,让观者在细腻的线条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通过颜色的变化和笔墨的运用,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肌理的表现方式也可以是对现实世界的再创造,通过笔墨的运用和线条的描绘,将物体赋予了新的特质和形态,使作品更具有艺术性和想象力。
当代工笔画中的肌理之美是一种独特而丰富的艺术形式。
它不仅能够为作品增添美感和艺术韵味,还能够丰富作品的内涵和表达。
通过对肌理的塑造和表现,艺术家们能够让观者感受到物体的质感和质地,从而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感受作品所传达的意境和情感。
无论是追求真实感还是追求抽象感,肌理都是当代工笔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作品增添了生命力和魅力。
工笔花鸟画背景的肌理处理方法一.揉纸法将纸揉皱后,一般可在正面刷墨色,背后衬浓墨或浓色;也可根据需要衬淡墨色。
1.全纸揉皱2.局部揉熟宣纸常用。
主要形象完成后,根据需要,揉局部成规则或不规则纹路,展平后处理。
3.先画后揉画时不必过于具体。
正面画反面画均可,二者可得不同肌理效果。
4.折纸折成细密的或横或竖的纹路。
5.扎纸将纸中间提起,握紧其他部分,再展平,刷墨色后,可呈放射状。
6.压纸将画纸折成或横或竖,喷湿后,滚压,再展平着墨色,可呈更细碎纹理。
二.扎染法1.画前扎染扎后浸墨色,或者用笔涂墨色。
2.画后扎染3.干后展开4.趁湿展开三.拼贴挖补法生宣纸:用干净水将不要的部分圈出,趁湿撕去,理顺毛边后,用另笔蘸白净的浆糊刷上边口,再将同样型号的宣纸粘贴,水洇,撕去多余部分即可。
熟宣纸:剪去多余部分后,洇湿边口,轻撕薄边,粘纸。
也可在补贴后,边缘处略加几点浆糊,使之大体固定,而后补笔或渲染进行调整,使之神完气足,完成后装裱即可。
1.把一幅画切割、分解,然后换位或原位(如将一个圆变换角度或反过来贴上)重新组合。
2.或把别的画面某一部分拼在此画面上,构成新的关系。
如用金箔直接贴在画面等。
3.穿插拼贴法(如画芦苇和芦苇后的渔舟)。
四.纸板遮挡法1.纸筋法在画纸上加上纸筋,用水粘贴,画后撕掉,可表现山石的纹理与质感。
也可在拓印材料上加上纸筋。
2.刻版遮挡法刻出大雁、白鹭等形象,再拓印。
其它杂物:麻批子、松针等。
3.纸版漏印此法与遮挡法相反,先在较硬的纸上剪刻出空洞形象,用它来刷印或拓印。
五.反衬法1.在背面勾皴2.正面勾皴,背后着色3.正面作画主体,托纸上画背景六.拓印法可作拓印的材料有:玻璃、木板、胶合板、塑料板、布料、纸张、石板、铁板等。
在玻璃上拓印,可在下面衬一张白纸,以显示墨色之形迹与深浅变化。
.硬板拓印1.单墨色直接拓印2.多墨色直接拓印3.局部拓印4.反复拓印5.连续拓印在已经拓印过的材料上,尚留少许墨色,可趁其未干时继续拓印,可得干裂秋风而又迷离朦胧之趣。
试析当代工笔画中的肌理之美当代工笔画是一种具有传统绘画技艺基础的绘画形式,它在传承传统工笔画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观念和表现手法,展现出更加多样化和丰富的艺术表现。
在当代工笔画中,肌理的表现成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肌理的丰富多变,艺术家们为观者呈现出了一种独特的美感。
本文将试析当代工笔画中的肌理之美,探讨其在艺术表现中的意义和特点。
一、肌理之美的艺术意义二、当代工笔画中肌理之美的表现特点在当代工笔画中,艺术家们通过各种绘画技法和手法,使肌理表现出了一种独特的美感和魅力。
当代工笔画对于肌理的描绘非常细腻和精致,艺术家们通过对物体表面细微纹理的再现,使肌理更加丰富和立体。
无论是描绘人物、静物还是风景,在肌理的表现上都可以看到艺术家们对细节的注重和精雕细琢的态度,从而使作品具有更加精致和高品质的艺术效果。
当代工笔画在肌理的表现上追求一种现代化的审美风格,艺术家们通过对肌理的加工和处理,使其具有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和审美趣味。
他们可能会运用一些现代的造型语言和视角来处理肌理,使其不仅具有传统工笔画所特有的韵致和韵味,同时又与现代审美趋势相结合,使作品更富有时代感和现代气息。
