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桥梁结构稳定
- 格式:pdf
- 大小:2.36 MB
- 文档页数:42
国开电大-桥梁工程(本科)-第1-6章节详尽答案第1章:桥梁工程概述- 桥梁工程是指设计、建造和维护各种类型桥梁的工程领域。
- 桥梁工程的发展历史悠久,起初是为了解决交通需求,现在也考虑到环境、经济和社会因素。
- 桥梁工程的基本要素包括桥梁类型、结构、材料和施工技术等。
第2章:桥梁荷载与作用- 桥梁荷载是指作用在桥梁上的各种力和负荷,包括静态荷载和动态荷载。
- 静态荷载包括自重、活载和附加荷载等,动态荷载包括行车荷载和地震荷载等。
- 桥梁的设计和施工需要考虑到各种荷载的作用,以保证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第3章:桥梁结构设计- 桥梁结构设计是指确定桥梁各个部分的尺寸、形状和材料等,以满足荷载作用下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 桥梁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桥梁的跨度、支座、梁、墩和桥面等要素。
- 桥梁结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材料的选择、构造形式和施工工艺等。
第4章:桥梁施工技术- 桥梁施工技术包括桥梁施工方法、设备和材料的选择等。
- 桥梁施工方法包括预制拼装法、浇筑法和吊装法等。
- 桥梁施工需要考虑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和进度等因素。
第5章:桥梁检测与评估- 桥梁检测与评估是指对桥梁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以确定桥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桥梁检测包括外观检查、结构检测和功能检测等。
- 桥梁评估包括结构评估、荷载评估和地震评估等。
第6章:桥梁维护与加固- 桥梁维护是指对桥梁进行日常保养和维修,以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 桥梁加固是指对老化、损坏或不满足使用要求的桥梁进行加固和修复。
- 桥梁维护与加固需要考虑到材料的选择、施工工艺和经济效益等。
以上是《国开电大-桥梁工程(本科)-第1-6章节详尽答案》的内容概述。
桥梁工程涉及到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包括概述、荷载与作用、结构设计、施工技术、检测与评估以及维护与加固等。
这些章节的详细内容需要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本篇文章旨在探讨中班科学教案设计,具体地讲述桥梁的结构与稳定性实验的教案设计和实施过程,希望对中班科学教学有所启示。
一、教学目标1.了解桥梁结构的基本特点,学习桥梁的分类和用途。
2.理解桥梁稳定性的意义,学习如何提高桥梁的稳定性。
二、教学内容1.桥梁结构的基本特点2.桥梁的分类和用途3.桥梁稳定性的意义4.如何提高桥梁的稳定性三、教学过程1.引入环节老师向孩子们介绍桥梁这个话题,让孩子们谈谈自己对桥梁的认识和了解,引导孩子们思考桥梁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知识讲解环节(1)桥梁结构的基本特点老师向孩子们介绍桥梁的基本结构,如跨度、支撑点、主梁等等。
并通过图片和实物模型让孩子们理解桥梁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桥梁的分类和用途在介绍桥梁的分类和用途时,老师可以让孩子们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讨论,如:村里有哪些桥梁?大桥和小桥有什么区别?桥梁主要用于什么?(3)桥梁稳定性的意义老师通过讲述桥梁稳定性的意义,让孩子们了解未稳定的桥梁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的威胁。
并介绍如何提高桥梁的稳定性。
(4)如何提高桥梁的稳定性在介绍如何提高桥梁的稳定性时,老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不同结构的桥梁图并让孩子们分析不同结构的稳定性,并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如何改进桥梁的结构,提高桥梁的稳定性。
3.实验环节让孩子们按照老师的要求,使用简单的材料组装悬索桥和拱桥,然后用小车或其他物品来测试桥梁的承重能力。
通过实验,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桥梁的稳定性和结构。
4.总结回顾环节在实验环节结束后,老师让孩子们分析不同桥梁结构的优缺点,并总结今天的实验内容,看看自己是否能回答初次提出的问题,让孩子们对今天的学习做一个回顾和总结。
四、教学评价在完成教学内容后,老师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实验成果、讨论情况、回答问题的情况等方式对孩子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孩子的表现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也可以透过自己的评价或请学生相互评价让孩子们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和进步情况。
国开电大-本科桥梁工程-1至6章节满分解答第一章:桥梁工程概述1.1 桥梁的定义与分类桥梁是一种跨越障碍物(如河流、道路、铁路、峡谷等)的建筑物,主要用于交通和运输。
桥梁按照其主要承重结构的形式和材料,可以分为梁桥、拱桥、悬索桥、组合桥等。
1.2 桥梁的主要组成部分桥梁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承重结构:承受车辆、行人和货物等活载的作用,并将活载传至地基。
2. 桥面系:包括桥面铺装、排水系统、防水系统、栏杆等,用于保证车辆和行人的正常使用。
3. 支座系统:支承承重结构,并允许承重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产生一定的变形。
4. 基础:将桥梁的荷载传递至地基,承受地基反力的结构。
5. 附属设施:包括照明、监控、救援等设施,用于保证桥梁的安全运行。