当代工笔画中的肌理之美也表现在对色彩的处理上,艺术家们通过对色彩的运用和搭配,使肌理在色彩上表现出更加丰富和变化的特点,从而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随着当代艺术的发展和变化,当代工笔画中肌理之美也在不断地进行着创新和发展。
当代工笔画中对于肌理的表现越来越强调个性化和创新性,艺术家们开始尝试不同的肌理表现方法和技法,使作品呈现出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的特点。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当代工笔画中的肌理之美也开始融入了数字化的元素,艺术家们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对肌理进行增强和处理,使作品具有更加立体和生动的效果。
当代工笔画中肌理之美的表现也更加强调对当代社会和生活的关注,艺术家们通过对肌理的处理,使作品具有更加现实和生活化的特点,从而让作品更加贴近观者的生活和情感。
试析当代工笔画中的肌理之美当代工笔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形式之一,在塑造丰富的肌理之美方面有着独特的魅力。
肌理之美是指绘画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肌肤、衣物、器物等物体表面的纹理、纹路、质感和光影变化等特征,在当代工笔画中,艺术家们对于肌理之美的表现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特而精湛的技法和风格。
本文将从肌理的表现形式、艺术家的创作手法和当代工笔画中的典型案例等方面试析当代工笔画中的肌理之美。
一、肌理之美的表现形式当代工笔画中的肌理之美主要呈现在对肌肤、衣物、器物等不同物体表面的处理上。
在肌肤的表现上,工笔画通过对皮肤的光影、血脉、细纹等细致描绘,展现出肌肤的真实质感和生动气息。
在衣物的表现上,工笔画通过对织物的褶皱、质地、纹理等细节描绘,展现出衣物的丰富层次和真实感受。
在器物的表现上,工笔画通过对陶瓷、青铜器等器物的细节描绘,展现出器物的独特质感和历史痕迹。
这些不同物体表面的肌理之美通过绘画的形式和技法得到了精湛的表现,使得作品更加生动有力。
二、艺术家的创作手法在当代工笔画中,艺术家们通过各种技法和手法来表现肌理之美。
首先是工笔的应用。
工笔画的细腻精细、用笔用墨精细入微,对于肌理的描绘非常适合。
利用工笔的技法,艺术家可以准确地表现出肌肤、衣物、器物等物体表面的细节,使得作品更加细腻。
其次是水墨和彩绘的结合。
在当代工笔画中,很多艺术家不局限于传统的工笔画形式,而是结合了水墨和彩绘的物质和形式,从而使得肌理之美在色彩和墨味上更加丰富多彩。
这种创新的手法使得肌理之美在当代工笔画中得到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最后是写意和工笔结合的手法。
在当代工笔画中,有些艺术家采用了写意和工笔相结合的手法,通过笔墨的运用来表现肌理之美。
写意的流畅和自由结合了工笔的细腻和精细,使得肌理之美得到了更加具有张力和生命力的表现。
三、当代工笔画中的典型案例在当代工笔画中,有很多典型的案例展现了肌理之美的丰富表现。
著名画家徐悲鸿的《佛祖》作品中,他通过对佛祖皮肤、袈裟和顶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肌理之美的圣洁和神秘。
工笔花鸟画背景的肌理处理方法工笔花鸟画背景的肌理处理方法工笔花鸟画背景的肌理处理方法这种意境一般的做法首先要排除红黄色调了,灰,蓝色调比较适合,工笔国画的背景要达到委婉、怅然、伤感的意境,建议用撒盐撒凡撞粉撞水之类的手法表现。
色调不能太艳,饱和度要低。
效果要随意多变生动,这样才可以和主体花鸟产生对比。
还有就是画面交代不要太明白,若影若现最好。
一.揉纸法将纸揉皱后,一般可在正面刷墨色,背后衬浓墨或浓色;也可根据需要衬淡墨色。
1.全纸揉皱2.局部揉熟宣纸常用。
主要形象完成后,根据需要,揉局部成规则或不规则纹路,展平后处理。
3.先画后揉画时不必过于具体。
正面画反面画均可,二者可得不同肌理效果。
4.折纸折成细密的或横或竖的纹路。
5.扎纸将纸中间提起,握紧其他部分,再展平,刷墨色后,可呈放射状。
6.压纸将画纸折成或横或竖,喷湿后,滚压,再展平着墨色,可呈更细碎纹理。
二.扎染法1.画前扎染扎后浸墨色,或者用笔涂墨色。
2.画后扎染3.干后展开4.趁湿展开三.拼贴挖补法生宣纸:用干净水将不要的部分圈出,趁湿撕去,理顺毛边后,用另笔蘸白净的浆糊刷上边口,再将同样型号的宣纸粘贴,水洇,撕去多余部分即可。
熟宣纸:剪去多余部分后,洇湿边口,轻撕薄边,粘纸。
也可在补贴后,边缘处略加几点浆糊,使之大体固定,而后补笔或渲染进行调整,使之神完气足,完成后装裱即可。
1.把一幅画切割、分解,然后换位或原位(如将一个圆变换角度或反过来贴上)重新组合。
2.或把别的画面某一部分拼在此画面上,构成新的关系。
如用金箔直接贴在画面等。
3.穿插拼贴法(如画芦苇和芦苇后的渔舟)。
四.纸板遮挡法1.纸筋法在画纸上加上纸筋,用水粘贴,画后撕掉,可表现山石的纹理与质感。
也可在拓印材料上加上纸筋。
2.刻版遮挡法刻出大雁、白鹭等形象,再拓印。
其它杂物:麻批子、松针等。
3.纸版漏印此法与遮挡法相反,先在较硬的纸上剪刻出空洞形象,用它来刷印或拓印。
五.反衬法1.在背面勾皴2.正面勾皴,背后着色3.正面作画主体,托纸上画背景六.拓印法可作拓印的材料有:玻璃、木板、胶合板、塑料板、布料、纸张、石板、铁板等。
当代工笔花鸟画肌理现象凸显的时代特性作者:宋明宇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7年第08期摘要:本文围绕特殊技法——肌理来揭示当代工笔画鸟的时代特性。
为了更能凸显时代性,本文首先第一个部分要跟大家介绍传统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史和时代背景,传统绘画技法,展示古代工笔花鸟画的时代特性,以此好与当代绘画作品的时代特性做一个比较。
第二部分简单阐述肌理的概念、分类以及艺术表现价值。
第三个部分就是阐述由工笔花鸟画中普遍运用肌理特效所体现的时代特性,其中包括当代工笔花鸟审美的变化,当代画家的艺术风格等。
关键词:工笔花鸟画;肌理;时代特性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4-0025-01工笔花鸟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重要一支,从萌芽到独立分科,发展,繁荣,再到没落和再次崛起,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工笔花鸟画可以说是时代必然的产物,自然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所体现的特征也是不同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新时代工笔花鸟画,在这个改革开放后,思想解放和多元文化交汇的背景下,与传统工笔花鸟画相较,有了很大的变化。
这些变化就是工笔花鸟的时代特性。
一、特殊绘画技法——肌理(一)肌理的概念及分类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结构纹理。
绘画肌理是指画家们利用特殊的材料工具,以特殊的绘画技法来表达画家对自然风景的感受。
此种肌理依附于自然,但又不是简单地对自然的再现,它是画家为表达其艺术情感而使用的个性化艺术表现语言。
肌理技法多种多样,以揉、洗、洒、喷、皴擦、厚涂、薄喷、拓印等特殊绘画技法。
不同的绘画技法,所表现出来的效果都是不同的。
根据不同的肌理制作所产生和营造的不同的效果,大致可以把它分为这几类:拓印效果、撞色效果、洗擦效果、墨点效果等。
拓印效果在中国工笔花鸟画特殊技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很多画家都喜欢运用。
早在清朝年间,画家们就开始尝试拓印画法了,它来源于受碑刻拓印的影响,属于自然肌理与人为肌理相结合的一种表现手法。
论当代工笔花鸟画的肌理特征一、工笔花鸟画的肌理特征(一)肌理形式多元张扬个性随着社会飞速发展,各种新思维、新观念层出不穷,人们的审美标准及意识形态的转变也使得现代绘画艺术创作有别于传统,对于作品的艺术性、独创性、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高。
一方面,创作者在各种中外交流中汲取了多种艺术创作的新元素、新观念,逐渐摆脱了传统单一的思维模式;另一方面,受审美意识品味的不断提高,张扬个性美的肌理表现形式作品受到了大众的迎合和关注。