1.3 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包括:1. 施工准备:包括施工现场勘察、施工方案制定、施工组织设计等。
2. 基础施工:包括桩基、沉井、地下连续墙等基础形式的施工。
3. 承重结构施工:包括梁、拱、悬索等承重结构的施工。
4. 桥面系施工:包括桥面铺装、排水系统、栏杆等施工。
5. 支座系统施工:包括支座安装、调整等施工。
6. 施工质量控制:通过质量检测、验收等环节,保证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
第二章:梁桥工程2.1 梁桥的受力特点梁桥的受力特点如下:1. 主要承受弯矩和剪力,轴力相对较小。
2. 弯矩和剪力的大小与梁的截面形状、材料性能、荷载类型及作用位置有关。
3. 支座反力的大小与梁的长度、刚度及荷载作用有关。
2.2 梁桥的设计要点梁桥的设计要点包括:1. 确定梁的截面形状和尺寸:根据荷载、材料性能、经济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截面形状和尺寸。
2. 计算梁的强度:包括抗弯强度、抗剪强度、抗压强度等。
3. 确定支座形式和尺寸:根据桥梁的长度、荷载及施工条件等,选择合适的支座形式和尺寸。
4. 计算稳定性:包括梁的抗倾覆稳定性、抗侧翻稳定性等。
5. 考虑耐久性:包括材料选择、防腐防蚀措施等。
(第三版)结构设计原理课后习题答案(1—9章)第一章1-1 配置在混凝土截面受拉区钢筋的作用是什么?答:当荷载超过了素混凝土的梁的破坏荷载时,受拉区混凝土开裂,此时,受拉区混凝土虽退出工作,但配置在受拉区的钢筋将承担几乎全部的拉力,能继续承担荷载,直到受拉钢筋的应力达到屈服强度,继而截面受压区的混凝土也被压碎破坏。
1—2 试解释一下名词: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混凝土抗拉强度;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
答: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我国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规定以每边边长为150mm 的立方体为标准试件,在20℃±2℃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5%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 ,依照标准制作方法和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值(以MPa 为单位)作为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用符号cu f 表示。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我国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规定以150mm ×150mm ×300mm 的棱柱体为标准试件,在20℃±2℃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5%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 ,依照标准制作方法和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值(以MPa 为单位)称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用符号c f 表示。
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我国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J 053—94)规定,采用150mm 立方体作为标准试件进行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测定,按照规定的试验方法操作,则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ts f 按下式计算:20.637ts F F f A ==πA 。
混凝土抗拉强度:采用100×100×500mm 混凝土棱柱体轴心受拉试验,破坏时试件在没有钢筋的中部截面被拉断,其平均拉应力即为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目前国内外常采用立方体或圆柱体的劈裂试验测得的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值换算成轴心抗拉强度,换算时应乘以换算系数0。
《桥梁工程》第一次作业第一章1.1何谓桥梁的“五大部件”?“五大部件”有何特点?其功能分别是什么?答:所谓“五大部件”是指桥梁承受汽车或其他运输车辆荷载的桥跨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它们必须通过承受荷载的计算与分析,是桥梁结构安全性的保证。
“五大部件”分别指:桥跨结构(或称桥孔结构、上部结构)、支座结构、桥墩、桥台、墩台基础。
各部分的特点及其功能:桥跨结构(或称桥孔结构、上部结构):其实路线遇到江河、山谷或者其他路线等障碍中断时,跨越障碍的结构物。
支座结构:其支撑上部结构并传递荷载于桥梁墩台上,它保证上部结构预计的荷载、温度变化或者其他因素作用下的唯一功能。
桥墩:在河中或岸上支撑两侧桥跨上部结构的建筑物。
桥台:设在桥的两端,一端与路堤相接,并防止路堤滑塌;另一端则支撑桥跨上部结构的端部。
为保护桥台和路堤填土,桥台两侧常做一些防护工程。
墩台基础:它是保证桥梁墩台安全并将荷载传至地基的结构。
基础工程在整个桥梁工程施工中师比较困难的部分,而且常常需要在水中施工,因而遇到的问题也很复杂。
1.2何谓桥梁的“五小部件”?“五小部件”有何特点?其功能分别是什么?答:所谓的“五小部件”是指直接与桥梁服务功能有关的部件,过去总称为桥面构造。
“五小部件”分别指:桥面铺装(或称行车道铺装)、排水防水系统、栏杆(或防撞栏杆)、伸缩缝、灯光照明。
各部分的特点及其功能:桥面铺装(或称行车道铺装):铺装的平整、耐磨性、不敲曲、不渗水是保证行车舒适的关键。
特别是在钢箱梁上铺设沥青路面时,其技术要求很严。
排水防水系统:应能迅速排除桥面积水,并使渗水的可能性降至最低限度。
此外,城市桥梁排水系统应保证桥下无滴水和结构上无漏水现象。
栏杆(或防撞栏杆):它既是保证安全的结构措施,又是有利于观赏的最佳装饰件。
伸缩缝:桥跨上部结构之间或桥跨上部结构与桥台端墙之间所设的缝隙,以保证结构在各种因素作用下的变位。
为使行车顺适、不颠簸,桥面上要设置伸缩缝构造。