现代的艺术创作无论是艺术设计还是传统绘画,都比较注重质感与层次。
以往讲究的精致、平滑、华丽均已退出艺术发展的潮流,取而代之的则是质朴、粗犷、原始、具有特殊手工肌理感的材质,具有相对独立的造型价值。
总的看来,这些不同层次和角度的创作思考,使得工笔花鸟画的表现方面,前所未有的拓宽,使工笔花鸟画的肌理形式更多样化发展,从而让古老的艺术形式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工笔花鸟画在现代的复兴也正适应了当代文化多元发展的格局。
(二)色彩表现丰富浑然天成丰富肌理的效果何以不同于笔墨,能产生令人叹服的艺术感染力呢,关键在于它的质感是用毛笔难以达到的天成之美其绘画肌理的自然属性,是一种原创,是一种生存状态,变化着进入绘画语言,使之更丰富。
自然状态为绘画肌理的再生提供了原动。
因此,这种源于自然的“肌理”的特别质感,创造出画面的特别的形式美因素。
尤其是在气韵,在自然而然的变化上,非笔触所能企及。
大胆夸张的运用,使画面和谐统一,突出主体,艺术效果更加的丰富。
当代工笔花鸟画家通过肌理表现所呈现出众多富有时代特色的、新的形式美感。
激发了画家全新的审美感受,而且也成了许多人物画家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表现出多种肌理效果,形成新的富有特色的形式。
与传统的形式产生过程相比,肌理表现过程中存在更多的不可预测性,因而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肌理效果,浑然天成、妙不可言的肌理常常构成一种充满神秘的、超现实的形式感。
,就会使画面增加几分金属质感美,特性和优势就会增加画面的形式感染力,带给观赏者更多的审美感受。
试析当代工笔画中的肌理之美1. 引言1.1 概述当代工笔画的发展背景当代工笔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延续和发展,在当代艺术领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艺术观念的更新,当代工笔画不断融合现代元素,呈现出更加丰富多样的艺术风貌。
在当代工笔画的发展背景中,我们不得不提及中国传统绘画古老而悠久的历史。
作为中国绘画的主流传统之一,工笔画自古以来就备受推崇。
其精细的线条、细致入微的表现技巧以及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为中国传统绘画增添了独特的韵味。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日新月异,当代工笔画逐渐走向了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方向。
许多当代工笔画家在传统工笔画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尝试融入当代艺术的表现方式和思维,使作品更具现代感和时代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当代工笔画逐渐成为当代艺术市场的一匹黑马,受到越来越多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的青睐。
其精湛的技巧、独特的风格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当代工笔画在当下艺术界中独树一帜,具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1.2 介绍当代工笔画的肌理表现当代工笔画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在这样一个现代化的社会背景下,工笔画家们也开始尝试运用不同的技法和表现手法来呈现自己作品中的肌理之美。
肌理表现是工笔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能够让作品更加生动和立体,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愉悦和审美享受。
当代工笔画家们在绘制作品时,常常会通过精细的线条和浓淡的色彩来表现不同材质的肌理。
通过勾勒出细腻的纹理和纤细的线条,工笔画家们能够让观众感受到作品中物体的质感和形态,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所传达的主题和情感。
在当代工笔画中,肌理表现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画面构图和题材选择,更多的是通过创新的手法和艺术表现来展现出肌理之美。
通过运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和技巧,工笔画家们能够创造出具有现代感和个性化的作品,从而赋予传统工笔画更加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力。
当代工笔画中的肌理之美是一种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既传承了传统工笔画的精髓,又具有了更加丰富多样的表现方式和审美特点。
试析当代工笔画中的肌理之美
肌理是指物体或表面上的纹理、细节、结构以及形态等感官性的特征。
在当代工笔画中,肌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表现方式,其用于表现画面主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通过细腻的表现手法,使画作更加具有质感和立体感,并为作品赋予更深层次的意义,让观者看到更加真实的生命。
当代工笔画家凭借着对肌理的深入研究和领悟,创造出了许多令人赞叹的艺术品。
例如,黄宾虹的“山水玄机图”中,他的肌理表现非常细腻,具有强烈的笔墨感。
他运用不同的线条、颜色变化等方式,使得画面中的山石、树木、水流等各种元素更加生动有致,给观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李可染的“梅花”系列作品也是以肌理为重点表现手法。
在这一系列作品中,他运用了厚重的墨色和疏密有致的笔触,来表现梅花树的雪中姿态,把一缕芳香的气息带入了画作中。
同时,他也通过细腻的墨色和独特的肌理表现方式,表现出了梅花的巍峨和坚韧不拔的品格。
肌理在当代工笔画中不仅是表现主题的手法,更是一种传达情感和审美价值的方式。
艺术家们常常运用不同的肌理表现方式,来传达自己的创作理念。
例如,徐渭的“花鸟”系列作品中,他的肌理表现非常细腻,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
他用墨点来表现花鸟羽毛的柔软和光泽,用清晰的线条勾勒出花鸟的姿态,使画面充满生气和动感。
总之,在当代工笔画中,肌理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方式,其不仅可以表达画面形态、质感等方面,更能够传达深层次的审美体验和情感价值。
无论是细腻的线条和墨点,还是厚重的笔墨、浓郁的颜色变化等等,都能够在作品中体现出肌理之美,让观者感受到自然的生气与韵律,更加深入地观察和领略到作品中的情感与内涵。
美
术
理
论
152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清末居巢居廉的“撞水”、“撞粉”
法,由此引入,综述了肌理在现代花鸟画画面背景中的运用。
肌
理使得画面产生了用笔作画无法得到的效果和变化,不仅使得画
面更加丰富,而且可以给观者更多想象的空间。
在画面中合理的
运用肌理技法,产生出生动自然的肌理,逐渐形成代表自己风格
的肌理纹样,成了当代很多画家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肌理;现代花鸟画;背景;运用
在当今,绘画工作者们基于对新生活的体验,相比传统要表
达的情感和要刻画的形象已经发生变化,并且随着现代工笔画制
作材料、工具的增多,如果一味的利用传统的技法和固定的表现
形式,反而表达不出新的情感,这使得现代表现技法更宽泛也更
具有个性,有的更是脱离了毛笔而采用其他工具,使画面产生了
意想不到的效果和变化。
这些变化很大一部分就是意外的肌理效
果。
在绘画中,肌理是绘画工具与表现技法相结合的产物,是作
者根据自己的对表现对象的感受和审美取向,所创作出的一种画
面结构和纹理。
一、居巢居廉的“撞水”、“撞粉”法
肌理制作在当代的工笔画创作中已经有了不可忽视的地位,
但是追溯中国古代绘画史,前辈艺术家早已有了肌理的尝试,但
是肌理制作在古代绘画创作中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运用,究其原
因,是中国传统绘画中重“写”轻“制”的观念所致。
然而发展到清朝末期,居廉受到居巢的深刻影响,并吸收了
恽寿平没骨的技法,大量的将肌理技法运用到了画面中,开创了
“撞水”、“撞粉”法。
所谓“撞水”、“撞粉”,是在没骨画
的基础上,趁色未干,适时点进或水或粉,以形成对原有底色的
冲击,待完全干了之后,便会形成自然的水迹肌理,撞水灵动,
撞粉厚重,使得画面富有变化,生动十足。
“撞水”、“撞粉”
技法很好的体现在居廉的《南瓜花草虫图》(现藏于广州美术
馆)中,大片南瓜藤叶的处理,就是典型的“撞水”法。
画上较
深的底色后,在叶尖撞进水,清水会将底色向内及边线推挤,干
了以后就会形成自然的肌理效果。
因为受到的力度、方向、纸的
褶皱、用水多少等条件情况的不同,所呈现的效果也不一样,每
片叶子都会有微妙的肌理变化,使画面的生动感增加。
而南瓜花
则运用撞粉法,画上朱瞟后趁湿丝粉筋,略微冲化的效果正好表
现花的滋润质感。
二、当代工笔花鸟画背景中肌理的运用
工笔花鸟画发展到现代,画面制作的技法越来越多,许多画
家更是致力于制作技法的研究,并形成自己的风格,用自然不可
复制的肌理效果使得画面脱颖而出。
肌理特殊技法的运用,可以
根据作者对画面的设计和对事物的感受,在画面中的运用并不局
限于某一些特定的事物,在这里主要分析在当代工笔花鸟画背景
中肌理的运用。
观察传统的工笔画,画面中的背景大多数是留白的,这种画
面上的空白,受到传统哲学审美思想的影响,是中国画的特色之
处,可以使观者凭着自己的感觉去想象空白处的意味,甚至通过
观者欣赏过程中的再创造达到转虚为实的效果,这也是古人的高
妙之处。
但是发展到现代,这种未经制作和处理的白底色,给画
面带来了简单、单薄、无色彩倾向、无肌理趣味的缺憾,缺少视
觉上的刺激与穿透力。
然而古代壁画经久剥落形成的肌理效果,以其丰富的效果启
迪了现代人的思维和认知,现代工笔画越来越重视背景色在画面
上的作用,除了简单的平涂、烘染,更多人选择通过肌理制作,
使原本单薄、无任何变化的纸变成一张质地厚重、有色彩倾向、
有丰富变化和肌理趣味的抽象空间。
(一)揉
将熟宣打湿后揉成团,展开之后,使折痕处形成漏矾的效
果,在反面或正面刷色后就会呈现出不规则的纹理,根据作者的
需要,揉纸时需要精心的设计,哪些地方需要揉,哪些地方不需
要,哪些地方揉得折痕深且密集,哪些地方折痕浅且稀疏,最后
呈现的效果应当是疏密有致,富有对比和变化的。
现代有很多画
家喜欢并熟练掌握这个方法,甚至已经成了他们画面的重要符号
和绘画风格的标志。
例如,郑力常常画园林一景,在他的画中常
出现揉纸的肌理,不仅使画面丰富,又变现出墙面斑斑驳驳的效
果,画面中的意境耐人寻味。
(二)拓印
借用版画的技法,在画面上拓印出某些效果。
可以使用木
板、布料、玻璃板等材料来进行拓印,由于是选择与画面相符合
的材料来创作,所以拓印的效果往往是可以预见的,难的是合情
合理的将拓印效果加以运用,这样才能显现出其巧妙生动的地
方。
例如,江宏伟所画的荷塘,荷叶大面积运用擦洗的方法,显
得生动自然,相呼应的,他画水纹,早已不是传统的勾线分染,
而是利用天然的木纹,拓印到画面上,不仅与水纹十分相似,又
不死板。
但是,很多使用拓印法的画家都是自制纸,往往选择较
厚的生宣,拓印后再制成熟宣,从而得到生动而不可复制的肌理
背景。
此外,背景的肌理制作还可以用磨、洗、喷等技法,磨和洗
可以为画面做减法,对于工笔画这样不太能修改的画面,无疑是
很好用的处理方法,不仅使得画面更加丰富,还可以给观者更多
想象的空间,还可以形成画家自己的绘画语言,所以在画面中合
理的运用肌理技法,产生出生动自然的肌理,逐渐形成代表自己
风格的肌理纹样,成了当代很多画家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孔六庆.中国画艺术专史,花鸟卷[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
[2]唐秀玲.重彩技法语言解析[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
[3]冯增木.中国画特殊技法详解[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1.
肌理在现代工笔
花鸟画背景中的运用
文:郝璐 /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